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哪個洞窟出來之後,我們的關係就確實的更進一步了,我們二人正式確定了戀愛關係,再然後經過一路的各種磨礪,運氣不錯的地方天竺的那些人對我們沒有什麽惡意,或者說他們選聖女的標準和吐蕃的不一樣,他們看不上我們,而且他們教派眾多,所以他們沒有辦法捏成一股勁,就算中間有些色迷心竅的人盯上我們,在我們暴露戰鬥力之後,也都選擇了退步。所以我們也算有驚無險的獲得了天山雪蓮,可是很遺憾,獲得了天山雪蓮之後才發現那個東西,根本沒有解除百毒的效果,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一趟旅程算是無功而返了。”
“可是你們姐姐不是已經恢複了傷勢,甚至於突破了絕頂境界了嗎?”
“嗬嗬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南星能遇見你這樣的男子,確實是南星的夫妻,我們這些親友團也是誠心的祝福你們的,好了,李師弟剩下的就是他們在天山獲得的機緣了,機緣這樣的事情,少打聽!我們隻是過來問問蘇南星和李二岔是怎麽走到一起的,剩下的就和我們沒有關係了,對了,李二你的傷勢並不算很複雜,單純的外傷居多,並不需要太多的治療,該吃吃,該喝喝,蘇南星的事情別往心裏想,很快就能恢複了,早點恢複也是為了蘇南星好不是嗎?對了,你的傷勢還有些地方沒有完全好玩,每天要記得用酒精換洗,青黴素也要記得服用這樣才能恢複的快。”雲暮眼神示意李星群不要說話。
“好的,多謝雲師姐關心。”
“客氣了,我們幾人就不多打擾李二的靜養了,不過你們兩人的故事確實跌宕起伏,李師弟要是有機會的話,可以把這個事情當做話本內容傳下去,但是主角不能是你師姐聽到沒有。”
“好好,我知道雲師姐的意思了。”
“李二哥那我們就告辭了。”李星群也抱拳離開了,趙誌衝和趙新蘭也跟著離去,隻不過好奇的是兩人全程就沉默不說話。等迴到了馬車之後,李星群也問了雲暮這個問題。
“你以為誰都像我這樣都是話癆啊,而且李二岔的描述全都是在他西涼人的描述,你說作為大啟皇室的兩個人心裏能高興嗎?對於她們兩人來說,她們巴不得西涼的人都很慘,你說她們為什麽要說話,而且李二話裏麵那麽多謊言,除了你小子全信之外誰會真的相信呢?”
“好吧,我知道了。”
“嗬嗬,運行一下你的內力,我看看你的武功還有什麽需要精進的地方,這一趟非常的危險,要是能多一分實力,也多一分保命的希望。”就這樣很快的使者團來到了兩國的邊境之處。
而同一時間的,西涼興慶府之內,西涼大將野利遇乞看到下麵傳上來的消息向西涼國主李元昊稟報說:“聖上,大啟的使者團就要過來了,這一次負責過來談判的是西大啟的長公主,升國長公主殿下,我們要不要把他留下來?威脅他們給我們4萬匹戰馬?”
坐在朝堂上的男子長了一副圓圓的麵孔,炯炯的目光下,鷹勾鼻子聳起,剛毅中帶著幾分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態。 中等身材,卻顯得魁梧雄壯,英氣逼人。平素喜穿紅色長袖衣,頭戴黑色冠帽,身佩弓矢。不是別人,正是西涼國的國主,李元昊!李元昊把目光看向了張元:“國師大人,你怎麽看這件事?”
