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鐸決定退兵實屬無奈。
午時斥候就報知揚州軍已臨近六合,多鐸對孔有德能否阻擋住揚州軍本就信心不足,但他仍然決定孤注一擲攻下六合,以後也好向朝廷作個交待。
多鐸沒想到六合小城在黃得功的親自指揮下堅守得如此頑強,攻城的漢軍已經不能承受巨大的傷亡。
剛才已經有好幾批漢軍將領來帥帳中懇求放棄攻城,盛怒之下的多鐸甚至殺了一個要求堅決的將領,這才逼得漢軍拚死猛攻。
孔有德的消息很快傳來,他們雖然對揚州軍殺傷極大,但仍然沒能毀了那怪車,揚州軍仍向六合開來。
眼見著六合縣城即下,從壽州迴來的信使讓多鐸放棄了繼續攻城。
駐守壽州、鳳陽一帶的劉良佐部在多鐸大軍壓境時,已明確表示了投降了意圖。
因攻揚州事急,多鐸還沒顧上收編其軍隊。
這次從天長分兵之後,多鐸頗感兵力不足,派了信使要求劉良佐帶兵前來支援。
然而今天信使帶迴的消息說劉良佐找了若幹個理由,最後歸結一點,劉部目前不能出◎¢,兵。
意識到劉良佐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動搖,這讓多鐸警覺起來。
多鐸認為即使攻下了六合縣城,但各地源源不斷增援而來的明軍在那位天使大都督的帶領下,自己再向浦口進軍已無可能,萬一劉良佐再從背後捅上一刀,後果實難預料。
本來對各路增援的明軍,有大清白甲兵即可擊退,但現在那怪車仍在,大清勇士避之惟恐不及,要想象以前一樣對明軍摧枯拉朽一般的進攻,想想都無可能。
多鐸思考了很久,決定向鳳陽、壽縣轉進,先解決劉良佐部再做後計。
一旦做出決定,多鐸一刻也不耽擱,一麵命令鳴金收兵,一麵命令未參加攻城的各部趕快收拾營帳離開六合城外圍,免得被揚州軍突擊受損。
營帳裏並沒有案幾,羅劍和其他將領一樣都坐在小馬紮上,軍事會議準時召開。
“今天的仗打成這個樣子,主要責任在我,前麵的仗打得太順了,我確實太輕敵了。希望大家都深入地思考,找出我們存在的問題,避免今後再發生類似情況”
羅劍作了開場白,他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將領們都能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李成棟有些吃驚地看著羅劍,這次雖然不算打了大勝仗,但迫使清軍退兵的戰役目標已經達到了,為什麽大都督還要大家找問題呢?
劉肇基一聽羅劍的話,騰地站了起來。
“大都督,這主要責任怎麽會是你來負呢?是我太過大意輕敵了,大都督你們來此不久,不知道孔有德的天佑軍以火器為主,孔有德本人對火炮就甚是內行,我應該想到的。”
羅劍揮手讓他坐下來說,劉肇基猶豫了一下,還是坐了下來。
“我以為清軍的紅衣大炮在揚州被毀,即使再有,也隻是虎蹲炮一類的小炮,不足以對猛士車構成威脅。沒想到孔有德這廝竟然決心如此之大,這麽多的大將軍炮不用來攻城,反而用來伏擊我們。”劉肇基接著說道。
“我也有很大責任,投彈手們提前拉開手雷拉環本來是不符合操作規範的,但前幾仗打得太順,我也就沒糾正他們,結果造成如此大的傷亡。”
王強說著眼睛都有些紅了,這些投彈手和步槍手都是他一手訓練的,接觸時日雖不長,但這些士卒們敬他如天神一般,如今一團的這些士卒幾乎傷亡殆盡,他從下午到現在就一直心裏特別不好受。
“不怪你們,都怪我!要不是我盲目自信,就應該先少派一些人上去試探,把清兵的意圖給打出來,傷亡也就不會這麽大了。”
馬應魁聲音低沉,在場所有人都被他的情緒感染,整個會場氣氛變得沉悶起來。
“報告!靖南侯求見!”帳篷外傳來的報告聲打破了帳篷內的沉悶。
黃得功來了已經有一會兒了,帳篷外的衛兵見了就要報告,被他攔住了。
站在帳篷外聽了半天,黃得功心裏有些納悶,難道大都督他們打了敗仗?清兵打了勝仗怎會撤走?反正黃得功有些迷糊了。
見帳篷裏靜了下來,黃得功這才讓衛兵報告。
黃得功走進帳內一看,頓時有點傻眼,想象中的帥帳並不存在,看到的隻是帳篷裏圍坐了一大圈人。
