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科多的高調注定了他的結局不會太好,這就是命,不信都不行。
最讓雍正忍受不了的,其實是隆科多喜歡吹牛,吹就吹吧!
偏偏隆科多吹得牛或多或少還總是讓人感覺是在折射雍正本人。
雍正剛剛繼位的時候,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手底下有兵馬,所以隆科多動不動就是自己當年手底下有多少多少人,自己一聲令下怎麽怎麽著之類的話。
那麽,問題來了!
既然雍正是合法繼位,那麽你隆科多在當時帶那麽多兵馬意欲何為?
隆科多明顯是在顯擺,可他似乎是忘記了狡兔死,良狗烹的道理。
雍正繼位之初,不敢輕舉妄動,位置穩定了以後,敵人被清理了,自己人要是還不知道死活,那也自然就成為雍正清理的對象了。
不得不說一句,隆科多的政治敏銳性那是真的差,一直到年羹堯被幹掉之後,隆科多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也危險了!
要這麽看的話,康熙朝的宰相那可真是人才輩出,不說索額圖,納蘭明珠還有佟國維等人,就是名氣稍微弱一點的李光地,徐乾學等人,隆科多都比不過,更何況雍正身邊還有一個人精,天下第一秘張廷玉呢!
雍正很生氣,畢竟隆科多貪汙受賄,結黨營私,這都是證據確鑿的事情,可雍正轉念一想,這家夥畢竟在繼位的時候出過大力,就暫時沒有追究。
不追究歸不追究,可雍正看到隆科多的樣子就煩的不行,剛好這個時候邊境出事情了,雍正就大手一揮,讓隆科多去了邊境和俄國談判去。
隆科多知道這是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到了邊境正幹的起勁,卻被雍正抓了迴來,理由是私自藏了玉文書。
玉文書是皇室的絕密檔案,藏這些東西和造反沒什麽區別!
當時在雍正看來,他隻是抓了一個隆科多,我們現在再看這件事,隆科多被抓,損失了一個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全球最大的淡水湖,有專家說如果貝加爾湖幹涸的話,需要往裏麵注水,那麽把整個地球的水源,注入一年才可以注滿。
從古代一直到近代,絕大部分時間裏麵,統治者都有一個相同的看法,貝加爾湖沒什麽用,畢竟大家都是吃地裏的東西,天天吃魚也受不了,清朝雖然是遊牧民族,可打獵要比打魚刺激。
遇到老虎生存的幾率要遠比遇到狂風暴雨的生存率要高。
畢竟武鬆能打死老虎,李元霸都打不過老天爺!
康熙時期,雙方爆發了戰爭!
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尼布楚條約的簽訂,而沙皇俄國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以後卻並沒有滿足。
一路看過來的朋友可能發現了,我在說康熙的時候並沒有介紹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不是忘記了,而是故意沒有提,你說這個條約平等吧,實際上清朝確實是割地了,說不平等吧,現在大家都這麽說。
雙方之間打打鬧鬧,來到了雍正朝!
雍正四年的時候,沙皇俄國過來找雍正談判,希望雍正能夠割讓一些領土,然後又拿出來了一個沙皇俄國單方麵擬定的條約希望清朝能夠簽字!
在雍正的世界裏,隻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哪裏輪得到別人欺負他?
雍正直接拒絕了沙皇俄國的無理要求,而當時的隆科多剛好不怎麽被雍正待見,就被派去了邊境。
隆科多因為之前已經察覺到了雍正要收拾自己,工作起來自然是一絲不苟,他不僅自己把貝加爾湖劃進了清朝的領土,又讓沙皇俄國把之前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上麵,將以前侵占的清朝領土全部吐出來。
麵對咄咄逼人的隆科多,俄國自然是不願意已經吃進嘴裏的肥肉再吐出來,就開始威脅隆科多,隆科多也不多讓,大不了就打一仗,之前又不是沒有打過。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隆科多被雍正召迴了北京!
