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宗實不以為然的說:“綠林之所以叫的綠林,就是因為他們不成編製,我不認為區區綠林能比過百草穀這樣家大業大的門派,感覺一個雲莘蘭就夠那些人喝一壺了,除非他們糾結在一起,可是他們糾結在一起,就不叫綠林了。而且說實話百草穀現在大部隊都撤走了,留在這裏已經不構成危險了。”
慧遠禪師搖了搖頭說:“懿王大人您是這樣認為的,不代表當今的大官家是這樣認為的,當今大官家一直都對百草穀心存忌怠,又豈能那麽容易就以為百草穀的撤離,而真的對百草穀放下心。”
趙宗實擺手說:“好吧,這一點我們先暫時擱置一下,大師你說的還有其他的鳥是什麽意思?”
慧遠迴答說:“還有一點就是衝著李星群去的,自從當初慶曆新政失敗之後,整個大啟朝廷都陷入了一種遲暮的感覺,從大官家到下麵的大臣都害怕變革,李星群帶出來的東西是好事情,但也意味著變革,而現在從上到下都反對,所以必須要對李星群進行打壓,或者說如果這一次,李星群真的死在那些人,或許才是大官家想要的。”
趙宗實皺眉說:“那大師你說說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慧遠大師迴答說:“這就要看懿王是怎麽看待李星群了,如果懿王想要變革的話,李星群可以保下來,如果懿王不想變革的話,李星群這個人可以在這一次除掉了。”
趙宗實考慮了一下說:“慧遠大師,變革真的能變強嗎?”
慧遠大師說:“現在的五台縣的不是已經能證明了嗎?那些新鮮的事物,確實可以變強,就比如說那個叫火車的東西,無論是運送兵力還是往前線運輸糧食,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些都是好的方麵。”
“那麽不好的方麵是什麽?”趙宗實皺眉問道。
慧遠道了一聲佛號說:“阿彌陀佛,這件事情我還真的不知道,說實話這些都是跨時代的東西,小僧也很難看出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趙宗實突然問道:“那你說後人的事情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慧遠禪師很快就明白這兩人的意思說:“後人的事情自然交給後人去做了,說不定後人自然有解決的辦法了。”
趙宗實下定決心說:“李星群這個人可以保下來,慧遠大師你說的第三鳥是什麽?”
“那就是挑起朝廷和江湖的爭鬥,李星群死不死都能讓朝廷光明正大的涉足江湖的事情,不要忘記了,大官家成立了一個名為錦衣衛,這個時候能進入江湖,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趙宗實想了想迴答說:“這件事情,小王決定了,慧遠大師麻煩你幫助我去救助李星群可好?”
“這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我也很樂意幫助李星群,全靠李星群的幫助,我才能收獲那麽多的信徒。”
“嗬嗬,大師要這樣說,小王也有點忌憚李星群了。”
“我相信懿王殿下不會忌憚李星群的,而且也沒有必要忌憚李星群的,根據小僧對李星群的了解來說,李星群不是反對朝廷的人,如果他真的對朝廷有二心,現在百草穀去的地方,李星群自己就能去了。”
懿王問慧遠說:“我們和李星群的合作我們能收獲什麽?”
慧遠迴答說:“很簡單,我們能收獲大量的糧食,懿王殿下應該知道糧食的重要性,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情報,我是才到呂宋才知道的,就是那個叫澳大利亞的地方,裏麵有很多鐵,鐵有什麽更不需要我說明了嗎?”
懿王迴答說:“慧遠大師,本王允許你調用本王的一切勢力,全力幫助李星群可以嗎?”
