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姬現在局勢怎麽樣了?”李星群見到昭姬之後,自顧自的找了一個位置坐下後,問道。
“現在局勢看你怎麽說了,其實都差別不多,反正我們五台縣經常被圍攻。”
“我是想知道他們是有多少人,戰鬥力如何?”
“人數的話,他們把家屬接迴去之後,你知道的,他們不像我們這樣還規定了士兵的歲數,可以說最年幼的14歲,最老的甚至有50歲的,這樣加起來,大概有足足4萬多人的軍隊,他們獲得太原府的軍備,還是有些戰鬥力,並沒有那些人說的那般弱小。”
李星群想了一想說:“剩下的那些呂宋人,昭姬你準備怎麽處理?”
“這也是我頭痛的地方,目前暫時用的方法是把他們限製在一塊地方,但是這樣做,一方麵那些呂宋人不高興,另外一方麵,隻要戰鬥就會有損傷,無論是那些人的家屬,或者受傷的將士本人都會對這些人產生惡意,現在已經出現多次的衝突事件了,那天接你的人裏麵不是已經和你抱怨了嗎。”
“我就說之前還好好的,為什麽迴來就變樣了,昭姬你這樣的處理方法也不錯,倉促之間,我可能很難做的比你好。如果這樣的話,最好的破局方法還是解決外麵的敵人,這樣內部的矛盾應該會降低不少。”
昭姬搖頭說:“我知道這一次北伐你們打了不少勝仗,不過還是不能小看這些人,這些人在呂宋島的時候就是常年戰鬥,並不缺少戰鬥經驗,最多缺少一些就是我們這樣軍團作戰的經驗,但是經過這半年磨合,他們也開始熟悉軍團作戰的流程了,我們的兵力守成富餘,進取很難。”
李星群問道的:“他們的騎兵多嗎?”
昭姬迴答說:“北齊不可能給他們多少的騎兵,所以多是一些輕騎兵,人數大概在3000人左右。”
“也就是說騎兵的數量比不上我們,現在城裏的庫存能夠支持打造出一支重騎兵出來嗎?”
“可能有些困難,不過可以試試。你之前的重裝騎兵裝備,在哪裏?”
李星群迴答說:“重騎兵裝備都交給了幽州城的人了,大官家是不是同意我們把裝備帶迴來的。這一次,方林和萬澤也是打著退役的名義才迴來了,都是去掉了裝備的。”
“確實,1000重騎兵的打造有些招搖了,你就快要去上海赴任了,你確定朝廷會允許你帶兵過去?畢竟名義上來說,你現在手下所有的騎兵都是朝廷的軍隊,到時候上海不屬於邊境,你也就沒有必要統兵了。”
“呃,杭州,臨安府的方臘不是也算敵人嗎?”
“臨安府的方臘算是起義軍,可是你想象一下,難道蘇州府那邊沒有自己的軍隊嗎?我大啟的規矩曆來都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大官家會同意你帶著邊境訓練了至少好幾年的軍隊,跟著你前往蘇州府嗎?”
“你說的也很有道理,那麽方澤和萬林等人既然是退役的軍人,協助守城應該是合理的吧?守城完了之後,他們繼續還鄉也是合理的吧?到時候這些人就先給他們安排到呂宋也並沒有什麽不合理的吧?”
“嘻嘻,你說的也沒錯,不過這件事情還是需要你來做,身為這裏的知縣,和軍隊實際領導者,他們是不是軍人是你來做的。不過我還是勸你一句,他們已經在這裏安營紮寨足足半年的時間了,該有的拒馬、陷馬坑之類的物事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你妄想用1000重騎兵直接衝陣,可能並麽有那麽容易。”
李星群沉吟了一下說:“總會有破敵的計策,不過就像你說的,他們在這裏根基已穩,沒有一次大的勝利,確實很難一舉消滅他們,而現在城裏的矛盾又是一個越來越危險的問題,你有什麽好的解決建議沒有?”
“把那些人集中在一起全殺了。是最簡單最好的解決辦法。”
“呃,我大概能想象你會這樣說,不過還是有些問題,現在城裏的呂宋人還剩多少?”
