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國防軍近三個師包圍著的劉澤清已經惶惶不可終日,現在的他開始後悔當初不接受臨時政府改編部隊的命令了。
驚慌失措的劉澤清隻得派人前去與黃得功交涉,表示願意接受改編,但黃得功卻不幹了。
黃得功的底氣來自臨時政府最近的一項決策,那就是將對南京的煉鐵廠進行大規模改造,那兒將建成比瓜州和蕪湖規模更大的煉鋼廠。
新建成的煉鋼廠和其配套產業將需要大量的工人,臨時政府正為此事發愁,羅劍想到了劉澤清部的五萬人。
羅劍的意圖是將劉部全部解散,其部大部分都是到了江陰之後招募的,時日尚短,並未沾染上劉部的惡習,這部分人員將被吸收到工廠中,兩個問題都將被解決。
按照臨時政府的決議,黃得功命令劉澤清解散部隊,其本人何去何從,由他自己決定。
就在劉澤清猶豫之中,等得早就不耐煩的黃得功命令部隊發動了進攻,不到兩個小時,劉澤清部就全線崩潰,劉澤清本人乘坐船隻從長江逃了出去,最後不知所蹤。
劉澤清部人馬全部被解散,除了小部分人不願留下當工人,絕大部分都被遣散進入了工廠,一直困擾著羅劍的問題終於得到了比較圓滿的解決。
兩師一旅在解決了劉部以後並未停留,馬不停蹄繼續向南方開進。
劉澤清部的被解決起到了極好的示範作用,路振飛一路對各府縣的改組可就快得多了。
三月的杭州,草長鶯飛,萬木複蘇,百花盛開,當是人間仙境。
路振飛和黃得功等人是同大軍一起到達的杭州,大軍並未進城,在杭州城外駐紮了下來。
杭州城的情況比其他府縣要複雜得多,沒有大軍在外支持,路振飛和黃得功也沒有把握把杭州的問題給解決了。
杭州附近光南明的各部軍隊就不下七八萬人,這其中就包括從南京跑過來的鄭鴻逵一萬多人的水師。
這些軍隊每日除了消耗大量的糧餉,實則無一絲用處,前次清兵千裏奔襲南京之時,隻有五千多人出城攔截,卻連清兵的時間都未曾耽擱一點。
羅劍對這些前明軍隊很是頭疼,如果一股腦給解散了,又怕他們流落民間成為土匪禍害百姓,如果都留下來,光是養著這一大幫人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羅劍非常清楚,隨著以後工業的發展,人力緊缺將是嚴重的問題,但此時的工商業卻並未真正大發展起來,隨著劉澤清部的解決,南京附近新建工廠的用工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靠工廠解決南明軍隊的安置問題,目前看來已經不可能了。
而要給這些軍人分配土地,讓他們迴鄉務農,目前可能性也不大。
南明的這些地方不象揚州地區,揚州地區被清兵過了幾遍,無主土地極多,這才讓羅劍當初能夠輕鬆安置軍中淘汰下來的士卒。
延續著明朝的惡疾,南明的土地兼並極為嚴重,象杭州的潞王就占有杭州附近的田地達十幾萬畝,其他大地主也極多,少則幾百畝,多的也有上萬畝。
這些大地主有的是象潞王這樣不勞而獲的,也有巧取豪奪來的,但絕大部分卻是代代積累下來,對這些地主可不能象自己前輩那樣一刀切,此時的社會情況與那時根本不同,同樣的方法會引發更多的問題。
雖然從長遠來看,幾十萬前明軍根本算不得大問題,隻要把滿清問題給解決了,土地問題當然也就不成問題了,此時的全中國包括滿清治下,人口不過五六千萬,到時侯人口不足又成問題了。
羅劍想到了硫球。
