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羅劍沒想這個時候開打,騎兵師還沒有完成換裝,二師換裝後的訓練也才剛剛起步,這次純粹是擦槍走火了。
事情是劉肇基的一師惹出來的。
一師換防到了徐州以後,劉肇基並不像李成棟那般老實,李成棟是無奈,倘若二師的裝備跟一師一樣,估計他會更不老實。
一師的巡邏隊經常出入滿清占領區,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劉肇基甚至讓偵察兵前出幾十公裏深入占領區偵察敵情。
清兵的斥侯跟一師的偵察兵小規模的交手是常有的事,說交手也談不上,因為雙方基本上見不著麵,一師的偵察兵現在都是清一色的仿迷彩服,配有望遠鏡和揚州一式步槍,清兵斥侯想發現他們都難,更談不上交手了。
但一師的偵察兵倒是經常出手,一出手總能幹掉幾個清兵斥侯,守在歸德最外圍的耿繼茂部挨的打最多。
這次真正的交手原因說起來還比較複雜,要說起來還是一師不占理,因為多鐸已經嚴令清兵不得無故挑釁揚州軍。
一師這次派出的巡邏隊是二團團長莊子固親自帶隊,人數也不太多,就三百來人,都是步軍。
說起莊子固的二團,就是在揚州城頭與耿繼茂的天祐軍血戰過的隊伍,這次他們巡邏依舊進入了滿清的占領區,隻是這次進入有點深入,竟然進入了碭山縣,耿繼茂的天祐軍三萬多人就駐紮在碭山縣城。
無巧不巧,這天耿繼茂的天祐軍下鄉催糧,把一個村莊的老百姓弄得哭聲一片,路過的莊子固非要趕去看看,結果就看到清兵在搶糧。
本就與天祐軍有仇的莊子固一看,頓時火往上撞,命令巡邏隊就開打了。
天祐軍下鄉征糧的人數也不太多,隻有六七百人,結果被莊子固的巡邏隊一陣排槍給打得哭爹喊娘,四處逃竄。
因為離得太近,雙方還是短兵相接了,莊子固的巡邏隊也損了幾人,這讓莊子固更加火大,讓人迴師部報信,同時命令二團火速趕來。
二團來得不慢,但清兵來得更快,關鍵是他們離得太近了,耿繼茂一聽自己的隊伍被打,也是氣得不行,況且這次是在自己的防區,也不怕多鐸怪罪,親自領著近萬人趕到村莊外麵。
莊子固一看事情鬧大了,帶著巡邏隊且戰且退,好在巡邏隊現在的揚州一式步槍射程夠遠,分成三排交替著掩護撤退,還沒退到十裏,二團趕到了。
莊子固這下再也不退了,指揮著二團就擺開了架勢,此時耿繼茂已經勢成騎虎,一邊與二團對峙著,一邊命人迴去再喊援兵。
耿繼茂的部隊很大一部分已經換成了火銃,其射程雖然沒有揚州一式遠,但也比以前明軍使用的火器強得太多,雙方都是找到有利地形,相互對攻起來。
二團強在步槍射程遠,威力大,且裝彈發射比清兵要快得多,但清兵勝在人多,而且其援兵仍在源源不斷趕來,甚至把大將軍炮也搬來了。
大將軍炮的到來讓二團的傷亡大了起來,盡管清兵傷亡更大,但莊子固有點不想打下去了。
就在二團正準備後撤時,劉肇基親自率領一團趕到了。
“準備逃跑了?吃了大虧了?”劉肇基看莊子固準備撤退,頓時有些生氣。
“師長,我們可沒吃虧,隻不過清兵把大將軍炮都搬來了,咱們的炮兵又沒來,部隊有傷亡,我怕傷亡大了迴去沒法交待,就準備先撤迴去再說。”
莊子固看劉肇基生氣,趕緊上前辯解說道。
“不要說那麽多的理由,咱們一師就沒有後撤的這條命令,都給我上,把他們打迴去。”劉肇基吼道。
“師長,把他們打到哪兒去?這裏可是清兵的地盤。”一團團長馬應魁在旁邊笑著說道。
“那我不管,被清兵追著走那可不行,就是要撤也得把他們給打痛了再撤。”劉肇基蠻不講理地說道。
“莊子固,你們二團注意防著清兵騎兵夾擊,馬應魁你的一團先上,把他們打迴去。”劉肇基下著命令。
一團參加過上次的“隔山打牛”行動,作戰經驗比二團更加豐富。
