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金鱗向日開,太原城外,李星群通過望遠鏡,遠遠已經能看見少量的數百北齊騎兵在探查,這些人都是北齊先頭哨兵,過來打探消息的。李星群還是要給王安禮一個交待的,這一次,蘇哈拖那麽大方直接要派出足足6000人去太原府,主要的原因是在太原府內生變,這是李星群很難容忍的事情,所以李星群必須要限製他們的人數,但是自己不能跳出來說不需要那麽多人,必須尹洛下達命令。
“來者何人?”城門外的守衛看著快馬加鞭趕過來李星群三人。
李星群迴答說:“我是五台縣的知縣,到這裏公幹。”說完後,李星群丟出了手中的令牌。
城門的守衛接過了李星群的令牌後,大聲喊道:“放吊籃。”在這個守衛將領的命令下,一個大大的吊籃放了下來,李星群三人一起上了的吊籃上,李星群上了城門之後才發現守城的將領還是老熟人郭守文。
“見過郭將軍。”李星群抱拳說。
郭守文滿臉嚴肅的說:“你們過來是為了找陳大人的吧?”
李星群迴答說:“沒錯,我就是為了見他一麵的。”
郭守文說:“我這裏還要布置守城的事宜,你們也是經常過來的,就自己過去吧。”
“好,有勞郭將軍了。”說完後,李星群也不多說什麽廢話,收迴令牌之後,李星群三人就來到了太原府的府衙處。
“見過李大人,知府大人出去安排守城的工作去了,現在沒有在府裏。”好歹已經做了五台縣那麽多年知縣,來來迴迴也跑了不少次,府衙的捕頭們都是認識李星群的。
李星群客氣的說:“那不知道知府大人什麽時候迴來。”
“這就不一定了,大人這段時間迴來的時間不固定,一般來說都是接近子時,甚至子時之後才迴來,可能大人你要多等一會兒時間了。”
李星群問道:“我可以進去等待一下嗎?”
幾個人猶豫了一下說:“李大人稍等一下,我去問問師爺的意見可好?”
“這是自然的,如果師爺不同意的話,我也可以在府衙外等待。”
俞廉三就是陳升之師爺,也是陳升之從越州,哦,因為方臘造反的事件,改名為紹興。從紹興請來的師爺,趙捕快稟報說:“俞師爺,五台縣的知縣求見。”
俞廉三正在統籌太原府府庫財物錢糧,好安排守城事務的安排,這也是師爺應該做的工作,之前都是無奈被昭姬兼任了,現在有趙仲秋,就是趙仲秋在負責了。俞廉三放下手中賬本喃喃自語:“五台縣知縣?沒記錯的話,知府大人才讓他們出勞役吧,他們知縣那麽快就過來了,看來是征兵的工作有些不順利,也罷,我先替大人去見見他。”
俞廉三對趙捕快說:“讓他們到會客廳吧,我來親自招唿他們。”現在是,北齊入侵的時候,知府裏麵有很多的隱秘,所以是不能讓李星群隨便進府的,萬一出現情報泄露的事情,大家誰都不好說,有了俞廉三的話後,趙捕快就去把李星群迎接進了府衙之中。路上趙捕快也是和李星群說了俞廉三的身份,有道是宰相門前七品官,更遑論師爺這樣能一直在知府大人麵前能說話的人了,所以該有的尊敬還是要有的。
李星群抱拳說:“見過俞先生。”俞廉三是吏,沒有官職在身,所以沒有必要行大禮,而且跪拜之類的大禮也是明清才有的,目前來說還沒有那麽多三跪九叩的大禮。
俞廉三也是抱拳說:“李大人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麵,但是我早就神往李大人很久了。”
李星群疑惑的說:“俞先生我不知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俞廉三解釋說:“哈哈,李大人去了那麽多次真定府,就一直拜訪吳知府大人,都不知道我們的存在嗎?真的是貴人多忘事。”
“陳知府?真定府?不會是陳升之大人吧?”
“嗬嗬,李大人終於記起來我家大人了。”
李星群急忙辯解說:“俞先生誤會了,我是去找過陳大人的,並不敢忘記陳大人。”
俞廉三擺擺手說:“嗬嗬,我就是開一個玩笑罷了,大人不要不用忙於解釋,我也知道大人多次想要拜訪我家大人,隻不過大人忙著自己的事情,都剛好錯開了而已。這些都是私事,不知道李大人過來有什麽事情?”
