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劍吃過晚飯後就在自己的帳篷裏處理著各種公文,這些公文都今天下午才送到的。
“吳三桂已經走了,帶了二千支揚州一式步槍,還帶走了大量的農具種子。”羅劍一邊翻看著文件,一邊輕輕地念叨著。
吳三桂看來是想在北美紮根了,否則他不會帶那麽多的農具和種子,依他以前的性格,哪裏會想到去從事生產?這是好事,羅劍心裏想道。
化肥的推廣遇到了一些麻煩,除了揚州附近的農戶,很多地方的百姓們實在不相信這些亮晶晶象雪子一樣的東西能拿來當肥料,史可法已經安排大量政府官員到鄉下做工作去了,春耕在即,這事可不能耽擱了。
史可法對這個事情極為上心,他這段時間基本都在鄉下穿梭,已經從江蘇跑到了浙江一帶。
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農戶可以先使用化肥,待秋後糧食真的大量增產之後,再用糧食來抵買化肥的錢,如果農戶的糧食沒有增收,則化肥不要錢,假如因化肥導致農戶糧食減產,則政府補足農戶的損失,這就是史可法為了推廣化肥采取的政策。
從鎮江到常州的鐵路隨著天氣轉暖也開始動工,預計今年六月就能修到上海縣。
“上海?”羅劍從這份公文上看到上海,自從去年安排王秀楚到上海任職,上海現在到底發展得怎麽樣了,羅劍很想知道,卻一直抽不出時間去看看。想到這裏,羅劍在公文上寫下了一句話,“請速將上海縣的情況報知。”
盧渭從北美迴來後,鄭成功率艦隊配合黃得功作戰去了,他開始迴歸他的老本行,迴到了遠洋貿易公司,最近正在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東南亞貿易。
“又有三百多家工廠注冊登記了?”看到這兒,羅劍有些吃驚。
這些年各種工廠在南方各省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其實有些工廠是被逼出來的,隨著規模化生產的逐步興起,許多小作坊開始麵臨困境,為了生存。不少小作坊開始聯合起來生產,目前看來還能抵擋一陣子,但羅劍知道,隨著以後技術不斷發展進步,這些由小作坊演變過來的小工廠將逐步被淘汰。
而中國人喜歡一哄而起的毛病在創辦企業的時候被暴露得淋漓盡致。就象當初的玻璃廠一樣,不少人見玻璃製品是暴利,開始紛紛上馬建廠,結果到了今年玻璃製品已經大量滯銷,南京商會已經不止一次要求政府組織到日本和東南亞的貿易,許多商人積壓的玻璃製品還等著政府幫他們想辦法找到銷路。
羅劍不是學經濟學的,對這些問題如何解決也沒有辦法,現在隻能摸著石頭過河,隻是羅劍想到到了這些生產效率仍舊低下的工廠開始被淘汰的時候,政府必須要想辦法解決工人們的生計問題。這個事情得及早著手準備,羅劍提筆給史可法寫了一封信,把他的想法給史可法詳細談了。
就在羅劍正要拿起另一封公文繼續看的時候,帳篷外的一聲報告聲讓他停了下來。
來人是馬應魁派來的,今天陣地前清兵管得特別嚴,從下午開始就沒有一個清軍士兵跑過來,這讓馬應魁覺得有些奇怪,打仗打成精了的馬應魁覺得情況有些怪異,這才派人站在臨時抬起的高台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清兵防禦陣地後麵的營地,發現大量清兵正在集結。
“這是要對我們發動夜襲啊!”很快就得出了結論。馬應魁一邊安排部隊做好準備,一邊派人向羅劍報告。
“有幾萬人?”羅劍向馬應魁派來的參謀仔細詢問著。
“報告大都督,看清兵集結的規模,師長判斷他們會出動三萬以上的人馬。”參謀迴答道。
