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樓挺在桂林城外大戰清兵之時,遠在日本大阪的王強也從“嶽飛”號換乘“安慶”號,順著澱川河正在往京都駛去。
澱川河兩邊的景色很是不錯,但王強並沒有欣賞美景的心情,此時他正在通譯的幫助下,朝幾個日本商人詢問著日本國內的情況。
開始幾個日本商人都不願意說,在通譯的威脅下竟異常強硬,頗有些視死如歸的氣概。
王強倒是嗬嗬一笑,讓人從船艙裏搬出幾個箱子,在幾個商人麵前打開了。
“你告訴他們,隻要把情況如實給我們說了,這些都是他們的。”王強笑著對通譯說道。
通譯正欲把王強的話翻譯過去,卻見幾個日本商人眼睛全都盯著箱子,眼中露出貪婪的目光。
箱子裏全是玻璃茶具和玻璃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
等通譯把王強的話翻譯過去,幾個日本商人全都不停地點著頭。
隨著通譯不停地翻譯著,王強也慢慢明白了現在日本國內的情況。
現在的日本“後光明天皇”雖然沒有實權,但仍在日本國內享有崇高的威望,就連大權在握的德川家光在名義上也是效忠“天皇”的,德川家光現在是日本的左大臣。
德川幕府雖然占有整個日本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不少城市,但在日本仍有不少藩地,這些藩地的大名(首領)雖然名義上服從幕府的統治,但他們私下裏仍是不遺餘力地發展著自己的力量,就象鄭成功和盧渭在硫球消滅的就是大名島津家族的軍隊。
聽著通譯不斷地翻譯著幾個商人的話,王強覺得日本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沒有權力的“天皇”反倒可以延續上千年,而掌握實權的幕府卻在不斷地更替中。
幕府裏怪異的官職名稱王強根本都記不住,象“年寄眾”、“若年寄”、“奉行”、“大目付”之類,聽了半天,王強仍是如在雲裏霧裏。
此時日本的後光明天皇紹仁此時才十五、六歲,盡管紹仁個性剛強,極想恢複天皇的地位和權利,但自德川家康製定了和頒發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天皇的權利被全部收歸幕府,就連出巡都得幕府同意,隻剩下決定年號的唯一權利。
自從德川幕府第一位大將軍德川家康的孫子德川家光登上了大將軍之位以後,為了加強對各大名的統治,也為了防止天主教對日本的宗教入侵,采取了極端的閉關鎖國政策。
而明朝和荷蘭都從未對日本進行宗教入侵,因此德川幕府保留了同這兩國的貿易,但也隻允許在長崎等地交易,因為長崎是幕府直接管轄的地盤,德川家光唯恐其他大名因為貿易而發展起來,進而威脅幕府的統治。
聽著通譯不斷的翻譯著,王強的心思卻想著另一個時空的“皇軍”,王強暗暗咬了咬牙,決心把這個“皇軍”給扼殺在搖籃之中。
澱川河上龐大的船隊引起了兩岸日本百姓極大的恐慌,許多人站在岸邊對船隊指指點點,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收拾細軟準備逃離家園,王強根本不管這些,命令船隊全速向京都開進。
“安慶”號冒著黑煙走在最前麵,“鳳陽”號在最後壓陣,中間就是征集來的日本船隻。
可憐日本船隻上的船工拚命地搖著櫓、劃著漿,卻怎麽也跟不上前麵的蒸汽船,惹得坐著這些船的士兵們非常生氣,不少士兵甚至接過他們手裏的漿,自己劃開了。
從大阪到京都距離不算太遠,最多就一百多裏,到了下午的時候,船隊已經到了京都旁邊的久世郡附近,接下來的河道太窄,連“安慶”號和“鳳陽”號都不敢再往前走了,王強已經找船工問了,這兒離京都府還有二十裏左右。
