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的談話持續了很長時間,羅劍對章正宸並不了解,有些話也不好深談,隻是跟他說揚州軍絕對不會與清兵妥協,讓他放心就是。
不過從章正宸的談話中,羅劍感覺他還算思想比較開明,且思路明晰,算是一個不錯的人才,遂起了把他挖過來的心思,隻是這事得迴揚州與史可法商量才行,他對朝中官員可是極為了解。
被欽差擔擱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各師開始向不同方向機動,羅劍也帶領一師返迴揚州。
果然不出章正宸所料,一師才迴到泗縣,朝廷又派了欽差,要求揚州軍撤軍,此次來的卻是宮裏太監張成。
張成見到羅劍,老實地跑到羅劍前麵要跪下行禮,被羅劍給攔住了。
“張公公,你知道我是最不喜人跪的,你還跟我來這套?”羅劍笑著說道。
“國公爺,小的這是沒有辦法啊,我也不想來傳這個聖旨,奈何皇上和馬閣部甚急,唯恐滿清朝廷不肯和談,朝中大臣又不願前來,皇上隻得讓小的前來傳旨,國公爺勿要怪罪小的就是。”張成說得很是懇切。
“張公公,你不比誰︽,小,你不用在我麵前說什麽‘小的’,你就那麽不願意來見我啊?”羅劍笑著說道。
“哎喲,也隻有國公爺把我們這些刑餘之人當人看,張成哪是不願意見國公爺啊,張成是不願意來傳這個聖旨。”張成確實很感動,這話說的確是實話,宮裏太監如果不是出頭露麵的幾個,其他人在這個年代確實沒人把他們當正常人看待。
“那是為何?”羅劍問道。
“張成雖在宮裏,但也明白滿清要的是大明江山,這朝廷一日還在,韃子怎麽肯和談?這和談不過是暫時的,皇上看不明白,馬閣部卻是應該明白的,為何他們還如此急迫,張成卻是有些不解了。”
“嗬嗬,張公公說得有理啊,走吧,我們邊走邊談,反正我們也要迴揚州。”羅劍說著上了馬。
“國公爺可是也象他們一樣要和談啊?”張成有些著急。
“他們是想偏安,我是想把拳頭先收迴來,你說是一樣的嗎?”羅劍笑著說道。
“國公爺這樣說,張成可就明白了,張成也不信國公爺會跟他們一樣。”張成笑著說道。
“有句話,張成也不知當說不當說。”張成趕著馬緊跟著羅劍,並不敢跟同劍並排,猶豫著說道。
“我說你跟在後麵咱倆怎麽說話呀?有話張公公直說就是。”羅劍略勒了勒馬,跟張成並排走著。
“張成覺得馬閣部現在對國公爺似是極不信任了,經常到宮裏在皇上麵前說國公爺的話,還有保國公和誠意伯等人也是整天在皇上耳邊挑揚州軍的刺,國公爺不可不防啊!”張成說著還迴顧望了一眼,見羅劍的護衛離得較遠,這才放下心來。
羅劍聽了,心裏一動,沒看出來,張成還真是個明白人。
“國公爺,張成感激國公爺把張成當人看,如果國公爺信得過張成,就在京城裏派些人,如果宮裏有消息,張成會盡快報與國公爺知曉。”張成話說得很小聲。
羅劍一聽卻是大喜,當下就與張成敲定了下來。
“不要太過張揚,你也要保護好自己。”羅劍說道。
張成沒有說話,隻是在心裏暗暗感激。
迴撤並不急著趕時間,羅劍和一師走了七天時間才迴到揚州,張成沒進揚州城,直接迴南京去了,章正宸卻跟著羅劍到了揚州,看樣子他是不準備迴南京了。
離開揚州一個多月,揚州城外已經變得羅劍快認不出來了。
這裏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緊挨著軍營正在修建的是柳蘭籌建的紡織廠,看其模樣估計快要投入生產了,旁邊好幾個地方也正蓋著廠房,不知道又是哪家的工廠,民房也增加了不少,東門外都快形成一條街了。
史可法和任民育、乙邦才等人已經在東門外等著了。
“興華,你們這次可真是打得太好了,江北的局麵已經大為改觀了啊!”史可法迎上前,對羅劍說道。
攻下了徐州和淮安,其實已經基本恢複了以前江北四鎮的駐地,也就是說,在這個方向,已經迴到了清兵南下之前的態勢。
“這揚州發展得好快啊,這才離開一個多月,都快認不出來了。”羅劍指著城外的方向說道。
“是啊,當初你把軍營修得遠遠的,我覺得你想得太遠了,現在看來,還要再遠些才好。”史可法笑著說道。
跟在後麵的章正宸趕緊上前拜見了史可法,又與任民育等人打了招唿。
“興華,迴府去說吧,走了這麽久,你肯定累壞了。”任民育走上前說道。
幾人邊說邊走,很快迴到了大都督府。
讓史可法和任民育等人在堂屋喝茶,羅劍簡單洗漱了一下出來坐了下來,見羅劍坐定了,王秀楚已經拿出本子開始記錄。
“興華,你對這次滿清朝廷的和談怎麽看?”史可法首先開口問道。
“機遇加挑戰。”羅劍簡單地說道。
“哦,怎麽說?”
