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吳三桂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羅劍教育朱慈煥,心裏卻翻騰開來,在德州時跟羅劍隻作了極為短暫的接觸,今天算是跟羅劍有了比較深一點交流,吳三桂開始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如果還在滿清,到最後自己肯定隻有死路一條。
吳三桂已經不再懷疑自己在北美如果再有異心,羅劍肯定不會饒過他。不過看了北美的詳細地圖,吳三桂覺得自己的事情肯定會很多,多得恐怕連自己都沒時間去起異心。
吳三桂和陳圓圓沒有留下來吃飯,羅劍沒有收他的禮物,他覺得自己不該在大都督府吃飯,堅決告辭了迴去。
等兩人走了,羅劍府上才開始真正熱鬧起來,老太太把羅霆抱了出來,大家輪番逗著玩,把小羅霆逗得咯咯直笑,笑聲中大家都覺得心情越發好了起來。
“首長,兩個化肥廠都已經投產了,明年春耕咱們農民都能用上化肥了,糧食產量大增是可以預見得到的,但是首長,你得考慮糧價的問題,可不能讓農民增產不增收啊。”
現在的劉為民考慮問題比以前更為成熟,羅劍知道化肥廠已經投產,但糧價的問題卻真的還沒考慮到。
“小劉,這個事情你提醒得好,政府必須及早著手準備,否則到時候再想辦法就來不及了。”羅劍讚許地點點頭。
“即便咱們用成本價把化肥提供給農戶,估計很多農戶還是買不起,前段時間我就在考慮,能不能先把化肥提供給農戶使用,等秋收後用糧食抵呢?”劉為民顯然已經思考過這些問題。
“對!這個辦法好,明年咱們拿下北京城應該不成問題了吧?到那時,政府手裏必須得有糧食啊,咱們手裏有糧,心裏才能不慌啊。不過,化肥廠生產的資金怎麽辦?”羅劍雖然讚同小劉的意見。但也擔心化肥廠的資金來源。
“首長,這得你想辦法了。”劉為民笑著說道。
“過了年我就找督師和大夥研究這個事情,明天就過年了,咱們就高高興興過個年吧。”羅劍也是笑著說。
“對了。後天我們將在南京街上推出自行車,你們大家都要去捧場啊!”柳蘭見兩人不再說正事,這才大聲地跟大夥提著要求。
“行!我們都去,對了柳蘭,你們的自行車是什麽樣子的?”羅劍有些好奇地問道。
“你沒見過自行車啊?就是以前的加重自行車。”柳蘭不滿地看了一眼羅劍。這個自行車廠費了她好大的勁,羅劍幾乎從來都沒管過。
“我說鄉間的小路也能騎嗎?”羅劍心裏想的卻是另外一迴事。
“那得看你技術了,你沒看過漢奸騎自行車的老電影嗎?”柳蘭這次沒能理解羅劍的意思。
“首長,你是不是想給部隊裝備自行車?”劉為民卻在旁邊先明白了過來。
“這東西現在還是太貴了吧?可以少量裝備一部分,多了政府可買不起。”羅劍笑著說道。
“首長,跟養馬比起來,自行車還是要省不少吧?現在騎兵多數時候都是用來機動兵力,人騎自行車可比馬的耐力好多了,算算總帳還是自行車更劃得來。”劉為民想了一下才說道。
“等等再說吧,這還得他們廠裏的產量足夠大、質量能過關才行。”羅劍搖了搖頭。他估計現在生產出來的自行車肯定難以適應部隊的大強度使用。
自行車廠的產量現在確實上不去,關鍵還是橡膠輪胎的問題,艦隊第二次從南美收割迴的橡膠隻有上次的一半,南美的橡膠現在都是自然生長,雖然總的數量很多,但卻很分散,盧渭和鄭成功他們為了趕時間迴來,隻能收割那麽多。
