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十二阿哥胤祹這個人沒有能力,那都是扯淡,但是這個人在康熙朝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對奪嫡之爭沒什麽興趣。
雍正上台之後,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隻要能和他奪嫡成功沾上邊的人基本上都死了,比如年羹堯,比如隆科多,這兩個人可是為雍正登基立下過大功勞的。
年羹堯的作用就是節製十四阿哥胤禵的大軍,隆科多則是唯一的康熙托孤大臣。
而雍正一上來就提拔自己兄弟,這裏三個兄弟分別是八阿哥胤禩,十二阿哥胤祹和十三阿哥胤祥,其中八阿哥胤禩加封親王是為了穩住他,而十三阿哥胤祥和雍正感情太複雜,隻有十二阿哥胤祹不顯山不露水,雍正登基就加封了他。
所以,我有個大膽的推測!
十二阿哥胤祹參與並且見證了雍正繼位的一切,證據就是雍正上台馬上提拔他,接下來就開始不停的找他的茬。
雍正故意搞他,連宗人府都看明白了,之後就有人彈劾胤祹,雍正也借著這個機會,直接把胤祹爵位給拿下了。
胤祹確實是好脾氣,該吃吃該喝喝,一點也沒有什麽牢騷,最終算是讓雍正放下心來,饒了自己這個弟弟一命。
乾隆上任以後,也是很信任這個叔叔,就連自己老爹雍正和自己老婆的葬禮都是這位叔叔給辦的。
隆科多的複出也得到了迴報,雍正給他安排了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百官之首,號稱天官,主管人事,讓誰上來誰上來,讓誰下去誰下去。
有功勞的人自然是很高興,可不高興的也大有人在,之前我們說過後宮之中,雍正的母親烏雅氏算一個,而宜妃也算一個。
宜妃,很受康熙的寵愛,活著的兒子裏麵有老五胤祺和老九胤禟,康熙去世之後,一直對外宣傳自己生病的宜妃居然能下床了,不僅能下床,宜妃甚至還讓人用轎子抬著她給康熙哭靈。
原本,這沒有什麽問題,可問題就是宜妃故意讓抬轎子的人走到了德妃烏雅氏的麵前,這是不合適的。
因為烏雅氏是太後,宜妃隻能算小妾,你一個小妾居然敢比正妻先哭康熙,這不就是明擺著給雍正難堪呢。
所以,雍正非常生氣,直接把抬轎子的太監臭罵了一頓。
當天人數太多,雍正沒有發作,第二天雍正就讓人把這些太監全部抓了,並且宣布了宜妃的罪狀!
康熙本名玄燁,年號康熙的意思是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
雍正本名胤禛,年號雍正的意思就比較有意思了,胤禛是雍親王,這個正是為君正的意思。
這麽說來的話,雍正這輩子也是在掙紮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有的時候,我會想,雍正登基之後為什麽努力工作,勤奮程度堪比明太祖朱元璋,隻怕心裏有永遠都解不開的心結,隻有靠著繁忙的工作才能打開。
我們看雍正剛登基的時候,其實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封別人官,這些人中有自己兄弟,也有自己的親信。
與此同時,渴望幹出一番事業的雍正也沒有閑著,雍正推行的改革也在穩步進行當中,最先開始的就是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之前,收稅都是按照人頭稅來收的,你家裏有幾口人,那就交多少稅,這就是人頭稅,單純的看起來,這種人頭稅似乎是公平的,因為富人家裏的人口要比窮人多。
看起來非常公平的事情,其實執行起來非常不公平,人頭稅每個人都要交,所有人交的都是一樣的,窮人本來就窮,而富人卻不在乎這三瓜兩棗的錢。
這麽一來,就造成了一個現象。
窮人無奈之下隻能把自己的土地賣給了富人,自己去給富人打工,而很多有錢人都是鄉紳,這些人是不用交稅的。
就這麽弄下來,富人的土地越來越多,土地兼並的現象也越來越重,對於窮人來說,自己沒有地了,並且還需要交稅,這麽一來別說過日子,能不被餓死都是萬幸。
這麽弄下去的後果是什麽,那就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因為吃不上飯而選擇造反。
其實,古代人但凡有口吃的,基本不會造反,畢竟造反這種事情風險太大,像古代服徭役的人,要是每天一日三餐能吃上一碗豬腳飯,統治者一聲令下,估計地球都能給你挖穿了。
雍正開始攤丁入畝之後,人頭稅自然就取消了,原來的按照人頭收稅變成了按地收稅,地越多交的錢自然也就越多了。
不光攤丁入畝,雍正還實行了官紳一體當差的政策,廢除了官紳的許多特權,隻不過這個製度沒有堅持下來,阻力太大了。
攤丁入畝這個政策,牛就牛在,有地的,地多的你就多交,沒有地的,或者地少的你就少交,有人就問了,我沒有地怎麽辦?