西涼國師張元字雷複原為北宋永興軍路華州華陰縣人(今陝西華陰人),本姓張,名不詳,年輕時“以俠自任”、“負氣倜儻、有縱橫才”,才華出眾。在大啟累試不第(一說殿試時被黜落),自視才能難以施展,遂決心叛啟投涼。
大約在景佑年間,也是元昊建國前的廣運、大慶年間,與好友吳昊(真名不詳,原姓胡)聽說李元昊有立國稱帝大誌,就來到西涼,此時才改名為張元,其胡姓好友改姓名為吳昊。二人在一家酒館裏,終日飲酒,並用筆在牆壁上寫下:“張元吳昊來飲此樓”。巡邏者見到後,知道他們不是黨項人,將他們拿下送予元昊。元昊問他們為何觸犯其名諱?(時元昊尚未改名為曩霄)為何進入西涼境?二人大聲說:“姓尚未理會,乃理會名耶??”(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後受唐朝皇帝賜姓李和宋朝皇帝賜姓趙,可謂一人多姓)元昊聽後非常驚奇,就釋放了他們,並且委以重任。
二人投西涼後,其家屬被啟羈縻隨州的時候,元昊派間諜矯大啟的詔令釋放他們,人未有知者,後乃聞西入臨境作樂,迎此二家而去”入涼後頗得信任,元昊稱帝建國後不久,即任命張元為中書令,後來吳昊也被重用。張元在好水川打敗啟軍,擊敗了夏竦和韓贛叟,其中範朱說雖然不是主要人物,也身在其中,俱被張元擊敗由此可見張元的智謀的非凡之處,也正因為此,張元被拜為西涼的國師兼丞相,元昊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都會諮詢他的意見。
張元出列說:“皇上,臣認為野利遇乞將軍的話可以采納。”
李元昊麵無表情的問道:“哦?丞相也認為可以這樣做,可是丞相可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麽?自慶曆和約之後,涼和啟開通了互市,兩邊經濟往來甚多,這個時候貿然的和大啟為敵,對我們不利。”因為西涼的地理原因,每年通過互市賺的盆滿缽滿的,如果因為幾萬匹戰馬就撕破麵,至少李元昊是不願意的。
張元迴答說:“當初我們都能打敗他們啟一次,未嚐不能打敗他們第二次,他們如果不願意,直接打的他們願意就行了,臣的意思就是支持野利遇乞將軍的話。”
西涼老將張浦站出列說:“聖上,臣下認為我們不僅不能留下長公主,還要盛情款待長公主,讓她們看看我們西涼的強盛,向他們示威,展示我們的勢力,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李元昊點頭說:“好,張浦的話深得朕心,等他們到了京城一定要好好的招待他們,至於他們在西涼境內的事情,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喏。”
李元昊處理了朝政之後,返迴了皇宮之中,一直在旁邊偷聽朝政的沒臧氏對李元昊說:“聖上,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這沒臧氏,正是李二岔的生母,這也是為什麽李二岔明明表現出沒有任何奪嫡的想法,還是會被李寧明忌怠的根本原因,他的母親貴為皇後,按照身份來說,李二岔就是李元昊的嫡長子,加上李元昊對李二岔的偏愛,所以李寧明才會對自己的親弟弟痛下殺手,這沒臧氏也不是一般人,她本是李元昊為李寧令哥指腹為婚的未婚妻,結果在14歲進入皇宮的時候,被李元昊看中了她的容顏,強行把沒臧氏納入了後宮之中,成為了李元昊最新的一位皇後,並在15歲那年,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是誰自不用多說什麽。而李寧明和李寧明哥、李百花確是元昊的第一任妻子,野利皇後所生。
元昊皺眉說:“朕不知道你在說什麽,諒祚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麽就要救他了?”
“陛下當真以為奴家不知道,您的太子想要除掉諒祚的事情嗎?”
“胡說什麽,你可知道朕下了規定,後宮不得幹政,休得在此胡攪蠻纏的。”
“陛下,我是諒祚的生母,作為母親的我懇求殿下救救自己的孩子,又怎麽算做是插手政務。您別以為我不知道,您心裏的打算就是讓諒祚死在外麵,這樣你就有了和啟討價還價的借口了,所以他們不能死在涼的軍隊之中,但是可以被張元和太子的人幹掉,沒有查出來還好,一旦查出來就讓他們頂鍋,但無論是誰做的,你都可以用他們保護不利來追責他們,反正現在啟新敗,是沒有資格提條件的,還不是任你拿捏,是這個意思嗎?”
