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一軍一師師長莊子固站在碭山縣城的城牆向遠方眺望著,這地方他再熟悉不過了,當初老一師與清兵就在這兒幹了一仗,起因還是因為他,當時打了個不輸不贏,後來一師還被迫後撤,盡管當時的對手耿繼茂已經授首,但莊子固一直耿耿於懷。
“師長,聽說歸德的清兵已經換成了豪格的部隊,豪格是誰呀?”問話的是莊子固的一個警衛員。
“豪格這小子是韃子皇帝皇太極的大兒子,這小子沒當上皇帝,差點被多爾袞給弄死了。可惜多鐸給跑了,要是這家夥還在這裏,我們一師非得活捉了他不可。”
莊子固對多鐸被調走也是極為不滿,他一直記得當初在揚州城外,騎在馬上的多鐸用馬鞭指著揚州城的情景,要問一軍最希望的對手是誰,全軍上下恐怕沒有人說不是多鐸。
就在莊子固還在幻想著活捉多鐸的時候,有士兵前來報告說軍長到了。
劉肇基迴到熟悉的徐州前線,心裏也覺得有些異樣的感覺,當初揚州軍已經突破了碭山縣,正要向歸德發起進攻之時,卻因為南京被韃子偷襲而被迫撤軍。
到了徐州之後,劉肇基並沒有馬上發動進攻,一師和騎兵旅剛剛換了裝備,炮兵旅也更換了新式火炮,這些裝備的熟悉得有個過程,訓練也需要時間,這兩天劉肇基就守在騎兵旅,親自盯著他們的訓練。
騎兵旅配發的是騎步槍,騎步槍與揚州二式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隻是在槍托上稍有不同,槍管更短一些,這些改變都是為了騎兵能夠在馬上射擊而設計的。
劉肇基覺得這次與豪格的作戰行動能否取得大的戰果,關鍵就是要看騎兵旅能否充分發揮作用,這也是他特別關注騎兵旅訓練的原因。
騎兵旅旅長汪澤誠對新式步槍的了解比全旅哪個都更為深刻,他可是除了幾位“天使“之外最先使用九五步槍的人。盡管新配發的騎步槍已經非常不錯,但他還是非常懷念當初的九五式步槍,可惜子彈用完了。這些步槍也被大都督給封存了起來,就連軍長那支一直當成寶貝的步槍也上交了上去,現在整個國防軍隻有趙全那兒還有一支,子彈也隻有劉肇基省下來二百發。
汪澤誠其實不知道。這些九五式步槍已經下發到了七師,陳子龍下了不少功夫在揚州附近收集了幾千發九五步槍的彈殼,用這些彈殼又複裝了幾千發子彈,他希望這些步槍在關鍵時候能發揮作用。
羅劍也想把機槍給弄出來,能夠生產步槍。機槍的難題並不太大,但關鍵還是成本,現在雖然有了子彈生產線,但這種生產線還是極為原始,很多工序還得靠人工來完成,這就大大限製了子彈的產量,而機槍太消耗子彈了,羅劍也隻是想想而已。
盡管劉肇基在騎兵旅時並沒有表揚汪澤誠,但心裏覺得這小子還真不錯,這半個多月時間裏。全旅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騎步槍,這小子肯定沒少花心思。
從騎兵旅出來,劉肇基就馬不停蹄來到一師,一師的訓練進展情況怎麽樣,他同樣關心。
“憲伯,你們一師訓練情況怎麽樣?參謀部下發的戰術動作都在練沒有?”一見到莊子固,劉肇基直截了當地問道。
“軍長,咋沒練呢,小子們練得可辛苦了,隻是這訓練方法太費衣服了。軍長你得跟後勤部報告,咱們一師的服裝得雙份保障才行。”
莊子固對訓練倒是極為上心,新式裝備如果到了一師手上不能發揮作用,他莊子固也覺得無顏去見軍長和大都督。
劉肇基沒有理會莊子固對服裝的抱怨。聽說一師訓練抓得緊,二話不說,喊上莊子固到了一師在城外的訓練場。
