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大決戰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論斷王朝興亡的是否、對錯、可能與不可能,等等,這些問題,屬於曆史學家的工作範疇。
在“季唐”這個概念被提出之後,必然有人會質疑,作為穿越者的李煜能否滅掉吳越,這其中,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問題。
然而,可以從一個最直觀的角度去看,也就是曆史真實的案例。
至正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啟動了“平定江南”的最後戰役,他的對手是張士誠。
朱元璋采取的策略,就是兵出常潤,先以“攻打蘇州”為幌子,進行包圍、分割,剪除外圍據點,實則,主要兵力針對長興、湖州,同時,充分利用運河優勢,對杭州形成威脅。
在朱元璋看來,湖州、杭州就是江南張士誠勢力的“左膀右臂”,蘇州是“腦袋”,先控製手臂、再斬掉頭顱。
最關鍵的一場仗,是常遇春攻打平望,也就是吳江平望鎮的江南運河段,這裏,相當於“人體軀幹大動脈”!
至於越州,相當於“腹腔”,台州、溫州、睦州、福州等地,就是肢體末梢,可以慢慢消滅。
換句話說,在當下局勢之中,整個吳越,就像是一個人被勒住了脖子,一雙大手,正在發力!
發力者,李煜也。
臘月十五,常州府中。
當看到“吳江大捷”四個字,李煜如釋重負,連日來緊繃的神經突然鬆弛了,整個人跌坐在椅子上。
一旁,正在協助分析戰況的劉政諮、禹萬誠兩人,一開始嚇得不輕,以為出了什麽大變故,然後就發現不對勁,皇帝嘴角咧著,大口喘氣,渾身顫抖,跟發了羊癲瘋一樣。
“哈哈哈!吳江大捷,錢文奉,你完了!”
吳江破、蘇州滅!
李煜無法抑製激動,一下子“暴露本性”,身著龍袍,頭戴金冠,跟個猴子一樣,從桌案上跳了過來,摟著劉政諮、禹萬誠的脖子又蹦又扭。
“咱老百姓,今兒真啊麽真高興!”
劉、禹二人,嚇得一動不敢動,彎腰低頭、戰戰兢兢,完了,皇帝瘋了。
奏表上說什麽?吳江大捷?
“陛下,可是淩波軍攻打的吳江縣?”
“正是!”
“如此說來,江南運河被切斷了?”
“正是!”
“恭賀陛下!”
李煜摟著倆人的脖子,指揮:“腳,左、右、左,跟著我來,今兒真啊麽真高興……”
就在這時,門外又進來一人,起居舍人、貼身太監燭慶,手裏托著一份奏表,邊走邊說:“陛下,前方軍情急奏……”
眼見一個皇帝、兩個大臣,三人勾肩搭背,四人麵麵相覷,驚得五官驚訝,六神無主!
頓時,燭慶心裏酸溜溜的,自己也生的眉清目秀,又年輕水嫩,皇帝需要,可以找我嘛……怎麽摟著這倆人?
李煜還在興頭上,根本就沒在意,一把抓過奏表,看完之後,先是低頭深唿吸,然後伸展雙臂、緩緩吐氣,從胸腔裏迸發出一個字——
“爽!”
一迴頭,看著劉政諮、禹萬誠,這倆人下意識地後退一步!
“陛……陛下,戰況,究竟如何?”
李煜情緒抒發完了,立即意識到,自己太失態了。
他趕緊整理了一下衣服,傲然地說道:“鄭彥華上表,湖州收複!生擒錢弘偓、杜建孚等吳越將領一十三人!”
劉、禹兩人一聽,瞳孔極速放大,怪不得皇帝如此興奮、癲狂。
湖州破、吳越滅!
自錢鏐創立吳越之後,三代五王,可謂勵精圖治,若深論起來,最大的成就絕非“杭越二州”,而是太湖平原。
侍奉中原王朝,不是一句空話,要給錢、給物、給糧、給人,“環太湖農業區”究竟貢獻了多少?沒辦法統計。
舉個例子,可見一斑:曆史上,郭榮曆次南征,隻要後周軍隊一過淮河,錢俶都需要提供補充,僅“常州之戰”一次,被柴克宏打敗之後,“周師渡淮,俶乃盡括國中丁兵益民,使邵可遷等以戰船四百艘、水軍一萬七千人至於通州以會期。”
《新五代十·越世家第七》的這段描述,雖然遊“盡括國中”四個字,但可以肯定,在常州附近打仗,又能快速會師在南通,這一萬七千人,絕對不會是“杭越子弟”,大概率是太湖附近的老百姓。
人都去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自然一切都要提供。
如今,錢俶失去了湖州這個“大血包”,看你還能支持多久!
