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瘋正妹 橘子影城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港書館 super娛樂城 23win 金鈦城娛樂城 信用版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七月的北京,仿佛要跟這炎熱的天氣相比拚,朝野上下似乎也熱鬧成了一鍋粥。


    皇城左側的武英殿內,攝政王多爾袞皺著眉頭在殿中不停地跺著步,殿中服侍的奴才和宮女們都離得遠遠的,生怕惹怒了攝政王。


    攝政王最近幾天心情煩燥無比,覺得沒有一件事是順心的。


    “剃發留辮”令下了已有一月有餘,本來是用來鞏固清廷統治的舉措,多爾袞根本沒想到會引起這麽大的反應。


    朝中漢臣已經有幾十人聯名上疏反對“剃發留辮”令,多爾袞一氣之下,下令殺了三名領頭的大臣,這才把朝中這股風給壓了下去。


    讓多爾袞氣惱的是連他最信任的秘書院大學士洪承疇和範文程對他現今推出這項法令也是抱著曖昧的態度,私下還聽說他們兩人都頗有微詞,認為推行此令“未是時也”。


    多爾袞倒不是覺得這些漢臣不服滿人的統治,這些漢人對滿清朝廷忠心耿耿,這點他很明白。


    但是他們不理解此時的形勢,盡皆目光短淺之人。


    這南明偽朝一日不滅,大清想一統天下,始∝,終名不正言不順。


    大清雖占了中國很大的地盤,這些地方的漢人雖在大清的兵威威壓之下,暫時歸順了大清,但這些漢人的心並未真正歸順大清。


    而這“剃發留辮”之策其本身並不是為了頭發,而是要用此來區分哪些漢人是真心歸順大清,哪些人又是“身在曹營心在漢”。


    其中最關鍵的東西這些漢臣們都未認識到,倒是那孫之獬的奏章中所說“陛下平定中原,萬事鼎新,而衣冠束發之製獨存漢舊,此乃陛下從中國,非中國之從陛下也”,這話倒是說到多爾袞的心坎裏了。


    大清一統天下,豈是要來順從爾等小民的?必是以中國從我大清才是。


    隻可惜這孫之獬雖頗能識得主子心意,但其人實無大才,且不得漢臣容納,實不能大用,這讓多爾袞有些遺憾。


    朝中漢臣們的反對雖讓多爾袞有些生氣,但並沒有當成一迴事。這些漢臣當初投了大順,如今大清一來,即投大清,都是些沒有氣節的人,這些人除了寫幾篇奏章,發幾句牢騷,也就無他矣。


    而讓多爾袞恐懼的是自這“剃發令”一下,這全國竟亂了套。


    遠的不說,有些消息可能還未傳迴。


    就拿京畿、河北一帶來說,無數漢人紛紛南逃,又有無數漢人揭竿而起,各地衙門被砸的無數,督促剃發的官兵被殺無數,有的地方甚至連理發匠都被屠殺一空。


    據各地衙門上報的情況統計,僅這兩地大清官兵為貫徹這“剃發令”已經殺了二十幾萬人了,但要推行此令,卻仍無可能。


    殺了幾十萬漢人,多爾袞覺得不是什麽大事,大清自進入中原以來,何曾少殺了人?但這漢人怎麽都殺不服,讓他很是氣憤。


    多爾袞拿起桌上的“剃發令”,又仔細看著。


    “今中外一家,君猶父也,民猶子也;父子一體,豈可違異?若不畫一,終屬二心。自今布告之後,京城內外限旬日,直隸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盡令剃發。……遵依者,為我國之民;遲疑者,同逆命之寇,必置重罪。若規避惜發,巧辭爭辯,決不輕貸。”


