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卡脖子與捶肚子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出發在即,馬崇義一把拉住謝彥,低聲說道:“老謝,臨陣受降這樣的大事,不是你我能夠決定的。”
“放心,攻取寒山寺,本就在計劃之內!”謝彥看了一眼正在包紮的曹雄,“若一切順利,暫留姓曹的性命,若敢偷奸耍滑,哼。”
“你小子,大半年不見,壞水更多了。”
“我哪裏是冒壞?試想,虎丘都駐地就在沿途,若曹雄能夠收攏部下,占領運河就能省事不少!”
運河,便是“京杭大運河”,隻是此時,還不叫這個名字,稱之為“南北大運河”更合理,馬崇義、謝彥要占領的,正是運河的“江南河段”(江南運河-蘇州段),北起鎮江、南至杭州,全長四百多公裏。
馬崇義自言自語:“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寒山寺外,水網繁密、碼頭林立,若能在此處站穩腳跟,直取閶門,相當於一隻手卡住了蘇州的喉嚨!”
謝彥說道:“何止如此?守住寒山寺,下遊河道,均無法通過運河周轉,大唐軍隊能堵死盤門,相當於另一隻手,捶蘇州的肚子!不得不說,陛下好算計!”
馬崇義張望,連綿不絕的“舟橋部隊”急行軍,海量輜重緊跟其後,有點緊張地說:“但願,陳愷達能及時趕到!”
“瞎操心,鎮江可是在我大唐手中!”
從鎮江到無錫,漫長的水路之上,絕不會又任何阻礙,隻要梁溪軍、天雄軍、撫州軍能夠順利打通“蘇州段”,陳愷達的四千鄱陽湖水軍,就能順利達到寒山寺外。
馬崇義穩了穩心神,一踹戰馬:“走!”
一路之上,果然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錢文奉將“防禦技能”全都點在了蘇州城池周邊,除去已經被滅掉的虎丘、姑蘇兩都,以及距離較遠的胥靈、寶帶兩都,另外四都人馬,六千多人,全都稱得上是蘇州幕府的直屬軍隊。
吳縣都,位於蘇州城中,一千五百人。
吳中都,位於蘇州城南,運河邊上,一千五百人。
徐相都,位於蘇州城東北角,一千五百人。
桐涇都,位於蘇州城西,護城河邊上,一千五百人。
城中府軍一萬五千人,加上中吳軍派遣的一千人。
蘇州城的總兵力,大約為兩萬五,這不包括“軍籍”上的鄉兵,隻要招唿一聲,蘇州就能全城皆兵!
同一時期,比蘇州大一倍還多的金陵,留守的正規軍隊隻有三萬多人。
事實上,強大的動員能力,這才是錢文奉的底氣!
而李煜的底氣,則是“戰爭係統規劃能力”,自己所學的物流專業知識,也終於派上了用場,他以現代人的思維,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原則貫徹得淋漓盡致。
很快,馬崇義、謝彥就見識到了,原來仗還能這麽打!
沿途,大量橋梁被破壞,堵塞住運河通道,“舟橋部隊”不僅能夠快速清理,還能運用各式各樣的器械,快速搭建簡易又兼顧的橋梁通道。
同時,隨軍的大量工匠,能夠利用廢棄材料,快速拚裝新的“填壕車”“浮橋”,大軍行程絲毫沒有影響。
一直到接近寒山寺之後,“順風順水”的局勢發生了變化,留守的虎丘、姑蘇都兵,以及駐紮在蘇州外圍水道的鄉兵,開始主動發起了進攻。
蘇州都兵、鄉兵憑借地理優勢,展開對唐軍的規模化攻擊,不得不服,吳越軍隊在內河水道、憑借小型舟船,戰鬥力十分強悍!
十幾人的小艇,快速穿插在商船臨時改造的戰艦周邊,專挑沒有防護的點下手,不少唐軍因為進展過於順利,吃了大虧!
甚至,吳越鄉兵憑借水性優勢,能夠潛入水中,鑿穿船底,等到船隻擱淺之後,再紛紛爬上去,與唐軍展開廝殺!
