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西伯誦及周國眾宗室、眾貴族和幸存之官員。貴國自西伯亶將所部從豳遷至周原、建西岐城開始,至今已曆時五代人。經前四代人近百年的經營,周國在曆代先侯奮發圖強、砥礪前行之下,實現了‘行者有資,居者有畜積,民賴其慶’的局麵,周國逐漸強盛。”
“時逢天下共主、商王受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親奸佞,遠賢臣,終致天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貴國自先侯昌起,以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為己任,與暴君之統周旋多年,且取得一定之成效。”
“然而天道不公、天妒英才。多年前貴國戰事大敗引發西伯發英年早逝,自此國力迅速衰退。直至今日,貴國京畿之地遭地動之天災,恰逢西戎、羌敵扣關入侵之人禍,以致周國民眾流離失所、國府官員十不存一、各級貴族更是消亡殆盡,周國之軍、政係統徹底癱瘓。”
“我主大唐國首領薑林,念我大唐國與周國共為華族之邦國,有著血脈相連、一衣帶水之鄰邦情誼,又有周國太師薑尚為其父、先侯夫人為其姊、現任西伯誦為其甥之故,特派重兵協助貴國驅逐外虜,以期恢複周國之治。”
“然而周國之境糜爛如斯,我主立於西岐城頭遙望滿目瘡痍之地,悲痛萬分、黯然泣下。現念在貴國之軍、政係統全然崩潰,貴族、官員或逃、或死、或傷,無法繼續行使治國料民之權責,我主決定自今日起在大河以西、故周國西衛以東之域內繼續行使戰時之製,以大唐國軍隊為主體,輔以域內之青壯,盡快恢複各地之秩序。另外按照大唐國之製,選拔各地之精英、賢明之人,充任各級地方之官員,以期盡快恢複民眾之正常生活;擇咽喉鎖鑰之地駐紮軍隊,以防戎、羌之外敵再次入境劫掠。”
“自即日起,貴國之流亡國府可永久入駐大唐國安邑城內,若有故周國域內之惑,我大唐國國政、軍隊之官員會隨時垂詢。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故周國之民生福祉,我大唐國亦有不可推卸之責,貴國之流亡國府不必過多客套和感激。”
“以上,請故周國流亡國府之眾知悉。大唐國十四年五月十四日。”
……
石平念罷這幾頁紙上的文字,隻覺得後背冷汗涔涔,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怎麽樣?有沒有哪裏需要潤色的?”薑林朝地上簡易床鋪上的枕頭上一躺,雙手枕在頭下,望著還在愣神的石平,幽幽地說道。
“首領,這是誰寫的?”石平捏著紙張的手有些顫抖,語氣有些急促。
“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薑林笑眯眯地望著石平,幽幽地問道。
“我以為我已經夠不要臉的,沒想到還有比我更不要臉的人。”石平抖著手上的紙張,毫不客氣地朝薑林說道。
“這是我授意的……”薑林臉瞬間黑了下來。
“呃……首領,此文初讀起來,確實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再讀之時,標下才發現文中言辭犀利、條理分明、事實清楚,堪稱勸降文書之典範。”石平突然話鋒一轉,語氣十分平靜地朝薑林說道。
