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過年以來從小羅霆出生到艦隊從北美歸來發生的一係列事情,讓羅劍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以前急於解決全國問題的想法現在淡了許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羅劍現在想原來時空的想法也慢慢淡了下去,以前在心裏想過這個問題,但總是自己麻醉著自己。其實羅劍心裏也明白,自己三人的突然失蹤在自己的那個時空意味著什麽。
盡管非常明白一旦失蹤兩年以上,原部隊就會當自己已經犧牲,原來時空裏的妻子不可能不再建立家庭,真要迴去了,還不知道會麵對什麽情況,但羅劍在內心深處一直在迴避著這個問題。再說自己在家並非獨子,還有兄弟姐妹,他們的條件都還不錯,父母的晚年生活保障是沒有問題。
想通了這些因果關係,羅劍開始********琢磨把滿清趕出中國去。
今年以來技術的快速進步讓羅劍已經非常清楚打敗滿清隻是時間問題,目前要解決的是如何用最小的代價來取得勝利。
從鎮江迴來以後,羅劍到總參謀部與乙邦才和一幫參謀一起進行了好幾天的推演,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隻要七師的戰鬥力達到了預期水平,以七師為主力,直接打到北京一點問題都沒有。
七師的訓練到底達到了什麽程度,羅劍覺得自己有必親自去考察了解。王強在另一個時空裏隻參加了新兵入伍訓練和炮兵的基本操作訓練,對步兵作戰並不了解,羅劍估計王強是按照電影、電視上看到的東西來訓練七師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麻煩還真不小。
閻應元正在訓練的海軍陸戰隊也已經全部換裝了,他們訓練得怎麽樣了,羅劍已經有幾個月時間沒去看了。
第二天羅劍就帶著乙邦才和幾個參謀來到了南京城外的海軍陸戰隊營地,在營地外訓練場上看到的場景讓羅劍半天都說不話來。
偌大的訓練場上,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排成一個個小方陣,正在練習進攻隊形。
估計閻應元還是考慮到了新式步槍與揚州一式步槍的不同。每個方陣的人數少了許多,隻有四十人左右。
見羅劍帶人過來,閻應元命令部隊原地立正,自己上前給羅劍報告。
“麗亨兄。完全錯了!”羅劍無奈地對閻應元說道。
“大都督,什麽錯了?”羅劍沒頭沒腦的話讓閻應元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我是說訓練方法完全錯了,麗亨兄,你沒有研究二式步槍與一式步槍的差別嗎?你覺得它們的差別在哪兒?”
羅劍知道這也不怪閻應元,新裝備下發之後。相應的訓練教材並沒有下發部隊,責任其實是在自己。
“大都督,二式步槍可太好了,不僅射程更遠,而且裝彈速度快,射擊時還沒有煙霧,不會影響士兵的視線。因為這些,我都把方陣的人數減少了許多,大都督不會是說這個錯了吧?”閻應元對揚州二式步槍的優點十分清楚。
“麗亨兄,你說的這些都沒錯。但是二式步槍跟一式相比,最大的進步還不是這些。”羅劍並不想直接說出來,想讓閻應元自己去思考。
“這…大都督,你讓我想想。”閻應元見揚州二式步槍最大的優點自己都不知道,有些尷尬地說道。
“麗亨兄,火器已經越來越多的被大家使用,滿清已經仿製出了咱們的揚州一式步槍,也正在緊鑼密鼓地訓練新軍,盡管他們的步槍還趕不上咱們的揚州一式,但其射程和殺傷力遠比以前的火銃強。”羅劍慢慢說道。閻應元一邊聽著一邊思考著。
“這些步槍的出現讓以前的盾牌和鎧甲將再也不能起到防護作用,以前清兵沒有大量配備遠程火器,咱們的揚州一式可以用這種方陣的方式同他們作戰,現在他們也有了遠程火器。咱們還用這種方陣與他們對戰,那可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了。”
