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離南京有一百多裏,對路況不熟悉,羅劍沒敢開車,騎馬跑這麽遠的距離倒是第一次。
十幾人一路上緊趕慢趕,到中午吃飯時已經跑了七十多裏了。
羅劍看著沿途的風光,這長江以南並未受過清兵擄掠,到處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想著揚州如今也已經漸漸恢複了生機,眼見秋收在即,可不能再讓清兵給糟蹋了,看著眼前的美景,羅劍感到自己肩上責任很重。
到了下午四點過,羅劍幾人已經到了鎮江的城門,城門口早已經有黃得功派人在等著,見羅劍幾人已經趕到,上前報告說靖南侯已經到了黃總兵軍中。
羅劍一行很快就到了城中西北角的一處軍營,門口的衛兵直接把他們給領了進去,顯然也是打過招唿的。
還沒到門口,黃得功和一個將領已經迎了出來,黃得功舉給羅劍敬了一個揚州軍禮,高大的將領上前給羅劍抱拳拱手施禮,說道:“鎮江總兵黃蜚見過大都督。”
羅劍定睛一看,這黃蜚還真有點象黃得功的樣子,也是顯得極為豪爽,羅劍知道他雖與黃得¤,功以兄弟相稱,但二人並非親兄弟。
黃蜚把羅劍引進屋裏坐下,讓親兵端上茶來。
“大都督,我家哥哥已經跟末將說過了,黃蜚願為大都督效力!”黃蜚開門見山地說道,況完走到羅劍麵前就要單腿下跪行明軍的軍禮。
羅劍一聽大喜,趕緊上前攔住了他,說道:“歡迎黃將軍加入揚州軍,我們揚州軍可不興這些禮節。”
“今天天色已晚,大都督明日再去軍中一觀如何?”黃蜚說道。
“行,客隨主便,就聽黃將軍安排。”
幾人坐定之後,黃得功把揚州五個師的訓練情況給羅劍作了匯報,黃蜚在旁邊聽得極為認真。
等黃得功說完了,黃蜚對羅劍說道:“大都督,末將這水師統領實在有些不稱職,我其實喜歡在陸上廝殺,這水戰卻並非末將所長。”
羅劍嗬嗬一笑,說道:“黃將軍想到陸上領兵,這個倒是好說。”
羅劍心想,昨天才找了一個水師人才過來,這裏黃蜚就準備讓賢了,事情可真是巧了,隻是鄭成功如今資曆和戰場經驗都還欠缺,須得多加磨練才能讓他統領水師。
辛苦跑了一天的羅劍晚上睡得極香,第二天一早起床時,黃得功和黃蜚已經在外麵等著了。
吃過早飯三人就往江邊水師營地而去。
黃蜚的水師是明軍中最為齊備的,人馬雖隻有一萬五千人,但各種戰船卻將近五百艘,這些戰船大都船體十分巨大,非黃得功的小水師可比。
黃蜚的水師以海滄船為主力,這海滄船其實就是小號的福船,這種型號的海滄船乘員多達53人,配有千斤的佛朗機火炮四門,另有其他類似大口徑火銃若幹,弩箭等裝備亦是不缺。
羅劍仔細察看這時的佛朗機火炮,見其乃是青銅鑄造,顯得極其笨重,且口徑並不大,用的是實心彈。
羅劍心想,如果劉為民那邊研製順利,這些艦上的武器也得盡快更換才行。
看完了海滄船,幾人又分別去看了三桅炮船、樓船、鷹船、子母船,看得羅劍有些目不暇接,沒想到這時的造船技術已經如此發達。
看完了黃蜚的水師營地和戰船,以前羅劍還想把黃蜚的水師拉到揚州,今天到了一看,這水師的營地極佳,就在瓜州對麵,與揚州也隻是一江之隔,遂斷了讓黃蜚水師移防的念頭。
“黃將軍,你這水師倒是不弱啊!”羅劍感歎著說道。
“大都督,我這水師是比鄭總兵的是要強上一些。”黃蜚有些得意地說道。
“什麽你的水師,如今是揚州的水師了,我說老弟,你可不能老是當成你自己的水師了。”黃得功一旁聽了有些不高興了,衝著黃蜚說道。
“大哥教訓的是,小弟有些忘形了。”黃蜚趕緊說道。
“老黃說得對啊,如果我們的將領都將軍隊看成私人的財產,那其為國為民的功能就將喪失殆盡,這可要不得。”羅劍補充說道。
黃蜚聽得連連點頭。
“我說兄弟,老哥這裏實話跟你說了,你這水師裝備雖然不錯,我看訓練還是差勁,要是以前哥哥我也不敢吹牛,如今你這一萬五千人要是上了岸,我兩個團就幹贏你了。”
“哥哥兩個團是多少人?”黃蜚吃驚地看著黃得功,在他的印象中黃得功不是個愛吹牛的人。
“就四千多人吧,什麽時候你的水師也得按大都督的練兵方法來練一練才行。”黃得功說道。
“這兒離揚州也不遠,等我們走後虎山兄可帶著黃將軍前去參觀一下,這一天來迴不成問題,你們看如何?”
