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劉章一行人就在曹仁的府上暫時安頓了下來,這當然不是什麽太大的問題,畢竟曹仁家的房子還是足夠大的。
甚至若不是劉章等人的到來,恐怕很多院子與客房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唯一的用途恐怕也就隻有用來測試灰塵的積累速度了。
當然了,劉章暫時留在曹仁的府上也並非是有著什麽目的,而是與龐德公約好了要留在這裏等待他幾日,而龐德公卻是早在一行人剛剛踏入荊州地界的時候就脫離大部隊離開了。
重歸故土的老爺子,也是需要一些時間去拜訪一下故友的,而這種事兒帶著劉章一行人顯然是不太方便的……
隻不過在劉章等人離開了曹仁的院子之後……
“如何,今天的內容可曾打消了你對於劉章的部分疑慮嗎?”
曹仁閉著雙眼仰躺在躺椅上忽然開口說道。
“一部分吧。”
忽然傳出一道聲音,隨後隻聽得幾聲響動過後,一名男子自涼亭上麵一躍而下,站到了曹仁麵前,恭恭敬敬的躬身施禮道。
“小侄曹真,多謝叔父幫忙。”
曹仁聞言睜開雙眼看了眼曹真道。
“不必如此多禮,畢竟這天下如今也是我曹氏的天下,真要論起來,我這個做叔父的還得感謝你呢,說說吧,念祖雖然話沒說透,但很多事情想必你也有了些自己的判斷了吧。”
曹真點了點頭,道。
“若非上麵有暗格,小侄還真有些懷疑那劉章是不是發現了有人在梁上偷聽而故作姿態,不過現在麽,以小侄之見,這為許昌侯恐怕還真的是有些聖人一般的理念在支撐著他的行動,不過……”
曹真搖了搖頭。
“對於皇權無敬畏之心也是真的,至少在這位許昌侯眼裏,隻要國家是處於向好的方向在發展,這天下誰來坐那個位置他恐怕是真的不在意,但反過來說的話……這其實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畢竟以他的能力……”
“不必對此有太多顧慮,而且你沒發現嗎,正是考慮到我等的這些顧慮,念祖才會如此小心翼翼的將自身的功績都隱於他人身後,狡兔死走狗烹固然是一勞永逸之法,但真要是動了他,朝廷現有的格局必然會被打破,沒了劉念祖,賈文和、司馬仲達這些人還值得信任嗎?學宮出身的那些官員還值得信任嗎?”
曹仁說著歎了口氣。
“劉章此人看似無害,但若是真的想要除掉他,後續的影響恐怕會大到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局麵,而屆時為了消除這些影響,陛下那邊就唯有重走倚重世家的老路,而世家沒了劉章集團的製約,其對於國家的危害恐怕還要遠遠高於劉章推行新政的所帶來的政治災難。”
“我們這一代人已經是即將謝幕的餘輝,還能夠為陛下做的,也就隻剩下了暫時維持一下地方的穩定了,未來終究還是要落在你們這一代人的肩頭,像是劉章這樣的人,能夠遇到他,是幸運也是不幸,究竟如何去用他,還要看你們自己的選擇,你去吧,告訴陛下,老臣沒有幾日好活了,今日之事,就算是老臣最後能夠為他做的了……”
“叔父!”
“有些倦了,泰兒,送為父迴房歇息吧。”
曹仁擺了擺手,打斷了想要繼續開口的曹真,而曹泰則是衝著曹真拱了拱手,隨後推著躺椅緩緩送曹仁向房中走去。
而曹真則是站在原地麵色一連數變之後沉默著衝著曹仁離開的方向躬身一禮,隨後便調轉身形迅速離開了院子。
這並不奇怪,曹真執掌雍州,並不能離開太長時間,更何況還是在曹衝剛剛接掌大位同時陳群又發生了大案的當口……
而與此同時……
“泰兒,對於劉章此人你如何看?”
曹仁坐在躺椅上忽然開口問道。
曹泰聞言想了想道。
“禍福難料吧,侯爺的能力的確數百年難見,但越是這樣,其對原有的體製衝擊就越大,而改製向來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而世家體係的大成至今為止至少也有數百年的時間了,其反撲之時究竟會產生多大的破壞力根本沒人可以完全預測得到,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侯爺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漁夫,隻是不知道這場漫長的角力,最終會是世家這條大魚先耗光了氣力還是侯爺手中的魚竿更結實,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樣啊……”
曹仁點了點頭,沉吟了片刻之後又問道。
“朝廷的大勢如何我等不必太過關心,荊州這邊有什麽變數嗎?”
