張平有些不好意思地搖搖頭,試圖讓自己清醒一些,但腦袋卻愈發沉重,眼前的景象也變得模糊不清。
隻能憑借著最後的一絲意識,勉強支撐著自己不倒下去。
葉書賢見狀,趕忙上前扶住張平,一臉擔憂地說道:“晏卿,你喝太多了,我扶你去休息會兒吧。”
“我沒……沒……”話還沒說完,便一頭栽倒在了葉書賢懷裏。
……
自那之後,日子又恢複了往常,唯一不同尋常的就是六元府門前竟也排起了小長隊。
所謂一傳十十傳百,眾人皆知張平乃陛下看中的新貴,又在戶部任職,這戶部掌管著天下財政,各項公用開銷等皆經其手。
有時戶部難免會出現拖欠款項之事,若是能結識張平這位在戶部任職之人,那諸多事情或許便能更加順遂。
故而,那些心懷各種目的之人,紛紛湧向六元府,都想著來巴結張平,與他結交,以期能從中獲得便利或好處。
一時間,六元府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這般景象,自然也傳到了景文帝的耳中。
景文帝笑了笑,一雙銳利的眼中也帶了晦暗:“哦?這幫人倒是嗅覺靈敏得很,一見風頭便蜂擁而上,”
福安在一旁欲言又止,臉上露出猶豫之色。
景文帝見狀,開口問道:“福安,你可是有話要說?”
福安微微躬身:“陛下,奴才在想,陛下要不要提點一下張大人?”
景文帝聽後,輕輕搖了搖頭,“不必了,朕倒是想看看張平會如何應對。”
在權力和財富麵前,人心往往容易迷失,他很期待張平的反應。
而張平早就告誡府中眾人,尤其是那日送冠禮的人,讓把禮品都還禮迴去。
對於門外那些前來送禮之人,一律不接見,也絕不接受他們的禮品,若是接受了這些禮品,萬一落下個勾結之名,那後果不堪設想。
張二牛夫婦也深知此理,他們雖自知不能在其他方麵幫助張平什麽,但也絕不能成為他的拖累,盡心盡力地管理好府中的下人,嚴令禁止他們私自接受禮品,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值得一提的是,六元府的下人皆是褚澤言精心挑選後安排給張平的,這些下人對張平忠心耿耿,他們深知張平的為人和品性,也明白張平的行事準則,故而各司其職,本本分分。
眾人眼見在六元府送禮這條路走不通,便又心生一計。
其中有一些人恰巧也在鴻儒館與張繼輝和張瀚文一同求學,於是他們便想著從這方麵入手,企圖通過交好張繼輝與張瀚文,進而拉近與張平的關係。
就說張繼輝,他在鴻儒館本就是品學兼優的佼佼者,平日裏與他交好的人就不少,麵對這些心懷目的之人的刻意接近,他倒也還能應付得來。
可張瀚文就不同了,他平時在學館裏本就有不少看不慣他的人,可如今這些人卻紛紛跑到他麵前,對他各種噓寒問暖,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他感到一陣不適應。
這不,他臉都快笑僵了,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他隻能強忍著心中的不適,禮貌地迴應著這些人的“熱情”。
“瀚文啊,你今天這身衣裳可真好看,顯得你越發精神了。”
“瀚文,你平時學習要是有什麽不懂的,你可以問我啊,我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剛走入學堂的祝樂然聽到這話,忍不住笑出了聲,說道:“王子季,你可真是有意思,若是讓瀚文問你,將來這學業要是受了影響可怎麽辦呀?”
王子季平日裏就是個混不吝的主兒,在學堂裏的成績甚至比張瀚文還差。
他的父親乃是這城中管理戶籍的主簿,雖官職不高,卻也一心想著往上爬。
瞧著張瀚文與兒子是同窗,便想著讓兒子與張瀚文交好,他特意將王子季叫到跟前,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一定要與張瀚文結交。
王子季雖心中不情願,但又不敢違抗父親的命令,這才硬著頭皮來找張瀚文。
此時他聽到祝樂然的嘲諷,臉上不禁泛起一絲紅暈,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
“我雖然成績不如瀚文,但我也是真心想幫忙的呀,萬一我也有幫得上忙的地方呢?”