慧遠說:“小僧定然不負大人所托。”說完後慧遠大師也不再多說什麽,直接抱拳就離開了。
時間線放在李星群這邊,李星群一早上帶著四女就出發了。因為提前和知縣打了招唿,所以李星群沒有任何阻攔的趁著天色微明,夜色尚在的時候,喬裝打扮就出發了,一路上風雨無阻的就沿河道路而下。希望一天之內,到達宿州城。
正在趕路的李星群皺眉的看著手裏麵的飛鴿傳書,這個書信的內容,讓李星群非常的頭疼,這封書信正是懿王給李星群的傳信:“內容也很簡單,正是慧遠大師對李星群的猜測。”
李星群長歎一口氣說:“昭姬這件事情你怎麽看?如果是大官家真的想要除掉我的話,可能我還真的兇多吉少?”
昭姬迴答說:“這件事情沒有那麽悲觀,原因很簡單,根據我對當今大官家的了解,大官家此人做事猶豫不決的,該斷不斷,可能大官家真的對星群你有殺意,但還沒有到了親自動手的時候,所以現在我們還有操作的空間。”
李星群皺眉說:“我到底是做錯了什麽事情,突然讓大官家對我產生殺意了。要知道,他們朝廷的人,我們都是沒有任何的條件同意他們加入。”
昭姬說:“因為在當今大官家的眼中,你不可控,當今大官家早年的經曆導致了對權利異常的渴望,但是又因為從小長在婦人之手,所以做事情心眼極小,從他繼位到現在那麽多年了,你仔細想想他都做了什麽事情的,開始下定決心想要做事情,遇到困難就開始猶豫,然後反對派一進言,這個事情就廢除了,當初僅僅一個六水城,就足足3次改變主意,所以我們還不至於太危險了。”
李星群皺眉說:“那我要如何證明自己是可控的呢?”
“疑鄰盜斧的故事星群你知道吧?我很喜歡你教導過的一句話,如果解決不了問題,那麽就要想辦法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懿王現在也是繼承人之一,哪怕繼承權利的可能非常小,但不是沒有,剩下的話,不用我多說了吧?”
李星群皺眉說:“昭姬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昭姬迴答說:“如果你不想的話,還有一個辦法,現在什麽都不要了,到了華亭縣那裏,直接乘船離開大啟境內,憑借你掌握的知識,加上五台縣的金錢,我們也並不是沒有可能東山再起,隻不過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去了呂宋再難迴大啟的話,可能很多人都不願意跟著過去,到時候僅僅幾百人的呂宋,非常難以做大事情。”李星群沉默了,他們和派去呂宋的人都是雇傭的關係,李星群雇傭幾千人過去種地,糧食全部歸李星群所有,給與他們超過種地的銀兩獎勵,比如說一石糧食販賣一兩銀子,那麽李星群給的銀兩就是一石一兩半的銀子,當然李星群也不會吃虧的,拿著這些銀兩釀製出來酒精,能賺的更多。而且因為天災導致糧食減產,李星群也會給最低的銀兩補助,原因很簡單,如果和在五台縣種地差不多,誰還願意跟著你做呢?這樣算下來5年的時間能比在五台縣種地多賺許多的銀子,如果都努力工作的話,5年的時間最多能賺3000兩白銀,對於他們這樣的農民來說,3000兩白銀足夠他們過一輩子了。而且為了不造成麻煩,過去的幾乎都是男丁,五年的時間就算他們要做些什麽事情,自己也是管不了了,這樣來來迴迴換人,保證正常種地運行。當然如果有願意留在呂宋的人,李星群也答應他們留下來,因為呂宋也是需要人,總不能依靠李星群和昭姬生吧?又不是伏羲和女媧,始終需要一些普通人的,不過說實話,正如當初沒有多少英國總督願意留在繁華的香港,甚至不少香港的人想要去英國,提名公攤麵積的提出者,花錢買了爵位,現在偏僻的呂宋就是當初的香港,大啟就是大英,沒有多少人願意留在呂宋的,算上部分的柳家人,真正在那邊長住的人不超過1000人,到時候自己過去了當小島主還是海盜?要知道除了廣州這個地方之外,現在廣東和海南是叫流放嶺南的嶺南地區。所以與其在海外苟延殘喘的,不如想著在大啟拚一命努力戰鬥一番。
李星群迴答說:“算了吧,我覺得連努力都不努力一點,就直接放棄了,對大家來說一點都不公平。”
昭姬迴答說:“既然如此,就要加大和懿王殿下的合作了,懿王殿下成功了對我們大家都好。而且盡量低調一點,我沒猜錯的話,大官家之所以對我們有那麽大的殺意,原因很簡單,我沒猜錯的話,一億兩銀子的事情大官家是知道的。”
“那我們應該怎麽做?”