李星群迴答說:“實不相瞞,我是為了征用勞役的事情過來的。”
俞廉三迴答說:“李大人我也就給你說一個實話,這件事情主要是招撫使大人王安禮的主意,而且你們那麽多人,難道不應該出一些人嗎?”
李星群迴答說:“既然陳大人也算是故人,那我也就實話實說了吧,北齊的戰事挑動了這些人不該有的野心。所以絕對不能讓這些人來太原府,這才是我想說的話。”
俞廉三皺眉了,李星群說的情況他們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王安禮那邊又怎麽交代,俞廉三迴答說:“本來我還準備了不少的說辭,沒想到大人直接給我打直球。我還真不知道怎麽迴答了,那麽大人準備怎麽安排他們?”
“當然是除去首惡,安撫從者,到時候,我自然會安排那些人過來服勞役。不過人數可能不會太多。”
“為什麽?”
趙仲秋迴答說:“俞先生,我是李大人的師爺,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請你看看這個東西。”趙仲秋請出了一個盒子,盒子中有一份聖旨,這個聖旨是之前趙受益下給五台縣的,畢竟這一路想要修鐵路,需要沿途各地的朝廷配合,所以這才有了聖旨在,不過也會有很多問題,現在做法就是拖字訣,先修好好修的地方,等之後有機會升官了再說其他相對陌生的地方。
俞廉三恭敬的接過聖旨,這才知道了李星群的目的,俞廉三歎氣說:“雖然你有聖旨在,但是王安禮不會放棄那麽多人的勞動力的,有了這個聖旨我家大人那裏沒有問題,這樣吧,大人等著我家大人迴來之後,您和大人一起去王安禮那裏說說?”
李星群點頭說:“這是自然的,我就在這裏等著陳大人迴來。”然後幾人就開始閑聊一些話題,這方麵昭姬自然是最擅長的,在昭姬的努力下,準備好的禮物也是送了出去,送禮也是有訣竅的,不然貿然送禮的,不然別人擔心你是釣魚執法。
過了子時的時候,陳升之這才返迴了府衙之內,聽到了府衙的仆人稟報後,陳升之快步走到了大廳之內,俞廉三和昭姬還在滔滔不絕的說著話,李星群不由得佩服這些人的口才,難怪以前開會的時候,那些領導能說出三個大點,三個大點下麵三個小點,三個小點之下還有三個要點,三個要點之下還有……。陳升之進來之後,日常的行禮之後,陳升之了解了情況之後,也是皺眉說:“王安禮是新來的招撫使,對這裏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人總是會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我們過去給他解釋這件事情,他也隻會認為這件事情是我們找的理由。”
俞廉三迴答說:“這也是在下為難的地方,雖然李大人這裏有聖旨在,王安禮作為招撫使也有獨斷專行的權力,這個時候太原府是絕對不能亂的。”
陳升之皺眉說:“如果可以的話,能不能使用關門打狗的計策?”
俞廉三迴答說:“這個計策有一定的可行性,不過,這樣會不會太危險了。”
趙仲秋也是勸說道:“是的,陳大人我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危險的主意,還是沒有必要去做了吧。”
陳升之仔細打量趙仲秋一眼說:“先生是?為什麽先生看起來那麽的眼熟?”
趙仲秋淡然一笑說:“哈哈,大人說笑了,我隻是一個小小的師爺罷了。”陳升之仔細打量了趙仲秋之後,沒有糾纏在這個話題之上,陳升之對李星群說:
“李大人這樣吧,我帶你一起過去試試。”
李星群說:“那就多謝陳大人引路了。”陳升之看了一眼俞廉三,俞廉三點了點頭,陳升之就帶著李星群過去了,至於俞廉三和趙仲秋等人,是沒有資格去的,像李星群這樣的知縣換做平時都沒有資格拜見王安禮的,所以才有陳升之代為引薦的事情。很快的兩人連夜來到了王安禮的住所,王安禮是招撫使,類似於元帥這樣戰時特別設置的軍事長官,可以節製整個河東路的軍事大權。所以沒有固定的府衙,安置在一個很大的房子之內。
外麵的門童和陳升之商量了幾句話之後,陳升之就在門童的帶領下,兩人很快就到了王安禮的書房之內,王安禮正在端詳作戰圖,整個太原府的行軍圖都在那上麵,聽到了兩人進來之後說,王安禮這才迴頭看向兩人說:“我早就猜到你們會過來,雖然李知縣對我沒有什麽記憶,當初李知縣殿試的時候,我卻看到李知縣的風姿。”
“見過,王大人。”
“嗬嗬,如果我說王荊公是我的兄長,你還那麽規矩禮貌嗎?懿王世子現在就在陳知府那裏是嗎?”
