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廠的擴建看起來是羅劍靈機一動想到的,其實是形勢所逼。
由於蒸汽機的出現,揚州各地的工業發展極快,揚州府在羅劍和史可法的堅持下,已經拒絕了十幾個商家要求建廠的要求。
原因是羅劍覺得揚州並不適合發展成一個重工業城市,現在揚州的地盤並不太大,也就是羅劍那個時代一個省的大小,如果工業全部集中在揚州,明顯顯得重心有些不穩。
與此同時,安慶府、鳳陽府和淮安府相繼出台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吸引商家到這些地方投資辦廠。
這些優惠政策起到了很大作用,還真吸引了不少商家前去投資,其中大部分都是南京和杭州一帶的富商。
柳蘭這段時間也是忙得昏天黑地,因為她又想辦兩個廠。
辦第一個廠的原因是她每天坐在大都督的太師椅上,實在是難受,再加上屋裏的家具看久了新鮮感也過去了,開始想念以前到處可見的沙發和各種精巧的家具了。
彈簧的生產在瓜州已經不是難事,這給沙發的生產直接帶來了可能。
而上次“衛青”號試▼,航時提到的罐頭,柳蘭從迴來後就開始建廠生產了。
柳蘭把杏兒從被服廠調了出來,直接管理罐頭廠,盡管很多人不習慣被一個女孩子指揮著,但杏兒確實能幹,不久就把罐頭廠理得很順,大家慢慢也都服氣了。
家具廠還是從揚州請了一個掌櫃的來管理,這東西得抓緊時間搶占市場,不久人們就都會仿製,柳蘭直接把自己的名字作為家具廠的品牌,這效果還真不是一般的好。
“羅大哥,這兩個廠的收益咱們自己得留著了,小劉和小王兩個人都忙得很,也沒時間去賺錢,我想把這兩個廠的股份一分為三,給他們各三分之一,你看如何?”柳蘭找到羅劍說道。
“這個你看著辦就行,我不管這些。”羅劍對這些並不太關心,他是隻要有吃的有住的,其他的就不太關注了。
“羅大哥,你呀!”柳蘭無奈地說道。
羅劍和史可法這段時間的精力全都放在鋼鐵廠的擴建上,這個事情確實現在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了。
羅劍和史可法兩人輪流去了蕪湖,親自督促鋼鐵廠的擴建。
好在現在蒸汽船的速度很快,從江上走也不是太辛苦,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蕪湖鋼鐵廠的兩個高爐終於建成了,最近幾天就要投入生產,這讓羅劍和史可法都大大鬆了一口氣。
瓜州鋼鐵廠的擴建就要慢得多,原因是陳子龍開始研究各種合金鋼,而冶煉合金鋼的高爐比蕪湖鋼鐵廠的高爐要複雜得多。
盡管難度很高,但一個多月的時間總算完成了一半。
史可法一有時間還是要跑到城外看看那塊用了化肥的田地水稻的長勢,越看史可法就越著急小劉的進度為什麽這麽慢。
盡管跑到瓜州去看了幾次,史可法並沒有催促小劉,他始終記得羅劍說過的,這東西急不得,質量是第一位的。
其實劉為民現在才是真正最著急的,實驗室已經製備成功,如何把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工業生產,這個可是個不小的難題。
羅劍倒覺得這是個機會,以後新的科技成果會不斷出現,這些成果也將逐步轉化成工業產品,這個轉化的過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羅劍要求小劉利用這個機會進行一些探索,能為今後摸索一條適合的道路來。
羅劍自己依舊抽時間去瓜州上課,他想把對電磁的研究逐步引到軌道上來。
讓羅劍沒想到的是,對電磁學最感興趣的居然是朱慈煥,聽了幾節課後,朱慈煥竟然從瓜州跑到了揚州,住進了大都督府裏,說是每天好向羅劍請教。
羅劍也很樂意收下這個小弟子,朱慈煥良好的教育底子讓他接受新知識極快,沒有那麽多的時間,羅劍就找了不少資料讓朱慈煥自學,然後再把問題集中起來一起解決。
