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馬六……真是……”薑林看罷手上的密信,將信件揉成一團,恨恨地說道。
“怎麽了?”邊上的楊戩朝薑林看了看,幽幽地問道。
“馬六前段時間來密信,說在虎方雲夢部族擒獲了高春。我命其將高春嚴加看管,待機將其押迴大唐國進行審判。可是誰知道那高春果然了得,竟然尋了個機會打傷看守之人,給逃脫了。早知道我就命其就地正法了。哎,功虧一簣啊。”薑林將手上的一團紙張遞給楊戩,嘴上沒好氣地說道。
“哦?這事我怎麽不知道?”楊戩接過薑林手中的紙團,並沒有著急打開,而是想著高春其人本就是隸屬於總參謀情報部門,一切相關的消息薑林應當是會通報給自己的。
“收到消息的那日,正好是故周國的人渡過大河,向我們通報了故周國地動的事。接著又有你師叔負傷,向我大唐國求助。接著便是你師父帶著兩位夫人和四個孩兒往趕赴安邑城的事……那幾天我頭都大了,還真把此事通報與你這事給忘了個幹幹淨淨。之後便一直忙碌抗戎援周的事,直到現在……”薑林望著遠方烏雲密布的天空,幽幽地說道。
“是,這些時日事情確實是太多了……”楊戩聽罷,倒也沒有說太多的話,將薑林剛遞過來的紙團展開,仔細閱讀起來:“大唐國駐虎方雲夢部族租界總督、罪臣馬六上稟大唐國尊貴無比的首領,月前接首領密令,得知了高春所犯之罪行,標下立刻命人將高春嚴密看押,等待時機押迴大唐國處理。”
“時逢大江以南的梅雨季節,多日的強降雨造成附近湖泊、河流水位高漲,雲夢部族聚集地和我大唐國在雲夢部族的租界有被淹沒之隱患,標下特命租界所有人員向高處轉移。當我租界人員順利轉移完畢後,雲夢部族尚未轉移,而附近的河流已經開始出現決堤之險象。為了協助雲夢部族民眾盡快轉移,標下將所有能派出的兵力全部派出,留下了兩名兵士負責看押高春。”
“不料高春其人亦是強項,趁亂將負責看押之人打暈打傷,僥幸逃脫,去向不明。標下深知罪責深重,特向首領請罪。請首領和政務院盡快派遣接任之人赴虎方雲夢部族主持租界一應事項,標下返國接受一應處理。唐國十四年七月一日。”
楊戩讀罷密信上的內容,沉思了片刻,抬頭望向薑林,幽幽地問道:“那事已至此,首領打算怎麽處罰馬六?另外這高春的下落……”
“馬六的忠誠絕對是不容懷疑的……再說了,密信裏馬六也將情況說明了,大江區域的梅雨季……確有其事,就是事發的這個季節。馬六密信裏說的這些舉措並無任何不妥,怪隻怪我想將高春活著押迴來,好好進行一番審判。這些年馬六主管租界軍、政大小事物,並未傳出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再說他距離第二個任期結束沒多長時間了,貿然換人……讓政務院下令,給個行政記過處分就行了。另外高春的事,暫時擱置吧,周國這裏的事還忙不過來呢,待以後有了空閑,派專人前往雲夢部族去追查高春的蹤跡。”薑林終於敲定了這個可大可小的事。
“嗯,如此也算合理。首領,說起這梅雨季節……你看咱們這裏的天氣,陰沉了好幾天了,看情形最近應當也是要進入多雨的季節,你……是不是考慮迴安邑城休整一段時間?你出來的時間已經夠長的了,這裏的建設工作還沒開始,你連個像樣的住的地方都沒有,天天和兄弟們住軍帳,時間長了……”楊戩望向胡子已經老長的薑林,聞著薑林身上有些發餿的味道,欲言又止道。
“不行啊,現在已是八月,故周國這裏的民眾尚未全部妥善安置,我就是迴去了,也不放心。再說了,我已經下令將這裏定為大唐國國都之地,以後便是重點建設的地方。你看,王老二帶人都已經勘察、測量的差不多了,後麵便是逐漸地進入建設階段,更是離不開人。還有分散到四處的醫藥學院那些學員,還有政務院院長帶著的那些基層的幹部……你們一大幫人都沒歇息,我也不能歇。”薑林起身朝遠處看了看,王洪仍是帶著一群人在陰沉沉的天空下忙碌著。