羅劍一看黃得功說得如此直率,怕黃蜚有些接受不了,這才想讓黃蜚去揚州軍中看一看,到時有了直觀的感受,練兵也能有個對照。
二人都答應了下來。
“大都督今天不迴揚州嗎?”黃得功問道。
“唉,南京還有些瑣事沒有處理完,等處理完了就迴去,虎山兄迴去要轉告幾位師長,現在就得作戰前動員了,等我們迴到揚州,立即組織實施對左部的戰役。”
“好的,上次沒能幹掉這幫王八蛋,這次一定不能放過他們!”黃得功咬牙說道。
“行,我們就到這兒吧,我還想去一趟江陰,請黃將軍給我們換一些快馬,爭取快去快迴。”
“大都督去江陰做甚?”黃得功奇怪地問道。
“自有事情,我會盡快趕迴的。”沒有完成的事情,羅劍不願意先說出來。
迴到鎮江,羅劍和護衛們吃過午飯,換上了黃蜚送來的快馬,起身直奔江陰而去。
連續長時間騎馬,羅劍感到屁股和大腿都火辣辣地疼,為了趕時間,隻得交牙堅持著。
鎮江離江陰距離可不近,羅劍一行人跑了兩天才趕到江陰附近,汪思誠前頭就要進城,羅劍連忙喊住了他。
羅劍自己下馬找人打聽了砂山所在,領著眾人又朝砂山奔去。
這一跑又跑了三十幾裏,才到了砂山腳下。
砂山在江陰城的東南麵,山體並不很高,羅劍估計也就二百米左右,但在平原上顯得極是突兀。
找人打聽了半天,才又在砂山南麓找到了海惠庵,離著一百多米,羅劍就翻身下了馬,羅劍覺得不如此不足以表達對這位英雄的崇敬之情。
汪思誠見羅劍麵容肅穆,讓他覺得有點奇怪,這庵中難道有什麽值得大都督敬仰的大人物?
離得海惠庵近了,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在外麵玩耍,羅劍上前問道:“這位小哥,請問閻應元閻典史可是住在此處?”
小男孩抬頭打量著羅劍一行,並沒有迴答羅劍的話,而是轉頭朝庵裏跑去,邊跑邊說:“爹爹,外麵有人找你。”
不一會從庵裏走出一位中年男子,看年紀大約三十五六的樣子,頭上紮著頭巾,頜下半長的胡須,走路龍行虎步,看起來極為精神。
“敢問可是閻應元閻典史?”羅劍趕緊上前抱拳說道。
“正是閻某,敢問各位是來找我的嗎?”閻應元上前抱拳迴著禮,疑惑地問道。
“這位是衛國公、淮揚大都督!”汪思誠在旁邊說道,心裏疑惑不比閻應元稍差,這位閻典史難道就是大都督要找的人?