    看了好幾遍,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妥。


    猶疑之下,多爾袞覺得還是要征求大臣們的意見。


    多爾袞坐在案桌後麵看著眼前的六七個滿漢大臣,心裏嘀咕不止。


    右邊太師椅上坐著的是信義輔政叔王濟爾哈朗。


    兩邊站著兩排大臣,左邊的是三人是滿臣,右邊的是三人是漢臣。


    滿人大臣為國史院大學士剛林、議政大臣蘇克薩哈、戶部尚書,漢人大臣為秘書院大學士洪成疇、東閣大學士馮銓、秘書院大學士範文程。


    聽說這前明大臣們在武英殿議事時皆有座位,多爾袞認為大臣們不能慣著,該站著就得站著。至於濟爾哈朗,其實多爾袞也想讓他站著的,但同為叔父攝政王,這麵子還得給的。


    “信義王、諸位臣工,‘剃發令’頒行已近月餘,然反對之聲不絕於耳,各地暴民反抗愈烈,今召各位前來,乃商議此令之行止,諸位若有良策,請速道來。”


    “我說這沒什麽好商議的,此令既已頒行,則必行之,若有不尊此令者,依前例殺之即可,我就不信還有殺不服的漢人。”濟爾哈朗對多爾袞的提議覺得有些奇怪,以前大清不都是這麽幹的嗎?


    “臣以為信義王所言極是,小民若不以威壓之,其必不服我大清。有少許忤逆者亦不足懼,我大清兵威所至,暴民如螳螂擋車,必成齏粉也。如此滿漢一家,天下一體可也。”東閣大學生馮銓附和著濟爾哈朗說道。


    “臣有異議,臣以為這‘剃發令’須頒布實行,然此時未是時也。如今天下尚未一統,這南明偽朝尚在,倉促間頒發此令,至民意沸騰,各地暴亂不止。如若消息為南明所獲,其朝廷能否利用尚未可知,但準揚大都督羅劍此人卻不可不防,若其利用民意擾亂我治下,則大清治下不靖,哪有餘力剿滅南明偽朝,臣以為此時頒布此令得不償失。”


    範文程向以直諫而著稱,這話憋了很久,今天見多爾袞終於禮賢下士,向大家征求意見,趕緊把自己的意見說了出來。


    “自‘剃發令’頒布以來,我大清治紛亂不止,各地稅收亦受很大影響,如今戶部已甚感壓力,臣亦以為此時頒行此令有所不妥。”


    戶部尚書英俄爾岱站在戶部的角度發表了自己的意見。


    英俄爾岱的話雖不多,卻讓多爾袞震驚不已。


    大清軍隊南下進軍,雖多是因敵就食,但現下多鐸大軍被阻揚州,其大軍補給日費極多,且正值青黃不接之際,大軍需朝廷供給,朝廷亦不堪重負。


    “攝政王當初頒布此令,如何未曾想到這些?如今此令實不堪行,攝政王亦該向皇上請旨,當停之。”議政大臣蘇克薩哈早就對多爾袞的跋扈不滿,如今話裏竟有了指摘攝政王的意思。


    蘇克薩哈的話讓多爾袞極不舒服,死死地盯著蘇克薩哈,心道你若再不知好歹,必不能饒你。


    “臣以為此時當務之急乃是盡快停止此令施行,且需派大臣到各地多加撫慰,對個別借行此令害民之官員嚴加懲處,如此方能重拾民心。而朝廷大軍之重點須從剿滅大順轉至剿滅南明偽朝,倘若這南明得喘息之機,後果恐難料也。”


    洪承疇等大家都發過言了,心裏琢磨多爾袞肯定是對“剃發令”的頒布有所後悔,這才順著多爾袞的意思提出建議。


    多爾袞半晌沒有說話,一直在思索著,以前這“剃發令”也曾頒布過,後因阻力太大而停止執行,如今難道又要被迫停止?