“如此……那要不先將簡易住所建起來,好歹你不能總是住在軍帳中啊?長此下去,誰的身體也受不了,尤其是你的身上扛的可是咱們整個大唐國啊。”楊戩將手上的密信又交還給薑林,關切地說道。
“嗯。如此,你說的倒也是個法子,不光是我,還有王老二他們這些負責勘測的,以及陸續趕來支援建設的,是得有個臨時落腳的地方。對了,你這趟和老唐去西邊的事情進展的怎麽樣?”薑林雙手上揚伸了一個懶腰,活動了活動筋骨,朝楊戩問道。
“防務部目前已經新征募了兩個團的兵員,又從三、四、五、六四個團中抽調了願意駐守在以西、以北的老兵,和新兵們混在一起新編了七、八兩個團,我離開的時候已經開始投入訓練了,後麵就看防務部什麽時候能將武器、被服配齊了。”楊戩想著自己這一行近一個半月的工作,朝薑林答道。
“嗯。老唐動作夠快的。”薑林聽罷楊戩的話,微微點了點頭,讚許道。
“這也是首領此前鋪墊工作做的好,加之我大唐國軍隊此番入故周國之地抗戎援周的戰事在故周國的這些民眾當中樹立起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形象。所以那幾日唐部長他們隻需要略微的一宣傳,前來報名應征入伍的年輕人絡繹不絕。首領,不說兩個團了,你現在就是想在故周國之地西部新編四個團,那兵源都綽綽有餘。”楊戩很是欣喜地朝薑林答道。
“新編四個團……算了,故周國之地這裏剛剛遭受了天災人禍,雖然此番兵災損失的大多是上了年歲的老人,但畢竟是損失了人口,故周國之地需要慢慢地休養生息。一下子征募那麽多兵員,對地方上生產影響太多不說,我們國府的壓力也很大,不論是從裝備上,還是從後勤補給上,都挺困難。”
“再說了,現在故周國之地這裏隻需要守便可,西北的戎人、羌人剛剛經曆敗仗,想必他們也不會這麽快就能迴過勁頭來再來襲擾。西、北兩處關隘各有一個團,加上我們的武器裝備,防衛還是沒問題的。對了,那兩個預備大隊,時機到了,該解散就解散吧。這些人過去在故周國的軍中效過力,年歲普遍偏大不說,舊軍隊的那些訓練方式、習氣他們都已經習慣了,現在讓他們再去習慣大唐國新式軍隊的訓練方式,恐怕有些不好適應,而且給軍中各級軍官帶來的壓力也很大。”薑林負手而立,望著逐漸轉晴的天空,朝楊戩幽幽地說道。
“通過這段時日的軍事行動,屬下亦有如此發現,首領慧眼如炬,屬下萬分欽佩。”楊戩頓首朝薑林說道。
“老楊,咱倆認識這麽久了……別人如此說,也就罷了,你如此說,是不是有過了?”薑林扭頭朝楊戩斜了一眼,搖著頭問道。
“屬下是發自真心的。”楊戩認真地答道。
“這有什麽可欽佩的,隻要用心去觀察,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的事,任誰都能發現。對了,王老大到了哪裏?這些時日我怎麽幾乎都沒見到他?他在忙什麽?”薑林看著遠處忙活的那個小舅子,想起自己另外一個小舅子,朝其上司問道。
“那日我與他在嵯峨山下分別,他帶著一個小隊的參謀一路向北,說是要去看看北部的地勢地貌是不是如同此前首領所說。會不會有別的未知的通道抵達長安城,若是這樣的通道被北方的戎人、羌人掌握了,長安城這裏照樣依舊還是會麵臨此番這樣的威脅。他與我約定的是三個月,現在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楊戩忙朝薑林答道。
“嗯,事確實是這麽個事,但是他隻帶了一小隊人,是不是有些冒險。他們帶武器了嗎?帶發報機了嗎?”薑林朝楊戩問道。