王強命令“安慶”號和“鳳陽”號就停在久世郡,讓施琅親自守在“安慶”號上,王強明確告訴施琅,如果有日本船隻前來挑釁,直接把他們轟沉了就是。
安排完船隻停泊之後,王強領著三千多步兵開始從伏見登陸,準備直接到京都府找日本天皇。
王強的本意並非是要廢了日本天皇,他隻是覺得這稱唿太讓人討厭了,這次到京都就是要逼著日本取消“天皇”的稱號,隻要不叫“天皇”,叫國王也好,叫皇帝也罷,王強都不會再管了。
幾個日本商人絕對是被幾箱玻璃杯和玻璃鏡給晃瞎了眼睛,竟派了五六個下人一路給王強他們帶路,倒讓王強他們沒有繞一點彎路。
剛一登岸王強就命令部隊作好了戰鬥準備,他知道沒有容易的事,果然從伏見登岸走了還不到二三裏,前麵就迎來了大量的日本軍隊,王強粗粗一看,估計有七八千人左右,有不少士兵手裏竟也拿著火銃,不知道他們從哪裏弄來的。
隨著王強一聲令下,三千士兵迅速展開,形成了進攻隊形,與國防軍其他部隊不同的是,王強的進攻隊形中有不少投彈手。
劉為民並沒有把所有的新式zha藥全部製成炮彈,他覺得炮彈打得不準,有可能浪費掉,而製成手榴彈就基本不會浪費,因此他把一半的新式zha藥都製成手榴彈讓王強帶上了。
大明又派來了強大艦隊的消息其實早就傳到了日本,王強他們的船隊有大量日本船隻的拖累,行進得並不快,陸上早就將消息傳到了京都。
前來攔截王強他們的正是幕府管轄的軍隊,說是軍隊,其實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就是日本的職業武士。
日本的武士是個怪胎,從九世紀就開始形成。隨著日本天皇權利的旁落,私人攜帶武器的現象非常普遍,開始時,這些人亦農亦武,以農為主,以後就慢慢演變成了職業武士。
一旦武士依靠的藩主和大名發生變故,無法再養活這些武士時,他們就隻能成為浪人,當初明朝沿海一帶的倭寇多是從這些浪人中產生的。
此時如侵華日軍那種“武士道”精神雖遠未真正成形,但剖腹死亡的形式已經在武士中成為一種風氣,盡管德川幕府下令禁止這種“殉死”,但現在的日本這種風氣卻是愈演演烈。
所以作為現在日本第一大藩的德川幕府聚集了無數的武士也不足為奇,說到底德川幕府就是依靠這些武士起家的。
盧渭跟在王強身邊,看著不斷湧來的日本軍隊,心裏暗暗有些擔心。
王強看著越來越多的日本軍隊卻愈加興奮,在這裏把他們打痛了,下步到江戶很多事就好談多了。
盡管知道明朝派來了大量軍艦和軍隊,德川幕府駐紮在京都附近的軍隊卻不允許天皇紹仁撤離京都,理由很簡單,他們並沒有接到江戶大將軍府傳來的允許天皇離開京都的命令。
王強舉著望遠鏡看著正拚命趕過來的日本軍隊和武士,這些日本軍人還遠沒有侵華日軍那般嚴酷的軍紀,不少穿著和服的武士夾在士兵之中,看起來亂七八糟。
而這些武士手裏拿的也並非都是武士刀,他們手裏各種兵器都有,甚至還有扛著鋤頭的。
“小王,要不要派人去跟他們交涉?”盧渭著急地對王強說道。
“交涉?咱們不正跟用這些他們交涉嗎?”王強嘿嘿一笑,指著士兵們手裏舉著的步槍。
對麵的日本軍隊越來越近,不用望遠鏡王強都能看清衝在最前麵的日本武士手裏舉著的武士刀了。
盯著衝過來的日本武士和士兵,王強把銅哨含到嘴裏,隻有五十米了,王強吹響了銅哨。
隨著一陣哨音響起,揚州一式步槍特有的槍聲在國防軍陣地上響起,日本士兵和武士們開始一排排倒下,後麵的人卻仍是拚命往前衝著。
刹那間,倒在國防軍陣地前麵的日本武士和士兵有就上百人,但後麵衝上來的卻越來越多,七師的步槍手們們初上戰場顯得緊張的問題開始顯現出來。
王強一看,退後幾步,朝站在第四排的投彈手大聲吼道:“投彈手準備!”