“啊哈哈哈……好一個石平,沒想到將你外放這麽多年,你小子在外麵竟然學的如此油嘴滑舌。你再如此發展下去,假以時日,定是一個佞臣。”薑林望著這個酷似自己後世好基友、自從穿越而來就跟隨自己的年輕人,感慨萬千。
“首領,我這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了你那麽多年,總得學點皮毛,要不豈不是愧對了你對我的悉心教導。”石平將手上的文件折疊起來,一邊遞給薑林,一邊平靜地說道。
“你呀……我問你,昨日唐防長說的那件事,那些被你帶走的周國的小貴族,你到底怎麽處理的?”薑林朝軍帳門口望了望,見沒有什麽動靜,悄悄地朝石平問道。
“呃……首領問,標下不敢有所隱瞞。我讓騎兵營的兄弟們提前偽裝成戎人、羌人的模樣埋伏起來,我將周國那些貴族帶至那處,待我們離開後,騎兵營的兄弟便會……將男性成年貴族哢嚓了,其他人放走。”石平手上做了下刀的手勢,朝薑林平靜地答道。
“這樣的事,你做了幾樁?”薑林聽罷,不置可否,撅著嘴朝石平問道。
“數不清了。不僅是周國的這些鬧事的貴族,當日我奉命給集合起來的各偵察班布置偵察任務的時候,也已經交代了,但凡途中遇到被戎人、羌人擒獲的各諸侯和方國的貴族和官員,能趁亂解決的都讓他們盡量解決了。反正有戎人、羌人背這個黑鍋。不過標下向首領保證,我們解決的都是這些貴族和官員本人,絕對不涉及婦孺。”石平知道自己下的命令見不得光,亦是壓低聲音朝薑林答道。
“你小子,下手真黑啊!我還真當那些貴族和官員是因為地動罹難或者被戎羌之敵給殺害了,所以存活下來的沒多少,沒想到是你在暗地裏推波助瀾。這也就是你,此事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我……”薑林瞪了石平一眼,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麽說好。
“首領莫生氣,是標下做事魯莽,惹得首領生了氣。首領若是氣不過,可隨便尋個借口處罰標下就是。”石平從薑林的話裏聽出了一絲氣憤的意思,趕忙低頭認起錯來。
“我是生氣,但我不是生這件事的氣,讓我生氣的是你昨日的那番話。你記住了,以後無論到了何時,都不準以犧牲自己的性命來表達你的忠誠。你們這些人的忠誠,我從來不懷疑。另外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以後無論誰問起,哪怕是我再問起,你都不得再改口,那些貴族你說放了那就是放了。我也會對旁人如此說,你記住了嗎?反正這些貴族和官員手上,都不幹淨,沒少有奴隸死在他們手上,哢嚓了也是他們罪有應得。”薑林瞪了一眼石平,終於將自己昨日在西岐城牆上不悅的原因道了出來。
“是,標下記住了。”石平趕忙立正朝薑林行了軍禮,很是興奮地答道。
“不過,昨日西岐城牆上你當著我和楊總長,唐防長說的那些你擅自做主和洪部長說的話,雖然很對我的味,但畢竟是跨了部門的……不管洪部長有沒有聽取你的意思,你都算違反了規矩。我多少得做做樣子給楊、唐二人看看,要不楊總長事後還不知道要怎麽處罰你。兩日禁閉,如何?”薑林摸著下巴思索了半天,抬頭又朝石平問道。
“首領隻要願意,將標下關到死都行,標下絕無任何怨言。”石平立正、挺胸。
“嗯?剛說的,又來了?”薑林指了指石平,語氣又變得嚴厲。
石平對著薑林吐了吐舌頭,一副嬉皮笑臉的模樣。
“虎哥!”薑林擺了擺手指頭,指了指軍帳帳門。厲聲喝道。
“到!”孫虎應聲撩開軍帳帳門從外麵走了進來。
