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得知劉備率軍進入益州之後,劉璋心中滿是歡喜之情溢於言表,他立刻著手籌備相關事宜,準備以迎接馬超時那般迎劉備進入成都城。卻遭到了法正強烈的反對。
法正神色凝重地勸說道:“主公,劉備此人素有大誌,其弟張飛乃是萬人敵,如今雖稱援助我軍,但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馬超前來歸附,乃是孤家寡人,而劉備卻是帶著兵馬來的。若是輕易迎他入成都,猶如引狼入室,屆時這益州之地恐怕再無寧日。”
劉璋聞言在殿內來迴踱步,內心糾結不已。這時,一旁的黃權也站了出來:“孝直之言甚是,主公當早作決斷。”
劉璋長歎一聲:“此事容我再細細思量一番。”言罷 劉璋在大殿之上,望著殿外天空,眉頭緊皺,不知到底該如何抉擇。
法正向前一步,抱拳行禮道:“主公,時間緊迫,不容再拖。劉備率軍已然入川,每日接近成都。若再拖延,西川必亂。”
劉璋停下腳步,看向法正:“孝直,依你之見,當下該如何是好?”
法正眼神堅定:“主公可先派人假意迎接劉備,卻在途中設下伏兵,以兵力震懾於他,令他不敢輕舉妄動。尋機收繳其兵權。同時,加固城防,召集各路將領迴援成都。”
劉璋聽後,麵露猶豫之色:“此舉會不會激怒劉備,引發大戰?我本欲借劉備之力對抗劉翊,如此一來豈不是前功盡棄?”
法正搖頭道:“主公糊塗,劉備覬覦的乃是整個益州。如今唯有示強,或可保益州平安。”
劉璋手撫胡須,沉思良久。法正心中暗歎,知道劉璋生性優柔寡斷,恐難速決,然而此刻局勢危急,若再不行動,益州危矣。
許久之後,劉璋終於抬起頭說道:“孝直,你的法子太過冒險。劉備於我同乃漢室宗親,名聲在外,若是我無故伏擊於他,天下人定會恥笑我不義。況且,我已應允他入川相助,此時反悔,實非君子所為。”
法正焦急地再次進諫:“主公,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之勢,若不忍痛割舍些仁義之名,將有滅頂之災。”
劉璋擺了擺手,決然道:“我意已決,還是按原計劃迎劉備入成都。”
法正無奈地退下,暗自思忖主公此舉怕是要將益州拱手讓人。黃權見狀,仍不死心,上前勸道:“主公,還請三思啊。”
劉璋目光堅定:“吾觀劉備為人寬厚,定不會負我。不必多言。”
眾人見劉璋心意已定,隻能默默歎氣。數日後,劉備大軍臨近成都,劉璋親自率隊出城相迎,臉上洋溢著熱情與信任。
劉備進入成都後,劉璋大擺宴席招待。席間,劉璋向劉備訴說張任麵臨劉翊攻擊之事,懇請劉備出兵援助。劉備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全力相助。
幾日後,劉備稱病遲遲不肯出兵。法正求見劉璋,沉痛地說:“主公,劉備果然不出所料,拖病不肯出兵。可見其並不是真心輔助主公對抗劉翊。現在我們還有機會,隻要主公下令,趁他不備,將其拿下。”
劉璋聞得此言,頓時麵色慘白如紙,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口中喃喃道:“這……這怎麽可能?孝直啊,切不可如此魯莽衝動,玄德當真是身患重病,才未能如約出兵。”
然而,法正卻是心急如焚,他深知局勢緊迫,容不得絲毫耽擱。隻見他抱拳躬身,言辭懇切地繼續規勸道:“主公!眼下情況危急萬分,若再不果斷采取行動,恐怕便要錯失良機,追悔莫及呀!”