閻應元一聽,後退了一步就要跪下行禮,羅劍上前一把扶住了他。
“終於找到你了,也不枉我們辛苦這幾天了。”羅劍高興地看著閻應元,心裏仔細迴想著這位民族英雄的點點滴滴。
曆史上就是眼前的這位不入流的閻典史,在當時隻算是小城的江陰全體百姓集體拒絕滿清的剃發令,遭到了24萬清軍圍攻之時,被百姓們推舉為守城統帥。
他帶著全城9萬百姓用智慧和生命整整抵擋了清兵81天的進攻,讓清兵付出了30多位將領、7萬多人的代價,最後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詮釋了生生不息、愴然偉岸的民族精神。
可惜曆史給予閻應元的舞台太小了,彈丸之地的江陰城,一場力量懸殊、根本無法打贏的戰爭,悲劇性的結局是無可避免的。
如今羅劍來到這裏,就想給這位民族英雄提供更大的舞台,讓這位民族英雄不再有著悲愴的結局。
“敢問國公爺找到閻某所為何事?”閻應元納悶之極,見羅劍看著自己陷入了沉思,隻得開口問道。
“閻典史你就不請我們進去坐坐嗎?”羅劍心情極好,笑著對閻應元說道。
閻應元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招唿羅劍幾人到了庵裏。
“閻某隻是暫時借居此處,甚是簡陋,望國公爺勿怪。”閻應元一邊走著,一邊小心地說道。
“無妨,無妨,隻要找到你了,我就非常高興了。”羅劍笑著說道。
小男孩進屋抬了幾張凳子出來,凳子有限,護衛們隻好擠著坐下了。
閻應元打量著羅劍,見他與眾不同的打扮和頭上的短發,似是想起了什麽,趕緊站了起來。
“敢問國公爺可是救了揚州的羅天使?”
“正是羅劍。麗亨兄,這我樣稱唿你,你不會見怪吧?”羅劍笑著說道。
“豈敢讓國公爺稱兄,不知國公爺找閻某有何事?”閻應元開口問道。
這話問得羅劍一時竟不知如何迴答,沉默了一會兒,這才開口說道:“麗亨兄可是準備前去廣東上任?”
“迴國公爺,正是,隻是母親病重,又因道路阻塞,故不得行,隻得在此逗留。”
“麗亨兄能否不去廣東,到揚州去幫我如何?”羅劍想了想,幹脆直截了當地說道。
“大都督從揚州趕來,就是為了閻某?”閻應元奇怪之極,自己一個不入流的典史,如何會驚動了這名傳天下的天使大都督?
“正是,早聞麗亨兄大名,不忍麗亨兄人才被埋沒,這才匆匆趕來請麗亨兄出山。”
“大都督謬讚了,閻某哪有什麽大名?隻是閻某如今母親病重,如何能夠得行?”
“這個無妨,尊母我會派船隻前來接至揚州將養,也強似在這庵裏,不知麗亨兄意下如何?”
閻應元沉吟半響,猶豫著朝羅劍說道:“國公爺要閻某前去效力也無不可,隻不過閻某倒有個請求,不知國公爺能否答應?”
“閻某在這江陰祝塘還有一幫族人弟子,不知可否一並前往揚州?”
“歡迎之至啊,麗亨兄還有嗎?”
“沒有了,不知何時能夠起身?”
“這就看麗亨兄何時能夠起身了,如果麗亨兄得空,跟我們一起迴去也無不可,至於尊母和族中子弟,我自會派船前來接至揚州。”
閻應元一聽,站了起來,幾步走到羅劍麵前,單膝跪下,雙手抱拳舉過頭頂,嘴裏說道:“閻應元願聽國公爺調遣!”
羅劍一聽,這閻應元算是答應跟了自己,心裏暢快之極,起身把閻應元扶了起來。
“伯母如今在何處,我當前去探望。”
閻應元把羅劍領至庵內一間屋內,床上躺著一位老太太閉著眼睛,閻應元上前喚了一聲“母親”。
老太太睜開眼睛,看著幾人進屋,正要開口說話,羅劍已經上前朝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
“母親,這位是衛國公、淮揚大都督羅天使呢,就是前段時間大夥說的救了揚州的天使。”
老太太掙紮著要起來,羅劍上前扶住了老太太,說道:“伯母病重,不可妄動。”
說了幾句話,見老太太精神不濟,幾人趕緊退了出來。
汪思誠把閻應元拉到一邊悄悄說道:“大都督前天見了皇上也隻是抱拳施禮,並未如此鞠躬,你對大都督可不能有二心。”
ps:新書敬請大家支持,救推薦,求收藏,謝謝了!
