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府台任民育被調入臨時政府任工商部長之後,揚州府台一職一直空缺,羅劍一直為何人去任職頗費思量。
揚州算是臨時政府的大本營,可以說一切的根基都在揚州,揚州如何發展,既是整個南明地區底氣所在,也為整個地區起到示範和表率作用,因此這個府台人選當是極為重要。
以前揚州的幾個同知雖然跟著任民育做事還不錯,但要讓他們獨擋一麵卻仍嫌不足。
這幾天終於得了些空閑,羅劍一人坐在堂屋裏拿著組織部送來的各地官員名單,正在獨自思索著,張成在旁邊站著。
“張成,你站著幹嘛?坐呀!”羅劍抬頭看了一眼張成。
清兵當初攻占南明皇宮時,因為時間十分緊迫,並未對宮中的太監進行處理,張成因此也逃過一劫,一直呆在皇宮中直到揚州軍進入南京,而田成和張執中兩個大太監卻夥同盧九德逃得不知所蹤。
現在南京成立了臨時政府,再也沒有了皇帝,身為太監的張成卻失業了,張成無奈之下,隻得跑來找羅劍,希望大都督能對宮裏的幾百太監作個安排。
“大都督麵前,哪有小的座位?”張成躬著身說道,自從弘光帝身殞,羅劍的“衛國公”幾乎沒人喊了,但大都督的稱唿卻因臨時政府的緣故,一直延續了下來。
“張成,你說什麽呢?在我這兒不興這一套啊,讓你坐你就坐。”羅劍笑著說道。
張成一聽,這才小心地用半個屁股坐到椅子上。
“張成,你今天來找我有事嗎?”羅劍放下手裏的名冊,這才問張成。
“大都督,臨時政府成立了,小的這幫人如何安置,還請大都督示下!”張成說道。
“哦,張成你是說皇宮裏的太監們?”
“是啊,宮裏的宮女們被清兵禍害後,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也都遣散迴家了,現在宮裏隻剩下二百多太監,這些人如何安置,還請大都督作主!”
“哦,這一忙起來把這些人給忘了。”羅劍讓人把王秀楚喊了過來。
“你去給督師匯報一下,宮裏的太監如果有家人的,發給一定的遣散費,讓他們迴去跟家人一起生活,沒有家人的,臨時政府要把他們管起來。”羅劍對王秀楚吩咐道。
“張成,你自己有怎麽打算?”羅劍交道完又對張成問道。
“大都督,小的已經沒了家人,小的也不知如何是好呢。”張成低著頭無奈地說道。
“要不這樣?我這府裏現在駱管家一人實在也忙不過來,要不我請你過來幫他?”羅劍倒也沒想太多,隻是覺得張成這人不錯。
“小的是個身殘之人,這合適嗎?”張成猶豫地說道。
“有什麽不合適的?就這麽定了,迴頭我跟柳蘭和駱管家說一聲。”
羅劍隨口把這事定了下來,卻沒想到這事後來竟給他惹出不小的麻煩。
國防軍三師一旅進入廣州城,徹底讓揚州軍民安下心來,廣東布政使顧元鏡親自把劉肇基和李成棟等人接到府上。
寒喧之中,劉肇基和李成棟等人聽說了“韶州慘案”,已經被羅劍百姓至上的思想深深影響的國防軍眾將領聽說之後,一個個氣得眼珠都紅了。
“這些清兵誰都可以投降,唯獨‘天助軍’不行!”劉肇基直接作出了決定。
“老劉,這滅‘天助軍’的事我老李包了,誰也不要跟我搶了!”李成棟也是咬著牙說道。
“要滅‘天助軍’,要看誰跑得快了。”樓挺資曆比兩位都淺,不敢明搶這個任務,隻是淡淡說了一句,聽得劉肇基和李成棟都瞪了他一眼。
廣東布政使顧元鏡和不少官員以及明軍將領有些吃驚地看著國防軍的眾位將領,他們也聽說過以前揚州軍連戰連捷,但具體戰事經過卻是知之不詳,現在看到國防軍眾將如此信心十足,讓他們對打敗城外的清兵也有了信心。
離廣州城七八裏遠的清兵中軍大帳裏,洪承疇同清兵眾將領們也正在商議軍情。