而火炮的輪胎是橡膠使用的首要目的,自行車就隻能放在後麵,而且因為成本太高。自行車的價格肯定也會很高,政府大規模采購,目前從性價比上肯定比上不養馬,劉為民說的情況是另一個時空裏的情形。【ㄨ】現在並不太適用。
吃過了中午飯羅劍就被史可法拉著一起到軍工廠去轉了一大圈,因為年後大戰又將開啟,軍工廠過年一直都在加班,兩人這一趟算是對堅守崗位的工人進行慰問。
羅劍在軍工廠再次見到了陳子龍,幾個軍工廠名義上是劉為民負責,但劉為民現在的主要精力放在各個研究院。軍工廠實際是陳子龍在管著。
陳子龍的氣色比前幾次見到要好不少,看來子彈生產線研製成功讓他壓力大減,也慢慢恢複了以前的氣色。
“懋中兄,過年了你也不歇歇?”羅劍關心地問道。
“興華、督師,一軍的兩個師裝備都已經配發下去,現在正加班加點生產子彈呢,總不能讓他們隻拿著槍去打仗吧?”陳子龍有些無奈地說道,新裝備好是好,但卻太費子彈了。
“那你也得注意身體,可不能把身體給搞垮了,明天迴家去過年吧。”史可法說道。
“那可不行,我得在這兒盯著。這兒離家近,家裏人隨時都可以來看我的,你們不用擔心。”陳子龍搖了搖頭。
羅劍知道陳子龍這幾年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盡管今年氣色好了不少,但比在揚州時第一次見他,已經老了不少。宋應星和方以智盡管民族情緒也非常熾烈,但他們現在更多的把熱情集中到了科學研究上,陳子龍卻並非單純的追求科技進步,而是為民族複興在拚命。
四年來,陳子龍幾乎全部以廠為家,幾乎沒聽說過他迴過離得並不遠的家,羅劍知道有一種精神在支撐著他,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中華民族在始終沒有被外族打垮,另一個時空裏,哪怕被滿清奴役了幾百年,但這種精神卻始終還在,中華民族的脊梁始終還在。
看著旁邊的史可法和陳子龍,羅劍覺得自己十分幸運,來到這個時代,終有無數象史可法和陳子龍這樣的人在同自己一起戰鬥。自己並不孤單。
迴到府裏吃晚飯時,羅劍同柳蘭談到了今天見到陳子龍的感受,聽著羅劍的敘說,柳蘭放下飯碗。認真地傾聽著,心裏也是感動至極。
“興華,陳子龍家裏怎麽樣?他自己沒時間管,咱們可不能不管。”
柳蘭情緒有些激動,不象宋應星他們。政府給了他們極高的待遇,陳子龍卻不屬於高端的科技人才,並沒有享受這些待遇,盡管每天經手的錢財無數,但羅劍和柳蘭都知道,陳子龍會把每分錢都用在軍工生產上,白天羅劍就聽史可法講過,陳子龍自己的工資已經很久都沒領過了。
“柳蘭,這事你管最好,我要插手就會是以政府的名義。他是不會接受的。”羅劍也是感慨地說道。
“那行,明天上午咱們就去他家裏看看?不能直接送錢,我看能不能在幾個廠裏把他家人都給安排了。”柳蘭思考了一下,陳子龍是極有骨氣的,如果給直接他家裏送錢送物,肯定會被他給罵一頓,羅劍也跑不脫。
“行,明天我哪兒都不去了,明天上午我們就去。”羅劍知道柳蘭的意思,也很讚同她的想法。象陳子龍這樣的人,是不會接受政府照顧的,隻能從其他方麵想辦法。
大年三十的南京城很是熱鬧,滿街都是人流往來穿梭。街邊的店鋪和小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穿著新衣的孩童們不時從大人中間穿過,奔跑著,嘻鬧著。
