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壽兄,咱們現在不考慮這個問題好不好?遷都耗費極大,咱們收複了這麽大的地方,一切都是百廢待興,現在一切當以穩定為上,咱們先讓老百姓吃飽肚子再考慮這些問題你看行不行?”羅劍考慮了一下,對朱聿鍵說道。
“哦,興華你的想法是這樣的。”朱聿鍵有些失望地說道。
朱聿鍵見羅劍不想談論這個話題,寒喧了幾句說告辭離去了。
“渭生,你可是個大忙人,今天怎麽也有空過來了?”
盧渭的職位不高,一直等到眾人都向羅劍表示了祝賀,寒喧一場離去了,這才從角落裏站了起來。
“大都督,祝賀之類的話我也就不說了,大家說得夠多了。今天我來找你,就是想跟你談談日本的問題。”盧渭的臉色有些嚴肅,羅劍估計在日本肯定發生了一些不利於中國的事情。
“來,渭生,咱們不急,慢慢說。”羅劍招唿盧渭坐了下來。
“大都督,這半年多來,我帶著商隊去過幾次日本,日本變化很大啊。”盧渭坐下之後,有些憂心地對羅劍說道。
羅劍沒有打斷盧渭的話,用眼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大都督,你們這次在北京沒有找到那個叛逃的車間主任冒雨石吧?”盧渭說道。
“哦?你不提醒我還真忘了這事。渭生,是不是這家夥被日本給弄過去了?”羅劍吃驚地問道。
“可不是呢,聽說日本是通過朝鮮花了二十萬兩銀子從滿清朝廷手裏買去的,半年前他就到了日本。要不是我有個隨行人員在江戶碰巧看到了他。我也不知道這事。”盧渭說道。
“渭生。一個冒雨石倒不至讓我們憂心,不過咱們必須盡快向日本幕府提出交涉,讓他們把這家夥給我們送迴來。”羅劍對一個車間主任倒並不十分在意。
“大都督,我也知道一個冒雨石實不足懼,但一些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以前我們商隊前去日本,盡管咱們與他們有條約在先,但他們都是十分不情願,想盡辦法為難我們。但最近幾次商隊前去無論什麽要求他們都全部答應了。”盧渭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
“哦?渭生,說說你的看法。”羅劍對盧渭能夠如此思考問題很是高興。
“我就是覺得日本的態度變得有些太大,這才通過不少人了解了一些情況,才知道日本幕府正在醞釀著一些重大變革,其中心是就是學習咱們提出的科學技術。前不久他們又要我們商隊帶迴幾百學生,我考慮很久,沒有答應。”
“當然不能答應他們,渭生,你做得對!”羅劍說道。
一旦留學生來得多了。總有一些人會逐步融入中國,人種本就一樣。到時候他再起個中國名字,根本就分不清是哪國人,到那時一些關鍵技術想要保密就變得極為困難。
“大都督,可是咱們政府有些人好象已經答應了他們,至於日本人是怎麽找到他們的,這個我不敢妄加猜測,但希望大都督引起重視。”盧渭這話說得很凝重。
“對咱們的這個鄰居,我們是小心為上、不得不防啊!”羅劍說道。
其實盧渭提醒的問題已經讓羅劍有些驚心了,看來日本人已經收買了政府裏的個別人,這個得讓賴福好好查查。
“後來我在日本又聽說,他們已經向歐羅巴也就是大都督通常說的歐洲好些國家都派了學生,大都督,這個暫時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吧?”盧渭繼續說道。