陳升之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說:“哈哈,果然是他。隻不過為什麽跟著李大人過來的?”
李星群有些不知所措,王安禮率先解釋說:“因為世子殿下要去當師爺是吧,好了,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現在說說調兵的事情吧。”陳升之看向李星群,李星群知道陳升之的意思,長話短說大概講了一下事情的經過。
王安禮聽完李星群的匯報後,沒有直接迴答征兵的事情,問:“這一次北齊對我們大啟勢在必得。李知縣,我聽說你擊敗過北齊,你應該也稍微懂一些軍事是吧?你說說這一場戰鬥怎麽打?”
李星群想也沒想的迴答說:“迴稟王大人,他們現在勢在必得,氣勢大盛,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學作當初張遼守衛逍遙津,迎頭給他們一擊最好,但是!我們的哨所都被他們拔去,這個時候士氣低落,不適合主動發起戰爭,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守住太原府為好。”
王安禮點頭說:“有些見識,但是你的見識不多,有道是久守必失,你是沒有看到城裏士兵們的士氣,現在這樣的士氣,太原府是守不住的。必須要打贏他們一次,才能讓我們的士氣振作起來。”
李星群有些不知道王安禮的意思:“可是現在士氣不高怎麽主動攻擊北齊人。”
“朝廷的聖旨已經給你了,讓你擊殺3000敵軍不要忘記了,他們一路連勝下來,也是驕兵必敗。”
這一下李星群明白對方的意思了:“王大人我知道您的意思了,我這就迴去做準備。”
王安禮說:“6000太多了,給他們一共6000人的名額,讓他們進太原府之中就是了,我不介意多打一場勝仗。”
陳升之勸誡說:“王大人,你要做什麽事情?”
“請君入甕,關門打狗。”王安禮理所應當的迴答。
陳升之著急起來說:“可是這樣做的話,萬一他們將計就計,我們怎麽辦?太原府是絕對不能丟下的。”
王安禮轉頭對李星群說:“李知縣,你方才隻說了一半,給了他們一次教訓之後應該怎麽做?”
李星群想了一下說:“當初項羽圍困彭城,劉邦已經危在旦夕了,韓信繞後斬殺龍且,項羽不得不救,這才是最合理退敵的辦法。”
王安禮點頭說:“這樣還是不夠,這一次他們是拚了命來的,攻擊他們的後方沒有什麽大用,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聯合北方的那個國家,一舉攻下他們的首都,我不信他們不會不迴師救援。”
李星群皺眉說:“如果真的有那麽容易,楊家軍肯定會主動出兵。”
王安禮搖頭說:“天波府那些人老了,他們的想法都和陳知府一樣。”
李星群突然意識到什麽一般說:“大人的意思不會讓我去吧?”
王安禮迴答說:“我是節製整個河東路的招撫使,所有的兵馬都歸我節製,天波府的軍隊歸你,你敢去嗎?”