隻是物理知識的學習必須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羅劍又對朱慈煥的數學進行了強化教學,朱慈煥的快速進步讓羅劍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朱慈煥的到來讓朱媺娖有了更多的理由每天跑到大都督府,每當羅劍給朱慈煥講課時,朱媺娖就坐在旁邊安靜地看著,連柳蘭喊她也不理了。
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時間倒是過得極快,很快離第二次商船出海又過去了快兩個月,史可法又每天都開始念叨起來。
“興華,我這次可不是擔心船隊的安全,我是著急啊,咱們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就盼著他們能帶迴來點呢。”史可法給羅劍解釋道。
現在揚州花錢的地方的確太多了,除了鋼鐵廠的擴建需要銀子,各地創辦的學校也需要大量的經費。
這些學校是麵向全體百姓的,大都督府下了嚴令,年齡七歲至十五歲的兒童必須入校學習,不僅書本費全免,學校還提供免費的早餐和午餐,大都督府還詳細規定了夥食標準。
大都督府令中規定了女孩必須同男孩一樣接受教育。盡管很多人對女孩跟男孩一樣上學頗不以為然,甚至有人極力反對,但羅劍根本不為所動,這項行政命令被嚴格執行著。
報紙再次成為雙方論戰的戰場,柳蘭開了頭炮,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言論進行了抨擊,就連公主朱媺娖也在報紙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就是為了爭取女孩能同男孩一樣接受教育。
這場爭論最後不了了之,雙方誰都沒有說服誰,羅劍不管那麽多,隻要這項規定仍然在嚴格的執行這就夠了。
教育經費占了揚州財政支出不小的部分,但史可法、任民育以及袁繼鹹等人對這項支出都是毫無異議,就在前段時間朝廷減少揚州軍軍餉、揚州財政最為吃緊的時候,教育經費都不曾少了一分銀子。
也有一些農民因為家裏田地多忙不過來,不想讓自家孩子上學,對此大都督府接著下達了一條規定,如果發現家裏有適齡孩子沒有上學的,則農業稅翻兩倍。
這個辦法起到了極好的效果,田間地頭除了節假日,再也看不到孩子們的身影了。
揚州的發展勢頭看起來極好,但羅劍卻從其中看出了不少問題。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逐步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對整個揚州地區的手工業和民間作坊進行了無情的衝擊。
形勢逼迫之下,不少作坊主隻得聯合起來,使得生產規模化,也讓效率變得更高。
但這些聯合都是在自發的基礎上,並沒有官府和法律上的支撐,盡管目前引發的問題不多,但其隱患著實不少。
其次就是工廠雖然開辦了不少,但一哄而起的現象普遍存在。
哪種產品目前銷路好,利潤高,來錢快,大家都衝著它們去了,而一些基礎性的產業卻少很有人問津。
羅劍同史可法等人談到了這些問題,但是大家都被目前良好的發展勢頭所鼓舞,對存在的隱患認識都是不深,羅劍認為發展中出現一些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要解決這些隱患,目前自己也沒有好辦法。
進入五月份,天氣明顯比往年要熱得多了,人們早已經換了了夏衣。
羅劍和史可法兩人騎著馬走在去江都的路上。
這次是史可法拉著羅劍一起出來的,兩人這段時間都是忙得夠嗆,史可法也被商人們纏得有些受不了,這才借口到江都考察學校情況,拉著羅劍從揚州逃離了出來。
江都的情況跟羅劍上次來時已經極為不同,緊臨著揚州,而且水路運輸極為方便快捷,使江都有了更多發展的機會。