硫球被實際占領以後,任民育也派了官員前去治理,但硫球各島人口實在太少,島上大量土地還未開發,這些島嶼容納幾萬人肯定沒問題。
除了鄭鴻逵帶著他的水師從近海又跑到福建,找他哥哥鄭芝龍之外,杭州附近所有軍隊全部都被集中在城外。
路振飛和黃得功帶人到明軍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並代表臨時政府作出承諾,到硫球島開發的人員,將享受十年免交任何賦稅的優惠,而且上島三年願意迴來的,也可向政府提出申請,政府將盡量安排迴大陸。
揚州這幾年的工商業大發展以及對外貿易的興盛還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對這些海外島嶼,人們也不再象以前一樣,把它們當成了流放之地,此前揚州軍占領硫球之事,杭州軍民也曾聽說。
路振飛和黃得功辛苦的工作沒有白廢,總算動員了三四萬人願意到硫球。
接到報告的羅劍絲毫不作耽擱,馬上派出了艦隊和商船開始向硫球島運送人員和物資。
也有不少明軍士兵願意迴鄉,路振飛和黃得功給他們發放了一定的安家費和路費,這部分士兵也有一兩萬人。
七八萬明軍留下的隻有一萬二千人,這些人都是黃得功精心挑選後留下的,留下的官兵被編成了杭州守備師,馬應魁被任命為守備師師長,由一師和二師抽調骨幹進行強化訓練。
解決杭州問題花了半個多月,問題解決之後,大軍繼續向南方開進。
雖說大軍南下是以迎擊清兵的名義,但任誰都看出來了,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鞏固臨時政府對前南明屬下的治理,在大軍威懾之下,路振飛和黃得功兩人對各府縣的改組和對軍隊的整編倒是極為順利,再過兩天,大軍就要進入福建境內了。
三個師進入福建以後一下加快了速度,由不得他們不著急,兩廣報急的文書已經象雪片一樣飛向南京。
就在臨時政府鞏固屬下治理的時候,洪承疇並沒有停著,二十幾萬清兵在洪承疇的親自帶領下象兩廣發動了猛攻。
清兵兵分東西兩路,東路十六萬人由洪承疇親自率領,智順王尚可喜的“天助軍”也在其中(前文有誤,把孔有德的部隊誤認為天助軍,大家見諒),朝廣東境內長驅直入,正在猛攻韶州(今廣東韶關)。
西路十一萬人由多羅貝勒博洛率領,從湖南永州出發,前鋒已經抵達廣西柳州。
考慮到向兩廣進軍的清兵人數極多,羅劍擔心兩師一旅人數太少,又讓騎兵師全數趕了上來,西進大軍由劉肇基統一指揮。
如此一來,南京已經沒有了駐軍,在史可法的提議下,又將七師也就是揚州守備師調至南京,直接駐進了京營,一邊加強訓練,一邊負責南京的防守。
臨時政府派來大量援軍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廣東明軍的士氣,清兵在韶州就受到了頑強的抵抗,主攻韶州的天助軍猛攻了八天,韶州城卻依然在明軍手中。
洪承疇見明軍抵抗實在頑強,天助軍竟無法攻下城牆並不高大的韶州城,急從軍中抽調了幾十門火炮,開始對韶州城猛轟。
韶州並不高大的城牆沒有堅持多久,城牆終於被轟蹋,韶州也被天助軍占領,進入韶州的尚可喜喪心病狂地下達了屠城的命令,韶州城中三萬多軍民全數被清兵殺害。
福建多山的地形嚴重影響了大軍前進和軍需物資的運輸,尤其是閻應元的炮兵行動極為不便,照現在這個速度走下去,恐怕一個月也無法趕到廣州。
無奈之下,劉肇基隻得率大軍從南平轉向福州,準備從海上向廣東進軍。