“帶了十支長槍,且每人都配手槍,各色彈藥共兩千發,隻要不是遇到大規模的敵人,自衛是綽綽有餘的。至於發報機麽,因為北方地勢地形複雜,發報機過於沉重,所以沒帶。那些參謀這些年都是在野外摸爬滾打鍛煉出來的,知道該怎麽應對隨時發生的情況,首領敬請放心。”楊戩忙朝薑林寬慰道。
“嗯。發報機是太重,攜帶起來是太不方便。並且兩頭破譯耗費太多時間,真的有什麽急事發生,太耽誤事了……”薑林扭頭朝北方望了望,喃喃地說道。
“首領,已經夠快了。這幾年有了這發報機,咱們大唐國域內的消息傳遞比之以前簡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首領還嫌耽誤事?”楊戩聽罷薑林的話,黑了臉。
“呃……我是想給你說,你禮壽師弟他們團隊,最近又搞出了一個新東西。”薑林朝楊戩幽幽地說道。
“什麽新東西?”楊戩興奮了。
“說是搞出了那個可以直接進行遠距離通話的工具,不需破譯,可直接對話,兩公裏……”薑林壓低聲音朝楊戩說道。
“這可太好了!直接進行遠距離通話……”楊戩眼神空靈,望向遠方開始暢想起來。
“你先別急著高興,這東西可比發報機要難多了,要想增加距離,需要的條件很多很多,尤其是電……”薑林趕忙給楊戩潑了一盆冷水。
“呃……標下明白。這麽多年咱們一路走來的經曆已經說明了隻要是首領道出的新鮮事物,必是能給咱們大唐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東西,但同樣的,也會麵臨諸多困難。但隻要這些困難克服了,解決了,定是會……”楊戩望著遠處自己總參謀部的一個參謀捏著一份電報從軍帳走了出來,著急忙慌朝自己和薑林站立的地方跑來,漸漸地閉上了嘴。
“首領,總長,孟津渡駐軍來電!”年輕的參謀跑到薑林和楊戩站立的地方立正,朝薑林和楊戩二人行了禮,朗聲說罷,將電報遞向楊戩。
“來,給我。”楊戩接過了參謀遞上來的電報,仔細閱讀起來。
“出了何事?”薑林見楊戩半天不說話,扭頭忙問道。
“首領,孟津渡駐軍的電報上說,該部所屬偵察兵日前發現大河南岸以東,約一百公裏的地方,發現有大規模軍事行動。”楊戩抬頭朝薑林答道。
“孟津渡南往東一百公裏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針對誰的?東線的情報站還沒重建好,東邊的軍事行動,誰發動的?針對誰的?是不是針對我們的?”薑林心中一陣抽抽。
“電報上說偵察兵們還在繼續偵察,後續會有新的情況陸續發迴。”楊戩將電報上的內容高度匯總,朝薑林答道。
“會不會是商國的那些戰俘放迴去,商王立刻就想著複仇?衝咱們來的?”薑林臉上陰雲密布,捏著電報朝楊戩問道。
“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是現在天氣炎熱,不是一個發動戰事的好季節,以商王軍中那些經驗豐富的將領,不可能挑這個時候發動戰事。再說我們前些年把商王大軍揍了個夠嗆,不可能不長記性啊?那些戰俘釋放的時候可是答應的好好的,迴去後再也不會幫著商王與我大唐國為敵,這才不到三個月的功夫啊?”楊戩也有些拿不準。
“首領,總長,這電報該怎麽迴複?”年輕參謀打斷了楊戩的思路。
“老楊,你是什麽意見?”事情來的匆促,薑林腦子一片混沌,隻能求助於自己的首席軍事助手。
“首領先不要慌張,按電報裏說的,孟津渡駐軍的偵察兵還在繼續偵察,想必不久便會有新的軍情發來。待事情明了,再做進一步的安排。不過為了保險計,最好能將風陵渡的駐軍撤迴,萬一真的是衝著我們來的,從大河南岸可是能直抵我們這裏……”楊戩很快將自己的意見道了出來。