雍正一笑,簡單,沒有地你就不用交!
牛吧,沒有土地的不用交稅,這下子直接打破了從春秋以來的製度。
這對窮人是有好處的,也為人口的增長而提供了基礎。
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國家的收入也增加了,人口的流動性太強,人員也不好統計,但是地可是實實在在的在那裏,這麽一來收稅還不簡單,能跑得了你小子嗎?
這個政策對誰有利?對窮人有利!
誰最不開心?當然是那些手中有土地的地主了!
而古代能讀的起書的人,家裏一般條件都不錯,這麽一來雍正的名聲不好,也是情有可原了。
雍正一邊改革,一邊也沒有閑著,開始查起來了貪官汙吏,康熙剛死還沒有埋呢,雍正就讓怡親王允祥帶頭,找了一大幫專業的財務人員成立了一個機構,叫會考府。
這個會考府,主要作用就是查賬!
誰要是欠了錢,那就得趕緊還,不還就抄家,剛開始大家覺得隻不過是玩玩而已,新官上任,三把火。
沒想到雍正玩真的,自己的親弟弟十二阿哥允祹因為沒錢還賬被迫去擺地攤賣家當才把這個窟窿給堵上。
這麽一來,大家也別堅持了,有錢的趕緊還錢得了。
這是中央官員的搞法,整治地方的貪汙,雍正做的更絕。
雍正上台之後,我們會發現一個問題,隻要能和他奪嫡成功沾上邊的人基本上都死了,比如年羹堯,比如隆科多,這兩個人可是為雍正登基立下過大功勞的。
年羹堯的作用就是節製十四阿哥胤禵的大軍,隆科多則是唯一的康熙托孤大臣。
而雍正一上來就提拔自己兄弟,這裏三個兄弟分別是八阿哥胤禩,十二阿哥胤祹和十三阿哥胤祥,其中八阿哥胤禩加封親王是為了穩住他,而十三阿哥胤祥和雍正感情太複雜,隻有十二阿哥胤祹不顯山不露水,雍正登基就加封了他。
所以,我有個大膽的推測!
十二阿哥胤祹參與並且見證了雍正繼位的一切,證據就是雍正上台馬上提拔他,接下來就開始不停的找他的茬。
雍正故意搞他,連宗人府都看明白了,之後就有人彈劾胤祹,雍正也借著這個機會,直接把胤祹爵位給拿下了。
胤祹確實是好脾氣,該吃吃該喝喝,一點也沒有什麽牢騷,最終算是讓雍正放下心來,饒了自己這個弟弟一命。
乾隆上任以後,也是很信任這個叔叔,就連自己老爹雍正和自己老婆的葬禮都是這位叔叔給辦的。
隆科多的複出也得到了迴報,雍正給他安排了吏部尚書,禮部尚書,百官之首,號稱天官,主管人事,讓誰上來誰上來,讓誰下去誰下去。
有功勞的人自然是很高興,可不高興的也大有人在,之前我們說過後宮之中,雍正的母親烏雅氏算一個,而宜妃也算一個。
宜妃,很受康熙的寵愛,活著的兒子裏麵有老五胤祺和老九胤禟,康熙去世之後,一直對外宣傳自己生病的宜妃居然能下床了,不僅能下床,宜妃甚至還讓人用轎子抬著她給康熙哭靈。
原本,這沒有什麽問題,可問題就是宜妃故意讓抬轎子的人走到了德妃烏雅氏的麵前,這是不合適的。
因為烏雅氏是太後,宜妃隻能算小妾,你一個小妾居然敢比正妻先哭康熙,這不就是明擺著給雍正難堪呢。
所以,雍正非常生氣,直接把抬轎子的太監臭罵了一頓。
當天人數太多,雍正沒有發作,第二天雍正就讓人把這些太監全部抓了,並且宣布了宜妃的罪狀!