“並不算多,翁俊民他們已經陸陸續續的帶領自己部落的人離開了,蘇加諾他們也用計策調走他們的部落了,現在還剩下就是一些中立分子。”
“這些人有很厲害的人存在嗎?”
“沒有,多是一些拒絕部落號召的人,或者有一些是,他們部落留在這裏的暗手,我這裏大概隻能收集到3戶人是間諜,已經對他們重點監視了。”
李星群點頭說:“那麽換一個說法,其實這裏麵有一些人可以說是忠心我們的了,或者說他們的利益是不是和我們捆綁在一起了?”
昭姬沉吟了一下說:“可不是這個意思,他們離開了部落,在大啟這邊也算人生,沒有我們的支持,他們的立場會非常的尷尬。”
李星群點頭說:“所以其實沒有必要太過於防備他們,給他們解開警戒吧,外鬆內嚴,注意城內外的情況,說不定反而能夠收獲更多效果了。”
“引蛇出洞計策會不會用的太多了,會不會被他們將計就計了,畢竟我們兩邊戰鬥力差別很巨大。”
李星群反對說:“其實戰鬥力差距沒有那麽大,人數不是決定一場戰鬥絕對參數。”
昭姬說:“其實我還有一個看法,這些呂宋人的戰鬥力並不算差,我們有高牆的優勢,其實可以的讓這些呂宋人作為磨刀石,磨練我們軍隊的戰鬥力。”
李星群沉吟了一下說:“可是如果把他們作為磨刀石的話,城裏剩下的呂宋人就是一個問題,如果我不在還好,現在我迴來了,那些呂宋人肯定會對我們提出訴求。現在城裏啟人有多少?”
昭姬迴答說:“根據統計來說,現在城裏有一部分逃難過來的人,加上之前相州府過來的一下伶仃的災民,和之前收集過來的人,現在城內的啟人有22萬人左右,之前有10萬人的呂宋人,因為他們離開了,所以城裏的人相對之前來說反而減少了很多。”
“那些難民不願意過來,可能也是想著五台縣擋不住北齊軍隊的進攻吧?”
“沒錯,正是這樣,20多萬人目前來說也算是我們的極限了,再想引來更多的人過來,還需要更大的名聲。”
“嗯,這一點我明白的,算了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我要全力了解這半年的情況,畢竟離開那麽久,很多事情還沒有了解。”
“嗯,星群你現在重心還是在呂宋人那邊,把他們那邊解決好了剩下的問題不算大。”
李星群想了想說:“其實沒有那麽困難,既然我們有20萬人,把這些人安排一下,讓啟國的人監督他們就好了。”
昭姬搖頭說:“你這是走了快一年的時間,什麽都忘記了嗎?城裏的房子是要買的,這些呂宋人之前都是買到一起的,現在怎麽安排人監督他們?”
李星群點頭說:“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麽複雜,既然蘇加諾那些人都跑了,那麽他們的房子不應該是我們的房子嗎?城外的難民他們肯定是沒有足夠的錢財買房子的,這樣把他們安置到呂宋人的周邊不就能監督他們了嗎?與其我們派人盯這些人,不如讓那些百姓去監督他們。這也算發動民間的能力。”
昭姬點頭說:“嗯?這樣的方法也不錯,但是你不擔心住的過近的話,會出現矛盾嗎?”
李星群迴答說:“發生了矛盾自然有大啟的律法管理在,韓嚴法的優點,就是絕對不徇私舞弊,無論是啟國人還是呂宋人都能做到一視同仁。而且法律的本質本身就是維護穩定,呂宋人也屬於穩定的範疇之類。”
昭姬搖頭說:“這些是立場的問題,或許在我們看來,我們是公正的執行了法律,但是在百姓看來,我們就是偏袒了他們。”
“那又如何,我們五台縣的法律,罪犯是有疊加的,哪怕偷盜這樣的罪責,一旦累積到一定的次數,也能是流放的罪責,難道他們鬧,就不能抓起來嗎?”