見閻應元還在思考中,羅劍讓參謀從一個士兵手裏拿過一支揚州二式半自動步槍,對閻應元說道:
“把陸戰隊所有的軍官全部集中過來,今天我給大家上一堂戰術課。”
羅劍雖然是炮兵出身。但在機關工作時,曾經到步兵連隊長時間蹲過點,也跟隨步兵訓練過很長時間,對步兵的一些基本戰術還是非常了解。
隨著一陣哨音,陸戰隊排以上軍官全部集中了過來,羅劍讓他們坐到了地上,自己提著步槍來到隊伍前麵。
“我們手裏的步槍我們把它稱為半自動步槍,稱它為半自動,這是因為它裝彈、退彈殼還需要我們手動來完成,等以後技術進步了,自動步槍也將出現,到那時,裝彈、退彈就可以自動完成。”
羅劍把手裏的步槍高高舉了起來,大聲地說道:“咱們二式步槍跟一式步槍相比,最大的優點在於咱們可以在臥倒的時候裝子彈。”
說完羅劍一個前撲臥倒在地上,給大家示範了臥姿裝彈的動作,閻應元看著臉紅了起來,看來他已經明白過來了。
“在臥姿的情況下,人體的目標比站立時要小很多,我們還可以利用地形隱蔽自己,臥姿的情況下,咱們一般都是有依托射擊,準確性也比立姿要高得多。”
羅劍一邊說著一邊作著示範,參謀們已經拿出本子作著詳細的記錄,這些以後都將會被編進戰術教材裏。
“剛才你們的大隊長也說了,二式步槍的裝彈快,裝彈快就意味著射速快,高射速就決定了火力猛,這種情況下咱們還采用這種方陣戰術,不僅會大量增加自身的傷亡,而且也是火力的極大浪費。”
羅劍在海軍陸戰隊呆了一整天,把步兵連排進攻隊形和防守戰術給陸戰隊的軍官們做了詳細的示範講解,等迴到南京時,天都已經黑了。
看完了海軍陸戰隊的訓練之後,羅劍對七師的訓練情況也頗為擔心,王強到底把七師練成什麽樣子了,羅劍急迫地想去看看。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要出一趟遠門真不容易,連羅劍這樣的政府首腦出門都要準備好幾天。這讓羅劍有些懷念自己那個時空裏方便的出行,拎個包,買張機票或者車票就走了。
從南京到濟南走起來有一千多裏地,羅劍一行先從南京從船一直到沂州。然後又從沂州換用馬匹到濟南,這一路就走了十來天。
盡管羅劍每天都在堅持鍛煉,但連續騎上四五天的馬,到了濟南時仍是累得疲憊不堪,到了的當天下午泡了一個熱水澡。這才好了許多。
晚上黃得功把濟南附近的七師和六師主要將領召集起來,把部隊的情況給羅劍作了詳細介紹。
聽了他們的介紹羅劍才知道,盡管國防軍已經占領了大半山東,但山東卻非常不平靜,兩軍對峙的地段,小型戰鬥一直都在發生,因為傷亡和戰果都不大,黃得功就沒有向南京報告。
七師沒有在最前沿,前出到平原、臨邑一帶的是六師,六師師長劉雄伍說。清兵已經在德州一線修建了大量的土木工事,當初從徐州支援濟南的十三萬清兵也沒有撤迴河南歸德,而是在德州一線防守。
這樣一來,濟南方向就集中了大量清兵,總數達到了近三十萬人,看來多爾袞對國防軍長驅直入進攻北京是十分忌憚的。
清兵現在變得越來越不好對付,這是黃得功在濟南呆了半年多時間後得出的結論,據黃得功說,現在的清兵隻是守在工事或者堅城裏,根本不同國防軍野戰。現在要想大量殲敵,除非能夠一舉突破清兵的工事或者直接破城。
六師在前沿與清兵對峙時,最前沿的清兵已經基本沒有人在用大刀長矛了,最不濟也是用弓箭守在戰壕裏。好一點的是用燧發槍,射程大約是揚州一式步槍的一半左右,六師不少傷亡都是這種燧發槍造成的。
一個事引起了羅劍的注意,就是劉雄伍說清兵也在使用一種能夠開花的炮彈,不過這種炮彈不是落地就炸的那種,而是用燃著的引線點燃的。落地後才炸的大多可以躲開,最讓人頭疼的是那種在天上就炸的。
這種火炮是清廷的將作監琢磨出來的,盡管射程沒有國防軍的火炮遠,但也能打上三裏多地,比以前的紅衣大炮要遠不少。而且這種火炮也是用鐵輪子拖著走的,再也不用象以前那樣,用架子車拉了到陣地再抬下來構築陣地。
