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齊越的用處
從亂世開始建立神話時代 作者:白日茉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郡城,扶風。
郡守府,政務堂。
為了應對從前線傳迴來的意外消息,沈措召集了身處漁陽的所有政務堂官員。
大堂之中,沈措身居主位。
堂下一邊是主管政務堂內務以及基層三大體係的孫行儼,另一邊是分屬政務堂,但主管刑法律令的杜渾。
其次還有位於軍中協調周轉軍務的盧幹,此行邀請盧幹前來,便是需要盧幹發揮好自己歸義軍內部的優勢,與地方的孫行儼、杜渾之間做好配合。
看著堂下的三人,沈措也不囉嗦,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根據前線將士來報~”
“遙城、婺江兩地現在的情況十分嚴峻,不誇張的說,這幾日以來,幾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百姓逃往我歸義軍治下~”
“到如今,這股跡象還沒有絲毫減緩~”
“其中根據前線將士來報,紅巾軍進入婺江以來,以搜剿紅巾叛軍齊越為由,在婺江各地強殺劫掠~”
“單我軍見識到的百人以上的殺戮,便不下於三十起,至於前線將士們沒看到的,恐怕更多~”
“如今的歸義軍,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反抗官府地義軍了,他們已經變成了禍害百姓的源頭,若是繼續留著他們,恐怕遺患無窮~”
“此次召集各位前來,便是要對如何處理紅巾軍一事,商討出一個章程,不知道三位,有沒有什麽看法?”
麵對沈措的問話,三人心中略有所悟。
手指紛紛不約而同的摩挲起了手中那本前線傳來的公文,其中記錄著曲雲部隊,以及其他部隊進入婺江以後的情報。
以及從清掃的紅巾軍嘍囉口中,知曉的所有的關於紅巾軍分裂的消息,以及齊越部隊的相關了解和蹤跡。
此時,孫行儼似乎有了想法。
隻見其抬頭看向沈措以及其他兩人,正欲起身。
“首領~”
見孫行儼起身,沈措望著孫行儼,伸手說道。
“哦?”
“孫兄有想法?”
得到答複,孫行儼隨即起身分析道。
“於我部而言~”
“若是想要介入紅巾軍一事,不引起岷撒族、承天教的反感,亦或者不為我部未來的發展留下隱患~”
“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一個合理、正當的理由,而且在我們與紅巾軍之間,也最好不能是我們先動手,以免留下把柄~”
“否則,後來的人們,迴想起我們先前派出將士救助兩地百姓的行為,再結合我們的做法,恐怕隻會認為我們心懷叵測~”
“這對於我歸義軍的形象不利~”
聞言,在座眾人互相看了看,紛紛點頭。
一直以來,在豪強、權貴們眼中窮兇極惡的歸義軍,在漁陽以及雲邊各地百姓中的口中,卻擁有著不錯甚至說極好的口碑。
而這種口碑,自然不會是無緣無故形成的,這是長久以來,在歸義軍的身體力行下,百姓們發自內心感受而傳播的。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沈措的推波助瀾。
不過,這種無形的名聲、口碑也不單單隻是一個好看的花瓶,其潛在的影響,也為歸義軍的發展帶來了許多的助力。
這種影響不僅吸引了大量來自其他義軍治下的流民、災民,還潛在的降低了歸義軍統治一塊新地區的成本。
這次的堯縣和海寧三城,便是最好的例子。
否則,歸義軍怎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順利將這四地納入歸義軍的統治之下。
這不應當單純歸功於歸義軍武力和手段的強硬,亦或者政策的影響,更多的還那些構成地方基礎的百姓們,對於歸義軍集體性的歡迎,換句話說便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不說主管內務修建水利的孫行儼,就是杜渾、盧幹,哪個係統沒有在歸義軍的這個好形象下受益,所以他們很清楚一個好的形象,究竟給歸義軍帶來了多大的好處。
實在是沒有必要的話,幾人是不會以歸義軍上上下下幾萬人建立起來的口碑,作為代價,去與紅巾軍兌子的。
那實在是太虧了!
