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談之間,江守泰對嶽文雍讚許不已,敢於孤身赴京,還能與自己談笑風生,這人的膽識絕對不一般。
曹洪則是連連點頭,表示華興人此舉並非膽大妄為,而是為了顯示他們長久定居的決心,以及積極融入燕朝的誠意。
用嶽文雍的話來說,就是華興人雖然不想任人欺淩,但也不會濫用武力,將祖輩之地搞的紛亂不堪......。
聽曹洪說起華興人極為真誠的招撫意願,江守泰笑著表示,先不管廣東那邊打什麽小九九,當下朝廷的重心俱在遼東,根本沒心情在南海再開一處戰場,此時行招撫之策,亦是誠意十足。
咱們的生意,定能做的風生水起。
三人在屋中一直議論到深夜,才各自散去,對於合作一事,再無任何猶疑。
......
次日上午,江守泰、曹洪繼續與嶽文雍探討下一步工作,於嗣業則帶領宅中管事及數名仆傭,外出采買物資,曹經文則在院中伺候,確保隨叫隨到。
待歐陽山等人到來時,原本清淨的大宅,定會熱鬧非凡。
前院正堂,江守泰問起莫行雲的情況?按照你們的描述,這位莫舉人的本事,可不是一般的大。
就憑喻邦泰一介商人,即便是有喻安慶的麵子,也很難請得動如此高人。
對於莫行雲的身份,嶽文雍、曹洪均有所猜測,但在目前這種情形下,最好保持友好姿態,照舊相處即可。
既然莫行雲答應繼續來往,咱們就沒必要刨根問底,關於“石頭記”的出版事宜,還得靠人家出頭露麵呢。
說到華興話本小說,江守泰亦是興趣十足,當下便作出表態,抄書的事交給莫行雲,下一步刻印發行,就不用找別人了,他會安排靠譜的書坊接手此事。
嶽文雍笑著表示,這事有兩個關鍵點,一是不能暴露自己華興人的身份,以免節外生枝,二是由莫行雲充當作者,你們之間務必打好配合,尤其是莫舉人有別的想法,你這邊要做好退讓準備。
江守泰點點頭,對嶽文雍的說法表示認可,讓莫行雲參與“石頭記”的發行工作,本來就有利益捆綁的意思,若是貿然把人家趕出圈子,鬼知道會生出多大的亂子來。
莫行雲和江守泰一起配合,定能將嶽文雍、溫剛二人身份遮的嚴嚴實實。
隨後,嶽文雍又提出由朝廷派官員參與招撫的建議,江守泰則表示主意雖好,但不具備可行性,如今皇帝、太子均在病中,根本就無法作出決策。
你們既然來了,那就安心住下,待朝局明朗,咱們再商量下一步舉措。
問到曹如何時能來會麵的問題時,江守泰搖搖頭,說是很難確定,現在宮裏事情太多,根本沒人敢提請假的茬。
再說了,就是有出宮的機會,也沒人敢輕易離開,怕的就是變局驟生,自己卻不在現場,白白丟了迎立新皇的大功,或者招來無妄之災。
接下來,江守泰又簡單介紹了一番宮裏的情況,讓眾人不必心焦,等京城大事落定之後,才能輪到咱們這些小事。
關於禮品運送問題,江守泰直言不急,等他和喬仁、曹如商議過後,自會安排得力之人處理......。
一直議論到下午,江守泰才匆匆離去,相比華興、福瑞昌之間的商務事宜,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奔走。
......
簡單在城裏用過早餐,莫行雲舉步來到禮部尚書劉度府邸,給門房遞上拜帖的同時,將一份禮金順手塞過去,然後便迎來那人熱情詢問,並請他到旁邊的房中等候。
按照門房的說法,老爺此時正在待客,後邊排隊等候接見的人還有不少,你可能要多等些時辰,或許才有機會麵見大人。
若是時機不巧,那就隻能等下次了。
莫行雲倒是不急,直接讓那人帶話,說是廣東來人即可,隨後便在屋中靜坐飲茶,現出一副木訥書生模樣,省得引起眾人關注。
沒有多久,便見一名管家進屋,將莫行雲單獨叫出來,稍作詢問之後,便領著他往後宅而去。
又等了約半個時辰,莫行雲被人領到後堂,順利地見到了朝廷重臣,禮部尚書劉度。
從廣東到京城,走了差不多半年時間,為的就是這一刻,向眼前的劉大人討一句準話。
敘談之間,劉度對華興人的情況多有了解,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來源,便是胡英懷寄來的書信,對於莫行雲陪曹洪等人一同赴京等事宜,均作詳細解釋。
也正是這封信的作用,才讓莫行雲能如此順利地見到這位朝廷大員。
據劉度所言,前些年江守泰求到他門上,說是在廣東有商鋪經營,想要借他的名頭疏通門路。
考慮到江守泰、曹如背後是司禮監大太監喬仁,劉度慨然應允,這才讓福瑞昌和自己拉上關係。
整件事情過去多年,他這邊早已忘的一幹二淨,直到看過胡英懷的書信,才知這福瑞昌,居然和華興人搞的一起去了。
關於赴京一事,這幫人辦的著實大膽,問題是華興人到底有何厲害之處?能讓你家總督大人如此忌憚,連個人都不敢抓,竟然任由其安然赴京。
最令劉度不解的是,派莫行雲這麽個得力之人護衛左右,胡英懷到底打的是什麽主意?一旦事情泄露,豈不是把他和喬仁放到火上烤嗎?
