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的時候,許多清朝皇室後裔都改姓了,姓金的,姓艾的,姓那的等等。
之所以改姓,最主要的目地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保命。
其實這一招,也是跟明朝學的,隻不過明朝滅亡的時候,清朝對明朝的迫害遠遠比民國政府迫害清朝皇室要厲害的多。
我看過一個統計,上麵說清軍進關之後,明朝的王爺死在清軍手上的就有五十位之多,其餘的明朝後裔殺了足足有上萬人之多。
其實這麽一看的話,民國政府還算比較優待清朝後裔了。
據說當年順治曾經下過一個詔書,表達了這麽一個意思,隻要明朝後裔來主動投降的全部優待!
聽著確實很吸引人,不過最後也確實是釣到了一條大魚,這條大魚確實很大,就是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的母親是周皇後,他的外公是嘉定侯周奎!
人性這種東西是經不起考驗的,尤其是在比較危難的時刻,更是經不起考驗,朱慈烺悄悄迴到了北京,來到了自己外公周奎家裏避難,沒想到被周奎給告發了。
因為之前順治說過話了,要優待明朝後裔,而朱慈烺是崇禎長子又是太子,身份和地位自然是不一般的,別說朱慈烺這個身份了,就是後來的朱三太子也是抓住一個殺一個,絲毫不留情,所以朱慈烺的結局注定不會好到哪裏去。
隻不過,畢竟順治發過話了,不能自己打自己臉。
既然想殺朱慈烺,又不能直接殺,那就需要動點腦子了。
於是乎,清朝玩起了陰招!
剛開始為了確認這個朱慈烺的身份,清朝先從皇宮中找到了幾十個人來確認朱慈烺的真偽,沒想到這幾十個人一見到朱慈烺馬上就跪了下來!
到了這裏,已經可以確定朱慈烺的身份無疑了!
既然是真的,那就不能留!
清朝找了一個已經死了的女人來辨認朱慈烺的身份,這個女人就是崇禎的貴妃袁貴妃,因為袁貴妃早在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就自殺了,現在清朝找個假貨來辨別真貨,結局就隻能是假貨了!
就這樣,朱慈烺被清朝認定是假冒的!
既然是假冒的太子,自然是留不得的。
不得不說,這一招確實是相當無恥,無恥到已經投降清朝的原來的明朝官員都看不下去了,直接上折子怒罵清朝無恥,最後和真太子一起被殺。
這是太子朱慈烺的結局,也算是被抓的,而那些自己投降的或者被清軍俘虜的結局也不好!
順治三年,魯王和荊王被殺!
順治五年,福王,潞王等明朝後裔也被殺。
全國各地也在加緊的緝拿明朝後裔,基本上是抓到一個殺一個,壓根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要知道,明朝皇室後裔的人數到了明朝末年的時候已經有幾十萬人之多,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早在明朝沒有亡國的時候,明朝每年都得拿出幾個省份的稅收來供養這些人。
現在明朝亡國了,許多人日子自然是不好過,為了保命隻能更名換姓,寧願當個普通老百姓也不願意出來承認自己的身份。
好不容易到了康熙年間,康熙也是一樣喜歡玩釣魚執法,康熙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要優待明朝後裔,這話說的很漂亮,可是真正抓到人那就是另外一個說法了。
之前我們提到的朱三太子就是這麽死的,都已經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了,抓來以後還不放過。
殺人是需要理由的,康熙殺人是這麽說的
“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嚐無謀反之心。
這就是典型的莫須有了,這就好比你看到一個非常好吃的東西,康熙告訴你,你雖然沒有吃這個東西,可是你的心裏一定有吃這個東西的想法。
這就是典型的找事了,總不能因為我比較窮,心裏想過銀行錢最多,那我就真的去搶銀行去吧?
無論清朝怎麽說優待,行動上麵隻有殺之而後快,這是不變的策略。
到了雍正時期,雍正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德就決定讓人去尋找明太祖朱元璋的後裔,原本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朱元璋的後代沒有幾十萬也有個幾萬人,找起來原本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經過清朝幾十年釣魚執法之後,大家都學精了!
殊不知,雍正是真心的想找,目地就是讓大家看一看,你們說我繼位不正,我連明朝後裔都能優待,怎麽可能弑君奪位?