“這到沒有,荊州這邊原本也就隻有那麽幾個家族的影響力還算是比較大,但當初先主取荊州一戰太過順利,很多人基本上都是持觀望態度,而近些年來隨著老一輩的先後離世,其影響力也是大不如前了。”
“至於年輕一輩之中,單以才能來看,馬家最為鼎盛,其餘諸族並未看出有多少才能卓著之輩。”
曹仁聞言抬了抬眼皮,道。
“某記得這荊襄地界本有八大家族,難不成都衰落了?”
這也怪不得曹仁疑惑,這些年他身體每況愈下,很少過問州內的政事,如今這麽一聽,自然感到有些詫異,畢竟當年劉表匹馬入荊州可是花費了相當的力氣才穩定住了這裏的局麵呢。
然而曹泰卻是很淡定的開口道。
“父親有所不知,這荊襄地界所謂的八大家族原本當首數習氏,而到了劉表入主荊州以後先後扶持了蔡氏與蒯氏去製約習氏,這就導致了先主大軍南下之前習氏將重寶押在了劉備的身上,結果不成想劉備敗得太快,這習氏根本沒來得及隨劉備一起離開。”
“而那蔡氏兄弟父親想必也知道是個什麽德行,亂局一起,就直接帶兵抄了習家,不過當時畢竟是劉琮初降,先主也不好因一個已經覆滅的家族去過多責難蔡氏家族,隻是這一事自然也讓先主看清了絕不可將蔡氏留在荊襄,於是等到局勢穩定之後,蔡家上下也逐漸隨著劉琮母子在幾年之後遷往了內地去了。”
“而蔡氏的結局自然也讓其他幾個世家收斂了鋒芒,比如之前得勢的蒯氏就是其一,畢竟習家被滅這蒯家也是功不可沒,而現如今這蒯氏也是有些青黃不接的味道,尤其是在老一輩的蒯良、蒯越先後離世之後,這蒯家的年輕一輩之中最為出色的也就隻有一個蒯鈞才能還算不錯,但此人行事太過謹慎,似乎是有些不太想要涉足如今官場的亂局之中……”
“至於剩下的幾家之中,黃氏與龐氏本身都與那位侯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些年很多年輕一輩都已經慢慢遷往許昌,留在荊州境內的不過是一個空殼子一樣的祖宅,而楊氏、馬氏與桓氏則近些年都在幫著孩兒治理荊州政務……”
曹仁聞言想了想,道。
“如此說來,這原本的八大家族如今已經是物是人非的局麵嘍?那麽文家那邊現在如何?”
曹泰聞言答道。
“文家倒是還好,尤其是年輕一輩並沒有發現什麽出挑的人物,隻不過……”
“不過什麽?”
“前些年上任的揚州別駕文欽這些年來倒是與荊州文氏過從甚密,據說二人是忘年之交,休沐之暇,常聚在一起飲酒談論兵法與政務之類的。”
“文稷之子啊,這事兄長當年身邊的老人了,前些年那魏諷謀反一案之中也受了些牽連,陛下念在其父追隨兄長多年並未嚴懲之,倒不是什麽大事,不過這蒯越倒是讓為父有些看之不透,恰好這幾日念祖在府上小住,你可去探探口風,看念祖對其有何看法。”
“蒯越嗎?孩兒明白了。”
“嗯……”
“不過父親,孩兒還有一事不明,這許昌侯此來為何會將未來的部分計劃和盤托出,而父親為何又如此急著了解州內的情況,您不是一直對這些不甚在意的嗎?”
曹仁聞聽曹泰此言直接拍了拍躺椅的扶手,道。
“泰兒,你也不是小孩子了,這些年又常年署理州郡政務,竟然連這一點東西都看不明白嗎?念祖這哪裏是和盤托出,他根本就是在告訴為父與你們幾個,要麽跟他站在一起,要麽就老實一點等著將來做個閑散侯爺!”
“有……這麽嚴重的嗎?”
