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是一路快馬加鞭,信使也是三天後才把消息報到北京城,此時羅劍已經有些等不及了,他正準備迴南京。
北京城的內城仍在被嚴密封鎖著,一眾滿清大臣和漢臣算是被關押在內城,隻等南京政府組織調查團對他們進行調查,犯有罪行的還得成立專門的法庭進行審判。
這幾天馮銓寫了一篇長長的自白書,為自己投靠滿清做了無數的辯解,文章寫得花團錦簇,羅劍根本不耐煩看,將它扔了給左懋第。
象馮銓這樣的漢臣還有不少,不少人都還心存奢望,希望南京政府能夠象滿清朝廷那樣“唯才是舉”,這其中就有一位“才子”和名人,那就是才名為時人所重,堪與錢謙益相提並論的龔鼎孳。
龔鼎孳算是明末大臣中的“傑出”代表,後人用“闖來則降闖,滿來則降滿”形容他,氣節淪喪,至於極點。
龔鼎孳寫給羅劍的信裏一開始就對羅劍極盡吹捧之能事,什麽“應天運而降”、“救萬民於水火”,到後麵竟把羅劍比成秦皇漢武,看得羅劍極為好笑。
看了這封信,羅劍覺得中國文字真是奇妙,簡單的文字竟能堆砌成如此華麗的詞藻。
不過龔鼎孳的馬屁卻實在沒有拍對地方,且不說羅劍作為一個現代人,對詩詞的興趣僅僅停留在欣賞和愛好上,單就羅劍現在的頭腦還是十分清醒的,這通馬屁隻能讓羅劍把龔鼎孳更看扁了而已。
而左懋第在看了這封信後真的就發出了感歎,“其人當有大才。惜乎品行太差。”
王強今天恰好也在這兒。聽到左懋第稱龔鼎孳有大才。頗有些不以為然,“左先生,這就叫有大才啊?我也寫首詩,左先生你聽聽,看我是不是也有大才?”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羅劍來不及阻止,王強竟開始背誦了起來。
左懋第本有些戲謔地看著王強。他以為王強是逗著玩的,待聽得幾句,左懋第臉色全都變了。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王強還想繼續背誦下去,卻被羅劍狠狠的眼光給阻止了。
“小王,怎麽停下來了?”左懋第有些急不可待地催促道。
王強用無辜的眼神看向羅劍,左懋第這才看到羅劍臉色不虞。
這首詞太過驚世駭俗,尤其是下闕,羅劍不想引起非議。隻得用眼神阻止了王強。
“小王,這首‘沁園春’肯定不是你作的。興華,是不是你寫的?”左懋第卻知道王強肯定寫不出這樣的詞來,轉頭朝羅劍問道。
“左先生,你也知道,就龔鼎孳這信我看起來都頭大,哪裏還能作出這樣的詞來?”羅劍苦笑著說道。
“那下半闕呢?”左懋第看出羅劍也知道這首詞,急著追問下半闕。
“這詞隻有上半闕,下半闕那人還沒作出來呢。”羅劍隻得打著馬虎眼。
“真是可惜了,如此雄文,可惜隻聽到了半闕,可惜了!”左懋第不停地遺憾著。
詩詞的事情總算胡弄過去,議論的焦點又迴到了這幫投降滿清的明朝大臣們。
龔鼎孳和這幫漢臣們無非就希望南京政府、大都督不要忘了他們,他們還能夠繼續為官,而最讓羅劍頭疼的也是這部分人。
象馮銓和寧完我那樣的大漢奸處理起來倒也簡單,他們對以前的明朝和漢族百姓作出的罪行清晰明了,依據其罪行即可對其實施懲罰。