劉政諮也難掩興奮,快速思量一下,說道:“陛下,運河在手、湖州在握,時機難得!應立即整頓兵馬,南下攻打杭州,否則,錢俶一旦反應過來……”
“劉卿,你以為錢俶沒有反應過來?”
李煜恢複姿態,重新坐定,緩緩說道:“我軍進攻如此迅速,一是采取了閃擊戰法,二是趁著佳節時期,這才讓吳越諸多將領措手不及,如今,已經過了七日,杭州怎麽可能收不到消息?”
禹萬誠:“湖、杭二州之間,不僅有運河,東至東海灣(杭州灣),皆為平原地形,杭、秀、越三州兵馬集結北上,隻需一天,就能進入湖州境內。”
李煜點頭:“預計不錯的話,最多兩日,吳越的大反攻就要開始了。”
劉政諮:“陛下的意思是,據城而守?”
以湖州、烏程兩座城池為基礎,與吳江縣形成“犄角之勢”,以阻擋吳越大軍北上,確實是比較穩妥、比較安全的。
“不行,這樣一來,雙方陷入對峙,閃擊戰就白打了,時日一長,對我大唐不利。”
對方瘋狂反撲,己方不守城池,那要怎麽做?
李煜拿起筆,在紙上畫了幾下,招唿劉政諮、禹萬誠近前觀看。
“這裏是江南運河……”
“這裏是龍須溪……”
“這裏是西塘河……”
“德清已被清淮軍控製,東林、菱湖、和富、善鏈、石門等十三鎮,就在其間!”
“杭越方麵,出兵必走江南運河,但要支援湖州,就隻能在這個區域登陸,重新集結兵力。”
“朕要抽調清淮軍、寧國軍、淩波軍、鄱陽軍、婺源勇、衛聖軍、天策軍各部兵馬,在這裏投入四到五萬兵力,屆時,吳越鎮東、靜海、鎮海、武勝、彰武等各部鎮軍,以及杭州八都兵,也會被擠壓與此!”
李煜扔下筆,輕描淡寫地說了三個字:“大決戰!”
在“季唐”這個概念被提出之後,必然有人會質疑,作為穿越者的李煜能否滅掉吳越,這其中,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等諸多領域的問題。
然而,可以從一個最直觀的角度去看,也就是曆史真實的案例。
至正十六年,公元1366年,朱元璋啟動了“平定江南”的最後戰役,他的對手是張士誠。
朱元璋采取的策略,就是兵出常潤,先以“攻打蘇州”為幌子,進行包圍、分割,剪除外圍據點,實則,主要兵力針對長興、湖州,同時,充分利用運河優勢,對杭州形成威脅。
在朱元璋看來,湖州、杭州就是江南張士誠勢力的“左膀右臂”,蘇州是“腦袋”,先控製手臂、再斬掉頭顱。
最關鍵的一場仗,是常遇春攻打平望,也就是吳江平望鎮的江南運河段,這裏,相當於“人體軀幹大動脈”!
至於越州,相當於“腹腔”,台州、溫州、睦州、福州等地,就是肢體末梢,可以慢慢消滅。
換句話說,在當下局勢之中,整個吳越,就像是一個人被勒住了脖子,一雙大手,正在發力!
發力者,李煜也。
臘月十五,常州府中。
當看到“吳江大捷”四個字,李煜如釋重負,連日來緊繃的神經突然鬆弛了,整個人跌坐在椅子上。
一旁,正在協助分析戰況的劉政諮、禹萬誠兩人,一開始嚇得不輕,以為出了什麽大變故,然後就發現不對勁,皇帝嘴角咧著,大口喘氣,渾身顫抖,跟發了羊癲瘋一樣。
“哈哈哈!吳江大捷,錢文奉,你完了!”
吳江破、蘇州滅!
李煜無法抑製激動,一下子“暴露本性”,身著龍袍,頭戴金冠,跟個猴子一樣,從桌案上跳了過來,摟著劉政諮、禹萬誠的脖子又蹦又扭。
“咱老百姓,今兒真啊麽真高興!”
劉、禹二人,嚇得一動不敢動,彎腰低頭、戰戰兢兢,完了,皇帝瘋了。
奏表上說什麽?吳江大捷?
“陛下,可是淩波軍攻打的吳江縣?”