曹泰整個人都驚住了,然而曹仁卻是點了點頭,道。
“比你想象的其實更加嚴重,這是念祖與固有的世家反對派勢力爭奪的焦點,他勝了,世家至少百年之內必將不複昔日之盛,甚至會在更長的時間內被迫遵守新政所重新構建的規則之內謀求生路;而若是世家勝了,則劉章一係必然是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甚至就連陛下都會受到牽連,至少手中的權力會被分出很大一部分來平衡朝局。”
“至於如咱們家這種宗親,若是不能站在陛下與他劉章一邊,自然會是被重點打擊的對象,誠然為父與先王有著深厚的情誼,但你們兄弟卻與陛下並無多少親近可言,正如念祖所言,宗親外戚尤其是過於強大的宗親外戚在曆代之中本就是國家最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曹泰想了想,還真就是這麽一迴事,雖說一筆寫不出兩個曹字來,但他們三兄弟與曹操的子嗣卻是談不上什麽親情,就算是有,那也是與曹昂、曹丕等幾個年齡相差不大的有些交往,而曹衝嘛……
用句後世比較時髦的話來講,那就是有代溝……
“不過你也不必太過焦慮,畢竟念祖既然來了,那就說明無論是他還是洛陽城裏的陛下,還都是希望為父這一脈可以繼續像先王之時那般可以成為他們的臂助的,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念祖是完全占據了上風的,而那些世家,如今也就隻能用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小手段來負隅頑抗了,看著吧,陳郡之事迎來的必然是又一次嚴厲的打擊!”
“陛下或者說劉章看得很明白,亂世剛剛過去,真正讓他們主導話語權的本質上還是手裏掌控著的軍隊,隻要武力方麵占據著絕對的優勢,那些世家就翻不出什麽太大的浪花出來,而如今,陛下留著鮮卑與羌族兩片戰場,可不就是為了保留手裏的軍隊嘛。”
“隻要寶刀握於掌中一日,新政推行的阻力就不會太大,畢竟那群世家之中向來都是軟骨頭才是其中的大多數。”
“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便是維持好荊州的穩定局麵,與此同時你要暗中告誡那些與我們交好的世家,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都收斂一些,必要的時候拿出些財物支持一下新政的實施,畢竟有時候退上一步才能更好的活下去,至於那些看不清行事的蠢貨……嗬嗬,讓他們自生自滅去吧,當然了,前提是不能影響到州內的平穩……”
“好的父親,孩兒記下了。”
曹泰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準備迴去就召集幾位幕僚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在新政開始施行的時候好好遞上一份投名狀出去了……
……
與此同時,楊顒家中,楊顒與馬良正坐在一起品茶閑聊。
“季常兄(馬良表字)以為這位侯爺此來真的隻是探望老友?”
“子昭兄(楊顒表字)難道不知,山中自有乾坤乎?三公子那邊這些年可是沒少幫著忙裏忙外的,須知農事之於國家,哪一項不是大事?”
楊顒聞言輕笑著一邊提起水壺為馬良添茶,一邊笑著說道。
“季常兄這話可不老實,楊某可不相信季常兄真的就這麽天真。”
馬良聞言笑著開口道。
“子昭兄何必明知故問呢?在下倒是以為許昌侯有一句話說得很妙,正所謂難得糊塗嘛,有些時候太聰明了可未必是件好事,就像是我家那個弟弟,鋒芒太過早晚是有一天要吃大虧的,況且大勢如此,又何必逆天而行呢……”
楊顒麵色略顯凝重的點了點頭,隨後灑然一笑,道。
“哈哈,兄台看得透徹,大勢如此,朝廷那邊如今的局麵就是個爛泥潭,現在進去的就算能夠全身而退也不免弄上一身汙泥,你我還不如就在荊州助長公子穩定好這一方樂土,等到塵埃落定之時,再去朝中走走也不錯……”
馬良聞言白眉一挑看向楊顒道。
“哦?這麽說子昭兄是想要助許昌侯一臂之力嘍?”
然而楊顒卻擺了擺手道。
“談不上,況且那位也未必需要我等這般庸才的助力,隻是盡量配合不給他添麻煩罷了,所謂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嘛……”
“子昭兄看得透徹,請!”
“請!”
