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中吳十二時辰·吳江風雨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臘月初十,天近子時。
從上燈時分開始,天地之間,就漸漸蒙上一層氤氳,屹立在蘇州高聳的城頭,遙望四野,尤其是太湖之濱的方向,則霧氣嫋嫋、煙霞渺渺,給人一種置身蓬萊仙境的體驗。
天徹底黑下來之後,淅淅瀝瀝的小雨,如牛毛、如發絲般地傾灑著,平日裏,江南冬雨帶來不少情趣,譬如,蘇州河道、運河揚波,花船高挑花燈,勾欄歌姬獻唱——
“惘然醉酒,醉酒放歌,不然秋月春風夜,爭那閑思往事何?”
如今,江南運河之上,沒有了吳儂軟語的歌聲,時不時地,會傳來磨刀的動靜。
一個人磨刀,不算什麽,最多聽起來刺耳。
一萬人一起磨刀呢?
刺啦——刺啦——刺啦——
這令人不安、毛骨悚然的聲音,似乎在預告給蘇州,最後一個平靜的夜晚,即將過去了。
子時一刻,風雨飄搖。
太湖之波,波瀾乍起。
淩波軍指揮副使王達屹立在搖晃的船頭之上,看看天,看看水,又看了看旁邊的副將、淩波軍都部署馬光惠,兩人的表情都極為肅穆,在極力克製之下,也難掩忐忑。
此刻,兩人都很清楚,他們將要完成“蘇州戰局”的最後一塊拚圖,奪下吳江!
吳江位於太湖之東、蘇州之南,大運河蜿蜒而過,不僅是蘇州的南大門,也是連通湖州、秀州(嘉興)的關鍵節點,可謂“水上虎牢關”。
退一步,拿不下吳江的話,意味著吳越大軍隨時能夠沿著運河,大舉支援,就算不能幫蘇州解圍,也能有效阻擋唐軍南下,什麽“滅國之戰”,就要止步於此了。
王達穩了穩心神,問道:“確定林都督已經包圍蘇州?”
“萬無一失。”
“(葑門)江南運河一段,封鎖到位?”
“陳愷達親率兩千鄱陽水軍,紮營十餘裏,且東至尹山湖、西到南石湖。”
“中吳軍的動靜呢?”
“孫承佑援軍前往蘇州途中,被申屠令堅阻擊打援,損失慘重,暫無威脅。”
馬光惠的所有迴答,都表明局勢有利於淩波軍,可王達聽完之後,喉結顫動地更厲害了,氣息也越發不穩定。
條件越好,壓力越大!
為啥呢? 想一下高考前夕,父母、親人會給你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好條件吧!
王、馬二人,就像是兩個考生,在他們前麵,南唐一流將領林仁肇、盧絳、桂卿等人,以及幾萬大軍為他們“打好基礎”,好比譚海洋、孫佳俊、潘展樂、你四個人去參加4x100遊泳比賽,前三個遊了399米,剩下最後一米讓你遊!
這最後的“一米”,就是攻下吳江!
要是打不下來……
王達冷不丁地抖了一下,不知道是冷,還是因為壓力大。
馬光惠近前,說道:“指揮使,時辰差不多了。”
“馬將軍,此一戰,不成功,便成仁!”
“全軍上下,必當死戰!”
王達一咬牙,迎著太湖的風浪,高聲喊道:“淩波軍,升帆搖櫓!”
咚——咚——咚——
三聲擂鼓,劍指吳江!
……
或許冥冥之中,真有心靈感應。
蘇州刺史府一側,藕園之中,錢文奉照例來到洗花舫上,他喜歡在蒙蒙細雨之中,賞荷花、觀歌舞、品美酒、談詩詞,順便還能為要建造的園林景觀,尋找到一點靈感。
可眼下,漆黑一片,殘荷敗花,再配上這淫雨霏霏,讓他產生了淒涼之感。
實際上啊,風景還是那片風景,變化的,隻是人的心境。
“什麽時辰了?”
近侍答道:“郡王,子時了。”
“子時……唐軍犯境,已經兩天三夜了,還有什麽是沒想到的……”
“郡王,是否要請範推官(範夢齡)?”