清兵將領中有兩個熟悉的身影,正是當初從揚州離開的張天祿和張天福。這二人當初帶兵離開揚州輾轉到了湖南,一路招兵買馬,竟也湊了五六千人馬,在洪承疇進軍湖南時,二人未曾一戰,直接投降了清兵,這次也被洪承疇帶了過來。
“廣州城中援兵已到,現在看來廣州城急切間不可下,何去何從,大家都說說吧?”洪承疇心裏已經有了退意,不過他可不想自己說出來。
聽到洪承疇的話,下麵眾人頓時議論紛紛,說什麽的都有,但想著撤軍的占了多數。
“依末將看來,揚州軍來的人馬不多,咱們大軍數倍於他們,更何況天氣已經晴朗,咱們的紅衣大炮明日即到,當可一鼓作氣攻下廣州,如果就此撤軍,被揚州軍追著屁股打,咱們反倒被動。”
尚可喜雖對揚州軍也很懼怕,但他知道一旦撤軍,作為清兵中火器最多的部隊,斷後的任務非他的“天助軍”莫屬了,他將麵臨揚州軍最直接的打擊。
“揚州軍已到,智順王覺得還能攻下廣州城嗎?”清兵中另一位手握重兵的清兵統領佟養甲對尚可喜的說法很不讚同。
佟養甲在真實曆史上可是大有來頭的人物,佟家本是撫順聲名顯赫的商家,其堂兄佟養性當年因與滿清貿易被明朝廷所抓,後來佟家劫獄後全族投靠了滿清。
清兵進入關內時,佟家人“從龍入關”,佟養甲也進入軍中,屢立戰功,官至統領一職,如果不是羅劍等人改變了曆史,佟養甲將成為第一任廣東總督,真實曆史上,佟養甲對廣東采取了極為血腥的政策,無數反清誌士倒在了他的屠刀下。
洪成疇軍中基本沒有滿人和蒙古人,基本都是象佟養甲和尚可喜這種很早就投入滿清懷抱的漢人,這種漢奸為了討主子的歡心,對自己的同胞有時比清兵尤為殘暴。
洪承疇正同將領們商議之時,帳外親兵進來報告說廣州城裏送出一封信來。
洪承疇打開書信一看,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大帥,明軍信上說了什麽?”眾將領紛紛開口問道。
這封信是劉肇基讓人寫的,主要意思就是清兵隻要交出尚可喜和“天助軍”,其他人都可以投降。
“智順王,你看看吧!”洪承疇把信遞給了尚可喜。
尚可喜接過信,打開一看,臉色由紅變綠,一會又從綠色變成了紅色。
“欺人太甚!我尚可喜必與他們不共戴天!”尚可喜咬牙切齒地說道。
“智順王可敢與他們一戰?”洪承疇知道揚州軍厲害,但並未與他們直接對過陣,他也想知道揚州軍到底厲害在什麽地方,因此將國防軍的書信交給尚可喜,也想激他一戰。
“大帥,明日一戰,我‘天助軍’願為主力,不滅揚州軍,誓不撤軍!”
尚可喜被刺激得失去了理智,大聲地吼道。
“好!本帥親自率大軍為智順王壓陣。”洪承疇心裏打算讓尚可喜在前麵抵擋一陣,如果不敵,自己率大軍隨即撤走。
“末將還有一個請求,請大帥將紅衣大炮配屬給末將。”
尚可喜冷靜下來之後,覺得自己有些衝動,但話已出口卻也無法再收迴,這才想起明日四十幾門紅衣大炮將到,如果配屬這些大炮,把握肯定會大一些,再不濟也可用這些大炮攔住國防軍的追擊。
“這樣吧,本帥給你配屬二十門紅衣大炮,助智順王大破揚州軍。”
洪承疇並不願意將全部紅衣大炮交給尚可喜,他知道揚州軍炮兵厲害,倘若這些大炮盡速損了,今後的仗就不好打了。
清兵決策已定,洪承疇命眾將領趕緊迴去準備,有些後悔的尚可喜忐忑不安地迴到自己的帳篷,也趕緊布置起來。
廣州城的城樓上,劉肇基和國防軍的幾位將領在顧元鏡的陪同下,正在觀察清兵大營。
“麗亨,把你的望遠鏡給我看看?”劉肇基對閻應元說道。
羅劍把望遠鏡交給閻應元後並未收迴,自己以後親自帶兵打仗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交給閻應元肯定會發揮更多的作用。