隨著王強的命令,五十六個投彈手從掛在胸前的布袋裏掏出手榴彈,抅出了拉環。
“前排退後!後排投彈!”王強看著衝過來的日本士兵,大聲下著命令。
幾秒鍾後,五六十枚手榴彈在日本士兵和武士中炸響,這次造成的殺傷比步槍可大得太多,手榴彈所炸之處,基本都成了空白,日本士兵和武士被炸死炸傷的不下五百人。
就算日本武士和士兵再悍不畏死,也被這種打擊給徹底打懞了。
王強卻絲毫不給他們機會,命令部隊快速地裝彈,步槍根本不作停頓地又開始了射擊。
已經漸漸適應戰場環境的七師士兵動作越來越熟練,裝彈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日本武士和士兵再也沒有一人能夠衝到七師陣地的三十步之內。
幾個日本商人派來帶路的下人縮在七師陣地的後麵,一個個嚇得縮成一團。
“前進!”王強見日本士兵和武士開始朝後麵逃跑,緊接著下達了前進的命令。
三千七師的士兵很快形成了一個個小方陣朝日軍追了過去。
王強提著手槍帶著三十人的衛隊跑在最前麵,王強的衛隊使用的全是劉為民給的新式步槍,衛隊前進的路上,基本上是擋者披靡。
盧渭攔了一下沒攔住,隻得手裏也提著一支新步槍跟著王強跑起來。
日本武士和士兵已經跑得全亂了套,四麵八方都有,王強的後麵跟著兩個一百多人的方隊,朝著人數最多的一個方向追了下去。
已經追進了京都市區,盧渭想讓王強停下來,可王強已經跑在隊伍的最前麵,盧渭卻拉在了隊伍的後麵,想喊也喊不住了。
隨著槍聲不斷響起,前麵的日本武士和士兵已經越來越少,王強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正待王強想集合隊伍朝日本皇宮方向進軍的時候,前麵的街道上卻跑來了幾百人的隊伍。
王強停住一看,這支隊伍裏男男女女都有,衣服也是花花綠綠,不過看起來卻極是奢華。
王強心裏一動,一招手讓後麵的兩個方隊上前攔住了這幾百人,王強沒想到這一攔竟攔住了極不走運的後光明紹仁天皇。
澱川河兩邊的景色很是不錯,但王強並沒有欣賞美景的心情,此時他正在通譯的幫助下,朝幾個日本商人詢問著日本國內的情況。
開始幾個日本商人都不願意說,在通譯的威脅下竟異常強硬,頗有些視死如歸的氣概。
王強倒是嗬嗬一笑,讓人從船艙裏搬出幾個箱子,在幾個商人麵前打開了。
“你告訴他們,隻要把情況如實給我們說了,這些都是他們的。”王強笑著對通譯說道。
通譯正欲把王強的話翻譯過去,卻見幾個日本商人眼睛全都盯著箱子,眼中露出貪婪的目光。
箱子裏全是玻璃茶具和玻璃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
等通譯把王強的話翻譯過去,幾個日本商人全都不停地點著頭。
隨著通譯不停地翻譯著,王強也慢慢明白了現在日本國內的情況。
現在的日本“後光明天皇”雖然沒有實權,但仍在日本國內享有崇高的威望,就連大權在握的德川家光在名義上也是效忠“天皇”的,德川家光現在是日本的左大臣。
德川幕府雖然占有整個日本四分之一以上的土地和不少城市,但在日本仍有不少藩地,這些藩地的大名(首領)雖然名義上服從幕府的統治,但他們私下裏仍是不遺餘力地發展著自己的力量,就象鄭成功和盧渭在硫球消滅的就是大名島津家族的軍隊。
聽著通譯不斷地翻譯著幾個商人的話,王強覺得日本真是一個神奇的國度,沒有權力的“天皇”反倒可以延續上千年,而掌握實權的幕府卻在不斷地更替中。