“女人,太聰明可不是什麽好事情,你應該知道你的前一任是因為什麽才被廢掉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當好自己的花瓶,來人送皇後娘娘迴宮。對了,還要讓你知道一點,那就是諒祚永遠沒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我對諒祚所有的好,隻不過是在利用太子去除掉諒祚,隻要我的皇子死在了啟的境內,我就有足夠理由和啟談條件,讓他們讓出更多的利益出來。你懂了嗎?”
“陛下你好狠的心,我就說為什麽我突然被立為皇後,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沒錯,立你為皇後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生了一個兒子出來,而且不是野利皇後的後人,就那麽簡單,把皇後帶下去。”說完後,李元昊就像沒有這迴事一般的,來到另外一處宮殿,和另外一個妃子,享受起來。
退朝後,李寧明來到了丞相府,張元也是知道李寧明所為何事,沒有絲毫避諱的親自出門迎接了李寧明的到來:“不知道太子你要過來,下臣沒有早點出來迎接太子是小臣的錯。”
“張叔多禮了,您是從小看著我們長大的,叫您一聲張叔不過分吧,小子來找您的目的你應該也能知道,我們不如進去談談可好?”
“這自無不可,太子您請。”張元帶著李寧明迴到了府中,在張元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個暗房之內。
“張叔還真的是信任小子,第一次見麵就帶著小子來到了這個地方。”
“聖上的彼岸花名副其實,我都不知道我的府內有多少你父皇的人,又怎麽可能如此的托大。”
“那好,我的意思張叔您也知道,小侄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想要除掉我的三弟。”
張元拂袖大笑說:“哈哈,太子如果是想要除掉3殿下,又何必來找老臣?”
“因為想要除掉我3弟的前提就是要幹掉啟的那支禁軍,也就是殺掉他們啟國的長公主,如果我這樣說,張叔是否滿意我的迴答?”
“老臣不知道殿下你是什麽意思,老臣什麽都不知道。”
李寧明長吸一口氣說:“張叔這幾年下來你還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嗎?”
張元依然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說:“哦?什麽問題?本相不知道殿下的意思是什麽?”心裏卻又幾分瞧不起李寧明了,三兩句話中就透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這樣的人謀事,怎樣死的都不知道,昔日漢孝武帝曾大罵自己的兒子子不類父,這李寧明如果有李元昊一半的城府,說不定真的就能成就他做大事。
“張大人你當初加入我們涼,所為的不過就是為了向啟證明他們科舉製度是多麽的無能嗎?現在機會不是來了嗎?隻要能夠讓長公主死在我們涼的地盤上,就算父皇如何的不想打仗,但都由不得父皇了。”
“太子說笑了,這樣危險的事情,不是微臣能夠參與的。”
李寧明激動的站起身說:“張大人您難道忘記了定川寨的事情了嗎?”
“定川寨?什麽定川寨,本相識看太子混了頭吧,太子要是沒有什麽事情,就在這裏好好休息一下。”
“張叔,你!”李寧明沒有說完,他這才發現張元的手一直指著桌上的一個地方,而在那個地方放著一個調兵用的兵符,李寧明瞬間明白張元的意思,張元心中暗罵一聲蠢貨,麵上卻什麽都沒有表現出來。
“本相突然內急想去上個茅房,太子在這裏好好休息一下,等太子想清楚之後,就自己離開吧。本相告退了。”說完後,張元頭也不迴的離開了,等張元離開後,李寧明興奮的取下了令牌,就告辭離去,殊不知他的弟弟李寧令哥就在不遠的地方,看著他的,張元就站在他的身邊,
張元頭痛的看著李寧明說:“這太子著實太笨了,中間暗示了他無數次,真的就差把兵符交在他的手裏了。”
“如果不是這樣的大哥,我們還真的沒有機會,為了你我二人的大業,父皇老了。”
“是啊,我老了。”李元昊接過彼岸花的密報冷笑一聲,把密報隨手丟在了桌上。
“可是你們姐姐不是已經恢複了傷勢,甚至於突破了絕頂境界了嗎?”