“嗯,你說的有道理。那就去讓風陵渡駐軍開始集結,視後續的狀況決定撤迴的快慢。另外讓孟津渡駐軍所屬所有偵察兵加大偵察力度,看看大河以北是不是也有大軍行動的跡象,每日兩報。”薑林朝楊戩下了命令。
“是!”楊戩朝薑林行了一個軍禮,捏著手上的電報轉身朝自己工作的軍帳奔去。
“怎麽了?”邊上的楊戩朝薑林看了看,幽幽地問道。
“馬六前段時間來密信,說在虎方雲夢部族擒獲了高春。我命其將高春嚴加看管,待機將其押迴大唐國進行審判。可是誰知道那高春果然了得,竟然尋了個機會打傷看守之人,給逃脫了。早知道我就命其就地正法了。哎,功虧一簣啊。”薑林將手上的一團紙張遞給楊戩,嘴上沒好氣地說道。
“哦?這事我怎麽不知道?”楊戩接過薑林手中的紙團,並沒有著急打開,而是想著高春其人本就是隸屬於總參謀情報部門,一切相關的消息薑林應當是會通報給自己的。
“收到消息的那日,正好是故周國的人渡過大河,向我們通報了故周國地動的事。接著又有你師叔負傷,向我大唐國求助。接著便是你師父帶著兩位夫人和四個孩兒往趕赴安邑城的事……那幾天我頭都大了,還真把此事通報與你這事給忘了個幹幹淨淨。之後便一直忙碌抗戎援周的事,直到現在……”薑林望著遠方烏雲密布的天空,幽幽地說道。
“是,這些時日事情確實是太多了……”楊戩聽罷,倒也沒有說太多的話,將薑林剛遞過來的紙團展開,仔細閱讀起來:“大唐國駐虎方雲夢部族租界總督、罪臣馬六上稟大唐國尊貴無比的首領,月前接首領密令,得知了高春所犯之罪行,標下立刻命人將高春嚴密看押,等待時機押迴大唐國處理。”
“時逢大江以南的梅雨季節,多日的強降雨造成附近湖泊、河流水位高漲,雲夢部族聚集地和我大唐國在雲夢部族的租界有被淹沒之隱患,標下特命租界所有人員向高處轉移。當我租界人員順利轉移完畢後,雲夢部族尚未轉移,而附近的河流已經開始出現決堤之險象。為了協助雲夢部族民眾盡快轉移,標下將所有能派出的兵力全部派出,留下了兩名兵士負責看押高春。”
“不料高春其人亦是強項,趁亂將負責看押之人打暈打傷,僥幸逃脫,去向不明。標下深知罪責深重,特向首領請罪。請首領和政務院盡快派遣接任之人赴虎方雲夢部族主持租界一應事項,標下返國接受一應處理。唐國十四年七月一日。”
楊戩讀罷密信上的內容,沉思了片刻,抬頭望向薑林,幽幽地問道:“那事已至此,首領打算怎麽處罰馬六?另外這高春的下落……”
“馬六的忠誠絕對是不容懷疑的……再說了,密信裏馬六也將情況說明了,大江區域的梅雨季……確有其事,就是事發的這個季節。馬六密信裏說的這些舉措並無任何不妥,怪隻怪我想將高春活著押迴來,好好進行一番審判。這些年馬六主管租界軍、政大小事物,並未傳出有什麽不妥的地方,再說他距離第二個任期結束沒多長時間了,貿然換人……讓政務院下令,給個行政記過處分就行了。另外高春的事,暫時擱置吧,周國這裏的事還忙不過來呢,待以後有了空閑,派專人前往雲夢部族去追查高春的蹤跡。”薑林終於敲定了這個可大可小的事。
“嗯,如此也算合理。首領,說起這梅雨季節……你看咱們這裏的天氣,陰沉了好幾天了,看情形最近應當也是要進入多雨的季節,你……是不是考慮迴安邑城休整一段時間?你出來的時間已經夠長的了,這裏的建設工作還沒開始,你連個像樣的住的地方都沒有,天天和兄弟們住軍帳,時間長了……”楊戩望向胡子已經老長的薑林,聞著薑林身上有些發餿的味道,欲言又止道。
“不行啊,現在已是八月,故周國這裏的民眾尚未全部妥善安置,我就是迴去了,也不放心。再說了,我已經下令將這裏定為大唐國國都之地,以後便是重點建設的地方。你看,王老二帶人都已經勘察、測量的差不多了,後麵便是逐漸地進入建設階段,更是離不開人。還有分散到四處的醫藥學院那些學員,還有政務院院長帶著的那些基層的幹部……你們一大幫人都沒歇息,我也不能歇。”薑林起身朝遠處看了看,王洪仍是帶著一群人在陰沉沉的天空下忙碌著。