話雖是這麽說,可他自己都能感覺到聲音中的那一絲心虛與不自信,還朝著張瀚文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
張瀚文看著王子季的樣子,心中也猜到了幾分,不過他也不想戳穿,隻是淡淡地笑了笑,“多謝王兄的好意,我若有不懂之處,自會請教夫子的。”
王子季聽了,臉上露出一絲失望,但還是點了點頭,說道:“那好吧,翰文你要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隨時跟我說啊。”便灰溜溜地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祝樂然走上前來,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下意識地摸了摸身旁的書袋。
昨天晚上父親將他叫到麵前,語重心長地說道:“樂然啊,你那好友瀚文不是對工巧之術很感興趣,一直想跟你學習嗎?為父這裏新得了幾個精巧的玩意兒,你拿去送給你那朋友。”
說著,祝守正還對兒子露出了一個十分親切的笑容。
看得祝樂然那叫一個瘮人,他心裏直發毛,平時他父親對他可從來沒有過好臉色,不是打就是罵,他都已經習慣了。
“父親,您…..您有話好好說,別笑了我害怕,”祝樂然結結巴巴的說。
祝守正聽了,不禁覺得好笑,他抬手輕輕一拍祝樂然的腦袋,笑罵道。
“你這傻孩子,我對你笑笑你還不適應了?我這是為你好啊,你看看你近日來變化這般大,想來也是受瀚文那孩子的影響,他是個好孩子,你與他交好,對你有益無害,為父得了這些精巧玩意兒,想著你與他關係好,送給他也算是一種報答。”
祝樂然聽了,這才稍稍鬆了口氣,他撓撓頭,“父親,我明白了。”
祝守正看著眼前這個略顯傻氣的兒子,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他心中清楚,自己膝下就這一個兒子,其餘皆是女兒,將來家族的門楣都要靠他來撐起。
隻能憑借著最後的一絲意識,勉強支撐著自己不倒下去。
葉書賢見狀,趕忙上前扶住張平,一臉擔憂地說道:“晏卿,你喝太多了,我扶你去休息會兒吧。”
“我沒……沒……”話還沒說完,便一頭栽倒在了葉書賢懷裏。
……
自那之後,日子又恢複了往常,唯一不同尋常的就是六元府門前竟也排起了小長隊。
所謂一傳十十傳百,眾人皆知張平乃陛下看中的新貴,又在戶部任職,這戶部掌管著天下財政,各項公用開銷等皆經其手。
有時戶部難免會出現拖欠款項之事,若是能結識張平這位在戶部任職之人,那諸多事情或許便能更加順遂。
故而,那些心懷各種目的之人,紛紛湧向六元府,都想著來巴結張平,與他結交,以期能從中獲得便利或好處。
一時間,六元府門庭若市,熱鬧非凡。
這般景象,自然也傳到了景文帝的耳中。
景文帝笑了笑,一雙銳利的眼中也帶了晦暗:“哦?這幫人倒是嗅覺靈敏得很,一見風頭便蜂擁而上,”
福安在一旁欲言又止,臉上露出猶豫之色。
景文帝見狀,開口問道:“福安,你可是有話要說?”
福安微微躬身:“陛下,奴才在想,陛下要不要提點一下張大人?”