“這樣那些人會不會兔死狐悲之下,聯合起來鬧事。”
“這一次我帶迴來的人足足2000多人,都是戰場百戰之兵,難道還怕不能對付他們,我們五台縣最初隻有幾百人,現在這些人嚴格來說都不是五台縣人,我沒有必要為了他們而讓步。”
聽到李星群的話,昭姬也是吃了一驚說:“可是大部分人鬧事,不是我們能夠承擔的。”
李星群搖頭說:“說句難聽的,這些人都是難民,難民死了不是就是死了嗎?誰能證明這些人不是死在北齊人的手裏麵。”
昭姬一愣說:“星群,你這是在北方經曆了什麽?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李星群迴答說:“肯定經曆了不少,不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什麽都考慮別人的想法,那麽永遠都做不成事情,我沒有義務去救治那些難民,那些難民也沒有資格和我提意見,那麽多城市的人壓根不會接納難民。”
昭姬皺眉說:“你這樣的想法很危險,一個人的想法終究是有限的,如果固執己見,很可能走上歪路。”
李星群迴答說:“我不是不聽人的意見,隻不過有些問題是無解的,難道真的要把呂宋人全都殺了?無限製討好的難民我們並不能收獲什麽實在的東西。”
昭姬點頭說:“或許你說的有道理吧。暫且就按照你說的去做吧。”
李星群點頭說:“謝謝昭姬的理解。”
昭姬搖頭說:“星群我隻是告訴你說,人的一生會經曆很多的事情,不要因為你的經曆忘記本來的自我,我隻能說到這裏了。”
“昭姬你說的是,但是我想說的,啟國人是人,呂宋人也是人。如果這些呂宋人的威脅不大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為難他們。”
“哼,你說的是,我承認我的眼光和你比起來差的太多了。”
李星群搖頭說:“如果可以我想救下所有的人,但是實際情況是根本沒有辦法做到的,那麽就隻能救下自己這邊的人,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化那些人,太浪費時間了。而人缺少的就是時間了,這是在大啟朝,沒有必要太過於講道理。”
“哼,你說的有道理,放開去做吧,我支持你。”昭姬先是一笑,隨後說道。
“那就謝謝昭姬的理解了。”當天下午時分,包圍呂宋人的軍隊緩緩撤離了,然後一些安置在帳篷之內的部分難民也被臨時安置到了已經搬走的呂宋人的房子之內,當然已經說明了是安置,想要擁有房子還是得自己花錢賺錢買,約定搬遷的日子是在2年的時間,如果兩年之內不能搬離,朝廷自然就會用武力收迴房子,當然這兩年的時間,他們返迴太原府之類的,也是不收錢的,看後麵他們自己的安排了,但是朝廷是絕對不會為難民買單的,在李星群這裏救濟一兩個月是救濟,不可能一直救濟他們的,李星群也是明白救急不救窮的道理,不是誰可憐誰有道理。
“大人真的是謝謝你們,老頭子差點以為就死在這裏麵了。”之前賣豆漿的老頭看到李星群,激動的上前打招唿說。
李星群安撫老人家說:“老人家你這話說的,之前是有些誤會,確實是我們沒有做到位,既然現在我迴來了,我也搞清楚了情況,答應您的事情肯定要做到的。”
老人家迴答說:“所以女人就是不能做主,太兇了,一點都不考慮我們。”
“嗬嗬,昭姬那裏也有一些苦衷,她畢竟不是這裏的直接領導,很多人都會不服氣,她也沒有資格去指責那些人,所以隻能這樣做,老人家對不起了,你們要怪就怪我吧,是我這個知縣沒有做到位。”李星群說完之後,深深的就要鞠躬下去。
“知縣大人你這可是折煞了老頭,老頭知道您的意思了,隻求以後可以過好日子就行了。”
“放心,當初把你們從呂宋接過來就是答應讓你們過好日子的。”
“喲,你們這些叛賊,怎麽被放出來了,五台縣的人都是幹什麽吃的。”一個刺耳的聲音在不遠的地方響起。
“現在局勢看你怎麽說了,其實都差別不多,反正我們五台縣經常被圍攻。”
“我是想知道他們是有多少人,戰鬥力如何?”