盡管法正苦苦相勸,但劉璋卻依舊固執己見,搖著頭不肯相信劉備會背叛自己。他心中始終對這位同宗兄弟抱有一絲信任和期望,堅信對方不會做出背信棄義之事。
於是,他堅決地擺手說道:“不行,我與玄德乃是兄弟,他斷無可能欺騙於我。”就這樣,劉璋一意孤行,不肯依法正之言拿下劉備。
法正眼見劉璋對於自己的良言相勸充耳不聞,心中暗自歎息不已。他深知繼續留在此地已然徒勞無功,無法改變劉璋固執己見的想法。
經過數日堅持不懈的苦苦勸諫之後,法正意識到一切努力皆是枉然。終於,在又一次勸說失敗後,法正懇請劉璋準許他離開成都,前往巴郡去協助張任。
劉璋看著眼前的法正,盡管並不認可法正對劉備的判斷,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應下了他的這一請求。
得到許可後的法正沒有絲毫耽擱,快馬加鞭地奔赴巴郡。當他抵達後,來不及稍作休整,法正便直奔張任營帳而去。
見到張任後,他顧不上寒暄,開門見山地將成都所發生之事一一詳述,並直言劉璋依舊堅信劉備並無二心。
張任聽完法正所言,不禁眉頭緊皺,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道:“主公為人寬厚仁慈,卻過於善良輕信他人,如此下去,必將釀成大禍啊!”
法正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憂慮。緊接著,他們圍坐在一起,開始仔細商討應對之策。
法正目光堅定地說:“如今局勢,唯有設局誘使漢中徐晃出兵,若能勝之,或可破其鋒芒,令劉備有所忌憚。”張任撫須沉思片刻後,緩緩點頭。
於是,張任大張旗鼓率軍返迴成都。法正則派人散布假消息,言說張任率主力返迴成都對抗劉備,而巴郡留有大量糧草軍備。
徐晃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不禁喜形於色,認為出兵巴郡的時機到了,正準備點起兵馬進攻巴郡,卻被張合勸住。
張合說道:“公明莫急,此事恐有蹊蹺。那張任那是不可多得到將才,怎會輕易露出如此破綻?”
徐晃道:“那張任已迴成都,此時巴郡必然空虛,此乃天賜良機,若錯失,豈不可惜?”
張合搖頭道:“不然,巴郡乃是對抗漢中的戰略要地,他們即便迴防成都,也不會輕易放棄巴郡防禦。我隻怕這是張任設下的圈套,故意引我們上鉤。”徐晃聽後心中猶豫起來。
徐晃沉默良久,說道:“儁乂說得不無道理,隻是若真是機會,就此錯過著實不甘。”
張合見狀,雙手抱拳道:“公明,我們不妨如此。你我各領一軍,分兩路進發。我軍緩行,暗中觀察。你領軍先行,若是遇伏,我便可及時救援;若真無埋伏,我再加速行軍前往會合,如此一來,萬無一失。”
徐晃聽聞此言,眼睛一亮,大笑道:“好計謀!既不貽誤戰機,又可防範風險。就依儁乂所言行事。”
於是,徐晃整頓兵馬迅速朝巴郡進發,一路上小心翼翼,時刻提防著四周動靜。而張合則率領另一路大軍,保持一定距離在後徐徐跟進。
徐晃大軍接近巴郡邊境,隻見前方山穀地勢險要,徐晃心中疑竇叢生,傳令全軍暫停前進,派出探子前去探查。就在這時,隻聽一陣鑼響,兩側山坡上旌旗林立,箭雨紛飛而下。
徐晃見勢不妙,心中暗叫不好,連忙揮舞手中兵器,撥打著如蝗般密集射來的箭矢,同時扯開嗓子大吼道:“諸位將士切勿驚慌失措!都隨本將奮勇向前衝殺,務必闖出這一條生路!”