找了快一年,最後還是找到了一個,這個人叫朱之璉,當時在清朝當知府,是不是真的不要緊,清朝認可就行了,找到了就封官就行了。
有意思的是,清朝末年的時候,清朝混的非常差勁,最後清朝都亡國了,朱之璉的後人朱煜勳還在跟著溥儀混呢,並且自稱為大清忠臣!
估計九泉之下的朱元璋要是看到這一幕,心裏不知道有什麽感想,應該覺得生氣呢還是覺得可笑呢。
更有意思的是,後來袁世凱登基的時候,邀請朱煜勳去參加自己的典禮,並且告訴朱煜勳,現在大清亡國了,是咱們漢人坐江山了,你身為明朝皇室後裔應該開心才對。
隻不過袁世凱明顯是低估了朱煜勳對清朝的忠心,這哥們當場就對袁世凱表態,說自己是忠於大清的,對反清複明這種事情壓根沒有興趣,你找我那真是找錯人了。
甚至在溥儀落難的時候,朱煜勳已經窮的叮當響了,還借錢去看望溥儀,讓溥儀感動的要命。
後來民國政府看這位爺實在是可憐,就給他安排了一個工作,去明陵當管理員,要知道明陵可是朱煜勳祖宗的陵墓,可這位爺實在是特別,到了之後不僅幹活很敷衍,還監守自盜的去盜墓。
這也算是讓人開了眼了!
民國政府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讓這位爺滾蛋了!
說起來,清朝幹的斬草除根這種事情確實很不地道,因為這是一個曆史規矩。
漢獻帝禪讓,曹丕依舊允許漢獻帝劉協保持著大漢正統!
曹魏皇帝曹奐,死後依舊被晉朝追封為皇帝!
就連靖康之亂被金朝抓過去的兩位皇帝,也被封王!
到了元朝,這個規矩就被破壞了!
這一點,我不方便來寫,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搜一下,主要還是怕被噴子罵。
如果理解不了我想說的,可以在本段評論區留言,會有大神為你解惑的。
之所以改姓,最主要的目地隻有一個,那就是為了保命。
其實這一招,也是跟明朝學的,隻不過明朝滅亡的時候,清朝對明朝的迫害遠遠比民國政府迫害清朝皇室要厲害的多。
我看過一個統計,上麵說清軍進關之後,明朝的王爺死在清軍手上的就有五十位之多,其餘的明朝後裔殺了足足有上萬人之多。
其實這麽一看的話,民國政府還算比較優待清朝後裔了。
據說當年順治曾經下過一個詔書,表達了這麽一個意思,隻要明朝後裔來主動投降的全部優待!
聽著確實很吸引人,不過最後也確實是釣到了一條大魚,這條大魚確實很大,就是崇禎皇帝的太子朱慈烺!
朱慈烺的母親是周皇後,他的外公是嘉定侯周奎!
人性這種東西是經不起考驗的,尤其是在比較危難的時刻,更是經不起考驗,朱慈烺悄悄迴到了北京,來到了自己外公周奎家裏避難,沒想到被周奎給告發了。
因為之前順治說過話了,要優待明朝後裔,而朱慈烺是崇禎長子又是太子,身份和地位自然是不一般的,別說朱慈烺這個身份了,就是後來的朱三太子也是抓住一個殺一個,絲毫不留情,所以朱慈烺的結局注定不會好到哪裏去。
隻不過,畢竟順治發過話了,不能自己打自己臉。
既然想殺朱慈烺,又不能直接殺,那就需要動點腦子了。
於是乎,清朝玩起了陰招!
剛開始為了確認這個朱慈烺的身份,清朝先從皇宮中找到了幾十個人來確認朱慈烺的真偽,沒想到這幾十個人一見到朱慈烺馬上就跪了下來!
到了這裏,已經可以確定朱慈烺的身份無疑了!
既然是真的,那就不能留!
清朝找了一個已經死了的女人來辨認朱慈烺的身份,這個女人就是崇禎的貴妃袁貴妃,因為袁貴妃早在李自成進北京的時候就自殺了,現在清朝找個假貨來辨別真貨,結局就隻能是假貨了!
就這樣,朱慈烺被清朝認定是假冒的!