但象龔鼎孳、時敏、陳名夏等漢臣隻不過是氣節淪喪,在滿清朝廷也是地位不顯,滿清朝廷任用他們不過是無人可用,臨時拿來湊數而已。這些人實際上做惡並不多,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有做惡的機會。
這些人南京政府當然不會再用他們,且不說這些人品行太差,更會在整個國家形成一種極為不好的導向,羅劍在這點上是極為堅決的。
若以他們曾經給滿清朝廷做過事來懲罰他們,在明末這個大環境下,似乎過於抽象,在南京政府現有的法律上也難以找到確實對應的條款。
大都督令已經頒發下去,效果看起來也頗不錯,起碼京畿的縣府都沒有拒絕接收大都督令,各地的治安基本維持得還不錯。
四師和六師已經離開北京開始向河北、山西機動,不過他們的推進速度並不太快,他們還要等十師一起。
南京最近又運來了一批新裝備,盡管四師師長劉定均和六師師長劉雄伍都非常眼紅,但羅劍還是決定先將十師全部換裝,以後向北進軍,十師將作為中堅力量,先將他們裝備完整了也好為今後的作戰打下基礎。
有了電報機,同南京的聯絡一直沒斷,每次發電過去,史可法很快就能迴電,羅劍懷疑史可法是不是將電報機房設在他的辦公室旁邊。
羅劍要求向北京派遣官員的事情現在還解決不了,組織部長路振飛這段時間一直呆在河南,作為明末的重災區,這些地區的戰後重建和恢複生氣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左先生,如果明天還沒有消息迴來,我準備後天啟程迴南京,北京的一切事務就勞煩先生多操心了,目前看來隻能先維持現狀,待南京政府那邊抽出人手來,很快就安排官員過來。”
史可法幾乎天天都在催促羅劍迴南京,四川那邊的情況不是很好,由於李成棟的二軍耽擱了十幾天時間,洪承疇到了四川之後很快就站穩了腳跟,現在正在重慶一帶與二軍對峙著,看來僅靠二軍是無法解決四川問題了。
史可法急切地盼望羅劍迴去,還不僅僅是四川的問題,這幾年一直比較老實的日本幕府最近卻有些不安份了。
至於日本幕府如何不安份。又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史可法的電報裏卻是語焉不詳。隻說等羅劍迴到南京後詳說。
羅劍本來對日本的消息一直十分關注,想讓史可法在電報裏詳加說明,又想想自己不日就要迴去,隻好按捺住心裏的急迫,心道什麽事情也不急這十來天。
左懋第把他的臨時辦公地點設在滿清朝廷以前的戶部,這兒也是明朝時期的戶部所在地,左懋第當過崇禎朝的戶部給事中,對這個地方自是極為熟悉。這才選了戶部作為辦公地點。
羅劍給左懋第弄個了官銜,叫做“北京臨時事務工作委員會主任”,名字有些長,但意思大家一聽都明白。
除了左懋第當初的北上使團的一些人,羅劍又從部隊裏抽調了一些軍官到了臨時委員會,北京這兒攤子不小,人少了可不行。
等羅劍準備啟程迴南京的時候,臨時工作委員會已經開始掛牌辦公,各項工作慢慢也展開了,羅劍覺得該迴南京了。
好消息總是讓人覺得姍姍來遲。就在羅劍準備啟程的頭一天,馬應魁派來的信使終於到了。多鐸授首和清兵全滅的消息讓大家都極為振奮,羅劍也在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用電報告訴了南京。
史可法的迴電裏隻有三個字“好!好!好!”
