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間,蔡京貶居至杭州,途徑蘇州,想在蘇州修建一座寺院,要求建得宏偉壯觀。
蔡京不缺錢,就擔心沒有人督造。寺院的僧人向蔡京保薦了一個人,此人姓朱、名衝,是當地人。
蔡京吩咐僧人把朱衝找來,當麵商談建造寺院的事。
雖然是萍水相逢,朱衝卻滿口答應了,並表示無需他人幫忙,自己就能辦成此事。
數日後,朱衝便說:
“建造寺院的材料已經備齊,請蔡大人去工地參觀。”
蔡京到現場,見磚石和木料堆積如山,非常滿意。
朱衝現在有錢,卻是暴發戶,缺少權貴關係,想巴結蔡京作為政治投資。
朱衝有個兒子叫朱勔,幹練不亞於他,非常善於堆山造園,號稱“花園子”,為人投機圓滑。
父子二人一同督造蔡京交辦的寺院工程,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建造完成。
蔡京前往新寺院遊覽,果然規模閡麗,金碧輝煌,覺得朱衝父子是人才。
蔡京不久被召迴汴京時,便將他們一起帶走,設法將父子倆的名字列入童貫軍的軍籍,然後謊報軍功。
經過一番運作,朱衝父子在京城做了官,父子二人也成了蔡京的心腹。
短暫的貶謫生涯,使蔡京悟出了為官之道,要想承歡固寵,就必須博得徽宗歡心,善於揣摩天子心意,時刻留意徽宗的癖好。
他知道徽宗喜好珍玩,尤為喜歡奇花異石。
於是奏請在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負責采辦奇花異石,因運送花石的船隻十艘為一隊,一隊叫作一鋼,故稱為“花石綱“,蔡京就借此推薦朱勔負責此事。
囑咐朱衝父子,采集蘇州珍玩貢獻,朱衝父子也不辱使命,第一次就尋覓到三株高達八九尺的黃楊樹。
黃楊樹生長緩慢,據說每年隻長一寸,閏年不長。
宋代的木雕又常常用到黃楊樹,使這種珍貴的木材更加稀少。
徽宗看到造型奇異的三株黃楊樹,非常高興,隨後,倆人又選送了幾件奇珍異寶,時間一長,徽宗沉溺其間,欲壑難填。
朱勔也是一個善於揣測承迎的小人,見皇上歡喜,知道這件事可為,而且,自己的功名富貴,也都寄托在這件事上。
於是,他每年都要從戶部領取數百萬貫錢幣,在江南采求花石。
他手下養了一大批人,專門在民間尋找奇珍異石,凡是民間的一棵奇樹、一塊怪石,隻要是值得一玩的,他就讓人貼上封條,指為貢品,讓那家人小心保護,等著搬運,稍有不慎,便以大不敬之罪論處。
到了搬運的時候,必定拆屋毀牆,開出一條大路,恭敬地搬出去。百姓隻要有一句怨言,就要遭鞭笞之罰,蘇州、杭州的百姓苦不堪言。
剛開始時,運送花石綱的動作並不大,隻是從東南地區采運。
徽宗非常欣賞這些珍奇石木,隻要看中了哪塊石頭,就會賞賜。
朱勔從太湖打撈出一塊巨石,為了運抵汴京,用時五個多月,由太湖經運河、汴河運抵汴京途中,死了一百零六人;沿途纖夫每批二千人,換了二十批,累計達四十餘萬人;
為了能使運石的大船通過窄小的運河與汴河,沿途拆毀大小橋梁千餘座,毀壞閘門數百個,拆毀民居五千餘間。
擴寬、加深河道,累計征調民夫百餘萬,沿途還有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意外事件。
大石運抵汴京後,卻又因外城東水門太小進不了城,最後隻得拆毀古城牆。
徽宗見到這塊巨石大悅,賞賜役夫每人金碗一個,朱動的四個仆人被封官,朱耐本人被封為威遠軍節度使的官銜。
更為可笑的是,徽宗竟將這塊石頭封為盤固侯。
徽宗除封這塊太湖石為“盤固侯“外,還賜名並禦筆親書“昭功敷慶神運石“,刻在巨石之上,這樣荒唐的事情,恐怕也隻有徽宗這個昏君幹得出來。
北宋官階次序為:王之下是公、侯、伯、子、男。