“這個暫時不會,但我們也得高度關注。現在全國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到時候咱們有時間也有精力來處理這些事情,至於你提到的政府內部的有些問題,我會注意的。”羅劍說道。
“對了,渭生,日本幕府除了想學習先進技術之外,有沒有在他們的製度上進行變革?”羅劍想起後來發生的明治維新,接著問道。
“大都督,我有點不明白你說的是哪方麵的?”盧渭有些詫異。
“渭生,我的意思是他們國內有沒有想讓他們的天皇********的想法?”羅劍知道明治維新是從推翻幕府統治、天皇********開始的。
“這個倒沒有,我倒是覺得上次我們把他們的天皇帶到江戶之後,德川家光對天皇的控製更嚴了。”盧渭想了想,這才迴答道。
盧渭的說法並沒有讓羅劍放下心來,他不知道日本會不會走上另外一條維新之路,不過不能讓這個惡鄰強大起來,這個是基本原則,必要的時候用戰爭來阻止其發展也是在所不惜。
“大都督,不是我小人之心,到日本去得多了,跟他們接觸也多了,我覺得日本人並不象他們表麵上的謙恭,我倒覺得他們就象冬天裏的毒蛇,一旦天氣暖和了,他們就會亮出他們的毒牙,狠狠地咬上你一口。”盧渭看羅劍思考著,也想了一下說道。
“渭生,你這個比喻真是太貼切了,他們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羅劍有些詫異盧渭的感受,看來一個民族的特質是可以遺傳下去的,以後的日本就是這樣的一條毒蛇。
“嗬嗬,他是冬眠的毒蛇,咱們也不是愚蠢的農夫。渭生兄,你放心好了,咱們首長心裏有數著呢。”劉為民剛才坐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聽盧渭說到毒蛇的話,在旁邊笑著說道。
“嗬嗬,聽你這麽一說,我也就放心了,看來我是多慮了。”盧渭也是笑著說道。
“渭生,你可沒有多慮,光你一個人有這種認識可不行,咱們政府上下必須都要有這種認識。”羅劍很嚴肅地說道。
第二天剛一上班,史可法端著杯子就來到了羅劍的辦公室。
“興華。昨天有些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我這人心裏藏不住話。說開了心裏就敞亮了。”史可法先開口說道。
“憲之兄,你說什麽呢?怎麽會在意呢?”羅劍笑著說道。
“渭生昨天晚上是不是去找你了?”史可法問道。
“是啊,我們談了很久。”
“唉,渭生先前也跟我談過他的想法,我倒是覺得他有些多慮了,看來你是支持他的想法了?”
“當然,他想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樣,怎麽會不支持他?”
“興華。我可不能下知五百年,所以我知道你是對的,你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我都支持你!”史可法嗬嗬一笑說道。
“嗬嗬,憲之兄,什麽‘下知五百年’,以後可不能再說了,再說下去我都成了神棍了。曆史已經完全被改變,今後會朝哪個方向發展,這個我們可控製不了。但我們可以把我們的事情做好,隻要我們自身強大了。咱們誰都不怕!”羅劍笑嗬嗬地說道。
“興華,你這話頗有王者之氣啊!說得好。”史可法高興地說道。
史可法端著杯子走到辦公室牆上掛著的世界地圖前,指著西伯利亞大片的區域問道:“興華,你說這下麵真的都是寶貝?”