臨時政府的海軍艦隊正全力向硫球運送人員和物資,現在並未返迴,等他們迴來恐怕時間上已經來不及。
好在福州的鄭芝龍倒是向臨時政府遞交了效忠信,表示願意服從臨時政府的領導,劉肇基前往福州,就是要用鄭芝龍的水師運輸軍隊和物資。
得知大軍在福建被耽擱,路振飛和黃得功也放下了浙江的工作,緊急趕往福建,他們也要借助大軍的軍威一鼓解決福建的問題。
福建水師參將鄭芝龍是鄭成功的父親,自從鄭成功加入了揚州軍以後,雖一次都沒迴過福建,但往來書信從不曾間斷,鄭芝龍對揚州和現在的南京臨時政府倒也知之甚詳,對以前揚州軍的幾艘軍艦印象尤其深刻。
當初他也曾不顧父子之情,派人對鄭成功率領的艦隊下過手,結果被收拾得極慘,這讓他對揚州軍的海上力量大為忌憚,從那以後,鄭成功做他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曆史上鄭芝龍於1646年就投降了滿清,當時因鄭成功阻止,隻帶著不多的心腹北上降清,結果被滿清大臣蘇克薩哈殺害。
現在因揚州軍的發展壯大,南明朝廷一直相對比較穩定,鄭芝龍自是不會生出投降滿清的心思。
南明朝廷被滅後,南京臨時政府很快下達了通告,接替了對南明屬地的管轄,鄭芝龍因對揚州軍了解甚深,除了想保全自己的地位,倒也沒有生出其他的心思。
況且他十分清楚,南京的那位大都督不知何故,對自己兒子鄭森極為器重,眼見著兒子在臨時政府中前途遠大,鄭芝龍自是不會拖了兒子的後腿,就為這個,他對鄭鴻逵不接受臨時政府整編,帶水師跑到福建一事十分不滿,兄弟兩人現在還鬧著別扭。
現在國防軍欲借他的水師運兵,鄭芝龍自是滿口答應下來,在劉肇基派人告知後,即刻著手準備船隻,做好了一切準備,甚至連國防軍的糧草都準備齊全了,倒讓臨時政府省了許多糧草。
從南平轉道福州,仍是花了國防軍十多天的時間,劉肇基和李成棟等人都是心急如焚,想到到海上乘船基本不消耗體力,二人都是命令部隊以急行軍的速度朝福州進發,而閻應元的炮兵卻拖到了後麵。
此時洪承疇率領的清兵已經逼近廣州。
驚慌失措的劉澤清隻得派人前去與黃得功交涉,表示願意接受改編,但黃得功卻不幹了。
黃得功的底氣來自臨時政府最近的一項決策,那就是將對南京的煉鐵廠進行大規模改造,那兒將建成比瓜州和蕪湖規模更大的煉鋼廠。
新建成的煉鋼廠和其配套產業將需要大量的工人,臨時政府正為此事發愁,羅劍想到了劉澤清部的五萬人。
羅劍的意圖是將劉部全部解散,其部大部分都是到了江陰之後招募的,時日尚短,並未沾染上劉部的惡習,這部分人員將被吸收到工廠中,兩個問題都將被解決。
按照臨時政府的決議,黃得功命令劉澤清解散部隊,其本人何去何從,由他自己決定。
就在劉澤清猶豫之中,等得早就不耐煩的黃得功命令部隊發動了進攻,不到兩個小時,劉澤清部就全線崩潰,劉澤清本人乘坐船隻從長江逃了出去,最後不知所蹤。
劉澤清部人馬全部被解散,除了小部分人不願留下當工人,絕大部分都被遣散進入了工廠,一直困擾著羅劍的問題終於得到了比較圓滿的解決。
兩師一旅在解決了劉部以後並未停留,馬不停蹄繼續向南方開進。
劉澤清部的被解決起到了極好的示範作用,路振飛一路對各府縣的改組可就快得多了。
三月的杭州,草長鶯飛,萬木複蘇,百花盛開,當是人間仙境。
路振飛和黃得功等人是同大軍一起到達的杭州,大軍並未進城,在杭州城外駐紮了下來。
杭州城的情況比其他府縣要複雜得多,沒有大軍在外支持,路振飛和黃得功也沒有把握把杭州的問題給解決了。
