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城裏,吳三桂很快就得知了平原縣清兵被快速殲滅的消息,前幾天國防軍兵臨德州,吳三桂當然也接到了消息,而且平原縣的守軍也曾經向他求援,吳三桂思前想後,考慮了很久,並沒有派出援兵。
譚泰兵敗濟南之後,曾經迴到北京城,向滿清朝廷和多爾袞匯報了濟南戰的戰況,整個匯報中,譚泰的指揮和處置當然沒有問題,而清兵大敗的原因隻能是國防軍的火器太過厲害,其次就是漢軍將領作戰不力,濟南戰的漢軍主要將領隻有吳三桂。
就這樣,譚泰得到了滿清朝廷和多爾袞的原諒,繼續負責山東一線的防守,而吳三桂在滿清朝廷和多爾袞的心目中的地位開始一落千丈,就連一直看好他的範文程再也不敢替他說話。
本來就不太被多爾袞信任的吳三桂再次成了後娘養的,在濟南城下損失的部屬到現在為止沒有得到一人補充,而其他部隊開始配發的一些火炮和火銃也開始沒他的份了,這讓吳三桂對滿清朝廷大為不滿。
盡管在部隊的各種待遇上變得很差,但譚泰卻並不願意放過吳三桂,他知道象吳三桂這種以前明軍中的軍閥,一旦讓他到地方紮下根,他的部隊很快又能擴充起來,譚泰不願意讓吳三桂到後方駐守,幹脆把他又放到了抵抗國防軍的第一線。
德州城中並非隻有吳三桂的四萬漢軍,譚泰還在德州城放了一萬多滿清騎兵,騎兵守城自然是個笑話,其監視關寧軍的意圖不言而喻,這也讓吳三桂呆在德州城中如坐針氈。
清兵的騎兵統領莽泰雖然名義上歸吳三桂統屬,但莽泰並不賣吳三桂的賬,就在前天平原守軍派人求援時,莽泰就過來逼吳三桂出城救援,雖然吳三桂最終沒有答應,但莽泰卻口口聲聲說要向朝廷彈劾吳三桂。
不僅莽泰不賣賬。就連德州知府也是對吳三桂愛理不理,前段時間吳三桂派人去找他要糧草,也被德州知府給趕了迴來,說要糧草找朝廷。不要找他。
德州城裏一個富商家的四合院裏,吳三桂坐在椅子上抱著頭想著,他在想他的出路到底在哪裏。
現在看來,自己在滿清朝廷裏已經完全得不到信任,盡管自己現在是平西王。也算是個王爺,但吳三桂知道,一旦自己再戰敗一次,就會被滿清朝廷奪去王爺封號是可以想得到的。
關寧軍以前的對手是大順軍,那時還能不時打個勝仗,現在包括明軍在內的其他對手都沒有了,吳三桂的對手隻能是南京的國防軍。對國防軍,吳三桂可是一點都沒有打勝仗的信心,打不了勝仗就不可能重新獲得滿清朝廷的信任,換句話說。自己在滿清朝廷的前途已經徹底斷絕了。
想到這裏,吳三桂覺得心灰意冷,甚至開始後悔當初引領清兵入關了。
“老爺近日思慮過度,妾身自己下廚給老爺燉了雞湯,請老爺快趁熱喝了吧。”
一個二十出頭的明豔女子端著一碗雞湯來到堂上,走到桌前把碗放在桌上,關心地對吳三桂說道。
女子正是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當初陳圓圓被大順軍大將劉宗敏所劫,後來大順軍在吳三桂所部和清軍的聯合夾擊下,李自成農民軍遭受重創,倉皇逃離北京。盡棄所掠輜重、婦女於道。吳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陳圓圓,此後吳三桂一直把陳圓圓帶在身邊。
“唉,國防軍馬上就要打到德州了,老爺我哪裏還有心思喝雞湯啊!”