李星群深吸一口氣說:“嘶,屬下願意前往。隻不過我擔心他們高手的偷襲。”
“隻要你答應就好,你放心我已經和大啟朝廷的道境高手交待了,隻要他們敢出手一定能趕到,至於絕頂境武者,他們敢出現在正麵戰場上,是擋不住軍隊鐵騎的,當然也有可能會夜間襲殺為將者,我寫信一封會讓天波府出兩個絕頂境的武者。”
李星群問:“那大人讓帶多少人去。”
“你有1000騎兵,楊家軍能派出3000騎兵,我這裏給你1000騎兵,5000騎兵足夠你突襲北方了。”
“喏。”李星群抱拳說。
“好,好,好。”王安禮連說三個好。
“來者何人?”城門外的守衛看著快馬加鞭趕過來李星群三人。
李星群迴答說:“我是五台縣的知縣,到這裏公幹。”說完後,李星群丟出了手中的令牌。
城門的守衛接過了李星群的令牌後,大聲喊道:“放吊籃。”在這個守衛將領的命令下,一個大大的吊籃放了下來,李星群三人一起上了的吊籃上,李星群上了城門之後才發現守城的將領還是老熟人郭守文。
“見過郭將軍。”李星群抱拳說。
郭守文滿臉嚴肅的說:“你們過來是為了找陳大人的吧?”
李星群迴答說:“沒錯,我就是為了見他一麵的。”
郭守文說:“我這裏還要布置守城的事宜,你們也是經常過來的,就自己過去吧。”
“好,有勞郭將軍了。”說完後,李星群也不多說什麽廢話,收迴令牌之後,李星群三人就來到了太原府的府衙處。
“見過李大人,知府大人出去安排守城的工作去了,現在沒有在府裏。”好歹已經做了五台縣那麽多年知縣,來來迴迴也跑了不少次,府衙的捕頭們都是認識李星群的。
李星群客氣的說:“那不知道知府大人什麽時候迴來。”
“這就不一定了,大人這段時間迴來的時間不固定,一般來說都是接近子時,甚至子時之後才迴來,可能大人你要多等一會兒時間了。”
李星群問道:“我可以進去等待一下嗎?”
幾個人猶豫了一下說:“李大人稍等一下,我去問問師爺的意見可好?”
“這是自然的,如果師爺不同意的話,我也可以在府衙外等待。”
俞廉三就是陳升之師爺,也是陳升之從越州,哦,因為方臘造反的事件,改名為紹興。從紹興請來的師爺,趙捕快稟報說:“俞師爺,五台縣的知縣求見。”
俞廉三正在統籌太原府府庫財物錢糧,好安排守城事務的安排,這也是師爺應該做的工作,之前都是無奈被昭姬兼任了,現在有趙仲秋,就是趙仲秋在負責了。俞廉三放下手中賬本喃喃自語:“五台縣知縣?沒記錯的話,知府大人才讓他們出勞役吧,他們知縣那麽快就過來了,看來是征兵的工作有些不順利,也罷,我先替大人去見見他。”
俞廉三對趙捕快說:“讓他們到會客廳吧,我來親自招唿他們。”現在是,北齊入侵的時候,知府裏麵有很多的隱秘,所以是不能讓李星群隨便進府的,萬一出現情報泄露的事情,大家誰都不好說,有了俞廉三的話後,趙捕快就去把李星群迎接進了府衙之中。路上趙捕快也是和李星群說了俞廉三的身份,有道是宰相門前七品官,更遑論師爺這樣能一直在知府大人麵前能說話的人了,所以該有的尊敬還是要有的。
李星群抱拳說:“見過俞先生。”俞廉三是吏,沒有官職在身,所以沒有必要行大禮,而且跪拜之類的大禮也是明清才有的,目前來說還沒有那麽多三跪九叩的大禮。
俞廉三也是抱拳說:“李大人雖然我們是第一次見麵,但是我早就神往李大人很久了。”
李星群疑惑的說:“俞先生我不知道你這話是什麽意思?”
俞廉三解釋說:“哈哈,李大人去了那麽多次真定府,就一直拜訪吳知府大人,都不知道我們的存在嗎?真的是貴人多忘事。”
“陳知府?真定府?不會是陳升之大人吧?”
“嗬嗬,李大人終於記起來我家大人了。”
李星群急忙辯解說:“俞先生誤會了,我是去找過陳大人的,並不敢忘記陳大人。”
俞廉三擺擺手說:“嗬嗬,我就是開一個玩笑罷了,大人不要不用忙於解釋,我也知道大人多次想要拜訪我家大人,隻不過大人忙著自己的事情,都剛好錯開了而已。這些都是私事,不知道李大人過來有什麽事情?”
