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對倪元璐的主動,朱慈烺心中唯有大喜。
隻不過,一旁的李邦華倒是苦笑了起來。他是不好反駁這位忘年交,隻好在一旁靜靜等著朱慈烺迴複。
朱慈烺聞言,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時間掄起了軍略。
“若論軍事,我卻首推後勤補給。世人都知曉皇家近衛軍團能征善戰,連虜酋阿巴泰都授首,知曉兵精將廣,卻不知一支強軍更在於維持。首要,更是後勤補給。臨清一戰,前後軍務司投入銀兩百萬,為了購買糧食更是窮心竭力。為此,我在軍中前後四度組織人手,編撰後勤標準教科書。從糧食采買規範、戰地幹糧工坊、常備營房食堂委運營一直到兵械調度標準規範林林總總,共計六萬七千字。來人……都我準備的那些草稿一應都拿來。”
倪元璐聞言,頓時大喜翻閱起來。
隨後,兩人相談甚歡,又討論起了行軍打仗的一些具體細節。這個時候,朱慈烺便大談特談方陣與長陣的運用。這一次周延儒被自己戳穿了麵目。自家父皇已然失望,哪怕相信東林黨中或許有些賢才,也很難再信任。
朱慈烺是靠著後世的印象明白這兩人都殉國了。可其餘人呢?錢謙益的水太涼朱慈烺可是記憶猶新。
李邦華這一問,顯然還是沒有絕了東林之輩對那首輔之位的心思。
可宰輔的位置,朱慈烺卻是不想碰。這個時候碰了,恐怕父子之間就再難有互信了。
這般想著,朱慈烺卻反問道:“不知左都禦史以為當今東林,還有多少賢才?”
“這……”李邦華頓時被問住了。倪元璐卻心中忽然一亮,敏銳地感覺到了朱慈烺將江南士林悄悄替換成了東林。
這怎麽迴答? 李邦華沉吟稍許道:“自然是有的。如黃幼玄(黃道周)、史憲之(史可法)都是士林信重之輩。臣下亦是明白此二人之才學。”
“能為孤所用否?”朱慈烺笑著。
李邦華頓時沉默了。這兩人當然是忠君的。可而今崇禎皇帝還在位呢,這話怎麽答?
“孤無意與舊東林。”朱慈烺沒有為難兩人。輕聲道:“若要孤點評東林。不外乎,魚目混雜,泥沙俱下。固然有誌高氣潔之輩,但亦是摻雜名不副實之人。東林之中好空談大義。實務全無的人太多了。孤看不上。倒是總憲在崇禎初年時整頓京營之舉,孤深讚賞。”
李邦華謙遜了一句,沒有多話:“殿下繆讚。”
倪元璐卻雙目閃閃,他敏銳地感覺到了朱慈烺對東林朋黨相結並無抵觸:“殿下亦是未想否定我東林罷?臣下一直有一個揣測,還望殿下允我放肆!”
“但請直言無妨。”朱慈烺正襟危坐。
倪元璐鼓足勇氣道:“我東林已然為朋黨,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有人在的地方便有江湖。權欲之爭,必起朋黨。君子黨而不群,孤還是認可的。”朱慈烺毫無顧忌:“但孤不打算起黨政。因為陛下見不得朋黨,故而朝臣之中明明有齊楚浙黨,明明有東林,有所謂閹黨。但無人承認,遮遮掩掩,行秘密之政治,一派烏煙瘴氣,唯有糊弄一人。”
這個糊弄一人說的是誰,三人都明白。
倪元璐頓時大喜,他明白自己這一迴賭對了。
朱慈烺並不忌諱朋黨,從朱慈烺毫無顧忌談論東林這個群體的時候,倪元璐就猜到了。對於官員而言,東林的存在是個公開的秘密。但對於皇室而言,東林卻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存在。因為,這涉及到崇禎皇帝的一個心病。朱由檢認為大臣結黨是為了營私的,是為了聯合起來糊弄皇帝的。故而,堅決打擊結黨之輩,當年溫體仁就是這麽把周延儒搞下台的。這樣一來東林自然就諱莫如深,誰都不敢提。