“機遇是我們揚州正需要時間發展,這時間就來了,挑戰就是滿清朝廷不會幹等著我們發展,會采取一切方式阻撓我們的發展,再者其自身也要鞏固發展,就看我們怎麽做了。”羅劍詳細解釋道。
“是啊,我們可不能覺得和平真的就來了,滿清可不是當初的金國,咱們朝廷也不是南宋啊。”史可法說道。
“即使朝廷是南宋朝廷,憲之兄,你覺得我們會容忍大半江山被外族侵占嗎?”羅劍笑著說道。
“是啊,我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興華,你有什麽打算沒有?”史可法問道。
“我想我們得盡快籌劃自身的發展,我的意見是把縣以上的官員召集起來,咱們好好研究一下,咱們發展的重點是什麽?如何發展?得有個規劃。”羅劍說道。
“對啊,有了目標,有了重點,就有了方向,再加上你的那些先進的技術,咱們揚州想不發展好都難啊。”任民育笑著說道。
“我想開這個會之前,我們都下去做一些調查研究,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啊,對整個地區的各種情況都做一個仔細的調研,這樣製訂起規劃來也能心中有數,不至於盲目。”羅劍說道。
“這個不光我們要做,各級官員也要做才行,管轄一地的官員對自己治下情況不明,還能管好嗎?”史可法補充說道。
“調查研究要把當地百姓的生活、交通、稅收、工商、水利等等情況都要做到心裏有數,這個工作量可不小,隻能以當地官員為主,咱們做一些抽樣調查作為輔助。”羅劍說道。
“興華,那你看什麽時候開會?”史可法問道。
“至少得一個月以後吧,我會讓人盡快把通知發下去,讓各府縣官員馬上開始調研,我們這邊也安排到各地抽樣調查。憲之兄,這次我可是下了決心,如果有敷衍了事、不負責的官員,我是決不會手軟!”羅劍堅決地說道。
“唉,興華,有件事我還沒來得及告訴你,你得有心理準備。”史可法歎了一口氣說道。
“哦?什麽事?”羅劍有些詫異。
“朝廷派了一批官員過來,你又在淮安,怕影響你們作戰,我也就沒告訴你,我把他們安置下去了。”史可法無奈地說道。
“我不管是誰派來的,不幹實事,光想著來當官撈好處的,這次幹不好,統統讓他們滾蛋!”羅劍一聽,木已成舟,責怪史可法已是無用,但這些人如果幹好,倒也無妨。
“興華,我們與朝廷的關係咱們也得考慮啊,倘若與朝廷翻了臉,他們斷了我們的軍餉糧草,揚州日子也不好過啊。”任民育勸道。
“我們發展是為了什麽?就是為了不受製於人,等以後大戰再起,咱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夠挽狂瀾於即倒,挽大廈於將傾。如果我們揚州上上下下都變得跟南京城的官員們一樣,我們有發展的必要嗎?”羅劍耐心地解釋道。
“因此,我也有借這個會之機整頓吏治之意,來當官做老爺的,我們揚州堅決不要!我們今後考核官員,就是看其治內的百姓生活水平有沒有提高,看其治內的經濟生產有沒有提高,而不是看他收了多少稅上來。”羅劍接著說道。