吳三桂看了一眼依舊美豔的陳圓圓。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當初決定投靠滿清,引領清兵入關,“衝冠一怒為紅顏”當然不完全是吳三桂投靠滿清的原因,但吳三桂知道,自己當初因為這個女子,對大順軍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感。這個倒是事實。
“妾身不懂老爺的大事,但老爺的身子要緊,還請老爺把雞湯喝了吧。”陳圓圓並沒有注意到吳三桂複雜的情緒,仍是要吳三桂喝了雞湯。
吳三桂頗不些不耐,又看了一眼陳圓圓,淡淡說了句:“放這兒就是了,你下去吧。”
陳圓圓這才朝吳三桂福了一福,退了下去。
吳三桂在陳圓圓退下去的瞬間突然有了向國防軍投誠的念頭,念頭一起再也止不住,吳三桂朝著這個思路開始向後想去。
吳三桂知道自己在國防軍的漢奸名單上是名列前茅的,他也知道正是因為自己引領清兵入關,才造成清兵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覺得自己被列為大漢奸倒也“名至實歸”。
國防軍都如此看重自己引領清兵入關的“功勞”,而受益最大的滿清朝廷卻對自己百般提防,這更讓吳三桂覺得自己當初做得極為不值。
現在的問題是,國防軍能不能接受自己投誠,投誠了以後國防軍會怎麽對待自己,如果他們象對待孫之獬那樣,那自己可就選了一條絕路。
正在吳三桂胡思亂想之時,親兵過來報說副統領冷允登到了。
“大帥,國防軍已經朝德州來了,咱們如何行止,還請大帥早做定奪啊!”冷允登一進門就急切地朝吳三桂說道。
國防軍攻下平原縣之後朝德州進軍,倒也沒有出乎吳三桂的預料之外,聽了冷允登的話,隻是隨口招唿冷允登坐了下來。
“大帥,今天我找了從平原逃迴來的將領問了,國防軍現在全是用的新式火炮,根本無法防守啊,平原縣二萬四千人連小半個時辰都沒守到,咱們德州看來也是守不住啊。”
冷允登坐下之後,開始向吳三桂匯報他了解到的情況。
“唉,守不了也得守啊,咱們還能往哪兒跑?何況城裏還有莽泰那廝盯著呢。”吳三桂無奈地看了一眼冷允登,歎了一口氣說道。
“大帥,咱們這點底子經不了國防軍的幾炮炸啊,大帥,你得替關寧軍找條出路啊。”冷允登看了看心灰意冷的吳三桂,心想你這樣下去可不行,國防軍已經到了門口。到時候人家可不管這些,幾炮朝城上轟來,德州城失守隻在旦夕之間。
聽到冷允登提起關寧軍,吳三桂心裏五味雜陳。想當初關寧軍可是強軍的代名詞,也是各方拉攏的重要力量,這才過了幾年,關寧軍竟然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了?
吳三桂突然想見見那位改變了這一切的南京大都督,正是因為此人出現在揚州城下。才讓一切都開始變了樣。
看吳三桂並不說話,冷允登有些急了,仗著自己很早就跟隨吳三桂,也算是吳三桂的心腹,這才毛起膽子站起身朝吳三桂抱拳道:“大帥,咱們幹脆投了國防軍算了,我看朝廷是不打算管我們關寧軍了。”
“哦?怎麽個投法?你不知道國防軍把我吳某列入了大漢奸的名單嗎?你們投過去自是無事,我吳三桂要是投降了,你敢保證國防軍不會砍了我的腦袋?”吳三桂故作不滿地看了冷允登一眼,冷冷地說道。
“大帥。我覺得你是過慮了,末將認為國防軍不會這樣做的,再說咱們即便要投過去,也得找他們談好條件再說。”
冷允登一聽,額頭上冷汗開始冒了出來,他以為吳三桂是真的發火了,以前吳三桂真生氣時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他完全不知道吳三桂今天是裝出來的。
“誰能去跟國防軍談?你去還是我去?”吳三桂繼續冷冷地說道。