“花錢買平安,把交易獲得的錢,用作給朝廷修建道路使用,至少花出一半的銀子,應該就能換迴短暫的平安吧,星群你也不要太過於擔心,這一次我們吃了晉商那麽多錢,不如轉手換了一個人情,把晉商的勢力範圍所有的鐵路打通,然後讓柳青去負責所有的錢糧統籌,這樣就算有了一個交待了。”
李星群固然有些頭痛,但還是點了點頭說:“好吧,這件事情目前來說,應該隻能如此了。”
“星群您能想明白就行了,這一次船隻的事情過去了,我們就直接返迴五台縣吧,不能再收獲名聲了,不然還是會出事的。”
“好,隻不過我不明白一個問題。”李星群歎氣說。
“什麽問題?”
“我一心一意的救災為什麽反被落入猜忌,難道救災不是為了大啟嗎?”
昭姬笑了出來說:“星群有所不知,你認為在你眼中大啟的災民算什麽?”
李星群搖頭說:“還能是什麽?都是活鮮鮮的人唄。”
“那你知道在我們這些人眼中這些災民眼中是什麽?”
李星群搖頭說:“我不知道你們的想法,昭姬你還是別賣關子了,直接說出你的想法吧。”
昭姬點頭認真的說道:“很簡單,就是一群無關緊要的數字,就如你看到的,快要餓死的人沒有任何的仁義道德的,那些隻要不想餓死的人,就會去搶去爭,那麽你知道的,活下來肯定的都是年輕的壯年。”
李星群大驚說:“昭姬的意思,你們是在做人口的篩查是嗎?”
昭姬迴答說:“沒錯,從古到今那麽多年,朝廷被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太多糧食不夠使用,所以適當的減少人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了,所以朝廷給災區的撥付的糧草永遠都不夠的,,而現在你自己私人源源不斷的糧食送過去,救活了那麽多人,你讓大官家的臉麵往哪裏擱,當初田氏篡齊的時候就是小鬥進,大鬥出的方法收獲的名聲的。”
“那難道我們這些有餘糧的人,就坐視那些災民們餓死嗎?”
“沒錯,有些事情朝廷能做,私人不能做,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邊防軍的日子不好過,有一天你高興了,說棉花豐收,你要給邊防軍做棉衣對吧?那你就是勾結軍隊了,不要想太多了,有些事情從來都不是按照個人意誌來實現的,除非你是那個位置上的人。”
“算了,這個我想都不敢想,隻不過昭姬為什麽感覺你現在膽子越來越大了?”
“首先,我在弱肉強食的北方待了有那麽多年,還有一點就是在你們五台縣做了那麽多事情,有些事情看的就沒那麽重要了,比如說那個權利,憑什麽人生來就被分為三六九等,說實話我不服氣!”
“好吧,要這樣說還和我有關係。”
汪月確實來了興趣:“昭姬姐姐你能說說五台縣那邊是什麽情況嗎?聽你們這樣一說,我感覺好像很有趣。”
“加我一個,我也感覺很有意思。能讓我聽聽嗎?”
“嘻嘻,兩位女俠覺得有意思當然可以了。”
“等等,貂蟬你進來坐了之後,誰負責開車呢?”