見眾人都同意,孫行儼一邊說一邊踱步來到了正堂中央,同時一手舉著手中的公文,望向在場幾人說道。
“要想破局,私以為破局之法便在這本公文之中~”
聞言,杜渾與盧幹等人對視一笑。
看來幾人是想到一塊去了!
接著孫行儼說道。
“從前線發來的這本公文中,我們可以知道,這夥叛離紅巾軍的賊首,名為齊越~”
“根據審問結果,此次崔駿發兵婺江,率軍劫掠四方,極大的目的之一,便是為了搜捕這夥部隊,消滅紅巾軍的叛離勢力~”
“而且讓我覺得有意思的一點,若不是重名的話,那這位齊越恐怕我們也都是見過的~”
說著,孫行儼幾人笑了笑。
孫行儼突然說這麽一句話。自然不會是無頭無尾,在這種時候,歸義軍若是想要對齊越做些什麽,有這麽一個曾經彼此交流過的經曆,那可是能減少不少中間的困難的。
接著孫行儼繼續說道。
“不過,齊越的出現,也讓我更加看清了紅巾軍內部嚴峻的矛盾~”
“各位請想一想~”
“這麽一個在紅巾軍中甚至排不到前三位置的人,竟然能夠在崔駿眼皮子底下,拉起一支隊伍,還成功叛離了紅巾軍~”
“這隻能說明紅巾軍內部仍然有一大批人不同意崔駿的做法,並且雙方在紅巾軍內部出現了嚴重的衝突和矛盾~”
“否則,事情定然是不會輕易走到這一步!”
連帶著沈措,三人一同點了點頭。
幾人到此為止都很是認同孫行儼的分析,尤其一些還是從孫行儼的角度分析得到的,對他們的啟發也比較大。
最後,孫行儼做出論斷。
“所以,我們不妨以齊越為跳板,作為幹預紅巾軍的理由,即我們承認的紅巾軍是齊越這一支,而不是崔駿那一支~”
“想來到時候,齊越應該也不會不同意的,畢竟一旦崔駿找到他們,定會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
此時,沈措點了點頭補充道。
“這個法子不錯!”
“不過真要是到了那一步,恐怕一切都晚了,所以我們最好還是要在雙方接觸之前,搶先與齊越搭上線~”
“紅巾軍的崔駿是個聰明人,這個家夥對我們的做事風格很了解,知道我們沒有向他這會昔日盟友隨意出手的理由~”
“所以這個家夥對於前段時間,我們派出去的搜救部隊,完全充耳不聞,甚至對於那些死在我們手下的部下也表現的毫不在意~”
“他不想給我們留下任何一點介入的借口,所以這次我們的動作一旦慢一步,被他發覺了我們打算接觸齊越的意圖,恐怕到時候他會很瘋狂~”
“若隻是與齊越火拚倒也罷了!可就怕火上澆油,讓那些活下來的百姓,再受一茬苦~”
“所以,在我看來,我們的步子還需要快一點~”
聽完,幾人也明白了沈措的意思。
“首領說的有道理~”
見眾人接受,沈措又補充了一句。
“為了戰後處理紅巾軍的遺留問題~”
“在我看來,到時候不妨可以對齊越所屬部隊,考察一番,或許我們可以把他們這一支吸納進入歸義軍,這樣應該會減少不少麻煩~”
聞言,幾人眉頭皺起思考了一番,以及此舉可能帶來的後果,想法倒是不錯,可齊越的想法以及實際的情況還猶未可知。
隻見,杜渾起身提醒道。
“首領,此事還不可操之過急~”
“還是先要與齊越接觸一番再說吧!”
見狀,沈措笑著點了點頭,迴答道。
“放心,我心裏也有數~”
“前期可按照孫兄的做法來,先行接觸一番齊越,摸清楚他們那邊的情況,然後再按照規劃,以齊越為跳板,拿下紅巾軍~”
“至於之後齊越何去何從~”
“那到時候便隨緣吧!”