但眼下,朱慈烺卻不忌諱。因為,他要的就是親手打造出一個新的東林!(未完待續。)
隻不過,一旁的李邦華倒是苦笑了起來。他是不好反駁這位忘年交,隻好在一旁靜靜等著朱慈烺迴複。
朱慈烺聞言,自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一時間掄起了軍略。
“若論軍事,我卻首推後勤補給。世人都知曉皇家近衛軍團能征善戰,連虜酋阿巴泰都授首,知曉兵精將廣,卻不知一支強軍更在於維持。首要,更是後勤補給。臨清一戰,前後軍務司投入銀兩百萬,為了購買糧食更是窮心竭力。為此,我在軍中前後四度組織人手,編撰後勤標準教科書。從糧食采買規範、戰地幹糧工坊、常備營房食堂委運營一直到兵械調度標準規範林林總總,共計六萬七千字。來人……都我準備的那些草稿一應都拿來。”
倪元璐聞言,頓時大喜翻閱起來。
隨後,兩人相談甚歡,又討論起了行軍打仗的一些具體細節。這個時候,朱慈烺便大談特談方陣與長陣的運用。這一次周延儒被自己戳穿了麵目。自家父皇已然失望,哪怕相信東林黨中或許有些賢才,也很難再信任。
朱慈烺是靠著後世的印象明白這兩人都殉國了。可其餘人呢?錢謙益的水太涼朱慈烺可是記憶猶新。
李邦華這一問,顯然還是沒有絕了東林之輩對那首輔之位的心思。
可宰輔的位置,朱慈烺卻是不想碰。這個時候碰了,恐怕父子之間就再難有互信了。
這般想著,朱慈烺卻反問道:“不知左都禦史以為當今東林,還有多少賢才?”
“這……”李邦華頓時被問住了。倪元璐卻心中忽然一亮,敏銳地感覺到了朱慈烺將江南士林悄悄替換成了東林。
這怎麽迴答? 李邦華沉吟稍許道:“自然是有的。如黃幼玄(黃道周)、史憲之(史可法)都是士林信重之輩。臣下亦是明白此二人之才學。”
“能為孤所用否?”朱慈烺笑著。
李邦華頓時沉默了。這兩人當然是忠君的。可而今崇禎皇帝還在位呢,這話怎麽答?
“孤無意與舊東林。”朱慈烺沒有為難兩人。輕聲道:“若要孤點評東林。不外乎,魚目混雜,泥沙俱下。固然有誌高氣潔之輩,但亦是摻雜名不副實之人。東林之中好空談大義。實務全無的人太多了。孤看不上。倒是總憲在崇禎初年時整頓京營之舉,孤深讚賞。”
李邦華謙遜了一句,沒有多話:“殿下繆讚。”
倪元璐卻雙目閃閃,他敏銳地感覺到了朱慈烺對東林朋黨相結並無抵觸:“殿下亦是未想否定我東林罷?臣下一直有一個揣測,還望殿下允我放肆!”
“但請直言無妨。”朱慈烺正襟危坐。
倪元璐鼓足勇氣道:“我東林已然為朋黨,不知殿下以為如何?”
“有人在的地方便有江湖。權欲之爭,必起朋黨。君子黨而不群,孤還是認可的。”朱慈烺毫無顧忌:“但孤不打算起黨政。因為陛下見不得朋黨,故而朝臣之中明明有齊楚浙黨,明明有東林,有所謂閹黨。但無人承認,遮遮掩掩,行秘密之政治,一派烏煙瘴氣,唯有糊弄一人。”
這個糊弄一人說的是誰,三人都明白。
倪元璐頓時大喜,他明白自己這一迴賭對了。
朱慈烺並不忌諱朋黨,從朱慈烺毫無顧忌談論東林這個群體的時候,倪元璐就猜到了。對於官員而言,東林的存在是個公開的秘密。但對於皇室而言,東林卻是一個諱莫如深的存在。因為,這涉及到崇禎皇帝的一個心病。朱由檢認為大臣結黨是為了營私的,是為了聯合起來糊弄皇帝的。故而,堅決打擊結黨之輩,當年溫體仁就是這麽把周延儒搞下台的。這樣一來東林自然就諱莫如深,誰都不敢提。
但眼下,朱慈烺卻不忌諱。因為,他要的就是親手打造出一個新的東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