仔細打量了一下,才發現其中三人打扮與眾人不同,見其中羅劍年輕稍大,估計這位就是大都督了。
正欲上前行禮,羅劍已經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向黃得功拱手施禮。
“黃將軍,歡迎,歡迎。”
黃得功上前一步單膝跪地,就要行軍中禮節,卻羅劍把拉了起來。
“我們軍中不興此禮,黃將軍不必如此。”
羅劍對黃得功很有好感,江北四鎮中唯有黃得功為人正直,其部軍紀嚴明,從不擾民,曆史上黃得功最後也是力戰殉國。
王強站起來把小馬紮讓了出來,上前請黃得功坐了下來。
黃得功坐下以後眼睛掃視了一下參會的眾將,待看到李成棟時,臉色頓時就變了。
見黃得功盯著自己,李成棟訕訕地笑了一下,站起來雙手抱拳說道:“末將李成棟見過靖南侯。”
羅劍知道兩人之前的過節。
以前高傑尚在時,黃得功從揚州到高郵,途中被高傑軍伏擊,黃得功差點被殺,其在儀征的部屬被高傑部攻擊,損失慘重,李成棟作為高傑軍中總兵,是全都參與了的。
黃得功冷哼了一聲,並未理睬李成棟。
“黃將軍,聽我一言如何?”羅劍知道自己再不出麵,兩人說不定就會打起來。
“請大都督示下!”黃得功抱拳對羅劍說道。
“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請黃將軍以大局為重。且當時李總兵身為高傑部屬,遵從主將命令,主要責任也不在他,現在高傑已經身死,望黃將軍放下過往恩怨,大家須同仇敵愾、團結一心對付清兵才是。”
“某聽大都督的,如果有的人今後還欲對某不軌,某決不客氣了。”黃得功倒是個能提得起、放得下的漢子。
“這是自然,如果軍中以後還有相互攻擊之事,必按軍紀嚴肅處理,決不輕饒!”羅劍臉色一寒,說得極為嚴厲。
“黃將軍,這幾日戰況如何?能否給大家說說?”羅劍對六合城的情況也是極為掛懷。
“唉,大都督,韃子今天象瘋了一樣,我廬州軍損失很大,城中守軍傷亡四千多人,民壯也傷亡了一百多人。”
從黃得功的話裏,大家才知道六合城的攻守戰是如何的慘烈。
“不過韃子也沒討得了好,今天下午打掃戰場,城下就收拾了四千多清兵屍體,城頭上也有幾百,加上前兩天已經被他們收拾走的,某估計清兵死傷不下六七千人。”
黃得功說到這些時,又有些得意。
“那算啥?揚州軍傷亡幾十人就滅了清兵一萬多人呢。”李成棟嘀咕了一句,聲音雖小,卻被黃得功給聽見了。
“大都督,這廝說的可是真的?”黃得功指著李成棟說道。
“說的啥?”羅劍卻沒聽見李成棟說話。
“倒叫侯爺知道,李總兵說的話倒是不假,隻是昨天在此被孔有德算計了一道,我一師損失了八百多人,要不是大都督冒著危險親自率猛士車出擊,說不定多鐸還不會退兵呢。”
劉肇基給黃得功作了簡單解釋。
黃得功心裏一驚,心道你這才損失八百人,大都督弄得就象打了大敗仗一樣,我那損失了四千多人,呆會還不得被大都督大罵一通啊。
黃得功臉色惴惴地看向羅劍,見他並沒有朝自己發火的意思,心裏有些納悶。
“是啊,前麵是打了大勝仗,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驕傲自滿的理由。”
羅劍端起放在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見大家都在認真聽,接著說道:
“我們的對手在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在想盡一切辦法對付我們,而我們呢?仗著手裏有幾件先進的武器,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以為憑著幾支步槍,幾枚手雷就能打敗清兵了,這種想法要不得!”
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羅劍覺得這會開得還算值了。
“況且我早就跟大家說過,這步槍子彈和手雷並非用之不盡,用完了怎麽辦?難道我們就不打仗了?孔有德已經意識到火器在以後戰爭中的重要性,我們怎麽辦?”