二人相對而飲,相視而笑……
但,二人不知道的是,同一時間在馬家那邊,馬謖與楊儀也在飲茶,隻是這兩個人之間的氛圍可就顯得有些劍拔弩張了……
甚至若不是劉章等人的到來,恐怕很多院子與客房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唯一的用途恐怕也就隻有用來測試灰塵的積累速度了。
當然了,劉章暫時留在曹仁的府上也並非是有著什麽目的,而是與龐德公約好了要留在這裏等待他幾日,而龐德公卻是早在一行人剛剛踏入荊州地界的時候就脫離大部隊離開了。
重歸故土的老爺子,也是需要一些時間去拜訪一下故友的,而這種事兒帶著劉章一行人顯然是不太方便的……
隻不過在劉章等人離開了曹仁的院子之後……
“如何,今天的內容可曾打消了你對於劉章的部分疑慮嗎?”
曹仁閉著雙眼仰躺在躺椅上忽然開口說道。
“一部分吧。”
忽然傳出一道聲音,隨後隻聽得幾聲響動過後,一名男子自涼亭上麵一躍而下,站到了曹仁麵前,恭恭敬敬的躬身施禮道。
“小侄曹真,多謝叔父幫忙。”
曹仁聞言睜開雙眼看了眼曹真道。
“不必如此多禮,畢竟這天下如今也是我曹氏的天下,真要論起來,我這個做叔父的還得感謝你呢,說說吧,念祖雖然話沒說透,但很多事情想必你也有了些自己的判斷了吧。”
曹真點了點頭,道。
“若非上麵有暗格,小侄還真有些懷疑那劉章是不是發現了有人在梁上偷聽而故作姿態,不過現在麽,以小侄之見,這為許昌侯恐怕還真的是有些聖人一般的理念在支撐著他的行動,不過……”
曹真搖了搖頭。
“對於皇權無敬畏之心也是真的,至少在這位許昌侯眼裏,隻要國家是處於向好的方向在發展,這天下誰來坐那個位置他恐怕是真的不在意,但反過來說的話……這其實也是一件很恐怖的事,畢竟以他的能力……”
“不必對此有太多顧慮,而且你沒發現嗎,正是考慮到我等的這些顧慮,念祖才會如此小心翼翼的將自身的功績都隱於他人身後,狡兔死走狗烹固然是一勞永逸之法,但真要是動了他,朝廷現有的格局必然會被打破,沒了劉念祖,賈文和、司馬仲達這些人還值得信任嗎?學宮出身的那些官員還值得信任嗎?”
曹仁說著歎了口氣。
“劉章此人看似無害,但若是真的想要除掉他,後續的影響恐怕會大到一個讓人無法接受的局麵,而屆時為了消除這些影響,陛下那邊就唯有重走倚重世家的老路,而世家沒了劉章集團的製約,其對於國家的危害恐怕還要遠遠高於劉章推行新政的所帶來的政治災難。”
“我們這一代人已經是即將謝幕的餘輝,還能夠為陛下做的,也就隻剩下了暫時維持一下地方的穩定了,未來終究還是要落在你們這一代人的肩頭,像是劉章這樣的人,能夠遇到他,是幸運也是不幸,究竟如何去用他,還要看你們自己的選擇,你去吧,告訴陛下,老臣沒有幾日好活了,今日之事,就算是老臣最後能夠為他做的了……”
“叔父!”
“有些倦了,泰兒,送為父迴房歇息吧。”
曹仁擺了擺手,打斷了想要繼續開口的曹真,而曹泰則是衝著曹真拱了拱手,隨後推著躺椅緩緩送曹仁向房中走去。
而曹真則是站在原地麵色一連數變之後沉默著衝著曹仁離開的方向躬身一禮,隨後便調轉身形迅速離開了院子。
這並不奇怪,曹真執掌雍州,並不能離開太長時間,更何況還是在曹衝剛剛接掌大位同時陳群又發生了大案的當口……
而與此同時……
“泰兒,對於劉章此人你如何看?”
曹仁坐在躺椅上忽然開口問道。
曹泰聞言想了想道。
“禍福難料吧,侯爺的能力的確數百年難見,但越是這樣,其對原有的體製衝擊就越大,而改製向來都是伴隨著腥風血雨,而世家體係的大成至今為止至少也有數百年的時間了,其反撲之時究竟會產生多大的破壞力根本沒人可以完全預測得到,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侯爺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漁夫,隻是不知道這場漫長的角力,最終會是世家這條大魚先耗光了氣力還是侯爺手中的魚竿更結實,那就不得而知了。”
“這樣啊……”
曹仁點了點頭,沉吟了片刻之後又問道。
“朝廷的大勢如何我等不必太過關心,荊州這邊有什麽變數嗎?”