杭州附近光南明的各部軍隊就不下七八萬人,這其中就包括從南京跑過來的鄭鴻逵一萬多人的水師。
這些軍隊每日除了消耗大量的糧餉,實則無一絲用處,前次清兵千裏奔襲南京之時,隻有五千多人出城攔截,卻連清兵的時間都未曾耽擱一點。
羅劍對這些前明軍隊很是頭疼,如果一股腦給解散了,又怕他們流落民間成為土匪禍害百姓,如果都留下來,光是養著這一大幫人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羅劍非常清楚,隨著以後工業的發展,人力緊缺將是嚴重的問題,但此時的工商業卻並未真正大發展起來,隨著劉澤清部的解決,南京附近新建工廠的用工問題已經基本解決,靠工廠解決南明軍隊的安置問題,目前看來已經不可能了。
而要給這些軍人分配土地,讓他們迴鄉務農,目前可能性也不大。
南明的這些地方不象揚州地區,揚州地區被清兵過了幾遍,無主土地極多,這才讓羅劍當初能夠輕鬆安置軍中淘汰下來的士卒。
延續著明朝的惡疾,南明的土地兼並極為嚴重,象杭州的潞王就占有杭州附近的田地達十幾萬畝,其他大地主也極多,少則幾百畝,多的也有上萬畝。
這些大地主有的是象潞王這樣不勞而獲的,也有巧取豪奪來的,但絕大部分卻是代代積累下來,對這些地主可不能象自己前輩那樣一刀切,此時的社會情況與那時根本不同,同樣的方法會引發更多的問題。
雖然從長遠來看,幾十萬前明軍根本算不得大問題,隻要把滿清問題給解決了,土地問題當然也就不成問題了,此時的全中國包括滿清治下,人口不過五六千萬,到時侯人口不足又成問題了。
羅劍想到了硫球。
硫球被實際占領以後,任民育也派了官員前去治理,但硫球各島人口實在太少,島上大量土地還未開發,這些島嶼容納幾萬人肯定沒問題。
除了鄭鴻逵帶著他的水師從近海又跑到福建,找他哥哥鄭芝龍之外,杭州附近所有軍隊全部都被集中在城外。
路振飛和黃得功帶人到明軍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並代表臨時政府作出承諾,到硫球島開發的人員,將享受十年免交任何賦稅的優惠,而且上島三年願意迴來的,也可向政府提出申請,政府將盡量安排迴大陸。
揚州這幾年的工商業大發展以及對外貿易的興盛還是起到了很大作用,對這些海外島嶼,人們也不再象以前一樣,把它們當成了流放之地,此前揚州軍占領硫球之事,杭州軍民也曾聽說。
路振飛和黃得功辛苦的工作沒有白廢,總算動員了三四萬人願意到硫球。
接到報告的羅劍絲毫不作耽擱,馬上派出了艦隊和商船開始向硫球島運送人員和物資。
也有不少明軍士兵願意迴鄉,路振飛和黃得功給他們發放了一定的安家費和路費,這部分士兵也有一兩萬人。
七八萬明軍留下的隻有一萬二千人,這些人都是黃得功精心挑選後留下的,留下的官兵被編成了杭州守備師,馬應魁被任命為守備師師長,由一師和二師抽調骨幹進行強化訓練。
解決杭州問題花了半個多月,問題解決之後,大軍繼續向南方開進。
雖說大軍南下是以迎擊清兵的名義,但任誰都看出來了,其主要目的還是為了鞏固臨時政府對前南明屬下的治理,在大軍威懾之下,路振飛和黃得功兩人對各府縣的改組和對軍隊的整編倒是極為順利,再過兩天,大軍就要進入福建境內了。
三個師進入福建以後一下加快了速度,由不得他們不著急,兩廣報急的文書已經象雪片一樣飛向南京。
就在臨時政府鞏固屬下治理的時候,洪承疇並沒有停著,二十幾萬清兵在洪承疇的親自帶領下象兩廣發動了猛攻。