“這不是還有老大你嗎?幫幫奴家,好不好嘛,老大。”
“懶得理你。”李星群說是這樣說,身體卻是很誠實到外麵駕馭馬車。才剛剛接過馬鞍的,就發現一個紅衣男子出現在馬車之前,李星群趕緊勒緊韁繩,這才沒有傷到對方。
慧遠禪師搖了搖頭說:“懿王大人您是這樣認為的,不代表當今的大官家是這樣認為的,當今大官家一直都對百草穀心存忌怠,又豈能那麽容易就以為百草穀的撤離,而真的對百草穀放下心。”
趙宗實擺手說:“好吧,這一點我們先暫時擱置一下,大師你說的還有其他的鳥是什麽意思?”
慧遠迴答說:“還有一點就是衝著李星群去的,自從當初慶曆新政失敗之後,整個大啟朝廷都陷入了一種遲暮的感覺,從大官家到下麵的大臣都害怕變革,李星群帶出來的東西是好事情,但也意味著變革,而現在從上到下都反對,所以必須要對李星群進行打壓,或者說如果這一次,李星群真的死在那些人,或許才是大官家想要的。”
趙宗實皺眉說:“那大師你說說我們應該怎麽辦呢?”
慧遠大師迴答說:“這就要看懿王是怎麽看待李星群了,如果懿王想要變革的話,李星群可以保下來,如果懿王不想變革的話,李星群這個人可以在這一次除掉了。”
趙宗實考慮了一下說:“慧遠大師,變革真的能變強嗎?”
慧遠大師說:“現在的五台縣的不是已經能證明了嗎?那些新鮮的事物,確實可以變強,就比如說那個叫火車的東西,無論是運送兵力還是往前線運輸糧食,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這些都是好的方麵。”
“那麽不好的方麵是什麽?”趙宗實皺眉問道。
慧遠道了一聲佛號說:“阿彌陀佛,這件事情我還真的不知道,說實話這些都是跨時代的東西,小僧也很難看出有什麽不對的地方。”
趙宗實突然問道:“那你說後人的事情真的有那麽重要嗎?”
慧遠禪師很快就明白這兩人的意思說:“後人的事情自然交給後人去做了,說不定後人自然有解決的辦法了。”
趙宗實下定決心說:“李星群這個人可以保下來,慧遠大師你說的第三鳥是什麽?”
“那就是挑起朝廷和江湖的爭鬥,李星群死不死都能讓朝廷光明正大的涉足江湖的事情,不要忘記了,大官家成立了一個名為錦衣衛,這個時候能進入江湖,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嗎?”
趙宗實想了想迴答說:“這件事情,小王決定了,慧遠大師麻煩你幫助我去救助李星群可好?”
“這自然是沒有問題的,我也很樂意幫助李星群,全靠李星群的幫助,我才能收獲那麽多的信徒。”
“嗬嗬,大師要這樣說,小王也有點忌憚李星群了。”
“我相信懿王殿下不會忌憚李星群的,而且也沒有必要忌憚李星群的,根據小僧對李星群的了解來說,李星群不是反對朝廷的人,如果他真的對朝廷有二心,現在百草穀去的地方,李星群自己就能去了。”
懿王問慧遠說:“我們和李星群的合作我們能收獲什麽?”
慧遠迴答說:“很簡單,我們能收獲大量的糧食,懿王殿下應該知道糧食的重要性,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情報,我是才到呂宋才知道的,就是那個叫澳大利亞的地方,裏麵有很多鐵,鐵有什麽更不需要我說明了嗎?”
懿王迴答說:“慧遠大師,本王允許你調用本王的一切勢力,全力幫助李星群可以嗎?”
慧遠說:“小僧定然不負大人所托。”說完後慧遠大師也不再多說什麽,直接抱拳就離開了。
時間線放在李星群這邊,李星群一早上帶著四女就出發了。因為提前和知縣打了招唿,所以李星群沒有任何阻攔的趁著天色微明,夜色尚在的時候,喬裝打扮就出發了,一路上風雨無阻的就沿河道路而下。希望一天之內,到達宿州城。
正在趕路的李星群皺眉的看著手裏麵的飛鴿傳書,這個書信的內容,讓李星群非常的頭疼,這封書信正是懿王給李星群的傳信:“內容也很簡單,正是慧遠大師對李星群的猜測。”
李星群長歎一口氣說:“昭姬這件事情你怎麽看?如果是大官家真的想要除掉我的話,可能我還真的兇多吉少?”