“這到沒有,荊州這邊原本也就隻有那麽幾個家族的影響力還算是比較大,但當初先主取荊州一戰太過順利,很多人基本上都是持觀望態度,而近些年來隨著老一輩的先後離世,其影響力也是大不如前了。”
“至於年輕一輩之中,單以才能來看,馬家最為鼎盛,其餘諸族並未看出有多少才能卓著之輩。”
曹仁聞言抬了抬眼皮,道。
“某記得這荊襄地界本有八大家族,難不成都衰落了?”
這也怪不得曹仁疑惑,這些年他身體每況愈下,很少過問州內的政事,如今這麽一聽,自然感到有些詫異,畢竟當年劉表匹馬入荊州可是花費了相當的力氣才穩定住了這裏的局麵呢。
然而曹泰卻是很淡定的開口道。
“父親有所不知,這荊襄地界所謂的八大家族原本當首數習氏,而到了劉表入主荊州以後先後扶持了蔡氏與蒯氏去製約習氏,這就導致了先主大軍南下之前習氏將重寶押在了劉備的身上,結果不成想劉備敗得太快,這習氏根本沒來得及隨劉備一起離開。”
“而那蔡氏兄弟父親想必也知道是個什麽德行,亂局一起,就直接帶兵抄了習家,不過當時畢竟是劉琮初降,先主也不好因一個已經覆滅的家族去過多責難蔡氏家族,隻是這一事自然也讓先主看清了絕不可將蔡氏留在荊襄,於是等到局勢穩定之後,蔡家上下也逐漸隨著劉琮母子在幾年之後遷往了內地去了。”
“而蔡氏的結局自然也讓其他幾個世家收斂了鋒芒,比如之前得勢的蒯氏就是其一,畢竟習家被滅這蒯家也是功不可沒,而現如今這蒯氏也是有些青黃不接的味道,尤其是在老一輩的蒯良、蒯越先後離世之後,這蒯家的年輕一輩之中最為出色的也就隻有一個蒯鈞才能還算不錯,但此人行事太過謹慎,似乎是有些不太想要涉足如今官場的亂局之中……”
“至於剩下的幾家之中,黃氏與龐氏本身都與那位侯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些年很多年輕一輩都已經慢慢遷往許昌,留在荊州境內的不過是一個空殼子一樣的祖宅,而楊氏、馬氏與桓氏則近些年都在幫著孩兒治理荊州政務……”
曹仁聞言想了想,道。
“如此說來,這原本的八大家族如今已經是物是人非的局麵嘍?那麽文家那邊現在如何?”
曹泰聞言答道。
“文家倒是還好,尤其是年輕一輩並沒有發現什麽出挑的人物,隻不過……”
“不過什麽?”
“前些年上任的揚州別駕文欽這些年來倒是與荊州文氏過從甚密,據說二人是忘年之交,休沐之暇,常聚在一起飲酒談論兵法與政務之類的。”
“文稷之子啊,這事兄長當年身邊的老人了,前些年那魏諷謀反一案之中也受了些牽連,陛下念在其父追隨兄長多年並未嚴懲之,倒不是什麽大事,不過這蒯越倒是讓為父有些看之不透,恰好這幾日念祖在府上小住,你可去探探口風,看念祖對其有何看法。”
“蒯越嗎?孩兒明白了。”
“嗯……”
“不過父親,孩兒還有一事不明,這許昌侯此來為何會將未來的部分計劃和盤托出,而父親為何又如此急著了解州內的情況,您不是一直對這些不甚在意的嗎?”
曹仁聞聽曹泰此言直接拍了拍躺椅的扶手,道。
“泰兒,你也不是小孩子了,這些年又常年署理州郡政務,竟然連這一點東西都看不明白嗎?念祖這哪裏是和盤托出,他根本就是在告訴為父與你們幾個,要麽跟他站在一起,要麽就老實一點等著將來做個閑散侯爺!”
“有……這麽嚴重的嗎?”