迴到了北京的隆科多知道自己要翻車,雍正讓他自己承認罪行,隆科多避重就輕,隻說自己貪汙受賄,結黨和造反的事情壓根不提。
其實,結黨是有的,造反的話隆科多估計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雍正可能是想起來了自己和隆科多曾經一起戰鬥過的日子,就沒有殺他,而是將他軟禁了起來,一直到這個時候,隆科多才真的害怕了。
怡親王胤祥去看隆科多,隆科多痛哭流涕,希望胤祥能夠為自己求求情,並且懇求胤祥轉告雍正,自己是真的知道錯了,希望能夠給自己一個機會來贖罪。
做為雍正朝真正的常務副皇帝,怡親王胤祥說話是有用的,有句話說得好,在雍正朝可以得罪雍正,千萬不要得罪胤祥,得罪雍正還有怡親王胤祥能夠說情,得罪胤祥那就隻能等死了。
怡親王胤祥還是不錯的,將隆科多的話轉述給了雍正,而雍正也沒有對隆科多下手,隆科多自己不明不白的死了。
如果說,怡親王胤祥不想讓隆科多死,估計還真能辦到,但是怡親王胤祥這個人潔身自好,知道皇權碰不得,所以也沒有打算替隆科多說話。
到了這一步,雍正的暴君名號是徹底打響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
首先,康熙之死,大家都說是雍正幹的,其次雍正的生母烏雅氏,她在雍正繼位沒多久就死了,有人說是被雍正毒死的,也有人說是被雍正活活氣死的。
這是對待自己父母的態度,對待自己兄弟們也好不到哪裏去!
八爺黨四個阿哥,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被殺了,老十胤?和老十四胤禵被軟禁了起來。
對待自己親信的大臣
隆科多死了,年羹堯也死了!
而對於自己的兒子,雍正也沒有放過!
根據史料記載
“第三子弘時,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時卒,年二十四歲。”
注意弘時的死是卒而不是蓖,看著似乎是文字遊戲,其實裏麵大有講究。
皇帝死叫駕崩,諸侯死叫蓖,隻有平民死才能叫卒,雍正本來兒子就不多,弘時做為雍正的兒子,至少也能混個低級爵位,可偏偏弘時就沒有混到,並且還英年早逝。
而在弘時死之前,還被自己親爹給踢出了宗室,成為了一個普通老百姓,這是相當奇怪的。
因為雍正兒子本來就不多,所以更應該珍惜自己的幾個種,而弘時就偏偏成為了特例,死了之後成為了平民。
康熙這輩子光活到成年的皇子就有二十四個,雍正雖然這輩子生了十幾個兒子,活下來的卻隻有四個。
分別是弘時、弘曆、弘晝和弘瞻!
最讓雍正忍受不了的,其實是隆科多喜歡吹牛,吹就吹吧!
偏偏隆科多吹得牛或多或少還總是讓人感覺是在折射雍正本人。
雍正剛剛繼位的時候,隆科多是九門提督,手底下有兵馬,所以隆科多動不動就是自己當年手底下有多少多少人,自己一聲令下怎麽怎麽著之類的話。
那麽,問題來了!
既然雍正是合法繼位,那麽你隆科多在當時帶那麽多兵馬意欲何為?
隆科多明顯是在顯擺,可他似乎是忘記了狡兔死,良狗烹的道理。
雍正繼位之初,不敢輕舉妄動,位置穩定了以後,敵人被清理了,自己人要是還不知道死活,那也自然就成為雍正清理的對象了。
不得不說一句,隆科多的政治敏銳性那是真的差,一直到年羹堯被幹掉之後,隆科多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也危險了!
要這麽看的話,康熙朝的宰相那可真是人才輩出,不說索額圖,納蘭明珠還有佟國維等人,就是名氣稍微弱一點的李光地,徐乾學等人,隆科多都比不過,更何況雍正身邊還有一個人精,天下第一秘張廷玉呢!
雍正很生氣,畢竟隆科多貪汙受賄,結黨營私,這都是證據確鑿的事情,可雍正轉念一想,這家夥畢竟在繼位的時候出過大力,就暫時沒有追究。
不追究歸不追究,可雍正看到隆科多的樣子就煩的不行,剛好這個時候邊境出事情了,雍正就大手一揮,讓隆科多去了邊境和俄國談判去。
隆科多知道這是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到了邊境正幹的起勁,卻被雍正抓了迴來,理由是私自藏了玉文書。
玉文書是皇室的絕密檔案,藏這些東西和造反沒什麽區別!
當時在雍正看來,他隻是抓了一個隆科多,我們現在再看這件事,隆科多被抓,損失了一個貝加爾湖。
貝加爾湖,全球最大的淡水湖,有專家說如果貝加爾湖幹涸的話,需要往裏麵注水,那麽把整個地球的水源,注入一年才可以注滿。
從古代一直到近代,絕大部分時間裏麵,統治者都有一個相同的看法,貝加爾湖沒什麽用,畢竟大家都是吃地裏的東西,天天吃魚也受不了,清朝雖然是遊牧民族,可打獵要比打魚刺激。
遇到老虎生存的幾率要遠比遇到狂風暴雨的生存率要高。
畢竟武鬆能打死老虎,李元霸都打不過老天爺!
