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李長州時而癲狂,時而憂慮的樣子,榮櫻也不太清楚這池國君是不是魔怔了。
輕喚道:“大將軍,大將軍。”
李長州反應過來,將手中的火銃遞給榮櫻,“郡主可否講講梁國的消息。”
榮櫻吃不準李長州的意思,隻看那不容拒絕的樣子,隻得先接過火銃。
“櫻兒對梁國也了解不多。”
“沒關係,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榮櫻點了點頭:“相傳梁主本是北齊舊臣,因齊主篤信佛教,導致佛國之亂,北齊一分為三。”
“一分為三,不是一分為二,為梁宣二國麽?”
榮櫻點頭到:“是分為兩國,不過前宣帝為了聯合東夷共同抗敵,江彌陀東南三郡劃給了東夷國,雖然地方不大,但自此丟失了彌陀江的出海口,所有貿易往來都要經過東夷,自此東夷富庶遠超各國。”
“這彌陀江有出海口,想來那扶桑國就在彌陀江出海口以東。”
“是的,彌陀江源頭在西戎,橫貫東西上萬裏,梁宣二國正是憑此天險,劃江而治。而這梁國境內還有一九曲江,乃是彌陀江支流,貫通梁國南北,經過我大衛,直達夏王湖。”
“我當這夏王湖水都來自於小沱江,沒想到隻是彌陀江支流積水成湖。這麽看來梁國的野心絕不隻是衛國,是要扼守住九曲水道,以便他日進兵大夏。”
榮櫻聞李長州之言,不由一怔,饒是梁國多次進犯,衛國眾臣卻是從未想過梁國野心,隻當為了些許利益罷了。
“如今大公子引狼入室,可不隻是衛國平亂那麽簡單。”
想到秦肅那令人心悸的武力值,梁國的戰力究竟如何,還未嚐得知,得先從秦肅那裏了解一二才行。
正思慮見,高虎來告:“叔,張浦將軍來了。”
“讓他進來吧。”
說話間,張浦推門而入,行禮道:“大將軍,已經聯係上劉家商隊了。”
“可有交涉清楚?”
“劉大小姐已經同意了,隻是劉家商隊要等越國大典之後才會離開,還有些時日。”
李長州擺手:“無妨,調五十天音騎,不,調一百天音騎扮作商隊和劉家商隊同行。郡主你與商隊同行,張浦你也同行,護好郡主,有任何閃失,拿你是問。”
張浦欣然領命,又道:“隻是這人馬抽調太多,大將軍返程路上恐有危險,無法應對。”
“這個就不用操心了,此番返程自有高手護航。”
秦肅這種高手,不用白不用唄。
返程之事準備妥當,天已快大亮,來到西郊相會地和宣國一行會合,唿延徹和阿依仙夫人親送。
歸心似箭,李長州也不多客套,臨行前將一銅質令牌交予唿延徹,囑托道:“此乃我濱西學宮入學令,徹兒若有培育手下將領的需要,可遣人持此令去學宮培訓。”
唿延徹聞言喜出望外,雙手接令,深躬拜謝:“侄兒謝叔父,叔父大恩,徹無以為報。”
“欸!你我叔侄情分,就不必多言了。我等這就出發了,嫂子也不必遠送了。”
說罷,李長州便下令啟程。身後唿延徹對李長州的隊伍遙拜,處在隊尾的秦肅與莊南庭見此情形,不由對視一眼,卻並未多說,隻下令跟著池國隊伍一同出發。
返程之時要走水路,需先西行,到禹國渡口,再乘船北上,去往陵升島。陸路這段自不必擔心,百越軍護送到國境,一路順暢。
進入禹國境內,莊先生本欲休整半日,待翌日乘船,隻是此時的李長州歸心似箭,哪裏等得。
這見過了火銃,就說明火藥必然存在。在濱洲之時,也研究過火藥,卻未成功過,現在想來應是受到係統規則壓製,如今係統解封,一定要先整出幾噸火藥來玩玩。