一團上去以後,清兵的損失頓時大了起來,耿繼茂的部隊已經來了二萬多人,隻剩下騎兵沒有動。
劉肇基認真地觀察著清兵的裝備,其實劉肇基是個細心的將領,並非不講理的非要打清兵不可,自從上次盯眙交手之後,一師已經很長時間沒跟多鐸的部隊交過手了,今天劉肇基想稱稱清兵的份量。
劉肇基發現清兵中遠程打擊的力量大大加強了,弓箭和火銃更多,而且其火銃質量似乎有了不小的提高,不僅沒見其炸膛,而且射程也增加了不少,五十步的距離上雖然不能致命,但已經能破甲了。
而且劉肇基發現清兵的紀律性也在加強,當然指的是清軍中的漢軍,這些漢軍以前傷亡稍一大很快就會崩潰,但今天看天祐軍似乎比以前要頑強了很多。
清兵的大將軍炮也配發了不少,這些大將軍炮看起來更加輕便,既可發射實心炮彈,也可發射霰彈。
這些都是新情況,必須把這些情況給興華他們報告過去,揚州軍有進步,看來清兵也沒有閑著。
這種純粹的火力對抗對雙方來說都比較新鮮,耿繼茂站在揚州一式步槍的射程外看著整個戰場,見自己的人馬竟然擋住了揚州軍的進攻,心裏一陣狂喜。
要知道在新沂時滿清正黃旗的騎兵遇上一師都是吃了大虧,自己竟然能擋住他們了?耿繼茂有些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
耿繼茂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新沂時,正黃騎的騎兵是自己往槍口上撞的。
清兵的傷亡終究還是太大,耿繼茂估計傷亡已經超過三千人了,真正死掉的不多,大概有四五百人,但這個時代受了鉛彈槍傷的要治好恐怕也難。
耿繼茂覺得目的已經達到,命令部隊在大將軍炮的掩護下交替後撤。
一師犧牲了十幾人,受傷的也不少,有二百多人,不過一師的衛生隊很快就趕到,把傷員抬迴了徐州治療,以衛生隊現在的技術,隻要傷得不是太重,保住性命問題已經不大。
迴到徐州的劉肇基把這次戰鬥的經過詳細地寫了匯報,讓人飛馬報到揚州。
羅劍在參謀部裏同大家一起討論著這份戰報,史可法和城外正訓練部隊的李成棟也來了。
“大家都聽了,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吧?”羅劍指著戰報說道。
“大都督,老劉這次有點越界吧?不過我喜歡,可惜當時二師沒換裝,要是早換了裝備,我非把耿繼茂這小子給滅了不可。”李成棟指著地圖上說道。
“什麽越界?都是咱中國的地盤,我覺得莊子固和劉肇基做得沒錯,況且這次劉師長主要是想稱量一下清兵,這不新情況就來了嗎?”羅劍說道。
“大都督,我覺得一師這次戰果不大,主要原因是沒有炮兵伴隨,如果咱們的炮兵先打亂清兵的隊形,估計清兵損失就不會隻有這麽一點了。”乙邦才分析道。
“這是遭遇戰,誰會把炮兵隨時帶著啊?”李成東說道。
“把炮兵隨時帶著?對呀,咱們得研發新的火炮了。”羅劍一聽,頓時想起步兵也必須發展伴隨炮兵了。
以前羅劍想過康格裏夫火箭,但這種火箭製造麻煩,且準頭極差,隻靠數量巨大來殺傷敵人。
現在瓜州的技術進步這麽快,羅劍不想再去弄這種極為落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
前段時間組建騎兵師時,羅劍就考慮過迫擊炮的研發,苦於發射藥的限製,現在不知道小劉那兒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明天得去問問他,如果能把迫擊炮或者擲彈筒給弄出來,那步兵伴隨火炮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興華,看來清兵進步也很快,這得引起咱們的警覺了,咱們不能夜郎自大啊,我看鼎維的這一仗打得好,讓我們看出了現在清兵真正的戰鬥力。”史可法說道。
