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常州戰役·殺青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壽昌二年,大年初一。
北亞熱帶季風輕撫太湖之南,這片土地上的一切,活著的、死亡的、不死不活的,都沐浴在暖陽之下。
今天,本該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今天,也確實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德清一十三鎮,偌大的土地上,一夜之間,處處都是驚慌失措的吳越士兵。
從北向南,一路潰敗。
村村散兵,戶戶遊勇。
吳越老百姓,已經多年不見這種情境了,拉住一名士兵——
“小哥兒,哪裏去?”
“快逃,唐軍來了。”
“往哪裏逃?”
“杭州,往杭州逃。”
這句話傳來傳去,就成了“杭州百姓逃了”,又以訛傳訛“杭州被奪了”。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他們不知道,是誰衝垮了隊伍,是誰俘虜了將領,隻知道要迴杭州去,就沿著運河走。
結果就是,剛走到幹渠,就被盧絳攔住了去路。
放下武器,雙手抱頭,蹲下!
《後唐書》將會記載上:“湖州一戰,絳扼守幹渠,俘獲數千人。”
相對應的,唐軍追瘋了。
這是吳越將領、士兵都無法理解的,打仗嘛,雖說要死要活的,可命是自己的,又沒人跟著,怎麽都那麽拚命!
有一種東西,叫做“戰前動員”。
天雄軍、淩波軍采用新規訓練了一年,也整整做了一年的“戰前動員”。
掰開了、揉碎了,告訴你們,為啥要打仗,為啥要滅掉吳越,自己有啥好處,家人有啥好處。
至於洪州、鄱陽軍、婺源勇等,戰前也做了充分動員,尤其要做好“過年不休息”的準備。
一開始,跟隨大隊人馬,咬住幾百、上千的吳越隊伍,送上追擊、迂迴、包圍、殲滅“四合一”大禮包。
錢仁仿、水丘昭彰、孫琰英等手下,兩萬多人的隊伍,在北麵防線崩潰之後,就成了無頭蒼蠅,分解成幾十人、上百人的小隊伍。
唐軍這邊,馬光惠、陳愷達、王彥儔、張雄等將領一商議,反正是“關門攆兔子”,別那麽死板!
洪州軍、鄱陽軍兩部分,按照每隊一百人的編製,由隊長統領,分散追擊、搜索,一步步向德清縣城靠攏。
在空前規模的“抓兔子”過程中,更多的人,跑迴了德清縣城,一時間,整個老龍溪與東苕溪的交界處,擠滿了想要過河士兵,浮橋一度過於擁擠、導致坍塌。
錢弘偡的自信,一掃而光,尤其是親眼看到“兵敗如山崩”的場景,他是真的怕了。
不幸中的萬幸,沈虎子、錢惟濬、錢惟治撤了迴來,除了慎從吉情況不明外,水丘昭彰、錢弘信、錢仁仿、孫琰英四人已經證實,被唐軍俘獲。
兩天三夜間,兩萬五千人。
並不是說,這兩萬五千人全都死了,被俘虜的、逃跑的、失蹤的,都算上。
其實,一支軍隊隻要“潰”了,基本上就廢了,不一定非要士兵死絕,因為冷兵器戰鬥的情境下,無法組織起來的人,就是廢人。
剩餘兩萬多人,經過簡單改編,全部進入德清縣城據守。
於是,在新年的第一天,錢弘偡、沈虎子兩人,屹立在城頭之上,遙望四野。
北麵,沿著老龍溪一線,湖州大軍順流而下,河道上,旌旗招展、船帆林立,兩岸邊,塵土飛揚、人叫馬嘶。
東麵,數支隊伍,如同涓流一樣,慢慢積累、迅速壯大,不久之後,隔著老龍溪,一支支隊伍集結,然後安營紮寨。
在錢弘偡、沈虎子的眼皮底下,幾名天雄軍大大方方,來到老龍溪、東苕溪的匯合口,挑了一個高位置,挖坑,然後將挑著“大唐國旗”的杆子,牢牢地固定下來。
一麵碩大的“大唐國旗”就這麽水靈靈、鮮亮亮地升了起來。
“呦——對麵的人聽著,這裏已經是大唐的地盤!”