“清兵人數太多。又是晚上,你們師要想把這些清兵全部留下來恐怕有些困難吧?這樣吧,我讓七師派兩個團幫你們師把清兵的後路給斷了,你趕緊迴去告訴你們師長。”羅劍說道。
參謀高興地走了,羅劍趕緊讓人把王強喊過來,王強決定親自帶兩個團前去。他還沒打過夜戰,對此時的夜戰有點好奇。
等王強帶著部隊出發了,羅劍也沒有睡,和乙邦才在帳篷裏聊著天等結果,兩人聊到了夜襲這種作戰方式。
夜襲是對付優勢敵人的一種有效方式,明初的名將徐達就曾用夜襲的方式在太原城外用劣勢兵力打敗了元朝王保保的十萬大軍。
夜襲的關鍵在於出其不意,充分利用夜晚的掩護,讓對手不知道你到底來了多少人,讓敵方的營地發生混亂,變得毫無組織,甚至發生營嘯,成功的夜襲,進攻的一方總能獲得極大的戰果。
不過據乙邦才說,明朝軍隊很久都沒有打過夜戰了,這是因為明末的士兵大多有“蒙雀眼”,也就是夜盲症,現在清兵中的漢軍大多都是以前的明軍,乙邦才估計他們同樣也有夜盲症。
“大都督,咱們這是把譚泰逼得沒招了啊!竟不顧士兵中有大量的‘蒙雀眼’而發動夜襲,簡直把士兵們的性命不當一迴事了。”說到這裏的時候,不愧是國防軍的總參謀長,乙邦才很快就得出譚泰是被迫發動這次夜襲的。
“是啊,現在的戰場相對透明,咱們裝備了那麽多的望遠鏡,兩軍對峙的距離又這麽近,清兵的一舉一動咱們盡收眼底,想要突襲那是不可能的了。估計譚泰也是明白這一點,隻是想試試運氣罷了。”羅劍嗬嗬一笑說道。
“大都督,咱們的糧食恐怕有些緊了,到明天早上又要增加幾萬人,糧食隻能吃七八天了。”乙邦才笑著說道,這還真是幸福的“煩惱”。
“對了,對俘虜咱們還得仔細甄別,對以前做惡太多的,不能無原則的放過去,該殺的要殺,該勞改的要送去勞改。今年的俘虜會越來越多,咱們得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在負責這個事情。”羅劍並不擔心糧食問題,剛才的文書裏就有報告說後勤運輸船隻明天就能到德州城外。
抬手看了一下手表。已經晚上十一點半了,半夜天氣已經變得很冷,羅劍拿起大衣披到了身上。
帳篷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慢慢朝遠方去了。羅劍知道這是七師的留守部隊在作準備,七師這邊雖然沒有發現對麵的清兵有異常舉動,但馬應魁師的營地離這兒並不遠,隻有八九裏距離,萬一清兵夜襲的對象是七師。這邊也能做到有備無患。
“走,咱們出去看看。”羅劍對乙邦才招唿道,說著披著大衣走出了帳篷。
走到帳篷外麵才知道剛才的腳步聲離得還比較遠,隻是夜晚的聲音傳得遠罷了。除了七師營地的大門口亮著兩盞馬燈,整個夜晚裏看不到一點亮光。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看來譚泰今天的日子選得不錯啊。”羅劍對剛剛跟出來的乙邦才說道。
“譚泰的日子是選得不錯,但襲擊的對象卻選擇錯了,今晚又會讓他後悔一陣子了。”乙邦才笑著說道。
突然一陣人喊馬嘶從東北方向傳來,瞬間打破了寧靜的夜晚。羅劍和乙邦才都下意識地朝這個方向望去。
最先看到的幾盞若隱若現的燈光,不一會兒兩排火光衝天而起,離這麽遠都能看到人和馬的影子在火光中晃動。
一陣沉悶的槍聲響起,其中夾雜著一些清脆的槍聲,羅劍和乙邦才都知道這是揚州一式步槍的聲音,其中清脆的槍聲肯定是七師配屬給馬師的一千多人開的槍。
羅劍能夠感受得到準備偷襲別人的清兵在突然遇到伏擊時的慌亂,更何況對手有著強大的火力。
不一會“投降不殺”的喊聲就隱約傳了過來,這是用鐵皮喇叭喊出來的,又過了一會兒,羅劍隱約聽到了“投降就有大米飯吃。”的喊聲。轉頭看了一眼乙邦才,乙邦才會心的一笑,顯然他也聽到了。