“是啊,咱們揚州軍屢戰屢勝,我看有些將領是有些驕傲自大了,如果咱們不保持清醒的頭腦,今後是要吃大虧的。”羅劍也說道。
“大都督,你不是說我的吧?我在徐州可是極為老實的,知道裝備不行,咱就安心守好徐州,沒有給大家惹麻煩吧?”李成棟笑著說道。
“算你有自知之明,你們二師沒換裝之前,你拿什麽去挑釁?”羅劍笑著說道。
“我看把一師遇到的情況給各部隊下發下去,要求大家都要用清醒的頭腦看待清兵的進步,不能再盲目自大了,尤其是目前與清兵對峙的四師,要重點說到,不行你們參謀部派人前去具體交待吧。”羅劍對乙邦才說道,乙邦才趕緊答應了下來。
“咱們揚州軍在數量上不可能跟清兵相比,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質量上超過他們,從質量上超過清軍,我這裏指的兩個方麵,一是訓練上,咱們不能因為武器比清軍好就放鬆了訓練,這次一團的戰果明顯比二團大,與一團有戰鬥經驗是分不開的。”
參謀們不停地作著記錄,羅劍講的這些話也是要整理下發各部隊的。
“另一方麵咱們這邊也要加大武器研製的力度,咱們人少,如果武器不能比清兵先進,這仗也是難打的。剛才說的步兵的伴隨炮兵,這是個問題,今後這樣的遭遇戰可能還會有不少,咱們必須盡快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一場遭遇戰很快就過去了,劉肇基占了小便宜也就算了,清兵也覺得沒受更大的損失而抵擋住了揚州軍的進攻,也是感到滿意。
多鐸也召開了軍事會議,對這場遭遇戰進行了分析。
孔有德冷靜地指出這次能夠打退揚州軍,主要是因為揚州軍的炮兵沒有參戰,如果其炮兵參戰,恐怕後果難料。
多鐸也把這一仗的情況向滿清朝廷作了匯報,也引起了多爾袞的高度重視。
羅劍沒想這個時候開打,騎兵師還沒有完成換裝,二師換裝後的訓練也才剛剛起步,這次純粹是擦槍走火了。
事情是劉肇基的一師惹出來的。
一師換防到了徐州以後,劉肇基並不像李成棟那般老實,李成棟是無奈,倘若二師的裝備跟一師一樣,估計他會更不老實。
一師的巡邏隊經常出入滿清占領區,想來就來,想走就走,劉肇基甚至讓偵察兵前出幾十公裏深入占領區偵察敵情。
清兵的斥侯跟一師的偵察兵小規模的交手是常有的事,說交手也談不上,因為雙方基本上見不著麵,一師的偵察兵現在都是清一色的仿迷彩服,配有望遠鏡和揚州一式步槍,清兵斥侯想發現他們都難,更談不上交手了。
但一師的偵察兵倒是經常出手,一出手總能幹掉幾個清兵斥侯,守在歸德最外圍的耿繼茂部挨的打最多。
這次真正的交手原因說起來還比較複雜,要說起來還是一師不占理,因為多鐸已經嚴令清兵不得無故挑釁揚州軍。
一師這次派出的巡邏隊是二團團長莊子固親自帶隊,人數也不太多,就三百來人,都是步軍。
說起莊子固的二團,就是在揚州城頭與耿繼茂的天祐軍血戰過的隊伍,這次他們巡邏依舊進入了滿清的占領區,隻是這次進入有點深入,竟然進入了碭山縣,耿繼茂的天祐軍三萬多人就駐紮在碭山縣城。
無巧不巧,這天耿繼茂的天祐軍下鄉催糧,把一個村莊的老百姓弄得哭聲一片,路過的莊子固非要趕去看看,結果就看到清兵在搶糧。
本就與天祐軍有仇的莊子固一看,頓時火往上撞,命令巡邏隊就開打了。
天祐軍下鄉征糧的人數也不太多,隻有六七百人,結果被莊子固的巡邏隊一陣排槍給打得哭爹喊娘,四處逃竄。
