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沈之戰以後,後金軍隊又攻下了廣寧,並且企圖進軍關內!
這個時候的努爾哈赤又做了一個決定,遷都到沈陽!
事情到了這一步,遼東的局勢可謂岌岌可危,而明朝也至此展開了一場辯論,那就是關外究竟還要不要了?
新任遼東經略王在晉表示,遼東不要也罷,關外的人和軍隊全部遷移到關內,反正也打不過,省的再去送死!
不得不說,王在晉的這個想法雖然有些無恥,可卻代表了當時明朝大多數人的想法,然而總有一些人的想法和大家不一樣,而這些人也都不是一般人!
關鍵時刻,袁崇煥說話了,袁崇煥表示要想關內平安,一定要保護好關外,要不然遲早得玩完!
袁崇煥,萬曆十二年出生,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因為得到了禦史侯詢的賞識,才被破格啟用,去了兵部職方司!
這個人看著很一般,按理說這個人說出來的話應該會被無視的,因為官職實在太過於低微,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鳥他的,但是好在袁崇煥很會來事!
他的老師名叫孫承宗!
孫承宗,生於嘉靖四十二年,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後來關錦防線的締造者,就連清朝都承認這是當時唯一一個可以拯救大明王朝的人!
別人不認可袁崇煥,但是孫承宗認可,因為孫承宗在袁崇煥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般,他已經老了,可他認定這個人能夠拯救大明,收複遼東!
大明天啟三年,後金天命八年!
袁崇煥和副總兵滿桂一起去了寧遠,這個時候的袁崇煥和滿桂算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可是袁崇煥隻怕也不會想到,滿桂會成為壓垮他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袁崇煥到了寧遠之後,隻專注的幹了一件事,那就是砌牆,滿桂等人雖然不理解,可是畢竟袁崇煥是自己領導,不理解可以,但是得執行!
這一邊的袁崇煥幹的熱火朝天的,而明朝卻發生了大變故,東林黨被魏忠賢全麵擊潰,袁崇煥的老師孫承宗也下台了!
而孫承宗雖然下去了,可是兵部的活得有人幹才行,魏忠賢雖然比較無恥,但是也想的通這個道理,挑來挑去,最後決定讓高第替代孫承宗!
高第實在是不想接這個差事,可是魏忠賢非要他接,沒有辦法的高第就想了一個陰招,關外的老百姓能撤到關內的都撤迴來,有駐紮的軍隊也全部撤迴來,最慘的自然是老百姓,好不容易在這裏安了家,高大人一上任就讓大家夥撤迴來!
由於老百姓實在是太多,撤退的過程中也是一波三折,到處都是哭聲一片!
而袁崇煥卻對高第這個做法相當反感,高第見勸不動袁崇煥,那也不勸了,既然你想留下來死,那麽我就不管你了!
袁崇煥則表示,我要死就死在這裏!
聽到這個迴答的高第沒有再說什麽,覺得這個年輕人很勇敢,也很無知!
就這樣,高第走了,留下了寧遠這座孤城和袁崇煥!
當然,袁崇煥一個人也白給,寧遠還有兩萬明軍陪著袁崇煥,在高第看來,這兩萬人就當作是給袁崇煥陪葬了!
天啟六年正月十四,這是一個特殊的冬天,注定讓努爾哈赤銘記一生!
努爾哈赤帶著後金軍隊出來,一路上見到的都是空城,別說明軍了,就是老百姓都沒有看到一個,還以為自己眼睛花了呢,殊不知這都是高大人的功勞!
渡過遼河之後,後金軍隊來到了寧遠,努爾哈赤突然驚奇的發現,寧遠這座小城居然有人!
寧遠這個地方,距離山海關很近,大概隻有100公裏左右,整個寧遠城是正方形,一共有四個門,在努爾哈赤看來,寧遠這個小城無論有多少人都不如沈陽和遼陽,兩個大城市都攻下來了,何況這一個小城!
而命運這東西,就是如此造化弄人,努爾哈赤終生都跨不過去寧遠這道坎了!