“參謀長,迴去睡覺了!情況讓他們明天早上再報告。”羅劍見大局已定。不想再看下去了,盡管穿上了大衣,但帳篷外麵還是冷得讓人直打哆嗦。
“大都督,你去歇息吧,我得守著把情況搞清楚,否則我哪裏睡得著啊!”乙邦才笑著說道。
“那你到指揮帳篷裏守著吧。外麵太冷了。”羅劍說完就迴去就脫衣上了床,躺在床上羅劍卻並沒有睡意,今天看到那麽多的公文,有些思路還得再捋一捋。
盡管一軍在河南打得並不理想,但這並不影響全國的大局,羅劍知道今年之內打敗滿清應該不成問題,現在要考慮的是戰後的事。
最讓羅劍感到頭疼的是政府的改組,現在的政府之所以稱為臨時政府,是因為他隻是戰時政府,是為打敗滿清而成立的,現在臨時政府的許多機構都不完善,戰後肯定還得逐步把這些機構完善起來。
而完善政府機構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盡管現在在南京、杭州和廣州已經有三個行政學院,但這三個行政學院的架子都不大,每個學院也隻有二千多人在校。
六千多人對於全國來說,顯然人數太少,一旦從滿清手裏奪迴了大量地盤,行政人員的嚴重缺乏就將顯現出來。
山東就是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山東全境現在已經基本收複,但是從去年到今年,南京政府隻給山東安排了二百多名官員,許多府縣還在大量使用以前滿清朝廷的官員。
羅劍並非對以前投靠滿清的官員有什麽看法,這些人並非在大節上都有問題,不少府縣的下級官員完全是被上級裹挾著投靠了滿清,也就是說滿清當初是對明朝的官府全盤進行了接收。
現在全盤接收顯然不行,南京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跟以前有著本質的不同,以前的官府被稱為官老爺,而現在的南京政府基本是服務性質的,使用以前的官員,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行政措施,恐怕南京政府不久也會被他們變成官老爺。(未完待續。)
“吳三桂已經走了,帶了二千支揚州一式步槍,還帶走了大量的農具種子。”羅劍一邊翻看著文件,一邊輕輕地念叨著。
吳三桂看來是想在北美紮根了,否則他不會帶那麽多的農具和種子,依他以前的性格,哪裏會想到去從事生產?這是好事,羅劍心裏想道。
化肥的推廣遇到了一些麻煩,除了揚州附近的農戶,很多地方的百姓們實在不相信這些亮晶晶象雪子一樣的東西能拿來當肥料,史可法已經安排大量政府官員到鄉下做工作去了,春耕在即,這事可不能耽擱了。
史可法對這個事情極為上心,他這段時間基本都在鄉下穿梭,已經從江蘇跑到了浙江一帶。
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引領作用,農戶可以先使用化肥,待秋後糧食真的大量增產之後,再用糧食來抵買化肥的錢,如果農戶的糧食沒有增收,則化肥不要錢,假如因化肥導致農戶糧食減產,則政府補足農戶的損失,這就是史可法為了推廣化肥采取的政策。
從鎮江到常州的鐵路隨著天氣轉暖也開始動工,預計今年六月就能修到上海縣。
“上海?”羅劍從這份公文上看到上海,自從去年安排王秀楚到上海任職,上海現在到底發展得怎麽樣了,羅劍很想知道,卻一直抽不出時間去看看。想到這裏,羅劍在公文上寫下了一句話,“請速將上海縣的情況報知。”