作為一名封疆大吏,又是位高權重的兩廣總督,胡英懷這手玩的,是不是太過滑頭了。
在劉度看來,胡英懷此舉,屬於極不負責,毫無擔當的表現。
麵對劉度的質疑,莫行雲隻能苦笑著說出總督大人的想法,這也是他前來拜訪的主要目的。
在如何處理華興人的事上,胡英懷的實際態度極為堅決,那就是傾盡全力,對居於崖州的華興人進行征剿,而且是越早越好。
所謂遲則生變,真要遷延數年,讓華興人站穩腳跟,必會成為燕朝南部大患。
問題是建議好提,怎麽解決才是難點。
按照胡英懷的判斷,要想一舉剿滅這幫海外來客,光靠廣東一隅之力絕無可能,若是貿然下手,隻能帶來瓊州糜爛,廣東糜爛。
如此一來,阻攔華興人赴京,隻能將事態進一步惡化,反倒是善加保護,一路隨行入京,尋求朝廷支援,才是妥當做法。
沒有朝廷的首肯和援助,胡英懷實在不敢妄開戰端。
派莫行雲親自過來說明情況,就是想討個說法,並請朝中各位大人,幫廣東那邊拿個主意,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便是福瑞昌背後的劉度、喬仁等人。
若是要打,那就得給廣東錢糧、政策支持,若是要和,也得給廣東一定的支持,以便總督府能有餘力組織練兵,待時機成熟,再行征剿之策。
啥也不幹,將來非出大亂子不可。
曹洪則是連連點頭,表示華興人此舉並非膽大妄為,而是為了顯示他們長久定居的決心,以及積極融入燕朝的誠意。
用嶽文雍的話來說,就是華興人雖然不想任人欺淩,但也不會濫用武力,將祖輩之地搞的紛亂不堪......。
聽曹洪說起華興人極為真誠的招撫意願,江守泰笑著表示,先不管廣東那邊打什麽小九九,當下朝廷的重心俱在遼東,根本沒心情在南海再開一處戰場,此時行招撫之策,亦是誠意十足。
咱們的生意,定能做的風生水起。
三人在屋中一直議論到深夜,才各自散去,對於合作一事,再無任何猶疑。
......
次日上午,江守泰、曹洪繼續與嶽文雍探討下一步工作,於嗣業則帶領宅中管事及數名仆傭,外出采買物資,曹經文則在院中伺候,確保隨叫隨到。
待歐陽山等人到來時,原本清淨的大宅,定會熱鬧非凡。
前院正堂,江守泰問起莫行雲的情況?按照你們的描述,這位莫舉人的本事,可不是一般的大。
就憑喻邦泰一介商人,即便是有喻安慶的麵子,也很難請得動如此高人。
對於莫行雲的身份,嶽文雍、曹洪均有所猜測,但在目前這種情形下,最好保持友好姿態,照舊相處即可。
既然莫行雲答應繼續來往,咱們就沒必要刨根問底,關於“石頭記”的出版事宜,還得靠人家出頭露麵呢。
說到華興話本小說,江守泰亦是興趣十足,當下便作出表態,抄書的事交給莫行雲,下一步刻印發行,就不用找別人了,他會安排靠譜的書坊接手此事。
嶽文雍笑著表示,這事有兩個關鍵點,一是不能暴露自己華興人的身份,以免節外生枝,二是由莫行雲充當作者,你們之間務必打好配合,尤其是莫舉人有別的想法,你這邊要做好退讓準備。
江守泰點點頭,對嶽文雍的說法表示認可,讓莫行雲參與“石頭記”的發行工作,本來就有利益捆綁的意思,若是貿然把人家趕出圈子,鬼知道會生出多大的亂子來。
莫行雲和江守泰一起配合,定能將嶽文雍、溫剛二人身份遮的嚴嚴實實。
隨後,嶽文雍又提出由朝廷派官員參與招撫的建議,江守泰則表示主意雖好,但不具備可行性,如今皇帝、太子均在病中,根本就無法作出決策。
你們既然來了,那就安心住下,待朝局明朗,咱們再商量下一步舉措。
問到曹如何時能來會麵的問題時,江守泰搖搖頭,說是很難確定,現在宮裏事情太多,根本沒人敢提請假的茬。
再說了,就是有出宮的機會,也沒人敢輕易離開,怕的就是變局驟生,自己卻不在現場,白白丟了迎立新皇的大功,或者招來無妄之災。
接下來,江守泰又簡單介紹了一番宮裏的情況,讓眾人不必心焦,等京城大事落定之後,才能輪到咱們這些小事。
關於禮品運送問題,江守泰直言不急,等他和喬仁、曹如商議過後,自會安排得力之人處理......。
一直議論到下午,江守泰才匆匆離去,相比華興、福瑞昌之間的商務事宜,他還有更重要的事情需要奔走。
......