“若是一切順利,齊越也有意,我們的考察也能通過,那自然是不妨接納齊越,若是不願,自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換一支紅巾軍在我們旁邊,我還是可以忍受的,隻不過到時候,既然是利益關係了,那紅巾軍至少要把婺江給我們~”
見首領想法清楚,杜渾也知道自己的擔心有些過了,於是拱手歉意說道。
“首領深謀遠慮,屬下多嘴了!”
“哪裏?杜兄敢於直諫,這才使我更高興~”
兩人相視一笑,尷尬的氣氛頓時消散。
此時盧幹問道。
“不知首領,此行打算以誰為使者~”
聞言,沈措看向盧幹問道。
“盧老,可是有人選推薦!”
聞言,盧幹也不廢話直接說道。
“不妨讓曲雲去吧!”
“兩人也算是老相識了,上次護送使團的隊伍正是曲雲率領,恰好曲雲現在也在婺江前線~”
聞言,沈措點了點頭,迴答道。
“既然如此,那便由曲雲聯絡齊越吧!”
說著,沈措忽然想起了曲雲這個熟悉的名字,隻見其對著盧幹驚奇的問道。
“這個曲雲是不是婺江前線公文中,拷問得到紅巾軍分裂情報的那位騎兵將領~”
聞言,盧幹點了點頭。
“哈哈哈~”
有了盧幹的肯定,沈措也想起了曲雲的更多信息。
“我記得曲雲是第二批進入隨軍武學的學員,短短時間,能夠有此表現,實在是不錯~”
“告訴曲雲,若是此行再次立功,成功搭上了齊越,到時候滅掉了紅巾軍,他曲雲首先一個大功~”
軍中的兒郎表現優異,盧幹這個軍中的政務主官自然也高興,盧幹看著沈措拱手答道。
“諾!”
軍中的應對有了,可內政上同樣也不能缺少,沈措轉頭看向杜渾和孫行儼兩人。
“此次前線的進攻計劃,由歸義軍製定,你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這大戰期間,做好軍隊和百姓後勤保障~”
“到時候戰亂一起,勢必會有大量的百姓逃離出來,你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將這些百姓分流安置在其他各縣~”
“水利、築城什麽的,都可以暫時安排起來,關鍵就是要為百信提供足夠的口糧,使得他們穩定下來~”
對著孫行儼說完,沈措又對著杜渾說道。
“這期間畢竟會有大量的混亂,到時候就由你來處理,記住對於作亂者,一律重處,普通的小事,要輕放,明白嗎?”
“諾!”
杜渾還是第一次參與到如此大的行動之中,不過這樣的情況,前段時間修建水利地時候,他還是有一些經驗的。
杜渾相信自己沒有問題。
況且到時候還可以抽調歸義軍或者護村隊,維持治安。
安排完了所有的東西,沈措的神色也放鬆了下來,他之所以如此安排,除了是為了安置百姓,其實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畢竟任何的謀劃都不會萬無一失!
一旦紅巾軍那邊真的出了問題,比如齊越身死,紅巾軍乃至遙城兩地仍在崔駿控製之下,歸義軍無法找到介入借口。
亦或者齊越那邊出現變故,歸義軍無法吞並齊越、甚至拿到一縣之地的報酬。
這些行動就會成為沈措埋給對方的大雷。
因為到時候,當對方想要做些什麽的時候,隻會發現在這片經曆了一番戰亂的土地之上,隻剩下了一片白地。
長久以來。
在這片土地上,百們似乎很重要,有時候似乎又不重要,似乎鐮刀割下去,來年就會生出新的一茬。
而沈措的這個做法,就是要讓那波拿下遙城兩地的人,好好體會一番無力迴天的感覺。
失去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口,就算這片土地再富饒,開發的再好,也隻會化作一片荒田,土地總是需要人來耕種的。
沒有了維持軍力的基礎,紅巾軍到時候再不想,也隻會變成一支流寇勢力,亦或者山賊、盜賊、水匪。
到了那時候,紅巾軍除了投降,或者北上與承天教對抗,留下來隻會是死路一條。