景文帝聽後,輕輕搖了搖頭,“不必了,朕倒是想看看張平會如何應對。”
在權力和財富麵前,人心往往容易迷失,他很期待張平的反應。
而張平早就告誡府中眾人,尤其是那日送冠禮的人,讓把禮品都還禮迴去。
對於門外那些前來送禮之人,一律不接見,也絕不接受他們的禮品,若是接受了這些禮品,萬一落下個勾結之名,那後果不堪設想。
張二牛夫婦也深知此理,他們雖自知不能在其他方麵幫助張平什麽,但也絕不能成為他的拖累,盡心盡力地管理好府中的下人,嚴令禁止他們私自接受禮品,以免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值得一提的是,六元府的下人皆是褚澤言精心挑選後安排給張平的,這些下人對張平忠心耿耿,他們深知張平的為人和品性,也明白張平的行事準則,故而各司其職,本本分分。
眾人眼見在六元府送禮這條路走不通,便又心生一計。
其中有一些人恰巧也在鴻儒館與張繼輝和張瀚文一同求學,於是他們便想著從這方麵入手,企圖通過交好張繼輝與張瀚文,進而拉近與張平的關係。
就說張繼輝,他在鴻儒館本就是品學兼優的佼佼者,平日裏與他交好的人就不少,麵對這些心懷目的之人的刻意接近,他倒也還能應付得來。
可張瀚文就不同了,他平時在學館裏本就有不少看不慣他的人,可如今這些人卻紛紛跑到他麵前,對他各種噓寒問暖,這突如其來的轉變讓他感到一陣不適應。
這不,他臉都快笑僵了,正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
他隻能強忍著心中的不適,禮貌地迴應著這些人的“熱情”。
“瀚文啊,你今天這身衣裳可真好看,顯得你越發精神了。”
“瀚文,你平時學習要是有什麽不懂的,你可以問我啊,我肯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剛走入學堂的祝樂然聽到這話,忍不住笑出了聲,說道:“王子季,你可真是有意思,若是讓瀚文問你,將來這學業要是受了影響可怎麽辦呀?”
王子季平日裏就是個混不吝的主兒,在學堂裏的成績甚至比張瀚文還差。
他的父親乃是這城中管理戶籍的主簿,雖官職不高,卻也一心想著往上爬。
瞧著張瀚文與兒子是同窗,便想著讓兒子與張瀚文交好,他特意將王子季叫到跟前,千叮嚀萬囑咐,讓他一定要與張瀚文結交。
王子季雖心中不情願,但又不敢違抗父親的命令,這才硬著頭皮來找張瀚文。
此時他聽到祝樂然的嘲諷,臉上不禁泛起一絲紅暈,隻能硬著頭皮繼續說道。
“我雖然成績不如瀚文,但我也是真心想幫忙的呀,萬一我也有幫得上忙的地方呢?”
話雖是這麽說,可他自己都能感覺到聲音中的那一絲心虛與不自信,還朝著張瀚文勉強擠出了一個笑容,
張瀚文看著王子季的樣子,心中也猜到了幾分,不過他也不想戳穿,隻是淡淡地笑了笑,“多謝王兄的好意,我若有不懂之處,自會請教夫子的。”
王子季聽了,臉上露出一絲失望,但還是點了點頭,說道:“那好吧,翰文你要是有什麽需要幫忙的,隨時跟我說啊。”便灰溜溜地迴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祝樂然走上前來,坐到自己的位置上,下意識地摸了摸身旁的書袋。
昨天晚上父親將他叫到麵前,語重心長地說道:“樂然啊,你那好友瀚文不是對工巧之術很感興趣,一直想跟你學習嗎?為父這裏新得了幾個精巧的玩意兒,你拿去送給你那朋友。”
說著,祝守正還對兒子露出了一個十分親切的笑容。
看得祝樂然那叫一個瘮人,他心裏直發毛,平時他父親對他可從來沒有過好臉色,不是打就是罵,他都已經習慣了。
“父親,您…..您有話好好說,別笑了我害怕,”祝樂然結結巴巴的說。
祝守正聽了,不禁覺得好笑,他抬手輕輕一拍祝樂然的腦袋,笑罵道。
“你這傻孩子,我對你笑笑你還不適應了?我這是為你好啊,你看看你近日來變化這般大,想來也是受瀚文那孩子的影響,他是個好孩子,你與他交好,對你有益無害,為父得了這些精巧玩意兒,想著你與他關係好,送給他也算是一種報答。”
祝樂然聽了,這才稍稍鬆了口氣,他撓撓頭,“父親,我明白了。”
祝守正看著眼前這個略顯傻氣的兒子,無奈地歎了一口氣。
他心中清楚,自己膝下就這一個兒子,其餘皆是女兒,將來家族的門楣都要靠他來撐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