而袁崇煥也是個狠人,早就預料到了後金會過來,直接來了一個堅壁清野,城外的老百姓通通進城,城外的房子全部燒毀,順便還在城牆上麵放了十幾門大炮,為了防止後金軍隊來鑿牆,袁崇煥的這十幾門大炮又調整了發射角度,隻要敢過來鑿牆,保證大炮能夠夠得著你!
雖然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可是現在寧遠這座城什麽情況,城內的所有人也都心知肚明,寧遠這座城前麵有後金軍隊,後麵已經沒有了援軍,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城!
所有人的心裏都十分悲觀,覺得這一次可能真的死定了!
而袁崇煥為了提高士氣,就當著所有人的麵把自己手指頭割破,然後用血寫了一封血書,當著所有人的麵發誓要和寧遠這座孤城共同存亡!
看到袁大人都這樣了,大家再不用心也說不過去了,反正也跑不了,還不如拚死一戰得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寧遠保衛戰祖大壽也在!
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祖大壽,但是他有一個外甥叫吳三桂!
當然,這二位以後還會多次登場,尤其是吳三桂,這個我們以後再說,現在迴到寧遠保衛戰中。
剛才已經說過了,寧遠是四個城門,袁崇煥安排,總兵滿桂、副將左輔、參將祖大壽、副將朱梅分別守衛四個城門,而他自己則提督所有人!
所謂提督,就是救火隊員,哪裏需要就往哪裏跑!
為了防止努爾哈赤派內奸,袁崇煥還在城裏組織起來了民兵,專門派人查內奸,同時為了防止後金軍隊爬牆,又開始忘城牆上澆水,由於天氣寒冷,這些水很快就結成冰了!
正月二十三日,後金軍隊到了寧遠,第一件事情不是攻城,而是先派人去把山海關通往寧遠的道給封了,防止有援軍過來!
殊不知,明軍這一次壓根不會有什麽援軍了,想必從袁崇煥開始一直到明軍普通士兵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先是笑,然後徹底無語了!
援軍?有援軍的話,老子還至於留在這裏?
不過,這一切,後金是不知道的!
這個時候的努爾哈赤又做了一個決定,遷都到沈陽!
事情到了這一步,遼東的局勢可謂岌岌可危,而明朝也至此展開了一場辯論,那就是關外究竟還要不要了?
新任遼東經略王在晉表示,遼東不要也罷,關外的人和軍隊全部遷移到關內,反正也打不過,省的再去送死!
不得不說,王在晉的這個想法雖然有些無恥,可卻代表了當時明朝大多數人的想法,然而總有一些人的想法和大家不一樣,而這些人也都不是一般人!
關鍵時刻,袁崇煥說話了,袁崇煥表示要想關內平安,一定要保護好關外,要不然遲早得玩完!
袁崇煥,萬曆十二年出生,萬曆四十七年進士,因為得到了禦史侯詢的賞識,才被破格啟用,去了兵部職方司!
這個人看著很一般,按理說這個人說出來的話應該會被無視的,因為官職實在太過於低微,一般情況下是沒有人鳥他的,但是好在袁崇煥很會來事!
他的老師名叫孫承宗!
孫承宗,生於嘉靖四十二年,明熹宗朱由校的老師,後來關錦防線的締造者,就連清朝都承認這是當時唯一一個可以拯救大明王朝的人!
別人不認可袁崇煥,但是孫承宗認可,因為孫承宗在袁崇煥身上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一般,他已經老了,可他認定這個人能夠拯救大明,收複遼東!
大明天啟三年,後金天命八年!
袁崇煥和副總兵滿桂一起去了寧遠,這個時候的袁崇煥和滿桂算是同一戰壕的戰友,可是袁崇煥隻怕也不會想到,滿桂會成為壓垮他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而袁崇煥到了寧遠之後,隻專注的幹了一件事,那就是砌牆,滿桂等人雖然不理解,可是畢竟袁崇煥是自己領導,不理解可以,但是得執行!
這一邊的袁崇煥幹的熱火朝天的,而明朝卻發生了大變故,東林黨被魏忠賢全麵擊潰,袁崇煥的老師孫承宗也下台了!