看著沿途到處豎起的大煙囪和滿天飄著的黑煙,羅劍有些無語,盡管羅劍清楚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近代工業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是極為嚴重的,但這種方式卻是羅劍最不願意看到的。
史可法卻是很興奮,指著遠處的大煙囪說道:“興華你看,那兒肯定也是啥工廠,這工廠都已經建到江都來了,我看揚州等不到明年就可擺脫對朝廷的依賴了。”
其實羅劍和柳蘭早就在家算過了一筆細賬,到了今年十月份,揚州的財政就完全可以擺脫朝廷那幾百萬兩軍餉了,而這還是滿清現在對揚州的產品進行嚴密封鎖的情況下。
把日本的市場完全打開,羅劍認為有點困難,因為此時的日本閉關鎖國政策比明朝執行得更為徹底,羅劍甚至已經做好了用大炮轟開日本市場的準備,隻不過這些話他還沒有對史可法說出來。
“憲之兄,揚州盡管發展很快,但對環境的破壞也是相當嚴重啊,咱們如果不從現在就注意這個問題,到時候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羅劍嚴肅地說道。
“唉,興華,我也知道這些黑煙對環境破壞得厲害,但咱們揚州要發展,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啊。”史可法歎了一口氣說道。
“咱們現在就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我準備讓柳蘭他們在報紙上多多宣傳這方麵的知識,要把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盡早樹立起來。等以後有了新的能源,盡管還有汙染,但比這還要是要好上不少。”
羅劍指的是石油的開發利用,有了氨氣的生產經驗,石油蒸餾分離並非很難的技術,隻是開采技術相對複雜,這個得慢慢研究。
不過內燃機的研究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現在揚州使用的蒸汽機使用的是已經非常完善的技術,除了今後對材料上進行一些改進,其技術上進步空間已經不大了。
二人考察了江都的幾所學校,這些臨近揚州的學校對規定執行得非常嚴格,讓兩人都覺得非常滿意。
迴去的路上,史可法又嘮叨起了商船的事。
“興華,這次商船出去已經快三個月了,怎麽還沒迴來?”
“也許是遇上了風暴,也許是商品在日本不好賣,我倒是對渭生和大木能夠處理好充滿了信心的。”羅劍說道。
等二人迴到揚州,均是大喜過望,因為盧渭和鄭成功已經在大都督府等著了。
由於蒸汽機的出現,揚州各地的工業發展極快,揚州府在羅劍和史可法的堅持下,已經拒絕了十幾個商家要求建廠的要求。
原因是羅劍覺得揚州並不適合發展成一個重工業城市,現在揚州的地盤並不太大,也就是羅劍那個時代一個省的大小,如果工業全部集中在揚州,明顯顯得重心有些不穩。
與此同時,安慶府、鳳陽府和淮安府相繼出台了一係列的優惠政策,吸引商家到這些地方投資辦廠。
這些優惠政策起到了很大作用,還真吸引了不少商家前去投資,其中大部分都是南京和杭州一帶的富商。
柳蘭這段時間也是忙得昏天黑地,因為她又想辦兩個廠。
辦第一個廠的原因是她每天坐在大都督的太師椅上,實在是難受,再加上屋裏的家具看久了新鮮感也過去了,開始想念以前到處可見的沙發和各種精巧的家具了。
彈簧的生產在瓜州已經不是難事,這給沙發的生產直接帶來了可能。
而上次“衛青”號試▼,航時提到的罐頭,柳蘭從迴來後就開始建廠生產了。
柳蘭把杏兒從被服廠調了出來,直接管理罐頭廠,盡管很多人不習慣被一個女孩子指揮著,但杏兒確實能幹,不久就把罐頭廠理得很順,大家慢慢也都服氣了。