看著士兵們在雪地裏摸爬滾打,戰術動作開始有些象模象樣,劉肇基暗暗點了點頭。來徐州之前,在羅劍的建議下。他專門去了一趟海軍陸戰隊,認真觀摩了他們的訓練,現在一師的訓練方法就是在總參謀部下發戰術手冊的基礎上,參照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確定下來的。
看完一師的訓練,劉肇基心裏有了底,隨即命令軍參謀部通知全軍團以上將領召開作戰會議,大都督已經啟程前往山東,那兒的戰鬥即將打響,河南也必須同步采取作戰行動,讓滿清朝廷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
就在劉肇基準備召開作戰會的時候,多鐸在歸德的王府裏豪格也在召集將領們議事。
參加豪格軍事會議的將領並不多,衍禧郡王羅洛渾、貝勒尼堪、固山額真都類,漢將“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統領原大西軍叛將劉進忠、統領原明軍叛將曾英幾個人。
從雲貴被撤迴河南,豪格其實心裏是不願意的,他本來就因爭奪皇位之事與多爾袞水火不容,多爾袞一直在找他的麻煩,所謂“山高皇帝遠”,能夠離得遠遠的當然最好。
不過皇太後親自給他寫一封書信,信中說大清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希望他放下個人成見,先全力挽救大清朝,其他的事以後再說,太後自己必當為他做主雲雲。言辭頗為懇切,豪格這才放下身架,帶領大軍急速迴撤,終於在去年十一月底到了歸德。
多鐸總算還能顧全大局,並沒有一走了之,而是專門在大軍走了之後還留下呆了三天,把對麵國防軍的情形給豪格作了詳細介紹,且一再關照萬萬不可把國防軍當成以前的明軍或者大西軍,豪格盡管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很感激多鐸。
多鐸不僅給豪格留下了“金玉良言”,還把自己大軍中的火器全數留給了豪格,包括一百多門紅衣大炮,這個很實際,盡管豪格覺得滿人勇士用不著這些東西,但多鐸的好意他還是心領了。
前段時間斥侯就已經報告說駐守碭山縣城的國防軍似乎在作大的調動,這引起了豪格的注意,以前他隻聽多鐸介紹他要麵對的是國防軍五師,五師原先是黃得功的部屬,後來被揚州軍改編,再配屬了火器之後,其戰力已經非同小可,清兵已經多次在他們手上吃虧。
現在五師似乎已經被調走,到底是哪支國防軍又換防到了這裏,豪格還在等探子的消息,今天終於得到準確的消息,是國防軍一軍到了徐州,這消息讓豪格大驚失色,國防軍的編製豪格是清楚的,他知道一個軍跟一個師完全是兩迴事。
一軍換防到徐州,肯定不是來請他豪格吃宴席的,怎麽對付國防軍最強大的部隊,豪格一時也沒有主意,著急之下,豪格這才召集主要將領,想商量出一個對策來。
“我就不信國防軍有三頭六臂,肅親王,不如讓我帶一萬人馬先去試試他們的份量?”都類作為滿清勇士,雖然比不上鼇拜的武勇,但在滿清也算是赫赫有名,他就對多鐸交待的很不以為然。
豪格頭腦卻很清醒,他知道跟國防軍打仗不能靠個人的武勇,這在大清軍隊中已經形成了共識,豪格當然也早就知道。
看了一眼都類,豪格冷冷地說道:“你認為你的武勇能超過鼇拜嗎?鼇拜是怎麽死的,你不是沒聽說吧?是一個婦人把他殺死的,被那個婦人隻用這麽大的一個火器就殺死了!”豪格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