李星群迴答說:“實不相瞞,我是為了征用勞役的事情過來的。”
俞廉三迴答說:“李大人我也就給你說一個實話,這件事情主要是招撫使大人王安禮的主意,而且你們那麽多人,難道不應該出一些人嗎?”
李星群迴答說:“既然陳大人也算是故人,那我也就實話實說了吧,北齊的戰事挑動了這些人不該有的野心。所以絕對不能讓這些人來太原府,這才是我想說的話。”
俞廉三皺眉了,李星群說的情況他們也是有所了解的,但是王安禮那邊又怎麽交代,俞廉三迴答說:“本來我還準備了不少的說辭,沒想到大人直接給我打直球。我還真不知道怎麽迴答了,那麽大人準備怎麽安排他們?”
“當然是除去首惡,安撫從者,到時候,我自然會安排那些人過來服勞役。不過人數可能不會太多。”
“為什麽?”
趙仲秋迴答說:“俞先生,我是李大人的師爺,這件事情是有原因的。請你看看這個東西。”趙仲秋請出了一個盒子,盒子中有一份聖旨,這個聖旨是之前趙受益下給五台縣的,畢竟這一路想要修鐵路,需要沿途各地的朝廷配合,所以這才有了聖旨在,不過也會有很多問題,現在做法就是拖字訣,先修好好修的地方,等之後有機會升官了再說其他相對陌生的地方。
俞廉三恭敬的接過聖旨,這才知道了李星群的目的,俞廉三歎氣說:“雖然你有聖旨在,但是王安禮不會放棄那麽多人的勞動力的,有了這個聖旨我家大人那裏沒有問題,這樣吧,大人等著我家大人迴來之後,您和大人一起去王安禮那裏說說?”
李星群點頭說:“這是自然的,我就在這裏等著陳大人迴來。”然後幾人就開始閑聊一些話題,這方麵昭姬自然是最擅長的,在昭姬的努力下,準備好的禮物也是送了出去,送禮也是有訣竅的,不然貿然送禮的,不然別人擔心你是釣魚執法。
過了子時的時候,陳升之這才返迴了府衙之內,聽到了府衙的仆人稟報後,陳升之快步走到了大廳之內,俞廉三和昭姬還在滔滔不絕的說著話,李星群不由得佩服這些人的口才,難怪以前開會的時候,那些領導能說出三個大點,三個大點下麵三個小點,三個小點之下還有三個要點,三個要點之下還有……。陳升之進來之後,日常的行禮之後,陳升之了解了情況之後,也是皺眉說:“王安禮是新來的招撫使,對這裏的情況不是很了解,人總是會相信自己相信的事情,我們過去給他解釋這件事情,他也隻會認為這件事情是我們找的理由。”
俞廉三迴答說:“這也是在下為難的地方,雖然李大人這裏有聖旨在,王安禮作為招撫使也有獨斷專行的權力,這個時候太原府是絕對不能亂的。”
陳升之皺眉說:“如果可以的話,能不能使用關門打狗的計策?”
俞廉三迴答說:“這個計策有一定的可行性,不過,這樣會不會太危險了。”
趙仲秋也是勸說道:“是的,陳大人我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這樣危險的主意,還是沒有必要去做了吧。”
陳升之仔細打量趙仲秋一眼說:“先生是?為什麽先生看起來那麽的眼熟?”
趙仲秋淡然一笑說:“哈哈,大人說笑了,我隻是一個小小的師爺罷了。”陳升之仔細打量了趙仲秋之後,沒有糾纏在這個話題之上,陳升之對李星群說:
“李大人這樣吧,我帶你一起過去試試。”
李星群說:“那就多謝陳大人引路了。”陳升之看了一眼俞廉三,俞廉三點了點頭,陳升之就帶著李星群過去了,至於俞廉三和趙仲秋等人,是沒有資格去的,像李星群這樣的知縣換做平時都沒有資格拜見王安禮的,所以才有陳升之代為引薦的事情。很快的兩人連夜來到了王安禮的住所,王安禮是招撫使,類似於元帥這樣戰時特別設置的軍事長官,可以節製整個河東路的軍事大權。所以沒有固定的府衙,安置在一個很大的房子之內。
外麵的門童和陳升之商量了幾句話之後,陳升之就在門童的帶領下,兩人很快就到了王安禮的書房之內,王安禮正在端詳作戰圖,整個太原府的行軍圖都在那上麵,聽到了兩人進來之後說,王安禮這才迴頭看向兩人說:“我早就猜到你們會過來,雖然李知縣對我沒有什麽記憶,當初李知縣殿試的時候,我卻看到李知縣的風姿。”
“見過,王大人。”
“嗬嗬,如果我說王荊公是我的兄長,你還那麽規矩禮貌嗎?懿王世子現在就在陳知府那裏是嗎?”