幕府裏怪異的官職名稱王強根本都記不住,象“年寄眾”、“若年寄”、“奉行”、“大目付”之類,聽了半天,王強仍是如在雲裏霧裏。
此時日本的後光明天皇紹仁此時才十五、六歲,盡管紹仁個性剛強,極想恢複天皇的地位和權利,但自德川家康製定了和頒發了《禁中並公家諸法度》,天皇的權利被全部收歸幕府,就連出巡都得幕府同意,隻剩下決定年號的唯一權利。
自從德川幕府第一位大將軍德川家康的孫子德川家光登上了大將軍之位以後,為了加強對各大名的統治,也為了防止天主教對日本的宗教入侵,采取了極端的閉關鎖國政策。
而明朝和荷蘭都從未對日本進行宗教入侵,因此德川幕府保留了同這兩國的貿易,但也隻允許在長崎等地交易,因為長崎是幕府直接管轄的地盤,德川家光唯恐其他大名因為貿易而發展起來,進而威脅幕府的統治。
聽著通譯不斷的翻譯著,王強的心思卻想著另一個時空的“皇軍”,王強暗暗咬了咬牙,決心把這個“皇軍”給扼殺在搖籃之中。
澱川河上龐大的船隊引起了兩岸日本百姓極大的恐慌,許多人站在岸邊對船隊指指點點,有些人甚至已經開始收拾細軟準備逃離家園,王強根本不管這些,命令船隊全速向京都開進。
“安慶”號冒著黑煙走在最前麵,“鳳陽”號在最後壓陣,中間就是征集來的日本船隻。
可憐日本船隻上的船工拚命地搖著櫓、劃著漿,卻怎麽也跟不上前麵的蒸汽船,惹得坐著這些船的士兵們非常生氣,不少士兵甚至接過他們手裏的漿,自己劃開了。
從大阪到京都距離不算太遠,最多就一百多裏,到了下午的時候,船隊已經到了京都旁邊的久世郡附近,接下來的河道太窄,連“安慶”號和“鳳陽”號都不敢再往前走了,王強已經找船工問了,這兒離京都府還有二十裏左右。
王強命令“安慶”號和“鳳陽”號就停在久世郡,讓施琅親自守在“安慶”號上,王強明確告訴施琅,如果有日本船隻前來挑釁,直接把他們轟沉了就是。
安排完船隻停泊之後,王強領著三千多步兵開始從伏見登陸,準備直接到京都府找日本天皇。
王強的本意並非是要廢了日本天皇,他隻是覺得這稱唿太讓人討厭了,這次到京都就是要逼著日本取消“天皇”的稱號,隻要不叫“天皇”,叫國王也好,叫皇帝也罷,王強都不會再管了。
幾個日本商人絕對是被幾箱玻璃杯和玻璃鏡給晃瞎了眼睛,竟派了五六個下人一路給王強他們帶路,倒讓王強他們沒有繞一點彎路。
剛一登岸王強就命令部隊作好了戰鬥準備,他知道沒有容易的事,果然從伏見登岸走了還不到二三裏,前麵就迎來了大量的日本軍隊,王強粗粗一看,估計有七八千人左右,有不少士兵手裏竟也拿著火銃,不知道他們從哪裏弄來的。
隨著王強一聲令下,三千士兵迅速展開,形成了進攻隊形,與國防軍其他部隊不同的是,王強的進攻隊形中有不少投彈手。
劉為民並沒有把所有的新式zha藥全部製成炮彈,他覺得炮彈打得不準,有可能浪費掉,而製成手榴彈就基本不會浪費,因此他把一半的新式zha藥都製成手榴彈讓王強帶上了。
大明又派來了強大艦隊的消息其實早就傳到了日本,王強他們的船隊有大量日本船隻的拖累,行進得並不快,陸上早就將消息傳到了京都。
前來攔截王強他們的正是幕府管轄的軍隊,說是軍隊,其實其中相當一部分人就是日本的職業武士。
日本的武士是個怪胎,從九世紀就開始形成。隨著日本天皇權利的旁落,私人攜帶武器的現象非常普遍,開始時,這些人亦農亦武,以農為主,以後就慢慢演變成了職業武士。
一旦武士依靠的藩主和大名發生變故,無法再養活這些武士時,他們就隻能成為浪人,當初明朝沿海一帶的倭寇多是從這些浪人中產生的。
此時如侵華日軍那種“武士道”精神雖遠未真正成形,但剖腹死亡的形式已經在武士中成為一種風氣,盡管德川幕府下令禁止這種“殉死”,但現在的日本這種風氣卻是愈演演烈。