“幾件事你安排一下:一,派人帶石平去找楊總長,說我已經將相關情況詢問完了。石平違反相關規定,我建議處以兩日禁閉,交給他執行。楊總長若是要加碼……來告知我一聲;二、將這封文書派人緊急送至風陵渡,交外交部洪部長,加蓋外交部印章,正式通報給姬誦;三、給平城駐軍發報,讓轉達黑院長,待烏蘭察布城的事情完結,讓其立刻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四、給安邑城發報,讓王副院長停止休假,立刻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五、以國立大學校長的名義給莫禮紅院長發報,由其下令,將醫藥學院所有學員組織起來,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可以慢一點,但收到電報就開始操辦。這裏需要醫藥學院的增援。先這些,再有事會召你。”薑林將手上的文件遞給孫虎,指著石平朝孫虎說道。
“是!走吧,石參謀。”孫虎接過薑林手上的文件,看了看一側的石平,平靜地說道。
“首領,標下告退。”石平朝薑林行了一個軍禮,隨孫虎朝帳外走去。
……
安邑城人民醫院裏,靜悄悄的病房區的走廊裏,突然幾聲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將正在假寐的薑尚驚動。
“誰在外麵……”薑尚正好無聊的緊,聽到門口的動靜,便朝著房門喊了句。
“爺爺,是我,世民。”病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一顆腦袋從門縫探了進來。
“還有我呢,爺爺。”薑世民打開房門,後麵薑匡胤提著一個食盒緊走了進來。
“原來是你倆,快來……”薑尚見到兩個孫兒,頓時來了精神。胳膊一使勁,便要將身子撐起。
“爺爺,莫二叔交代的,你不要亂動。我倆幫你!”薑匡胤將食盒放在一旁,與薑世民一左一右攙扶著薑尚緩緩地起了身,到了最後又給薑尚的後背放了個墊子,祖孫三人總算是安靜了下來。
“今日你倆給我帶了什麽好吃的?”薑尚望著兩個乖巧的孫兒,喜笑顏開地說道。
“你猜!”薑世民和自己的父親學得了一手故弄玄虛的本領,恰好在自己的祖父麵前賣弄一番。
“我猜是韭菜雞蛋餡的餃子!”薑尚聳聳鼻子使勁聞了聞,立刻道出了答案。
“爺爺真厲害,確實是韭菜雞蛋餡的餃子。是我娘親和我大娘親手包的,不過餡是我調的。”薑世民說著,打開了食盒。
“爺爺,火是我燒的。還給我胳膊燙了個泡。”一旁的薑匡胤顧不上幫弟弟的忙,將衣袖挽起,將胳膊伸到薑尚麵前。
“哎呦,怎麽搞的?還燙了個泡,心疼死爺爺了。來,爺爺給你吹吹。”薑尚說著,便嘟起嘴朝薑匡胤的胳膊吹了起來。
“爺爺,我已經不疼了。這餃子你要趁熱吃。”薑匡胤從薑尚手中抽迴自己的胳膊,開始幫著弟弟給薑尚布起飯來。
“味道怎麽樣?”薑尚夾起一個餃子,在淺碟中蘸了蘸醋汁,放入嘴中不待咀嚼,邊上的薑世民一副急切的語氣朝薑尚問道。
“香!真香!世民調的餡,匡胤燒的火,做的這餃子就是香。”薑尚不失時機地拍著兩個孫兒的彩虹屁。
“香你就多吃一點。父親說過,人的身體若是受了傷害,就要吃好、休息好,隻要保證營養,很快就能恢複的。爺爺,你今日這腿傷還疼不疼了?”薑世民望著薑尚大口咀嚼的模樣,亦是極其開心,說著便揭開被角有模有樣地查看薑尚的腿傷。
“你淨問些廢話,莫二叔昨天給爺爺換藥的時候,爺爺還疼得唿天喊地的,哪能過去一天就不疼了?”薑匡胤一邊說著一邊從食盒的底部小心翼翼地端出一個帶蓋的陶盅放在薑尚麵前的小桌板上,揭開陶盅上的蓋子,一股濃烈的藥味立刻充斥著病房。