沿著運河前進的馬崇義、謝彥,一邊指揮陸地軍隊支援,一邊組織船上軍隊反擊,雙方在寒山寺北麵的多個泊船之處,展開了慘烈的近身搏殺。
“娘的,天雄軍也是水軍出身,怎麽到了內河不會打仗了?”謝彥一邊叫罵,一邊登上了船隻,吩咐手下:“去,把三聯床弩抬上來,換上片箭、錐箭!”
那年頭還沒有《武經總要》這本書。
床弩,也是在繳獲後周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發改造的,片箭算是南唐軍隊的原創,在三聯床弩中作為“主箭”使用,箭頭是一片羽毛或鐵鏟的形狀,不強調過於尖銳,發明初衷就是為了借助強大的機械力量,增加殺傷力。
謝彥親自操作鉸鏈,“軍備競爭”與“武器代差”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十張齊射!”
隨著緊繃的弓弦,突然間釋放,強大的彈性力量帶動箭矢,閃電流星一般飛向吳越鄉兵,小小的戰船。
“砰!”
肉眼可見,巨大的片箭一頭紮入船身,在撓性角度作用下,撬掉了一大塊木板!
“砰!”
片箭寬寬的刃,射在人的手臂上,不再是一個眼兒,鑽進去,而是像一把橫切的刀,整條手臂耷拉下來。
“重新裝填!”
眼見床弩的威力,謝彥也上頭了,立即,指揮身邊七八條商船,全都架起來床弩!
吳越鄉兵,本就是聞訊趕來的散兵遊勇,還以為唐軍打過來,劫掠一番,就會褪去,誰能想到竟然準備了這麽多“大殺器”?
倉皇之間,紛紛搖船後撤,謝彥見狀,安肯放過?
誰知,岸上的馬崇義將曹雄推了出來:“此處人馬,可是你的手下?”
“馬將軍,虎丘、姑蘇兩都留守皆有。”
“本將不想濫殺,你去吧。”
曹雄已然沒有退路,硬著頭皮,靠近高喊:“諸位兄弟,我乃虎丘鎮衛使曹雄,唐軍乃仁義之師,放下兵器、束手投降吧,保全性命要緊。”
一連喊了好幾遍,嗓子都啞了,吳越鄉兵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
不過,所有人都聽明白了,曹雄,你竟然投敵,好,你等著!
一邊狼狽逃竄,前往蘇州城中報告軍情,另一邊,下級軍官火速趕往了虎丘都,去捉拿曹雄、孟安的家人。
為啥孟安也算上,因為,不知道啊,你們倆一塊去的,肯定都投敵了啊!
血性這種東西,不是官位越高就越強烈,有時候恰恰相反。
就在謝彥、馬崇義率領唐軍,逐漸向寒山寺靠攏的過程中,一件意外發生,猝不及防的發生了。
寒山寺,起火了!
要知道,寒山寺並不隻是一處寺廟,就那麽幾間房,從張繼寫下《楓橋夜泊》,此後的一百多年內,名聲大陣,錢文奉治蘇州的時候,早就成了“著名景區”,僧人擴家樓房、庭院,向商人出租收息,為香客提供住宿,形成了規模
很大的建築群。
尤其江南運河與寒山寺院之間,有一處寬闊的水域,沿岸更是茶樓、酒肆、書軒等林立,每隔幾步就能登陸靠岸。
一把火點燃,整個運河都燒起來了!
謝彥所在船隻就快靠岸了,一見此情景,破口大罵:“吳越鼠輩!退,快退!”
火借風勢,熊熊燃起,一邊冷水,一邊火焰。
一艘裝滿攻城器械的商船,退得慢了一點,高溫之下,木頭燃燒起來,七八輛木幔車被卷入火海。
馬崇義也急了,仗還沒打,武器先燒了,這要是被林仁肇知道,肯定不會輕饒!
“退,快退!”
“快救火!”
唐軍陷入狼狽之際,吳越都兵、鄉兵趁機逃之夭夭,而這一把火,也相當於給蘇州城中的錢文奉,發出了危險警報。
“老謝,你守在此處,我領兵去搶占橫塘驛站!”
“多加小心!”
馬崇義黑著臉,也沒迴答,瞪了一眼騎在馬上的曹雄,讓他引路。
橫塘驛站,位於運河與胥江的交叉點,是一個“河心道”,四下荒涼,守在這裏之後,正對著蘇州城池西南的胥門碼頭,再往下一點,就是蘇州南大門,盤門!