一輛普通的馬車穿過三山門大街,來到一個極為簡樸的四合院前停了下來,這裏是陳子龍的家。
羅劍和柳蘭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手裏提著一些常見的糕點,朝四合院裏走去。
兩人剛走到院門口,就聽到裏麵傳來說話聲。
“父親大人,子龍這個月又沒拿錢迴來,咱家這年怎麽過啊?”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怎麽過?我就不信咱們還在年內過不去了,以前怎麽過的,現在還怎麽過。子龍現在在為國家做大事,咱們不能耽誤他。”
羅劍和柳蘭已經看到一個六旬左右的老人背著手,皺著眉頭在院裏踱著步,盡管皺著眉頭,臉色卻並不難看,兩人知道這位就是陳子龍的父親。
敲了敲院子的木門,兩人走進院子。
院裏還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正端著一個木盆,在院裏的架子上晾衣服。
“羅劍、柳蘭見過伯父,給伯父拜年了。”兩人上前給陳子龍的父親深深鞠了一躬。
“你們是大都督夫婦?老朽不敢當啊!子龍媳婦還不快過來給大都督夫婦見禮!”老人一邊抱拳還禮,一邊招唿旁邊的婦女。
抬眼打量著四合院,院裏除了幾棵樹子,就沒有了其他擺設,顯得極為樸素。
老人把羅劍和柳蘭請進了堂屋,又招唿兒媳婦給兩人端上茶水,羅劍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茶葉很是澀口,顯然不是什麽好茶葉。
“有勞大都督夫婦前來,子龍又不在家,招唿不周,還多請見諒啊。”老人有些不好意思。
“伯父,我們這次來是幫懋中兄送工資來了,他沒時間迴來,我們幫他把工資領了,給你拿過來了。”柳蘭從提包裏掏出一撂中華元放到桌子上,羅劍看了一眼,估計有個幾千元。
老人看了放在桌子上的錢,笑了笑說道:“大都督夫婦的心意我們領了,這錢我們不能要,子龍已經托人跟我說了,他的工資都已經領了,他讓人送到鄉下學校了,他哪裏還有工資領啊。”
羅劍吃驚地看著老人,他以為陳子龍是因為一心撲在廠裏,而把領工資的事兒都忘了,哪裏想到他竟把自己的工資全都送到學校去了。
柳蘭看陳子龍夫人站在一旁侍候,連忙喊道:“嫂子過來坐吧,我有事想跟嫂子說呢。”陳子龍的夫人看起來雖然象個家庭婦女,但柳蘭早就知道她其實也是個大家閨秀,隻是現在被生活所迫,操勞久了,變成了一個地道的家庭婦女。
陳子龍夫人並不扭捏,走過來坐到了柳蘭旁邊。
“嫂子,我現在有幾個廠,現在確實忙不過來,我想請嫂子過去給我幫幫忙,不知嫂子能不能答應?”柳蘭笑著說道。
聽了柳蘭的話,陳子龍夫人臉上露出希冀的神色,卻把眼光看向自己的公公,並不敢自已答應。
“一個婦道人家,能幫夫人什麽忙?老朽知道你們關心我們,我們感謝了,家裏日子還能過得去,老朽在學校裏教著書,也能領一些工資,兩個孫子在學校上學也不用花錢。再說她一去做事,兩個孩子卻沒人管了。”老人卻不願領柳蘭的情。
“伯父不用擔心,我想請嫂子幫我看著一個成衣店,離家很近的,一點也不耽擱照顧孩子,伯父你就答應了吧。”柳蘭卻早就想好了。
老人思忖了片刻,這才站起來朝羅劍和柳蘭抱拳施禮,“老朽謝謝大都督和夫人的關照,就讓她去做事吧,不過這薪水夫人卻須得按大夥一樣的發,可不能給給她兩樣。”