當初宋太祖分封子弟功臣,功勞最大的開國大將才被封為侯爵,而徽宗一高興,竟把一塊石頭封為侯爵,在他的眼裏,在戰場上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將士,竟然不如一塊石頭。
後來,修成艮嶽也叫萬歲山,將這塊石頭運去豎在山上,作為奇峰。
蘇州一帶的奇花異木,被朱動一夥搜羅殆盡,但他們仍不罷休,派人到墟墓間、深山老林中道尋找。
朱勔不僅既得蔡京扶植,更獲得徽宗的寵眷,在尋找、運送花石綱的過程中,國庫成了他的私人錢莊,民間的財寶也任由他取。
他在所住的地方建立一個同樂園,搜集珍奇花石,堆砌在裏麵,做成假山假水,有林泉之勝,在江南一帶,沒有哪座園林能出其右,堪比皇宮。
後來,又請旨在裏麵建造一座神宵殿,在殿中供奉青華帝君神像,各地官員初到蘇州,必須先去神霄殿拜謁青華帝君神像,造成江南許多官員出自朱家門下,鄢然是江南土皇帝。
根據記載,宋徽宗在位的20多年裏,總共從全國各地搜刮了的石頭達10萬塊以上,而其中有一塊石頭的運費,竟然花了30萬貫錢,這是什麽概念?當時一戶中產階級人家的開銷才是30貫,相當於花了整整一萬戶中等收入人家的年花銷,如此勞民傷財,使江南兩浙路百姓苦不堪言。
此役連年不絕,百姓備遭塗炭,中產之家全都破產,甚至賣子鬻女以供索取。
百姓被逼的家破人亡,不計其數。
方臘造反,東南大震,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東京汴梁。
方臘起事之初,地方官吏也曾上報過,太宰王黼正在籌備出師北伐,同時他認為,東南百姓鬧事,不過疥癬之疾,不足為患,責令地方官府自行彈壓,竟沒有將兩浙發生的暴亂向徽宗報告。
徽宗還認為是天太平,躺在溫柔鄉裏,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直到淮南發運使陳遘直接奏陳徽宗,他才知道東南“賊勢猖獗“。
東南是朝廷的財源之地,“國家財賦,東南十居其九“,當徽宗得知他的財富之源出了問題,驚出一身冷汗,立即召集輔臣開會,商量應對之策。
蔡京不缺錢,就擔心沒有人督造。寺院的僧人向蔡京保薦了一個人,此人姓朱、名衝,是當地人。
蔡京吩咐僧人把朱衝找來,當麵商談建造寺院的事。
雖然是萍水相逢,朱衝卻滿口答應了,並表示無需他人幫忙,自己就能辦成此事。
數日後,朱衝便說:
“建造寺院的材料已經備齊,請蔡大人去工地參觀。”
蔡京到現場,見磚石和木料堆積如山,非常滿意。
朱衝現在有錢,卻是暴發戶,缺少權貴關係,想巴結蔡京作為政治投資。
朱衝有個兒子叫朱勔,幹練不亞於他,非常善於堆山造園,號稱“花園子”,為人投機圓滑。
父子二人一同督造蔡京交辦的寺院工程,隻用了一個月的時間便建造完成。
蔡京前往新寺院遊覽,果然規模閡麗,金碧輝煌,覺得朱衝父子是人才。
蔡京不久被召迴汴京時,便將他們一起帶走,設法將父子倆的名字列入童貫軍的軍籍,然後謊報軍功。
經過一番運作,朱衝父子在京城做了官,父子二人也成了蔡京的心腹。
短暫的貶謫生涯,使蔡京悟出了為官之道,要想承歡固寵,就必須博得徽宗歡心,善於揣摩天子心意,時刻留意徽宗的癖好。
他知道徽宗喜好珍玩,尤為喜歡奇花異石。
於是奏請在蘇州設立應奉局,專門負責采辦奇花異石,因運送花石的船隻十艘為一隊,一隊叫作一鋼,故稱為“花石綱“,蔡京就借此推薦朱勔負責此事。
囑咐朱衝父子,采集蘇州珍玩貢獻,朱衝父子也不辱使命,第一次就尋覓到三株高達八九尺的黃楊樹。
黃楊樹生長緩慢,據說每年隻長一寸,閏年不長。
宋代的木雕又常常用到黃楊樹,使這種珍貴的木材更加稀少。