“是啊,這我騙你有什麽意思?”羅劍假裝生氣地說道。
“嗬嗬,興華,昨天晚上我迴去好生想了想,咱們是得給子孫後代多留些家產,家當大了,以後跟人爭也不至於吃虧。”史可法仿佛沒有看到羅劍假裝生氣的表情,端著茶杯悠悠說道。
“興華,你迴來了,你就在家守著,我得出遠門了。”史可法不等羅劍說話,接著說道。
“憲之兄,你要去哪兒?”羅劍詫異地問道。
“借用你家柳蘭的話說,‘天下這麽大,我想去看看’,不行啊?”解了心結的史可法心情非常不錯,竟跟羅劍開起了玩笑。
羅劍不知道柳蘭啥時給史可法侃起了後世網絡上的話,竟被史可法用在這個地方,不禁嗬嗬笑出聲來。
“興華,你不要笑,我說的是正經的。現在鼎維的一軍已經推進到了陝西,咱們政府的工作也得跟上不是?現在在家的除了長壽,其他人已經全都被我支出去了,陝西已經派不出人手了,我得親自去一趟,這些年這些地方百姓們可是太苦了。”史可法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嚴肅地說道。
羅劍知道西北諸省本來就是明末天氣災害的重災區,後來隨著李自成造反,兵禍更是連年不斷,加上滿清朝廷占領了這些地方後,南京政府已經開始崛起,滿清朝廷為了對抗南京,不僅沒有讓這些省份得到休養生息,反而對他們加倍盤剝,這些地方的貧困可想而知。
“憲之兄,你親自跑一趟當然非常好,不過我考慮什麽事情都靠我們親自去解決,我們就是三頭六臂也解決不了,咱們是不是仿照東北和北京一樣,也成立一個西北工作委員會主抓西北諸省的戰後重建?”羅劍思考了一下,這才對史可法說道。
“那是以後的事,我這一趟去就是先把紅薯等高產作物先推廣開來,讓百姓們先有東西果腹才行啊!”史可法很是憂心地說道。
“那行,物資準備得怎麽樣了?”羅劍見史可法心意已決,也不再多說。
“正在籌備當中,估計再有幾天就差不多了,我還讓慈煥給準備了電報機,以最快的速度能夠與西北諸省能夠聯絡上。”史可法說道。
“對了興華,有個事忘了跟你說了,前幾天就是你在路上那幾天,朝鮮國派來使臣,說是恭賀我們打敗了滿清朝廷,讓他們不再受滿清的欺壓,後來說著說著,他們竟提出要恢複元朝時候的邊界劃分,我沒理他們。”史可法拍了拍腦袋,接著說道。
讀過曆史的羅劍知道元朝與朝鮮的邊界大概在現在的鐵嶺一帶,如果真要這麽一劃,上百萬平方公裏的國土又沒了。
“嗬嗬,他們是開玩笑吧?”羅劍笑著說道。
“他們說那是明朝朝廷以大欺小,占了他們的國土,咱們南京政府理應還給他們。”史可法說道。(未完待續。)
“哦,興華你的想法是這樣的。”朱聿鍵有些失望地說道。
朱聿鍵見羅劍不想談論這個話題,寒喧了幾句說告辭離去了。
“渭生,你可是個大忙人,今天怎麽也有空過來了?”
盧渭的職位不高,一直等到眾人都向羅劍表示了祝賀,寒喧一場離去了,這才從角落裏站了起來。
“大都督,祝賀之類的話我也就不說了,大家說得夠多了。今天我來找你,就是想跟你談談日本的問題。”盧渭的臉色有些嚴肅,羅劍估計在日本肯定發生了一些不利於中國的事情。
“來,渭生,咱們不急,慢慢說。”羅劍招唿盧渭坐了下來。
“大都督,這半年多來,我帶著商隊去過幾次日本,日本變化很大啊。”盧渭坐下之後,有些憂心地對羅劍說道。
羅劍沒有打斷盧渭的話,用眼光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大都督,你們這次在北京沒有找到那個叛逃的車間主任冒雨石吧?”盧渭說道。
“哦?你不提醒我還真忘了這事。渭生,是不是這家夥被日本給弄過去了?”羅劍吃驚地問道。
“可不是呢,聽說日本是通過朝鮮花了二十萬兩銀子從滿清朝廷手裏買去的,半年前他就到了日本。要不是我有個隨行人員在江戶碰巧看到了他。我也不知道這事。”盧渭說道。
