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湖州戰役·誤判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整個戰場是一個平靜的水麵,一點漣漪,從鍾管重鎮蕩開之後,迅速演變成不可收拾的狀態。
吳越軍隊這邊,一開始吃虧,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被人砍死了幾個兄弟,肯定戰鬥力削弱,撒腿就跑。
不過,這是吳越地盤,跑沒多遠,就遇到一夥兒自己人,剛從老龍溪撤防下來,一聽唐軍出現了,二話不說,折返迴去。
唐軍這邊打贏了,沒有著急撤離,還想繼續追擊,立個功勞、搶點東西什麽的,結果,一頭就撞上了吳越援軍的隊伍。
還說啥呢?打吧!
很快,唐軍又退迴到鍾管附近,被人一頓暴打,巧了不是,唐軍的支援又到了,還是盧絳親自帶隊!
盧絳的任務,是攻占幹渠,但由於地理位置不熟悉,他到了新市渡口(大運河上)之後,誤以為新市、鍾管之間的水道,就是幹渠。
隻能說,被圍唐軍命太好了,否則,這幾十號人全都玩完!
打退吳越軍隊之後,盧絳認識到己方暴露,“親切地”找來當地人做向導,一打聽,錯了,不是幹渠,隨即帶人繼續向南。
錢弘偡反應速度很快,在聽說“鍾管遭遇戰”之後,立即意識到,這絕對不是小股唐軍滲透。
戰術性滲透的主要作用,是探聽敵情,或者毀滅敵方重要目標,如刺殺統帥、燒毀糧倉等。
鍾管鎮,既沒有軍情可探,也沒有重大價值,唐軍出現在這個地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軍已經展開了大規模行動,這一小股軍隊,隻不過是前鋒部分。
“快,命令迴防!”
一轉身,攥住幕僚杜銘的衣領,質問道:“唐軍動向,究竟如何?”
杜銘膽顫:“將帥,打探結果,都表明後援唐軍,經南潯、舊館向烏程、湖州府進軍!”
“經過幾番核實?”
“至少三番,幾萬人隊伍轉移,浩浩蕩蕩,不可能錯。”
“不可能,不對勁。再派斥候,打探清楚最新動向!”
錢弘偡焦急地踱步,一時半會兒,他想不透玄機所在,但全線撤迴、集中兵力,總歸是沒錯的,還有——
“胡旋!”
“末將在!”
“你領兵兩千,速速趕往新市鎮,增援運河據點!”
明州兵馬指揮使胡旋,是胡璟的次子,性情沉穩、辦事認真,聽到命令之後,立即轉身出去。
杜銘疑惑:“將帥,新市運河口岸已人去船空,若要守運河,這裏並非重要位置。”
潛台詞是,江南運河盛澤段、吳江段,都已經被唐軍掌控,守不守這裏,還有什麽意義?真要守水路,最佳的位置應該是大運河與杭州塘的交匯處。
“本帥關注的,不僅是運河,還有幹渠。”
“幹渠?”
“若唐軍分兵,沿運河西側開拔,一路向南,到新市運河口岸後,沿著幹渠包抄……屆時,湖州守軍全線出動!”
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錢弘偡的軍事才能,比林仁肇差一些,比陳愷達高一些,差不多和鄭彥華是一個水平的。
他能琢磨到這一層,已經是極限了,接下來,做了一個判斷,一個嚴重的誤判。
“唐軍想要釜底抽薪啊。”
“將帥的意思是,唐軍要直取杭州!”
“不錯,不虧是林仁肇,先把我等兵力困住,再集中兵力攻破杭州,到時候……無處可去,唯有投降了。”
他擦了擦冷汗,再度複盤當今形勢,吳越軍隊,十之八九都在沿著老龍溪一線的水路、陸路,向湖州挺進,從南向北,綿延了幾十公裏。
未料勝,先料敗,一旦大軍潰敗,所麵臨的困境就是——
西邊,是綿延的莫幹山、西塞山東麓,爬不過去。
北麵,是太湖,還有湖州城下數萬唐軍,打不過去。
東邊,是大運河,跑到河岸沒船、沒橋,跳河裏喂魚!
隻有南邊,幹渠之上搭建了浮橋,還有中轉物資的過程中,保留的臨時碼頭、渡船等工具。
如果真的,全軍陷入包圍狀態,隻要過了幹渠之後,就能迅速向杭州防禦體係靠攏。
想得很好,但你先不要想。
盧絳都跑到幹渠了,其他唐軍的布置,基本也就完成了。
楊師璠如果還活著,張文表如果能在場,他們都會勸錢弘偡,別管運河怎麽樣了,反正你過不去,想想怎麽跑吧!