徽宗看到造型奇異的三株黃楊樹,非常高興,隨後,倆人又選送了幾件奇珍異寶,時間一長,徽宗沉溺其間,欲壑難填。
朱勔也是一個善於揣測承迎的小人,見皇上歡喜,知道這件事可為,而且,自己的功名富貴,也都寄托在這件事上。
於是,他每年都要從戶部領取數百萬貫錢幣,在江南采求花石。
他手下養了一大批人,專門在民間尋找奇珍異石,凡是民間的一棵奇樹、一塊怪石,隻要是值得一玩的,他就讓人貼上封條,指為貢品,讓那家人小心保護,等著搬運,稍有不慎,便以大不敬之罪論處。
到了搬運的時候,必定拆屋毀牆,開出一條大路,恭敬地搬出去。百姓隻要有一句怨言,就要遭鞭笞之罰,蘇州、杭州的百姓苦不堪言。
剛開始時,運送花石綱的動作並不大,隻是從東南地區采運。
徽宗非常欣賞這些珍奇石木,隻要看中了哪塊石頭,就會賞賜。
朱勔從太湖打撈出一塊巨石,為了運抵汴京,用時五個多月,由太湖經運河、汴河運抵汴京途中,死了一百零六人;沿途纖夫每批二千人,換了二十批,累計達四十餘萬人;
為了能使運石的大船通過窄小的運河與汴河,沿途拆毀大小橋梁千餘座,毀壞閘門數百個,拆毀民居五千餘間。
擴寬、加深河道,累計征調民夫百餘萬,沿途還有說不盡的艱難險阻、意外事件。
大石運抵汴京後,卻又因外城東水門太小進不了城,最後隻得拆毀古城牆。
徽宗見到這塊巨石大悅,賞賜役夫每人金碗一個,朱動的四個仆人被封官,朱耐本人被封為威遠軍節度使的官銜。
更為可笑的是,徽宗竟將這塊石頭封為盤固侯。
徽宗除封這塊太湖石為“盤固侯“外,還賜名並禦筆親書“昭功敷慶神運石“,刻在巨石之上,這樣荒唐的事情,恐怕也隻有徽宗這個昏君幹得出來。
北宋官階次序為:王之下是公、侯、伯、子、男。
當初宋太祖分封子弟功臣,功勞最大的開國大將才被封為侯爵,而徽宗一高興,竟把一塊石頭封為侯爵,在他的眼裏,在戰場上浴血奮戰、保家衛國的將士,竟然不如一塊石頭。
後來,修成艮嶽也叫萬歲山,將這塊石頭運去豎在山上,作為奇峰。
蘇州一帶的奇花異木,被朱動一夥搜羅殆盡,但他們仍不罷休,派人到墟墓間、深山老林中道尋找。
朱勔不僅既得蔡京扶植,更獲得徽宗的寵眷,在尋找、運送花石綱的過程中,國庫成了他的私人錢莊,民間的財寶也任由他取。
他在所住的地方建立一個同樂園,搜集珍奇花石,堆砌在裏麵,做成假山假水,有林泉之勝,在江南一帶,沒有哪座園林能出其右,堪比皇宮。
後來,又請旨在裏麵建造一座神宵殿,在殿中供奉青華帝君神像,各地官員初到蘇州,必須先去神霄殿拜謁青華帝君神像,造成江南許多官員出自朱家門下,鄢然是江南土皇帝。
根據記載,宋徽宗在位的20多年裏,總共從全國各地搜刮了的石頭達10萬塊以上,而其中有一塊石頭的運費,竟然花了30萬貫錢,這是什麽概念?當時一戶中產階級人家的開銷才是30貫,相當於花了整整一萬戶中等收入人家的年花銷,如此勞民傷財,使江南兩浙路百姓苦不堪言。
此役連年不絕,百姓備遭塗炭,中產之家全都破產,甚至賣子鬻女以供索取。
百姓被逼的家破人亡,不計其數。
方臘造反,東南大震,告急文書如雪片般飛向東京汴梁。
方臘起事之初,地方官吏也曾上報過,太宰王黼正在籌備出師北伐,同時他認為,東南百姓鬧事,不過疥癬之疾,不足為患,責令地方官府自行彈壓,竟沒有將兩浙發生的暴亂向徽宗報告。
徽宗還認為是天太平,躺在溫柔鄉裏,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
直到淮南發運使陳遘直接奏陳徽宗,他才知道東南“賊勢猖獗“。
東南是朝廷的財源之地,“國家財賦,東南十居其九“,當徽宗得知他的財富之源出了問題,驚出一身冷汗,立即召集輔臣開會,商量應對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