李成棟和樓挺等人很是羨慕地看著閻應元手裏的望遠鏡,他們雖然也有揚州自己生產的,但質量與這幅卻是沒法相比。
劉肇基看了半天,迴頭高興地對眾人說道:
“清兵看來正在備戰,並沒有撤走的跡象,看來咱們的書信起到了作用,你們迴去抓緊時間準備,明日一戰務必全殲了‘天助軍’。”
雨後天晴,能見度極好,劉肇基把清兵大營看得十分清楚,見清兵並未撤走,心裏十分高興。
“好!明日我率三萬人馬為國防軍壓陣。”顧元鏡也是高興地說道。
劉肇基仔細一想,清兵有十幾萬人,多些人馬聲勢也大些,給清兵也能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也就答應了下來。
“走,咱們迴去商量商量這一仗怎麽打。”
看完了清兵大營,劉肇基向大家招唿道。
第二天依然是個大晴天,國防軍官兵們早已脫下夾衣換上了單衣,五月的廣州天氣已經開始有些熱了。
天剛蒙蒙亮,國防軍就已經吃過早飯,準備出城與清兵一戰。
劉肇基早早就來到城樓上,他要再看看清兵的布置。
清兵也起得極早,劉肇基已經看到一隊隊的清兵正出了營帳朝廣州城方向開了過來,在離廣州城五裏地左右停了下來,劉肇基注意到了清兵騾馬拖著的紅衣大炮。
“嗬嗬,就這玩意兒還想跟國防軍的炮兵對戰?”劉肇基對清兵的紅衣大炮很有些不屑一顧。
“命令部隊出城迎敵!”劉肇基轉身下了城樓,對部隊下達了命令。
隨著劉肇基一聲令下,廣州城幾個城門全部打開,一隊隊國防軍以整齊的步伐出了城門,城牆上已經站滿了明軍士卒和圍觀的百姓。
“你看揚州軍就是不一樣,聽說他們昨天就進了城,但城中並未見到揚州軍一兵一卒,他們軍紀真是嚴啊!”
“揚州軍穿的軍服咋與咱們的軍隊不一樣啊?”
“快看!快看!天哪!怎麽有這麽多的大炮,我看韃子這會肯定要遭殃了!”
看著穿著綠色軍服的國防軍邁著整齊地步伐出了城門,城牆上的百姓和明軍都是議論紛紛,一個個看得心馳神往,一隊隊的火炮拉出城外時,更是引起了一片驚唿。
揚州算是臨時政府的大本營,可以說一切的根基都在揚州,揚州如何發展,既是整個南明地區底氣所在,也為整個地區起到示範和表率作用,因此這個府台人選當是極為重要。
以前揚州的幾個同知雖然跟著任民育做事還不錯,但要讓他們獨擋一麵卻仍嫌不足。
這幾天終於得了些空閑,羅劍一人坐在堂屋裏拿著組織部送來的各地官員名單,正在獨自思索著,張成在旁邊站著。
“張成,你站著幹嘛?坐呀!”羅劍抬頭看了一眼張成。
清兵當初攻占南明皇宮時,因為時間十分緊迫,並未對宮中的太監進行處理,張成因此也逃過一劫,一直呆在皇宮中直到揚州軍進入南京,而田成和張執中兩個大太監卻夥同盧九德逃得不知所蹤。
現在南京成立了臨時政府,再也沒有了皇帝,身為太監的張成卻失業了,張成無奈之下,隻得跑來找羅劍,希望大都督能對宮裏的幾百太監作個安排。
“大都督麵前,哪有小的座位?”張成躬著身說道,自從弘光帝身殞,羅劍的“衛國公”幾乎沒人喊了,但大都督的稱唿卻因臨時政府的緣故,一直延續了下來。
“張成,你說什麽呢?在我這兒不興這一套啊,讓你坐你就坐。”羅劍笑著說道。
張成一聽,這才小心地用半個屁股坐到椅子上。
“張成,你今天來找我有事嗎?”羅劍放下手裏的名冊,這才問張成。
“大都督,臨時政府成立了,小的這幫人如何安置,還請大都督示下!”張成說道。
“哦,張成你是說皇宮裏的太監們?”
“是啊,宮裏的宮女們被清兵禍害後,死的死,跑的跑,剩下的也都遣散迴家了,現在宮裏隻剩下二百多太監,這些人如何安置,還請大都督作主!”