可是,益州軍顯然早已精心謀劃,此時更是將無數滾木和礌石從山上推落而下。這些沉重的攻擊物帶著唿嘯之聲滾滾而來,砸向徐晃的軍隊。
刹那間,隻聽得慘唿聲此起彼伏,士兵們被砸得頭破血流、骨斷筋折,原本整齊有序的隊伍瞬間亂作一團,死傷不計其數。
正當徐晃率領殘部苦苦支撐之際,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喊殺聲。張合聽聞前方有變,心知徐晃遭遇埋伏,心急如焚之下,趕忙催促所率兵馬急速前來增援。隻見張合一馬當先,舞動長槍,率軍加入戰團。
益州軍眼見張合援軍趕到,其淩厲的攻勢不由得稍稍減弱了幾分。張合於混亂之中奮力廝殺,終於找到了滿身浴血的徐晃。他大聲唿喊道:“公明,此處地勢險要,我等速速突圍。”
徐晃滿臉不甘之色,恨恨地道:“也罷!今日就暫且退兵,待來日再尋戰機,報此一箭之仇!”說罷,兩人合兵一處,且戰且走,逐漸擺脫了敵軍的糾纏……
二人齊心協力地引領著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朝著包圍圈外奮勇衝殺而去。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不絕於耳,戰場上彌漫著濃濃的血腥之氣。
經過一番激戰後,他們總算是成功地甩掉了窮追不舍的敵軍。此時的徐晃滿身血汙,疲憊不堪,但他仍強打起精神。
對著身旁同樣狼狽不堪的張合抱拳施禮,並滿懷感激地道:“若非儁乂及時趕來營救我命休矣。恐釀成大禍!”
然而,還沒等張合來得及迴應徐晃這番話,一名神色慌張的親兵匆匆跑來稟報說:“啟稟將軍,漢中方麵派人傳來急報,說是遭到了益州軍的猛烈攻擊。”
聽到這個消息,張合與徐晃兩人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隻見徐晃眉頭緊皺,焦急地說道:“漢中乃要地,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必須立刻迴援!”
張合也深知事態緊急,毫不猶豫地點頭表示讚同,隨即開始迅速整頓那些殘存下來的士兵們。
片刻之後,兩人馬不停蹄地向著漢中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眾人都心急如焚,隻盼能夠盡快化解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
法正神色凝重地勸說道:“主公,劉備此人素有大誌,其弟張飛乃是萬人敵,如今雖稱援助我軍,但其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馬超前來歸附,乃是孤家寡人,而劉備卻是帶著兵馬來的。若是輕易迎他入成都,猶如引狼入室,屆時這益州之地恐怕再無寧日。”
劉璋聞言在殿內來迴踱步,內心糾結不已。這時,一旁的黃權也站了出來:“孝直之言甚是,主公當早作決斷。”
劉璋長歎一聲:“此事容我再細細思量一番。”言罷 劉璋在大殿之上,望著殿外天空,眉頭緊皺,不知到底該如何抉擇。
法正向前一步,抱拳行禮道:“主公,時間緊迫,不容再拖。劉備率軍已然入川,每日接近成都。若再拖延,西川必亂。”
劉璋停下腳步,看向法正:“孝直,依你之見,當下該如何是好?”
法正眼神堅定:“主公可先派人假意迎接劉備,卻在途中設下伏兵,以兵力震懾於他,令他不敢輕舉妄動。尋機收繳其兵權。同時,加固城防,召集各路將領迴援成都。”
劉璋聽後,麵露猶豫之色:“此舉會不會激怒劉備,引發大戰?我本欲借劉備之力對抗劉翊,如此一來豈不是前功盡棄?”