“嗬嗬這又是另外一個問題了,南星能遇見你這樣的男子,確實是南星的夫妻,我們這些親友團也是誠心的祝福你們的,好了,李師弟剩下的就是他們在天山獲得的機緣了,機緣這樣的事情,少打聽!我們隻是過來問問蘇南星和李二岔是怎麽走到一起的,剩下的就和我們沒有關係了,對了,李二你的傷勢並不算很複雜,單純的外傷居多,並不需要太多的治療,該吃吃,該喝喝,蘇南星的事情別往心裏想,很快就能恢複了,早點恢複也是為了蘇南星好不是嗎?對了,你的傷勢還有些地方沒有完全好玩,每天要記得用酒精換洗,青黴素也要記得服用這樣才能恢複的快。”雲暮眼神示意李星群不要說話。
“好的,多謝雲師姐關心。”
“客氣了,我們幾人就不多打擾李二的靜養了,不過你們兩人的故事確實跌宕起伏,李師弟要是有機會的話,可以把這個事情當做話本內容傳下去,但是主角不能是你師姐聽到沒有。”
“好好,我知道雲師姐的意思了。”
“李二哥那我們就告辭了。”李星群也抱拳離開了,趙誌衝和趙新蘭也跟著離去,隻不過好奇的是兩人全程就沉默不說話。等迴到了馬車之後,李星群也問了雲暮這個問題。
“你以為誰都像我這樣都是話癆啊,而且李二岔的描述全都是在他西涼人的描述,你說作為大啟皇室的兩個人心裏能高興嗎?對於她們兩人來說,她們巴不得西涼的人都很慘,你說她們為什麽要說話,而且李二話裏麵那麽多謊言,除了你小子全信之外誰會真的相信呢?”
“好吧,我知道了。”
“嗬嗬,運行一下你的內力,我看看你的武功還有什麽需要精進的地方,這一趟非常的危險,要是能多一分實力,也多一分保命的希望。”就這樣很快的使者團來到了兩國的邊境之處。
而同一時間的,西涼興慶府之內,西涼大將野利遇乞看到下麵傳上來的消息向西涼國主李元昊稟報說:“聖上,大啟的使者團就要過來了,這一次負責過來談判的是西大啟的長公主,升國長公主殿下,我們要不要把他留下來?威脅他們給我們4萬匹戰馬?”
坐在朝堂上的男子長了一副圓圓的麵孔,炯炯的目光下,鷹勾鼻子聳起,剛毅中帶著幾分凜然不可侵犯的神態。 中等身材,卻顯得魁梧雄壯,英氣逼人。平素喜穿紅色長袖衣,頭戴黑色冠帽,身佩弓矢。不是別人,正是西涼國的國主,李元昊!李元昊把目光看向了張元:“國師大人,你怎麽看這件事?”