“哎——我們皇帝說了,日月所照、皆為大唐!趕緊投降吧!”
錢弘偡、沈虎子盯著那一麵旗幟,如同自己的臉上,被狠狠抽了一個耳光。
“來人,去,把那旗子毀了!”
“得令!”
幕僚杜銘一皺眉,大敵當前,怎麽還意氣用事?
“將帥,沈指揮,危急之際,要速速通知杭州,一是加強防禦,二是增兵支援。”
“唐寇近在咫尺,杭州還能有所不知?至於支援,暫無必要!”
“為何?”
“本帥判斷的,也不算錯,唐軍自始至終,都是為了攻打杭州……我等據德清堅守後方,正好牽製唐軍兵力。”
這句話說的,很有水平,就像一個醫生看病時說:“本大夫判斷的不算錯,他反正有病,最後都是要死的。”
李煜發動的是“滅國之戰”,肯定是要打杭州啊。
沈虎子也表示,暫時不要求援,他不是覺得錢弘偡說的對,而是,太丟人。
帶兵出城、不可一世,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轉眼之間,兵敗如同喪家之犬,就這麽迴去?絕對不行,我要戴罪立功。
一想到慎從吉,沈虎子又生氣、又期盼,希望他能夠趁著唐軍後方兵力空虛,一舉奪迴湖州,哪怕是長興也行!
隻要有一個落腳點,隻要有一個人接應,我就能帶兵殺過去!
浮想聯翩之間,隻見一條走舸駛入東苕溪,向唐軍樹立旗子的地方靠近。
唐軍選擇的地方,本就是高處,難以登陸,又加上老龍溪、東苕溪匯流之後,越發湍急,走舸上的人費了老大勁,才攀上高坡。
誰知,還沒接近,就被隱藏在草叢石後的唐軍,一陣弓箭,全部殲滅!
“唐狗可惡!狡詐至極!”
城頭之上,看到這一幕的錢弘偡氣急敗壞、破口大罵。
杜銘苦笑,這算什麽?圍旗打援嗎?唉,於唐軍來說,玩笑一般,於吳越而言,生死攸關!
他看了一眼無能狂怒的錢弘偡,頹然垂首,我乃一介小小行軍主簿,白白冠上幕僚之名,罷了,這吳越國又不是自己的。
錢弘偡會意錯了。
縱使他手中仍有兩萬多兵馬,卻也不是唐軍關注的重點,甚至,林仁肇、鄭彥華等人會師之後,目光投向的是更遠的嚴州、衢州。
德清,也隻是一個中轉休整之地罷了,如果不是擔心“秀州背刺”,林仁肇、鄭彥華會立即發動進攻,滅掉德清守軍,越過臨安、餘杭,然後向西南轉進!
杭州呢?
德清一十三鎮都留下了天策軍的鐵蹄印記,李元清在追趕禹越鎮殘敵的間隙,駐馬南望,已經能夠看到泉亭山上,吳越國的旗幟迎風招展。
山那邊,就是杭州!
沒關係,打杭州的人已經到位了。
陳冠侯屯兵盛澤,等待“湖州戰役”打響之後,迅速南下,途中路過江南運河新市口岸,順手收拾了胡璿。
猛、快、狠!
不這樣不行,從接到皇帝命令,到兵至杭州地界,已經過去了三天。
自己吹的牛,可是在十天之內拿下杭州的!
“桂將軍,前方左側,就是泉亭山了。”
信州靖安使桂卿順著手指方向,遙遙看去,半座山都是彩旗,時不時騰起狼煙。
“杭州不是長洲,想要突然發難,不可能的。”
陳冠侯說道:“山上之敵,意圖‘黃雀在後’,讓我軍投鼠忌器,桂將軍,我看兵分兩路,一路上山、一路入城!”