十幾人一路上緊趕慢趕,到中午吃飯時已經跑了七十多裏了。
羅劍看著沿途的風光,這長江以南並未受過清兵擄掠,到處田間地頭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想著揚州如今也已經漸漸恢複了生機,眼見秋收在即,可不能再讓清兵給糟蹋了,看著眼前的美景,羅劍感到自己肩上責任很重。
到了下午四點過,羅劍幾人已經到了鎮江的城門,城門口早已經有黃得功派人在等著,見羅劍幾人已經趕到,上前報告說靖南侯已經到了黃總兵軍中。
羅劍一行很快就到了城中西北角的一處軍營,門口的衛兵直接把他們給領了進去,顯然也是打過招唿的。
還沒到門口,黃得功和一個將領已經迎了出來,黃得功舉給羅劍敬了一個揚州軍禮,高大的將領上前給羅劍抱拳拱手施禮,說道:“鎮江總兵黃蜚見過大都督。”
羅劍定睛一看,這黃蜚還真有點象黃得功的樣子,也是顯得極為豪爽,羅劍知道他雖與黃得¤,功以兄弟相稱,但二人並非親兄弟。
黃蜚把羅劍引進屋裏坐下,讓親兵端上茶來。
“大都督,我家哥哥已經跟末將說過了,黃蜚願為大都督效力!”黃蜚開門見山地說道,況完走到羅劍麵前就要單腿下跪行明軍的軍禮。
羅劍一聽大喜,趕緊上前攔住了他,說道:“歡迎黃將軍加入揚州軍,我們揚州軍可不興這些禮節。”
“今天天色已晚,大都督明日再去軍中一觀如何?”黃蜚說道。
“行,客隨主便,就聽黃將軍安排。”
幾人坐定之後,黃得功把揚州五個師的訓練情況給羅劍作了匯報,黃蜚在旁邊聽得極為認真。
等黃得功說完了,黃蜚對羅劍說道:“大都督,末將這水師統領實在有些不稱職,我其實喜歡在陸上廝殺,這水戰卻並非末將所長。”
羅劍嗬嗬一笑,說道:“黃將軍想到陸上領兵,這個倒是好說。”
羅劍心想,昨天才找了一個水師人才過來,這裏黃蜚就準備讓賢了,事情可真是巧了,隻是鄭成功如今資曆和戰場經驗都還欠缺,須得多加磨練才能讓他統領水師。
辛苦跑了一天的羅劍晚上睡得極香,第二天一早起床時,黃得功和黃蜚已經在外麵等著了。
吃過早飯三人就往江邊水師營地而去。
黃蜚的水師是明軍中最為齊備的,人馬雖隻有一萬五千人,但各種戰船卻將近五百艘,這些戰船大都船體十分巨大,非黃得功的小水師可比。
黃蜚的水師以海滄船為主力,這海滄船其實就是小號的福船,這種型號的海滄船乘員多達53人,配有千斤的佛朗機火炮四門,另有其他類似大口徑火銃若幹,弩箭等裝備亦是不缺。
羅劍仔細察看這時的佛朗機火炮,見其乃是青銅鑄造,顯得極其笨重,且口徑並不大,用的是實心彈。
羅劍心想,如果劉為民那邊研製順利,這些艦上的武器也得盡快更換才行。
看完了海滄船,幾人又分別去看了三桅炮船、樓船、鷹船、子母船,看得羅劍有些目不暇接,沒想到這時的造船技術已經如此發達。
看完了黃蜚的水師營地和戰船,以前羅劍還想把黃蜚的水師拉到揚州,今天到了一看,這水師的營地極佳,就在瓜州對麵,與揚州也隻是一江之隔,遂斷了讓黃蜚水師移防的念頭。
“黃將軍,你這水師倒是不弱啊!”羅劍感歎著說道。
“大都督,我這水師是比鄭總兵的是要強上一些。”黃蜚有些得意地說道。
“什麽你的水師,如今是揚州的水師了,我說老弟,你可不能老是當成你自己的水師了。”黃得功一旁聽了有些不高興了,衝著黃蜚說道。
“大哥教訓的是,小弟有些忘形了。”黃蜚趕緊說道。
“老黃說得對啊,如果我們的將領都將軍隊看成私人的財產,那其為國為民的功能就將喪失殆盡,這可要不得。”羅劍補充說道。
黃蜚聽得連連點頭。
“我說兄弟,老哥這裏實話跟你說了,你這水師裝備雖然不錯,我看訓練還是差勁,要是以前哥哥我也不敢吹牛,如今你這一萬五千人要是上了岸,我兩個團就幹贏你了。”
“哥哥兩個團是多少人?”黃蜚吃驚地看著黃得功,在他的印象中黃得功不是個愛吹牛的人。
“就四千多人吧,什麽時候你的水師也得按大都督的練兵方法來練一練才行。”黃得功說道。
“這兒離揚州也不遠,等我們走後虎山兄可帶著黃將軍前去參觀一下,這一天來迴不成問題,你們看如何?”