“哦,這一忙起來把這些人給忘了。”羅劍讓人把王秀楚喊了過來。
“你去給督師匯報一下,宮裏的太監如果有家人的,發給一定的遣散費,讓他們迴去跟家人一起生活,沒有家人的,臨時政府要把他們管起來。”羅劍對王秀楚吩咐道。
“張成,你自己有怎麽打算?”羅劍交道完又對張成問道。
“大都督,小的已經沒了家人,小的也不知如何是好呢。”張成低著頭無奈地說道。
“要不這樣?我這府裏現在駱管家一人實在也忙不過來,要不我請你過來幫他?”羅劍倒也沒想太多,隻是覺得張成這人不錯。
“小的是個身殘之人,這合適嗎?”張成猶豫地說道。
“有什麽不合適的?就這麽定了,迴頭我跟柳蘭和駱管家說一聲。”
羅劍隨口把這事定了下來,卻沒想到這事後來竟給他惹出不小的麻煩。
國防軍三師一旅進入廣州城,徹底讓揚州軍民安下心來,廣東布政使顧元鏡親自把劉肇基和李成棟等人接到府上。
寒喧之中,劉肇基和李成棟等人聽說了“韶州慘案”,已經被羅劍百姓至上的思想深深影響的國防軍眾將領聽說之後,一個個氣得眼珠都紅了。
“這些清兵誰都可以投降,唯獨‘天助軍’不行!”劉肇基直接作出了決定。
“老劉,這滅‘天助軍’的事我老李包了,誰也不要跟我搶了!”李成棟也是咬著牙說道。
“要滅‘天助軍’,要看誰跑得快了。”樓挺資曆比兩位都淺,不敢明搶這個任務,隻是淡淡說了一句,聽得劉肇基和李成棟都瞪了他一眼。
廣東布政使顧元鏡和不少官員以及明軍將領有些吃驚地看著國防軍的眾位將領,他們也聽說過以前揚州軍連戰連捷,但具體戰事經過卻是知之不詳,現在看到國防軍眾將如此信心十足,讓他們對打敗城外的清兵也有了信心。
離廣州城七八裏遠的清兵中軍大帳裏,洪承疇同清兵眾將領們也正在商議軍情。
清兵將領中有兩個熟悉的身影,正是當初從揚州離開的張天祿和張天福。這二人當初帶兵離開揚州輾轉到了湖南,一路招兵買馬,竟也湊了五六千人馬,在洪承疇進軍湖南時,二人未曾一戰,直接投降了清兵,這次也被洪承疇帶了過來。
“廣州城中援兵已到,現在看來廣州城急切間不可下,何去何從,大家都說說吧?”洪承疇心裏已經有了退意,不過他可不想自己說出來。
聽到洪承疇的話,下麵眾人頓時議論紛紛,說什麽的都有,但想著撤軍的占了多數。
“依末將看來,揚州軍來的人馬不多,咱們大軍數倍於他們,更何況天氣已經晴朗,咱們的紅衣大炮明日即到,當可一鼓作氣攻下廣州,如果就此撤軍,被揚州軍追著屁股打,咱們反倒被動。”
尚可喜雖對揚州軍也很懼怕,但他知道一旦撤軍,作為清兵中火器最多的部隊,斷後的任務非他的“天助軍”莫屬了,他將麵臨揚州軍最直接的打擊。
“揚州軍已到,智順王覺得還能攻下廣州城嗎?”清兵中另一位手握重兵的清兵統領佟養甲對尚可喜的說法很不讚同。
佟養甲在真實曆史上可是大有來頭的人物,佟家本是撫順聲名顯赫的商家,其堂兄佟養性當年因與滿清貿易被明朝廷所抓,後來佟家劫獄後全族投靠了滿清。
清兵進入關內時,佟家人“從龍入關”,佟養甲也進入軍中,屢立戰功,官至統領一職,如果不是羅劍等人改變了曆史,佟養甲將成為第一任廣東總督,真實曆史上,佟養甲對廣東采取了極為血腥的政策,無數反清誌士倒在了他的屠刀下。
洪成疇軍中基本沒有滿人和蒙古人,基本都是象佟養甲和尚可喜這種很早就投入滿清懷抱的漢人,這種漢奸為了討主子的歡心,對自己的同胞有時比清兵尤為殘暴。
洪承疇正同將領們商議之時,帳外親兵進來報告說廣州城裏送出一封信來。
洪承疇打開書信一看,臉色瞬間變得極為難看。
“大帥,明軍信上說了什麽?”眾將領紛紛開口問道。
這封信是劉肇基讓人寫的,主要意思就是清兵隻要交出尚可喜和“天助軍”,其他人都可以投降。
“智順王,你看看吧!”洪承疇把信遞給了尚可喜。
尚可喜接過信,打開一看,臉色由紅變綠,一會又從綠色變成了紅色。
“欺人太甚!我尚可喜必與他們不共戴天!”尚可喜咬牙切齒地說道。
“智順王可敢與他們一戰?”洪承疇知道揚州軍厲害,但並未與他們直接對過陣,他也想知道揚州軍到底厲害在什麽地方,因此將國防軍的書信交給尚可喜,也想激他一戰。
“大帥,明日一戰,我‘天助軍’願為主力,不滅揚州軍,誓不撤軍!”