錢文奉煩躁地擺手,在白玉石雕刻的洗花舫上,踱來踱去,心頭總覺得不踏實——
五門的防禦,加強了;
城牆薄弱點,修複了;
城中的軍民,動員了;
唐軍新武器,研究了;
護城河水道,漲高了;
杭州錢俶處,求援了;
……
還有什麽?還有什麽!
仰頭之間,沉重地吐出一口白氣,發出沉重的歎息聲,驚動了隱匿在池塘深處的野禽,羽翅激烈地拍打著,逃離得無影無蹤。
“就連你們,也要逃嗎……本郡王,到底在擔心什麽?”
兩天三夜,足夠錢文奉清醒、鎮定下來了,也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充分消化。
從一開始,他就抱著“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的心理,因為,這裏是蘇州,不是天津。
南唐有多少實力,錢文奉是清楚的,李煜登基先後,確實做到了“開疆擴土”,不是因為你很強,是因為對手太弱了,比如“高賴子”。
連續用兵,你的國庫能剩下多少?
昔日,你爹連福州都進不來,你又哪兒來的勇氣,以為可以馬踏蘇州!
“筆墨伺候!”
近侍慌忙上前,攤開紙張、研化墨汁,錢文奉深唿吸、長吐氣,似乎要將胸中所有鬱悶排泄幹淨,一揮而就——
藕園夜雨展眉端,坐斷東南戰未闌。
四十繁華蘇州邑,三千劍甲照波寒。
父碑猶勒先王賜,子舸重披舊錦看。
不信胥江潮退去,唐寇浮屍作急湍!
扔下筆,連道三聲:“痛快!痛快!痛快!”
老錢,你是痛快了,吳江那邊,先是痛了,然後是快了,快玩完了。
吳江的風雨,比蘇州城要大一些,比太湖之上小一些。
自從習流軍折戟陽山之下,吳江防禦使、水師統軍使吳光遠就下令,嚴守吳江灣,輕易不得出戰!
手底下的三百多條船,是自己的底牌,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出動。
真要打,三山島、西山港還有大小戰船六百艘,你們先上!
吳光遠采取“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策略,也不算自私,畢竟,吳江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一旦出現岔子,別說錢俶,就是親爹都饒不了他。
吳光遠的親爹,叫吳程,曾經做過吳越宰相的,他是妥妥的官二代。
副將陳彧疑心很重,多次勸誡,讓吳光遠將戰船遷徙到西京灣,這裏原本是習流軍的駐地,如果南唐水軍偷襲,可以“中途截之”。
對此,吳光遠的答複是,一邊玩去吧。
習流軍剛全軍覆沒,你讓吳江軍去“鳩占鵲巢”,太不吉利了!
今夜,岸上細雨,湖上大雨,陳彧再度來找吳光遠,見麵之後,苦口婆心,分析蘇州麵臨的局勢。
“吳統軍,唐軍駐紮城外、毫無攻城意願,很顯然是想圍點打援,吳江是必爭之地!”
“本將知道,故而,在江南運河上布置重兵。”
陳彧心中暗罵,蠢蛋,要不是你爹比我爹厲害,真想一巴掌抽死你!
你在江南運河布置重兵,有個毛用?唐軍會從蘇州飛過去,到達湖州,然後從南向北,攻打吳江,再攻打蘇州?
“唐軍水師從太湖而來,若西京灣不設防,也應將戰船開出吳江灣,時刻做好迎戰準備。”
“又來了——”吳光遠不耐煩,“長興已破,你不知道?唐軍必然會從陸上進攻,迂迴到吳江!”
陳彧忍住怒火,說道:“若走陸路,唐軍就必須攻克湖州!吳統軍,若唐軍已經攻克湖州,還有必要攻打吳江嗎?直接南下,進犯杭州了!”
吳光遠火氣也上來了,這個陳彧,一直跟自己不對付!
“陳將軍,你說唐軍會從太湖而來?”
“必然!”
“如今臘月天氣,西風正緊,湖麵上波濤洶湧,誰敢橫渡太湖!”
說話間,外麵傳來了淒厲的風嘯聲。
陳彧一時語塞,跺了跺腳,憤然離去。
吳光遠說得不錯,這個季節,橫渡太湖不是明智之舉,可要沿著岸邊行軍,也很難到達吳江。
真的嗎?
淩波軍表示,你看不起誰呢!