“渭生。一個冒雨石倒不至讓我們憂心,不過咱們必須盡快向日本幕府提出交涉,讓他們把這家夥給我們送迴來。”羅劍對一個車間主任倒並不十分在意。
“大都督,我也知道一個冒雨石實不足懼,但一些情況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以前我們商隊前去日本,盡管咱們與他們有條約在先,但他們都是十分不情願,想盡辦法為難我們。但最近幾次商隊前去無論什麽要求他們都全部答應了。”盧渭喝了一口水,繼續說道。
“哦?渭生,說說你的看法。”羅劍對盧渭能夠如此思考問題很是高興。
“我就是覺得日本的態度變得有些太大,這才通過不少人了解了一些情況,才知道日本幕府正在醞釀著一些重大變革,其中心是就是學習咱們提出的科學技術。前不久他們又要我們商隊帶迴幾百學生,我考慮很久,沒有答應。”
“當然不能答應他們,渭生,你做得對!”羅劍說道。
一旦留學生來得多了。總有一些人會逐步融入中國,人種本就一樣。到時候他再起個中國名字,根本就分不清是哪國人,到那時一些關鍵技術想要保密就變得極為困難。
“大都督,可是咱們政府有些人好象已經答應了他們,至於日本人是怎麽找到他們的,這個我不敢妄加猜測,但希望大都督引起重視。”盧渭這話說得很凝重。
“對咱們的這個鄰居,我們是小心為上、不得不防啊!”羅劍說道。
其實盧渭提醒的問題已經讓羅劍有些驚心了,看來日本人已經收買了政府裏的個別人,這個得讓賴福好好查查。
“後來我在日本又聽說,他們已經向歐羅巴也就是大都督通常說的歐洲好些國家都派了學生,大都督,這個暫時不會對我們構成威脅吧?”盧渭繼續說道。
“這個暫時不會,但我們也得高度關注。現在全國問題很快就能得到解決,到時候咱們有時間也有精力來處理這些事情,至於你提到的政府內部的有些問題,我會注意的。”羅劍說道。
“對了,渭生,日本幕府除了想學習先進技術之外,有沒有在他們的製度上進行變革?”羅劍想起後來發生的明治維新,接著問道。
“大都督,我有點不明白你說的是哪方麵的?”盧渭有些詫異。
“渭生,我的意思是他們國內有沒有想讓他們的天皇********的想法?”羅劍知道明治維新是從推翻幕府統治、天皇********開始的。
“這個倒沒有,我倒是覺得上次我們把他們的天皇帶到江戶之後,德川家光對天皇的控製更嚴了。”盧渭想了想,這才迴答道。
盧渭的說法並沒有讓羅劍放下心來,他不知道日本會不會走上另外一條維新之路,不過不能讓這個惡鄰強大起來,這個是基本原則,必要的時候用戰爭來阻止其發展也是在所不惜。
“大都督,不是我小人之心,到日本去得多了,跟他們接觸也多了,我覺得日本人並不象他們表麵上的謙恭,我倒覺得他們就象冬天裏的毒蛇,一旦天氣暖和了,他們就會亮出他們的毒牙,狠狠地咬上你一口。”盧渭看羅劍思考著,也想了一下說道。
“渭生,你這個比喻真是太貼切了,他們就是這樣的一個國家和民族。”羅劍有些詫異盧渭的感受,看來一個民族的特質是可以遺傳下去的,以後的日本就是這樣的一條毒蛇。
“嗬嗬,他是冬眠的毒蛇,咱們也不是愚蠢的農夫。渭生兄,你放心好了,咱們首長心裏有數著呢。”劉為民剛才坐在旁邊一直沒有說話,聽盧渭說到毒蛇的話,在旁邊笑著說道。
“嗬嗬,聽你這麽一說,我也就放心了,看來我是多慮了。”盧渭也是笑著說道。
“渭生,你可沒有多慮,光你一個人有這種認識可不行,咱們政府上下必須都要有這種認識。”羅劍很嚴肅地說道。
第二天剛一上班,史可法端著杯子就來到了羅劍的辦公室。
“興華。昨天有些話你不要放在心上。我這人心裏藏不住話。說開了心裏就敞亮了。”史可法先開口說道。
“憲之兄,你說什麽呢?怎麽會在意呢?”羅劍笑著說道。
“渭生昨天晚上是不是去找你了?”史可法問道。
“是啊,我們談了很久。”
“唉,渭生先前也跟我談過他的想法,我倒是覺得他有些多慮了,看來你是支持他的想法了?”