一手卡脖子,一手捶肚子!
“放心,攻取寒山寺,本就在計劃之內!”謝彥看了一眼正在包紮的曹雄,“若一切順利,暫留姓曹的性命,若敢偷奸耍滑,哼。”
“你小子,大半年不見,壞水更多了。”
“我哪裏是冒壞?試想,虎丘都駐地就在沿途,若曹雄能夠收攏部下,占領運河就能省事不少!”
運河,便是“京杭大運河”,隻是此時,還不叫這個名字,稱之為“南北大運河”更合理,馬崇義、謝彥要占領的,正是運河的“江南河段”(江南運河-蘇州段),北起鎮江、南至杭州,全長四百多公裏。
馬崇義自言自語:“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鍾聲到客船。寒山寺外,水網繁密、碼頭林立,若能在此處站穩腳跟,直取閶門,相當於一隻手卡住了蘇州的喉嚨!”
謝彥說道:“何止如此?守住寒山寺,下遊河道,均無法通過運河周轉,大唐軍隊能堵死盤門,相當於另一隻手,捶蘇州的肚子!不得不說,陛下好算計!”
馬崇義張望,連綿不絕的“舟橋部隊”急行軍,海量輜重緊跟其後,有點緊張地說:“但願,陳愷達能及時趕到!”
“瞎操心,鎮江可是在我大唐手中!”
從鎮江到無錫,漫長的水路之上,絕不會又任何阻礙,隻要梁溪軍、天雄軍、撫州軍能夠順利打通“蘇州段”,陳愷達的四千鄱陽湖水軍,就能順利達到寒山寺外。
馬崇義穩了穩心神,一踹戰馬:“走!”
一路之上,果然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錢文奉將“防禦技能”全都點在了蘇州城池周邊,除去已經被滅掉的虎丘、姑蘇兩都,以及距離較遠的胥靈、寶帶兩都,另外四都人馬,六千多人,全都稱得上是蘇州幕府的直屬軍隊。
吳縣都,位於蘇州城中,一千五百人。
吳中都,位於蘇州城南,運河邊上,一千五百人。
徐相都,位於蘇州城東北角,一千五百人。
桐涇都,位於蘇州城西,護城河邊上,一千五百人。
城中府軍一萬五千人,加上中吳軍派遣的一千人。
蘇州城的總兵力,大約為兩萬五,這不包括“軍籍”上的鄉兵,隻要招唿一聲,蘇州就能全城皆兵!
同一時期,比蘇州大一倍還多的金陵,留守的正規軍隊隻有三萬多人。
事實上,強大的動員能力,這才是錢文奉的底氣!
而李煜的底氣,則是“戰爭係統規劃能力”,自己所學的物流專業知識,也終於派上了用場,他以現代人的思維,將“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原則貫徹得淋漓盡致。
很快,馬崇義、謝彥就見識到了,原來仗還能這麽打!
沿途,大量橋梁被破壞,堵塞住運河通道,“舟橋部隊”不僅能夠快速清理,還能運用各式各樣的器械,快速搭建簡易又兼顧的橋梁通道。
同時,隨軍的大量工匠,能夠利用廢棄材料,快速拚裝新的“填壕車”“浮橋”,大軍行程絲毫沒有影響。
一直到接近寒山寺之後,“順風順水”的局勢發生了變化,留守的虎丘、姑蘇都兵,以及駐紮在蘇州外圍水道的鄉兵,開始主動發起了進攻。
蘇州都兵、鄉兵憑借地理優勢,展開對唐軍的規模化攻擊,不得不服,吳越軍隊在內河水道、憑借小型舟船,戰鬥力十分強悍!
十幾人的小艇,快速穿插在商船臨時改造的戰艦周邊,專挑沒有防護的點下手,不少唐軍因為進展過於順利,吃了大虧!
甚至,吳越鄉兵憑借水性優勢,能夠潛入水中,鑿穿船底,等到船隻擱淺之後,再紛紛爬上去,與唐軍展開廝殺!
沿著運河前進的馬崇義、謝彥,一邊指揮陸地軍隊支援,一邊組織船上軍隊反擊,雙方在寒山寺北麵的多個泊船之處,展開了慘烈的近身搏殺。
“娘的,天雄軍也是水軍出身,怎麽到了內河不會打仗了?”謝彥一邊叫罵,一邊登上了船隻,吩咐手下:“去,把三聯床弩抬上來,換上片箭、錐箭!”