“這是什麽?”雖然聞到了藥味,但這陶盅並不是往日盛藥的器具。薑尚一臉不解地指著陶盅朝薑匡胤問道。
“這是骨頭湯。說起這骨頭湯……也是父親交待的,他說骨頭受了傷的人多喝這骨頭湯,對傷勢恢複亦是有好處的。娘親熬湯的時候,又詢問了莫二叔,加了些草藥進去,如此便更是對爺爺的傷勢有益。爺爺,你要趁熱喝。”薑世民忙朝薑尚答道。
“唔……”薑尚聽罷薑世民的話,喉頭一堵,一股說不上來的氣流阻塞在咽喉處,緊接著兩行濁淚便流了下來。
“爺爺,你怎麽了?”薑世民見狀,忙抓起邊上的麻布,一邊上前詢問著,一邊幫薑尚擦起眼淚來。
“沒事,沒事。爺爺高興,爺爺高興。”薑尚也意識到了自己在兩個孫兒麵前的失態,趕忙從薑世民手上搶過麻布,借著擦臉的機會平複起自己的情緒來。
“爺爺,是不是父親、母親和我們兄弟二人哪裏做的不好,惹得爺爺生氣了?我們若是哪裏做的不好,爺爺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千萬不要生悶氣。父親說生悶氣對身體最是不利。”薑匡胤很是乖巧地立在薑尚身側,很認真地說道。
“沒有沒有,爺爺真的是高興。你父親自幼就隨你奶奶和我分別,這麽多年我對他未盡到養育、教導之責。沒想到他靠著自己的能力,成長的如此優秀,並且將你們兄弟幾人教導的更是懂事。爺爺見到你們幾人這麽乖巧、懂事,爺爺真的高興。”薑尚上前牽著薑匡胤略有些稚嫩的手,頗為欣慰地說道。
“爺爺,說起教導……孫兒聽懼爺爺說,您年輕的時候曾經四方遊曆,走遍了天下的河流山川,亦是踏遍天下諸侯和方國。孫兒有一問,想向爺爺請教一番,不知可否?”邊上的薑世民聽罷薑尚的話,靈機一動,嬉皮笑臉的模樣神似薑林。
“爺爺教導孫兒乃天經地義之事,沒有什麽可與不可的,快快道來,讓爺爺聽聽你平日都研習些什麽?”薑尚聽到薑世民的話,老懷甚慰。
“幾年前孫兒曾問過父親,我大唐國將來的定都之地,是放在渭河平原好一些,還是伊洛平原好一些?但父親對我答,說要放在朝歌城之南、過了大河的地方。孫兒這些年思來想去,想不明白父親將大唐國國都放在朝歌城之南的緣由。以孫兒想,還是放在渭河平原要好一些?爺爺您遊曆走遍天下,能否為孫兒解惑一二?能否勸解父親一番,朝歌之南,並不是理想的定都之地,渭河平原那裏才是最好。”薑世民一口氣將自己憋悶了許久的問題道了出來。
“呃……”薑尚望著薑世民,久久無法開口,一股強烈的殺人誅心的感覺湧上心頭。
“時逢天下共主、商王受沉湎酒色、窮兵黷武、重刑厚斂、拒諫飾非,親奸佞,遠賢臣,終致天下生靈塗炭、民不聊生。貴國自先侯昌起,以拯救天下萬民於水火為己任,與暴君之統周旋多年,且取得一定之成效。”
“然而天道不公、天妒英才。多年前貴國戰事大敗引發西伯發英年早逝,自此國力迅速衰退。直至今日,貴國京畿之地遭地動之天災,恰逢西戎、羌敵扣關入侵之人禍,以致周國民眾流離失所、國府官員十不存一、各級貴族更是消亡殆盡,周國之軍、政係統徹底癱瘓。”
“我主大唐國首領薑林,念我大唐國與周國共為華族之邦國,有著血脈相連、一衣帶水之鄰邦情誼,又有周國太師薑尚為其父、先侯夫人為其姊、現任西伯誦為其甥之故,特派重兵協助貴國驅逐外虜,以期恢複周國之治。”
“然而周國之境糜爛如斯,我主立於西岐城頭遙望滿目瘡痍之地,悲痛萬分、黯然泣下。現念在貴國之軍、政係統全然崩潰,貴族、官員或逃、或死、或傷,無法繼續行使治國料民之權責,我主決定自今日起在大河以西、故周國西衛以東之域內繼續行使戰時之製,以大唐國軍隊為主體,輔以域內之青壯,盡快恢複各地之秩序。另外按照大唐國之製,選拔各地之精英、賢明之人,充任各級地方之官員,以期盡快恢複民眾之正常生活;擇咽喉鎖鑰之地駐紮軍隊,以防戎、羌之外敵再次入境劫掠。”
