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湖北宜昌至四川宜賓的這段長江通常被人們稱為川江,有名的“川江號子”就是在這段長江上航運中形成的。
自進入宋朝以來,川江航運逐漸興盛,有史書記載,“自蜀通吳,商賈之往來,貨泉之流行,沿溯而下者又不知幾。”尤其是在南宋時,四川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貢賦、軍糧、戰馬和其他軍需物資的運輸都基本依托航運,川江航運的發展也促使四川的交通樞紐從西部的成都開始向重慶轉移。
重慶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知道南京政府的航運業極為發達的洪承疇當然把整個四川的防守重心都放在了重慶一帶。
而當初追著洪承疇西進的黃得功率領的三師和五師以及李成棟的二軍如今就被阻擋在萬州一線,重慶多山險峻的地形讓沒有重火力攻堅的黃得功和李成棟一籌莫展。
得到喘息之機的洪承疇迅速穩固了四川的統治,半年多來,洪承疇不僅在四川擴軍達到十萬人之多,而且在成都府很快將槍械廠恢複了起來。
當初洪承疇剛剛入川之時也曾遭到川人的激烈抵抗,也洪承疇集團也是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但洪承疇很快就調整了戰略,找人人冒充明末蜀王朱至澍之子,立其為蜀王,並發檄文表示自己將忠於大明朝廷,洪承疇的這個做法很快就安定了四川的民心,抵抗變得小得多了。
四川準確的情報傳到南京,讓羅劍和史可法都覺得洪承疇遠沒有想像的那麽好對付,更何況七師也是沿著二軍進軍的路線入川。這一路地形之險峻。曾在這些地方旅遊過的羅劍可是知道得最為清楚。
到了南京王強才知道。不光他的七師要進軍四川,遠在陝西的一軍一師也將從西安出發,沿著清兵當初入川的路線進入四川。
王強有些不以為然,他覺得以他七師的戰鬥力直接打到成都府沒有任何問題。
“首長,沒有必要讓一師也去吧?這不是浪費嗎?”王強坐在羅劍府上的沙發上,嘴裏一邊啃著蘋果一邊說道。
“你小子,當初侵華日軍為什麽不敢進攻重慶?你以為四川這麽好打下來的?”羅劍見王強十分輕敵,開始有些擔心起來。
“當初清兵不就輕易就進入四川了嗎?我就不信我們還比不過清兵。”王強仍是不太在意。
“那你知道當初清兵是如何入川的嗎?當時的四川又是什麽情況?”
羅劍臉色變得嚴肅起來。王強見羅劍有些生氣了,這才放下手裏的蘋果,正經危坐起來。
“當初清兵是靠著大西軍的叛將劉進忠引領著才偷襲得手的,而當時的清兵戰鬥力非常強悍,張獻忠的大西軍根本不是對手,清兵這才得以入川。即便是清兵入了關,但四川的抵抗一直持續了十幾年,這才有後來清兵在四川的大屠殺。你如果再這樣輕敵,我隻好親自去了!”
“首長,這些情況我還真不知道。你說了我就知道了,我心裏心數。首長你就不用親自出馬了吧?”