尚可喜被刺激得失去了理智,大聲地吼道。
“好!本帥親自率大軍為智順王壓陣。”洪承疇心裏打算讓尚可喜在前麵抵擋一陣,如果不敵,自己率大軍隨即撤走。
“末將還有一個請求,請大帥將紅衣大炮配屬給末將。”
尚可喜冷靜下來之後,覺得自己有些衝動,但話已出口卻也無法再收迴,這才想起明日四十幾門紅衣大炮將到,如果配屬這些大炮,把握肯定會大一些,再不濟也可用這些大炮攔住國防軍的追擊。
“這樣吧,本帥給你配屬二十門紅衣大炮,助智順王大破揚州軍。”
洪承疇並不願意將全部紅衣大炮交給尚可喜,他知道揚州軍炮兵厲害,倘若這些大炮盡速損了,今後的仗就不好打了。
清兵決策已定,洪承疇命眾將領趕緊迴去準備,有些後悔的尚可喜忐忑不安地迴到自己的帳篷,也趕緊布置起來。
廣州城的城樓上,劉肇基和國防軍的幾位將領在顧元鏡的陪同下,正在觀察清兵大營。
“麗亨,把你的望遠鏡給我看看?”劉肇基對閻應元說道。
羅劍把望遠鏡交給閻應元後並未收迴,自己以後親自帶兵打仗的機會並不是很多,交給閻應元肯定會發揮更多的作用。
李成棟和樓挺等人很是羨慕地看著閻應元手裏的望遠鏡,他們雖然也有揚州自己生產的,但質量與這幅卻是沒法相比。
劉肇基看了半天,迴頭高興地對眾人說道:
“清兵看來正在備戰,並沒有撤走的跡象,看來咱們的書信起到了作用,你們迴去抓緊時間準備,明日一戰務必全殲了‘天助軍’。”
雨後天晴,能見度極好,劉肇基把清兵大營看得十分清楚,見清兵並未撤走,心裏十分高興。
“好!明日我率三萬人馬為國防軍壓陣。”顧元鏡也是高興地說道。
劉肇基仔細一想,清兵有十幾萬人,多些人馬聲勢也大些,給清兵也能造成心理上的壓力,也就答應了下來。
“走,咱們迴去商量商量這一仗怎麽打。”
看完了清兵大營,劉肇基向大家招唿道。
第二天依然是個大晴天,國防軍官兵們早已脫下夾衣換上了單衣,五月的廣州天氣已經開始有些熱了。
天剛蒙蒙亮,國防軍就已經吃過早飯,準備出城與清兵一戰。
劉肇基早早就來到城樓上,他要再看看清兵的布置。
清兵也起得極早,劉肇基已經看到一隊隊的清兵正出了營帳朝廣州城方向開了過來,在離廣州城五裏地左右停了下來,劉肇基注意到了清兵騾馬拖著的紅衣大炮。
“嗬嗬,就這玩意兒還想跟國防軍的炮兵對戰?”劉肇基對清兵的紅衣大炮很有些不屑一顧。
“命令部隊出城迎敵!”劉肇基轉身下了城樓,對部隊下達了命令。
隨著劉肇基一聲令下,廣州城幾個城門全部打開,一隊隊國防軍以整齊的步伐出了城門,城牆上已經站滿了明軍士卒和圍觀的百姓。
“你看揚州軍就是不一樣,聽說他們昨天就進了城,但城中並未見到揚州軍一兵一卒,他們軍紀真是嚴啊!”
“揚州軍穿的軍服咋與咱們的軍隊不一樣啊?”
“快看!快看!天哪!怎麽有這麽多的大炮,我看韃子這會肯定要遭殃了!”
看著穿著綠色軍服的國防軍邁著整齊地步伐出了城門,城牆上的百姓和明軍都是議論紛紛,一個個看得心馳神往,一隊隊的火炮拉出城外時,更是引起了一片驚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