陳升之露出果然如此的表情說:“哈哈,果然是他。隻不過為什麽跟著李大人過來的?”
李星群有些不知所措,王安禮率先解釋說:“因為世子殿下要去當師爺是吧,好了,我已經說的很明白了,現在說說調兵的事情吧。”陳升之看向李星群,李星群知道陳升之的意思,長話短說大概講了一下事情的經過。
王安禮聽完李星群的匯報後,沒有直接迴答征兵的事情,問:“這一次北齊對我們大啟勢在必得。李知縣,我聽說你擊敗過北齊,你應該也稍微懂一些軍事是吧?你說說這一場戰鬥怎麽打?”
李星群想也沒想的迴答說:“迴稟王大人,他們現在勢在必得,氣勢大盛,我認為最好的辦法應該是學作當初張遼守衛逍遙津,迎頭給他們一擊最好,但是!我們的哨所都被他們拔去,這個時候士氣低落,不適合主動發起戰爭,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守住太原府為好。”
王安禮點頭說:“有些見識,但是你的見識不多,有道是久守必失,你是沒有看到城裏士兵們的士氣,現在這樣的士氣,太原府是守不住的。必須要打贏他們一次,才能讓我們的士氣振作起來。”
李星群有些不知道王安禮的意思:“可是現在士氣不高怎麽主動攻擊北齊人。”
“朝廷的聖旨已經給你了,讓你擊殺3000敵軍不要忘記了,他們一路連勝下來,也是驕兵必敗。”
這一下李星群明白對方的意思了:“王大人我知道您的意思了,我這就迴去做準備。”
王安禮說:“6000太多了,給他們一共6000人的名額,讓他們進太原府之中就是了,我不介意多打一場勝仗。”
陳升之勸誡說:“王大人,你要做什麽事情?”
“請君入甕,關門打狗。”王安禮理所應當的迴答。
陳升之著急起來說:“可是這樣做的話,萬一他們將計就計,我們怎麽辦?太原府是絕對不能丟下的。”
王安禮轉頭對李星群說:“李知縣,你方才隻說了一半,給了他們一次教訓之後應該怎麽做?”
李星群想了一下說:“當初項羽圍困彭城,劉邦已經危在旦夕了,韓信繞後斬殺龍且,項羽不得不救,這才是最合理退敵的辦法。”
王安禮點頭說:“這樣還是不夠,這一次他們是拚了命來的,攻擊他們的後方沒有什麽大用,所以我們要做的事情聯合北方的那個國家,一舉攻下他們的首都,我不信他們不會不迴師救援。”
李星群皺眉說:“如果真的有那麽容易,楊家軍肯定會主動出兵。”
王安禮搖頭說:“天波府那些人老了,他們的想法都和陳知府一樣。”
李星群突然意識到什麽一般說:“大人的意思不會讓我去吧?”
王安禮迴答說:“我是節製整個河東路的招撫使,所有的兵馬都歸我節製,天波府的軍隊歸你,你敢去嗎?”
李星群深吸一口氣說:“嘶,屬下願意前往。隻不過我擔心他們高手的偷襲。”
“隻要你答應就好,你放心我已經和大啟朝廷的道境高手交待了,隻要他們敢出手一定能趕到,至於絕頂境武者,他們敢出現在正麵戰場上,是擋不住軍隊鐵騎的,當然也有可能會夜間襲殺為將者,我寫信一封會讓天波府出兩個絕頂境的武者。”
李星群問:“那大人讓帶多少人去。”
“你有1000騎兵,楊家軍能派出3000騎兵,我這裏給你1000騎兵,5000騎兵足夠你突襲北方了。”
“喏。”李星群抱拳說。
“好,好,好。”王安禮連說三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