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我們說過,乾隆在富察皇後去世之前一直都是一個脾氣穩定的人,身為皇帝的乾隆雖然也殺人,殺的都是貪官,而富察皇後的死則讓乾隆的性格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首先是他的兒子們倒黴,接著就是大臣們,最先倒黴的就是刑部的人,刑部尚書阿克敦因為自己監管的翰林院寫錯了富察皇後的稱謂,就被乾隆抓到了刑部治罪。
刑部尚書,刑部的一把手,讓自己手下來審理自己,阿克敦估計也有點懵,其實這個錯誤原本就是一件小事情,可乾隆卻小題大做,刑部的人一合計,知道乾隆是來真的,也不敢怠慢,就定了阿克敦一個絞監候。
絞監候,顧名思義就和斬監候差不多,隻不過一個是絞刑一個是直接砍頭。
這個罪判的並不輕,刑部的人也知道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大家絕對跟著一起吃瓜落,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罪名報上去之後,乾隆居然認為刑部的官員偏袒自己原來的老大阿克敦,就全部把刑部的高級領導全部撤職了。
而原刑部尚書阿克敦,則被判為斬監候,秋後處決,這麽一來,這件事情就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緩衝的餘地了。
這個消息一出來,全體官員都被嚇得不輕。
刑部的兄弟們遭了罪,老大都被幹掉了,其餘部門自然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工部因為給皇後準備的皇冊太簡陋,結果整個部門從上到下,全堂問罪,而禮部也沒有閑著,尚書和侍郎降級使用。
事情到了這裏的時候,所有官員都是人人自危,而聰明人則是抓住了皇後去世的機會大表忠心
兩淮鹽政吉慶說
“驚聞皇後崩逝之信,心膽俱裂”
福建提督則表示
“伏地哀泣,涕淚交流”
有趣的是乾隆的反應,畢竟上表表示自己傷心的還是少數,大多數各地的督撫都沒有上,乾隆則是一耙子全部打死,上折子表示難受的,不獎勵,沒有上折子表示難受的,全部降級使用。
其實乾隆的態度已經是這樣了,稍微聰明點的就應該低調下來,可偏偏有人就是喜歡跳,錦州知府金文醇在皇後去世不到百天的時候就自己去理個發,結果把自己弄到了刑部大牢裏麵,刑部有了之前的教訓,就直接判了一個斬監候。
沒想到,乾隆居然不按照常理出牌,把新任刑部尚書盛安也抓了,說這個人和錦州知府是一夥的。
盛安也是無語了,斬監侯還算輕嗎?
乾隆可不管,這兩個人剛抓起來,江南總河周學健、湖廣總督塞楞額也被人舉報剃了頭,結果這兩個人一個免職一個被殺了。
按照滿族的規矩來說,皇帝和皇後死了,這算國喪,誰也不能在百天的時候剃頭,隻不過這個傳統到了乾隆的時候就是一個擺設了,乾隆自己也心知肚明,雍正剛死那會很多人也剃了頭,乾隆也知道。
由此可見,乾隆的心裏自己老婆比自己爹還重要,所以說大家要注意,家庭幸不幸福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老婆幸福與否,連皇帝如此,更別說普通人了。
富察皇後生前住在長春宮,乾隆就下令長春宮以後不準住人,原來什麽樣,以後必須什麽樣,每年乾隆都會來長春宮,每一次心裏都會無比難受,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四十多年,到了乾隆六十年退位的時候才允許別的妃子住進去。
因為富察皇後是跟著乾隆南巡的時候病死在船上的,對於這艘船乾隆也沒有放過,而是將船運到了北京城,因為船實在是太大,乾隆差點讓人拆了北京城的城牆。
所有的一切,都源於乾隆對富察皇後的愛。
乾隆這輩子,一共有三個皇後,第一個就是富察皇後,第三個是嘉慶的生母,第二個皇後是烏拉那拉氏,隻不過乾隆的心裏再也容不下任何人了。
能夠讓烏拉那拉氏當皇後,完全是因為乾隆的母親逼著他立的,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更不可一日無母。
這一切,乾隆也明白,並不是這個女人不夠好,而是他的心裏隻有一個位置,那就是故去的富察皇後,別的女人也進不到他的心裏去了,乾隆在他的詩裏這樣說過
“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
衣不如新,人不如舊!
一個人如果總是在懷念過去,不是過去讓他難過就是過去讓他快樂。
前些年的時候,烏拉那拉氏還很理解乾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烏拉那拉氏竟然發現自己雖然是皇後,可壓根就是隻有一個名,乾隆對她根本就提不起來任何興趣。
女人最怕的永遠是孤獨,而乾隆給予烏拉那拉氏的不僅是孤獨,還有冷暴力!
終於,烏拉那拉氏爆發了,在和乾隆吵了一架之後,被乾隆打入了冷宮。
從此以後,乾隆再也沒有立過皇後!
有人可能會說了,你不是說嘉慶的母親是皇後嗎?怎麽隻有兩個?
那是因為嘉慶登基之後,母憑子貴!
在富察皇後死後,乾隆從來沒有讓別的女人在他的房間留宿,這一刻的乾隆,隻有性,而沒有愛。
每次看的時候,其實我也挺感動的。
清朝的皇帝好像都是癡情種,從皇太極到康熙再到乾隆,一直到光緒。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愛情,並不是誰也離不開誰,而是一個已經去了,一個還在追思。
希望大家永遠理解不了這句話。
都說乾隆寫詩水平一般,最後讓大家看一首乾隆追憶富察皇後的詩
“尚強歡以相慰兮,每禁情而製淚。
製淚兮,淚滴襟,強歡兮,歡匪心。”
愛情,永遠是人過不去的坎!