顯然史可法對幹掉多鐸是極為高興的,別人也許不知道,他可是聽羅劍跟他說過,另一個時空裏,他就是被多鐸害了的。
這個消息的到來讓羅劍又耽擱了一天,緊接著閻應元派來的信使也到了,信使詳細給羅劍匯報了遼東的情況,羅劍沒想到滿清的“龍興之地”現在竟敗落至斯。
思考了很長時間,又在電報裏同史可法商量了一番,羅劍決定再成立“東北工作委員會”,把海軍陸戰隊暫時留在東北,等待時機將以海軍陸戰隊為基礎擴編為第三軍,閻應元兼任東工委主任及第三軍軍長,一方麵主持東北的重建,另一方麵繼續向北推進,待占領東北全境後再考慮其他。
羅劍的內心想法是至少把貝加爾湖變成中國的內湖,此時的沙皇俄國已經將西伯利亞全部變成了殖民地,再過兩年將會入侵黑龍江境內,至於中國境內發生的極大變故會不會改變這段世界曆史,羅劍當然不得而知。
但羅劍覺得必須把握好這個機會,把七師留在北京其實就是為即將到來的與沙皇俄國的戰爭作的準備,隻是這個想法羅劍誰都沒有說過,就連王強也不明白羅劍的意圖,王強有些沒心沒肺,萬一他要是嘴上把不住風,把事情提前說出去了,說不定又會鬧出什麽事兒,羅劍也就一直沒有跟他談過,他這幾天還在為羅劍把他和七師留在北京無仗可打有些鬧小情緒。
羅劍啟程迴南京的這天已經是農曆五月底了,天氣已經非常炎熱,好在羅劍這次是坐船迴去,要是騎馬肯定受不了。
運河上船隻往來不絕,有南京政府往北京運送的大量急需物資,也有不少商家從南京政府收複京城看到了商機,正將大量商品貨物往北方運送。
看著繁忙的運河,羅劍覺得這條連接南北的交通樞紐可能短時間內還無法被代替,而有些河段因為年代太久已經淤塞不少,恐怕近期內得考慮疏通才行。
怕事情太多忘了,羅劍在自己的小本子記下了要辦的事情,疏通運河的事前麵被劃上了三顆星,這是表示這個事情已經十分緊急,必須盡快辦理。
從北京到南京這一路,船隻過了濟南,羅劍就明顯感覺到了南北之間的差異,就連地裏的莊稼從船上一眼望去,南方的要長得好得多。
而運河兩邊的房屋也有著明顯的差別,盡管鄉村裏多以茅草屋為主,但過了濟南之後尤其是到了江蘇境內,明顯的磚瓦房要多了起來。
這讓羅劍又陷入到了思考之中,今後北方尤其是西北的發展必然需要南方各省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操作,羅劍有點迷糊,但想著電腦可以開機了,許多問題可以繼續查詢,心裏倒也不太擔憂。(未完待續。)
北京城的內城仍在被嚴密封鎖著,一眾滿清大臣和漢臣算是被關押在內城,隻等南京政府組織調查團對他們進行調查,犯有罪行的還得成立專門的法庭進行審判。
這幾天馮銓寫了一篇長長的自白書,為自己投靠滿清做了無數的辯解,文章寫得花團錦簇,羅劍根本不耐煩看,將它扔了給左懋第。
象馮銓這樣的漢臣還有不少,不少人都還心存奢望,希望南京政府能夠象滿清朝廷那樣“唯才是舉”,這其中就有一位“才子”和名人,那就是才名為時人所重,堪與錢謙益相提並論的龔鼎孳。
龔鼎孳算是明末大臣中的“傑出”代表,後人用“闖來則降闖,滿來則降滿”形容他,氣節淪喪,至於極點。
龔鼎孳寫給羅劍的信裏一開始就對羅劍極盡吹捧之能事,什麽“應天運而降”、“救萬民於水火”,到後麵竟把羅劍比成秦皇漢武,看得羅劍極為好笑。
看了這封信,羅劍覺得中國文字真是奇妙,簡單的文字竟能堆砌成如此華麗的詞藻。
不過龔鼎孳的馬屁卻實在沒有拍對地方,且不說羅劍作為一個現代人,對詩詞的興趣僅僅停留在欣賞和愛好上,單就羅劍現在的頭腦還是十分清醒的,這通馬屁隻能讓羅劍把龔鼎孳更看扁了而已。
而左懋第在看了這封信後真的就發出了感歎,“其人當有大才。惜乎品行太差。”
王強今天恰好也在這兒。聽到左懋第稱龔鼎孳有大才。頗有些不以為然,“左先生,這就叫有大才啊?我也寫首詩,左先生你聽聽,看我是不是也有大才?”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羅劍來不及阻止,王強竟開始背誦了起來。
左懋第本有些戲謔地看著王強。他以為王強是逗著玩的,待聽得幾句,左懋第臉色全都變了。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王強還想繼續背誦下去,卻被羅劍狠狠的眼光給阻止了。