那年頭還沒有《武經總要》這本書。
床弩,也是在繳獲後周的基礎上,進一步研發改造的,片箭算是南唐軍隊的原創,在三聯床弩中作為“主箭”使用,箭頭是一片羽毛或鐵鏟的形狀,不強調過於尖銳,發明初衷就是為了借助強大的機械力量,增加殺傷力。
謝彥親自操作鉸鏈,“軍備競爭”與“武器代差”在這一刻,具象化了。
“十張齊射!”
隨著緊繃的弓弦,突然間釋放,強大的彈性力量帶動箭矢,閃電流星一般飛向吳越鄉兵,小小的戰船。
“砰!”
肉眼可見,巨大的片箭一頭紮入船身,在撓性角度作用下,撬掉了一大塊木板!
“砰!”
片箭寬寬的刃,射在人的手臂上,不再是一個眼兒,鑽進去,而是像一把橫切的刀,整條手臂耷拉下來。
“重新裝填!”
眼見床弩的威力,謝彥也上頭了,立即,指揮身邊七八條商船,全都架起來床弩!
吳越鄉兵,本就是聞訊趕來的散兵遊勇,還以為唐軍打過來,劫掠一番,就會褪去,誰能想到竟然準備了這麽多“大殺器”?
倉皇之間,紛紛搖船後撤,謝彥見狀,安肯放過?
誰知,岸上的馬崇義將曹雄推了出來:“此處人馬,可是你的手下?”
“馬將軍,虎丘、姑蘇兩都留守皆有。”
“本將不想濫殺,你去吧。”
曹雄已然沒有退路,硬著頭皮,靠近高喊:“諸位兄弟,我乃虎丘鎮衛使曹雄,唐軍乃仁義之師,放下兵器、束手投降吧,保全性命要緊。”
一連喊了好幾遍,嗓子都啞了,吳越鄉兵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
不過,所有人都聽明白了,曹雄,你竟然投敵,好,你等著!
一邊狼狽逃竄,前往蘇州城中報告軍情,另一邊,下級軍官火速趕往了虎丘都,去捉拿曹雄、孟安的家人。
為啥孟安也算上,因為,不知道啊,你們倆一塊去的,肯定都投敵了啊!
血性這種東西,不是官位越高就越強烈,有時候恰恰相反。
就在謝彥、馬崇義率領唐軍,逐漸向寒山寺靠攏的過程中,一件意外發生,猝不及防的發生了。
寒山寺,起火了!
要知道,寒山寺並不隻是一處寺廟,就那麽幾間房,從張繼寫下《楓橋夜泊》,此後的一百多年內,名聲大陣,錢文奉治蘇州的時候,早就成了“著名景區”,僧人擴家樓房、庭院,向商人出租收息,為香客提供住宿,形成了規模
很大的建築群。
尤其江南運河與寒山寺院之間,有一處寬闊的水域,沿岸更是茶樓、酒肆、書軒等林立,每隔幾步就能登陸靠岸。
一把火點燃,整個運河都燒起來了!
謝彥所在船隻就快靠岸了,一見此情景,破口大罵:“吳越鼠輩!退,快退!”
火借風勢,熊熊燃起,一邊冷水,一邊火焰。
一艘裝滿攻城器械的商船,退得慢了一點,高溫之下,木頭燃燒起來,七八輛木幔車被卷入火海。
馬崇義也急了,仗還沒打,武器先燒了,這要是被林仁肇知道,肯定不會輕饒!
“退,快退!”
“快救火!”
唐軍陷入狼狽之際,吳越都兵、鄉兵趁機逃之夭夭,而這一把火,也相當於給蘇州城中的錢文奉,發出了危險警報。
“老謝,你守在此處,我領兵去搶占橫塘驛站!”
“多加小心!”
馬崇義黑著臉,也沒迴答,瞪了一眼騎在馬上的曹雄,讓他引路。
橫塘驛站,位於運河與胥江的交叉點,是一個“河心道”,四下荒涼,守在這裏之後,正對著蘇州城池西南的胥門碼頭,再往下一點,就是蘇州南大門,盤門!
一手卡脖子,一手捶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