這是叛逃到北京的原軍工廠車間主任冒雨石的“功勞”。盡管揚州當時的軍工廠分工很細,但作為車間主任的冒雨石還是把火炮製造的各環節都了解得比較透徹,在將作監住下後,冒雨石就開始製作簡易的機床,有了這些機床,清廷製作火炮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
為些範文程還專門放冒雨石迴多爾袞賜給的宅子裏住了幾天,把冒雨石美得不行。
這種可以開花的炮彈劉雄伍在清兵前沿陣地上隻見到零星的幾門,看來清兵還沒有大量配備這種火炮。
這個消息讓羅劍對滿清的進攻有了一種緊迫感,他覺得如果等清兵大量製造出這種火炮來,必然在今後的作戰中給部隊增加大的傷亡。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羅劍現在覺得這話說得太有道理了,不僅自己和國防軍是這樣,對手清兵也在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著,隻不過技術上的巨大代差是滿清朝廷不可逾越的門檻。
現在國防軍七師就是技術代差的產物,在武器裝備上,七師已經超出清兵太多,這種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在七師一團守濟南城時已經充分體現出來,如果不是一團彈藥消耗殆盡,估計一團在濟南城都能把譚泰所有的部隊全部打殘。
這是在依托堅城防守的情況下,七師的戰鬥力勿容置疑。但今後的戰鬥將會以進攻作戰為主,七師的攻擊能力到底怎麽樣?這是羅劍最迫切想了解的情況。(未完待續。)
隨著時間的推移,羅劍現在想原來時空的想法也慢慢淡了下去,以前在心裏想過這個問題,但總是自己麻醉著自己。其實羅劍心裏也明白,自己三人的突然失蹤在自己的那個時空意味著什麽。
盡管非常明白一旦失蹤兩年以上,原部隊就會當自己已經犧牲,原來時空裏的妻子不可能不再建立家庭,真要迴去了,還不知道會麵對什麽情況,但羅劍在內心深處一直在迴避著這個問題。再說自己在家並非獨子,還有兄弟姐妹,他們的條件都還不錯,父母的晚年生活保障是沒有問題。
想通了這些因果關係,羅劍開始********琢磨把滿清趕出中國去。
今年以來技術的快速進步讓羅劍已經非常清楚打敗滿清隻是時間問題,目前要解決的是如何用最小的代價來取得勝利。
從鎮江迴來以後,羅劍到總參謀部與乙邦才和一幫參謀一起進行了好幾天的推演,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隻要七師的戰鬥力達到了預期水平,以七師為主力,直接打到北京一點問題都沒有。
七師的訓練到底達到了什麽程度,羅劍覺得自己有必親自去考察了解。王強在另一個時空裏隻參加了新兵入伍訓練和炮兵的基本操作訓練,對步兵作戰並不了解,羅劍估計王強是按照電影、電視上看到的東西來訓練七師的,如果真是這樣,那麻煩還真不小。
閻應元正在訓練的海軍陸戰隊也已經全部換裝了,他們訓練得怎麽樣了,羅劍已經有幾個月時間沒去看了。
第二天羅劍就帶著乙邦才和幾個參謀來到了南京城外的海軍陸戰隊營地,在營地外訓練場上看到的場景讓羅劍半天都說不話來。
偌大的訓練場上,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排成一個個小方陣,正在練習進攻隊形。
估計閻應元還是考慮到了新式步槍與揚州一式步槍的不同。每個方陣的人數少了許多,隻有四十人左右。
見羅劍帶人過來,閻應元命令部隊原地立正,自己上前給羅劍報告。
“麗亨兄。完全錯了!”羅劍無奈地對閻應元說道。
“大都督,什麽錯了?”羅劍沒頭沒腦的話讓閻應元一下沒有反應過來。
“我是說訓練方法完全錯了,麗亨兄,你沒有研究二式步槍與一式步槍的差別嗎?你覺得它們的差別在哪兒?”