“當然,他想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樣,怎麽會不支持他?”
“興華。我可不能下知五百年,所以我知道你是對的,你就按你的想法去做吧,我都支持你!”史可法嗬嗬一笑說道。
“嗬嗬,憲之兄,什麽‘下知五百年’,以後可不能再說了,再說下去我都成了神棍了。曆史已經完全被改變,今後會朝哪個方向發展,這個我們可控製不了。但我們可以把我們的事情做好,隻要我們自身強大了。咱們誰都不怕!”羅劍笑嗬嗬地說道。
“興華,你這話頗有王者之氣啊!說得好。”史可法高興地說道。
史可法端著杯子走到辦公室牆上掛著的世界地圖前,指著西伯利亞大片的區域問道:“興華,你說這下麵真的都是寶貝?”
“是啊,這我騙你有什麽意思?”羅劍假裝生氣地說道。
“嗬嗬,興華,昨天晚上我迴去好生想了想,咱們是得給子孫後代多留些家產,家當大了,以後跟人爭也不至於吃虧。”史可法仿佛沒有看到羅劍假裝生氣的表情,端著茶杯悠悠說道。
“興華,你迴來了,你就在家守著,我得出遠門了。”史可法不等羅劍說話,接著說道。
“憲之兄,你要去哪兒?”羅劍詫異地問道。
“借用你家柳蘭的話說,‘天下這麽大,我想去看看’,不行啊?”解了心結的史可法心情非常不錯,竟跟羅劍開起了玩笑。
羅劍不知道柳蘭啥時給史可法侃起了後世網絡上的話,竟被史可法用在這個地方,不禁嗬嗬笑出聲來。
“興華,你不要笑,我說的是正經的。現在鼎維的一軍已經推進到了陝西,咱們政府的工作也得跟上不是?現在在家的除了長壽,其他人已經全都被我支出去了,陝西已經派不出人手了,我得親自去一趟,這些年這些地方百姓們可是太苦了。”史可法收斂了臉上的笑容,嚴肅地說道。
羅劍知道西北諸省本來就是明末天氣災害的重災區,後來隨著李自成造反,兵禍更是連年不斷,加上滿清朝廷占領了這些地方後,南京政府已經開始崛起,滿清朝廷為了對抗南京,不僅沒有讓這些省份得到休養生息,反而對他們加倍盤剝,這些地方的貧困可想而知。
“憲之兄,你親自跑一趟當然非常好,不過我考慮什麽事情都靠我們親自去解決,我們就是三頭六臂也解決不了,咱們是不是仿照東北和北京一樣,也成立一個西北工作委員會主抓西北諸省的戰後重建?”羅劍思考了一下,這才對史可法說道。
“那是以後的事,我這一趟去就是先把紅薯等高產作物先推廣開來,讓百姓們先有東西果腹才行啊!”史可法很是憂心地說道。
“那行,物資準備得怎麽樣了?”羅劍見史可法心意已決,也不再多說。
“正在籌備當中,估計再有幾天就差不多了,我還讓慈煥給準備了電報機,以最快的速度能夠與西北諸省能夠聯絡上。”史可法說道。
“對了興華,有個事忘了跟你說了,前幾天就是你在路上那幾天,朝鮮國派來使臣,說是恭賀我們打敗了滿清朝廷,讓他們不再受滿清的欺壓,後來說著說著,他們竟提出要恢複元朝時候的邊界劃分,我沒理他們。”史可法拍了拍腦袋,接著說道。
讀過曆史的羅劍知道元朝與朝鮮的邊界大概在現在的鐵嶺一帶,如果真要這麽一劃,上百萬平方公裏的國土又沒了。
“嗬嗬,他們是開玩笑吧?”羅劍笑著說道。
“他們說那是明朝朝廷以大欺小,占了他們的國土,咱們南京政府理應還給他們。”史可法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