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兩廣總督胡英懷返迴肇慶的消息後,羽家老爺子親自出馬,帶著兒子羽勝麒,以及數名達兵頭領(均有世襲軍職),來到總督府拜訪,請示出兵事宜。
麵對這些世襲軍戶,胡英懷表現極為熱情,不僅設宴款待,還主動問詢需求,隻要是總督府能辦到的,都會盡力去做。
討論需求之前,羽勝麒先說了說整軍事宜。
整個廣州城,也就數千達人,加上同族教眾,總共萬餘人,從中選取一千可戰之兵,問題應該不大,隻是從援遼的角度來看,多少有些杯水車薪。
如果繼續抽丁至兩千人,甚至三千人,那城內達人的日子,可就沒法過了,隊伍質量也難以保證。
胡英懷笑著點點頭,表示一千戰兵足矣,總督府這邊給你再補一千輔兵,湊夠兩千人,應該就能交差了。
朝廷從全國調兵,派到咱們廣東,也用不了太多人。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給咱廣東丟人。
說到這個話題,羽勝麒順勢提出購買華興火繩槍的提議,有這種神器傍身,定能讓女真惡賊有來無迴。
沉吟片刻,胡英懷盯著羽勝麒,讓他談談華興火繩槍的使用體驗,以及與燕朝火銃的區別。
咱們的火器,真的比華興差的遠嗎?
聽到這句詢問,羽勝麒立馬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
從原理上來說,華興火繩槍並無太多出奇之處,就連使用方式,都與我朝一模一樣。
關鍵是人家這質量,勝過我朝百倍。
一年多來,我等攜百具火繩槍,每日勤加訓練,硬是沒有一枝出現炸毀現象,其射程、準度,好的讓人說不出話來。......
據隨同而來的華興人所說,他們的火繩槍是用真正的精鋼打造而成,哪怕是射出千發、萬發鉛丸,亦不會損毀。
就是在價格方麵,實在太過昂貴。
當然啦,東西真是好東西,貴的並非全無道理。
一百枝火繩槍,福瑞昌付出了一萬兩白銀的代價,若是一千枝的話,還需總督大人多多籌謀。
聽到價格一項,胡英懷也有些愕然,苦笑著搖搖頭,不知該如何接茬。
羽勝麒倒是快人快語,表示有許多海商想要購買,均被華興拒絕,理由便是如此殺器,不宜大量流出。
若是官府出手,華興應該不會拒絕,但是這要價,怕是不好商量。
一席話下來,將胡英懷的退路幾乎堵死。
不舍得花銀子,不願意配備殺場利器,憑啥讓達兵萬裏賣命?
不厚道的胡英懷準備厚道一把,表示火繩槍一事,包在他身上,你等隻管整軍備戰,前往遼東殺敵即可。
說到整軍一事,胡英懷建議羽勝麒別急著出行,先在肇慶選一處訓練場駐紮下來,待練兵有成,再往遼東效命。
急匆匆將這幫達兵弄到戰場送死,胡英懷多少有些於心不忍。
另外,他也想看看,配備了華興火繩槍的軍隊,到底戰力如何?
麵對如此善解人意的總督大人,一眾達兵頭領連忙起身感謝,言語中俱是欽佩之詞。
有這樣的強力支持,來訪眾人自然是滿意至極。
......
趕到福瑞昌,羽勝麒興奮地將會麵情況告訴曹、董二人,總之一切順利,涉及到援遼大事,總督大人想的比咱們還周全呢,先訓練,再出兵,安排的妥妥當當,就連火繩槍這種難事,亦都滿口應承下來。......
得知消息之後,曹洪稍稍鬆了口氣,叮囑義弟切勿急著出行,他會盡快前往三亞,開展遊說工作,力爭達成購槍目標。
董承軍若有所思,沒再幫著出主意,而是決定陪曹洪返迴三亞,將各處信息傳遞迴去。
隨後,三人又談起福興寨的防衛問題。
用不了多久,羽應濤就會帶領百餘達兵,前往肇慶集結,光靠紀偉訓練的少量護衛,怕是難以保障碼頭安全。
董承軍細思片刻,表示總部那邊肯定有辦法,無需我等操心。
將出兵一事理論清楚之後,三人又說了些福瑞昌相關事宜,羽勝麒便匆匆告辭,返家張羅整軍之事。
此時的羽家大宅,已經變成軍戶們的議事場所。
......
