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戍卒
從亂世開始建立神話時代 作者:白日茉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河郡,因位於中原清水以北而得名。
這裏是受到戰亂波及最嚴重的地區,五六十萬的叛軍,再加上混雜其中的盜賊。
長達幾個月的肆虐,村落被流民、叛軍裹挾,土地被廢棄,經濟、官府崩潰。
原本富饒、人口眾多的清河郡,現已成了饑民遍地的地獄,到處都是流亡之人。
一切的基層秩序都已經崩潰!
就算是朝廷,也隻是以大軍勉強維持著當地官府的運行,而不能改善當地的情況。
重建本就困難,再加上近日戰局困頓。
失去了眾多調配物資的領地,朝廷就更加沒有辦法向清河提供糧食,為了將當地的形勢維持下去,也為了防禦未來的歸義軍。
朝廷再次大肆開始征召戍卒。
這些戍卒大多都是從本地征發,因為服戍役而來,因而被稱之為戍卒。
當然,按照規定戍卒是可以迴家的。
也就是說等到下一批戍卒到來,這些戍守城池的戍卒就可以放歸,重新返迴家園。
但依照現在的形勢,歸義軍來勢洶洶,這些戍卒很有可能看不到迴家的那一天。
靠近清河郡外圍防線的一處烽火台。
數個戍卒正聚集在一起,緊貼著身上那單薄的衣服,一邊搓手取暖,一邊討論道。
“也不知道啥時候送補給來~”
戍卒中一位年紀頗大的戍卒說道。
“不好說!東海、南澗、褚方本來未曾遭遇叛亂,朝廷也是指望著那邊的糧食~”
“可現在三郡盡皆落於叛軍之手!”
“咱們北邊的上原、梓陽等郡,也都是貧瘠、苦寒之地,糧食恐怕也困難!”
“就算是有糧食,恐怕也要緊著城裏的那些貴人來,能到咱們手上的恐怕不多~”
聽到老卒所說,眾人神色低迷。
他們並不懷疑老卒的猜測,自從他們被征召到這裏服役後,剛開始那幾天還好。
至少可以吃飽,但是到了後麵,尤其是隨著防線組建完成,糧食卻越來越少。
就像是這一次,本應該七天的補給,卻隻是三四天的量,若不是戍卒中有位經驗豐富的老卒,他們這幾天就要餓肚子了!
或許是饑餓帶來的還有狂躁,亦或者想法發泄心中多麽不滿,有士卒自暴自棄的說道。
“糧食!糧食!想什麽糧食~”
“叛軍就要打過來了!十幾萬的叛軍就在咱們對麵,有糧食又能活幾天!”
有被刺激到的士卒,沮喪的說道。
“就算叛軍不殺過來,校尉乃至上麵的將軍,恐怕也要指使我們去與叛軍拚殺~”
說起這個,眾人臉色微微一變。
歸義軍的可怕,就算是這些基層士卒,也能從東海、內史、南澗、褚方四郡,接二連三的丟失上,看的一清二楚。
若是與歸義軍開戰,那他們就是送死的炮灰,除了死亡,沒有別的可能。
有戍卒當場哭訴了起來。
“我不想打什麽叛軍,我隻是想要活著迴家,前段時間離家的時候,家裏的糧食就已經不多了!”
“阿父,阿母也死在了戰亂中,家裏隻留下我那孩子和良人,若是我死在此地~”
“她們要怎麽活下去啊!”
“我好想迴家,我不想他們也與那些饑民一樣餓死在家裏,到底該怎麽辦啊?”
那士卒哭訴的聲音,讓眾人感歎不已。
能到這裏來的士卒,基本家裏的情況都不好,所以他們十分能夠理解那人的憂慮。
正如那人的哭訴,若是他們一旦死在這裏,按照清河郡現在的情況,那他們的家裏人除了賣身為奴,便隻有死路一條。
或許是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家人的不幸,不多時,烽火台中哭聲一片。
而就在此時,哭訴中忽然有聲音響起。
“諸位,我有一個想法!”
眾人轉頭看去,見說話之人是角落中的一個戍卒,這人差不多三十多歲,麵容堅毅。
見狀,眾人中的那位老卒隨即問道。
“你小子是個有見識的,我等未來的生路已沒,你若有什麽法子,向我們說一說~”
對於茞廉,眾人還是有些信心的。
這人與世代服役的士卒,有所不同,居然家道中落以前,似乎還是個大行商。
一番相處下來,這人雖然有幾分傲氣,但是卻很有見識,平日裏總能想出一些別人想不到的主意。
“其實諸位主要是憂心家人,就算是按照最好的情況,我等能在此地堅持幾月~”
“可看軍中我等補給的克扣,你們覺得我等寄往後方的糧食,或者那些服役的錢財,真的能夠堅持到我等迴到家中嗎?”
“想想那些盤剝克扣的官吏~”
這話一出,眾人的神色恍惚起來。
這種可能性,他們不是沒有想過,但是來了此地,又無法脫逃,郡中還有家人。
他們這才一直在此堅持了下去。
可是一想到家中親人已經在忍饑挨餓,眾人的心就像是硬生生的撕裂了一樣。
說不定,現在就有他們中某一位戍卒的家人,死在了家裏,或許臨死前還在盼望著他們寄送的糧食。
隻是想到這種可能,士卒們就仿佛不能唿吸。
這裏是受到戰亂波及最嚴重的地區,五六十萬的叛軍,再加上混雜其中的盜賊。
長達幾個月的肆虐,村落被流民、叛軍裹挾,土地被廢棄,經濟、官府崩潰。
原本富饒、人口眾多的清河郡,現已成了饑民遍地的地獄,到處都是流亡之人。
一切的基層秩序都已經崩潰!