而孫承宗雖然下去了,可是兵部的活得有人幹才行,魏忠賢雖然比較無恥,但是也想的通這個道理,挑來挑去,最後決定讓高第替代孫承宗!
高第實在是不想接這個差事,可是魏忠賢非要他接,沒有辦法的高第就想了一個陰招,關外的老百姓能撤到關內的都撤迴來,有駐紮的軍隊也全部撤迴來,最慘的自然是老百姓,好不容易在這裏安了家,高大人一上任就讓大家夥撤迴來!
由於老百姓實在是太多,撤退的過程中也是一波三折,到處都是哭聲一片!
而袁崇煥卻對高第這個做法相當反感,高第見勸不動袁崇煥,那也不勸了,既然你想留下來死,那麽我就不管你了!
袁崇煥則表示,我要死就死在這裏!
聽到這個迴答的高第沒有再說什麽,覺得這個年輕人很勇敢,也很無知!
就這樣,高第走了,留下了寧遠這座孤城和袁崇煥!
當然,袁崇煥一個人也白給,寧遠還有兩萬明軍陪著袁崇煥,在高第看來,這兩萬人就當作是給袁崇煥陪葬了!
天啟六年正月十四,這是一個特殊的冬天,注定讓努爾哈赤銘記一生!
努爾哈赤帶著後金軍隊出來,一路上見到的都是空城,別說明軍了,就是老百姓都沒有看到一個,還以為自己眼睛花了呢,殊不知這都是高大人的功勞!
渡過遼河之後,後金軍隊來到了寧遠,努爾哈赤突然驚奇的發現,寧遠這座小城居然有人!
寧遠這個地方,距離山海關很近,大概隻有100公裏左右,整個寧遠城是正方形,一共有四個門,在努爾哈赤看來,寧遠這個小城無論有多少人都不如沈陽和遼陽,兩個大城市都攻下來了,何況這一個小城!
而命運這東西,就是如此造化弄人,努爾哈赤終生都跨不過去寧遠這道坎了!
而袁崇煥也是個狠人,早就預料到了後金會過來,直接來了一個堅壁清野,城外的老百姓通通進城,城外的房子全部燒毀,順便還在城牆上麵放了十幾門大炮,為了防止後金軍隊來鑿牆,袁崇煥的這十幾門大炮又調整了發射角度,隻要敢過來鑿牆,保證大炮能夠夠得著你!
雖然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可是現在寧遠這座城什麽情況,城內的所有人也都心知肚明,寧遠這座城前麵有後金軍隊,後麵已經沒有了援軍,成為了真正意義上的孤城!
所有人的心裏都十分悲觀,覺得這一次可能真的死定了!
而袁崇煥為了提高士氣,就當著所有人的麵把自己手指頭割破,然後用血寫了一封血書,當著所有人的麵發誓要和寧遠這座孤城共同存亡!
看到袁大人都這樣了,大家再不用心也說不過去了,反正也跑不了,還不如拚死一戰得了,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寧遠保衛戰祖大壽也在!
很多人可能沒有聽過祖大壽,但是他有一個外甥叫吳三桂!
當然,這二位以後還會多次登場,尤其是吳三桂,這個我們以後再說,現在迴到寧遠保衛戰中。
剛才已經說過了,寧遠是四個城門,袁崇煥安排,總兵滿桂、副將左輔、參將祖大壽、副將朱梅分別守衛四個城門,而他自己則提督所有人!
所謂提督,就是救火隊員,哪裏需要就往哪裏跑!
為了防止努爾哈赤派內奸,袁崇煥還在城裏組織起來了民兵,專門派人查內奸,同時為了防止後金軍隊爬牆,又開始忘城牆上澆水,由於天氣寒冷,這些水很快就結成冰了!
正月二十三日,後金軍隊到了寧遠,第一件事情不是攻城,而是先派人去把山海關通往寧遠的道給封了,防止有援軍過來!
殊不知,明軍這一次壓根不會有什麽援軍了,想必從袁崇煥開始一直到明軍普通士兵看到這一幕的時候,先是笑,然後徹底無語了!
援軍?有援軍的話,老子還至於留在這裏?
不過,這一切,後金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