“大都督,我們也要組建自己的炮兵部隊。象今天的這種情況,如果我們有火炮,幾炮打上去,啥問題都解決了。”劉肇基首先說道。
羅劍本身就是學的炮兵,炮兵號稱“戰爭之神”,對炮兵在戰爭中的重要性肯定比現在的任何人都清楚明白。
但是羅劍知道在**時代,炮兵的射程和威力都受到極大的限製,況且這些炮兵射擊瞄準基本還是靠估計,隻有象紅衣大炮那樣現代最先進的火炮才有最原始的瞄準裝置,現在的炮兵與以後的炮兵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現在製約火炮技術發展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煉鋼技術的落後,沒有大強度的鋼材,隻能依靠加厚炮管才解決炸膛的問題,這就造成火炮極其笨重,且裝藥量小,射程近,大多數時候都隻能用於守城。
“劉師長說得沒錯,這些都是我們今後的發展方向,但這些東西不是一兩天就能弄成的,在我們沒有這些東西以前,我們不能僅僅依賴幾支步槍和幾枚手雷來打仗,我們還需要更新我們的戰法,大家要多動腦筋。”
羅劍不想大家都成為“唯武器論”,有意識地引導著大家。
“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騎兵大隊長樓挺站起來發言道,羅劍揮手讓他坐下來說。
見眾人的眼光都轉向自己,樓挺有些緊張,看了看羅劍,見羅劍用鼓勵的眼神看著,頓時覺得心裏踏實不少。
“我覺得我們的斥候,哦,現在叫偵察兵,在戰場上都是靠騎兵偵察,但對上清兵的騎兵斥候,我們根本打不過他們。這麽一來對敵情偵察就有限,偵察兵自身損失也大。”
“說得好,戰場偵察手段的落後,造成我們對敵情不明,做不到知己知彼,這仗打起來就被動啊。”羅劍接過樓挺的話說道。
ps:新書敬請大家支持,救推薦,求收藏,謝謝了!
午時斥候就報知揚州軍已臨近六合,多鐸對孔有德能否阻擋住揚州軍本就信心不足,但他仍然決定孤注一擲攻下六合,以後也好向朝廷作個交待。
多鐸沒想到六合小城在黃得功的親自指揮下堅守得如此頑強,攻城的漢軍已經不能承受巨大的傷亡。
剛才已經有好幾批漢軍將領來帥帳中懇求放棄攻城,盛怒之下的多鐸甚至殺了一個要求堅決的將領,這才逼得漢軍拚死猛攻。
孔有德的消息很快傳來,他們雖然對揚州軍殺傷極大,但仍然沒能毀了那怪車,揚州軍仍向六合開來。
眼見著六合縣城即下,從壽州迴來的信使讓多鐸放棄了繼續攻城。
駐守壽州、鳳陽一帶的劉良佐部在多鐸大軍壓境時,已明確表示了投降了意圖。
因攻揚州事急,多鐸還沒顧上收編其軍隊。
這次從天長分兵之後,多鐸頗感兵力不足,派了信使要求劉良佐帶兵前來支援。
然而今天信使帶迴的消息說劉良佐找了若幹個理由,最後歸結一點,劉部目前不能出◎¢,兵。
意識到劉良佐的態度已經發生了動搖,這讓多鐸警覺起來。
多鐸認為即使攻下了六合縣城,但各地源源不斷增援而來的明軍在那位天使大都督的帶領下,自己再向浦口進軍已無可能,萬一劉良佐再從背後捅上一刀,後果實難預料。
本來對各路增援的明軍,有大清白甲兵即可擊退,但現在那怪車仍在,大清勇士避之惟恐不及,要想象以前一樣對明軍摧枯拉朽一般的進攻,想想都無可能。
多鐸思考了很久,決定向鳳陽、壽縣轉進,先解決劉良佐部再做後計。
一旦做出決定,多鐸一刻也不耽擱,一麵命令鳴金收兵,一麵命令未參加攻城的各部趕快收拾營帳離開六合城外圍,免得被揚州軍突擊受損。
營帳裏並沒有案幾,羅劍和其他將領一樣都坐在小馬紮上,軍事會議準時召開。
“今天的仗打成這個樣子,主要責任在我,前麵的仗打得太順了,我確實太輕敵了。希望大家都深入地思考,找出我們存在的問題,避免今後再發生類似情況”
羅劍作了開場白,他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將領們都能從戰爭中學習戰爭。
李成棟有些吃驚地看著羅劍,這次雖然不算打了大勝仗,但迫使清軍退兵的戰役目標已經達到了,為什麽大都督還要大家找問題呢?