“小王,怎麽停下來了?”左懋第有些急不可待地催促道。
王強用無辜的眼神看向羅劍,左懋第這才看到羅劍臉色不虞。
這首詞太過驚世駭俗,尤其是下闕,羅劍不想引起非議。隻得用眼神阻止了王強。
“小王,這首‘沁園春’肯定不是你作的。興華,是不是你寫的?”左懋第卻知道王強肯定寫不出這樣的詞來,轉頭朝羅劍問道。
“左先生,你也知道,就龔鼎孳這信我看起來都頭大,哪裏還能作出這樣的詞來?”羅劍苦笑著說道。
“那下半闕呢?”左懋第看出羅劍也知道這首詞,急著追問下半闕。
“這詞隻有上半闕,下半闕那人還沒作出來呢。”羅劍隻得打著馬虎眼。
“真是可惜了,如此雄文,可惜隻聽到了半闕,可惜了!”左懋第不停地遺憾著。
詩詞的事情總算胡弄過去,議論的焦點又迴到了這幫投降滿清的明朝大臣們。
龔鼎孳和這幫漢臣們無非就希望南京政府、大都督不要忘了他們,他們還能夠繼續為官,而最讓羅劍頭疼的也是這部分人。
象馮銓和寧完我那樣的大漢奸處理起來倒也簡單,他們對以前的明朝和漢族百姓作出的罪行清晰明了,依據其罪行即可對其實施懲罰。
但象龔鼎孳、時敏、陳名夏等漢臣隻不過是氣節淪喪,在滿清朝廷也是地位不顯,滿清朝廷任用他們不過是無人可用,臨時拿來湊數而已。這些人實際上做惡並不多,或者說他們根本沒有做惡的機會。
這些人南京政府當然不會再用他們,且不說這些人品行太差,更會在整個國家形成一種極為不好的導向,羅劍在這點上是極為堅決的。
若以他們曾經給滿清朝廷做過事來懲罰他們,在明末這個大環境下,似乎過於抽象,在南京政府現有的法律上也難以找到確實對應的條款。
大都督令已經頒發下去,效果看起來也頗不錯,起碼京畿的縣府都沒有拒絕接收大都督令,各地的治安基本維持得還不錯。
四師和六師已經離開北京開始向河北、山西機動,不過他們的推進速度並不太快,他們還要等十師一起。
南京最近又運來了一批新裝備,盡管四師師長劉定均和六師師長劉雄伍都非常眼紅,但羅劍還是決定先將十師全部換裝,以後向北進軍,十師將作為中堅力量,先將他們裝備完整了也好為今後的作戰打下基礎。
有了電報機,同南京的聯絡一直沒斷,每次發電過去,史可法很快就能迴電,羅劍懷疑史可法是不是將電報機房設在他的辦公室旁邊。
羅劍要求向北京派遣官員的事情現在還解決不了,組織部長路振飛這段時間一直呆在河南,作為明末的重災區,這些地區的戰後重建和恢複生氣需要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
“左先生,如果明天還沒有消息迴來,我準備後天啟程迴南京,北京的一切事務就勞煩先生多操心了,目前看來隻能先維持現狀,待南京政府那邊抽出人手來,很快就安排官員過來。”
史可法幾乎天天都在催促羅劍迴南京,四川那邊的情況不是很好,由於李成棟的二軍耽擱了十幾天時間,洪承疇到了四川之後很快就站穩了腳跟,現在正在重慶一帶與二軍對峙著,看來僅靠二軍是無法解決四川問題了。
史可法急切地盼望羅劍迴去,還不僅僅是四川的問題,這幾年一直比較老實的日本幕府最近卻有些不安份了。
至於日本幕府如何不安份。又是什麽原因造成的。史可法的電報裏卻是語焉不詳。隻說等羅劍迴到南京後詳說。
羅劍本來對日本的消息一直十分關注,想讓史可法在電報裏詳加說明,又想想自己不日就要迴去,隻好按捺住心裏的急迫,心道什麽事情也不急這十來天。
左懋第把他的臨時辦公地點設在滿清朝廷以前的戶部,這兒也是明朝時期的戶部所在地,左懋第當過崇禎朝的戶部給事中,對這個地方自是極為熟悉。這才選了戶部作為辦公地點。
羅劍給左懋第弄個了官銜,叫做“北京臨時事務工作委員會主任”,名字有些長,但意思大家一聽都明白。
除了左懋第當初的北上使團的一些人,羅劍又從部隊裏抽調了一些軍官到了臨時委員會,北京這兒攤子不小,人少了可不行。
等羅劍準備啟程迴南京的時候,臨時工作委員會已經開始掛牌辦公,各項工作慢慢也展開了,羅劍覺得該迴南京了。
好消息總是讓人覺得姍姍來遲。就在羅劍準備啟程的頭一天,馬應魁派來的信使終於到了。多鐸授首和清兵全滅的消息讓大家都極為振奮,羅劍也在第一時間把這個消息用電報告訴了南京。
史可法的迴電裏隻有三個字“好!好!好!”
