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遠之戰以後,袁崇煥開始恢複關錦防線,該修的修,該駐紮兵馬的駐紮兵馬,形勢逐漸好了起來。
關錦防線以山海關為後援,寧遠為中,錦州做為先鋒城市,按照袁崇煥的想法,慢慢來,不著急,能收複一點是一點。
隻不過,袁崇煥忘記了當年自己吹過的牛!
當時,崇禎接見袁崇煥,袁崇煥一激動說了一句,五年可以平定遼東,按照後來袁崇煥的表現來看,五年能在遼東讓明軍站穩就不錯了,收複基本是白給。
而事實上,皇太極在努爾哈赤死後曾經來過一次,想瞧瞧這位袁大人整天忙著砌牆都有什麽成果。
結果被袁崇煥暴打了一頓!
而這口氣,皇太極明顯是咽不下去的,可還沒有等他找到袁崇煥報仇,袁崇煥就被崇禎幹掉了,之前我們說過,袁崇煥曾經幹掉了皮島守衛毛文龍先生,而袁崇煥被崇禎幹掉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幹掉了毛文龍。
有意思吧?曆史就是這麽有意思!
崇禎四年,正在大淩河幹工程的祖大壽(袁崇煥親信將領),牆還沒有修完,皇太極就帶著人趕了過來,祖大壽一看這情況,城門一關,等待救援吧!
可當時的大淩河城之中沒有多少糧食,坐在城裏的祖大壽很快就發現,糧食不夠吃的了,這麽一來,所有人都慌了!
祖大壽一看這情況,當兵的可以慌,如果自己當將軍的慌了,那麽這支部隊基本就完蛋了。
眼瞅著這麽下去不是辦法,祖大壽就安排人突圍了幾次,結果都被打了迴來。
而皇太極明顯是知道了祖大壽沒有糧食了,愛惜人才的皇太極就想著勸降祖大壽,原本以為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可沒有想到祖大壽馬上就投降了。
看到祖大壽這麽上道,皇太極也是絲毫不含糊,馬上就把自己的衣服和戰馬全部都賞賜給了祖大壽。
結果,沒多久的功夫,祖大壽就跑了!
敢情,這是假投降,當時就把皇太極氣的不輕,發誓抓到祖大壽絕對要殺了他。
原來,祖大壽假投降之後,就告訴皇太極,說你不是想打錦州嘛,我在錦州有熟人,我去了之後,馬上當內應,這錦州不就拿到手了?
皇太極一聽,那是相當的高興,就同意了祖大壽的方法,結果祖大壽迴到了錦州之後,馬上翻臉不認人,不但沒有當內應,反而將錦州給守了起來,壓根不給皇太極機會。
而祖大壽到了錦州之後,皇太極剛開始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派了幾波信使過去,提醒祖大壽你是來當內應的,剛開始的時候祖大壽還忽悠一下皇太極,到後來索性連人都不見了。
這個時候的皇太極才意識到自己原來遇到了一個詐騙犯。
打了這麽多年的仗,皇太極經過總結,發現了一個問題,要想進入關內,最直接的方法肯定是走山海關,而走山海關之前必須要拿下錦州!
崇禎十三年,皇太極帶著人來了!
六月份的時候,錦州城已經被皇太極給包圍的水泄不通,而在錦州的祖大壽突然驚奇的發現,皇太極是真夠下本的,一邊讓人圍著錦州,一邊阻攔明朝的援軍。
看樣子,這一次是不拿下錦州誓不罷休!
即便這樣,祖大壽依舊堅持著!