“人數的話,他們把家屬接迴去之後,你知道的,他們不像我們這樣還規定了士兵的歲數,可以說最年幼的14歲,最老的甚至有50歲的,這樣加起來,大概有足足4萬多人的軍隊,他們獲得太原府的軍備,還是有些戰鬥力,並沒有那些人說的那般弱小。”
李星群想了一想說:“剩下的那些呂宋人,昭姬你準備怎麽處理?”
“這也是我頭痛的地方,目前暫時用的方法是把他們限製在一塊地方,但是這樣做,一方麵那些呂宋人不高興,另外一方麵,隻要戰鬥就會有損傷,無論是那些人的家屬,或者受傷的將士本人都會對這些人產生惡意,現在已經出現多次的衝突事件了,那天接你的人裏麵不是已經和你抱怨了嗎。”
“我就說之前還好好的,為什麽迴來就變樣了,昭姬你這樣的處理方法也不錯,倉促之間,我可能很難做的比你好。如果這樣的話,最好的破局方法還是解決外麵的敵人,這樣內部的矛盾應該會降低不少。”
昭姬搖頭說:“我知道這一次北伐你們打了不少勝仗,不過還是不能小看這些人,這些人在呂宋島的時候就是常年戰鬥,並不缺少戰鬥經驗,最多缺少一些就是我們這樣軍團作戰的經驗,但是經過這半年磨合,他們也開始熟悉軍團作戰的流程了,我們的兵力守成富餘,進取很難。”
李星群問道的:“他們的騎兵多嗎?”
昭姬迴答說:“北齊不可能給他們多少的騎兵,所以多是一些輕騎兵,人數大概在3000人左右。”
“也就是說騎兵的數量比不上我們,現在城裏的庫存能夠支持打造出一支重騎兵出來嗎?”
“可能有些困難,不過可以試試。你之前的重裝騎兵裝備,在哪裏?”
李星群迴答說:“重騎兵裝備都交給了幽州城的人了,大官家是不是同意我們把裝備帶迴來的。這一次,方林和萬澤也是打著退役的名義才迴來了,都是去掉了裝備的。”
“確實,1000重騎兵的打造有些招搖了,你就快要去上海赴任了,你確定朝廷會允許你帶兵過去?畢竟名義上來說,你現在手下所有的騎兵都是朝廷的軍隊,到時候上海不屬於邊境,你也就沒有必要統兵了。”
“呃,杭州,臨安府的方臘不是也算敵人嗎?”
“臨安府的方臘算是起義軍,可是你想象一下,難道蘇州府那邊沒有自己的軍隊嗎?我大啟的規矩曆來都是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大官家會同意你帶著邊境訓練了至少好幾年的軍隊,跟著你前往蘇州府嗎?”
“你說的也很有道理,那麽方澤和萬林等人既然是退役的軍人,協助守城應該是合理的吧?守城完了之後,他們繼續還鄉也是合理的吧?到時候這些人就先給他們安排到呂宋也並沒有什麽不合理的吧?”
“嘻嘻,你說的也沒錯,不過這件事情還是需要你來做,身為這裏的知縣,和軍隊實際領導者,他們是不是軍人是你來做的。不過我還是勸你一句,他們已經在這裏安營紮寨足足半年的時間了,該有的拒馬、陷馬坑之類的物事都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你妄想用1000重騎兵直接衝陣,可能並麽有那麽容易。”
李星群沉吟了一下說:“總會有破敵的計策,不過就像你說的,他們在這裏根基已穩,沒有一次大的勝利,確實很難一舉消滅他們,而現在城裏的矛盾又是一個越來越危險的問題,你有什麽好的解決建議沒有?”
“把那些人集中在一起全殺了。是最簡單最好的解決辦法。”
“呃,我大概能想象你會這樣說,不過還是有些問題,現在城裏的呂宋人還剩多少?”