劉肇基一聽羅劍的話,騰地站了起來。
“大都督,這主要責任怎麽會是你來負呢?是我太過大意輕敵了,大都督你們來此不久,不知道孔有德的天佑軍以火器為主,孔有德本人對火炮就甚是內行,我應該想到的。”
羅劍揮手讓他坐下來說,劉肇基猶豫了一下,還是坐了下來。
“我以為清軍的紅衣大炮在揚州被毀,即使再有,也隻是虎蹲炮一類的小炮,不足以對猛士車構成威脅。沒想到孔有德這廝竟然決心如此之大,這麽多的大將軍炮不用來攻城,反而用來伏擊我們。”劉肇基接著說道。
“我也有很大責任,投彈手們提前拉開手雷拉環本來是不符合操作規範的,但前幾仗打得太順,我也就沒糾正他們,結果造成如此大的傷亡。”
王強說著眼睛都有些紅了,這些投彈手和步槍手都是他一手訓練的,接觸時日雖不長,但這些士卒們敬他如天神一般,如今一團的這些士卒幾乎傷亡殆盡,他從下午到現在就一直心裏特別不好受。
“不怪你們,都怪我!要不是我盲目自信,就應該先少派一些人上去試探,把清兵的意圖給打出來,傷亡也就不會這麽大了。”
馬應魁聲音低沉,在場所有人都被他的情緒感染,整個會場氣氛變得沉悶起來。
“報告!靖南侯求見!”帳篷外傳來的報告聲打破了帳篷內的沉悶。
黃得功來了已經有一會兒了,帳篷外的衛兵見了就要報告,被他攔住了。
站在帳篷外聽了半天,黃得功心裏有些納悶,難道大都督他們打了敗仗?清兵打了勝仗怎會撤走?反正黃得功有些迷糊了。
見帳篷裏靜了下來,黃得功這才讓衛兵報告。
黃得功走進帳內一看,頓時有點傻眼,想象中的帥帳並不存在,看到的隻是帳篷裏圍坐了一大圈人。
仔細打量了一下,才發現其中三人打扮與眾人不同,見其中羅劍年輕稍大,估計這位就是大都督了。
正欲上前行禮,羅劍已經站了起來,雙手抱拳向黃得功拱手施禮。
“黃將軍,歡迎,歡迎。”
黃得功上前一步單膝跪地,就要行軍中禮節,卻羅劍把拉了起來。
“我們軍中不興此禮,黃將軍不必如此。”
羅劍對黃得功很有好感,江北四鎮中唯有黃得功為人正直,其部軍紀嚴明,從不擾民,曆史上黃得功最後也是力戰殉國。
王強站起來把小馬紮讓了出來,上前請黃得功坐了下來。
黃得功坐下以後眼睛掃視了一下參會的眾將,待看到李成棟時,臉色頓時就變了。
見黃得功盯著自己,李成棟訕訕地笑了一下,站起來雙手抱拳說道:“末將李成棟見過靖南侯。”
羅劍知道兩人之前的過節。
以前高傑尚在時,黃得功從揚州到高郵,途中被高傑軍伏擊,黃得功差點被殺,其在儀征的部屬被高傑部攻擊,損失慘重,李成棟作為高傑軍中總兵,是全都參與了的。
黃得功冷哼了一聲,並未理睬李成棟。
“黃將軍,聽我一言如何?”羅劍知道自己再不出麵,兩人說不定就會打起來。
“請大都督示下!”黃得功抱拳對羅劍說道。
“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請黃將軍以大局為重。且當時李總兵身為高傑部屬,遵從主將命令,主要責任也不在他,現在高傑已經身死,望黃將軍放下過往恩怨,大家須同仇敵愾、團結一心對付清兵才是。”
“某聽大都督的,如果有的人今後還欲對某不軌,某決不客氣了。”黃得功倒是個能提得起、放得下的漢子。
“這是自然,如果軍中以後還有相互攻擊之事,必按軍紀嚴肅處理,決不輕饒!”羅劍臉色一寒,說得極為嚴厲。
“黃將軍,這幾日戰況如何?能否給大家說說?”羅劍對六合城的情況也是極為掛懷。
“唉,大都督,韃子今天象瘋了一樣,我廬州軍損失很大,城中守軍傷亡四千多人,民壯也傷亡了一百多人。”