從上燈時分開始,天地之間,就漸漸蒙上一層氤氳,屹立在蘇州高聳的城頭,遙望四野,尤其是太湖之濱的方向,則霧氣嫋嫋、煙霞渺渺,給人一種置身蓬萊仙境的體驗。
天徹底黑下來之後,淅淅瀝瀝的小雨,如牛毛、如發絲般地傾灑著,平日裏,江南冬雨帶來不少情趣,譬如,蘇州河道、運河揚波,花船高挑花燈,勾欄歌姬獻唱——
“惘然醉酒,醉酒放歌,不然秋月春風夜,爭那閑思往事何?”
如今,江南運河之上,沒有了吳儂軟語的歌聲,時不時地,會傳來磨刀的動靜。
一個人磨刀,不算什麽,最多聽起來刺耳。
一萬人一起磨刀呢?
刺啦——刺啦——刺啦——
這令人不安、毛骨悚然的聲音,似乎在預告給蘇州,最後一個平靜的夜晚,即將過去了。
子時一刻,風雨飄搖。
太湖之波,波瀾乍起。
淩波軍指揮副使王達屹立在搖晃的船頭之上,看看天,看看水,又看了看旁邊的副將、淩波軍都部署馬光惠,兩人的表情都極為肅穆,在極力克製之下,也難掩忐忑。
此刻,兩人都很清楚,他們將要完成“蘇州戰局”的最後一塊拚圖,奪下吳江!
吳江位於太湖之東、蘇州之南,大運河蜿蜒而過,不僅是蘇州的南大門,也是連通湖州、秀州(嘉興)的關鍵節點,可謂“水上虎牢關”。
退一步,拿不下吳江的話,意味著吳越大軍隨時能夠沿著運河,大舉支援,就算不能幫蘇州解圍,也能有效阻擋唐軍南下,什麽“滅國之戰”,就要止步於此了。
王達穩了穩心神,問道:“確定林都督已經包圍蘇州?”
“萬無一失。”
“(葑門)江南運河一段,封鎖到位?”
“陳愷達親率兩千鄱陽水軍,紮營十餘裏,且東至尹山湖、西到南石湖。”
“中吳軍的動靜呢?”
“孫承佑援軍前往蘇州途中,被申屠令堅阻擊打援,損失慘重,暫無威脅。”
馬光惠的所有迴答,都表明局勢有利於淩波軍,可王達聽完之後,喉結顫動地更厲害了,氣息也越發不穩定。
條件越好,壓力越大!
為啥呢? 想一下高考前夕,父母、親人會給你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好條件吧!
王、馬二人,就像是兩個考生,在他們前麵,南唐一流將領林仁肇、盧絳、桂卿等人,以及幾萬大軍為他們“打好基礎”,好比譚海洋、孫佳俊、潘展樂、你四個人去參加4x100遊泳比賽,前三個遊了399米,剩下最後一米讓你遊!
這最後的“一米”,就是攻下吳江!
要是打不下來……
王達冷不丁地抖了一下,不知道是冷,還是因為壓力大。
馬光惠近前,說道:“指揮使,時辰差不多了。”
“馬將軍,此一戰,不成功,便成仁!”
“全軍上下,必當死戰!”
王達一咬牙,迎著太湖的風浪,高聲喊道:“淩波軍,升帆搖櫓!”
咚——咚——咚——
三聲擂鼓,劍指吳江!
……
或許冥冥之中,真有心靈感應。
蘇州刺史府一側,藕園之中,錢文奉照例來到洗花舫上,他喜歡在蒙蒙細雨之中,賞荷花、觀歌舞、品美酒、談詩詞,順便還能為要建造的園林景觀,尋找到一點靈感。
可眼下,漆黑一片,殘荷敗花,再配上這淫雨霏霏,讓他產生了淒涼之感。
實際上啊,風景還是那片風景,變化的,隻是人的心境。
“什麽時辰了?”
近侍答道:“郡王,子時了。”
“子時……唐軍犯境,已經兩天三夜了,還有什麽是沒想到的……”
“郡王,是否要請範推官(範夢齡)?”