見羅劍已經發火,王強這才小心地說道。
“我說小王,你小子怎麽老是長不大啊?你以為你們七師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能夠天下無敵了嗎?”劉為民在旁邊也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說著。
“劉老兵、劉哥,我知道了,求你不要再說了。”王強腆著臉朝劉為民說道。
兩人關係一直非常好,劉為民也一直把王強當成弟弟一樣,從揚州時開始就一直對他關照有加。
“小王,你們這次進軍重慶,必須做到穩、準、狠,爭取一戰而下,我們可沒那麽多時間耗在那裏,滿清朝廷雖然已經被打敗了,但我們北麵麵臨的環境還很糟糕,咱們必須盡快騰出手來。”羅劍見王強已經認識到了,也就不再多說,隻把現在大的形勢跟他說了,希望他自己能明白過來。
“小王,我給你準備了一些zha藥包,希望到時候能夠幫到你。”劉為民還是一如既往地關照著王強。
龐大的船隊在南京補充休整了三天,第四天一早又從南京開始出發,同時劉肇基從西安發來電報,一師也已經從西安出發,開始向漢中進發。
船隊向宜昌開進倒是極為順利,盡管是逆流而上,但船隊全部都是蒸汽船,隻不過速度慢一些,但前進總是沒有問題,經過十多天的航行,船隊終於抵達了宜昌。
從宜昌往宜賓卻遠沒有這麽順利,盡管王強不太清楚,但有經驗的船長和水手們卻最清楚川江航行的險惡,船隊在宜昌停留了二天,大家對船隻進行了詳細的檢修,又讓蒸汽機廠派來的技術人員對船上的蒸汽機進行了維護保養,唯恐路上出了問題。
就算做了這麽多的準備工作,航行依然不是很順利,快進入最危險的航段時,水師軍官要求七師下船,一來船隻動力不夠,七師還得上船拉纖,二來也可防止船隻傾覆造成太大的傷亡
幸虧七師全部都登了岸,就算是如此小心,仍有二艘船觸了礁,沉沒在長江裏,好在船工都被救了上來。
就這麽走走停停,就川江這個航段竟走了半個多月,七師終於雲陽縣。
雲陽縣離萬州已經不遠,而且雲陽到萬州的路況不錯,王強幹脆命令七師全部登岸步行,下了船又步行了一天,七師終於趕到了萬州。
黃得功和李成棟對七師的到來真是喜出望外,他們已經在萬州憋得夠嗆,這種進退兩難的日子真是讓人太難受了。
七師到都到了,黃得功和李成棟反倒不著急了,幹脆讓七師在萬州休整了一天。這一路七師確實走得夠辛苦的了。
還好七師的後勤輜重和火炮仍是用船運送了過來。這讓七師盡管行軍走了一天。但還算不上特別疲累,王強精神尤其好,剛一到就拉著黃得功和李成棟前去勘察敵情。
不知道洪承疇在四川是如何宣傳南京政府和國防軍的,反正一路上王強覺得四川的百姓對國防軍似乎並不太友好,雖然並沒有主動攻擊國防軍的事情發生,但到前線的路上,王強幾乎沒有看到一個百姓。
為了防止清兵反撲,黃得功和李成棟在萬州修築了比較守備的防禦工事。等王強到了防禦工事,舉起手裏的望遠鏡一看,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我靠!娘的,怎麽都是碉堡啊?”
王強說得沒錯,清兵在萬州一線修築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碉堡,碉堡上的射擊孔在望遠鏡裏清晰可見。
“小王啊,就是這些烏龜殼可老我老黃給憋壞了,你們來了,總有辦法對付這些家夥吧?”