“自即日起,貴國之流亡國府可永久入駐大唐國安邑城內,若有故周國域內之惑,我大唐國國政、軍隊之官員會隨時垂詢。山川異域、風月同天,故周國之民生福祉,我大唐國亦有不可推卸之責,貴國之流亡國府不必過多客套和感激。”
“以上,請故周國流亡國府之眾知悉。大唐國十四年五月十四日。”
……
石平念罷這幾頁紙上的文字,隻覺得後背冷汗涔涔,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麽好。
“怎麽樣?有沒有哪裏需要潤色的?”薑林朝地上簡易床鋪上的枕頭上一躺,雙手枕在頭下,望著還在愣神的石平,幽幽地說道。
“首領,這是誰寫的?”石平捏著紙張的手有些顫抖,語氣有些急促。
“怎麽了,有什麽問題嗎?”薑林笑眯眯地望著石平,幽幽地問道。
“我以為我已經夠不要臉的,沒想到還有比我更不要臉的人。”石平抖著手上的紙張,毫不客氣地朝薑林說道。
“這是我授意的……”薑林臉瞬間黑了下來。
“呃……首領,此文初讀起來,確實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再讀之時,標下才發現文中言辭犀利、條理分明、事實清楚,堪稱勸降文書之典範。”石平突然話鋒一轉,語氣十分平靜地朝薑林說道。
“啊哈哈哈……好一個石平,沒想到將你外放這麽多年,你小子在外麵竟然學的如此油嘴滑舌。你再如此發展下去,假以時日,定是一個佞臣。”薑林望著這個酷似自己後世好基友、自從穿越而來就跟隨自己的年輕人,感慨萬千。
“首領,我這就叫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了你那麽多年,總得學點皮毛,要不豈不是愧對了你對我的悉心教導。”石平將手上的文件折疊起來,一邊遞給薑林,一邊平靜地說道。
“你呀……我問你,昨日唐防長說的那件事,那些被你帶走的周國的小貴族,你到底怎麽處理的?”薑林朝軍帳門口望了望,見沒有什麽動靜,悄悄地朝石平問道。
“呃……首領問,標下不敢有所隱瞞。我讓騎兵營的兄弟們提前偽裝成戎人、羌人的模樣埋伏起來,我將周國那些貴族帶至那處,待我們離開後,騎兵營的兄弟便會……將男性成年貴族哢嚓了,其他人放走。”石平手上做了下刀的手勢,朝薑林平靜地答道。
“這樣的事,你做了幾樁?”薑林聽罷,不置可否,撅著嘴朝石平問道。
“數不清了。不僅是周國的這些鬧事的貴族,當日我奉命給集合起來的各偵察班布置偵察任務的時候,也已經交代了,但凡途中遇到被戎人、羌人擒獲的各諸侯和方國的貴族和官員,能趁亂解決的都讓他們盡量解決了。反正有戎人、羌人背這個黑鍋。不過標下向首領保證,我們解決的都是這些貴族和官員本人,絕對不涉及婦孺。”石平知道自己下的命令見不得光,亦是壓低聲音朝薑林答道。
“你小子,下手真黑啊!我還真當那些貴族和官員是因為地動罹難或者被戎羌之敵給殺害了,所以存活下來的沒多少,沒想到是你在暗地裏推波助瀾。這也就是你,此事若是放在其他人身上,我……”薑林瞪了石平一眼,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麽說好。
“首領莫生氣,是標下做事魯莽,惹得首領生了氣。首領若是氣不過,可隨便尋個借口處罰標下就是。”石平從薑林的話裏聽出了一絲氣憤的意思,趕忙低頭認起錯來。