曹泰整個人都驚住了,然而曹仁卻是點了點頭,道。
“比你想象的其實更加嚴重,這是念祖與固有的世家反對派勢力爭奪的焦點,他勝了,世家至少百年之內必將不複昔日之盛,甚至會在更長的時間內被迫遵守新政所重新構建的規則之內謀求生路;而若是世家勝了,則劉章一係必然是一個粉身碎骨的下場,甚至就連陛下都會受到牽連,至少手中的權力會被分出很大一部分來平衡朝局。”
“至於如咱們家這種宗親,若是不能站在陛下與他劉章一邊,自然會是被重點打擊的對象,誠然為父與先王有著深厚的情誼,但你們兄弟卻與陛下並無多少親近可言,正如念祖所言,宗親外戚尤其是過於強大的宗親外戚在曆代之中本就是國家最不穩定的因素之一。”
曹泰想了想,還真就是這麽一迴事,雖說一筆寫不出兩個曹字來,但他們三兄弟與曹操的子嗣卻是談不上什麽親情,就算是有,那也是與曹昂、曹丕等幾個年齡相差不大的有些交往,而曹衝嘛……
用句後世比較時髦的話來講,那就是有代溝……
“不過你也不必太過焦慮,畢竟念祖既然來了,那就說明無論是他還是洛陽城裏的陛下,還都是希望為父這一脈可以繼續像先王之時那般可以成為他們的臂助的,而且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念祖是完全占據了上風的,而那些世家,如今也就隻能用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小手段來負隅頑抗了,看著吧,陳郡之事迎來的必然是又一次嚴厲的打擊!”
“陛下或者說劉章看得很明白,亂世剛剛過去,真正讓他們主導話語權的本質上還是手裏掌控著的軍隊,隻要武力方麵占據著絕對的優勢,那些世家就翻不出什麽太大的浪花出來,而如今,陛下留著鮮卑與羌族兩片戰場,可不就是為了保留手裏的軍隊嘛。”
“隻要寶刀握於掌中一日,新政推行的阻力就不會太大,畢竟那群世家之中向來都是軟骨頭才是其中的大多數。”
“所以現在的當務之急,便是維持好荊州的穩定局麵,與此同時你要暗中告誡那些與我們交好的世家,接下來的一段時間內都收斂一些,必要的時候拿出些財物支持一下新政的實施,畢竟有時候退上一步才能更好的活下去,至於那些看不清行事的蠢貨……嗬嗬,讓他們自生自滅去吧,當然了,前提是不能影響到州內的平穩……”
“好的父親,孩兒記下了。”
曹泰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準備迴去就召集幾位幕僚好好研究一下如何在新政開始施行的時候好好遞上一份投名狀出去了……
……
與此同時,楊顒家中,楊顒與馬良正坐在一起品茶閑聊。
“季常兄(馬良表字)以為這位侯爺此來真的隻是探望老友?”
“子昭兄(楊顒表字)難道不知,山中自有乾坤乎?三公子那邊這些年可是沒少幫著忙裏忙外的,須知農事之於國家,哪一項不是大事?”
楊顒聞言輕笑著一邊提起水壺為馬良添茶,一邊笑著說道。
“季常兄這話可不老實,楊某可不相信季常兄真的就這麽天真。”
馬良聞言笑著開口道。
“子昭兄何必明知故問呢?在下倒是以為許昌侯有一句話說得很妙,正所謂難得糊塗嘛,有些時候太聰明了可未必是件好事,就像是我家那個弟弟,鋒芒太過早晚是有一天要吃大虧的,況且大勢如此,又何必逆天而行呢……”
楊顒麵色略顯凝重的點了點頭,隨後灑然一笑,道。
“哈哈,兄台看得透徹,大勢如此,朝廷那邊如今的局麵就是個爛泥潭,現在進去的就算能夠全身而退也不免弄上一身汙泥,你我還不如就在荊州助長公子穩定好這一方樂土,等到塵埃落定之時,再去朝中走走也不錯……”
馬良聞言白眉一挑看向楊顒道。
“哦?這麽說子昭兄是想要助許昌侯一臂之力嘍?”
然而楊顒卻擺了擺手道。
“談不上,況且那位也未必需要我等這般庸才的助力,隻是盡量配合不給他添麻煩罷了,所謂與人方便與己方便嘛……”
“子昭兄看得透徹,請!”
“請!”
二人相對而飲,相視而笑……
但,二人不知道的是,同一時間在馬家那邊,馬謖與楊儀也在飲茶,隻是這兩個人之間的氛圍可就顯得有些劍拔弩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