黃得功指著前麵的碉堡說道,旁邊的李成棟更是連連點頭。二軍來得更早,他們在這些烏龜殼前吃的苦頭更多。
王強沒有說話。隻是仔細觀察著這些碉堡,那些小碉堡裏可以屯十幾個士兵,大碉堡則可以屯三十到五十人,有的還分了幾層,每層都有射擊孔,可以讓清兵充分地發揮火力。
看著麵前大大小小的碉堡,王強暗自忖道,一些小的碉堡火炮是可以摧毀,但一些大的碉堡75mm火炮可對付不了。
王強記得羅劍以前老是說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看來洪承疇在這些方麵比國防軍做得更好,如果不是劉為民在南京給王強準備一些炸藥包,看來要攻破這些堡壘那就隻得拿人命去拚了。
“洪承疇這老小子還真有一套啊!這些烏龜殼還真不好對付,咱們隻能一步步來。”盡管王強心裏已經有了一些把握,但他覺得不能把話說得太滿了。
“沒有其他路可以繞過去啊?”王強試著問道。
“唉,我們都試過了,就這些大山,翻一座都要好幾天,咱們這兒一上山,他們那兒老早就看到了,早就做了防備,咱們損了不少人,還是被他們打迴來了。”李成棟很沮喪地說道。
王強以前在部隊時就有不少戰友是重慶的,也曾聽他們說過他們家鄉的大山,今天一見,才知道他們所言不假,這裏的大山確實太險峻,也難怪當初侵華日軍根本打不進重慶。
七師一路雖然艱難,但總算順利抵達了萬州,一軍一師卻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都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師走的就是這極為艱難的蜀道。
劉肇基和莊子固為這次進軍西藏做了大量的準備,他們甚至派人找來了當初跟隨豪格進軍四川的清兵俘虜,讓他們當向導準備走清軍走過的路。
羅劍知道一師進入四川的道路比七師更為艱難,為此還專門給劉肇基發去了二十字電報,“強渡嘉陵江,迂迴後關門,奇襲營盤嘴,攻克劍門關”。
劍門關是三國時諸葛亮所建,關城建成千年來,從未有過兵家正麵攻克過劍門關,可見其地勢之險要,唯有另一個時空裏紅軍長征時,**率紅軍從後關門攻克過劍門關,故羅劍希望一師能夠借鑒紅軍的成功經驗。
可惜等羅劍想起這個事情給劉肇基發去電報之時,一師已經出發十幾天了,劉肇基知道這二十個字的重要性,趕緊派快馬緊追一師,要把羅劍的這“二十字真經”送給他們。
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一師攻克漢中倒沒費多大勁,可能洪承疇知道漢中根本不可守,隻在漢中派了不到二千人的兵力,而且還未配備新式火槍。
從漢中到朝天關就花費了一師不少時間,主要是火炮的行進拖累了部隊的速度。
朝天關是入蜀第一關,洪承疇當然知道此關的重要性,在這裏安排了五千裝備了新式火槍的守軍。
莊子固剛到朝天關,看到朝天關險峻的地勢,當時就倒吸了一口涼氣。(未完待續。)
自進入宋朝以來,川江航運逐漸興盛,有史書記載,“自蜀通吳,商賈之往來,貨泉之流行,沿溯而下者又不知幾。”尤其是在南宋時,四川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貢賦、軍糧、戰馬和其他軍需物資的運輸都基本依托航運,川江航運的發展也促使四川的交通樞紐從西部的成都開始向重慶轉移。
重慶的戰略地位如此重要,知道南京政府的航運業極為發達的洪承疇當然把整個四川的防守重心都放在了重慶一帶。
而當初追著洪承疇西進的黃得功率領的三師和五師以及李成棟的二軍如今就被阻擋在萬州一線,重慶多山險峻的地形讓沒有重火力攻堅的黃得功和李成棟一籌莫展。
得到喘息之機的洪承疇迅速穩固了四川的統治,半年多來,洪承疇不僅在四川擴軍達到十萬人之多,而且在成都府很快將槍械廠恢複了起來。
當初洪承疇剛剛入川之時也曾遭到川人的激烈抵抗,也洪承疇集團也是造成了極大的麻煩,但洪承疇很快就調整了戰略,找人人冒充明末蜀王朱至澍之子,立其為蜀王,並發檄文表示自己將忠於大明朝廷,洪承疇的這個做法很快就安定了四川的民心,抵抗變得小得多了。
四川準確的情報傳到南京,讓羅劍和史可法都覺得洪承疇遠沒有想像的那麽好對付,更何況七師也是沿著二軍進軍的路線入川。這一路地形之險峻。曾在這些地方旅遊過的羅劍可是知道得最為清楚。
到了南京王強才知道。不光他的七師要進軍四川,遠在陝西的一軍一師也將從西安出發,沿著清兵當初入川的路線進入四川。
王強有些不以為然,他覺得以他七師的戰鬥力直接打到成都府沒有任何問題。
“首長,沒有必要讓一師也去吧?這不是浪費嗎?”王強坐在羅劍府上的沙發上,嘴裏一邊啃著蘋果一邊說道。
“你小子,當初侵華日軍為什麽不敢進攻重慶?你以為四川這麽好打下來的?”羅劍見王強十分輕敵,開始有些擔心起來。
“當初清兵不就輕易就進入四川了嗎?我就不信我們還比不過清兵。”王強仍是不太在意。
“那你知道當初清兵是如何入川的嗎?當時的四川又是什麽情況?”