剛把羽勝麒送走,就見於嗣業急急從外邊返迴,拉著眾人說起京城變局。
這次來到廣州,於嗣業仍舊是一副公子哥的做派,隻是的行事之中,多了幾分沉穩務實。
待在商鋪,除了跟曹廷瑞學習商務事宜外,還打著於家的名頭,四處走訪交友,將官場聯絡之事承擔下來。
今日出門,有數名友人將於嗣業招至茶樓,說出一樁京城傳聞,直接將這位瀟灑公子驚的目瞪口呆。
京城之內,形勢急轉之下,原本應該上位的喬公公,竟然被皇帝趕出內廷,前途晦暗不明。
就這麽一則沒頭沒尾的消息,直接將眾人搞懵了,才從京城返迴大半年,形勢怎麽就急轉直下了呢。
至於江守泰、曹如的情況,於嗣業表示一概不明,但是宮內的主事人,換成了常年在元啟帝身邊伺候的範康,一個寂寂無名的老太監。
現在的廣州官場,都在打聽範康的來曆,以及其人喜好,爭取早點跟上京城局勢。
羽勝麒赴遼參戰,喬仁又恰巧出事,眼下這招撫,到底還靠不靠譜?朝廷對華興的看法,是否會出現逆轉?福瑞昌怎麽辦?接連失去兩大強援,日後該如何發展?......
曹洪看看董承軍,又看看曹廷瑞、於嗣業二人,腦海中一片混沌,一時也理不出個頭緒來。
沉默許久,董承軍第一個發言,讓於嗣業最近多出去跑跑,務必將後續消息打探清楚,若是宮內真的出現劇變,無論福瑞昌,還是華興,都需迅速做出調整,才能應對未來挑戰。
曹廷瑞看著父親,突然冒出一句話。
這次去三亞,把廷義一家帶上吧。
於嗣業眼睛瞪得溜圓,問他想幹啥?現在還沒到跑路的時候吧?
曹廷瑞笑了笑,說是有備無患,反正老二在三亞謀事,家屬早晚都得跟著去。
曹洪輕歎一聲,表示局麵反轉實在太快,咱們提前做些準備,總歸是沒錯的。
說著話,曹洪看向董承軍,問他有何對策?原本想著赴京之旅大獲成功,誰知卻引來虎狼環伺。
董承軍沉思片刻,隨即作出表態,不管事情壞到何種程度,華興都會堅定地站在福瑞昌一邊,風雨同舟、休戚與共。
另外,在局麵還未明朗之前,咱們該怎麽幹,還怎麽幹,千萬不能露出怯意,被有心之人趁機利用,將局麵推向崩壞。
即便是沒了京城強援、羽家遮護,也不能任由別人拿捏。
麵對這些世襲軍戶,胡英懷表現極為熱情,不僅設宴款待,還主動問詢需求,隻要是總督府能辦到的,都會盡力去做。
討論需求之前,羽勝麒先說了說整軍事宜。
整個廣州城,也就數千達人,加上同族教眾,總共萬餘人,從中選取一千可戰之兵,問題應該不大,隻是從援遼的角度來看,多少有些杯水車薪。
如果繼續抽丁至兩千人,甚至三千人,那城內達人的日子,可就沒法過了,隊伍質量也難以保證。
胡英懷笑著點點頭,表示一千戰兵足矣,總督府這邊給你再補一千輔兵,湊夠兩千人,應該就能交差了。
朝廷從全國調兵,派到咱們廣東,也用不了太多人。
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不能給咱廣東丟人。
說到這個話題,羽勝麒順勢提出購買華興火繩槍的提議,有這種神器傍身,定能讓女真惡賊有來無迴。
沉吟片刻,胡英懷盯著羽勝麒,讓他談談華興火繩槍的使用體驗,以及與燕朝火銃的區別。
咱們的火器,真的比華興差的遠嗎?
聽到這句詢問,羽勝麒立馬打開話匣子,滔滔不絕地講述起來。
從原理上來說,華興火繩槍並無太多出奇之處,就連使用方式,都與我朝一模一樣。
關鍵是人家這質量,勝過我朝百倍。
一年多來,我等攜百具火繩槍,每日勤加訓練,硬是沒有一枝出現炸毀現象,其射程、準度,好的讓人說不出話來。......
據隨同而來的華興人所說,他們的火繩槍是用真正的精鋼打造而成,哪怕是射出千發、萬發鉛丸,亦不會損毀。
就是在價格方麵,實在太過昂貴。
當然啦,東西真是好東西,貴的並非全無道理。
一百枝火繩槍,福瑞昌付出了一萬兩白銀的代價,若是一千枝的話,還需總督大人多多籌謀。
聽到價格一項,胡英懷也有些愕然,苦笑著搖搖頭,不知該如何接茬。
羽勝麒倒是快人快語,表示有許多海商想要購買,均被華興拒絕,理由便是如此殺器,不宜大量流出。
若是官府出手,華興應該不會拒絕,但是這要價,怕是不好商量。
一席話下來,將胡英懷的退路幾乎堵死。
不舍得花銀子,不願意配備殺場利器,憑啥讓達兵萬裏賣命?