“莊先生若是身體還吃得消,還請堅持一下。此處離碼頭不過二十裏路,待上船之後再好好休息一番。”
拗不過李長州,莊南庭隻好作罷,一行人趕往渡口時,已近黃昏。看著池國馬隊靠近,就見一隊人上前迎接。
“大將軍,船已經安排好了。”來人正是先行一步的國盛。
接引眾人來到渡口,看著不遠處的巨艦,秦肅和莊南庭不由心驚。
“這湖州渡口水淺,威遠艦靠不了渡口,隻臨時搭了浮橋,恐不牢固,還請各位下馬步行。”
秦肅聞言,令部眾下馬步行,宣國諸人走近威遠艦,更是震撼。這威遠艦長近50丈,高近20丈,船體分做多層,馬匹輜重從底層進入,人則進入高層。
待眾人落定,國盛才下令道:“升旗,出發。”
巨號響起,一麵印有飛魚的玄色旗子升起,不少船夫卷起前後巨錨,船緩緩出發。
秦肅幾人站在船頭,看著巨艦啟航,乘風破浪,心中好不澎湃。
“肅曾聞池國有八軍,百戰百勝。八軍其一之飛魚軍,更是有一把火燒滅敵軍數十萬的戰績,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長州聞言,下巴都掉地上了,當初火燒禹國水軍不假,可這數十萬的數字也太誇張了。
正想著如何岔開話題,身後國盛道:“我大池虎狼之師,靜時玄甲曜日,動時鑿陣摧鋒。大池將領皆為謀參造化,劍膽琴心之人,大池軍更是龍驤麟振,軍紀嚴明。自立國來,凡有戰無一敗。”
“哦,好個謀參造化。”秦肅聞言,又轉向李長州。“肅聞大池有一學宮,專為培養軍中將校而設立,入學宮者皆可成為運籌帷幄之將,不知可有其事。”
“那是自然。”
國盛話未講完,便被李長州一陣咳嗽打斷,知道自己又犯了多嘴的忌諱,忙收聲不語。
見國盛不語,李長州才道:“我濱洲確有此學宮,不過是對各地屬官進行基礎培訓罷了,坊間謠傳,做不得真。”
“池國君自謙了,肅此趟南來,奉國主令,意在和貴國互通有無。”
“哦,互通有無,怎麽個互通法。”
輕喚道:“大將軍,大將軍。”
李長州反應過來,將手中的火銃遞給榮櫻,“郡主可否講講梁國的消息。”
榮櫻吃不準李長州的意思,隻看那不容拒絕的樣子,隻得先接過火銃。
“櫻兒對梁國也了解不多。”
“沒關係,知道多少就說多少。”
榮櫻點了點頭:“相傳梁主本是北齊舊臣,因齊主篤信佛教,導致佛國之亂,北齊一分為三。”
“一分為三,不是一分為二,為梁宣二國麽?”
榮櫻點頭到:“是分為兩國,不過前宣帝為了聯合東夷共同抗敵,江彌陀東南三郡劃給了東夷國,雖然地方不大,但自此丟失了彌陀江的出海口,所有貿易往來都要經過東夷,自此東夷富庶遠超各國。”
“這彌陀江有出海口,想來那扶桑國就在彌陀江出海口以東。”
“是的,彌陀江源頭在西戎,橫貫東西上萬裏,梁宣二國正是憑此天險,劃江而治。而這梁國境內還有一九曲江,乃是彌陀江支流,貫通梁國南北,經過我大衛,直達夏王湖。”
“我當這夏王湖水都來自於小沱江,沒想到隻是彌陀江支流積水成湖。這麽看來梁國的野心絕不隻是衛國,是要扼守住九曲水道,以便他日進兵大夏。”
榮櫻聞李長州之言,不由一怔,饒是梁國多次進犯,衛國眾臣卻是從未想過梁國野心,隻當為了些許利益罷了。
“如今大公子引狼入室,可不隻是衛國平亂那麽簡單。”
想到秦肅那令人心悸的武力值,梁國的戰力究竟如何,還未嚐得知,得先從秦肅那裏了解一二才行。
正思慮見,高虎來告:“叔,張浦將軍來了。”
“讓他進來吧。”
說話間,張浦推門而入,行禮道:“大將軍,已經聯係上劉家商隊了。”
“可有交涉清楚?”