家具廠還是從揚州請了一個掌櫃的來管理,這東西得抓緊時間搶占市場,不久人們就都會仿製,柳蘭直接把自己的名字作為家具廠的品牌,這效果還真不是一般的好。
“羅大哥,這兩個廠的收益咱們自己得留著了,小劉和小王兩個人都忙得很,也沒時間去賺錢,我想把這兩個廠的股份一分為三,給他們各三分之一,你看如何?”柳蘭找到羅劍說道。
“這個你看著辦就行,我不管這些。”羅劍對這些並不太關心,他是隻要有吃的有住的,其他的就不太關注了。
“羅大哥,你呀!”柳蘭無奈地說道。
羅劍和史可法這段時間的精力全都放在鋼鐵廠的擴建上,這個事情確實現在已經到了迫在眉睫的時候了。
羅劍和史可法兩人輪流去了蕪湖,親自督促鋼鐵廠的擴建。
好在現在蒸汽船的速度很快,從江上走也不是太辛苦,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蕪湖鋼鐵廠的兩個高爐終於建成了,最近幾天就要投入生產,這讓羅劍和史可法都大大鬆了一口氣。
瓜州鋼鐵廠的擴建就要慢得多,原因是陳子龍開始研究各種合金鋼,而冶煉合金鋼的高爐比蕪湖鋼鐵廠的高爐要複雜得多。
盡管難度很高,但一個多月的時間總算完成了一半。
史可法一有時間還是要跑到城外看看那塊用了化肥的田地水稻的長勢,越看史可法就越著急小劉的進度為什麽這麽慢。
盡管跑到瓜州去看了幾次,史可法並沒有催促小劉,他始終記得羅劍說過的,這東西急不得,質量是第一位的。
其實劉為民現在才是真正最著急的,實驗室已經製備成功,如何把實驗室成果轉化為工業生產,這個可是個不小的難題。
羅劍倒覺得這是個機會,以後新的科技成果會不斷出現,這些成果也將逐步轉化成工業產品,這個轉化的過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羅劍要求小劉利用這個機會進行一些探索,能為今後摸索一條適合的道路來。
羅劍自己依舊抽時間去瓜州上課,他想把對電磁的研究逐步引到軌道上來。
讓羅劍沒想到的是,對電磁學最感興趣的居然是朱慈煥,聽了幾節課後,朱慈煥竟然從瓜州跑到了揚州,住進了大都督府裏,說是每天好向羅劍請教。
羅劍也很樂意收下這個小弟子,朱慈煥良好的教育底子讓他接受新知識極快,沒有那麽多的時間,羅劍就找了不少資料讓朱慈煥自學,然後再把問題集中起來一起解決。
隻是物理知識的學習必須有良好的數學基礎,羅劍又對朱慈煥的數學進行了強化教學,朱慈煥的快速進步讓羅劍覺得這一切都值得。
朱慈煥的到來讓朱媺娖有了更多的理由每天跑到大都督府,每當羅劍給朱慈煥講課時,朱媺娖就坐在旁邊安靜地看著,連柳蘭喊她也不理了。
每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過,時間倒是過得極快,很快離第二次商船出海又過去了快兩個月,史可法又每天都開始念叨起來。
“興華,我這次可不是擔心船隊的安全,我是著急啊,咱們要花錢的地方太多了,就盼著他們能帶迴來點呢。”史可法給羅劍解釋道。
現在揚州花錢的地方的確太多了,除了鋼鐵廠的擴建需要銀子,各地創辦的學校也需要大量的經費。
這些學校是麵向全體百姓的,大都督府下了嚴令,年齡七歲至十五歲的兒童必須入校學習,不僅書本費全免,學校還提供免費的早餐和午餐,大都督府還詳細規定了夥食標準。
大都督府令中規定了女孩必須同男孩一樣接受教育。盡管很多人對女孩跟男孩一樣上學頗不以為然,甚至有人極力反對,但羅劍根本不為所動,這項行政命令被嚴格執行著。
報紙再次成為雙方論戰的戰場,柳蘭開了頭炮,對“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言論進行了抨擊,就連公主朱媺娖也在報紙上發表了第一篇文章,就是為了爭取女孩能同男孩一樣接受教育。
這場爭論最後不了了之,雙方誰都沒有說服誰,羅劍不管那麽多,隻要這項規定仍然在嚴格的執行這就夠了。