就算是朝廷,也隻是以大軍勉強維持著當地官府的運行,而不能改善當地的情況。
重建本就困難,再加上近日戰局困頓。
失去了眾多調配物資的領地,朝廷就更加沒有辦法向清河提供糧食,為了將當地的形勢維持下去,也為了防禦未來的歸義軍。
朝廷再次大肆開始征召戍卒。
這些戍卒大多都是從本地征發,因為服戍役而來,因而被稱之為戍卒。
當然,按照規定戍卒是可以迴家的。
也就是說等到下一批戍卒到來,這些戍守城池的戍卒就可以放歸,重新返迴家園。
但依照現在的形勢,歸義軍來勢洶洶,這些戍卒很有可能看不到迴家的那一天。
靠近清河郡外圍防線的一處烽火台。
數個戍卒正聚集在一起,緊貼著身上那單薄的衣服,一邊搓手取暖,一邊討論道。
“也不知道啥時候送補給來~”
戍卒中一位年紀頗大的戍卒說道。
“不好說!東海、南澗、褚方本來未曾遭遇叛亂,朝廷也是指望著那邊的糧食~”
“可現在三郡盡皆落於叛軍之手!”
“咱們北邊的上原、梓陽等郡,也都是貧瘠、苦寒之地,糧食恐怕也困難!”
“就算是有糧食,恐怕也要緊著城裏的那些貴人來,能到咱們手上的恐怕不多~”
聽到老卒所說,眾人神色低迷。
他們並不懷疑老卒的猜測,自從他們被征召到這裏服役後,剛開始那幾天還好。
至少可以吃飽,但是到了後麵,尤其是隨著防線組建完成,糧食卻越來越少。
就像是這一次,本應該七天的補給,卻隻是三四天的量,若不是戍卒中有位經驗豐富的老卒,他們這幾天就要餓肚子了!
或許是饑餓帶來的還有狂躁,亦或者想法發泄心中多麽不滿,有士卒自暴自棄的說道。
“糧食!糧食!想什麽糧食~”
“叛軍就要打過來了!十幾萬的叛軍就在咱們對麵,有糧食又能活幾天!”
有被刺激到的士卒,沮喪的說道。
“就算叛軍不殺過來,校尉乃至上麵的將軍,恐怕也要指使我們去與叛軍拚殺~”
說起這個,眾人臉色微微一變。
歸義軍的可怕,就算是這些基層士卒,也能從東海、內史、南澗、褚方四郡,接二連三的丟失上,看的一清二楚。
若是與歸義軍開戰,那他們就是送死的炮灰,除了死亡,沒有別的可能。
有戍卒當場哭訴了起來。
“我不想打什麽叛軍,我隻是想要活著迴家,前段時間離家的時候,家裏的糧食就已經不多了!”
“阿父,阿母也死在了戰亂中,家裏隻留下我那孩子和良人,若是我死在此地~”
“她們要怎麽活下去啊!”
“我好想迴家,我不想他們也與那些饑民一樣餓死在家裏,到底該怎麽辦啊?”
那士卒哭訴的聲音,讓眾人感歎不已。
能到這裏來的士卒,基本家裏的情況都不好,所以他們十分能夠理解那人的憂慮。
正如那人的哭訴,若是他們一旦死在這裏,按照清河郡現在的情況,那他們的家裏人除了賣身為奴,便隻有死路一條。
或許是想到了自己的遭遇,家人的不幸,不多時,烽火台中哭聲一片。
而就在此時,哭訴中忽然有聲音響起。
“諸位,我有一個想法!”
眾人轉頭看去,見說話之人是角落中的一個戍卒,這人差不多三十多歲,麵容堅毅。
見狀,眾人中的那位老卒隨即問道。
“你小子是個有見識的,我等未來的生路已沒,你若有什麽法子,向我們說一說~”
對於茞廉,眾人還是有些信心的。
這人與世代服役的士卒,有所不同,居然家道中落以前,似乎還是個大行商。
一番相處下來,這人雖然有幾分傲氣,但是卻很有見識,平日裏總能想出一些別人想不到的主意。
“其實諸位主要是憂心家人,就算是按照最好的情況,我等能在此地堅持幾月~”
“可看軍中我等補給的克扣,你們覺得我等寄往後方的糧食,或者那些服役的錢財,真的能夠堅持到我等迴到家中嗎?”
“想想那些盤剝克扣的官吏~”
這話一出,眾人的神色恍惚起來。
這種可能性,他們不是沒有想過,但是來了此地,又無法脫逃,郡中還有家人。
他們這才一直在此堅持了下去。
可是一想到家中親人已經在忍饑挨餓,眾人的心就像是硬生生的撕裂了一樣。
說不定,現在就有他們中某一位戍卒的家人,死在了家裏,或許臨死前還在盼望著他們寄送的糧食。
隻是想到這種可能,士卒們就仿佛不能唿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