不過對於這個思路,沈措並沒有向其他人沒有解釋,這次的遷徙隻能說是機緣巧合下的推波助瀾,並不具備普遍實行的可能。
郡守府,政務堂。
為了應對從前線傳迴來的意外消息,沈措召集了身處漁陽的所有政務堂官員。
大堂之中,沈措身居主位。
堂下一邊是主管政務堂內務以及基層三大體係的孫行儼,另一邊是分屬政務堂,但主管刑法律令的杜渾。
其次還有位於軍中協調周轉軍務的盧幹,此行邀請盧幹前來,便是需要盧幹發揮好自己歸義軍內部的優勢,與地方的孫行儼、杜渾之間做好配合。
看著堂下的三人,沈措也不囉嗦,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
“根據前線將士來報~”
“遙城、婺江兩地現在的情況十分嚴峻,不誇張的說,這幾日以來,幾乎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百姓逃往我歸義軍治下~”
“到如今,這股跡象還沒有絲毫減緩~”
“其中根據前線將士來報,紅巾軍進入婺江以來,以搜剿紅巾叛軍齊越為由,在婺江各地強殺劫掠~”
“單我軍見識到的百人以上的殺戮,便不下於三十起,至於前線將士們沒看到的,恐怕更多~”
“如今的歸義軍,已經不是曾經那個反抗官府地義軍了,他們已經變成了禍害百姓的源頭,若是繼續留著他們,恐怕遺患無窮~”
“此次召集各位前來,便是要對如何處理紅巾軍一事,商討出一個章程,不知道三位,有沒有什麽看法?”
麵對沈措的問話,三人心中略有所悟。
手指紛紛不約而同的摩挲起了手中那本前線傳來的公文,其中記錄著曲雲部隊,以及其他部隊進入婺江以後的情報。
以及從清掃的紅巾軍嘍囉口中,知曉的所有的關於紅巾軍分裂的消息,以及齊越部隊的相關了解和蹤跡。
此時,孫行儼似乎有了想法。
隻見其抬頭看向沈措以及其他兩人,正欲起身。
“首領~”
見孫行儼起身,沈措望著孫行儼,伸手說道。
“哦?”
“孫兄有想法?”
得到答複,孫行儼隨即起身分析道。
“於我部而言~”
“若是想要介入紅巾軍一事,不引起岷撒族、承天教的反感,亦或者不為我部未來的發展留下隱患~”
“最好的方法,就是找出一個合理、正當的理由,而且在我們與紅巾軍之間,也最好不能是我們先動手,以免留下把柄~”
“否則,後來的人們,迴想起我們先前派出將士救助兩地百姓的行為,再結合我們的做法,恐怕隻會認為我們心懷叵測~”
“這對於我歸義軍的形象不利~”
聞言,在座眾人互相看了看,紛紛點頭。
一直以來,在豪強、權貴們眼中窮兇極惡的歸義軍,在漁陽以及雲邊各地百姓中的口中,卻擁有著不錯甚至說極好的口碑。
而這種口碑,自然不會是無緣無故形成的,這是長久以來,在歸義軍的身體力行下,百姓們發自內心感受而傳播的。
當然這其中也少不了沈措的推波助瀾。
不過,這種無形的名聲、口碑也不單單隻是一個好看的花瓶,其潛在的影響,也為歸義軍的發展帶來了許多的助力。
這種影響不僅吸引了大量來自其他義軍治下的流民、災民,還潛在的降低了歸義軍統治一塊新地區的成本。
這次的堯縣和海寧三城,便是最好的例子。
否則,歸義軍怎會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順利將這四地納入歸義軍的統治之下。
這不應當單純歸功於歸義軍武力和手段的強硬,亦或者政策的影響,更多的還那些構成地方基礎的百姓們,對於歸義軍集體性的歡迎,換句話說便是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不說主管內務修建水利的孫行儼,就是杜渾、盧幹,哪個係統沒有在歸義軍的這個好形象下受益,所以他們很清楚一個好的形象,究竟給歸義軍帶來了多大的好處。
實在是沒有必要的話,幾人是不會以歸義軍上上下下幾萬人建立起來的口碑,作為代價,去與紅巾軍兌子的。
那實在是太虧了!