就這麽耗著,從六月份皇太極來,雙方一直耗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
皇太極又開始行動了,為了讓錦州的明軍死心,皇太極讓人在錦州城周圍都挖掘了壕溝,這下子的錦州城的明軍徹底無語了。
其實明軍還好一些,而祖大壽手底下還有一部分戰鬥力特別強的蒙古人,這些蒙古人眼看局麵成了這樣,就私自找到了清軍,表示願意當內應投降。
祖大壽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吃驚,趕緊安排部署,卻還是晚了一步,雙方就這樣打了起來,眼看著明軍起了內訌,清軍抓住這個機會,順利進城。
而祖大壽則帶著明軍,退到了錦州的內城之中繼續堅守。
而事實上,祖大壽在剛被清軍包圍的時候,已經給崇禎上了折子了,表示自己還能堅持,朝廷要是過來救援,一定要小心不要中了埋伏。
崇禎收到祖大壽這封救援信之後,馬上安排了人去救援,掃視了一圈之後,崇禎親自拍板,就讓洪承疇上!
洪承疇這個人在明末清初非常有名,這個人是明朝將領,卻投降了清朝!
而洪承疇這次也不白給,帶來了幾乎明軍的全部精銳,其中比較有名的有曹變蛟(曹文詔的侄子)和吳三桂!
而洪承疇帶的人也不少,足足有十幾萬人。
由於自己手底下帶了這麽多人,也幾乎是明朝能拿出的全部家當了,所以洪承疇很謹慎,他到了遼東之後沒有馬上開打,而是先進入了寧遠觀察。
事實上,洪承疇是對的,因為這場仗確實輸不起,洪承疇輸不起,明朝也輸不起。
就在洪承疇想著再觀察一段時間的時候,朝廷催促決戰的旨意是一次接著一次,兵部尚書先催,崇禎又親自催,要求洪承疇馬上決戰,速戰速決!
洪承疇很無奈,這可是打仗,又不是兒戲,而明朝也很無奈,因為確實沒有錢,而這十幾萬大軍日常開銷,每天都是消耗錢和糧食。
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被催的沒辦法的洪承疇在寧遠舉行了誓師大會,七月二十八日到了錦州城南邊的乳峰山一帶,而巧合的是,清軍也在!
吳三桂做為先鋒,打出了一個漂亮的開頭,清軍不敵之下,死傷眾多!
洪承疇很高興,把吳三桂誇獎了一番,他仿佛提前看到了明軍即將要取得勝利。
殊不知,接下來等待他的將會是萬丈深淵。
關錦防線以山海關為後援,寧遠為中,錦州做為先鋒城市,按照袁崇煥的想法,慢慢來,不著急,能收複一點是一點。
隻不過,袁崇煥忘記了當年自己吹過的牛!
當時,崇禎接見袁崇煥,袁崇煥一激動說了一句,五年可以平定遼東,按照後來袁崇煥的表現來看,五年能在遼東讓明軍站穩就不錯了,收複基本是白給。
而事實上,皇太極在努爾哈赤死後曾經來過一次,想瞧瞧這位袁大人整天忙著砌牆都有什麽成果。
結果被袁崇煥暴打了一頓!
而這口氣,皇太極明顯是咽不下去的,可還沒有等他找到袁崇煥報仇,袁崇煥就被崇禎幹掉了,之前我們說過,袁崇煥曾經幹掉了皮島守衛毛文龍先生,而袁崇煥被崇禎幹掉的其中一個理由就是幹掉了毛文龍。
有意思吧?曆史就是這麽有意思!
崇禎四年,正在大淩河幹工程的祖大壽(袁崇煥親信將領),牆還沒有修完,皇太極就帶著人趕了過來,祖大壽一看這情況,城門一關,等待救援吧!
可當時的大淩河城之中沒有多少糧食,坐在城裏的祖大壽很快就發現,糧食不夠吃的了,這麽一來,所有人都慌了!
祖大壽一看這情況,當兵的可以慌,如果自己當將軍的慌了,那麽這支部隊基本就完蛋了。
眼瞅著這麽下去不是辦法,祖大壽就安排人突圍了幾次,結果都被打了迴來。
而皇太極明顯是知道了祖大壽沒有糧食了,愛惜人才的皇太極就想著勸降祖大壽,原本以為這是一個非常巨大的工程,可沒有想到祖大壽馬上就投降了。
看到祖大壽這麽上道,皇太極也是絲毫不含糊,馬上就把自己的衣服和戰馬全部都賞賜給了祖大壽。
結果,沒多久的功夫,祖大壽就跑了!