“興華你說的這些都沒有一個標準啊?咱們如何考核?”史可法問道。
“憲之兄,這些都是有標準的,比如說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咱們依然可以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來進行。這裏有一個專門的學問,叫統計學,等以後有時間,我會跟官員們上上課,也讓他們明白不用找到縣裏的每一個百姓,也能把大家的生活水平弄清楚。”羅劍解釋道。
“還有一點,咱們揚州以後要盡快培養財務人員,科學的財務製度也能較好地防止官員貪腐,這些都是後話,咱們還得一步步來。”
“對官吏的俸祿也要做詳細調查,我知道,大明官員的俸祿是極低的,養家糊口都困難,這不行,咱們必須提高官員的待遇,讓他們能安心做事。至於提高到什麽標準,這個要根據揚州的發展情況來確定。”
羅劍不停地說著,王秀楚在一旁不停地記錄著,就連章正宸也不知從哪兒找來了鉛筆和紙張,趴在桌上認真地記錄起來。
史可法和任民育都不再說話,靜靜地聽羅劍說著。
“羽侯兄曾經給我說過一句話,咱們揚州軍在淮安大勝,南京城裏沒人當迴事,而滿清和談的大使到了南京,整個南京城就象瘋了一樣。從好的方麵說,這是人心思定,老百姓希望過安穩日子,從另一方麵說,這叫‘商女不知亡國恨’!叫苟且偷安!但是咱們這半壁江山有南宋苟且的基礎嗎?我看沒有!”
“這種情況絕不可以出現在揚州,和平不是別人施舍的,是靠我們用刀槍拚出來的,不把韃子趕出中國,和平永遠不會到來,這在揚州上下必須形成共識!”
聽著羅劍的話,屋裏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ps:各位仍然關注著本書的朋友們,因為筆者近來瑣事纏身,隻能一天一更,請大家諒解,等忙完這段時間,一定恢複一天二更,再次向大家致歉!
不過從章正宸的談話中,羅劍感覺他還算思想比較開明,且思路明晰,算是一個不錯的人才,遂起了把他挖過來的心思,隻是這事得迴揚州與史可法商量才行,他對朝中官員可是極為了解。
被欽差擔擱了一天,第二天一早各師開始向不同方向機動,羅劍也帶領一師返迴揚州。
果然不出章正宸所料,一師才迴到泗縣,朝廷又派了欽差,要求揚州軍撤軍,此次來的卻是宮裏太監張成。
張成見到羅劍,老實地跑到羅劍前麵要跪下行禮,被羅劍給攔住了。
“張公公,你知道我是最不喜人跪的,你還跟我來這套?”羅劍笑著說道。
“國公爺,小的這是沒有辦法啊,我也不想來傳這個聖旨,奈何皇上和馬閣部甚急,唯恐滿清朝廷不肯和談,朝中大臣又不願前來,皇上隻得讓小的前來傳旨,國公爺勿要怪罪小的就是。”張成說得很是懇切。
“張公公,你不比誰︽,小,你不用在我麵前說什麽‘小的’,你就那麽不願意來見我啊?”羅劍笑著說道。
“哎喲,也隻有國公爺把我們這些刑餘之人當人看,張成哪是不願意見國公爺啊,張成是不願意來傳這個聖旨。”張成確實很感動,這話說的確是實話,宮裏太監如果不是出頭露麵的幾個,其他人在這個年代確實沒人把他們當正常人看待。