錢弘偡沒打算跑,他還幻想著,能夠奪迴湖州。
所謂“迴防”,不是全線撤迴到德清,因為,無論從戰略還是戰術上,都做不到。
“迴”是指迴到蜈蚣嶺以南,“防”是隻防備林仁肇為首的援軍,沿著老龍溪東側建立防禦體係。
錢弘偡將這一戰略部署,稱之為“吃碗裏,看鍋裏”。
碗裏的,就是湖州鄭彥華、蘇淮等人,他們跑不掉,下令慎從吉領兵三千,配合龍泉、紫溪、保城三都兵五千人,從西塞山峽穀繞行,先去攻打長興、安吉等地,吸引湖州方麵分兵。
鍋裏的,就是林仁肇、王達、李元清等援軍,任憑他們就在“一溪一河”中間折騰,反正,杭州你們接近不了!
湖州稍定,吳越大軍、由西向東,平推式清剿,錢弘偡早就打聽清楚了,唐軍規模最多三萬,己方是兩倍還多!
想得很好,下次不要想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南唐不是來吃飯的,不在乎你鍋啊、碗啊,他們是來掀桌子的。
臘月廿七,是夜,錢弘偡收到最新情報——
“烏鎮前往湖州援軍,數萬之眾,悉數迴歸!經查,是唐軍強征百姓,喬裝軍隊!”
錢弘偡的手直哆嗦,很快,又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
“潛入唐軍與幹渠守軍衝突!”
是盧絳部,他們到達幹渠準確位置,開始破壞設施,包括但不限於挖決口、燒渡船、毀浮橋。
在接下來的一個時辰內,錢弘偡收到了如下匯報——
東林鎮出現大股唐軍!
和富鎮出現大股唐軍!
石門鎮出現大股唐軍!
……
“胡璿那邊的情況如何?”
杜銘急忙迴稟:“雖發現唐軍動靜,新市運河渡口安然無虞。”
“好一手聲東擊西!夠狡詐!”
“將帥,何意?”
“唐軍直接越過新市運河渡口,在幹渠以南建立防線……”
猜對了,錢弘偡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杭州,湖州,哪個更重要,他分得清楚。
為了阻止唐軍向杭州進軍,就隻能暫時放棄收複湖州,真是意難平啊。
“杜銘,給杭州元帥府寫奏表,本帥預計五日之內,解決南唐軍隊,再舉兵攻打湖州。”
“五日?”
“夠了,唐軍或許支持不了三日。”
吳越軍隊這邊,一開始吃虧,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被人砍死了幾個兄弟,肯定戰鬥力削弱,撒腿就跑。
不過,這是吳越地盤,跑沒多遠,就遇到一夥兒自己人,剛從老龍溪撤防下來,一聽唐軍出現了,二話不說,折返迴去。
唐軍這邊打贏了,沒有著急撤離,還想繼續追擊,立個功勞、搶點東西什麽的,結果,一頭就撞上了吳越援軍的隊伍。
還說啥呢?打吧!
很快,唐軍又退迴到鍾管附近,被人一頓暴打,巧了不是,唐軍的支援又到了,還是盧絳親自帶隊!
盧絳的任務,是攻占幹渠,但由於地理位置不熟悉,他到了新市渡口(大運河上)之後,誤以為新市、鍾管之間的水道,就是幹渠。
隻能說,被圍唐軍命太好了,否則,這幾十號人全都玩完!
打退吳越軍隊之後,盧絳認識到己方暴露,“親切地”找來當地人做向導,一打聽,錯了,不是幹渠,隨即帶人繼續向南。
錢弘偡反應速度很快,在聽說“鍾管遭遇戰”之後,立即意識到,這絕對不是小股唐軍滲透。
戰術性滲透的主要作用,是探聽敵情,或者毀滅敵方重要目標,如刺殺統帥、燒毀糧倉等。
鍾管鎮,既沒有軍情可探,也沒有重大價值,唐軍出現在這個地方,唯一的解釋就是,唐軍已經展開了大規模行動,這一小股軍隊,隻不過是前鋒部分。
“快,命令迴防!”
一轉身,攥住幕僚杜銘的衣領,質問道:“唐軍動向,究竟如何?”
杜銘膽顫:“將帥,打探結果,都表明後援唐軍,經南潯、舊館向烏程、湖州府進軍!”
“經過幾番核實?”
“至少三番,幾萬人隊伍轉移,浩浩蕩蕩,不可能錯。”
“不可能,不對勁。再派斥候,打探清楚最新動向!”
錢弘偡焦急地踱步,一時半會兒,他想不透玄機所在,但全線撤迴、集中兵力,總歸是沒錯的,還有——
“胡旋!”
“末將在!”
“你領兵兩千,速速趕往新市鎮,增援運河據點!”