羅劍和柳蘭趕緊站起來躬身還禮,兩人都想到,如果沒有眼前的這位老人教育,恐怕也不會有現在的陳子龍。
“這些錢算是嫂子預支明年上半年的工資,過年了,也好給孩子們買套新衣服。伯父你看這樣可好?”柳蘭再次拿起桌上的錢塞到了陳子龍夫人手上。
老人這次沒有再拒絕,隻是用感激的眼光看著兩人,卻不知羅劍和柳蘭兩人心裏卻更加感激這位老人。(未完待續。)
吳三桂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羅劍教育朱慈煥,心裏卻翻騰開來,在德州時跟羅劍隻作了極為短暫的接觸,今天算是跟羅劍有了比較深一點交流,吳三桂開始覺得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如果還在滿清,到最後自己肯定隻有死路一條。
吳三桂已經不再懷疑自己在北美如果再有異心,羅劍肯定不會饒過他。不過看了北美的詳細地圖,吳三桂覺得自己的事情肯定會很多,多得恐怕連自己都沒時間去起異心。
吳三桂和陳圓圓沒有留下來吃飯,羅劍沒有收他的禮物,他覺得自己不該在大都督府吃飯,堅決告辭了迴去。
等兩人走了,羅劍府上才開始真正熱鬧起來,老太太把羅霆抱了出來,大家輪番逗著玩,把小羅霆逗得咯咯直笑,笑聲中大家都覺得心情越發好了起來。
“首長,兩個化肥廠都已經投產了,明年春耕咱們農民都能用上化肥了,糧食產量大增是可以預見得到的,但是首長,你得考慮糧價的問題,可不能讓農民增產不增收啊。”
現在的劉為民考慮問題比以前更為成熟,羅劍知道化肥廠已經投產,但糧價的問題卻真的還沒考慮到。
“小劉,這個事情你提醒得好,政府必須及早著手準備,否則到時候再想辦法就來不及了。”羅劍讚許地點點頭。
“即便咱們用成本價把化肥提供給農戶,估計很多農戶還是買不起,前段時間我就在考慮,能不能先把化肥提供給農戶使用,等秋收後用糧食抵呢?”劉為民顯然已經思考過這些問題。
“對!這個辦法好,明年咱們拿下北京城應該不成問題了吧?到那時,政府手裏必須得有糧食啊,咱們手裏有糧,心裏才能不慌啊。不過,化肥廠生產的資金怎麽辦?”羅劍雖然讚同小劉的意見。但也擔心化肥廠的資金來源。
“首長,這得你想辦法了。”劉為民笑著說道。
“過了年我就找督師和大夥研究這個事情,明天就過年了,咱們就高高興興過個年吧。”羅劍也是笑著說。
“對了。後天我們將在南京街上推出自行車,你們大家都要去捧場啊!”柳蘭見兩人不再說正事,這才大聲地跟大夥提著要求。
“行!我們都去,對了柳蘭,你們的自行車是什麽樣子的?”羅劍有些好奇地問道。
“你沒見過自行車啊?就是以前的加重自行車。”柳蘭不滿地看了一眼羅劍。這個自行車廠費了她好大的勁,羅劍幾乎從來都沒管過。
“我說鄉間的小路也能騎嗎?”羅劍心裏想的卻是另外一迴事。
“那得看你技術了,你沒看過漢奸騎自行車的老電影嗎?”柳蘭這次沒能理解羅劍的意思。
“首長,你是不是想給部隊裝備自行車?”劉為民卻在旁邊先明白了過來。
“這東西現在還是太貴了吧?可以少量裝備一部分,多了政府可買不起。”羅劍笑著說道。
“首長,跟養馬比起來,自行車還是要省不少吧?現在騎兵多數時候都是用來機動兵力,人騎自行車可比馬的耐力好多了,算算總帳還是自行車更劃得來。”劉為民想了一下才說道。
“等等再說吧,這還得他們廠裏的產量足夠大、質量能過關才行。”羅劍搖了搖頭。他估計現在生產出來的自行車肯定難以適應部隊的大強度使用。