因為離得太近,雙方還是短兵相接了,莊子固的巡邏隊也損了幾人,這讓莊子固更加火大,讓人迴師部報信,同時命令二團火速趕來。
二團來得不慢,但清兵來得更快,關鍵是他們離得太近了,耿繼茂一聽自己的隊伍被打,也是氣得不行,況且這次是在自己的防區,也不怕多鐸怪罪,親自領著近萬人趕到村莊外麵。
莊子固一看事情鬧大了,帶著巡邏隊且戰且退,好在巡邏隊現在的揚州一式步槍射程夠遠,分成三排交替著掩護撤退,還沒退到十裏,二團趕到了。
莊子固這下再也不退了,指揮著二團就擺開了架勢,此時耿繼茂已經勢成騎虎,一邊與二團對峙著,一邊命人迴去再喊援兵。
耿繼茂的部隊很大一部分已經換成了火銃,其射程雖然沒有揚州一式遠,但也比以前明軍使用的火器強得太多,雙方都是找到有利地形,相互對攻起來。
二團強在步槍射程遠,威力大,且裝彈發射比清兵要快得多,但清兵勝在人多,而且其援兵仍在源源不斷趕來,甚至把大將軍炮也搬來了。
大將軍炮的到來讓二團的傷亡大了起來,盡管清兵傷亡更大,但莊子固有點不想打下去了。
就在二團正準備後撤時,劉肇基親自率領一團趕到了。
“準備逃跑了?吃了大虧了?”劉肇基看莊子固準備撤退,頓時有些生氣。
“師長,我們可沒吃虧,隻不過清兵把大將軍炮都搬來了,咱們的炮兵又沒來,部隊有傷亡,我怕傷亡大了迴去沒法交待,就準備先撤迴去再說。”
莊子固看劉肇基生氣,趕緊上前辯解說道。
“不要說那麽多的理由,咱們一師就沒有後撤的這條命令,都給我上,把他們打迴去。”劉肇基吼道。
“師長,把他們打到哪兒去?這裏可是清兵的地盤。”一團團長馬應魁在旁邊笑著說道。
“那我不管,被清兵追著走那可不行,就是要撤也得把他們給打痛了再撤。”劉肇基蠻不講理地說道。
“莊子固,你們二團注意防著清兵騎兵夾擊,馬應魁你的一團先上,把他們打迴去。”劉肇基下著命令。
一團參加過上次的“隔山打牛”行動,作戰經驗比二團更加豐富。
一團上去以後,清兵的損失頓時大了起來,耿繼茂的部隊已經來了二萬多人,隻剩下騎兵沒有動。
劉肇基認真地觀察著清兵的裝備,其實劉肇基是個細心的將領,並非不講理的非要打清兵不可,自從上次盯眙交手之後,一師已經很長時間沒跟多鐸的部隊交過手了,今天劉肇基想稱稱清兵的份量。
劉肇基發現清兵中遠程打擊的力量大大加強了,弓箭和火銃更多,而且其火銃質量似乎有了不小的提高,不僅沒見其炸膛,而且射程也增加了不少,五十步的距離上雖然不能致命,但已經能破甲了。
而且劉肇基發現清兵的紀律性也在加強,當然指的是清軍中的漢軍,這些漢軍以前傷亡稍一大很快就會崩潰,但今天看天祐軍似乎比以前要頑強了很多。
清兵的大將軍炮也配發了不少,這些大將軍炮看起來更加輕便,既可發射實心炮彈,也可發射霰彈。
這些都是新情況,必須把這些情況給興華他們報告過去,揚州軍有進步,看來清兵也沒有閑著。
這種純粹的火力對抗對雙方來說都比較新鮮,耿繼茂站在揚州一式步槍的射程外看著整個戰場,見自己的人馬竟然擋住了揚州軍的進攻,心裏一陣狂喜。
要知道在新沂時滿清正黃旗的騎兵遇上一師都是吃了大虧,自己竟然能擋住他們了?耿繼茂有些不大相信自己的眼睛。
耿繼茂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在新沂時,正黃騎的騎兵是自己往槍口上撞的。
清兵的傷亡終究還是太大,耿繼茂估計傷亡已經超過三千人了,真正死掉的不多,大概有四五百人,但這個時代受了鉛彈槍傷的要治好恐怕也難。
耿繼茂覺得目的已經達到,命令部隊在大將軍炮的掩護下交替後撤。
一師犧牲了十幾人,受傷的也不少,有二百多人,不過一師的衛生隊很快就趕到,把傷員抬迴了徐州治療,以衛生隊現在的技術,隻要傷得不是太重,保住性命問題已經不大。