“此事自是不敢勞動大帥,末將願去。”冷允登擦了一下額頭上的冷汗,躬身朝吳三桂說道。
“那行吧。你親自去找國防軍談談,我吳某自知有愧於大明朝廷,也不奢望能象李本深那般可以繼續領兵,隻希望大都督能給我一條生路。讓吳某能夠平安渡此殘生即可,至於關寧軍,國防軍願意改編也好,遣散迴家也好,隻要能給弟兄們們一條生路即可。”
吳三桂裝了半天,等的就是冷允登的這句話。他也知道,隨便派個人過去談投誠的事,國防軍肯定會覺得他吳三桂誠意不足,現在讓副統領親自去,足以表達他吳三桂的誠意了。
冷允登瞬間反應了過來,原來大帥是想讓自己去找國防軍談,但卻不願意開口說出來,隻讓自己當這個冤大頭,到時談不成或者被滿清朝廷知曉,責任是自己的,他吳三桂卻可置身事外。
羅劍和七師在德州城五公裏外紮下了營帳,對攻下德州城羅劍覺得並不是難事,七師的四十八門新式火炮可不是吃素的,更何況還有爆破手已經做好了爆破準備。
羅劍和王強等人考慮的是攻入德州城後的巷戰,七師並沒有經過巷戰的專門訓練,在城中兵民混雜的情況下,如何最低限度地減少部隊的傷亡,很讓羅劍和王強頭疼。
七師並沒有配備鎧甲,現在七師講的是部隊快速機動,一身鎧甲讓部隊如何能快速機動起來,也沒見過另一個時空裏後世部隊還有裝備鎧甲的。
沒有盔甲在野戰中問題不大,依靠強大的遠程火力,清兵根本無法到了近前,傷亡自不會大了,但巷戰中卻不是這樣,一支火銃和一支弓箭就足以致命,倘若清兵大量分散到民居裏,用火銃和弓箭就可以給七師造成重大傷亡。
不過羅劍想了一會自己也笑了起來,七師沒受過專門的巷戰訓練,清兵又何嚐受過這些訓練?況且一旦城破,清兵哪裏還能組織象樣的巷戰?象沂州那種慘烈的城中戰事,是因為情況特殊造成的,不是哪股清兵都能組織起那樣頑強的抵抗。
正在幾人在指揮帳篷裏商議之時,一個參謀進來報告說德州城裏清兵派人來了。
得知來的是吳三桂關寧軍的副統領時,羅劍有些詫異。吳三桂在羅劍心目中一直是個鐵杆大漢奸,羅劍沒想到吳三桂今天竟派人來商談投誠的事。
羅劍沒有親自去見冷允登,而是讓黃得功前去摸摸吳三桂的底牌。黃得功走了之後,羅劍一人坐在折疊椅上思考起來。(未完待續。)
譚泰兵敗濟南之後,曾經迴到北京城,向滿清朝廷和多爾袞匯報了濟南戰的戰況,整個匯報中,譚泰的指揮和處置當然沒有問題,而清兵大敗的原因隻能是國防軍的火器太過厲害,其次就是漢軍將領作戰不力,濟南戰的漢軍主要將領隻有吳三桂。
就這樣,譚泰得到了滿清朝廷和多爾袞的原諒,繼續負責山東一線的防守,而吳三桂在滿清朝廷和多爾袞的心目中的地位開始一落千丈,就連一直看好他的範文程再也不敢替他說話。
本來就不太被多爾袞信任的吳三桂再次成了後娘養的,在濟南城下損失的部屬到現在為止沒有得到一人補充,而其他部隊開始配發的一些火炮和火銃也開始沒他的份了,這讓吳三桂對滿清朝廷大為不滿。
盡管在部隊的各種待遇上變得很差,但譚泰卻並不願意放過吳三桂,他知道象吳三桂這種以前明軍中的軍閥,一旦讓他到地方紮下根,他的部隊很快又能擴充起來,譚泰不願意讓吳三桂到後方駐守,幹脆把他又放到了抵抗國防軍的第一線。
德州城中並非隻有吳三桂的四萬漢軍,譚泰還在德州城放了一萬多滿清騎兵,騎兵守城自然是個笑話,其監視關寧軍的意圖不言而喻,這也讓吳三桂呆在德州城中如坐針氈。
清兵的騎兵統領莽泰雖然名義上歸吳三桂統屬,但莽泰並不賣吳三桂的賬,就在前天平原守軍派人求援時,莽泰就過來逼吳三桂出城救援,雖然吳三桂最終沒有答應,但莽泰卻口口聲聲說要向朝廷彈劾吳三桂。
不僅莽泰不賣賬。就連德州知府也是對吳三桂愛理不理,前段時間吳三桂派人去找他要糧草,也被德州知府給趕了迴來,說要糧草找朝廷。不要找他。
德州城裏一個富商家的四合院裏,吳三桂坐在椅子上抱著頭想著,他在想他的出路到底在哪裏。