    但這形勢由不得人,如果一味一意孤行,恐反對此策之人愈多,更重要的是朝廷財政吃驚,這朝廷想要維持都將變得困難,左思右想,多爾袞還是下了決心。


    “洪先生所言極是,本王對南明朝廷倒不甚擔心,擔心的是那淮揚都督,如若任其得勢,則必成我大清心腹之患,須速解決之。朝廷已派孫之獬前往揚州,如今已經月餘,卻不知情況如何?若其不肯歸順我大清,則盡我大清之力,先剿滅之。”


    多爾袞肯定了洪承疇的建議,等於同意了“剃發令”停止施行,這讓擔心不已的範文程幾人鬆了一口氣。


    “如今這南明朝廷對這揚州大都督信任有加,若能分化離間其二者關係,則二者皆不足懼也。”當初離間崇禎和袁宗煥就是範文程出的主意,如今又想用此策對付揚州。


    “南明諸臣中,貪財之人頗多,若派人對這些大臣多加賄賂,使其不停彈劾揚州,其君臣必生嫌隙,我大清亦有機可趁。”範文程停了一下,又補充說道。


    計議已定,大臣們盡皆離去,範文程卻留了下來。多爾袞知其有事,讓他坐了下來。


    “攝政王命臣仿製揚州軍之震天雷,臣實在有負攝政王所托。”範文程有些沮喪地說道。


    “哦,卻是為何?”多爾袞問道。


    “這震天雷別處並無機關,隻有其上有一環,工匠拉其環欲待研究,然其突然爆開,五六名工匠盡未得免,另一枚也被其引爆,現已無實物。臣聽其幸存者詳細述說,乃知此物所用火藥並非平常軍中所用,其威力之大,恐十倍於我軍中之火藥。如若南明朝廷皆使用這種火藥,則我大清恐不能敵也。”


    聽到範文程這樣一說,多爾袞心中震驚,思索片刻說道:“此物恐是那幾位天使帶來的,若南明得此物製法,恐其早已向我大清反攻,如今仍未見其有所動作,然則其並未得此製法,範先生倒也不必過於擔憂。”


    “攝政王所言極是,臣亦有此想。但恐時日久了,南明得幾位天使授其製法,亦不可防也。”範文程對幾位天使憂懼之心,多爾袞亦有同感。


    “豫親王此前曾讓高歧鳳刺殺幾人,然未曾得手,不若再派人手,若能除掉幾人,則南明不足懼也。”


    “攝政王此計甚妥,然須派得力之人,一擊得手,否則打草驚蛇,則此後不可為之。”


    “此事本王會親自安排,不知先生督促火器改良之事如何?”


    “臣至工部數日,親至將作監觀其火器,若要改良極是不易。臣觀這崇禎朝火器製作極為粗糙,皆不可用。然這火器若製作精良,其威力也是甚大,臣已督促工部嚴加管理,務使其製作精細。火炮製作亦在加緊進行,不日將有十數門紅衣大炮鑄成。”


    “如此甚好,我大清雖以馬上取天下,然對先進之火器亦要學會用之。”


    範文程見攝政王從善如流,內心愈加敬佩,心想大清有英明神武的攝政王在,這一統天下豈是不知從哪裏冒出來的所謂“天使”能夠阻擋的?


    “隻是這孫之獬著實可恨,本王令其速速趕往揚州,沒想到他竟一路拖延,至今未有消息傳迴,也不知這淮揚大都督到底能否歸順我大清。先生,若是此人果真能歸順我大清,如何安置才為妥當?”


    範文程一聽,本以為孫之獬前去揚州,必定帶去了攝政王的意思,沒想到攝政王派他前去隻是探路,並未對其作出許諾,這樣如何能令其歸心?


    “攝政王,臣以為從豫親王信中所言,此人確有大才,如能歸順我大清,則可仿吳三桂例,封其為王,亦無不可。”


    “隻是我大清自入關以後,封爵極是謹慎,這羅劍對大清未立寸功,若貿然封王,恐上下不服。不若等孫之獬歸來再做定奪,一來可知其是否真有大才,二來也可知其歸順我大清之心若何,先生以為如何?”


    範文程一聽,知道多爾袞心意已定,隻是點頭稱是,不再說話了。


    心裏卻想如果這“剃發令”不頒行,孫之獬還有可能迴來,如今這“剃發令”已經頒行近一個月,漢人恨這孫之獬入骨,如今這孫之獬恐怕是迴不來了。


    ps:新書敬請大家支持,救推薦,求收藏,謝謝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猛士迴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真實的狼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真實的狼並收藏猛士迴明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