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被後金包圍了,但是浙軍卻一點也不害怕,因為戰鬥力方麵,川軍是很厲害,但是浙軍卻認為,自己並不輸川軍,而後金連川軍都打不下來,別提浙軍了!
薩爾滸之戰後,當時的巡按遼東熊廷弼認為明朝在遼東的軍事比較薄弱化,就建議朝廷調些兵馬過來,萬曆表示同意!
最終,前前後後從關內到關外的軍隊一共來了十三萬人之多,隻不過這十三萬人大部分都是廢物,隻有極少部分能打仗!
其中,熊廷弼最滿意的是來自四川的一萬五千人,尤其是這一萬五千人之中的土司兵,熊廷弼對這些土司兵的評價非常高,覺得他們戰鬥力強,並且還忠心,更讓熊廷弼佩服得是,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親戚關係,這樣一來,戰鬥力自然一唿百應!
就在川軍到了沈陽之後,遠在浙江的三千兵馬也來到了遼東,熊廷弼認為這幫浙江兵大多數中看不中用,為了訓練這幫人,熊廷弼還特意讓人將戚繼光的親戚戚金給調了過來訓練這幫人!
兩幫人來的時候,路過了通州,先是發生了口角,隨後產生了肢體衝突,演變到了後來就成為了“鳴槍放炮幾至天地動搖”。
由於這件事情鬧得太壞,影響力非常之大,大到直接驚動了皇帝,最後還是川軍將領秦良玉主動上奏承認錯誤,而遼東局勢緊張,這件事情才算過去了!
之所以提這件事情出來,就是要告訴大家,川軍戰鬥力非常強,浙軍的戰鬥力也絕對不是白給的!
後金軍隊剛一過河,雙方就開啟了戰鬥模式,後金軍隊衝鋒,浙軍放槍,後金的屍體成片成片的倒地,一直到火藥用完了,雙方人開始了火拚,真刀真槍的砍!
而另外一方麵,明軍的援軍也趕來了!
總兵朱萬良、薑弼等人帶著上萬的明軍過來支援了,到了之後朱萬良為了保險起見,決定先派個先鋒部隊過去看看什麽情況,這支先鋒部隊人數不多,隻有上千人,而後金軍隊這個時候已經分兵了,一部分人已經渡河正在和浙軍打著呢!
就這樣,後金稀裏糊塗的去了200個騎兵和朱萬良的上千騎兵部隊打到了一起!
相當於,後金騎兵一個人要砍死對麵五個人,而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快後金騎兵就退了迴來!
明軍看到後金騎兵跑了,掩飾不住的興奮,開始在後麵追了起來,你人少我人多,這個時候不追什麽時候追,那真是有便宜不占才是王八蛋!
可很不巧的是,也不知道是哪個後金騎兵,跑的太快了,一不留神就跑到了當時還是貝勒的皇太極的營帳中,把努爾哈赤氣的要死!
就這麽著,努爾哈赤決定把圍困浙軍的主力全部調迴來,先解決掉朱萬良再說!
而朱萬良的部隊則告訴後金,我們隻會人多欺負人少,等到後金主力迴來之後,雙方剛一接觸,朱萬良的部隊就崩潰了,而朱萬良本人也很逗,眼看著打不過,那就跑路吧!
而被明軍侮辱的皇太極,親自帶著人又追了朱萬良一路,殺了明軍上千人,不過還是沒有能抓到朱萬良!
就這樣,朱萬良帶著所有騎兵跑了,留下來的步兵全部被殲滅!
同誌們,這件事情告訴我們,當一個技術兵種是多麽重要的事情!
解決掉朱萬良,後金開始全力以赴的攻打浙軍,而浙軍也確實不白給,從白天一直打到了晚上,雙方勝負未分!
這個期間,陳策曾經派人給袁應泰送信,希望袁大人能夠再派點援軍過來支援一下,由於朱萬良表現太差,更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知道,後金的下一步一定是遼陽!
袁應泰為了保存實力,拒絕了陳策的要求,為了遼陽的安全,兄弟就委屈你舍身成仁了!
有的史書上說袁應泰不救援陳策是因為害怕後金,這個說法比較扯淡,從袁應泰的履曆來看,這個人絕對不是膽小的人!
就這樣,浙軍見天都黑了,袁應泰的援軍也不來,都知道是不會來了!
最後,在後金的部隊支援下,浙軍被殲滅,陳策,戚金等人戰死,隻有少部分人逃迴了遼陽!
這場戰鬥相比於前麵的薩爾滸之戰和後麵的鬆錦之戰來說,隻是一個規模小到不能再小的戰鬥,然而比較有意思的是,對這場戰鬥的評價!
明朝人提到這場戰鬥非常驕傲,而清朝人對這場戰鬥的明軍評價也非常高,最有意思的是明朝的小兄弟朝鮮,更是把這場戰鬥中的明軍捧上了天!
這場戰鬥中,無往不勝的八旗軍隊第一次被人打敗,並且還出現了將領被活捉的情況,戰後,努爾哈赤為了穩定軍心,又開了祭奠大會!
並且,為了讓這場戰鬥敗的有點體麵感,努爾哈赤撤了兩個人的職務,一個是參將拜音達裏,另外一個是遊擊伊郎阿,主要罪狀就是還沒打就害怕的跑了!
其實想想也正常,川軍那麽猛,不跑不都死了,所以跑也正常!