見眾人都同意,孫行儼一邊說一邊踱步來到了正堂中央,同時一手舉著手中的公文,望向在場幾人說道。
“要想破局,私以為破局之法便在這本公文之中~”
聞言,杜渾與盧幹等人對視一笑。
看來幾人是想到一塊去了!
接著孫行儼說道。
“從前線發來的這本公文中,我們可以知道,這夥叛離紅巾軍的賊首,名為齊越~”
“根據審問結果,此次崔駿發兵婺江,率軍劫掠四方,極大的目的之一,便是為了搜捕這夥部隊,消滅紅巾軍的叛離勢力~”
“而且讓我覺得有意思的一點,若不是重名的話,那這位齊越恐怕我們也都是見過的~”
說著,孫行儼幾人笑了笑。
孫行儼突然說這麽一句話。自然不會是無頭無尾,在這種時候,歸義軍若是想要對齊越做些什麽,有這麽一個曾經彼此交流過的經曆,那可是能減少不少中間的困難的。
接著孫行儼繼續說道。
“不過,齊越的出現,也讓我更加看清了紅巾軍內部嚴峻的矛盾~”
“各位請想一想~”
“這麽一個在紅巾軍中甚至排不到前三位置的人,竟然能夠在崔駿眼皮子底下,拉起一支隊伍,還成功叛離了紅巾軍~”
“這隻能說明紅巾軍內部仍然有一大批人不同意崔駿的做法,並且雙方在紅巾軍內部出現了嚴重的衝突和矛盾~”
“否則,事情定然是不會輕易走到這一步!”
連帶著沈措,三人一同點了點頭。
幾人到此為止都很是認同孫行儼的分析,尤其一些還是從孫行儼的角度分析得到的,對他們的啟發也比較大。
最後,孫行儼做出論斷。
“所以,我們不妨以齊越為跳板,作為幹預紅巾軍的理由,即我們承認的紅巾軍是齊越這一支,而不是崔駿那一支~”
“想來到時候,齊越應該也不會不同意的,畢竟一旦崔駿找到他們,定會是一場你死我活的大戰~”
此時,沈措點了點頭補充道。
“這個法子不錯!”
“不過真要是到了那一步,恐怕一切都晚了,所以我們最好還是要在雙方接觸之前,搶先與齊越搭上線~”
“紅巾軍的崔駿是個聰明人,這個家夥對我們的做事風格很了解,知道我們沒有向他這會昔日盟友隨意出手的理由~”
“所以這個家夥對於前段時間,我們派出去的搜救部隊,完全充耳不聞,甚至對於那些死在我們手下的部下也表現的毫不在意~”
“他不想給我們留下任何一點介入的借口,所以這次我們的動作一旦慢一步,被他發覺了我們打算接觸齊越的意圖,恐怕到時候他會很瘋狂~”
“若隻是與齊越火拚倒也罷了!可就怕火上澆油,讓那些活下來的百姓,再受一茬苦~”
“所以,在我看來,我們的步子還需要快一點~”
聽完,幾人也明白了沈措的意思。
“首領說的有道理~”
見眾人接受,沈措又補充了一句。
“為了戰後處理紅巾軍的遺留問題~”
“在我看來,到時候不妨可以對齊越所屬部隊,考察一番,或許我們可以把他們這一支吸納進入歸義軍,這樣應該會減少不少麻煩~”
聞言,幾人眉頭皺起思考了一番,以及此舉可能帶來的後果,想法倒是不錯,可齊越的想法以及實際的情況還猶未可知。
隻見,杜渾起身提醒道。
“首領,此事還不可操之過急~”
“還是先要與齊越接觸一番再說吧!”
見狀,沈措笑著點了點頭,迴答道。
“放心,我心裏也有數~”
“前期可按照孫兄的做法來,先行接觸一番齊越,摸清楚他們那邊的情況,然後再按照規劃,以齊越為跳板,拿下紅巾軍~”
“至於之後齊越何去何從~”
“那到時候便隨緣吧!”
“若是一切順利,齊越也有意,我們的考察也能通過,那自然是不妨接納齊越,若是不願,自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
“換一支紅巾軍在我們旁邊,我還是可以忍受的,隻不過到時候,既然是利益關係了,那紅巾軍至少要把婺江給我們~”
見首領想法清楚,杜渾也知道自己的擔心有些過了,於是拱手歉意說道。
“首領深謀遠慮,屬下多嘴了!”