羅劍知道這也不怪閻應元,新裝備下發之後。相應的訓練教材並沒有下發部隊,責任其實是在自己。
“大都督,二式步槍可太好了,不僅射程更遠,而且裝彈速度快,射擊時還沒有煙霧,不會影響士兵的視線。因為這些,我都把方陣的人數減少了許多,大都督不會是說這個錯了吧?”閻應元對揚州二式步槍的優點十分清楚。
“麗亨兄,你說的這些都沒錯。但是二式步槍跟一式相比,最大的進步還不是這些。”羅劍並不想直接說出來,想讓閻應元自己去思考。
“這…大都督,你讓我想想。”閻應元見揚州二式步槍最大的優點自己都不知道,有些尷尬地說道。
“麗亨兄,火器已經越來越多的被大家使用,滿清已經仿製出了咱們的揚州一式步槍,也正在緊鑼密鼓地訓練新軍,盡管他們的步槍還趕不上咱們的揚州一式,但其射程和殺傷力遠比以前的火銃強。”羅劍慢慢說道。閻應元一邊聽著一邊思考著。
“這些步槍的出現讓以前的盾牌和鎧甲將再也不能起到防護作用,以前清兵沒有大量配備遠程火器,咱們的揚州一式可以用這種方陣的方式同他們作戰,現在他們也有了遠程火器。咱們還用這種方陣與他們對戰,那可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了。”
見閻應元還在思考中,羅劍讓參謀從一個士兵手裏拿過一支揚州二式半自動步槍,對閻應元說道:
“把陸戰隊所有的軍官全部集中過來,今天我給大家上一堂戰術課。”
羅劍雖然是炮兵出身。但在機關工作時,曾經到步兵連隊長時間蹲過點,也跟隨步兵訓練過很長時間,對步兵的一些基本戰術還是非常了解。
隨著一陣哨音,陸戰隊排以上軍官全部集中了過來,羅劍讓他們坐到了地上,自己提著步槍來到隊伍前麵。
“我們手裏的步槍我們把它稱為半自動步槍,稱它為半自動,這是因為它裝彈、退彈殼還需要我們手動來完成,等以後技術進步了,自動步槍也將出現,到那時,裝彈、退彈就可以自動完成。”
羅劍把手裏的步槍高高舉了起來,大聲地說道:“咱們二式步槍跟一式步槍相比,最大的優點在於咱們可以在臥倒的時候裝子彈。”
說完羅劍一個前撲臥倒在地上,給大家示範了臥姿裝彈的動作,閻應元看著臉紅了起來,看來他已經明白過來了。
“在臥姿的情況下,人體的目標比站立時要小很多,我們還可以利用地形隱蔽自己,臥姿的情況下,咱們一般都是有依托射擊,準確性也比立姿要高得多。”
羅劍一邊說著一邊作著示範,參謀們已經拿出本子作著詳細的記錄,這些以後都將會被編進戰術教材裏。
“剛才你們的大隊長也說了,二式步槍的裝彈快,裝彈快就意味著射速快,高射速就決定了火力猛,這種情況下咱們還采用這種方陣戰術,不僅會大量增加自身的傷亡,而且也是火力的極大浪費。”
羅劍在海軍陸戰隊呆了一整天,把步兵連排進攻隊形和防守戰術給陸戰隊的軍官們做了詳細的示範講解,等迴到南京時,天都已經黑了。
看完了海軍陸戰隊的訓練之後,羅劍對七師的訓練情況也頗為擔心,王強到底把七師練成什麽樣子了,羅劍急迫地想去看看。
不得不說這個時代要出一趟遠門真不容易,連羅劍這樣的政府首腦出門都要準備好幾天。這讓羅劍有些懷念自己那個時空裏方便的出行,拎個包,買張機票或者車票就走了。
從南京到濟南走起來有一千多裏地,羅劍一行先從南京從船一直到沂州。然後又從沂州換用馬匹到濟南,這一路就走了十來天。