“陳節度,你不在城外安營紮寨?”
“夜泊城外,就是眾矢之的,你我稍作休息之後,各自行事。”
杭州,我們來了!
北亞熱帶季風輕撫太湖之南,這片土地上的一切,活著的、死亡的、不死不活的,都沐浴在暖陽之下。
今天,本該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今天,也確實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
德清一十三鎮,偌大的土地上,一夜之間,處處都是驚慌失措的吳越士兵。
從北向南,一路潰敗。
村村散兵,戶戶遊勇。
吳越老百姓,已經多年不見這種情境了,拉住一名士兵——
“小哥兒,哪裏去?”
“快逃,唐軍來了。”
“往哪裏逃?”
“杭州,往杭州逃。”
這句話傳來傳去,就成了“杭州百姓逃了”,又以訛傳訛“杭州被奪了”。
對於普通士兵來說,他們不知道,是誰衝垮了隊伍,是誰俘虜了將領,隻知道要迴杭州去,就沿著運河走。
結果就是,剛走到幹渠,就被盧絳攔住了去路。
放下武器,雙手抱頭,蹲下!
《後唐書》將會記載上:“湖州一戰,絳扼守幹渠,俘獲數千人。”
相對應的,唐軍追瘋了。
這是吳越將領、士兵都無法理解的,打仗嘛,雖說要死要活的,可命是自己的,又沒人跟著,怎麽都那麽拚命!
有一種東西,叫做“戰前動員”。
天雄軍、淩波軍采用新規訓練了一年,也整整做了一年的“戰前動員”。
掰開了、揉碎了,告訴你們,為啥要打仗,為啥要滅掉吳越,自己有啥好處,家人有啥好處。
至於洪州、鄱陽軍、婺源勇等,戰前也做了充分動員,尤其要做好“過年不休息”的準備。
一開始,跟隨大隊人馬,咬住幾百、上千的吳越隊伍,送上追擊、迂迴、包圍、殲滅“四合一”大禮包。
錢仁仿、水丘昭彰、孫琰英等手下,兩萬多人的隊伍,在北麵防線崩潰之後,就成了無頭蒼蠅,分解成幾十人、上百人的小隊伍。
唐軍這邊,馬光惠、陳愷達、王彥儔、張雄等將領一商議,反正是“關門攆兔子”,別那麽死板!
洪州軍、鄱陽軍兩部分,按照每隊一百人的編製,由隊長統領,分散追擊、搜索,一步步向德清縣城靠攏。
在空前規模的“抓兔子”過程中,更多的人,跑迴了德清縣城,一時間,整個老龍溪與東苕溪的交界處,擠滿了想要過河士兵,浮橋一度過於擁擠、導致坍塌。
錢弘偡的自信,一掃而光,尤其是親眼看到“兵敗如山崩”的場景,他是真的怕了。
不幸中的萬幸,沈虎子、錢惟濬、錢惟治撤了迴來,除了慎從吉情況不明外,水丘昭彰、錢弘信、錢仁仿、孫琰英四人已經證實,被唐軍俘獲。
兩天三夜間,兩萬五千人。
並不是說,這兩萬五千人全都死了,被俘虜的、逃跑的、失蹤的,都算上。
其實,一支軍隊隻要“潰”了,基本上就廢了,不一定非要士兵死絕,因為冷兵器戰鬥的情境下,無法組織起來的人,就是廢人。
剩餘兩萬多人,經過簡單改編,全部進入德清縣城據守。
於是,在新年的第一天,錢弘偡、沈虎子兩人,屹立在城頭之上,遙望四野。
北麵,沿著老龍溪一線,湖州大軍順流而下,河道上,旌旗招展、船帆林立,兩岸邊,塵土飛揚、人叫馬嘶。
東麵,數支隊伍,如同涓流一樣,慢慢積累、迅速壯大,不久之後,隔著老龍溪,一支支隊伍集結,然後安營紮寨。
在錢弘偡、沈虎子的眼皮底下,幾名天雄軍大大方方,來到老龍溪、東苕溪的匯合口,挑了一個高位置,挖坑,然後將挑著“大唐國旗”的杆子,牢牢地固定下來。
一麵碩大的“大唐國旗”就這麽水靈靈、鮮亮亮地升了起來。
“呦——對麵的人聽著,這裏已經是大唐的地盤!”