豪格的訓斥讓都類閉上了嘴,其他人一時也沒了話說。
還是尼堪打破了場中的沉默,“肅親王,依我看來,咱們不能跟國防軍正麵對戰,朝廷早就把以往各次的戰況通報我們,其火力極為強大,如果在城外野戰,其一萬人能戰咱們十萬人。”
“那依你的意思咱們隻能依托堅城防守了?”豪格對尼堪的說法也不太滿意,這純粹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
“肅親王,末將以為咱們當以防守為主,但必須發揮咱們大清騎兵的優勢,如果在國防軍列陣後,騎兵突然快速殺出,隻要地形選擇好了,必能給其以重創。”
李國翰看豪格不滿意兩人的說法,想了半天,給豪格出了個主意。李國翰雖是漢人,但他很早就跟隨努爾哈赤起兵,算是清兵中的元老,而且他的身份跟其他漢軍將領都頗不同,其實他也是多爾袞派來牽製豪格的,隻不過現在大敵當前,豪格都放了與多爾袞的成見,他李國翰也不敢再挑豪格的刺。
李國翰沒想到他隨便出了個主意竟說到豪格的心坎裏了,聽了李國翰的話,豪格一拍椅子扶手站了起來。
“對,咱們就是要用騎兵大量殺傷他們,如果咱們四萬八千騎兵能夠滅了國防軍一軍,就是拚光了,那也是值了。”說到這裏,豪格眼裏露出絲絲寒光,聽得羅洛渾和尼堪等騎兵將領都是渾身發冷。
“我跟你們說清楚,此戰關乎我大清生死存亡,歸德若敗,則河南必不保,河南不保,則兩湖糧食無路可運往京城,現大清在京畿集結重兵欲與國防軍主力決一死戰,我們就是要為他們保障糧食通道。”豪格坐了下來,喝了一口水,這才沉聲說道。
抬頭掃視了一下座下眾將,豪格又站了起來,聲音中開始透出一股狠勁。
“此戰以拚為主,咱們用三人、四人拚掉他們一人,都算我們勝了,若能拚掉國防軍一軍,則我們大獲全勝。此為這次作戰最為緊要之處,爾等務必謹記!爾等若死在戰場上,你等家小有朝廷養著,若有畏縮不前者,必殺無赦!”(未完待續。)
一軍一師師長莊子固站在碭山縣城的城牆向遠方眺望著,這地方他再熟悉不過了,當初老一師與清兵就在這兒幹了一仗,起因還是因為他,當時打了個不輸不贏,後來一師還被迫後撤,盡管當時的對手耿繼茂已經授首,但莊子固一直耿耿於懷。
“師長,聽說歸德的清兵已經換成了豪格的部隊,豪格是誰呀?”問話的是莊子固的一個警衛員。
“豪格這小子是韃子皇帝皇太極的大兒子,這小子沒當上皇帝,差點被多爾袞給弄死了。可惜多鐸給跑了,要是這家夥還在這裏,我們一師非得活捉了他不可。”
莊子固對多鐸被調走也是極為不滿,他一直記得當初在揚州城外,騎在馬上的多鐸用馬鞭指著揚州城的情景,要問一軍最希望的對手是誰,全軍上下恐怕沒有人說不是多鐸。
就在莊子固還在幻想著活捉多鐸的時候,有士兵前來報告說軍長到了。
劉肇基迴到熟悉的徐州前線,心裏也覺得有些異樣的感覺,當初揚州軍已經突破了碭山縣,正要向歸德發起進攻之時,卻因為南京被韃子偷襲而被迫撤軍。
到了徐州之後,劉肇基並沒有馬上發動進攻,一師和騎兵旅剛剛換了裝備,炮兵旅也更換了新式火炮,這些裝備的熟悉得有個過程,訓練也需要時間,這兩天劉肇基就守在騎兵旅,親自盯著他們的訓練。
騎兵旅配發的是騎步槍,騎步槍與揚州二式並沒有太大的區別,隻是在槍托上稍有不同,槍管更短一些,這些改變都是為了騎兵能夠在馬上射擊而設計的。
劉肇基覺得這次與豪格的作戰行動能否取得大的戰果,關鍵就是要看騎兵旅能否充分發揮作用,這也是他特別關注騎兵旅訓練的原因。