盡管羅劍每天都在堅持鍛煉,但連續騎上四五天的馬,到了濟南時仍是累得疲憊不堪,到了的當天下午泡了一個熱水澡。這才好了許多。
晚上黃得功把濟南附近的七師和六師主要將領召集起來,把部隊的情況給羅劍作了詳細介紹。
聽了他們的介紹羅劍才知道,盡管國防軍已經占領了大半山東,但山東卻非常不平靜,兩軍對峙的地段,小型戰鬥一直都在發生,因為傷亡和戰果都不大,黃得功就沒有向南京報告。
七師沒有在最前沿,前出到平原、臨邑一帶的是六師,六師師長劉雄伍說。清兵已經在德州一線修建了大量的土木工事,當初從徐州支援濟南的十三萬清兵也沒有撤迴河南歸德,而是在德州一線防守。
這樣一來,濟南方向就集中了大量清兵,總數達到了近三十萬人,看來多爾袞對國防軍長驅直入進攻北京是十分忌憚的。
清兵現在變得越來越不好對付,這是黃得功在濟南呆了半年多時間後得出的結論,據黃得功說,現在的清兵隻是守在工事或者堅城裏,根本不同國防軍野戰。現在要想大量殲敵,除非能夠一舉突破清兵的工事或者直接破城。
六師在前沿與清兵對峙時,最前沿的清兵已經基本沒有人在用大刀長矛了,最不濟也是用弓箭守在戰壕裏。好一點的是用燧發槍,射程大約是揚州一式步槍的一半左右,六師不少傷亡都是這種燧發槍造成的。
一個事引起了羅劍的注意,就是劉雄伍說清兵也在使用一種能夠開花的炮彈,不過這種炮彈不是落地就炸的那種,而是用燃著的引線點燃的。落地後才炸的大多可以躲開,最讓人頭疼的是那種在天上就炸的。
這種火炮是清廷的將作監琢磨出來的,盡管射程沒有國防軍的火炮遠,但也能打上三裏多地,比以前的紅衣大炮要遠不少。而且這種火炮也是用鐵輪子拖著走的,再也不用象以前那樣,用架子車拉了到陣地再抬下來構築陣地。
這是叛逃到北京的原軍工廠車間主任冒雨石的“功勞”。盡管揚州當時的軍工廠分工很細,但作為車間主任的冒雨石還是把火炮製造的各環節都了解得比較透徹,在將作監住下後,冒雨石就開始製作簡易的機床,有了這些機床,清廷製作火炮的速度也提高了不少。
為些範文程還專門放冒雨石迴多爾袞賜給的宅子裏住了幾天,把冒雨石美得不行。
這種可以開花的炮彈劉雄伍在清兵前沿陣地上隻見到零星的幾門,看來清兵還沒有大量配備這種火炮。
這個消息讓羅劍對滿清的進攻有了一種緊迫感,他覺得如果等清兵大量製造出這種火炮來,必然在今後的作戰中給部隊增加大的傷亡。
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羅劍現在覺得這話說得太有道理了,不僅自己和國防軍是這樣,對手清兵也在不斷地學習和提高著,隻不過技術上的巨大代差是滿清朝廷不可逾越的門檻。
現在國防軍七師就是技術代差的產物,在武器裝備上,七師已經超出清兵太多,這種武器裝備上的優勢在七師一團守濟南城時已經充分體現出來,如果不是一團彈藥消耗殆盡,估計一團在濟南城都能把譚泰所有的部隊全部打殘。
這是在依托堅城防守的情況下,七師的戰鬥力勿容置疑。但今後的戰鬥將會以進攻作戰為主,七師的攻擊能力到底怎麽樣?這是羅劍最迫切想了解的情況。(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