“正是!”
“如此說來,江南運河被切斷了?”
“正是!”
“恭賀陛下!”
李煜摟著倆人的脖子,指揮:“腳,左、右、左,跟著我來,今兒真啊麽真高興……”
就在這時,門外又進來一人,起居舍人、貼身太監燭慶,手裏托著一份奏表,邊走邊說:“陛下,前方軍情急奏……”
眼見一個皇帝、兩個大臣,三人勾肩搭背,四人麵麵相覷,驚得五官驚訝,六神無主!
頓時,燭慶心裏酸溜溜的,自己也生的眉清目秀,又年輕水嫩,皇帝需要,可以找我嘛……怎麽摟著這倆人?
李煜還在興頭上,根本就沒在意,一把抓過奏表,看完之後,先是低頭深唿吸,然後伸展雙臂、緩緩吐氣,從胸腔裏迸發出一個字——
“爽!”
一迴頭,看著劉政諮、禹萬誠,這倆人下意識地後退一步!
“陛……陛下,戰況,究竟如何?”
李煜情緒抒發完了,立即意識到,自己太失態了。
他趕緊整理了一下衣服,傲然地說道:“鄭彥華上表,湖州收複!生擒錢弘偓、杜建孚等吳越將領一十三人!”
劉、禹兩人一聽,瞳孔極速放大,怪不得皇帝如此興奮、癲狂。
湖州破、吳越滅!
自錢鏐創立吳越之後,三代五王,可謂勵精圖治,若深論起來,最大的成就絕非“杭越二州”,而是太湖平原。
侍奉中原王朝,不是一句空話,要給錢、給物、給糧、給人,“環太湖農業區”究竟貢獻了多少?沒辦法統計。
舉個例子,可見一斑:曆史上,郭榮曆次南征,隻要後周軍隊一過淮河,錢俶都需要提供補充,僅“常州之戰”一次,被柴克宏打敗之後,“周師渡淮,俶乃盡括國中丁兵益民,使邵可遷等以戰船四百艘、水軍一萬七千人至於通州以會期。”
《新五代十·越世家第七》的這段描述,雖然遊“盡括國中”四個字,但可以肯定,在常州附近打仗,又能快速會師在南通,這一萬七千人,絕對不會是“杭越子弟”,大概率是太湖附近的老百姓。
人都去了,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自然一切都要提供。
如今,錢俶失去了湖州這個“大血包”,看你還能支持多久!
劉政諮也難掩興奮,快速思量一下,說道:“陛下,運河在手、湖州在握,時機難得!應立即整頓兵馬,南下攻打杭州,否則,錢俶一旦反應過來……”
“劉卿,你以為錢俶沒有反應過來?”
李煜恢複姿態,重新坐定,緩緩說道:“我軍進攻如此迅速,一是采取了閃擊戰法,二是趁著佳節時期,這才讓吳越諸多將領措手不及,如今,已經過了七日,杭州怎麽可能收不到消息?”
禹萬誠:“湖、杭二州之間,不僅有運河,東至東海灣(杭州灣),皆為平原地形,杭、秀、越三州兵馬集結北上,隻需一天,就能進入湖州境內。”
李煜點頭:“預計不錯的話,最多兩日,吳越的大反攻就要開始了。”
劉政諮:“陛下的意思是,據城而守?”
以湖州、烏程兩座城池為基礎,與吳江縣形成“犄角之勢”,以阻擋吳越大軍北上,確實是比較穩妥、比較安全的。
“不行,這樣一來,雙方陷入對峙,閃擊戰就白打了,時日一長,對我大唐不利。”
對方瘋狂反撲,己方不守城池,那要怎麽做?
李煜拿起筆,在紙上畫了幾下,招唿劉政諮、禹萬誠近前觀看。
“這裏是江南運河……”
“這裏是龍須溪……”
“這裏是西塘河……”
“德清已被清淮軍控製,東林、菱湖、和富、善鏈、石門等十三鎮,就在其間!”
“杭越方麵,出兵必走江南運河,但要支援湖州,就隻能在這個區域登陸,重新集結兵力。”
“朕要抽調清淮軍、寧國軍、淩波軍、鄱陽軍、婺源勇、衛聖軍、天策軍各部兵馬,在這裏投入四到五萬兵力,屆時,吳越鎮東、靜海、鎮海、武勝、彰武等各部鎮軍,以及杭州八都兵,也會被擠壓與此!”
李煜扔下筆,輕描淡寫地說了三個字:“大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