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新附漢軍依舊還在衝鋒。
憑借著無與倫比的人數優勢,他們又搭上了兩百根雲梯。
後方,在布達齊的率領之下,一支蒙古八旗軍已經悄然開始出發。這一次,這些草原上的男兒並沒有騎馬,但他們也並沒有放棄手中的另外一向利器。
長弓!
隻見,兩千蒙古八旗軍彎弓搭箭,組成一個個箭陣朝著城牆上漫射過去。
角落裏,陳維道目瞪口呆。
剛投降不多久的周賀更是感覺一陣心冷:“大……大人……這樣會誤傷到衝鋒的將士啊!”
陳維道瞥了周賀一眼,卻是咬著牙道:“將預備隊給我拉上去!”
“還要加大衝鋒力度嗎?”周賀不明所以。
陳維道看了一眼這些還跟著自己的千餘漢軍,麵目忽然變得格外猙獰:“敢有退者,殺無赦!”
……
毫無顧忌的漫射將城頭上上的守軍的努力頓時打迴了原點,麵對密集的箭雨,守軍不得不搭起一個個防箭樓抵抗。
但防箭樓擋住了箭,卻擋不住從雲梯上攀爬上來的敵軍。在陳維道預備隊變作軍法隊後,這些新附漢軍頓時如同發了瘋一樣拚命地衝了上來。
盡管這些衝上來的漢軍基本上戰鬥力都是頗為孱弱,但再如何孱弱,卻架不住源源不斷上城的炮灰啊。
很快,陳德便感覺到了自己部下的折損開始逐漸增大。後麵,隨軍醫院的民夫們不住地抬著前方的傷卒,而陳德,漸漸地感覺到城頭上增加的敵軍開始越來越多了。
“不行……不行……”陳德喃喃著:“絕不能打成這幅鳥樣!”
就當陳德心中下定決定的時候,忽然。陳德身邊的一個老親兵驚喜道:“校尉!箭雨好像少了!”
“少了?”陳德楞了一下。或許是名將種子的天賦忽然帶給了他一線靈光,陳德猛地大叫道:“親軍衛隊,隨我集結!還有,三個預備百戶的人都拉上來,立刻,就現在。拉上來防備!”
陳德有為數一百餘人的親軍衛隊。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陳永福與陳德裁撤了家丁營以後帶進軍中的,是朱慈烺用來平衡將領私兵與官軍的一項舉措。故而,比起一般訓練缺缺的官軍,親軍衛隊無論是在訓練水平上還是戰鬥經驗書行,都遠超普通官軍。再加上因為需要隨時護衛左右的原因,這一支衛隊可以說是陳德第一時間可以派上去的力量。
“殺啊!”
“殺啊!”
“殺啊!”
……
無數的四喊殺聲響起。
忽然又是上百根雲梯 搭了上來,城頭上,頓時就有將士怒吼了起來:“是那些蒙古韃子!”
布達齊顯然並沒有打算依靠弓箭就可以擊潰戰陣。這一次,蒙古戰士門放棄了馬戰。集結著隊伍開始衝鋒向臨清城頭。
伴隨著越來越稀疏的箭雨,是越來越密集的衝鋒。
這一次,比起那些虛弱的新附漢軍,蒙古兵的進攻顯然要來得更加犀利。這些來自漠北草原的蒙古人見慣了貧窮,在殘酷的環境之中成長,大多兇悍狂野,多數都有打鬥廝殺的經驗。盡管不是他們熟悉的馬戰,但攀上城頭的蒙古戰士單挑起來。卻足以勝過第四步兵營裏訓練還隻有幾個月的新兵。
而火銃兵在這一刻麵對近戰的蒙古兵也頓時感覺到了措手不及。扛著刀槍與滾石檑木的近戰士兵麵對突然增多又強悍的蒙古兵,也紛紛支撐不住。
一時間。城頭上竟是立刻就出現了兩個被蒙古戰士突破的缺漏。
“蒙古韃子,以為我大明男兒無人嗎?”陳德怒吼著,領著上百親軍衛隊衝了上去。
頓時,兩個缺漏就被陳德領著百來親軍堵了上去。
這親軍衛隊可不比那些訓練不足的小兵,個個都有見過血的經曆,無論是戰鬥意誌還是心性沉穩亦或者殺伐技巧。都是不弱這些蒙古韃子。
隻瞬息間,兩個漏洞就被陳德補了上去。
但好景不長,兩千蒙古戰士已經開始順著越來越多的雲梯衝了上來。一個,兩個,三個……
越來也多的突破點開始增多。
後續趕到的三個預備百戶紛紛送上來。隻是這五百人在麵對兩千蒙古戰士的衝擊之下,越來越艱難。
剛剛撲滅了一個突破點,卻發現又多了一個。
這個時候,任誰也知道城頭上的情況危急到了極點了。
“正常的攻城戰,豈會一開場就打到城頭上拉鋸?”楊文嶽焦急了:“殿下……”
“不急。”朱慈烺皺著眉頭,望著城頭下的滿清大軍,皺起了眉頭:“韃子的攻城車還沒動。”
楊文嶽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滿清……還未出全力!那些女真精兵!”