“劉大小姐已經同意了,隻是劉家商隊要等越國大典之後才會離開,還有些時日。”
李長州擺手:“無妨,調五十天音騎,不,調一百天音騎扮作商隊和劉家商隊同行。郡主你與商隊同行,張浦你也同行,護好郡主,有任何閃失,拿你是問。”
張浦欣然領命,又道:“隻是這人馬抽調太多,大將軍返程路上恐有危險,無法應對。”
“這個就不用操心了,此番返程自有高手護航。”
秦肅這種高手,不用白不用唄。
返程之事準備妥當,天已快大亮,來到西郊相會地和宣國一行會合,唿延徹和阿依仙夫人親送。
歸心似箭,李長州也不多客套,臨行前將一銅質令牌交予唿延徹,囑托道:“此乃我濱西學宮入學令,徹兒若有培育手下將領的需要,可遣人持此令去學宮培訓。”
唿延徹聞言喜出望外,雙手接令,深躬拜謝:“侄兒謝叔父,叔父大恩,徹無以為報。”
“欸!你我叔侄情分,就不必多言了。我等這就出發了,嫂子也不必遠送了。”
說罷,李長州便下令啟程。身後唿延徹對李長州的隊伍遙拜,處在隊尾的秦肅與莊南庭見此情形,不由對視一眼,卻並未多說,隻下令跟著池國隊伍一同出發。
返程之時要走水路,需先西行,到禹國渡口,再乘船北上,去往陵升島。陸路這段自不必擔心,百越軍護送到國境,一路順暢。
進入禹國境內,莊先生本欲休整半日,待翌日乘船,隻是此時的李長州歸心似箭,哪裏等得。
這見過了火銃,就說明火藥必然存在。在濱洲之時,也研究過火藥,卻未成功過,現在想來應是受到係統規則壓製,如今係統解封,一定要先整出幾噸火藥來玩玩。
“莊先生若是身體還吃得消,還請堅持一下。此處離碼頭不過二十裏路,待上船之後再好好休息一番。”
拗不過李長州,莊南庭隻好作罷,一行人趕往渡口時,已近黃昏。看著池國馬隊靠近,就見一隊人上前迎接。
“大將軍,船已經安排好了。”來人正是先行一步的國盛。
接引眾人來到渡口,看著不遠處的巨艦,秦肅和莊南庭不由心驚。
“這湖州渡口水淺,威遠艦靠不了渡口,隻臨時搭了浮橋,恐不牢固,還請各位下馬步行。”
秦肅聞言,令部眾下馬步行,宣國諸人走近威遠艦,更是震撼。這威遠艦長近50丈,高近20丈,船體分做多層,馬匹輜重從底層進入,人則進入高層。
待眾人落定,國盛才下令道:“升旗,出發。”
巨號響起,一麵印有飛魚的玄色旗子升起,不少船夫卷起前後巨錨,船緩緩出發。
秦肅幾人站在船頭,看著巨艦啟航,乘風破浪,心中好不澎湃。
“肅曾聞池國有八軍,百戰百勝。八軍其一之飛魚軍,更是有一把火燒滅敵軍數十萬的戰績,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長州聞言,下巴都掉地上了,當初火燒禹國水軍不假,可這數十萬的數字也太誇張了。
正想著如何岔開話題,身後國盛道:“我大池虎狼之師,靜時玄甲曜日,動時鑿陣摧鋒。大池將領皆為謀參造化,劍膽琴心之人,大池軍更是龍驤麟振,軍紀嚴明。自立國來,凡有戰無一敗。”
“哦,好個謀參造化。”秦肅聞言,又轉向李長州。“肅聞大池有一學宮,專為培養軍中將校而設立,入學宮者皆可成為運籌帷幄之將,不知可有其事。”
“那是自然。”
國盛話未講完,便被李長州一陣咳嗽打斷,知道自己又犯了多嘴的忌諱,忙收聲不語。
見國盛不語,李長州才道:“我濱洲確有此學宮,不過是對各地屬官進行基礎培訓罷了,坊間謠傳,做不得真。”
“池國君自謙了,肅此趟南來,奉國主令,意在和貴國互通有無。”
“哦,互通有無,怎麽個互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