法正搖頭道:“主公糊塗,劉備覬覦的乃是整個益州。如今唯有示強,或可保益州平安。”
劉璋手撫胡須,沉思良久。法正心中暗歎,知道劉璋生性優柔寡斷,恐難速決,然而此刻局勢危急,若再不行動,益州危矣。
許久之後,劉璋終於抬起頭說道:“孝直,你的法子太過冒險。劉備於我同乃漢室宗親,名聲在外,若是我無故伏擊於他,天下人定會恥笑我不義。況且,我已應允他入川相助,此時反悔,實非君子所為。”
法正焦急地再次進諫:“主公,此一時彼一時,如今之勢,若不忍痛割舍些仁義之名,將有滅頂之災。”
劉璋擺了擺手,決然道:“我意已決,還是按原計劃迎劉備入成都。”
法正無奈地退下,暗自思忖主公此舉怕是要將益州拱手讓人。黃權見狀,仍不死心,上前勸道:“主公,還請三思啊。”
劉璋目光堅定:“吾觀劉備為人寬厚,定不會負我。不必多言。”
眾人見劉璋心意已定,隻能默默歎氣。數日後,劉備大軍臨近成都,劉璋親自率隊出城相迎,臉上洋溢著熱情與信任。
劉備進入成都後,劉璋大擺宴席招待。席間,劉璋向劉備訴說張任麵臨劉翊攻擊之事,懇請劉備出兵援助。劉備拍著胸脯保證,一定會全力相助。
幾日後,劉備稱病遲遲不肯出兵。法正求見劉璋,沉痛地說:“主公,劉備果然不出所料,拖病不肯出兵。可見其並不是真心輔助主公對抗劉翊。現在我們還有機會,隻要主公下令,趁他不備,將其拿下。”
劉璋聞得此言,頓時麵色慘白如紙,額頭上冷汗涔涔而下,身體不由自主地顫抖起來,口中喃喃道:“這……這怎麽可能?孝直啊,切不可如此魯莽衝動,玄德當真是身患重病,才未能如約出兵。”
然而,法正卻是心急如焚,他深知局勢緊迫,容不得絲毫耽擱。隻見他抱拳躬身,言辭懇切地繼續規勸道:“主公!眼下情況危急萬分,若再不果斷采取行動,恐怕便要錯失良機,追悔莫及呀!”
盡管法正苦苦相勸,但劉璋卻依舊固執己見,搖著頭不肯相信劉備會背叛自己。他心中始終對這位同宗兄弟抱有一絲信任和期望,堅信對方不會做出背信棄義之事。
於是,他堅決地擺手說道:“不行,我與玄德乃是兄弟,他斷無可能欺騙於我。”就這樣,劉璋一意孤行,不肯依法正之言拿下劉備。
法正眼見劉璋對於自己的良言相勸充耳不聞,心中暗自歎息不已。他深知繼續留在此地已然徒勞無功,無法改變劉璋固執己見的想法。
經過數日堅持不懈的苦苦勸諫之後,法正意識到一切努力皆是枉然。終於,在又一次勸說失敗後,法正懇請劉璋準許他離開成都,前往巴郡去協助張任。
劉璋看著眼前的法正,盡管並不認可法正對劉備的判斷,但最終還是點了點頭,應下了他的這一請求。
得到許可後的法正沒有絲毫耽擱,快馬加鞭地奔赴巴郡。當他抵達後,來不及稍作休整,法正便直奔張任營帳而去。
見到張任後,他顧不上寒暄,開門見山地將成都所發生之事一一詳述,並直言劉璋依舊堅信劉備並無二心。
張任聽完法正所言,不禁眉頭緊皺,長長地歎了一口氣道:“主公為人寬厚仁慈,卻過於善良輕信他人,如此下去,必將釀成大禍啊!”
法正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兩人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憂慮。緊接著,他們圍坐在一起,開始仔細商討應對之策。
法正目光堅定地說:“如今局勢,唯有設局誘使漢中徐晃出兵,若能勝之,或可破其鋒芒,令劉備有所忌憚。”張任撫須沉思片刻後,緩緩點頭。
於是,張任大張旗鼓率軍返迴成都。法正則派人散布假消息,言說張任率主力返迴成都對抗劉備,而巴郡留有大量糧草軍備。
徐晃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不禁喜形於色,認為出兵巴郡的時機到了,正準備點起兵馬進攻巴郡,卻被張合勸住。
張合說道:“公明莫急,此事恐有蹊蹺。那張任那是不可多得到將才,怎會輕易露出如此破綻?”
徐晃道:“那張任已迴成都,此時巴郡必然空虛,此乃天賜良機,若錯失,豈不可惜?”