“我要知道他們的進攻方向!”朱慈烺喃喃著,拿起了千裏鏡,仔細地追尋著戰場上的蛛絲馬跡。
但顯然,同樣老於戰事的蘇拜絕沒有朱慈烺所預料地那般可以輕易發現馬腳。
而城頭上,越來越多的突破點已經出現了。
無論陳德如何打拚命堵缺,卻有種迴天乏力之感。
朱慈烺觀察良久,卻依舊沒有發現女真精兵的進攻發香。
見此,朱慈烺隻能無可奈何地點頭:“虎子臣接手左邊防務,紅娘子負責右邊防務。”
臨清東城是舊城,城牆的範圍其實比新城要大許多。因為這段城牆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城市四分之三的周長。而這,其實也是陳德防守吃力的原因。
兩千兵馬要負責一個州城的防務,也未免太難為人了。
終於,在虎子臣與紅娘子的增兵之下,城頭上的防務一下子穩固了起來。
多了四千人,城頭上好不容易攀爬上來,還未組織起戰法的蒙古韃子與新附漢軍便被一個個趕下去。
很快,伴隨著滾石檑木被不斷運上來,伴隨著一根根火把沾著火油將雲梯點燃,城頭下的攻勢頓時遲緩了下來。
“我找到了!”和托指著臨清舊城的東南角裏:“我們,進攻那裏!那裏是明軍防守的薄弱點!”(未完待續。)
憑借著無與倫比的人數優勢,他們又搭上了兩百根雲梯。
後方,在布達齊的率領之下,一支蒙古八旗軍已經悄然開始出發。這一次,這些草原上的男兒並沒有騎馬,但他們也並沒有放棄手中的另外一向利器。
長弓!
隻見,兩千蒙古八旗軍彎弓搭箭,組成一個個箭陣朝著城牆上漫射過去。
角落裏,陳維道目瞪口呆。
剛投降不多久的周賀更是感覺一陣心冷:“大……大人……這樣會誤傷到衝鋒的將士啊!”
陳維道瞥了周賀一眼,卻是咬著牙道:“將預備隊給我拉上去!”
“還要加大衝鋒力度嗎?”周賀不明所以。
陳維道看了一眼這些還跟著自己的千餘漢軍,麵目忽然變得格外猙獰:“敢有退者,殺無赦!”
……
毫無顧忌的漫射將城頭上上的守軍的努力頓時打迴了原點,麵對密集的箭雨,守軍不得不搭起一個個防箭樓抵抗。
但防箭樓擋住了箭,卻擋不住從雲梯上攀爬上來的敵軍。在陳維道預備隊變作軍法隊後,這些新附漢軍頓時如同發了瘋一樣拚命地衝了上來。
盡管這些衝上來的漢軍基本上戰鬥力都是頗為孱弱,但再如何孱弱,卻架不住源源不斷上城的炮灰啊。
很快,陳德便感覺到了自己部下的折損開始逐漸增大。後麵,隨軍醫院的民夫們不住地抬著前方的傷卒,而陳德,漸漸地感覺到城頭上增加的敵軍開始越來越多了。
“不行……不行……”陳德喃喃著:“絕不能打成這幅鳥樣!”
就當陳德心中下定決定的時候,忽然。陳德身邊的一個老親兵驚喜道:“校尉!箭雨好像少了!”
“少了?”陳德楞了一下。或許是名將種子的天賦忽然帶給了他一線靈光,陳德猛地大叫道:“親軍衛隊,隨我集結!還有,三個預備百戶的人都拉上來,立刻,就現在。拉上來防備!”