明州兵馬指揮使胡旋,是胡璟的次子,性情沉穩、辦事認真,聽到命令之後,立即轉身出去。
杜銘疑惑:“將帥,新市運河口岸已人去船空,若要守運河,這裏並非重要位置。”
潛台詞是,江南運河盛澤段、吳江段,都已經被唐軍掌控,守不守這裏,還有什麽意義?真要守水路,最佳的位置應該是大運河與杭州塘的交匯處。
“本帥關注的,不僅是運河,還有幹渠。”
“幹渠?”
“若唐軍分兵,沿運河西側開拔,一路向南,到新市運河口岸後,沿著幹渠包抄……屆時,湖州守軍全線出動!”
一個巨大的包圍圈!
錢弘偡的軍事才能,比林仁肇差一些,比陳愷達高一些,差不多和鄭彥華是一個水平的。
他能琢磨到這一層,已經是極限了,接下來,做了一個判斷,一個嚴重的誤判。
“唐軍想要釜底抽薪啊。”
“將帥的意思是,唐軍要直取杭州!”
“不錯,不虧是林仁肇,先把我等兵力困住,再集中兵力攻破杭州,到時候……無處可去,唯有投降了。”
他擦了擦冷汗,再度複盤當今形勢,吳越軍隊,十之八九都在沿著老龍溪一線的水路、陸路,向湖州挺進,從南向北,綿延了幾十公裏。
未料勝,先料敗,一旦大軍潰敗,所麵臨的困境就是——
西邊,是綿延的莫幹山、西塞山東麓,爬不過去。
北麵,是太湖,還有湖州城下數萬唐軍,打不過去。
東邊,是大運河,跑到河岸沒船、沒橋,跳河裏喂魚!
隻有南邊,幹渠之上搭建了浮橋,還有中轉物資的過程中,保留的臨時碼頭、渡船等工具。
如果真的,全軍陷入包圍狀態,隻要過了幹渠之後,就能迅速向杭州防禦體係靠攏。
想得很好,但你先不要想。
盧絳都跑到幹渠了,其他唐軍的布置,基本也就完成了。
楊師璠如果還活著,張文表如果能在場,他們都會勸錢弘偡,別管運河怎麽樣了,反正你過不去,想想怎麽跑吧!
錢弘偡沒打算跑,他還幻想著,能夠奪迴湖州。
所謂“迴防”,不是全線撤迴到德清,因為,無論從戰略還是戰術上,都做不到。
“迴”是指迴到蜈蚣嶺以南,“防”是隻防備林仁肇為首的援軍,沿著老龍溪東側建立防禦體係。
錢弘偡將這一戰略部署,稱之為“吃碗裏,看鍋裏”。
碗裏的,就是湖州鄭彥華、蘇淮等人,他們跑不掉,下令慎從吉領兵三千,配合龍泉、紫溪、保城三都兵五千人,從西塞山峽穀繞行,先去攻打長興、安吉等地,吸引湖州方麵分兵。
鍋裏的,就是林仁肇、王達、李元清等援軍,任憑他們就在“一溪一河”中間折騰,反正,杭州你們接近不了!
湖州稍定,吳越大軍、由西向東,平推式清剿,錢弘偡早就打聽清楚了,唐軍規模最多三萬,己方是兩倍還多!
想得很好,下次不要想了。
有沒有一種可能,南唐不是來吃飯的,不在乎你鍋啊、碗啊,他們是來掀桌子的。
臘月廿七,是夜,錢弘偡收到最新情報——
“烏鎮前往湖州援軍,數萬之眾,悉數迴歸!經查,是唐軍強征百姓,喬裝軍隊!”
錢弘偡的手直哆嗦,很快,又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
“潛入唐軍與幹渠守軍衝突!”
是盧絳部,他們到達幹渠準確位置,開始破壞設施,包括但不限於挖決口、燒渡船、毀浮橋。
在接下來的一個時辰內,錢弘偡收到了如下匯報——
東林鎮出現大股唐軍!
和富鎮出現大股唐軍!
石門鎮出現大股唐軍!
……
“胡璿那邊的情況如何?”
杜銘急忙迴稟:“雖發現唐軍動靜,新市運河渡口安然無虞。”
“好一手聲東擊西!夠狡詐!”
“將帥,何意?”
“唐軍直接越過新市運河渡口,在幹渠以南建立防線……”
猜對了,錢弘偡卻一點也高興不起來。
杭州,湖州,哪個更重要,他分得清楚。
為了阻止唐軍向杭州進軍,就隻能暫時放棄收複湖州,真是意難平啊。
“杜銘,給杭州元帥府寫奏表,本帥預計五日之內,解決南唐軍隊,再舉兵攻打湖州。”
“五日?”
“夠了,唐軍或許支持不了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