“那是為何?”羅劍問道。
“張成雖在宮裏,但也明白滿清要的是大明江山,這朝廷一日還在,韃子怎麽肯和談?這和談不過是暫時的,皇上看不明白,馬閣部卻是應該明白的,為何他們還如此急迫,張成卻是有些不解了。”
“嗬嗬,張公公說得有理啊,走吧,我們邊走邊談,反正我們也要迴揚州。”羅劍說著上了馬。
“國公爺可是也象他們一樣要和談啊?”張成有些著急。
“他們是想偏安,我是想把拳頭先收迴來,你說是一樣的嗎?”羅劍笑著說道。
“國公爺這樣說,張成可就明白了,張成也不信國公爺會跟他們一樣。”張成笑著說道。
“有句話,張成也不知當說不當說。”張成趕著馬緊跟著羅劍,並不敢跟同劍並排,猶豫著說道。
“我說你跟在後麵咱倆怎麽說話呀?有話張公公直說就是。”羅劍略勒了勒馬,跟張成並排走著。
“張成覺得馬閣部現在對國公爺似是極不信任了,經常到宮裏在皇上麵前說國公爺的話,還有保國公和誠意伯等人也是整天在皇上耳邊挑揚州軍的刺,國公爺不可不防啊!”張成說著還迴顧望了一眼,見羅劍的護衛離得較遠,這才放下心來。
羅劍聽了,心裏一動,沒看出來,張成還真是個明白人。
“國公爺,張成感激國公爺把張成當人看,如果國公爺信得過張成,就在京城裏派些人,如果宮裏有消息,張成會盡快報與國公爺知曉。”張成話說得很小聲。
羅劍一聽卻是大喜,當下就與張成敲定了下來。
“不要太過張揚,你也要保護好自己。”羅劍說道。
張成沒有說話,隻是在心裏暗暗感激。
迴撤並不急著趕時間,羅劍和一師走了七天時間才迴到揚州,張成沒進揚州城,直接迴南京去了,章正宸卻跟著羅劍到了揚州,看樣子他是不準備迴南京了。
離開揚州一個多月,揚州城外已經變得羅劍快認不出來了。
這裏已經變成了一個大工地,緊挨著軍營正在修建的是柳蘭籌建的紡織廠,看其模樣估計快要投入生產了,旁邊好幾個地方也正蓋著廠房,不知道又是哪家的工廠,民房也增加了不少,東門外都快形成一條街了。
史可法和任民育、乙邦才等人已經在東門外等著了。
“興華,你們這次可真是打得太好了,江北的局麵已經大為改觀了啊!”史可法迎上前,對羅劍說道。
攻下了徐州和淮安,其實已經基本恢複了以前江北四鎮的駐地,也就是說,在這個方向,已經迴到了清兵南下之前的態勢。
“這揚州發展得好快啊,這才離開一個多月,都快認不出來了。”羅劍指著城外的方向說道。
“是啊,當初你把軍營修得遠遠的,我覺得你想得太遠了,現在看來,還要再遠些才好。”史可法笑著說道。
跟在後麵的章正宸趕緊上前拜見了史可法,又與任民育等人打了招唿。
“興華,迴府去說吧,走了這麽久,你肯定累壞了。”任民育走上前說道。
幾人邊說邊走,很快迴到了大都督府。
讓史可法和任民育等人在堂屋喝茶,羅劍簡單洗漱了一下出來坐了下來,見羅劍坐定了,王秀楚已經拿出本子開始記錄。
“興華,你對這次滿清朝廷的和談怎麽看?”史可法首先開口問道。
“機遇加挑戰。”羅劍簡單地說道。
“哦,怎麽說?”