所以作為現在日本第一大藩的德川幕府聚集了無數的武士也不足為奇,說到底德川幕府就是依靠這些武士起家的。
盧渭跟在王強身邊,看著不斷湧來的日本軍隊,心裏暗暗有些擔心。
王強看著越來越多的日本軍隊卻愈加興奮,在這裏把他們打痛了,下步到江戶很多事就好談多了。
盡管知道明朝派來了大量軍艦和軍隊,德川幕府駐紮在京都附近的軍隊卻不允許天皇紹仁撤離京都,理由很簡單,他們並沒有接到江戶大將軍府傳來的允許天皇離開京都的命令。
王強舉著望遠鏡看著正拚命趕過來的日本軍隊和武士,這些日本軍人還遠沒有侵華日軍那般嚴酷的軍紀,不少穿著和服的武士夾在士兵之中,看起來亂七八糟。
而這些武士手裏拿的也並非都是武士刀,他們手裏各種兵器都有,甚至還有扛著鋤頭的。
“小王,要不要派人去跟他們交涉?”盧渭著急地對王強說道。
“交涉?咱們不正跟用這些他們交涉嗎?”王強嘿嘿一笑,指著士兵們手裏舉著的步槍。
對麵的日本軍隊越來越近,不用望遠鏡王強都能看清衝在最前麵的日本武士手裏舉著的武士刀了。
盯著衝過來的日本武士和士兵,王強把銅哨含到嘴裏,隻有五十米了,王強吹響了銅哨。
隨著一陣哨音響起,揚州一式步槍特有的槍聲在國防軍陣地上響起,日本士兵和武士們開始一排排倒下,後麵的人卻仍是拚命往前衝著。
刹那間,倒在國防軍陣地前麵的日本武士和士兵有就上百人,但後麵衝上來的卻越來越多,七師的步槍手們們初上戰場顯得緊張的問題開始顯現出來。
王強一看,退後幾步,朝站在第四排的投彈手大聲吼道:“投彈手準備!”
隨著王強的命令,五十六個投彈手從掛在胸前的布袋裏掏出手榴彈,抅出了拉環。
“前排退後!後排投彈!”王強看著衝過來的日本士兵,大聲下著命令。
幾秒鍾後,五六十枚手榴彈在日本士兵和武士中炸響,這次造成的殺傷比步槍可大得太多,手榴彈所炸之處,基本都成了空白,日本士兵和武士被炸死炸傷的不下五百人。
就算日本武士和士兵再悍不畏死,也被這種打擊給徹底打懞了。
王強卻絲毫不給他們機會,命令部隊快速地裝彈,步槍根本不作停頓地又開始了射擊。
已經漸漸適應戰場環境的七師士兵動作越來越熟練,裝彈速度也是越來越快,日本武士和士兵再也沒有一人能夠衝到七師陣地的三十步之內。
幾個日本商人派來帶路的下人縮在七師陣地的後麵,一個個嚇得縮成一團。
“前進!”王強見日本士兵和武士開始朝後麵逃跑,緊接著下達了前進的命令。
三千七師的士兵很快形成了一個個小方陣朝日軍追了過去。
王強提著手槍帶著三十人的衛隊跑在最前麵,王強的衛隊使用的全是劉為民給的新式步槍,衛隊前進的路上,基本上是擋者披靡。
盧渭攔了一下沒攔住,隻得手裏也提著一支新步槍跟著王強跑起來。
日本武士和士兵已經跑得全亂了套,四麵八方都有,王強的後麵跟著兩個一百多人的方隊,朝著人數最多的一個方向追了下去。
已經追進了京都市區,盧渭想讓王強停下來,可王強已經跑在隊伍的最前麵,盧渭卻拉在了隊伍的後麵,想喊也喊不住了。
隨著槍聲不斷響起,前麵的日本武士和士兵已經越來越少,王強的速度也慢了下來。
正待王強想集合隊伍朝日本皇宮方向進軍的時候,前麵的街道上卻跑來了幾百人的隊伍。
王強停住一看,這支隊伍裏男男女女都有,衣服也是花花綠綠,不過看起來卻極是奢華。
王強心裏一動,一招手讓後麵的兩個方隊上前攔住了這幾百人,王強沒想到這一攔竟攔住了極不走運的後光明紹仁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