“哪裏?杜兄敢於直諫,這才使我更高興~”
兩人相視一笑,尷尬的氣氛頓時消散。
此時盧幹問道。
“不知首領,此行打算以誰為使者~”
聞言,沈措看向盧幹問道。
“盧老,可是有人選推薦!”
聞言,盧幹也不廢話直接說道。
“不妨讓曲雲去吧!”
“兩人也算是老相識了,上次護送使團的隊伍正是曲雲率領,恰好曲雲現在也在婺江前線~”
聞言,沈措點了點頭,迴答道。
“既然如此,那便由曲雲聯絡齊越吧!”
說著,沈措忽然想起了曲雲這個熟悉的名字,隻見其對著盧幹驚奇的問道。
“這個曲雲是不是婺江前線公文中,拷問得到紅巾軍分裂情報的那位騎兵將領~”
聞言,盧幹點了點頭。
“哈哈哈~”
有了盧幹的肯定,沈措也想起了曲雲的更多信息。
“我記得曲雲是第二批進入隨軍武學的學員,短短時間,能夠有此表現,實在是不錯~”
“告訴曲雲,若是此行再次立功,成功搭上了齊越,到時候滅掉了紅巾軍,他曲雲首先一個大功~”
軍中的兒郎表現優異,盧幹這個軍中的政務主官自然也高興,盧幹看著沈措拱手答道。
“諾!”
軍中的應對有了,可內政上同樣也不能缺少,沈措轉頭看向杜渾和孫行儼兩人。
“此次前線的進攻計劃,由歸義軍製定,你們需要做的就是在這大戰期間,做好軍隊和百姓後勤保障~”
“到時候戰亂一起,勢必會有大量的百姓逃離出來,你們一定要提前做好準備,將這些百姓分流安置在其他各縣~”
“水利、築城什麽的,都可以暫時安排起來,關鍵就是要為百信提供足夠的口糧,使得他們穩定下來~”
對著孫行儼說完,沈措又對著杜渾說道。
“這期間畢竟會有大量的混亂,到時候就由你來處理,記住對於作亂者,一律重處,普通的小事,要輕放,明白嗎?”
“諾!”
杜渾還是第一次參與到如此大的行動之中,不過這樣的情況,前段時間修建水利地時候,他還是有一些經驗的。
杜渾相信自己沒有問題。
況且到時候還可以抽調歸義軍或者護村隊,維持治安。
安排完了所有的東西,沈措的神色也放鬆了下來,他之所以如此安排,除了是為了安置百姓,其實也是為了以防萬一。
畢竟任何的謀劃都不會萬無一失!
一旦紅巾軍那邊真的出了問題,比如齊越身死,紅巾軍乃至遙城兩地仍在崔駿控製之下,歸義軍無法找到介入借口。
亦或者齊越那邊出現變故,歸義軍無法吞並齊越、甚至拿到一縣之地的報酬。
這些行動就會成為沈措埋給對方的大雷。
因為到時候,當對方想要做些什麽的時候,隻會發現在這片經曆了一番戰亂的土地之上,隻剩下了一片白地。
長久以來。
在這片土地上,百們似乎很重要,有時候似乎又不重要,似乎鐮刀割下去,來年就會生出新的一茬。
而沈措的這個做法,就是要讓那波拿下遙城兩地的人,好好體會一番無力迴天的感覺。
失去了這片土地上的人口,就算這片土地再富饒,開發的再好,也隻會化作一片荒田,土地總是需要人來耕種的。
沒有了維持軍力的基礎,紅巾軍到時候再不想,也隻會變成一支流寇勢力,亦或者山賊、盜賊、水匪。
到了那時候,紅巾軍除了投降,或者北上與承天教對抗,留下來隻會是死路一條。
不過對於這個思路,沈措並沒有向其他人沒有解釋,這次的遷徙隻能說是機緣巧合下的推波助瀾,並不具備普遍實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