“我是生氣,但我不是生這件事的氣,讓我生氣的是你昨日的那番話。你記住了,以後無論到了何時,都不準以犧牲自己的性命來表達你的忠誠。你們這些人的忠誠,我從來不懷疑。另外這件事就到此為止,以後無論誰問起,哪怕是我再問起,你都不得再改口,那些貴族你說放了那就是放了。我也會對旁人如此說,你記住了嗎?反正這些貴族和官員手上,都不幹淨,沒少有奴隸死在他們手上,哢嚓了也是他們罪有應得。”薑林瞪了一眼石平,終於將自己昨日在西岐城牆上不悅的原因道了出來。
“是,標下記住了。”石平趕忙立正朝薑林行了軍禮,很是興奮地答道。
“不過,昨日西岐城牆上你當著我和楊總長,唐防長說的那些你擅自做主和洪部長說的話,雖然很對我的味,但畢竟是跨了部門的……不管洪部長有沒有聽取你的意思,你都算違反了規矩。我多少得做做樣子給楊、唐二人看看,要不楊總長事後還不知道要怎麽處罰你。兩日禁閉,如何?”薑林摸著下巴思索了半天,抬頭又朝石平問道。
“首領隻要願意,將標下關到死都行,標下絕無任何怨言。”石平立正、挺胸。
“嗯?剛說的,又來了?”薑林指了指石平,語氣又變得嚴厲。
石平對著薑林吐了吐舌頭,一副嬉皮笑臉的模樣。
“虎哥!”薑林擺了擺手指頭,指了指軍帳帳門。厲聲喝道。
“到!”孫虎應聲撩開軍帳帳門從外麵走了進來。
“幾件事你安排一下:一,派人帶石平去找楊總長,說我已經將相關情況詢問完了。石平違反相關規定,我建議處以兩日禁閉,交給他執行。楊總長若是要加碼……來告知我一聲;二、將這封文書派人緊急送至風陵渡,交外交部洪部長,加蓋外交部印章,正式通報給姬誦;三、給平城駐軍發報,讓轉達黑院長,待烏蘭察布城的事情完結,讓其立刻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四、給安邑城發報,讓王副院長停止休假,立刻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五、以國立大學校長的名義給莫禮紅院長發報,由其下令,將醫藥學院所有學員組織起來,向風陵渡駐軍駐地進發。可以慢一點,但收到電報就開始操辦。這裏需要醫藥學院的增援。先這些,再有事會召你。”薑林將手上的文件遞給孫虎,指著石平朝孫虎說道。
“是!走吧,石參謀。”孫虎接過薑林手上的文件,看了看一側的石平,平靜地說道。
“首領,標下告退。”石平朝薑林行了一個軍禮,隨孫虎朝帳外走去。
……
安邑城人民醫院裏,靜悄悄的病房區的走廊裏,突然幾聲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將正在假寐的薑尚驚動。
“誰在外麵……”薑尚正好無聊的緊,聽到門口的動靜,便朝著房門喊了句。
“爺爺,是我,世民。”病房門被人從外麵推開,一顆腦袋從門縫探了進來。
“還有我呢,爺爺。”薑世民打開房門,後麵薑匡胤提著一個食盒緊走了進來。
“原來是你倆,快來……”薑尚見到兩個孫兒,頓時來了精神。胳膊一使勁,便要將身子撐起。
“爺爺,莫二叔交代的,你不要亂動。我倆幫你!”薑匡胤將食盒放在一旁,與薑世民一左一右攙扶著薑尚緩緩地起了身,到了最後又給薑尚的後背放了個墊子,祖孫三人總算是安靜了下來。
“今日你倆給我帶了什麽好吃的?”薑尚望著兩個乖巧的孫兒,喜笑顏開地說道。
“你猜!”薑世民和自己的父親學得了一手故弄玄虛的本領,恰好在自己的祖父麵前賣弄一番。
“我猜是韭菜雞蛋餡的餃子!”薑尚聳聳鼻子使勁聞了聞,立刻道出了答案。
“爺爺真厲害,確實是韭菜雞蛋餡的餃子。是我娘親和我大娘親手包的,不過餡是我調的。”薑世民說著,打開了食盒。