羅劍一看黃得功說得如此直率,怕黃蜚有些接受不了,這才想讓黃蜚去揚州軍中看一看,到時有了直觀的感受,練兵也能有個對照。
二人都答應了下來。
“大都督今天不迴揚州嗎?”黃得功問道。
“唉,南京還有些瑣事沒有處理完,等處理完了就迴去,虎山兄迴去要轉告幾位師長,現在就得作戰前動員了,等我們迴到揚州,立即組織實施對左部的戰役。”
“好的,上次沒能幹掉這幫王八蛋,這次一定不能放過他們!”黃得功咬牙說道。
“行,我們就到這兒吧,我還想去一趟江陰,請黃將軍給我們換一些快馬,爭取快去快迴。”
“大都督去江陰做甚?”黃得功奇怪地問道。
“自有事情,我會盡快趕迴的。”沒有完成的事情,羅劍不願意先說出來。
迴到鎮江,羅劍和護衛們吃過午飯,換上了黃蜚送來的快馬,起身直奔江陰而去。
連續長時間騎馬,羅劍感到屁股和大腿都火辣辣地疼,為了趕時間,隻得交牙堅持著。
鎮江離江陰距離可不近,羅劍一行人跑了兩天才趕到江陰附近,汪思誠前頭就要進城,羅劍連忙喊住了他。
羅劍自己下馬找人打聽了砂山所在,領著眾人又朝砂山奔去。
這一跑又跑了三十幾裏,才到了砂山腳下。
砂山在江陰城的東南麵,山體並不很高,羅劍估計也就二百米左右,但在平原上顯得極是突兀。
找人打聽了半天,才又在砂山南麓找到了海惠庵,離著一百多米,羅劍就翻身下了馬,羅劍覺得不如此不足以表達對這位英雄的崇敬之情。
汪思誠見羅劍麵容肅穆,讓他覺得有點奇怪,這庵中難道有什麽值得大都督敬仰的大人物?
離得海惠庵近了,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男孩在外麵玩耍,羅劍上前問道:“這位小哥,請問閻應元閻典史可是住在此處?”
小男孩抬頭打量著羅劍一行,並沒有迴答羅劍的話,而是轉頭朝庵裏跑去,邊跑邊說:“爹爹,外麵有人找你。”
不一會從庵裏走出一位中年男子,看年紀大約三十五六的樣子,頭上紮著頭巾,頜下半長的胡須,走路龍行虎步,看起來極為精神。
“敢問可是閻應元閻典史?”羅劍趕緊上前抱拳說道。
“正是閻某,敢問各位是來找我的嗎?”閻應元上前抱拳迴著禮,疑惑地問道。
“這位是衛國公、淮揚大都督!”汪思誠在旁邊說道,心裏疑惑不比閻應元稍差,這位閻典史難道就是大都督要找的人?