現在看來,自己在滿清朝廷裏已經完全得不到信任,盡管自己現在是平西王。也算是個王爺,但吳三桂知道,一旦自己再戰敗一次,就會被滿清朝廷奪去王爺封號是可以想得到的。
關寧軍以前的對手是大順軍,那時還能不時打個勝仗,現在包括明軍在內的其他對手都沒有了,吳三桂的對手隻能是南京的國防軍。對國防軍,吳三桂可是一點都沒有打勝仗的信心,打不了勝仗就不可能重新獲得滿清朝廷的信任,換句話說。自己在滿清朝廷的前途已經徹底斷絕了。
想到這裏,吳三桂覺得心灰意冷,甚至開始後悔當初引領清兵入關了。
“老爺近日思慮過度,妾身自己下廚給老爺燉了雞湯,請老爺快趁熱喝了吧。”
一個二十出頭的明豔女子端著一碗雞湯來到堂上,走到桌前把碗放在桌上,關心地對吳三桂說道。
女子正是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
當初陳圓圓被大順軍大將劉宗敏所劫,後來大順軍在吳三桂所部和清軍的聯合夾擊下,李自成農民軍遭受重創,倉皇逃離北京。盡棄所掠輜重、婦女於道。吳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陳圓圓,此後吳三桂一直把陳圓圓帶在身邊。
“唉,國防軍馬上就要打到德州了,老爺我哪裏還有心思喝雞湯啊!”
吳三桂看了一眼依舊美豔的陳圓圓。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滋味。當初決定投靠滿清,引領清兵入關,“衝冠一怒為紅顏”當然不完全是吳三桂投靠滿清的原因,但吳三桂知道,自己當初因為這個女子,對大順軍產生了強烈的不信任感。這個倒是事實。
“妾身不懂老爺的大事,但老爺的身子要緊,還請老爺把雞湯喝了吧。”陳圓圓並沒有注意到吳三桂複雜的情緒,仍是要吳三桂喝了雞湯。
吳三桂頗不些不耐,又看了一眼陳圓圓,淡淡說了句:“放這兒就是了,你下去吧。”
陳圓圓這才朝吳三桂福了一福,退了下去。
吳三桂在陳圓圓退下去的瞬間突然有了向國防軍投誠的念頭,念頭一起再也止不住,吳三桂朝著這個思路開始向後想去。
吳三桂知道自己在國防軍的漢奸名單上是名列前茅的,他也知道正是因為自己引領清兵入關,才造成清兵占領了大半個中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他覺得自己被列為大漢奸倒也“名至實歸”。
國防軍都如此看重自己引領清兵入關的“功勞”,而受益最大的滿清朝廷卻對自己百般提防,這更讓吳三桂覺得自己當初做得極為不值。
現在的問題是,國防軍能不能接受自己投誠,投誠了以後國防軍會怎麽對待自己,如果他們象對待孫之獬那樣,那自己可就選了一條絕路。
正在吳三桂胡思亂想之時,親兵過來報說副統領冷允登到了。
“大帥,國防軍已經朝德州來了,咱們如何行止,還請大帥早做定奪啊!”冷允登一進門就急切地朝吳三桂說道。
國防軍攻下平原縣之後朝德州進軍,倒也沒有出乎吳三桂的預料之外,聽了冷允登的話,隻是隨口招唿冷允登坐了下來。
“大帥,今天我找了從平原逃迴來的將領問了,國防軍現在全是用的新式火炮,根本無法防守啊,平原縣二萬四千人連小半個時辰都沒守到,咱們德州看來也是守不住啊。”
冷允登坐下之後,開始向吳三桂匯報他了解到的情況。
“唉,守不了也得守啊,咱們還能往哪兒跑?何況城裏還有莽泰那廝盯著呢。”吳三桂無奈地看了一眼冷允登,歎了一口氣說道。
“大帥,咱們這點底子經不了國防軍的幾炮炸啊,大帥,你得替關寧軍找條出路啊。”冷允登看了看心灰意冷的吳三桂,心想你這樣下去可不行,國防軍已經到了門口。到時候人家可不管這些,幾炮朝城上轟來,德州城失守隻在旦夕之間。
聽到冷允登提起關寧軍,吳三桂心裏五味雜陳。想當初關寧軍可是強軍的代名詞,也是各方拉攏的重要力量,這才過了幾年,關寧軍竟然成了人家砧板上的肉了?