“爺爺,火是我燒的。還給我胳膊燙了個泡。”一旁的薑匡胤顧不上幫弟弟的忙,將衣袖挽起,將胳膊伸到薑尚麵前。
“哎呦,怎麽搞的?還燙了個泡,心疼死爺爺了。來,爺爺給你吹吹。”薑尚說著,便嘟起嘴朝薑匡胤的胳膊吹了起來。
“爺爺,我已經不疼了。這餃子你要趁熱吃。”薑匡胤從薑尚手中抽迴自己的胳膊,開始幫著弟弟給薑尚布起飯來。
“味道怎麽樣?”薑尚夾起一個餃子,在淺碟中蘸了蘸醋汁,放入嘴中不待咀嚼,邊上的薑世民一副急切的語氣朝薑尚問道。
“香!真香!世民調的餡,匡胤燒的火,做的這餃子就是香。”薑尚不失時機地拍著兩個孫兒的彩虹屁。
“香你就多吃一點。父親說過,人的身體若是受了傷害,就要吃好、休息好,隻要保證營養,很快就能恢複的。爺爺,你今日這腿傷還疼不疼了?”薑世民望著薑尚大口咀嚼的模樣,亦是極其開心,說著便揭開被角有模有樣地查看薑尚的腿傷。
“你淨問些廢話,莫二叔昨天給爺爺換藥的時候,爺爺還疼得唿天喊地的,哪能過去一天就不疼了?”薑匡胤一邊說著一邊從食盒的底部小心翼翼地端出一個帶蓋的陶盅放在薑尚麵前的小桌板上,揭開陶盅上的蓋子,一股濃烈的藥味立刻充斥著病房。
“這是什麽?”雖然聞到了藥味,但這陶盅並不是往日盛藥的器具。薑尚一臉不解地指著陶盅朝薑匡胤問道。
“這是骨頭湯。說起這骨頭湯……也是父親交待的,他說骨頭受了傷的人多喝這骨頭湯,對傷勢恢複亦是有好處的。娘親熬湯的時候,又詢問了莫二叔,加了些草藥進去,如此便更是對爺爺的傷勢有益。爺爺,你要趁熱喝。”薑世民忙朝薑尚答道。
“唔……”薑尚聽罷薑世民的話,喉頭一堵,一股說不上來的氣流阻塞在咽喉處,緊接著兩行濁淚便流了下來。
“爺爺,你怎麽了?”薑世民見狀,忙抓起邊上的麻布,一邊上前詢問著,一邊幫薑尚擦起眼淚來。
“沒事,沒事。爺爺高興,爺爺高興。”薑尚也意識到了自己在兩個孫兒麵前的失態,趕忙從薑世民手上搶過麻布,借著擦臉的機會平複起自己的情緒來。
“爺爺,是不是父親、母親和我們兄弟二人哪裏做的不好,惹得爺爺生氣了?我們若是哪裏做的不好,爺爺該打就打,該罵就罵,千萬不要生悶氣。父親說生悶氣對身體最是不利。”薑匡胤很是乖巧地立在薑尚身側,很認真地說道。
“沒有沒有,爺爺真的是高興。你父親自幼就隨你奶奶和我分別,這麽多年我對他未盡到養育、教導之責。沒想到他靠著自己的能力,成長的如此優秀,並且將你們兄弟幾人教導的更是懂事。爺爺見到你們幾人這麽乖巧、懂事,爺爺真的高興。”薑尚上前牽著薑匡胤略有些稚嫩的手,頗為欣慰地說道。
“爺爺,說起教導……孫兒聽懼爺爺說,您年輕的時候曾經四方遊曆,走遍了天下的河流山川,亦是踏遍天下諸侯和方國。孫兒有一問,想向爺爺請教一番,不知可否?”邊上的薑世民聽罷薑尚的話,靈機一動,嬉皮笑臉的模樣神似薑林。
“爺爺教導孫兒乃天經地義之事,沒有什麽可與不可的,快快道來,讓爺爺聽聽你平日都研習些什麽?”薑尚聽到薑世民的話,老懷甚慰。
“幾年前孫兒曾問過父親,我大唐國將來的定都之地,是放在渭河平原好一些,還是伊洛平原好一些?但父親對我答,說要放在朝歌城之南、過了大河的地方。孫兒這些年思來想去,想不明白父親將大唐國國都放在朝歌城之南的緣由。以孫兒想,還是放在渭河平原要好一些?爺爺您遊曆走遍天下,能否為孫兒解惑一二?能否勸解父親一番,朝歌之南,並不是理想的定都之地,渭河平原那裏才是最好。”薑世民一口氣將自己憋悶了許久的問題道了出來。
“呃……”薑尚望著薑世民,久久無法開口,一股強烈的殺人誅心的感覺湧上心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