清兵兵分東西兩路,東路十六萬人由洪承疇親自率領,智順王尚可喜的“天助軍”也在其中(前文有誤,把孔有德的部隊誤認為天助軍,大家見諒),朝廣東境內長驅直入,正在猛攻韶州(今廣東韶關)。
西路十一萬人由多羅貝勒博洛率領,從湖南永州出發,前鋒已經抵達廣西柳州。
考慮到向兩廣進軍的清兵人數極多,羅劍擔心兩師一旅人數太少,又讓騎兵師全數趕了上來,西進大軍由劉肇基統一指揮。
如此一來,南京已經沒有了駐軍,在史可法的提議下,又將七師也就是揚州守備師調至南京,直接駐進了京營,一邊加強訓練,一邊負責南京的防守。
臨時政府派來大量援軍的消息極大地鼓舞了廣東明軍的士氣,清兵在韶州就受到了頑強的抵抗,主攻韶州的天助軍猛攻了八天,韶州城卻依然在明軍手中。
洪承疇見明軍抵抗實在頑強,天助軍竟無法攻下城牆並不高大的韶州城,急從軍中抽調了幾十門火炮,開始對韶州城猛轟。
韶州並不高大的城牆沒有堅持多久,城牆終於被轟蹋,韶州也被天助軍占領,進入韶州的尚可喜喪心病狂地下達了屠城的命令,韶州城中三萬多軍民全數被清兵殺害。
福建多山的地形嚴重影響了大軍前進和軍需物資的運輸,尤其是閻應元的炮兵行動極為不便,照現在這個速度走下去,恐怕一個月也無法趕到廣州。
無奈之下,劉肇基隻得率大軍從南平轉向福州,準備從海上向廣東進軍。
臨時政府的海軍艦隊正全力向硫球運送人員和物資,現在並未返迴,等他們迴來恐怕時間上已經來不及。
好在福州的鄭芝龍倒是向臨時政府遞交了效忠信,表示願意服從臨時政府的領導,劉肇基前往福州,就是要用鄭芝龍的水師運輸軍隊和物資。
得知大軍在福建被耽擱,路振飛和黃得功也放下了浙江的工作,緊急趕往福建,他們也要借助大軍的軍威一鼓解決福建的問題。
福建水師參將鄭芝龍是鄭成功的父親,自從鄭成功加入了揚州軍以後,雖一次都沒迴過福建,但往來書信從不曾間斷,鄭芝龍對揚州和現在的南京臨時政府倒也知之甚詳,對以前揚州軍的幾艘軍艦印象尤其深刻。
當初他也曾不顧父子之情,派人對鄭成功率領的艦隊下過手,結果被收拾得極慘,這讓他對揚州軍的海上力量大為忌憚,從那以後,鄭成功做他的工作就容易多了。
曆史上鄭芝龍於1646年就投降了滿清,當時因鄭成功阻止,隻帶著不多的心腹北上降清,結果被滿清大臣蘇克薩哈殺害。
現在因揚州軍的發展壯大,南明朝廷一直相對比較穩定,鄭芝龍自是不會生出投降滿清的心思。
南明朝廷被滅後,南京臨時政府很快下達了通告,接替了對南明屬地的管轄,鄭芝龍因對揚州軍了解甚深,除了想保全自己的地位,倒也沒有生出其他的心思。
況且他十分清楚,南京的那位大都督不知何故,對自己兒子鄭森極為器重,眼見著兒子在臨時政府中前途遠大,鄭芝龍自是不會拖了兒子的後腿,就為這個,他對鄭鴻逵不接受臨時政府整編,帶水師跑到福建一事十分不滿,兄弟兩人現在還鬧著別扭。
現在國防軍欲借他的水師運兵,鄭芝龍自是滿口答應下來,在劉肇基派人告知後,即刻著手準備船隻,做好了一切準備,甚至連國防軍的糧草都準備齊全了,倒讓臨時政府省了許多糧草。
從南平轉道福州,仍是花了國防軍十多天的時間,劉肇基和李成棟等人都是心急如焚,想到到海上乘船基本不消耗體力,二人都是命令部隊以急行軍的速度朝福州進發,而閻應元的炮兵卻拖到了後麵。
此時洪承疇率領的清兵已經逼近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