“機遇是我們揚州正需要時間發展,這時間就來了,挑戰就是滿清朝廷不會幹等著我們發展,會采取一切方式阻撓我們的發展,再者其自身也要鞏固發展,就看我們怎麽做了。”羅劍詳細解釋道。
“是啊,我們可不能覺得和平真的就來了,滿清可不是當初的金國,咱們朝廷也不是南宋啊。”史可法說道。
“即使朝廷是南宋朝廷,憲之兄,你覺得我們會容忍大半江山被外族侵占嗎?”羅劍笑著說道。
“是啊,我們必須抓緊一切時間,興華,你有什麽打算沒有?”史可法問道。
“我想我們得盡快籌劃自身的發展,我的意見是把縣以上的官員召集起來,咱們好好研究一下,咱們發展的重點是什麽?如何發展?得有個規劃。”羅劍說道。
“對啊,有了目標,有了重點,就有了方向,再加上你的那些先進的技術,咱們揚州想不發展好都難啊。”任民育笑著說道。
“我想開這個會之前,我們都下去做一些調查研究,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言權啊,對整個地區的各種情況都做一個仔細的調研,這樣製訂起規劃來也能心中有數,不至於盲目。”羅劍說道。
“這個不光我們要做,各級官員也要做才行,管轄一地的官員對自己治下情況不明,還能管好嗎?”史可法補充說道。
“調查研究要把當地百姓的生活、交通、稅收、工商、水利等等情況都要做到心裏有數,這個工作量可不小,隻能以當地官員為主,咱們做一些抽樣調查作為輔助。”羅劍說道。
“興華,那你看什麽時候開會?”史可法問道。
“至少得一個月以後吧,我會讓人盡快把通知發下去,讓各府縣官員馬上開始調研,我們這邊也安排到各地抽樣調查。憲之兄,這次我可是下了決心,如果有敷衍了事、不負責的官員,我是決不會手軟!”羅劍堅決地說道。
“唉,興華,有件事我還沒來得及告訴你,你得有心理準備。”史可法歎了一口氣說道。
“哦?什麽事?”羅劍有些詫異。
“朝廷派了一批官員過來,你又在淮安,怕影響你們作戰,我也就沒告訴你,我把他們安置下去了。”史可法無奈地說道。
“我不管是誰派來的,不幹實事,光想著來當官撈好處的,這次幹不好,統統讓他們滾蛋!”羅劍一聽,木已成舟,責怪史可法已是無用,但這些人如果幹好,倒也無妨。
“興華,我們與朝廷的關係咱們也得考慮啊,倘若與朝廷翻了臉,他們斷了我們的軍餉糧草,揚州日子也不好過啊。”任民育勸道。
“我們發展是為了什麽?就是為了不受製於人,等以後大戰再起,咱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夠挽狂瀾於即倒,挽大廈於將傾。如果我們揚州上上下下都變得跟南京城的官員們一樣,我們有發展的必要嗎?”羅劍耐心地解釋道。
“因此,我也有借這個會之機整頓吏治之意,來當官做老爺的,我們揚州堅決不要!我們今後考核官員,就是看其治內的百姓生活水平有沒有提高,看其治內的經濟生產有沒有提高,而不是看他收了多少稅上來。”羅劍接著說道。
“興華你說的這些都沒有一個標準啊?咱們如何考核?”史可法問道。
“憲之兄,這些都是有標準的,比如說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咱們依然可以采取抽樣調查的方式來進行。這裏有一個專門的學問,叫統計學,等以後有時間,我會跟官員們上上課,也讓他們明白不用找到縣裏的每一個百姓,也能把大家的生活水平弄清楚。”羅劍解釋道。
“還有一點,咱們揚州以後要盡快培養財務人員,科學的財務製度也能較好地防止官員貪腐,這些都是後話,咱們還得一步步來。”
“對官吏的俸祿也要做詳細調查,我知道,大明官員的俸祿是極低的,養家糊口都困難,這不行,咱們必須提高官員的待遇,讓他們能安心做事。至於提高到什麽標準,這個要根據揚州的發展情況來確定。”
羅劍不停地說著,王秀楚在一旁不停地記錄著,就連章正宸也不知從哪兒找來了鉛筆和紙張,趴在桌上認真地記錄起來。
史可法和任民育都不再說話,靜靜地聽羅劍說著。
“羽侯兄曾經給我說過一句話,咱們揚州軍在淮安大勝,南京城裏沒人當迴事,而滿清和談的大使到了南京,整個南京城就象瘋了一樣。從好的方麵說,這是人心思定,老百姓希望過安穩日子,從另一方麵說,這叫‘商女不知亡國恨’!叫苟且偷安!但是咱們這半壁江山有南宋苟且的基礎嗎?我看沒有!”
“這種情況絕不可以出現在揚州,和平不是別人施舍的,是靠我們用刀槍拚出來的,不把韃子趕出中國,和平永遠不會到來,這在揚州上下必須形成共識!”
聽著羅劍的話,屋裏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ps:各位仍然關注著本書的朋友們,因為筆者近來瑣事纏身,隻能一天一更,請大家諒解,等忙完這段時間,一定恢複一天二更,再次向大家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