錢文奉煩躁地擺手,在白玉石雕刻的洗花舫上,踱來踱去,心頭總覺得不踏實——
五門的防禦,加強了;
城牆薄弱點,修複了;
城中的軍民,動員了;
唐軍新武器,研究了;
護城河水道,漲高了;
杭州錢俶處,求援了;
……
還有什麽?還有什麽!
仰頭之間,沉重地吐出一口白氣,發出沉重的歎息聲,驚動了隱匿在池塘深處的野禽,羽翅激烈地拍打著,逃離得無影無蹤。
“就連你們,也要逃嗎……本郡王,到底在擔心什麽?”
兩天三夜,足夠錢文奉清醒、鎮定下來了,也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充分消化。
從一開始,他就抱著“堅定守住、就有辦法”的心理,因為,這裏是蘇州,不是天津。
南唐有多少實力,錢文奉是清楚的,李煜登基先後,確實做到了“開疆擴土”,不是因為你很強,是因為對手太弱了,比如“高賴子”。
連續用兵,你的國庫能剩下多少?
昔日,你爹連福州都進不來,你又哪兒來的勇氣,以為可以馬踏蘇州!
“筆墨伺候!”
近侍慌忙上前,攤開紙張、研化墨汁,錢文奉深唿吸、長吐氣,似乎要將胸中所有鬱悶排泄幹淨,一揮而就——
藕園夜雨展眉端,坐斷東南戰未闌。
四十繁華蘇州邑,三千劍甲照波寒。
父碑猶勒先王賜,子舸重披舊錦看。
不信胥江潮退去,唐寇浮屍作急湍!
扔下筆,連道三聲:“痛快!痛快!痛快!”
老錢,你是痛快了,吳江那邊,先是痛了,然後是快了,快玩完了。
吳江的風雨,比蘇州城要大一些,比太湖之上小一些。
自從習流軍折戟陽山之下,吳江防禦使、水師統軍使吳光遠就下令,嚴守吳江灣,輕易不得出戰!
手底下的三百多條船,是自己的底牌,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出動。
真要打,三山島、西山港還有大小戰船六百艘,你們先上!
吳光遠采取“死道友不死貧道”的策略,也不算自私,畢竟,吳江的戰略位置太重要了,一旦出現岔子,別說錢俶,就是親爹都饒不了他。
吳光遠的親爹,叫吳程,曾經做過吳越宰相的,他是妥妥的官二代。
副將陳彧疑心很重,多次勸誡,讓吳光遠將戰船遷徙到西京灣,這裏原本是習流軍的駐地,如果南唐水軍偷襲,可以“中途截之”。
對此,吳光遠的答複是,一邊玩去吧。
習流軍剛全軍覆沒,你讓吳江軍去“鳩占鵲巢”,太不吉利了!
今夜,岸上細雨,湖上大雨,陳彧再度來找吳光遠,見麵之後,苦口婆心,分析蘇州麵臨的局勢。
“吳統軍,唐軍駐紮城外、毫無攻城意願,很顯然是想圍點打援,吳江是必爭之地!”
“本將知道,故而,在江南運河上布置重兵。”
陳彧心中暗罵,蠢蛋,要不是你爹比我爹厲害,真想一巴掌抽死你!
你在江南運河布置重兵,有個毛用?唐軍會從蘇州飛過去,到達湖州,然後從南向北,攻打吳江,再攻打蘇州?
“唐軍水師從太湖而來,若西京灣不設防,也應將戰船開出吳江灣,時刻做好迎戰準備。”
“又來了——”吳光遠不耐煩,“長興已破,你不知道?唐軍必然會從陸上進攻,迂迴到吳江!”
陳彧忍住怒火,說道:“若走陸路,唐軍就必須攻克湖州!吳統軍,若唐軍已經攻克湖州,還有必要攻打吳江嗎?直接南下,進犯杭州了!”
吳光遠火氣也上來了,這個陳彧,一直跟自己不對付!
“陳將軍,你說唐軍會從太湖而來?”
“必然!”
“如今臘月天氣,西風正緊,湖麵上波濤洶湧,誰敢橫渡太湖!”
說話間,外麵傳來了淒厲的風嘯聲。
陳彧一時語塞,跺了跺腳,憤然離去。
吳光遠說得不錯,這個季節,橫渡太湖不是明智之舉,可要沿著岸邊行軍,也很難到達吳江。
真的嗎?
淩波軍表示,你看不起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