“並不算多,翁俊民他們已經陸陸續續的帶領自己部落的人離開了,蘇加諾他們也用計策調走他們的部落了,現在還剩下就是一些中立分子。”
“這些人有很厲害的人存在嗎?”
“沒有,多是一些拒絕部落號召的人,或者有一些是,他們部落留在這裏的暗手,我這裏大概隻能收集到3戶人是間諜,已經對他們重點監視了。”
李星群點頭說:“那麽換一個說法,其實這裏麵有一些人可以說是忠心我們的了,或者說他們的利益是不是和我們捆綁在一起了?”
昭姬沉吟了一下說:“可不是這個意思,他們離開了部落,在大啟這邊也算人生,沒有我們的支持,他們的立場會非常的尷尬。”
李星群點頭說:“所以其實沒有必要太過於防備他們,給他們解開警戒吧,外鬆內嚴,注意城內外的情況,說不定反而能夠收獲更多效果了。”
“引蛇出洞計策會不會用的太多了,會不會被他們將計就計了,畢竟我們兩邊戰鬥力差別很巨大。”
李星群反對說:“其實戰鬥力差距沒有那麽大,人數不是決定一場戰鬥絕對參數。”
昭姬說:“其實我還有一個看法,這些呂宋人的戰鬥力並不算差,我們有高牆的優勢,其實可以的讓這些呂宋人作為磨刀石,磨練我們軍隊的戰鬥力。”
李星群沉吟了一下說:“可是如果把他們作為磨刀石的話,城裏剩下的呂宋人就是一個問題,如果我不在還好,現在我迴來了,那些呂宋人肯定會對我們提出訴求。現在城裏啟人有多少?”
昭姬迴答說:“根據統計來說,現在城裏有一部分逃難過來的人,加上之前相州府過來的一下伶仃的災民,和之前收集過來的人,現在城內的啟人有22萬人左右,之前有10萬人的呂宋人,因為他們離開了,所以城裏的人相對之前來說反而減少了很多。”
“那些難民不願意過來,可能也是想著五台縣擋不住北齊軍隊的進攻吧?”
“沒錯,正是這樣,20多萬人目前來說也算是我們的極限了,再想引來更多的人過來,還需要更大的名聲。”
“嗯,這一點我明白的,算了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我要全力了解這半年的情況,畢竟離開那麽久,很多事情還沒有了解。”
“嗯,星群你現在重心還是在呂宋人那邊,把他們那邊解決好了剩下的問題不算大。”
李星群想了想說:“其實沒有那麽困難,既然我們有20萬人,把這些人安排一下,讓啟國的人監督他們就好了。”
昭姬搖頭說:“你這是走了快一年的時間,什麽都忘記了嗎?城裏的房子是要買的,這些呂宋人之前都是買到一起的,現在怎麽安排人監督他們?”
李星群點頭說:“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麽複雜,既然蘇加諾那些人都跑了,那麽他們的房子不應該是我們的房子嗎?城外的難民他們肯定是沒有足夠的錢財買房子的,這樣把他們安置到呂宋人的周邊不就能監督他們了嗎?與其我們派人盯這些人,不如讓那些百姓去監督他們。這也算發動民間的能力。”
昭姬點頭說:“嗯?這樣的方法也不錯,但是你不擔心住的過近的話,會出現矛盾嗎?”
李星群迴答說:“發生了矛盾自然有大啟的律法管理在,韓嚴法的優點,就是絕對不徇私舞弊,無論是啟國人還是呂宋人都能做到一視同仁。而且法律的本質本身就是維護穩定,呂宋人也屬於穩定的範疇之類。”
昭姬搖頭說:“這些是立場的問題,或許在我們看來,我們是公正的執行了法律,但是在百姓看來,我們就是偏袒了他們。”
“那又如何,我們五台縣的法律,罪犯是有疊加的,哪怕偷盜這樣的罪責,一旦累積到一定的次數,也能是流放的罪責,難道他們鬧,就不能抓起來嗎?”