閻應元一聽,後退了一步就要跪下行禮,羅劍上前一把扶住了他。
“終於找到你了,也不枉我們辛苦這幾天了。”羅劍高興地看著閻應元,心裏仔細迴想著這位民族英雄的點點滴滴。
曆史上就是眼前的這位不入流的閻典史,在當時隻算是小城的江陰全體百姓集體拒絕滿清的剃發令,遭到了24萬清軍圍攻之時,被百姓們推舉為守城統帥。
他帶著全城9萬百姓用智慧和生命整整抵擋了清兵81天的進攻,讓清兵付出了30多位將領、7萬多人的代價,最後用他們的熱血和生命詮釋了生生不息、愴然偉岸的民族精神。
可惜曆史給予閻應元的舞台太小了,彈丸之地的江陰城,一場力量懸殊、根本無法打贏的戰爭,悲劇性的結局是無可避免的。
如今羅劍來到這裏,就想給這位民族英雄提供更大的舞台,讓這位民族英雄不再有著悲愴的結局。
“敢問國公爺找到閻某所為何事?”閻應元納悶之極,見羅劍看著自己陷入了沉思,隻得開口問道。
“閻典史你就不請我們進去坐坐嗎?”羅劍心情極好,笑著對閻應元說道。
閻應元這才反應過來,連忙招唿羅劍幾人到了庵裏。
“閻某隻是暫時借居此處,甚是簡陋,望國公爺勿怪。”閻應元一邊走著,一邊小心地說道。
“無妨,無妨,隻要找到你了,我就非常高興了。”羅劍笑著說道。
小男孩進屋抬了幾張凳子出來,凳子有限,護衛們隻好擠著坐下了。
閻應元打量著羅劍,見他與眾不同的打扮和頭上的短發,似是想起了什麽,趕緊站了起來。
“敢問國公爺可是救了揚州的羅天使?”
“正是羅劍。麗亨兄,這我樣稱唿你,你不會見怪吧?”羅劍笑著說道。
“豈敢讓國公爺稱兄,不知國公爺找閻某有何事?”閻應元開口問道。
這話問得羅劍一時竟不知如何迴答,沉默了一會兒,這才開口說道:“麗亨兄可是準備前去廣東上任?”
“迴國公爺,正是,隻是母親病重,又因道路阻塞,故不得行,隻得在此逗留。”
“麗亨兄能否不去廣東,到揚州去幫我如何?”羅劍想了想,幹脆直截了當地說道。
“大都督從揚州趕來,就是為了閻某?”閻應元奇怪之極,自己一個不入流的典史,如何會驚動了這名傳天下的天使大都督?
“正是,早聞麗亨兄大名,不忍麗亨兄人才被埋沒,這才匆匆趕來請麗亨兄出山。”
“大都督謬讚了,閻某哪有什麽大名?隻是閻某如今母親病重,如何能夠得行?”
“這個無妨,尊母我會派船隻前來接至揚州將養,也強似在這庵裏,不知麗亨兄意下如何?”
閻應元沉吟半響,猶豫著朝羅劍說道:“國公爺要閻某前去效力也無不可,隻不過閻某倒有個請求,不知國公爺能否答應?”
“閻某在這江陰祝塘還有一幫族人弟子,不知可否一並前往揚州?”
“歡迎之至啊,麗亨兄還有嗎?”
“沒有了,不知何時能夠起身?”
“這就看麗亨兄何時能夠起身了,如果麗亨兄得空,跟我們一起迴去也無不可,至於尊母和族中子弟,我自會派船前來接至揚州。”
閻應元一聽,站了起來,幾步走到羅劍麵前,單膝跪下,雙手抱拳舉過頭頂,嘴裏說道:“閻應元願聽國公爺調遣!”
羅劍一聽,這閻應元算是答應跟了自己,心裏暢快之極,起身把閻應元扶了起來。
“伯母如今在何處,我當前去探望。”
閻應元把羅劍領至庵內一間屋內,床上躺著一位老太太閉著眼睛,閻應元上前喚了一聲“母親”。
老太太睜開眼睛,看著幾人進屋,正要開口說話,羅劍已經上前朝老太太深深鞠了一躬。
“母親,這位是衛國公、淮揚大都督羅天使呢,就是前段時間大夥說的救了揚州的天使。”
老太太掙紮著要起來,羅劍上前扶住了老太太,說道:“伯母病重,不可妄動。”
說了幾句話,見老太太精神不濟,幾人趕緊退了出來。
汪思誠把閻應元拉到一邊悄悄說道:“大都督前天見了皇上也隻是抱拳施禮,並未如此鞠躬,你對大都督可不能有二心。”
ps:新書敬請大家支持,救推薦,求收藏,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