騎兵旅旅長汪澤誠對新式步槍的了解比全旅哪個都更為深刻,他可是除了幾位“天使“之外最先使用九五步槍的人。盡管新配發的騎步槍已經非常不錯,但他還是非常懷念當初的九五式步槍,可惜子彈用完了。這些步槍也被大都督給封存了起來,就連軍長那支一直當成寶貝的步槍也上交了上去,現在整個國防軍隻有趙全那兒還有一支,子彈也隻有劉肇基省下來二百發。
汪澤誠其實不知道。這些九五式步槍已經下發到了七師,陳子龍下了不少功夫在揚州附近收集了幾千發九五步槍的彈殼,用這些彈殼又複裝了幾千發子彈,他希望這些步槍在關鍵時候能發揮作用。
羅劍也想把機槍給弄出來,能夠生產步槍。機槍的難題並不太大,但關鍵還是成本,現在雖然有了子彈生產線,但這種生產線還是極為原始,很多工序還得靠人工來完成,這就大大限製了子彈的產量,而機槍太消耗子彈了,羅劍也隻是想想而已。
盡管劉肇基在騎兵旅時並沒有表揚汪澤誠,但心裏覺得這小子還真不錯,這半個多月時間裏。全旅已經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騎步槍,這小子肯定沒少花心思。
從騎兵旅出來,劉肇基就馬不停蹄來到一師,一師的訓練進展情況怎麽樣,他同樣關心。
“憲伯,你們一師訓練情況怎麽樣?參謀部下發的戰術動作都在練沒有?”一見到莊子固,劉肇基直截了當地問道。
“軍長,咋沒練呢,小子們練得可辛苦了,隻是這訓練方法太費衣服了。軍長你得跟後勤部報告,咱們一師的服裝得雙份保障才行。”
莊子固對訓練倒是極為上心,新式裝備如果到了一師手上不能發揮作用,他莊子固也覺得無顏去見軍長和大都督。
劉肇基沒有理會莊子固對服裝的抱怨。聽說一師訓練抓得緊,二話不說,喊上莊子固到了一師在城外的訓練場。
看著士兵們在雪地裏摸爬滾打,戰術動作開始有些象模象樣,劉肇基暗暗點了點頭。來徐州之前,在羅劍的建議下。他專門去了一趟海軍陸戰隊,認真觀摩了他們的訓練,現在一師的訓練方法就是在總參謀部下發戰術手冊的基礎上,參照海軍陸戰隊的訓練確定下來的。
看完一師的訓練,劉肇基心裏有了底,隨即命令軍參謀部通知全軍團以上將領召開作戰會議,大都督已經啟程前往山東,那兒的戰鬥即將打響,河南也必須同步采取作戰行動,讓滿清朝廷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
就在劉肇基準備召開作戰會的時候,多鐸在歸德的王府裏豪格也在召集將領們議事。
參加豪格軍事會議的將領並不多,衍禧郡王羅洛渾、貝勒尼堪、固山額真都類,漢將“墨爾根”侍衛李國翰、統領原大西軍叛將劉進忠、統領原明軍叛將曾英幾個人。
從雲貴被撤迴河南,豪格其實心裏是不願意的,他本來就因爭奪皇位之事與多爾袞水火不容,多爾袞一直在找他的麻煩,所謂“山高皇帝遠”,能夠離得遠遠的當然最好。
不過皇太後親自給他寫一封書信,信中說大清現在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希望他放下個人成見,先全力挽救大清朝,其他的事以後再說,太後自己必當為他做主雲雲。言辭頗為懇切,豪格這才放下身架,帶領大軍急速迴撤,終於在去年十一月底到了歸德。
多鐸總算還能顧全大局,並沒有一走了之,而是專門在大軍走了之後還留下呆了三天,把對麵國防軍的情形給豪格作了詳細介紹,且一再關照萬萬不可把國防軍當成以前的明軍或者大西軍,豪格盡管有些不以為然,但還是很感激多鐸。