“如此……那要不先將簡易住所建起來,好歹你不能總是住在軍帳中啊?長此下去,誰的身體也受不了,尤其是你的身上扛的可是咱們整個大唐國啊。”楊戩將手上的密信又交還給薑林,關切地說道。
“嗯。如此,你說的倒也是個法子,不光是我,還有王老二他們這些負責勘測的,以及陸續趕來支援建設的,是得有個臨時落腳的地方。對了,你這趟和老唐去西邊的事情進展的怎麽樣?”薑林雙手上揚伸了一個懶腰,活動了活動筋骨,朝楊戩問道。
“防務部目前已經新征募了兩個團的兵員,又從三、四、五、六四個團中抽調了願意駐守在以西、以北的老兵,和新兵們混在一起新編了七、八兩個團,我離開的時候已經開始投入訓練了,後麵就看防務部什麽時候能將武器、被服配齊了。”楊戩想著自己這一行近一個半月的工作,朝薑林答道。
“嗯。老唐動作夠快的。”薑林聽罷楊戩的話,微微點了點頭,讚許道。
“這也是首領此前鋪墊工作做的好,加之我大唐國軍隊此番入故周國之地抗戎援周的戰事在故周國的這些民眾當中樹立起了一個非常良好的形象。所以那幾日唐部長他們隻需要略微的一宣傳,前來報名應征入伍的年輕人絡繹不絕。首領,不說兩個團了,你現在就是想在故周國之地西部新編四個團,那兵源都綽綽有餘。”楊戩很是欣喜地朝薑林答道。
“新編四個團……算了,故周國之地這裏剛剛遭受了天災人禍,雖然此番兵災損失的大多是上了年歲的老人,但畢竟是損失了人口,故周國之地需要慢慢地休養生息。一下子征募那麽多兵員,對地方上生產影響太多不說,我們國府的壓力也很大,不論是從裝備上,還是從後勤補給上,都挺困難。”
“再說了,現在故周國之地這裏隻需要守便可,西北的戎人、羌人剛剛經曆敗仗,想必他們也不會這麽快就能迴過勁頭來再來襲擾。西、北兩處關隘各有一個團,加上我們的武器裝備,防衛還是沒問題的。對了,那兩個預備大隊,時機到了,該解散就解散吧。這些人過去在故周國的軍中效過力,年歲普遍偏大不說,舊軍隊的那些訓練方式、習氣他們都已經習慣了,現在讓他們再去習慣大唐國新式軍隊的訓練方式,恐怕有些不好適應,而且給軍中各級軍官帶來的壓力也很大。”薑林負手而立,望著逐漸轉晴的天空,朝楊戩幽幽地說道。
“通過這段時日的軍事行動,屬下亦有如此發現,首領慧眼如炬,屬下萬分欽佩。”楊戩頓首朝薑林說道。
“老楊,咱倆認識這麽久了……別人如此說,也就罷了,你如此說,是不是有過了?”薑林扭頭朝楊戩斜了一眼,搖著頭問道。
“屬下是發自真心的。”楊戩認真地答道。
“這有什麽可欽佩的,隻要用心去觀察,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的事,任誰都能發現。對了,王老大到了哪裏?這些時日我怎麽幾乎都沒見到他?他在忙什麽?”薑林看著遠處忙活的那個小舅子,想起自己另外一個小舅子,朝其上司問道。
“那日我與他在嵯峨山下分別,他帶著一個小隊的參謀一路向北,說是要去看看北部的地勢地貌是不是如同此前首領所說。會不會有別的未知的通道抵達長安城,若是這樣的通道被北方的戎人、羌人掌握了,長安城這裏照樣依舊還是會麵臨此番這樣的威脅。他與我約定的是三個月,現在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楊戩忙朝薑林答道。
“嗯,事確實是這麽個事,但是他隻帶了一小隊人,是不是有些冒險。他們帶武器了嗎?帶發報機了嗎?”薑林朝楊戩問道。