羅劍臉色變得嚴肅起來。王強見羅劍有些生氣了,這才放下手裏的蘋果,正經危坐起來。
“當初清兵是靠著大西軍的叛將劉進忠引領著才偷襲得手的,而當時的清兵戰鬥力非常強悍,張獻忠的大西軍根本不是對手,清兵這才得以入川。即便是清兵入了關,但四川的抵抗一直持續了十幾年,這才有後來清兵在四川的大屠殺。你如果再這樣輕敵,我隻好親自去了!”
“首長,這些情況我還真不知道。你說了我就知道了,我心裏心數。首長你就不用親自出馬了吧?”
見羅劍已經發火,王強這才小心地說道。
“我說小王,你小子怎麽老是長不大啊?你以為你們七師在任何時候任何條件下都能夠天下無敵了嗎?”劉為民在旁邊也有些恨鐵不成鋼地說著。
“劉老兵、劉哥,我知道了,求你不要再說了。”王強腆著臉朝劉為民說道。
兩人關係一直非常好,劉為民也一直把王強當成弟弟一樣,從揚州時開始就一直對他關照有加。
“小王,你們這次進軍重慶,必須做到穩、準、狠,爭取一戰而下,我們可沒那麽多時間耗在那裏,滿清朝廷雖然已經被打敗了,但我們北麵麵臨的環境還很糟糕,咱們必須盡快騰出手來。”羅劍見王強已經認識到了,也就不再多說,隻把現在大的形勢跟他說了,希望他自己能明白過來。
“小王,我給你準備了一些zha藥包,希望到時候能夠幫到你。”劉為民還是一如既往地關照著王強。
龐大的船隊在南京補充休整了三天,第四天一早又從南京開始出發,同時劉肇基從西安發來電報,一師也已經從西安出發,開始向漢中進發。
船隊向宜昌開進倒是極為順利,盡管是逆流而上,但船隊全部都是蒸汽船,隻不過速度慢一些,但前進總是沒有問題,經過十多天的航行,船隊終於抵達了宜昌。
從宜昌往宜賓卻遠沒有這麽順利,盡管王強不太清楚,但有經驗的船長和水手們卻最清楚川江航行的險惡,船隊在宜昌停留了二天,大家對船隻進行了詳細的檢修,又讓蒸汽機廠派來的技術人員對船上的蒸汽機進行了維護保養,唯恐路上出了問題。
就算做了這麽多的準備工作,航行依然不是很順利,快進入最危險的航段時,水師軍官要求七師下船,一來船隻動力不夠,七師還得上船拉纖,二來也可防止船隻傾覆造成太大的傷亡
幸虧七師全部都登了岸,就算是如此小心,仍有二艘船觸了礁,沉沒在長江裏,好在船工都被救了上來。
就這麽走走停停,就川江這個航段竟走了半個多月,七師終於雲陽縣。
雲陽縣離萬州已經不遠,而且雲陽到萬州的路況不錯,王強幹脆命令七師全部登岸步行,下了船又步行了一天,七師終於趕到了萬州。
黃得功和李成棟對七師的到來真是喜出望外,他們已經在萬州憋得夠嗆,這種進退兩難的日子真是讓人太難受了。
七師到都到了,黃得功和李成棟反倒不著急了,幹脆讓七師在萬州休整了一天。這一路七師確實走得夠辛苦的了。
還好七師的後勤輜重和火炮仍是用船運送了過來。這讓七師盡管行軍走了一天。但還算不上特別疲累,王強精神尤其好,剛一到就拉著黃得功和李成棟前去勘察敵情。
不知道洪承疇在四川是如何宣傳南京政府和國防軍的,反正一路上王強覺得四川的百姓對國防軍似乎並不太友好,雖然並沒有主動攻擊國防軍的事情發生,但到前線的路上,王強幾乎沒有看到一個百姓。
為了防止清兵反撲,黃得功和李成棟在萬州修築了比較守備的防禦工事。等王強到了防禦工事,舉起手裏的望遠鏡一看,頓時倒吸了一口涼氣。
“我靠!娘的,怎麽都是碉堡啊?”