自行車廠的產量現在確實上不去,關鍵還是橡膠輪胎的問題,艦隊第二次從南美收割迴的橡膠隻有上次的一半,南美的橡膠現在都是自然生長,雖然總的數量很多,但卻很分散,盧渭和鄭成功他們為了趕時間迴來,隻能收割那麽多。
而火炮的輪胎是橡膠使用的首要目的,自行車就隻能放在後麵,而且因為成本太高。自行車的價格肯定也會很高,政府大規模采購,目前從性價比上肯定比上不養馬,劉為民說的情況是另一個時空裏的情形。【ㄨ】現在並不太適用。
吃過了中午飯羅劍就被史可法拉著一起到軍工廠去轉了一大圈,因為年後大戰又將開啟,軍工廠過年一直都在加班,兩人這一趟算是對堅守崗位的工人進行慰問。
羅劍在軍工廠再次見到了陳子龍,幾個軍工廠名義上是劉為民負責,但劉為民現在的主要精力放在各個研究院。軍工廠實際是陳子龍在管著。
陳子龍的氣色比前幾次見到要好不少,看來子彈生產線研製成功讓他壓力大減,也慢慢恢複了以前的氣色。
“懋中兄,過年了你也不歇歇?”羅劍關心地問道。
“興華、督師,一軍的兩個師裝備都已經配發下去,現在正加班加點生產子彈呢,總不能讓他們隻拿著槍去打仗吧?”陳子龍有些無奈地說道,新裝備好是好,但卻太費子彈了。
“那你也得注意身體,可不能把身體給搞垮了,明天迴家去過年吧。”史可法說道。
“那可不行,我得在這兒盯著。這兒離家近,家裏人隨時都可以來看我的,你們不用擔心。”陳子龍搖了搖頭。
羅劍知道陳子龍這幾年已經形成了一種習慣,盡管今年氣色好了不少,但比在揚州時第一次見他,已經老了不少。宋應星和方以智盡管民族情緒也非常熾烈,但他們現在更多的把熱情集中到了科學研究上,陳子龍卻並非單純的追求科技進步,而是為民族複興在拚命。
四年來,陳子龍幾乎全部以廠為家,幾乎沒聽說過他迴過離得並不遠的家,羅劍知道有一種精神在支撐著他,正是因為有這種精神,中華民族在始終沒有被外族打垮,另一個時空裏,哪怕被滿清奴役了幾百年,但這種精神卻始終還在,中華民族的脊梁始終還在。
看著旁邊的史可法和陳子龍,羅劍覺得自己十分幸運,來到這個時代,終有無數象史可法和陳子龍這樣的人在同自己一起戰鬥。自己並不孤單。
迴到府裏吃晚飯時,羅劍同柳蘭談到了今天見到陳子龍的感受,聽著羅劍的敘說,柳蘭放下飯碗。認真地傾聽著,心裏也是感動至極。
“興華,陳子龍家裏怎麽樣?他自己沒時間管,咱們可不能不管。”
柳蘭情緒有些激動,不象宋應星他們。政府給了他們極高的待遇,陳子龍卻不屬於高端的科技人才,並沒有享受這些待遇,盡管每天經手的錢財無數,但羅劍和柳蘭都知道,陳子龍會把每分錢都用在軍工生產上,白天羅劍就聽史可法講過,陳子龍自己的工資已經很久都沒領過了。
“柳蘭,這事你管最好,我要插手就會是以政府的名義。他是不會接受的。”羅劍也是感慨地說道。
“那行,明天上午咱們就去他家裏看看?不能直接送錢,我看能不能在幾個廠裏把他家人都給安排了。”柳蘭思考了一下,陳子龍是極有骨氣的,如果給直接他家裏送錢送物,肯定會被他給罵一頓,羅劍也跑不脫。
“行,明天我哪兒都不去了,明天上午我們就去。”羅劍知道柳蘭的意思,也很讚同她的想法。象陳子龍這樣的人,是不會接受政府照顧的,隻能從其他方麵想辦法。
大年三十的南京城很是熱鬧,滿街都是人流往來穿梭。街邊的店鋪和小商販的叫賣聲不絕於耳,穿著新衣的孩童們不時從大人中間穿過,奔跑著,嘻鬧著。
一輛普通的馬車穿過三山門大街,來到一個極為簡樸的四合院前停了下來,這裏是陳子龍的家。