簡單在城裏用過早餐,莫行雲舉步來到禮部尚書劉度府邸,給門房遞上拜帖的同時,將一份禮金順手塞過去,然後便迎來那人熱情詢問,並請他到旁邊的房中等候。
按照門房的說法,老爺此時正在待客,後邊排隊等候接見的人還有不少,你可能要多等些時辰,或許才有機會麵見大人。
若是時機不巧,那就隻能等下次了。
莫行雲倒是不急,直接讓那人帶話,說是廣東來人即可,隨後便在屋中靜坐飲茶,現出一副木訥書生模樣,省得引起眾人關注。
沒有多久,便見一名管家進屋,將莫行雲單獨叫出來,稍作詢問之後,便領著他往後宅而去。
又等了約半個時辰,莫行雲被人領到後堂,順利地見到了朝廷重臣,禮部尚書劉度。
從廣東到京城,走了差不多半年時間,為的就是這一刻,向眼前的劉大人討一句準話。
敘談之間,劉度對華興人的情況多有了解,其中最重要的信息來源,便是胡英懷寄來的書信,對於莫行雲陪曹洪等人一同赴京等事宜,均作詳細解釋。
也正是這封信的作用,才讓莫行雲能如此順利地見到這位朝廷大員。
據劉度所言,前些年江守泰求到他門上,說是在廣東有商鋪經營,想要借他的名頭疏通門路。
考慮到江守泰、曹如背後是司禮監大太監喬仁,劉度慨然應允,這才讓福瑞昌和自己拉上關係。
整件事情過去多年,他這邊早已忘的一幹二淨,直到看過胡英懷的書信,才知這福瑞昌,居然和華興人搞的一起去了。
關於赴京一事,這幫人辦的著實大膽,問題是華興人到底有何厲害之處?能讓你家總督大人如此忌憚,連個人都不敢抓,竟然任由其安然赴京。
最令劉度不解的是,派莫行雲這麽個得力之人護衛左右,胡英懷到底打的是什麽主意?一旦事情泄露,豈不是把他和喬仁放到火上烤嗎?
作為一名封疆大吏,又是位高權重的兩廣總督,胡英懷這手玩的,是不是太過滑頭了。
在劉度看來,胡英懷此舉,屬於極不負責,毫無擔當的表現。
麵對劉度的質疑,莫行雲隻能苦笑著說出總督大人的想法,這也是他前來拜訪的主要目的。
在如何處理華興人的事上,胡英懷的實際態度極為堅決,那就是傾盡全力,對居於崖州的華興人進行征剿,而且是越早越好。
所謂遲則生變,真要遷延數年,讓華興人站穩腳跟,必會成為燕朝南部大患。
問題是建議好提,怎麽解決才是難點。
按照胡英懷的判斷,要想一舉剿滅這幫海外來客,光靠廣東一隅之力絕無可能,若是貿然下手,隻能帶來瓊州糜爛,廣東糜爛。
如此一來,阻攔華興人赴京,隻能將事態進一步惡化,反倒是善加保護,一路隨行入京,尋求朝廷支援,才是妥當做法。
沒有朝廷的首肯和援助,胡英懷實在不敢妄開戰端。
派莫行雲親自過來說明情況,就是想討個說法,並請朝中各位大人,幫廣東那邊拿個主意,其中最重要的人物,便是福瑞昌背後的劉度、喬仁等人。
若是要打,那就得給廣東錢糧、政策支持,若是要和,也得給廣東一定的支持,以便總督府能有餘力組織練兵,待時機成熟,再行征剿之策。
啥也不幹,將來非出大亂子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