“帶了十支長槍,且每人都配手槍,各色彈藥共兩千發,隻要不是遇到大規模的敵人,自衛是綽綽有餘的。至於發報機麽,因為北方地勢地形複雜,發報機過於沉重,所以沒帶。那些參謀這些年都是在野外摸爬滾打鍛煉出來的,知道該怎麽應對隨時發生的情況,首領敬請放心。”楊戩忙朝薑林寬慰道。
“嗯。發報機是太重,攜帶起來是太不方便。並且兩頭破譯耗費太多時間,真的有什麽急事發生,太耽誤事了……”薑林扭頭朝北方望了望,喃喃地說道。
“首領,已經夠快了。這幾年有了這發報機,咱們大唐國域內的消息傳遞比之以前簡直就是天上和地下的區別,首領還嫌耽誤事?”楊戩聽罷薑林的話,黑了臉。
“呃……我是想給你說,你禮壽師弟他們團隊,最近又搞出了一個新東西。”薑林朝楊戩幽幽地說道。
“什麽新東西?”楊戩興奮了。
“說是搞出了那個可以直接進行遠距離通話的工具,不需破譯,可直接對話,兩公裏……”薑林壓低聲音朝楊戩說道。
“這可太好了!直接進行遠距離通話……”楊戩眼神空靈,望向遠方開始暢想起來。
“你先別急著高興,這東西可比發報機要難多了,要想增加距離,需要的條件很多很多,尤其是電……”薑林趕忙給楊戩潑了一盆冷水。
“呃……標下明白。這麽多年咱們一路走來的經曆已經說明了隻要是首領道出的新鮮事物,必是能給咱們大唐國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的東西,但同樣的,也會麵臨諸多困難。但隻要這些困難克服了,解決了,定是會……”楊戩望著遠處自己總參謀部的一個參謀捏著一份電報從軍帳走了出來,著急忙慌朝自己和薑林站立的地方跑來,漸漸地閉上了嘴。
“首領,總長,孟津渡駐軍來電!”年輕的參謀跑到薑林和楊戩站立的地方立正,朝薑林和楊戩二人行了禮,朗聲說罷,將電報遞向楊戩。
“來,給我。”楊戩接過了參謀遞上來的電報,仔細閱讀起來。
“出了何事?”薑林見楊戩半天不說話,扭頭忙問道。
“首領,孟津渡駐軍的電報上說,該部所屬偵察兵日前發現大河南岸以東,約一百公裏的地方,發現有大規模軍事行動。”楊戩抬頭朝薑林答道。
“孟津渡南往東一百公裏處……大規模的軍事行動?針對誰的?東線的情報站還沒重建好,東邊的軍事行動,誰發動的?針對誰的?是不是針對我們的?”薑林心中一陣抽抽。
“電報上說偵察兵們還在繼續偵察,後續會有新的情況陸續發迴。”楊戩將電報上的內容高度匯總,朝薑林答道。
“會不會是商國的那些戰俘放迴去,商王立刻就想著複仇?衝咱們來的?”薑林臉上陰雲密布,捏著電報朝楊戩問道。
“不排除這種可能……但是現在天氣炎熱,不是一個發動戰事的好季節,以商王軍中那些經驗豐富的將領,不可能挑這個時候發動戰事。再說我們前些年把商王大軍揍了個夠嗆,不可能不長記性啊?那些戰俘釋放的時候可是答應的好好的,迴去後再也不會幫著商王與我大唐國為敵,這才不到三個月的功夫啊?”楊戩也有些拿不準。
“首領,總長,這電報該怎麽迴複?”年輕參謀打斷了楊戩的思路。
“老楊,你是什麽意見?”事情來的匆促,薑林腦子一片混沌,隻能求助於自己的首席軍事助手。
“首領先不要慌張,按電報裏說的,孟津渡駐軍的偵察兵還在繼續偵察,想必不久便會有新的軍情發來。待事情明了,再做進一步的安排。不過為了保險計,最好能將風陵渡的駐軍撤迴,萬一真的是衝著我們來的,從大河南岸可是能直抵我們這裏……”楊戩很快將自己的意見道了出來。
“嗯,你說的有道理。那就去讓風陵渡駐軍開始集結,視後續的狀況決定撤迴的快慢。另外讓孟津渡駐軍所屬所有偵察兵加大偵察力度,看看大河以北是不是也有大軍行動的跡象,每日兩報。”薑林朝楊戩下了命令。
“是!”楊戩朝薑林行了一個軍禮,捏著手上的電報轉身朝自己工作的軍帳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