康熙時期,雙方爆發了戰爭!
這場戰爭的結果就是尼布楚條約的簽訂,而沙皇俄國在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以後卻並沒有滿足。
一路看過來的朋友可能發現了,我在說康熙的時候並沒有介紹尼布楚條約的簽訂,不是忘記了,而是故意沒有提,你說這個條約平等吧,實際上清朝確實是割地了,說不平等吧,現在大家都這麽說。
雙方之間打打鬧鬧,來到了雍正朝!
雍正四年的時候,沙皇俄國過來找雍正談判,希望雍正能夠割讓一些領土,然後又拿出來了一個沙皇俄國單方麵擬定的條約希望清朝能夠簽字!
在雍正的世界裏,隻有他欺負別人的份,哪裏輪得到別人欺負他?
雍正直接拒絕了沙皇俄國的無理要求,而當時的隆科多剛好不怎麽被雍正待見,就被派去了邊境。
隆科多因為之前已經察覺到了雍正要收拾自己,工作起來自然是一絲不苟,他不僅自己把貝加爾湖劃進了清朝的領土,又讓沙皇俄國把之前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上麵,將以前侵占的清朝領土全部吐出來。
麵對咄咄逼人的隆科多,俄國自然是不願意已經吃進嘴裏的肥肉再吐出來,就開始威脅隆科多,隆科多也不多讓,大不了就打一仗,之前又不是沒有打過。
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隆科多被雍正召迴了北京!
迴到了北京的隆科多知道自己要翻車,雍正讓他自己承認罪行,隆科多避重就輕,隻說自己貪汙受賄,結黨和造反的事情壓根不提。
其實,結黨是有的,造反的話隆科多估計也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雍正可能是想起來了自己和隆科多曾經一起戰鬥過的日子,就沒有殺他,而是將他軟禁了起來,一直到這個時候,隆科多才真的害怕了。
怡親王胤祥去看隆科多,隆科多痛哭流涕,希望胤祥能夠為自己求求情,並且懇求胤祥轉告雍正,自己是真的知道錯了,希望能夠給自己一個機會來贖罪。
做為雍正朝真正的常務副皇帝,怡親王胤祥說話是有用的,有句話說得好,在雍正朝可以得罪雍正,千萬不要得罪胤祥,得罪雍正還有怡親王胤祥能夠說情,得罪胤祥那就隻能等死了。
怡親王胤祥還是不錯的,將隆科多的話轉述給了雍正,而雍正也沒有對隆科多下手,隆科多自己不明不白的死了。
如果說,怡親王胤祥不想讓隆科多死,估計還真能辦到,但是怡親王胤祥這個人潔身自好,知道皇權碰不得,所以也沒有打算替隆科多說話。
到了這一步,雍正的暴君名號是徹底打響了!
為什麽這麽說呢?
首先,康熙之死,大家都說是雍正幹的,其次雍正的生母烏雅氏,她在雍正繼位沒多久就死了,有人說是被雍正毒死的,也有人說是被雍正活活氣死的。
這是對待自己父母的態度,對待自己兄弟們也好不到哪裏去!
八爺黨四個阿哥,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被殺了,老十胤?和老十四胤禵被軟禁了起來。
對待自己親信的大臣
隆科多死了,年羹堯也死了!
而對於自己的兒子,雍正也沒有放過!
根據史料記載
“第三子弘時,雍正五年丁未八月初六日申時卒,年二十四歲。”
注意弘時的死是卒而不是蓖,看著似乎是文字遊戲,其實裏麵大有講究。
皇帝死叫駕崩,諸侯死叫蓖,隻有平民死才能叫卒,雍正本來兒子就不多,弘時做為雍正的兒子,至少也能混個低級爵位,可偏偏弘時就沒有混到,並且還英年早逝。
而在弘時死之前,還被自己親爹給踢出了宗室,成為了一個普通老百姓,這是相當奇怪的。
因為雍正兒子本來就不多,所以更應該珍惜自己的幾個種,而弘時就偏偏成為了特例,死了之後成為了平民。
康熙這輩子光活到成年的皇子就有二十四個,雍正雖然這輩子生了十幾個兒子,活下來的卻隻有四個。
分別是弘時、弘曆、弘晝和弘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