從黃得功的話裏,大家才知道六合城的攻守戰是如何的慘烈。
“不過韃子也沒討得了好,今天下午打掃戰場,城下就收拾了四千多清兵屍體,城頭上也有幾百,加上前兩天已經被他們收拾走的,某估計清兵死傷不下六七千人。”
黃得功說到這些時,又有些得意。
“那算啥?揚州軍傷亡幾十人就滅了清兵一萬多人呢。”李成棟嘀咕了一句,聲音雖小,卻被黃得功給聽見了。
“大都督,這廝說的可是真的?”黃得功指著李成棟說道。
“說的啥?”羅劍卻沒聽見李成棟說話。
“倒叫侯爺知道,李總兵說的話倒是不假,隻是昨天在此被孔有德算計了一道,我一師損失了八百多人,要不是大都督冒著危險親自率猛士車出擊,說不定多鐸還不會退兵呢。”
劉肇基給黃得功作了簡單解釋。
黃得功心裏一驚,心道你這才損失八百人,大都督弄得就象打了大敗仗一樣,我那損失了四千多人,呆會還不得被大都督大罵一通啊。
黃得功臉色惴惴地看向羅劍,見他並沒有朝自己發火的意思,心裏有些納悶。
“是啊,前麵是打了大勝仗,但這不應該成為我們驕傲自滿的理由。”
羅劍端起放在地上的水杯喝了一口水,見大家都在認真聽,接著說道:
“我們的對手在不斷的總結經驗教訓,在想盡一切辦法對付我們,而我們呢?仗著手裏有幾件先進的武器,就不知天高地厚了,以為憑著幾支步槍,幾枚手雷就能打敗清兵了,這種想法要不得!”
看著大家若有所思,羅劍覺得這會開得還算值了。
“況且我早就跟大家說過,這步槍子彈和手雷並非用之不盡,用完了怎麽辦?難道我們就不打仗了?孔有德已經意識到火器在以後戰爭中的重要性,我們怎麽辦?”
“大都督,我們也要組建自己的炮兵部隊。象今天的這種情況,如果我們有火炮,幾炮打上去,啥問題都解決了。”劉肇基首先說道。
羅劍本身就是學的炮兵,炮兵號稱“戰爭之神”,對炮兵在戰爭中的重要性肯定比現在的任何人都清楚明白。
但是羅劍知道在**時代,炮兵的射程和威力都受到極大的限製,況且這些炮兵射擊瞄準基本還是靠估計,隻有象紅衣大炮那樣現代最先進的火炮才有最原始的瞄準裝置,現在的炮兵與以後的炮兵根本不能同日而語。
現在製約火炮技術發展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煉鋼技術的落後,沒有大強度的鋼材,隻能依靠加厚炮管才解決炸膛的問題,這就造成火炮極其笨重,且裝藥量小,射程近,大多數時候都隻能用於守城。
“劉師長說得沒錯,這些都是我們今後的發展方向,但這些東西不是一兩天就能弄成的,在我們沒有這些東西以前,我們不能僅僅依賴幾支步槍和幾枚手雷來打仗,我們還需要更新我們的戰法,大家要多動腦筋。”
羅劍不想大家都成為“唯武器論”,有意識地引導著大家。
“我覺得還有一個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
騎兵大隊長樓挺站起來發言道,羅劍揮手讓他坐下來說。
見眾人的眼光都轉向自己,樓挺有些緊張,看了看羅劍,見羅劍用鼓勵的眼神看著,頓時覺得心裏踏實不少。
“我覺得我們的斥候,哦,現在叫偵察兵,在戰場上都是靠騎兵偵察,但對上清兵的騎兵斥候,我們根本打不過他們。這麽一來對敵情偵察就有限,偵察兵自身損失也大。”
“說得好,戰場偵察手段的落後,造成我們對敵情不明,做不到知己知彼,這仗打起來就被動啊。”羅劍接過樓挺的話說道。
ps:新書敬請大家支持,救推薦,求收藏,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