敢情,這是假投降,當時就把皇太極氣的不輕,發誓抓到祖大壽絕對要殺了他。
原來,祖大壽假投降之後,就告訴皇太極,說你不是想打錦州嘛,我在錦州有熟人,我去了之後,馬上當內應,這錦州不就拿到手了?
皇太極一聽,那是相當的高興,就同意了祖大壽的方法,結果祖大壽迴到了錦州之後,馬上翻臉不認人,不但沒有當內應,反而將錦州給守了起來,壓根不給皇太極機會。
而祖大壽到了錦州之後,皇太極剛開始還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派了幾波信使過去,提醒祖大壽你是來當內應的,剛開始的時候祖大壽還忽悠一下皇太極,到後來索性連人都不見了。
這個時候的皇太極才意識到自己原來遇到了一個詐騙犯。
打了這麽多年的仗,皇太極經過總結,發現了一個問題,要想進入關內,最直接的方法肯定是走山海關,而走山海關之前必須要拿下錦州!
崇禎十三年,皇太極帶著人來了!
六月份的時候,錦州城已經被皇太極給包圍的水泄不通,而在錦州的祖大壽突然驚奇的發現,皇太極是真夠下本的,一邊讓人圍著錦州,一邊阻攔明朝的援軍。
看樣子,這一次是不拿下錦州誓不罷休!
即便這樣,祖大壽依舊堅持著!
就這麽耗著,從六月份皇太極來,雙方一直耗到了第二年的三月份!
皇太極又開始行動了,為了讓錦州的明軍死心,皇太極讓人在錦州城周圍都挖掘了壕溝,這下子的錦州城的明軍徹底無語了。
其實明軍還好一些,而祖大壽手底下還有一部分戰鬥力特別強的蒙古人,這些蒙古人眼看局麵成了這樣,就私自找到了清軍,表示願意當內應投降。
祖大壽知道這件事情之後,非常吃驚,趕緊安排部署,卻還是晚了一步,雙方就這樣打了起來,眼看著明軍起了內訌,清軍抓住這個機會,順利進城。
而祖大壽則帶著明軍,退到了錦州的內城之中繼續堅守。
而事實上,祖大壽在剛被清軍包圍的時候,已經給崇禎上了折子了,表示自己還能堅持,朝廷要是過來救援,一定要小心不要中了埋伏。
崇禎收到祖大壽這封救援信之後,馬上安排了人去救援,掃視了一圈之後,崇禎親自拍板,就讓洪承疇上!
洪承疇這個人在明末清初非常有名,這個人是明朝將領,卻投降了清朝!
而洪承疇這次也不白給,帶來了幾乎明軍的全部精銳,其中比較有名的有曹變蛟(曹文詔的侄子)和吳三桂!
而洪承疇帶的人也不少,足足有十幾萬人。
由於自己手底下帶了這麽多人,也幾乎是明朝能拿出的全部家當了,所以洪承疇很謹慎,他到了遼東之後沒有馬上開打,而是先進入了寧遠觀察。
事實上,洪承疇是對的,因為這場仗確實輸不起,洪承疇輸不起,明朝也輸不起。
就在洪承疇想著再觀察一段時間的時候,朝廷催促決戰的旨意是一次接著一次,兵部尚書先催,崇禎又親自催,要求洪承疇馬上決戰,速戰速決!
洪承疇很無奈,這可是打仗,又不是兒戲,而明朝也很無奈,因為確實沒有錢,而這十幾萬大軍日常開銷,每天都是消耗錢和糧食。
崇禎十四年七月二十六日,被催的沒辦法的洪承疇在寧遠舉行了誓師大會,七月二十八日到了錦州城南邊的乳峰山一帶,而巧合的是,清軍也在!
吳三桂做為先鋒,打出了一個漂亮的開頭,清軍不敵之下,死傷眾多!
洪承疇很高興,把吳三桂誇獎了一番,他仿佛提前看到了明軍即將要取得勝利。
殊不知,接下來等待他的將會是萬丈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