多鐸不僅給豪格留下了“金玉良言”,還把自己大軍中的火器全數留給了豪格,包括一百多門紅衣大炮,這個很實際,盡管豪格覺得滿人勇士用不著這些東西,但多鐸的好意他還是心領了。
前段時間斥侯就已經報告說駐守碭山縣城的國防軍似乎在作大的調動,這引起了豪格的注意,以前他隻聽多鐸介紹他要麵對的是國防軍五師,五師原先是黃得功的部屬,後來被揚州軍改編,再配屬了火器之後,其戰力已經非同小可,清兵已經多次在他們手上吃虧。
現在五師似乎已經被調走,到底是哪支國防軍又換防到了這裏,豪格還在等探子的消息,今天終於得到準確的消息,是國防軍一軍到了徐州,這消息讓豪格大驚失色,國防軍的編製豪格是清楚的,他知道一個軍跟一個師完全是兩迴事。
一軍換防到徐州,肯定不是來請他豪格吃宴席的,怎麽對付國防軍最強大的部隊,豪格一時也沒有主意,著急之下,豪格這才召集主要將領,想商量出一個對策來。
“我就不信國防軍有三頭六臂,肅親王,不如讓我帶一萬人馬先去試試他們的份量?”都類作為滿清勇士,雖然比不上鼇拜的武勇,但在滿清也算是赫赫有名,他就對多鐸交待的很不以為然。
豪格頭腦卻很清醒,他知道跟國防軍打仗不能靠個人的武勇,這在大清軍隊中已經形成了共識,豪格當然也早就知道。
看了一眼都類,豪格冷冷地說道:“你認為你的武勇能超過鼇拜嗎?鼇拜是怎麽死的,你不是沒聽說吧?是一個婦人把他殺死的,被那個婦人隻用這麽大的一個火器就殺死了!”豪格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
豪格的訓斥讓都類閉上了嘴,其他人一時也沒了話說。
還是尼堪打破了場中的沉默,“肅親王,依我看來,咱們不能跟國防軍正麵對戰,朝廷早就把以往各次的戰況通報我們,其火力極為強大,如果在城外野戰,其一萬人能戰咱們十萬人。”
“那依你的意思咱們隻能依托堅城防守了?”豪格對尼堪的說法也不太滿意,這純粹是長他人誌氣,滅自己的威風。
“肅親王,末將以為咱們當以防守為主,但必須發揮咱們大清騎兵的優勢,如果在國防軍列陣後,騎兵突然快速殺出,隻要地形選擇好了,必能給其以重創。”
李國翰看豪格不滿意兩人的說法,想了半天,給豪格出了個主意。李國翰雖是漢人,但他很早就跟隨努爾哈赤起兵,算是清兵中的元老,而且他的身份跟其他漢軍將領都頗不同,其實他也是多爾袞派來牽製豪格的,隻不過現在大敵當前,豪格都放了與多爾袞的成見,他李國翰也不敢再挑豪格的刺。
李國翰沒想到他隨便出了個主意竟說到豪格的心坎裏了,聽了李國翰的話,豪格一拍椅子扶手站了起來。
“對,咱們就是要用騎兵大量殺傷他們,如果咱們四萬八千騎兵能夠滅了國防軍一軍,就是拚光了,那也是值了。”說到這裏,豪格眼裏露出絲絲寒光,聽得羅洛渾和尼堪等騎兵將領都是渾身發冷。
“我跟你們說清楚,此戰關乎我大清生死存亡,歸德若敗,則河南必不保,河南不保,則兩湖糧食無路可運往京城,現大清在京畿集結重兵欲與國防軍主力決一死戰,我們就是要為他們保障糧食通道。”豪格坐了下來,喝了一口水,這才沉聲說道。
抬頭掃視了一下座下眾將,豪格又站了起來,聲音中開始透出一股狠勁。
“此戰以拚為主,咱們用三人、四人拚掉他們一人,都算我們勝了,若能拚掉國防軍一軍,則我們大獲全勝。此為這次作戰最為緊要之處,爾等務必謹記!爾等若死在戰場上,你等家小有朝廷養著,若有畏縮不前者,必殺無赦!”(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