吳三桂突然想見見那位改變了這一切的南京大都督,正是因為此人出現在揚州城下。才讓一切都開始變了樣。
看吳三桂並不說話,冷允登有些急了,仗著自己很早就跟隨吳三桂,也算是吳三桂的心腹,這才毛起膽子站起身朝吳三桂抱拳道:“大帥,咱們幹脆投了國防軍算了,我看朝廷是不打算管我們關寧軍了。”
“哦?怎麽個投法?你不知道國防軍把我吳某列入了大漢奸的名單嗎?你們投過去自是無事,我吳三桂要是投降了,你敢保證國防軍不會砍了我的腦袋?”吳三桂故作不滿地看了冷允登一眼,冷冷地說道。
“大帥。我覺得你是過慮了,末將認為國防軍不會這樣做的,再說咱們即便要投過去,也得找他們談好條件再說。”
冷允登一聽,額頭上冷汗開始冒了出來,他以為吳三桂是真的發火了,以前吳三桂真生氣時就是現在這個樣子,他完全不知道吳三桂今天是裝出來的。
“誰能去跟國防軍談?你去還是我去?”吳三桂繼續冷冷地說道。
“此事自是不敢勞動大帥,末將願去。”冷允登擦了一下額頭上的冷汗,躬身朝吳三桂說道。
“那行吧。你親自去找國防軍談談,我吳某自知有愧於大明朝廷,也不奢望能象李本深那般可以繼續領兵,隻希望大都督能給我一條生路。讓吳某能夠平安渡此殘生即可,至於關寧軍,國防軍願意改編也好,遣散迴家也好,隻要能給弟兄們們一條生路即可。”
吳三桂裝了半天,等的就是冷允登的這句話。他也知道,隨便派個人過去談投誠的事,國防軍肯定會覺得他吳三桂誠意不足,現在讓副統領親自去,足以表達他吳三桂的誠意了。
冷允登瞬間反應了過來,原來大帥是想讓自己去找國防軍談,但卻不願意開口說出來,隻讓自己當這個冤大頭,到時談不成或者被滿清朝廷知曉,責任是自己的,他吳三桂卻可置身事外。
羅劍和七師在德州城五公裏外紮下了營帳,對攻下德州城羅劍覺得並不是難事,七師的四十八門新式火炮可不是吃素的,更何況還有爆破手已經做好了爆破準備。
羅劍和王強等人考慮的是攻入德州城後的巷戰,七師並沒有經過巷戰的專門訓練,在城中兵民混雜的情況下,如何最低限度地減少部隊的傷亡,很讓羅劍和王強頭疼。
七師並沒有配備鎧甲,現在七師講的是部隊快速機動,一身鎧甲讓部隊如何能快速機動起來,也沒見過另一個時空裏後世部隊還有裝備鎧甲的。
沒有盔甲在野戰中問題不大,依靠強大的遠程火力,清兵根本無法到了近前,傷亡自不會大了,但巷戰中卻不是這樣,一支火銃和一支弓箭就足以致命,倘若清兵大量分散到民居裏,用火銃和弓箭就可以給七師造成重大傷亡。
不過羅劍想了一會自己也笑了起來,七師沒受過專門的巷戰訓練,清兵又何嚐受過這些訓練?況且一旦城破,清兵哪裏還能組織象樣的巷戰?象沂州那種慘烈的城中戰事,是因為情況特殊造成的,不是哪股清兵都能組織起那樣頑強的抵抗。
正在幾人在指揮帳篷裏商議之時,一個參謀進來報告說德州城裏清兵派人來了。
得知來的是吳三桂關寧軍的副統領時,羅劍有些詫異。吳三桂在羅劍心目中一直是個鐵杆大漢奸,羅劍沒想到吳三桂今天竟派人來商談投誠的事。
羅劍沒有親自去見冷允登,而是讓黃得功前去摸摸吳三桂的底牌。黃得功走了之後,羅劍一人坐在折疊椅上思考起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