首先是他的兒子們倒黴,接著就是大臣們,最先倒黴的就是刑部的人,刑部尚書阿克敦因為自己監管的翰林院寫錯了富察皇後的稱謂,就被乾隆抓到了刑部治罪。
刑部尚書,刑部的一把手,讓自己手下來審理自己,阿克敦估計也有點懵,其實這個錯誤原本就是一件小事情,可乾隆卻小題大做,刑部的人一合計,知道乾隆是來真的,也不敢怠慢,就定了阿克敦一個絞監候。
絞監候,顧名思義就和斬監候差不多,隻不過一個是絞刑一個是直接砍頭。
這個罪判的並不輕,刑部的人也知道如果這件事情處理不好,大家絕對跟著一起吃瓜落,讓人大跌眼鏡的是,這個罪名報上去之後,乾隆居然認為刑部的官員偏袒自己原來的老大阿克敦,就全部把刑部的高級領導全部撤職了。
而原刑部尚書阿克敦,則被判為斬監候,秋後處決,這麽一來,這件事情就再也沒有任何可以緩衝的餘地了。
這個消息一出來,全體官員都被嚇得不輕。
刑部的兄弟們遭了罪,老大都被幹掉了,其餘部門自然也不會好過到哪裏,工部因為給皇後準備的皇冊太簡陋,結果整個部門從上到下,全堂問罪,而禮部也沒有閑著,尚書和侍郎降級使用。
事情到了這裏的時候,所有官員都是人人自危,而聰明人則是抓住了皇後去世的機會大表忠心
兩淮鹽政吉慶說
“驚聞皇後崩逝之信,心膽俱裂”
福建提督則表示
“伏地哀泣,涕淚交流”
有趣的是乾隆的反應,畢竟上表表示自己傷心的還是少數,大多數各地的督撫都沒有上,乾隆則是一耙子全部打死,上折子表示難受的,不獎勵,沒有上折子表示難受的,全部降級使用。
其實乾隆的態度已經是這樣了,稍微聰明點的就應該低調下來,可偏偏有人就是喜歡跳,錦州知府金文醇在皇後去世不到百天的時候就自己去理個發,結果把自己弄到了刑部大牢裏麵,刑部有了之前的教訓,就直接判了一個斬監候。
沒想到,乾隆居然不按照常理出牌,把新任刑部尚書盛安也抓了,說這個人和錦州知府是一夥的。
盛安也是無語了,斬監侯還算輕嗎?
乾隆可不管,這兩個人剛抓起來,江南總河周學健、湖廣總督塞楞額也被人舉報剃了頭,結果這兩個人一個免職一個被殺了。
按照滿族的規矩來說,皇帝和皇後死了,這算國喪,誰也不能在百天的時候剃頭,隻不過這個傳統到了乾隆的時候就是一個擺設了,乾隆自己也心知肚明,雍正剛死那會很多人也剃了頭,乾隆也知道。
由此可見,乾隆的心裏自己老婆比自己爹還重要,所以說大家要注意,家庭幸不幸福完全取決於自己的老婆幸福與否,連皇帝如此,更別說普通人了。
富察皇後生前住在長春宮,乾隆就下令長春宮以後不準住人,原來什麽樣,以後必須什麽樣,每年乾隆都會來長春宮,每一次心裏都會無比難受,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這種狀況一直持續了四十多年,到了乾隆六十年退位的時候才允許別的妃子住進去。
因為富察皇後是跟著乾隆南巡的時候病死在船上的,對於這艘船乾隆也沒有放過,而是將船運到了北京城,因為船實在是太大,乾隆差點讓人拆了北京城的城牆。
所有的一切,都源於乾隆對富察皇後的愛。
乾隆這輩子,一共有三個皇後,第一個就是富察皇後,第三個是嘉慶的生母,第二個皇後是烏拉那拉氏,隻不過乾隆的心裏再也容不下任何人了。
能夠讓烏拉那拉氏當皇後,完全是因為乾隆的母親逼著他立的,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更不可一日無母。
這一切,乾隆也明白,並不是這個女人不夠好,而是他的心裏隻有一個位置,那就是故去的富察皇後,別的女人也進不到他的心裏去了,乾隆在他的詩裏這樣說過
“豈必新琴終不及,究輸舊劍久”
衣不如新,人不如舊!
一個人如果總是在懷念過去,不是過去讓他難過就是過去讓他快樂。
前些年的時候,烏拉那拉氏還很理解乾隆,可隨著時間的推移,烏拉那拉氏竟然發現自己雖然是皇後,可壓根就是隻有一個名,乾隆對她根本就提不起來任何興趣。
女人最怕的永遠是孤獨,而乾隆給予烏拉那拉氏的不僅是孤獨,還有冷暴力!
終於,烏拉那拉氏爆發了,在和乾隆吵了一架之後,被乾隆打入了冷宮。
從此以後,乾隆再也沒有立過皇後!
有人可能會說了,你不是說嘉慶的母親是皇後嗎?怎麽隻有兩個?
那是因為嘉慶登基之後,母憑子貴!
在富察皇後死後,乾隆從來沒有讓別的女人在他的房間留宿,這一刻的乾隆,隻有性,而沒有愛。
每次看的時候,其實我也挺感動的。
清朝的皇帝好像都是癡情種,從皇太極到康熙再到乾隆,一直到光緒。
所以說,這個世界上,真正的愛情,並不是誰也離不開誰,而是一個已經去了,一個還在追思。
希望大家永遠理解不了這句話。
都說乾隆寫詩水平一般,最後讓大家看一首乾隆追憶富察皇後的詩
“尚強歡以相慰兮,每禁情而製淚。
製淚兮,淚滴襟,強歡兮,歡匪心。”
愛情,永遠是人過不去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