既然是假冒的太子,自然是留不得的。
不得不說,這一招確實是相當無恥,無恥到已經投降清朝的原來的明朝官員都看不下去了,直接上折子怒罵清朝無恥,最後和真太子一起被殺。
這是太子朱慈烺的結局,也算是被抓的,而那些自己投降的或者被清軍俘虜的結局也不好!
順治三年,魯王和荊王被殺!
順治五年,福王,潞王等明朝後裔也被殺。
全國各地也在加緊的緝拿明朝後裔,基本上是抓到一個殺一個,壓根連眼睛都不眨一下。
要知道,明朝皇室後裔的人數到了明朝末年的時候已經有幾十萬人之多,這是一個龐大的群體,早在明朝沒有亡國的時候,明朝每年都得拿出幾個省份的稅收來供養這些人。
現在明朝亡國了,許多人日子自然是不好過,為了保命隻能更名換姓,寧願當個普通老百姓也不願意出來承認自己的身份。
好不容易到了康熙年間,康熙也是一樣喜歡玩釣魚執法,康熙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說過,要優待明朝後裔,這話說的很漂亮,可是真正抓到人那就是另外一個說法了。
之前我們提到的朱三太子就是這麽死的,都已經是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了,抓來以後還不放過。
殺人是需要理由的,康熙殺人是這麽說的
“朱某雖無謀反之事,未嚐無謀反之心。
這就是典型的莫須有了,這就好比你看到一個非常好吃的東西,康熙告訴你,你雖然沒有吃這個東西,可是你的心裏一定有吃這個東西的想法。
這就是典型的找事了,總不能因為我比較窮,心裏想過銀行錢最多,那我就真的去搶銀行去吧?
無論清朝怎麽說優待,行動上麵隻有殺之而後快,這是不變的策略。
到了雍正時期,雍正為了彰顯自己的仁德就決定讓人去尋找明太祖朱元璋的後裔,原本這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朱元璋的後代沒有幾十萬也有個幾萬人,找起來原本是很容易的事情,可是經過清朝幾十年釣魚執法之後,大家都學精了!
殊不知,雍正是真心的想找,目地就是讓大家看一看,你們說我繼位不正,我連明朝後裔都能優待,怎麽可能弑君奪位?
找了快一年,最後還是找到了一個,這個人叫朱之璉,當時在清朝當知府,是不是真的不要緊,清朝認可就行了,找到了就封官就行了。
有意思的是,清朝末年的時候,清朝混的非常差勁,最後清朝都亡國了,朱之璉的後人朱煜勳還在跟著溥儀混呢,並且自稱為大清忠臣!
估計九泉之下的朱元璋要是看到這一幕,心裏不知道有什麽感想,應該覺得生氣呢還是覺得可笑呢。
更有意思的是,後來袁世凱登基的時候,邀請朱煜勳去參加自己的典禮,並且告訴朱煜勳,現在大清亡國了,是咱們漢人坐江山了,你身為明朝皇室後裔應該開心才對。
隻不過袁世凱明顯是低估了朱煜勳對清朝的忠心,這哥們當場就對袁世凱表態,說自己是忠於大清的,對反清複明這種事情壓根沒有興趣,你找我那真是找錯人了。
甚至在溥儀落難的時候,朱煜勳已經窮的叮當響了,還借錢去看望溥儀,讓溥儀感動的要命。
後來民國政府看這位爺實在是可憐,就給他安排了一個工作,去明陵當管理員,要知道明陵可是朱煜勳祖宗的陵墓,可這位爺實在是特別,到了之後不僅幹活很敷衍,還監守自盜的去盜墓。
這也算是讓人開了眼了!
民國政府實在看不下去了,就讓這位爺滾蛋了!
說起來,清朝幹的斬草除根這種事情確實很不地道,因為這是一個曆史規矩。
漢獻帝禪讓,曹丕依舊允許漢獻帝劉協保持著大漢正統!
曹魏皇帝曹奐,死後依舊被晉朝追封為皇帝!
就連靖康之亂被金朝抓過去的兩位皇帝,也被封王!
到了元朝,這個規矩就被破壞了!
這一點,我不方便來寫,感興趣的可以自己搜一下,主要還是怕被噴子罵。
如果理解不了我想說的,可以在本段評論區留言,會有大神為你解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