“這樣那些人會不會兔死狐悲之下,聯合起來鬧事。”
“這一次我帶迴來的人足足2000多人,都是戰場百戰之兵,難道還怕不能對付他們,我們五台縣最初隻有幾百人,現在這些人嚴格來說都不是五台縣人,我沒有必要為了他們而讓步。”
聽到李星群的話,昭姬也是吃了一驚說:“可是大部分人鬧事,不是我們能夠承擔的。”
李星群搖頭說:“說句難聽的,這些人都是難民,難民死了不是就是死了嗎?誰能證明這些人不是死在北齊人的手裏麵。”
昭姬一愣說:“星群,你這是在北方經曆了什麽?為什麽會有這樣的想法?”
李星群迴答說:“肯定經曆了不少,不過我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什麽都考慮別人的想法,那麽永遠都做不成事情,我沒有義務去救治那些難民,那些難民也沒有資格和我提意見,那麽多城市的人壓根不會接納難民。”
昭姬皺眉說:“你這樣的想法很危險,一個人的想法終究是有限的,如果固執己見,很可能走上歪路。”
李星群迴答說:“我不是不聽人的意見,隻不過有些問題是無解的,難道真的要把呂宋人全都殺了?無限製討好的難民我們並不能收獲什麽實在的東西。”
昭姬點頭說:“或許你說的有道理吧。暫且就按照你說的去做吧。”
李星群點頭說:“謝謝昭姬的理解。”
昭姬搖頭說:“星群我隻是告訴你說,人的一生會經曆很多的事情,不要因為你的經曆忘記本來的自我,我隻能說到這裏了。”
“昭姬你說的是,但是我想說的,啟國人是人,呂宋人也是人。如果這些呂宋人的威脅不大的情況下,沒有必要為難他們。”
“哼,你說的是,我承認我的眼光和你比起來差的太多了。”
李星群搖頭說:“如果可以我想救下所有的人,但是實際情況是根本沒有辦法做到的,那麽就隻能救下自己這邊的人,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化那些人,太浪費時間了。而人缺少的就是時間了,這是在大啟朝,沒有必要太過於講道理。”
“哼,你說的有道理,放開去做吧,我支持你。”昭姬先是一笑,隨後說道。
“那就謝謝昭姬的理解了。”當天下午時分,包圍呂宋人的軍隊緩緩撤離了,然後一些安置在帳篷之內的部分難民也被臨時安置到了已經搬走的呂宋人的房子之內,當然已經說明了是安置,想要擁有房子還是得自己花錢賺錢買,約定搬遷的日子是在2年的時間,如果兩年之內不能搬離,朝廷自然就會用武力收迴房子,當然這兩年的時間,他們返迴太原府之類的,也是不收錢的,看後麵他們自己的安排了,但是朝廷是絕對不會為難民買單的,在李星群這裏救濟一兩個月是救濟,不可能一直救濟他們的,李星群也是明白救急不救窮的道理,不是誰可憐誰有道理。
“大人真的是謝謝你們,老頭子差點以為就死在這裏麵了。”之前賣豆漿的老頭看到李星群,激動的上前打招唿說。
李星群安撫老人家說:“老人家你這話說的,之前是有些誤會,確實是我們沒有做到位,既然現在我迴來了,我也搞清楚了情況,答應您的事情肯定要做到的。”
老人家迴答說:“所以女人就是不能做主,太兇了,一點都不考慮我們。”
“嗬嗬,昭姬那裏也有一些苦衷,她畢竟不是這裏的直接領導,很多人都會不服氣,她也沒有資格去指責那些人,所以隻能這樣做,老人家對不起了,你們要怪就怪我吧,是我這個知縣沒有做到位。”李星群說完之後,深深的就要鞠躬下去。
“知縣大人你這可是折煞了老頭,老頭知道您的意思了,隻求以後可以過好日子就行了。”
“放心,當初把你們從呂宋接過來就是答應讓你們過好日子的。”
“喲,你們這些叛賊,怎麽被放出來了,五台縣的人都是幹什麽吃的。”一個刺耳的聲音在不遠的地方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