昭姬迴答說:“這件事情沒有那麽悲觀,原因很簡單,根據我對當今大官家的了解,大官家此人做事猶豫不決的,該斷不斷,可能大官家真的對星群你有殺意,但還沒有到了親自動手的時候,所以現在我們還有操作的空間。”
李星群皺眉說:“我到底是做錯了什麽事情,突然讓大官家對我產生殺意了。要知道,他們朝廷的人,我們都是沒有任何的條件同意他們加入。”
昭姬說:“因為在當今大官家的眼中,你不可控,當今大官家早年的經曆導致了對權利異常的渴望,但是又因為從小長在婦人之手,所以做事情心眼極小,從他繼位到現在那麽多年了,你仔細想想他都做了什麽事情的,開始下定決心想要做事情,遇到困難就開始猶豫,然後反對派一進言,這個事情就廢除了,當初僅僅一個六水城,就足足3次改變主意,所以我們還不至於太危險了。”
李星群皺眉說:“那我要如何證明自己是可控的呢?”
“疑鄰盜斧的故事星群你知道吧?我很喜歡你教導過的一句話,如果解決不了問題,那麽就要想辦法解決提出問題的人,懿王現在也是繼承人之一,哪怕繼承權利的可能非常小,但不是沒有,剩下的話,不用我多說了吧?”
李星群皺眉說:“昭姬你怎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昭姬迴答說:“如果你不想的話,還有一個辦法,現在什麽都不要了,到了華亭縣那裏,直接乘船離開大啟境內,憑借你掌握的知識,加上五台縣的金錢,我們也並不是沒有可能東山再起,隻不過有一個問題,那就是如果去了呂宋再難迴大啟的話,可能很多人都不願意跟著過去,到時候僅僅幾百人的呂宋,非常難以做大事情。”李星群沉默了,他們和派去呂宋的人都是雇傭的關係,李星群雇傭幾千人過去種地,糧食全部歸李星群所有,給與他們超過種地的銀兩獎勵,比如說一石糧食販賣一兩銀子,那麽李星群給的銀兩就是一石一兩半的銀子,當然李星群也不會吃虧的,拿著這些銀兩釀製出來酒精,能賺的更多。而且因為天災導致糧食減產,李星群也會給最低的銀兩補助,原因很簡單,如果和在五台縣種地差不多,誰還願意跟著你做呢?這樣算下來5年的時間能比在五台縣種地多賺許多的銀子,如果都努力工作的話,5年的時間最多能賺3000兩白銀,對於他們這樣的農民來說,3000兩白銀足夠他們過一輩子了。而且為了不造成麻煩,過去的幾乎都是男丁,五年的時間就算他們要做些什麽事情,自己也是管不了了,這樣來來迴迴換人,保證正常種地運行。當然如果有願意留在呂宋的人,李星群也答應他們留下來,因為呂宋也是需要人,總不能依靠李星群和昭姬生吧?又不是伏羲和女媧,始終需要一些普通人的,不過說實話,正如當初沒有多少英國總督願意留在繁華的香港,甚至不少香港的人想要去英國,提名公攤麵積的提出者,花錢買了爵位,現在偏僻的呂宋就是當初的香港,大啟就是大英,沒有多少人願意留在呂宋的,算上部分的柳家人,真正在那邊長住的人不超過1000人,到時候自己過去了當小島主還是海盜?要知道除了廣州這個地方之外,現在廣東和海南是叫流放嶺南的嶺南地區。所以與其在海外苟延殘喘的,不如想著在大啟拚一命努力戰鬥一番。
李星群迴答說:“算了吧,我覺得連努力都不努力一點,就直接放棄了,對大家來說一點都不公平。”
昭姬迴答說:“既然如此,就要加大和懿王殿下的合作了,懿王殿下成功了對我們大家都好。而且盡量低調一點,我沒猜錯的話,大官家之所以對我們有那麽大的殺意,原因很簡單,我沒猜錯的話,一億兩銀子的事情大官家是知道的。”
“那我們應該怎麽做?”