這一點,努爾哈赤自然也清楚,沒殺頭隻是撤職,就當替我背黑鍋了!
薩爾滸之戰後,當時的巡按遼東熊廷弼認為明朝在遼東的軍事比較薄弱化,就建議朝廷調些兵馬過來,萬曆表示同意!
最終,前前後後從關內到關外的軍隊一共來了十三萬人之多,隻不過這十三萬人大部分都是廢物,隻有極少部分能打仗!
其中,熊廷弼最滿意的是來自四川的一萬五千人,尤其是這一萬五千人之中的土司兵,熊廷弼對這些土司兵的評價非常高,覺得他們戰鬥力強,並且還忠心,更讓熊廷弼佩服得是,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親戚關係,這樣一來,戰鬥力自然一唿百應!
就在川軍到了沈陽之後,遠在浙江的三千兵馬也來到了遼東,熊廷弼認為這幫浙江兵大多數中看不中用,為了訓練這幫人,熊廷弼還特意讓人將戚繼光的親戚戚金給調了過來訓練這幫人!
兩幫人來的時候,路過了通州,先是發生了口角,隨後產生了肢體衝突,演變到了後來就成為了“鳴槍放炮幾至天地動搖”。
由於這件事情鬧得太壞,影響力非常之大,大到直接驚動了皇帝,最後還是川軍將領秦良玉主動上奏承認錯誤,而遼東局勢緊張,這件事情才算過去了!
之所以提這件事情出來,就是要告訴大家,川軍戰鬥力非常強,浙軍的戰鬥力也絕對不是白給的!
後金軍隊剛一過河,雙方就開啟了戰鬥模式,後金軍隊衝鋒,浙軍放槍,後金的屍體成片成片的倒地,一直到火藥用完了,雙方人開始了火拚,真刀真槍的砍!
而另外一方麵,明軍的援軍也趕來了!
總兵朱萬良、薑弼等人帶著上萬的明軍過來支援了,到了之後朱萬良為了保險起見,決定先派個先鋒部隊過去看看什麽情況,這支先鋒部隊人數不多,隻有上千人,而後金軍隊這個時候已經分兵了,一部分人已經渡河正在和浙軍打著呢!
就這樣,後金稀裏糊塗的去了200個騎兵和朱萬良的上千騎兵部隊打到了一起!
相當於,後金騎兵一個人要砍死對麵五個人,而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快後金騎兵就退了迴來!
明軍看到後金騎兵跑了,掩飾不住的興奮,開始在後麵追了起來,你人少我人多,這個時候不追什麽時候追,那真是有便宜不占才是王八蛋!
可很不巧的是,也不知道是哪個後金騎兵,跑的太快了,一不留神就跑到了當時還是貝勒的皇太極的營帳中,把努爾哈赤氣的要死!
就這麽著,努爾哈赤決定把圍困浙軍的主力全部調迴來,先解決掉朱萬良再說!
而朱萬良的部隊則告訴後金,我們隻會人多欺負人少,等到後金主力迴來之後,雙方剛一接觸,朱萬良的部隊就崩潰了,而朱萬良本人也很逗,眼看著打不過,那就跑路吧!
而被明軍侮辱的皇太極,親自帶著人又追了朱萬良一路,殺了明軍上千人,不過還是沒有能抓到朱萬良!
就這樣,朱萬良帶著所有騎兵跑了,留下來的步兵全部被殲滅!
同誌們,這件事情告訴我們,當一個技術兵種是多麽重要的事情!
解決掉朱萬良,後金開始全力以赴的攻打浙軍,而浙軍也確實不白給,從白天一直打到了晚上,雙方勝負未分!
這個期間,陳策曾經派人給袁應泰送信,希望袁大人能夠再派點援軍過來支援一下,由於朱萬良表現太差,更關鍵的是,所有人都知道,後金的下一步一定是遼陽!
袁應泰為了保存實力,拒絕了陳策的要求,為了遼陽的安全,兄弟就委屈你舍身成仁了!
有的史書上說袁應泰不救援陳策是因為害怕後金,這個說法比較扯淡,從袁應泰的履曆來看,這個人絕對不是膽小的人!
就這樣,浙軍見天都黑了,袁應泰的援軍也不來,都知道是不會來了!
最後,在後金的部隊支援下,浙軍被殲滅,陳策,戚金等人戰死,隻有少部分人逃迴了遼陽!
這場戰鬥相比於前麵的薩爾滸之戰和後麵的鬆錦之戰來說,隻是一個規模小到不能再小的戰鬥,然而比較有意思的是,對這場戰鬥的評價!
明朝人提到這場戰鬥非常驕傲,而清朝人對這場戰鬥的明軍評價也非常高,最有意思的是明朝的小兄弟朝鮮,更是把這場戰鬥中的明軍捧上了天!
這場戰鬥中,無往不勝的八旗軍隊第一次被人打敗,並且還出現了將領被活捉的情況,戰後,努爾哈赤為了穩定軍心,又開了祭奠大會!
並且,為了讓這場戰鬥敗的有點體麵感,努爾哈赤撤了兩個人的職務,一個是參將拜音達裏,另外一個是遊擊伊郎阿,主要罪狀就是還沒打就害怕的跑了!
其實想想也正常,川軍那麽猛,不跑不都死了,所以跑也正常!
這一點,努爾哈赤自然也清楚,沒殺頭隻是撤職,就當替我背黑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