西涼國師張元字雷複原為北宋永興軍路華州華陰縣人(今陝西華陰人),本姓張,名不詳,年輕時“以俠自任”、“負氣倜儻、有縱橫才”,才華出眾。在大啟累試不第(一說殿試時被黜落),自視才能難以施展,遂決心叛啟投涼。
大約在景佑年間,也是元昊建國前的廣運、大慶年間,與好友吳昊(真名不詳,原姓胡)聽說李元昊有立國稱帝大誌,就來到西涼,此時才改名為張元,其胡姓好友改姓名為吳昊。二人在一家酒館裏,終日飲酒,並用筆在牆壁上寫下:“張元吳昊來飲此樓”。巡邏者見到後,知道他們不是黨項人,將他們拿下送予元昊。元昊問他們為何觸犯其名諱?(時元昊尚未改名為曩霄)為何進入西涼境?二人大聲說:“姓尚未理會,乃理會名耶??”(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後受唐朝皇帝賜姓李和宋朝皇帝賜姓趙,可謂一人多姓)元昊聽後非常驚奇,就釋放了他們,並且委以重任。
二人投西涼後,其家屬被啟羈縻隨州的時候,元昊派間諜矯大啟的詔令釋放他們,人未有知者,後乃聞西入臨境作樂,迎此二家而去”入涼後頗得信任,元昊稱帝建國後不久,即任命張元為中書令,後來吳昊也被重用。張元在好水川打敗啟軍,擊敗了夏竦和韓贛叟,其中範朱說雖然不是主要人物,也身在其中,俱被張元擊敗由此可見張元的智謀的非凡之處,也正因為此,張元被拜為西涼的國師兼丞相,元昊拿不定主意的時候,都會諮詢他的意見。
張元出列說:“皇上,臣認為野利遇乞將軍的話可以采納。”
李元昊麵無表情的問道:“哦?丞相也認為可以這樣做,可是丞相可知道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麽?自慶曆和約之後,涼和啟開通了互市,兩邊經濟往來甚多,這個時候貿然的和大啟為敵,對我們不利。”因為西涼的地理原因,每年通過互市賺的盆滿缽滿的,如果因為幾萬匹戰馬就撕破麵,至少李元昊是不願意的。
張元迴答說:“當初我們都能打敗他們啟一次,未嚐不能打敗他們第二次,他們如果不願意,直接打的他們願意就行了,臣的意思就是支持野利遇乞將軍的話。”
西涼老將張浦站出列說:“聖上,臣下認為我們不僅不能留下長公主,還要盛情款待長公主,讓她們看看我們西涼的強盛,向他們示威,展示我們的勢力,獲得更多的主動權。”
李元昊點頭說:“好,張浦的話深得朕心,等他們到了京城一定要好好的招待他們,至於他們在西涼境內的事情,就看他們自己的本事了。”
“喏。”
李元昊處理了朝政之後,返迴了皇宮之中,一直在旁邊偷聽朝政的沒臧氏對李元昊說:“聖上,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這沒臧氏,正是李二岔的生母,這也是為什麽李二岔明明表現出沒有任何奪嫡的想法,還是會被李寧明忌怠的根本原因,他的母親貴為皇後,按照身份來說,李二岔就是李元昊的嫡長子,加上李元昊對李二岔的偏愛,所以李寧明才會對自己的親弟弟痛下殺手,這沒臧氏也不是一般人,她本是李元昊為李寧令哥指腹為婚的未婚妻,結果在14歲進入皇宮的時候,被李元昊看中了她的容顏,強行把沒臧氏納入了後宮之中,成為了李元昊最新的一位皇後,並在15歲那年,生下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是誰自不用多說什麽。而李寧明和李寧明哥、李百花確是元昊的第一任妻子,野利皇後所生。
元昊皺眉說:“朕不知道你在說什麽,諒祚不是好好的嗎?為什麽就要救他了?”
“陛下當真以為奴家不知道,您的太子想要除掉諒祚的事情嗎?”
“胡說什麽,你可知道朕下了規定,後宮不得幹政,休得在此胡攪蠻纏的。”
“陛下,我是諒祚的生母,作為母親的我懇求殿下救救自己的孩子,又怎麽算做是插手政務。您別以為我不知道,您心裏的打算就是讓諒祚死在外麵,這樣你就有了和啟討價還價的借口了,所以他們不能死在涼的軍隊之中,但是可以被張元和太子的人幹掉,沒有查出來還好,一旦查出來就讓他們頂鍋,但無論是誰做的,你都可以用他們保護不利來追責他們,反正現在啟新敗,是沒有資格提條件的,還不是任你拿捏,是這個意思嗎?”