“花錢買平安,把交易獲得的錢,用作給朝廷修建道路使用,至少花出一半的銀子,應該就能換迴短暫的平安吧,星群你也不要太過於擔心,這一次我們吃了晉商那麽多錢,不如轉手換了一個人情,把晉商的勢力範圍所有的鐵路打通,然後讓柳青去負責所有的錢糧統籌,這樣就算有了一個交待了。”
李星群固然有些頭痛,但還是點了點頭說:“好吧,這件事情目前來說,應該隻能如此了。”
“星群您能想明白就行了,這一次船隻的事情過去了,我們就直接返迴五台縣吧,不能再收獲名聲了,不然還是會出事的。”
“好,隻不過我不明白一個問題。”李星群歎氣說。
“什麽問題?”
“我一心一意的救災為什麽反被落入猜忌,難道救災不是為了大啟嗎?”
昭姬笑了出來說:“星群有所不知,你認為在你眼中大啟的災民算什麽?”
李星群搖頭說:“還能是什麽?都是活鮮鮮的人唄。”
“那你知道在我們這些人眼中這些災民眼中是什麽?”
李星群搖頭說:“我不知道你們的想法,昭姬你還是別賣關子了,直接說出你的想法吧。”
昭姬點頭認真的說道:“很簡單,就是一群無關緊要的數字,就如你看到的,快要餓死的人沒有任何的仁義道德的,那些隻要不想餓死的人,就會去搶去爭,那麽你知道的,活下來肯定的都是年輕的壯年。”
李星群大驚說:“昭姬的意思,你們是在做人口的篩查是嗎?”
昭姬迴答說:“沒錯,從古到今那麽多年,朝廷被滅亡的原因之一,就是人口太多糧食不夠使用,所以適當的減少人口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了,所以朝廷給災區的撥付的糧草永遠都不夠的,,而現在你自己私人源源不斷的糧食送過去,救活了那麽多人,你讓大官家的臉麵往哪裏擱,當初田氏篡齊的時候就是小鬥進,大鬥出的方法收獲的名聲的。”
“那難道我們這些有餘糧的人,就坐視那些災民們餓死嗎?”
“沒錯,有些事情朝廷能做,私人不能做,比如說我們都知道邊防軍的日子不好過,有一天你高興了,說棉花豐收,你要給邊防軍做棉衣對吧?那你就是勾結軍隊了,不要想太多了,有些事情從來都不是按照個人意誌來實現的,除非你是那個位置上的人。”
“算了,這個我想都不敢想,隻不過昭姬為什麽感覺你現在膽子越來越大了?”
“首先,我在弱肉強食的北方待了有那麽多年,還有一點就是在你們五台縣做了那麽多事情,有些事情看的就沒那麽重要了,比如說那個權利,憑什麽人生來就被分為三六九等,說實話我不服氣!”
“好吧,要這樣說還和我有關係。”
汪月確實來了興趣:“昭姬姐姐你能說說五台縣那邊是什麽情況嗎?聽你們這樣一說,我感覺好像很有趣。”
“加我一個,我也感覺很有意思。能讓我聽聽嗎?”
“嘻嘻,兩位女俠覺得有意思當然可以了。”
“等等,貂蟬你進來坐了之後,誰負責開車呢?”
“這不是還有老大你嗎?幫幫奴家,好不好嘛,老大。”
“懶得理你。”李星群說是這樣說,身體卻是很誠實到外麵駕馭馬車。才剛剛接過馬鞍的,就發現一個紅衣男子出現在馬車之前,李星群趕緊勒緊韁繩,這才沒有傷到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