盧渭從北美迴來後,鄭成功率艦隊配合黃得功作戰去了,他開始迴歸他的老本行,迴到了遠洋貿易公司,最近正在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東南亞貿易。
“又有三百多家工廠注冊登記了?”看到這兒,羅劍有些吃驚。
這些年各種工廠在南方各省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其實有些工廠是被逼出來的,隨著規模化生產的逐步興起,許多小作坊開始麵臨困境,為了生存。不少小作坊開始聯合起來生產,目前看來還能抵擋一陣子,但羅劍知道,隨著以後技術不斷發展進步,這些由小作坊演變過來的小工廠將逐步被淘汰。
而中國人喜歡一哄而起的毛病在創辦企業的時候被暴露得淋漓盡致。就象當初的玻璃廠一樣,不少人見玻璃製品是暴利,開始紛紛上馬建廠,結果到了今年玻璃製品已經大量滯銷,南京商會已經不止一次要求政府組織到日本和東南亞的貿易,許多商人積壓的玻璃製品還等著政府幫他們想辦法找到銷路。
羅劍不是學經濟學的,對這些問題如何解決也沒有辦法,現在隻能摸著石頭過河,隻是羅劍想到到了這些生產效率仍舊低下的工廠開始被淘汰的時候,政府必須要想辦法解決工人們的生計問題。這個事情得及早著手準備,羅劍提筆給史可法寫了一封信,把他的想法給史可法詳細談了。
就在羅劍正要拿起另一封公文繼續看的時候,帳篷外的一聲報告聲讓他停了下來。
來人是馬應魁派來的,今天陣地前清兵管得特別嚴,從下午開始就沒有一個清軍士兵跑過來,這讓馬應魁覺得有些奇怪,打仗打成精了的馬應魁覺得情況有些怪異,這才派人站在臨時抬起的高台上用望遠鏡仔細觀察清兵防禦陣地後麵的營地,發現大量清兵正在集結。
“這是要對我們發動夜襲啊!”很快就得出了結論。馬應魁一邊安排部隊做好準備,一邊派人向羅劍報告。
“有幾萬人?”羅劍向馬應魁派來的參謀仔細詢問著。
“報告大都督,看清兵集結的規模,師長判斷他們會出動三萬以上的人馬。”參謀迴答道。
“清兵人數太多。又是晚上,你們師要想把這些清兵全部留下來恐怕有些困難吧?這樣吧,我讓七師派兩個團幫你們師把清兵的後路給斷了,你趕緊迴去告訴你們師長。”羅劍說道。
參謀高興地走了,羅劍趕緊讓人把王強喊過來,王強決定親自帶兩個團前去。他還沒打過夜戰,對此時的夜戰有點好奇。
等王強帶著部隊出發了,羅劍也沒有睡,和乙邦才在帳篷裏聊著天等結果,兩人聊到了夜襲這種作戰方式。
夜襲是對付優勢敵人的一種有效方式,明初的名將徐達就曾用夜襲的方式在太原城外用劣勢兵力打敗了元朝王保保的十萬大軍。
夜襲的關鍵在於出其不意,充分利用夜晚的掩護,讓對手不知道你到底來了多少人,讓敵方的營地發生混亂,變得毫無組織,甚至發生營嘯,成功的夜襲,進攻的一方總能獲得極大的戰果。
不過據乙邦才說,明朝軍隊很久都沒有打過夜戰了,這是因為明末的士兵大多有“蒙雀眼”,也就是夜盲症,現在清兵中的漢軍大多都是以前的明軍,乙邦才估計他們同樣也有夜盲症。
“大都督,咱們這是把譚泰逼得沒招了啊!竟不顧士兵中有大量的‘蒙雀眼’而發動夜襲,簡直把士兵們的性命不當一迴事了。”說到這裏的時候,不愧是國防軍的總參謀長,乙邦才很快就得出譚泰是被迫發動這次夜襲的。
“是啊,現在的戰場相對透明,咱們裝備了那麽多的望遠鏡,兩軍對峙的距離又這麽近,清兵的一舉一動咱們盡收眼底,想要突襲那是不可能的了。估計譚泰也是明白這一點,隻是想試試運氣罷了。”羅劍嗬嗬一笑說道。
“大都督,咱們的糧食恐怕有些緊了,到明天早上又要增加幾萬人,糧食隻能吃七八天了。”乙邦才笑著說道,這還真是幸福的“煩惱”。