王強說得沒錯,清兵在萬州一線修築了無數大大小小的碉堡,碉堡上的射擊孔在望遠鏡裏清晰可見。
“小王啊,就是這些烏龜殼可老我老黃給憋壞了,你們來了,總有辦法對付這些家夥吧?”
黃得功指著前麵的碉堡說道,旁邊的李成棟更是連連點頭。二軍來得更早,他們在這些烏龜殼前吃的苦頭更多。
王強沒有說話。隻是仔細觀察著這些碉堡,那些小碉堡裏可以屯十幾個士兵,大碉堡則可以屯三十到五十人,有的還分了幾層,每層都有射擊孔,可以讓清兵充分地發揮火力。
看著麵前大大小小的碉堡,王強暗自忖道,一些小的碉堡火炮是可以摧毀,但一些大的碉堡75mm火炮可對付不了。
王強記得羅劍以前老是說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看來洪承疇在這些方麵比國防軍做得更好,如果不是劉為民在南京給王強準備一些炸藥包,看來要攻破這些堡壘那就隻得拿人命去拚了。
“洪承疇這老小子還真有一套啊!這些烏龜殼還真不好對付,咱們隻能一步步來。”盡管王強心裏已經有了一些把握,但他覺得不能把話說得太滿了。
“沒有其他路可以繞過去啊?”王強試著問道。
“唉,我們都試過了,就這些大山,翻一座都要好幾天,咱們這兒一上山,他們那兒老早就看到了,早就做了防備,咱們損了不少人,還是被他們打迴來了。”李成棟很沮喪地說道。
王強以前在部隊時就有不少戰友是重慶的,也曾聽他們說過他們家鄉的大山,今天一見,才知道他們所言不假,這裏的大山確實太險峻,也難怪當初侵華日軍根本打不進重慶。
七師一路雖然艱難,但總算順利抵達了萬州,一軍一師卻遇到了更大的麻煩。
都是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師走的就是這極為艱難的蜀道。
劉肇基和莊子固為這次進軍西藏做了大量的準備,他們甚至派人找來了當初跟隨豪格進軍四川的清兵俘虜,讓他們當向導準備走清軍走過的路。
羅劍知道一師進入四川的道路比七師更為艱難,為此還專門給劉肇基發去了二十字電報,“強渡嘉陵江,迂迴後關門,奇襲營盤嘴,攻克劍門關”。
劍門關是三國時諸葛亮所建,關城建成千年來,從未有過兵家正麵攻克過劍門關,可見其地勢之險要,唯有另一個時空裏紅軍長征時,**率紅軍從後關門攻克過劍門關,故羅劍希望一師能夠借鑒紅軍的成功經驗。
可惜等羅劍想起這個事情給劉肇基發去電報之時,一師已經出發十幾天了,劉肇基知道這二十個字的重要性,趕緊派快馬緊追一師,要把羅劍的這“二十字真經”送給他們。
在炮兵的火力支援下,一師攻克漢中倒沒費多大勁,可能洪承疇知道漢中根本不可守,隻在漢中派了不到二千人的兵力,而且還未配備新式火槍。
從漢中到朝天關就花費了一師不少時間,主要是火炮的行進拖累了部隊的速度。
朝天關是入蜀第一關,洪承疇當然知道此關的重要性,在這裏安排了五千裝備了新式火槍的守軍。
莊子固剛到朝天關,看到朝天關險峻的地勢,當時就倒吸了一口涼氣。(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