“女人,太聰明可不是什麽好事情,你應該知道你的前一任是因為什麽才被廢掉的,做好自己的事情,當好自己的花瓶,來人送皇後娘娘迴宮。對了,還要讓你知道一點,那就是諒祚永遠沒有機會坐上那個位置,我對諒祚所有的好,隻不過是在利用太子去除掉諒祚,隻要我的皇子死在了啟的境內,我就有足夠理由和啟談條件,讓他們讓出更多的利益出來。你懂了嗎?”
“陛下你好狠的心,我就說為什麽我突然被立為皇後,原來是因為這個原因。”
“沒錯,立你為皇後的原因,就是因為你生了一個兒子出來,而且不是野利皇後的後人,就那麽簡單,把皇後帶下去。”說完後,李元昊就像沒有這迴事一般的,來到另外一處宮殿,和另外一個妃子,享受起來。
退朝後,李寧明來到了丞相府,張元也是知道李寧明所為何事,沒有絲毫避諱的親自出門迎接了李寧明的到來:“不知道太子你要過來,下臣沒有早點出來迎接太子是小臣的錯。”
“張叔多禮了,您是從小看著我們長大的,叫您一聲張叔不過分吧,小子來找您的目的你應該也能知道,我們不如進去談談可好?”
“這自無不可,太子您請。”張元帶著李寧明迴到了府中,在張元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個暗房之內。
“張叔還真的是信任小子,第一次見麵就帶著小子來到了這個地方。”
“聖上的彼岸花名副其實,我都不知道我的府內有多少你父皇的人,又怎麽可能如此的托大。”
“那好,我的意思張叔您也知道,小侄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我想要除掉我的三弟。”
張元拂袖大笑說:“哈哈,太子如果是想要除掉3殿下,又何必來找老臣?”
“因為想要除掉我3弟的前提就是要幹掉啟的那支禁軍,也就是殺掉他們啟國的長公主,如果我這樣說,張叔是否滿意我的迴答?”
“老臣不知道殿下你是什麽意思,老臣什麽都不知道。”
李寧明長吸一口氣說:“張叔這幾年下來你還沒有發現一個問題嗎?”
張元依然是揣著明白裝糊塗說:“哦?什麽問題?本相不知道殿下的意思是什麽?”心裏卻又幾分瞧不起李寧明了,三兩句話中就透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和這樣的人謀事,怎樣死的都不知道,昔日漢孝武帝曾大罵自己的兒子子不類父,這李寧明如果有李元昊一半的城府,說不定真的就能成就他做大事。
“張大人你當初加入我們涼,所為的不過就是為了向啟證明他們科舉製度是多麽的無能嗎?現在機會不是來了嗎?隻要能夠讓長公主死在我們涼的地盤上,就算父皇如何的不想打仗,但都由不得父皇了。”
“太子說笑了,這樣危險的事情,不是微臣能夠參與的。”
李寧明激動的站起身說:“張大人您難道忘記了定川寨的事情了嗎?”
“定川寨?什麽定川寨,本相識看太子混了頭吧,太子要是沒有什麽事情,就在這裏好好休息一下。”
“張叔,你!”李寧明沒有說完,他這才發現張元的手一直指著桌上的一個地方,而在那個地方放著一個調兵用的兵符,李寧明瞬間明白張元的意思,張元心中暗罵一聲蠢貨,麵上卻什麽都沒有表現出來。
“本相突然內急想去上個茅房,太子在這裏好好休息一下,等太子想清楚之後,就自己離開吧。本相告退了。”說完後,張元頭也不迴的離開了,等張元離開後,李寧明興奮的取下了令牌,就告辭離去,殊不知他的弟弟李寧令哥就在不遠的地方,看著他的,張元就站在他的身邊,
張元頭痛的看著李寧明說:“這太子著實太笨了,中間暗示了他無數次,真的就差把兵符交在他的手裏了。”
“如果不是這樣的大哥,我們還真的沒有機會,為了你我二人的大業,父皇老了。”
“是啊,我老了。”李元昊接過彼岸花的密報冷笑一聲,把密報隨手丟在了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