康熙本名玄燁,年號康熙的意思是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
雍正本名胤禛,年號雍正的意思就比較有意思了,胤禛是雍親王,這個正是為君正的意思。
這麽說來的話,雍正這輩子也是在掙紮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有的時候,我會想,雍正登基之後為什麽努力工作,勤奮程度堪比明太祖朱元璋,隻怕心裏有永遠都解不開的心結,隻有靠著繁忙的工作才能打開。
我們看雍正剛登基的時候,其實做的最多的一件事就是封別人官,這些人中有自己兄弟,也有自己的親信。
與此同時,渴望幹出一番事業的雍正也沒有閑著,雍正推行的改革也在穩步進行當中,最先開始的就是攤丁入畝。
攤丁入畝之前,收稅都是按照人頭稅來收的,你家裏有幾口人,那就交多少稅,這就是人頭稅,單純的看起來,這種人頭稅似乎是公平的,因為富人家裏的人口要比窮人多。
看起來非常公平的事情,其實執行起來非常不公平,人頭稅每個人都要交,所有人交的都是一樣的,窮人本來就窮,而富人卻不在乎這三瓜兩棗的錢。
這麽一來,就造成了一個現象。
窮人無奈之下隻能把自己的土地賣給了富人,自己去給富人打工,而很多有錢人都是鄉紳,這些人是不用交稅的。
就這麽弄下來,富人的土地越來越多,土地兼並的現象也越來越重,對於窮人來說,自己沒有地了,並且還需要交稅,這麽一來別說過日子,能不被餓死都是萬幸。
這麽弄下去的後果是什麽,那就是越來越多的農民因為吃不上飯而選擇造反。
其實,古代人但凡有口吃的,基本不會造反,畢竟造反這種事情風險太大,像古代服徭役的人,要是每天一日三餐能吃上一碗豬腳飯,統治者一聲令下,估計地球都能給你挖穿了。
雍正開始攤丁入畝之後,人頭稅自然就取消了,原來的按照人頭收稅變成了按地收稅,地越多交的錢自然也就越多了。
不光攤丁入畝,雍正還實行了官紳一體當差的政策,廢除了官紳的許多特權,隻不過這個製度沒有堅持下來,阻力太大了。
攤丁入畝這個政策,牛就牛在,有地的,地多的你就多交,沒有地的,或者地少的你就少交,有人就問了,我沒有地怎麽辦?
雍正一笑,簡單,沒有地你就不用交!
牛吧,沒有土地的不用交稅,這下子直接打破了從春秋以來的製度。
這對窮人是有好處的,也為人口的增長而提供了基礎。
顯而易見的結果就是,國家的收入也增加了,人口的流動性太強,人員也不好統計,但是地可是實實在在的在那裏,這麽一來收稅還不簡單,能跑得了你小子嗎?
這個政策對誰有利?對窮人有利!
誰最不開心?當然是那些手中有土地的地主了!
而古代能讀的起書的人,家裏一般條件都不錯,這麽一來雍正的名聲不好,也是情有可原了。
雍正一邊改革,一邊也沒有閑著,開始查起來了貪官汙吏,康熙剛死還沒有埋呢,雍正就讓怡親王允祥帶頭,找了一大幫專業的財務人員成立了一個機構,叫會考府。
這個會考府,主要作用就是查賬!
誰要是欠了錢,那就得趕緊還,不還就抄家,剛開始大家覺得隻不過是玩玩而已,新官上任,三把火。
沒想到雍正玩真的,自己的親弟弟十二阿哥允祹因為沒錢還賬被迫去擺地攤賣家當才把這個窟窿給堵上。
這麽一來,大家也別堅持了,有錢的趕緊還錢得了。
這是中央官員的搞法,整治地方的貪汙,雍正做的更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