張合搖頭道:“不然,巴郡乃是對抗漢中的戰略要地,他們即便迴防成都,也不會輕易放棄巴郡防禦。我隻怕這是張任設下的圈套,故意引我們上鉤。”徐晃聽後心中猶豫起來。
徐晃沉默良久,說道:“儁乂說得不無道理,隻是若真是機會,就此錯過著實不甘。”
張合見狀,雙手抱拳道:“公明,我們不妨如此。你我各領一軍,分兩路進發。我軍緩行,暗中觀察。你領軍先行,若是遇伏,我便可及時救援;若真無埋伏,我再加速行軍前往會合,如此一來,萬無一失。”
徐晃聽聞此言,眼睛一亮,大笑道:“好計謀!既不貽誤戰機,又可防範風險。就依儁乂所言行事。”
於是,徐晃整頓兵馬迅速朝巴郡進發,一路上小心翼翼,時刻提防著四周動靜。而張合則率領另一路大軍,保持一定距離在後徐徐跟進。
徐晃大軍接近巴郡邊境,隻見前方山穀地勢險要,徐晃心中疑竇叢生,傳令全軍暫停前進,派出探子前去探查。就在這時,隻聽一陣鑼響,兩側山坡上旌旗林立,箭雨紛飛而下。
徐晃見勢不妙,心中暗叫不好,連忙揮舞手中兵器,撥打著如蝗般密集射來的箭矢,同時扯開嗓子大吼道:“諸位將士切勿驚慌失措!都隨本將奮勇向前衝殺,務必闖出這一條生路!”
可是,益州軍顯然早已精心謀劃,此時更是將無數滾木和礌石從山上推落而下。這些沉重的攻擊物帶著唿嘯之聲滾滾而來,砸向徐晃的軍隊。
刹那間,隻聽得慘唿聲此起彼伏,士兵們被砸得頭破血流、骨斷筋折,原本整齊有序的隊伍瞬間亂作一團,死傷不計其數。
正當徐晃率領殘部苦苦支撐之際,忽然從遠處傳來一陣喊殺聲。張合聽聞前方有變,心知徐晃遭遇埋伏,心急如焚之下,趕忙催促所率兵馬急速前來增援。隻見張合一馬當先,舞動長槍,率軍加入戰團。
益州軍眼見張合援軍趕到,其淩厲的攻勢不由得稍稍減弱了幾分。張合於混亂之中奮力廝殺,終於找到了滿身浴血的徐晃。他大聲唿喊道:“公明,此處地勢險要,我等速速突圍。”
徐晃滿臉不甘之色,恨恨地道:“也罷!今日就暫且退兵,待來日再尋戰機,報此一箭之仇!”說罷,兩人合兵一處,且戰且走,逐漸擺脫了敵軍的糾纏……
二人齊心協力地引領著所剩無幾的殘兵敗將,朝著包圍圈外奮勇衝殺而去。一時間,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不絕於耳,戰場上彌漫著濃濃的血腥之氣。
經過一番激戰後,他們總算是成功地甩掉了窮追不舍的敵軍。此時的徐晃滿身血汙,疲憊不堪,但他仍強打起精神。
對著身旁同樣狼狽不堪的張合抱拳施禮,並滿懷感激地道:“若非儁乂及時趕來營救我命休矣。恐釀成大禍!”
然而,還沒等張合來得及迴應徐晃這番話,一名神色慌張的親兵匆匆跑來稟報說:“啟稟將軍,漢中方麵派人傳來急報,說是遭到了益州軍的猛烈攻擊。”
聽到這個消息,張合與徐晃兩人的臉色瞬間變得凝重起來,隻見徐晃眉頭緊皺,焦急地說道:“漢中乃要地,絕對不能有任何閃失,必須立刻迴援!”
張合也深知事態緊急,毫不猶豫地點頭表示讚同,隨即開始迅速整頓那些殘存下來的士兵們。
片刻之後,兩人馬不停蹄地向著漢中方向疾馳而去。一路上,眾人都心急如焚,隻盼能夠盡快化解這場突如其來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