“對了,對俘虜咱們還得仔細甄別,對以前做惡太多的,不能無原則的放過去,該殺的要殺,該勞改的要送去勞改。今年的俘虜會越來越多,咱們得成立一個專門的機構在負責這個事情。”羅劍並不擔心糧食問題,剛才的文書裏就有報告說後勤運輸船隻明天就能到德州城外。
抬手看了一下手表。已經晚上十一點半了,半夜天氣已經變得很冷,羅劍拿起大衣披到了身上。
帳篷外麵傳來一陣腳步聲,慢慢朝遠方去了。羅劍知道這是七師的留守部隊在作準備,七師這邊雖然沒有發現對麵的清兵有異常舉動,但馬應魁師的營地離這兒並不遠,隻有八九裏距離,萬一清兵夜襲的對象是七師。這邊也能做到有備無患。
“走,咱們出去看看。”羅劍對乙邦才招唿道,說著披著大衣走出了帳篷。
走到帳篷外麵才知道剛才的腳步聲離得還比較遠,隻是夜晚的聲音傳得遠罷了。除了七師營地的大門口亮著兩盞馬燈,整個夜晚裏看不到一點亮光。
“月黑風高夜,殺人放火天,看來譚泰今天的日子選得不錯啊。”羅劍對剛剛跟出來的乙邦才說道。
“譚泰的日子是選得不錯,但襲擊的對象卻選擇錯了,今晚又會讓他後悔一陣子了。”乙邦才笑著說道。
突然一陣人喊馬嘶從東北方向傳來,瞬間打破了寧靜的夜晚。羅劍和乙邦才都下意識地朝這個方向望去。
最先看到的幾盞若隱若現的燈光,不一會兒兩排火光衝天而起,離這麽遠都能看到人和馬的影子在火光中晃動。
一陣沉悶的槍聲響起,其中夾雜著一些清脆的槍聲,羅劍和乙邦才都知道這是揚州一式步槍的聲音,其中清脆的槍聲肯定是七師配屬給馬師的一千多人開的槍。
羅劍能夠感受得到準備偷襲別人的清兵在突然遇到伏擊時的慌亂,更何況對手有著強大的火力。
不一會“投降不殺”的喊聲就隱約傳了過來,這是用鐵皮喇叭喊出來的,又過了一會兒,羅劍隱約聽到了“投降就有大米飯吃。”的喊聲。轉頭看了一眼乙邦才,乙邦才會心的一笑,顯然他也聽到了。
“參謀長,迴去睡覺了!情況讓他們明天早上再報告。”羅劍見大局已定。不想再看下去了,盡管穿上了大衣,但帳篷外麵還是冷得讓人直打哆嗦。
“大都督,你去歇息吧,我得守著把情況搞清楚,否則我哪裏睡得著啊!”乙邦才笑著說道。
“那你到指揮帳篷裏守著吧。外麵太冷了。”羅劍說完就迴去就脫衣上了床,躺在床上羅劍卻並沒有睡意,今天看到那麽多的公文,有些思路還得再捋一捋。
盡管一軍在河南打得並不理想,但這並不影響全國的大局,羅劍知道今年之內打敗滿清應該不成問題,現在要考慮的是戰後的事。
最讓羅劍感到頭疼的是政府的改組,現在的政府之所以稱為臨時政府,是因為他隻是戰時政府,是為打敗滿清而成立的,現在臨時政府的許多機構都不完善,戰後肯定還得逐步把這些機構完善起來。
而完善政府機構現在最缺乏的就是人才,盡管現在在南京、杭州和廣州已經有三個行政學院,但這三個行政學院的架子都不大,每個學院也隻有二千多人在校。
六千多人對於全國來說,顯然人數太少,一旦從滿清手裏奪迴了大量地盤,行政人員的嚴重缺乏就將顯現出來。
山東就是一個比較明顯的例子,山東全境現在已經基本收複,但是從去年到今年,南京政府隻給山東安排了二百多名官員,許多府縣還在大量使用以前滿清朝廷的官員。
羅劍並非對以前投靠滿清的官員有什麽看法,這些人並非在大節上都有問題,不少府縣的下級官員完全是被上級裹挾著投靠了滿清,也就是說滿清當初是對明朝的官府全盤進行了接收。
現在全盤接收顯然不行,南京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模式跟以前有著本質的不同,以前的官府被稱為官老爺,而現在的南京政府基本是服務性質的,使用以前的官員,如果不采取強有力的行政措施,恐怕南京政府不久也會被他們變成官老爺。(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