教育經費占了揚州財政支出不小的部分,但史可法、任民育以及袁繼鹹等人對這項支出都是毫無異議,就在前段時間朝廷減少揚州軍軍餉、揚州財政最為吃緊的時候,教育經費都不曾少了一分銀子。
也有一些農民因為家裏田地多忙不過來,不想讓自家孩子上學,對此大都督府接著下達了一條規定,如果發現家裏有適齡孩子沒有上學的,則農業稅翻兩倍。
這個辦法起到了極好的效果,田間地頭除了節假日,再也看不到孩子們的身影了。
揚州的發展勢頭看起來極好,但羅劍卻從其中看出了不少問題。
目前最大的問題是逐步工業化的生產方式對整個揚州地區的手工業和民間作坊進行了無情的衝擊。
形勢逼迫之下,不少作坊主隻得聯合起來,使得生產規模化,也讓效率變得更高。
但這些聯合都是在自發的基礎上,並沒有官府和法律上的支撐,盡管目前引發的問題不多,但其隱患著實不少。
其次就是工廠雖然開辦了不少,但一哄而起的現象普遍存在。
哪種產品目前銷路好,利潤高,來錢快,大家都衝著它們去了,而一些基礎性的產業卻少很有人問津。
羅劍同史可法等人談到了這些問題,但是大家都被目前良好的發展勢頭所鼓舞,對存在的隱患認識都是不深,羅劍認為發展中出現一些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要解決這些隱患,目前自己也沒有好辦法。
進入五月份,天氣明顯比往年要熱得多了,人們早已經換了了夏衣。
羅劍和史可法兩人騎著馬走在去江都的路上。
這次是史可法拉著羅劍一起出來的,兩人這段時間都是忙得夠嗆,史可法也被商人們纏得有些受不了,這才借口到江都考察學校情況,拉著羅劍從揚州逃離了出來。
江都的情況跟羅劍上次來時已經極為不同,緊臨著揚州,而且水路運輸極為方便快捷,使江都有了更多發展的機會。
看著沿途到處豎起的大煙囪和滿天飄著的黑煙,羅劍有些無語,盡管羅劍清楚以煤炭為主要燃料的近代工業對環境的汙染和破壞是極為嚴重的,但這種方式卻是羅劍最不願意看到的。
史可法卻是很興奮,指著遠處的大煙囪說道:“興華你看,那兒肯定也是啥工廠,這工廠都已經建到江都來了,我看揚州等不到明年就可擺脫對朝廷的依賴了。”
其實羅劍和柳蘭早就在家算過了一筆細賬,到了今年十月份,揚州的財政就完全可以擺脫朝廷那幾百萬兩軍餉了,而這還是滿清現在對揚州的產品進行嚴密封鎖的情況下。
把日本的市場完全打開,羅劍認為有點困難,因為此時的日本閉關鎖國政策比明朝執行得更為徹底,羅劍甚至已經做好了用大炮轟開日本市場的準備,隻不過這些話他還沒有對史可法說出來。
“憲之兄,揚州盡管發展很快,但對環境的破壞也是相當嚴重啊,咱們如果不從現在就注意這個問題,到時候必然要付出慘重的代價。”羅劍嚴肅地說道。
“唉,興華,我也知道這些黑煙對環境破壞得厲害,但咱們揚州要發展,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啊。”史可法歎了一口氣說道。
“咱們現在就要樹立保護環境的意識,我準備讓柳蘭他們在報紙上多多宣傳這方麵的知識,要把大家保護環境的意識盡早樹立起來。等以後有了新的能源,盡管還有汙染,但比這還要是要好上不少。”
羅劍指的是石油的開發利用,有了氨氣的生產經驗,石油蒸餾分離並非很難的技術,隻是開采技術相對複雜,這個得慢慢研究。
不過內燃機的研究必須盡快提上議事日程,現在揚州使用的蒸汽機使用的是已經非常完善的技術,除了今後對材料上進行一些改進,其技術上進步空間已經不大了。
二人考察了江都的幾所學校,這些臨近揚州的學校對規定執行得非常嚴格,讓兩人都覺得非常滿意。
迴去的路上,史可法又嘮叨起了商船的事。
“興華,這次商船出去已經快三個月了,怎麽還沒迴來?”
“也許是遇上了風暴,也許是商品在日本不好賣,我倒是對渭生和大木能夠處理好充滿了信心的。”羅劍說道。
等二人迴到揚州,均是大喜過望,因為盧渭和鄭成功已經在大都督府等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