顯然史可法對幹掉多鐸是極為高興的,別人也許不知道,他可是聽羅劍跟他說過,另一個時空裏,他就是被多鐸害了的。
這個消息的到來讓羅劍又耽擱了一天,緊接著閻應元派來的信使也到了,信使詳細給羅劍匯報了遼東的情況,羅劍沒想到滿清的“龍興之地”現在竟敗落至斯。
思考了很長時間,又在電報裏同史可法商量了一番,羅劍決定再成立“東北工作委員會”,把海軍陸戰隊暫時留在東北,等待時機將以海軍陸戰隊為基礎擴編為第三軍,閻應元兼任東工委主任及第三軍軍長,一方麵主持東北的重建,另一方麵繼續向北推進,待占領東北全境後再考慮其他。
羅劍的內心想法是至少把貝加爾湖變成中國的內湖,此時的沙皇俄國已經將西伯利亞全部變成了殖民地,再過兩年將會入侵黑龍江境內,至於中國境內發生的極大變故會不會改變這段世界曆史,羅劍當然不得而知。
但羅劍覺得必須把握好這個機會,把七師留在北京其實就是為即將到來的與沙皇俄國的戰爭作的準備,隻是這個想法羅劍誰都沒有說過,就連王強也不明白羅劍的意圖,王強有些沒心沒肺,萬一他要是嘴上把不住風,把事情提前說出去了,說不定又會鬧出什麽事兒,羅劍也就一直沒有跟他談過,他這幾天還在為羅劍把他和七師留在北京無仗可打有些鬧小情緒。
羅劍啟程迴南京的這天已經是農曆五月底了,天氣已經非常炎熱,好在羅劍這次是坐船迴去,要是騎馬肯定受不了。
運河上船隻往來不絕,有南京政府往北京運送的大量急需物資,也有不少商家從南京政府收複京城看到了商機,正將大量商品貨物往北方運送。
看著繁忙的運河,羅劍覺得這條連接南北的交通樞紐可能短時間內還無法被代替,而有些河段因為年代太久已經淤塞不少,恐怕近期內得考慮疏通才行。
怕事情太多忘了,羅劍在自己的小本子記下了要辦的事情,疏通運河的事前麵被劃上了三顆星,這是表示這個事情已經十分緊急,必須盡快辦理。
從北京到南京這一路,船隻過了濟南,羅劍就明顯感覺到了南北之間的差異,就連地裏的莊稼從船上一眼望去,南方的要長得好得多。
而運河兩邊的房屋也有著明顯的差別,盡管鄉村裏多以茅草屋為主,但過了濟南之後尤其是到了江蘇境內,明顯的磚瓦房要多了起來。
這讓羅劍又陷入到了思考之中,今後北方尤其是西北的發展必然需要南方各省的大力支持,至於如何操作,羅劍有點迷糊,但想著電腦可以開機了,許多問題可以繼續查詢,心裏倒也不太擔憂。(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