羅劍和柳蘭從馬車上走了下來。手裏提著一些常見的糕點,朝四合院裏走去。
兩人剛走到院門口,就聽到裏麵傳來說話聲。
“父親大人,子龍這個月又沒拿錢迴來,咱家這年怎麽過啊?”是一個女人的聲音。
“怎麽過?我就不信咱們還在年內過不去了,以前怎麽過的,現在還怎麽過。子龍現在在為國家做大事,咱們不能耽誤他。”
羅劍和柳蘭已經看到一個六旬左右的老人背著手,皺著眉頭在院裏踱著步,盡管皺著眉頭,臉色卻並不難看,兩人知道這位就是陳子龍的父親。
敲了敲院子的木門,兩人走進院子。
院裏還有一位三十多歲的婦女正端著一個木盆,在院裏的架子上晾衣服。
“羅劍、柳蘭見過伯父,給伯父拜年了。”兩人上前給陳子龍的父親深深鞠了一躬。
“你們是大都督夫婦?老朽不敢當啊!子龍媳婦還不快過來給大都督夫婦見禮!”老人一邊抱拳還禮,一邊招唿旁邊的婦女。
抬眼打量著四合院,院裏除了幾棵樹子,就沒有了其他擺設,顯得極為樸素。
老人把羅劍和柳蘭請進了堂屋,又招唿兒媳婦給兩人端上茶水,羅劍端起水杯喝了一口,茶葉很是澀口,顯然不是什麽好茶葉。
“有勞大都督夫婦前來,子龍又不在家,招唿不周,還多請見諒啊。”老人有些不好意思。
“伯父,我們這次來是幫懋中兄送工資來了,他沒時間迴來,我們幫他把工資領了,給你拿過來了。”柳蘭從提包裏掏出一撂中華元放到桌子上,羅劍看了一眼,估計有個幾千元。
老人看了放在桌子上的錢,笑了笑說道:“大都督夫婦的心意我們領了,這錢我們不能要,子龍已經托人跟我說了,他的工資都已經領了,他讓人送到鄉下學校了,他哪裏還有工資領啊。”
羅劍吃驚地看著老人,他以為陳子龍是因為一心撲在廠裏,而把領工資的事兒都忘了,哪裏想到他竟把自己的工資全都送到學校去了。
柳蘭看陳子龍夫人站在一旁侍候,連忙喊道:“嫂子過來坐吧,我有事想跟嫂子說呢。”陳子龍的夫人看起來雖然象個家庭婦女,但柳蘭早就知道她其實也是個大家閨秀,隻是現在被生活所迫,操勞久了,變成了一個地道的家庭婦女。
陳子龍夫人並不扭捏,走過來坐到了柳蘭旁邊。
“嫂子,我現在有幾個廠,現在確實忙不過來,我想請嫂子過去給我幫幫忙,不知嫂子能不能答應?”柳蘭笑著說道。
聽了柳蘭的話,陳子龍夫人臉上露出希冀的神色,卻把眼光看向自己的公公,並不敢自已答應。
“一個婦道人家,能幫夫人什麽忙?老朽知道你們關心我們,我們感謝了,家裏日子還能過得去,老朽在學校裏教著書,也能領一些工資,兩個孫子在學校上學也不用花錢。再說她一去做事,兩個孩子卻沒人管了。”老人卻不願領柳蘭的情。
“伯父不用擔心,我想請嫂子幫我看著一個成衣店,離家很近的,一點也不耽擱照顧孩子,伯父你就答應了吧。”柳蘭卻早就想好了。
老人思忖了片刻,這才站起來朝羅劍和柳蘭抱拳施禮,“老朽謝謝大都督和夫人的關照,就讓她去做事吧,不過這薪水夫人卻須得按大夥一樣的發,可不能給給她兩樣。”
羅劍和柳蘭趕緊站起來躬身還禮,兩人都想到,如果沒有眼前的這位老人教育,恐怕也不會有現在的陳子龍。
“這些錢算是嫂子預支明年上半年的工資,過年了,也好給孩子們買套新衣服。伯父你看這樣可好?”柳蘭再次拿起桌上的錢塞到了陳子龍夫人手上。
老人這次沒有再拒絕,隻是用感激的眼光看著兩人,卻不知羅劍和柳蘭兩人心裏卻更加感激這位老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