陳德有為數一百餘人的親軍衛隊。這些人基本上都是陳永福與陳德裁撤了家丁營以後帶進軍中的,是朱慈烺用來平衡將領私兵與官軍的一項舉措。故而,比起一般訓練缺缺的官軍,親軍衛隊無論是在訓練水平上還是戰鬥經驗書行,都遠超普通官軍。再加上因為需要隨時護衛左右的原因,這一支衛隊可以說是陳德第一時間可以派上去的力量。
“殺啊!”
“殺啊!”
“殺啊!”
……
無數的四喊殺聲響起。
忽然又是上百根雲梯 搭了上來,城頭上,頓時就有將士怒吼了起來:“是那些蒙古韃子!”
布達齊顯然並沒有打算依靠弓箭就可以擊潰戰陣。這一次,蒙古戰士門放棄了馬戰。集結著隊伍開始衝鋒向臨清城頭。
伴隨著越來越稀疏的箭雨,是越來越密集的衝鋒。
這一次,比起那些虛弱的新附漢軍,蒙古兵的進攻顯然要來得更加犀利。這些來自漠北草原的蒙古人見慣了貧窮,在殘酷的環境之中成長,大多兇悍狂野,多數都有打鬥廝殺的經驗。盡管不是他們熟悉的馬戰,但攀上城頭的蒙古戰士單挑起來。卻足以勝過第四步兵營裏訓練還隻有幾個月的新兵。
而火銃兵在這一刻麵對近戰的蒙古兵也頓時感覺到了措手不及。扛著刀槍與滾石檑木的近戰士兵麵對突然增多又強悍的蒙古兵,也紛紛支撐不住。
一時間。城頭上竟是立刻就出現了兩個被蒙古戰士突破的缺漏。
“蒙古韃子,以為我大明男兒無人嗎?”陳德怒吼著,領著上百親軍衛隊衝了上去。
頓時,兩個缺漏就被陳德領著百來親軍堵了上去。
這親軍衛隊可不比那些訓練不足的小兵,個個都有見過血的經曆,無論是戰鬥意誌還是心性沉穩亦或者殺伐技巧。都是不弱這些蒙古韃子。
隻瞬息間,兩個漏洞就被陳德補了上去。
但好景不長,兩千蒙古戰士已經開始順著越來越多的雲梯衝了上來。一個,兩個,三個……
越來也多的突破點開始增多。
後續趕到的三個預備百戶紛紛送上來。隻是這五百人在麵對兩千蒙古戰士的衝擊之下,越來越艱難。
剛剛撲滅了一個突破點,卻發現又多了一個。
這個時候,任誰也知道城頭上的情況危急到了極點了。
“正常的攻城戰,豈會一開場就打到城頭上拉鋸?”楊文嶽焦急了:“殿下……”
“不急。”朱慈烺皺著眉頭,望著城頭下的滿清大軍,皺起了眉頭:“韃子的攻城車還沒動。”
楊文嶽一下子就明白了過來:“滿清……還未出全力!那些女真精兵!”
“我要知道他們的進攻方向!”朱慈烺喃喃著,拿起了千裏鏡,仔細地追尋著戰場上的蛛絲馬跡。
但顯然,同樣老於戰事的蘇拜絕沒有朱慈烺所預料地那般可以輕易發現馬腳。
而城頭上,越來越多的突破點已經出現了。
無論陳德如何打拚命堵缺,卻有種迴天乏力之感。
朱慈烺觀察良久,卻依舊沒有發現女真精兵的進攻發香。
見此,朱慈烺隻能無可奈何地點頭:“虎子臣接手左邊防務,紅娘子負責右邊防務。”
臨清東城是舊城,城牆的範圍其實比新城要大許多。因為這段城牆幾乎可以說是一個城市四分之三的周長。而這,其實也是陳德防守吃力的原因。
兩千兵馬要負責一個州城的防務,也未免太難為人了。
終於,在虎子臣與紅娘子的增兵之下,城頭上的防務一下子穩固了起來。
多了四千人,城頭上好不容易攀爬上來,還未組織起戰法的蒙古韃子與新附漢軍便被一個個趕下去。
很快,伴隨著滾石檑木被不斷運上來,伴隨著一根根火把沾著火油將雲梯點燃,城頭下的攻勢頓時遲緩了下來。
“我找到了!”和托指著臨清舊城的東南角裏:“我們,進攻那裏!那裏是明軍防守的薄弱點!”(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