不厚道的胡英懷準備厚道一把,表示火繩槍一事,包在他身上,你等隻管整軍備戰,前往遼東殺敵即可。
說到整軍一事,胡英懷建議羽勝麒別急著出行,先在肇慶選一處訓練場駐紮下來,待練兵有成,再往遼東效命。
急匆匆將這幫達兵弄到戰場送死,胡英懷多少有些於心不忍。
另外,他也想看看,配備了華興火繩槍的軍隊,到底戰力如何?
麵對如此善解人意的總督大人,一眾達兵頭領連忙起身感謝,言語中俱是欽佩之詞。
有這樣的強力支持,來訪眾人自然是滿意至極。
......
趕到福瑞昌,羽勝麒興奮地將會麵情況告訴曹、董二人,總之一切順利,涉及到援遼大事,總督大人想的比咱們還周全呢,先訓練,再出兵,安排的妥妥當當,就連火繩槍這種難事,亦都滿口應承下來。......
得知消息之後,曹洪稍稍鬆了口氣,叮囑義弟切勿急著出行,他會盡快前往三亞,開展遊說工作,力爭達成購槍目標。
董承軍若有所思,沒再幫著出主意,而是決定陪曹洪返迴三亞,將各處信息傳遞迴去。
隨後,三人又談起福興寨的防衛問題。
用不了多久,羽應濤就會帶領百餘達兵,前往肇慶集結,光靠紀偉訓練的少量護衛,怕是難以保障碼頭安全。
董承軍細思片刻,表示總部那邊肯定有辦法,無需我等操心。
將出兵一事理論清楚之後,三人又說了些福瑞昌相關事宜,羽勝麒便匆匆告辭,返家張羅整軍之事。
此時的羽家大宅,已經變成軍戶們的議事場所。
......
剛把羽勝麒送走,就見於嗣業急急從外邊返迴,拉著眾人說起京城變局。
這次來到廣州,於嗣業仍舊是一副公子哥的做派,隻是的行事之中,多了幾分沉穩務實。
待在商鋪,除了跟曹廷瑞學習商務事宜外,還打著於家的名頭,四處走訪交友,將官場聯絡之事承擔下來。
今日出門,有數名友人將於嗣業招至茶樓,說出一樁京城傳聞,直接將這位瀟灑公子驚的目瞪口呆。
京城之內,形勢急轉之下,原本應該上位的喬公公,竟然被皇帝趕出內廷,前途晦暗不明。
就這麽一則沒頭沒尾的消息,直接將眾人搞懵了,才從京城返迴大半年,形勢怎麽就急轉直下了呢。
至於江守泰、曹如的情況,於嗣業表示一概不明,但是宮內的主事人,換成了常年在元啟帝身邊伺候的範康,一個寂寂無名的老太監。
現在的廣州官場,都在打聽範康的來曆,以及其人喜好,爭取早點跟上京城局勢。
羽勝麒赴遼參戰,喬仁又恰巧出事,眼下這招撫,到底還靠不靠譜?朝廷對華興的看法,是否會出現逆轉?福瑞昌怎麽辦?接連失去兩大強援,日後該如何發展?......
曹洪看看董承軍,又看看曹廷瑞、於嗣業二人,腦海中一片混沌,一時也理不出個頭緒來。
沉默許久,董承軍第一個發言,讓於嗣業最近多出去跑跑,務必將後續消息打探清楚,若是宮內真的出現劇變,無論福瑞昌,還是華興,都需迅速做出調整,才能應對未來挑戰。
曹廷瑞看著父親,突然冒出一句話。
這次去三亞,把廷義一家帶上吧。
於嗣業眼睛瞪得溜圓,問他想幹啥?現在還沒到跑路的時候吧?
曹廷瑞笑了笑,說是有備無患,反正老二在三亞謀事,家屬早晚都得跟著去。
曹洪輕歎一聲,表示局麵反轉實在太快,咱們提前做些準備,總歸是沒錯的。
說著話,曹洪看向董承軍,問他有何對策?原本想著赴京之旅大獲成功,誰知卻引來虎狼環伺。
董承軍沉思片刻,隨即作出表態,不管事情壞到何種程度,華興都會堅定地站在福瑞昌一邊,風雨同舟、休戚與共。
另外,在局麵還未明朗之前,咱們該怎麽幹,還怎麽幹,千萬不能露出怯意,被有心之人趁機利用,將局麵推向崩壞。
即便是沒了京城強援、羽家遮護,也不能任由別人拿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