迴到徐州的劉肇基把這次戰鬥的經過詳細地寫了匯報,讓人飛馬報到揚州。
羅劍在參謀部裏同大家一起討論著這份戰報,史可法和城外正訓練部隊的李成棟也來了。
“大家都聽了,都說說你們的看法吧?”羅劍指著戰報說道。
“大都督,老劉這次有點越界吧?不過我喜歡,可惜當時二師沒換裝,要是早換了裝備,我非把耿繼茂這小子給滅了不可。”李成棟指著地圖上說道。
“什麽越界?都是咱中國的地盤,我覺得莊子固和劉肇基做得沒錯,況且這次劉師長主要是想稱量一下清兵,這不新情況就來了嗎?”羅劍說道。
“大都督,我覺得一師這次戰果不大,主要原因是沒有炮兵伴隨,如果咱們的炮兵先打亂清兵的隊形,估計清兵損失就不會隻有這麽一點了。”乙邦才分析道。
“這是遭遇戰,誰會把炮兵隨時帶著啊?”李成東說道。
“把炮兵隨時帶著?對呀,咱們得研發新的火炮了。”羅劍一聽,頓時想起步兵也必須發展伴隨炮兵了。
以前羅劍想過康格裏夫火箭,但這種火箭製造麻煩,且準頭極差,隻靠數量巨大來殺傷敵人。
現在瓜州的技術進步這麽快,羅劍不想再去弄這種極為落後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
前段時間組建騎兵師時,羅劍就考慮過迫擊炮的研發,苦於發射藥的限製,現在不知道小劉那兒能不能解決這個問題,明天得去問問他,如果能把迫擊炮或者擲彈筒給弄出來,那步兵伴隨火炮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興華,看來清兵進步也很快,這得引起咱們的警覺了,咱們不能夜郎自大啊,我看鼎維的這一仗打得好,讓我們看出了現在清兵真正的戰鬥力。”史可法說道。
“是啊,咱們揚州軍屢戰屢勝,我看有些將領是有些驕傲自大了,如果咱們不保持清醒的頭腦,今後是要吃大虧的。”羅劍也說道。
“大都督,你不是說我的吧?我在徐州可是極為老實的,知道裝備不行,咱就安心守好徐州,沒有給大家惹麻煩吧?”李成棟笑著說道。
“算你有自知之明,你們二師沒換裝之前,你拿什麽去挑釁?”羅劍笑著說道。
“我看把一師遇到的情況給各部隊下發下去,要求大家都要用清醒的頭腦看待清兵的進步,不能再盲目自大了,尤其是目前與清兵對峙的四師,要重點說到,不行你們參謀部派人前去具體交待吧。”羅劍對乙邦才說道,乙邦才趕緊答應了下來。
“咱們揚州軍在數量上不可能跟清兵相比,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質量上超過他們,從質量上超過清軍,我這裏指的兩個方麵,一是訓練上,咱們不能因為武器比清軍好就放鬆了訓練,這次一團的戰果明顯比二團大,與一團有戰鬥經驗是分不開的。”
參謀們不停地作著記錄,羅劍講的這些話也是要整理下發各部隊的。
“另一方麵咱們這邊也要加大武器研製的力度,咱們人少,如果武器不能比清兵先進,這仗也是難打的。剛才說的步兵的伴隨炮兵,這是個問題,今後這樣的遭遇戰可能還會有不少,咱們必須盡快下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這一場遭遇戰很快就過去了,劉肇基占了小便宜也就算了,清兵也覺得沒受更大的損失而抵擋住了揚州軍的進攻,也是感到滿意。
多鐸也召開了軍事會議,對這場遭遇戰進行了分析。
孔有德冷靜地指出這次能夠打退揚州軍,主要是因為揚州軍的炮兵沒有參戰,如果其炮兵參戰,恐怕後果難料。
多鐸也把這一仗的情況向滿清朝廷作了匯報,也引起了多爾袞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