“哎——我們皇帝說了,日月所照、皆為大唐!趕緊投降吧!”
錢弘偡、沈虎子盯著那一麵旗幟,如同自己的臉上,被狠狠抽了一個耳光。
“來人,去,把那旗子毀了!”
“得令!”
幕僚杜銘一皺眉,大敵當前,怎麽還意氣用事?
“將帥,沈指揮,危急之際,要速速通知杭州,一是加強防禦,二是增兵支援。”
“唐寇近在咫尺,杭州還能有所不知?至於支援,暫無必要!”
“為何?”
“本帥判斷的,也不算錯,唐軍自始至終,都是為了攻打杭州……我等據德清堅守後方,正好牽製唐軍兵力。”
這句話說的,很有水平,就像一個醫生看病時說:“本大夫判斷的不算錯,他反正有病,最後都是要死的。”
李煜發動的是“滅國之戰”,肯定是要打杭州啊。
沈虎子也表示,暫時不要求援,他不是覺得錢弘偡說的對,而是,太丟人。
帶兵出城、不可一世,威風凜凜、殺氣騰騰。
轉眼之間,兵敗如同喪家之犬,就這麽迴去?絕對不行,我要戴罪立功。
一想到慎從吉,沈虎子又生氣、又期盼,希望他能夠趁著唐軍後方兵力空虛,一舉奪迴湖州,哪怕是長興也行!
隻要有一個落腳點,隻要有一個人接應,我就能帶兵殺過去!
浮想聯翩之間,隻見一條走舸駛入東苕溪,向唐軍樹立旗子的地方靠近。
唐軍選擇的地方,本就是高處,難以登陸,又加上老龍溪、東苕溪匯流之後,越發湍急,走舸上的人費了老大勁,才攀上高坡。
誰知,還沒接近,就被隱藏在草叢石後的唐軍,一陣弓箭,全部殲滅!
“唐狗可惡!狡詐至極!”
城頭之上,看到這一幕的錢弘偡氣急敗壞、破口大罵。
杜銘苦笑,這算什麽?圍旗打援嗎?唉,於唐軍來說,玩笑一般,於吳越而言,生死攸關!
他看了一眼無能狂怒的錢弘偡,頹然垂首,我乃一介小小行軍主簿,白白冠上幕僚之名,罷了,這吳越國又不是自己的。
錢弘偡會意錯了。
縱使他手中仍有兩萬多兵馬,卻也不是唐軍關注的重點,甚至,林仁肇、鄭彥華等人會師之後,目光投向的是更遠的嚴州、衢州。
德清,也隻是一個中轉休整之地罷了,如果不是擔心“秀州背刺”,林仁肇、鄭彥華會立即發動進攻,滅掉德清守軍,越過臨安、餘杭,然後向西南轉進!
杭州呢?
德清一十三鎮都留下了天策軍的鐵蹄印記,李元清在追趕禹越鎮殘敵的間隙,駐馬南望,已經能夠看到泉亭山上,吳越國的旗幟迎風招展。
山那邊,就是杭州!
沒關係,打杭州的人已經到位了。
陳冠侯屯兵盛澤,等待“湖州戰役”打響之後,迅速南下,途中路過江南運河新市口岸,順手收拾了胡璿。
猛、快、狠!
不這樣不行,從接到皇帝命令,到兵至杭州地界,已經過去了三天。
自己吹的牛,可是在十天之內拿下杭州的!
“桂將軍,前方左側,就是泉亭山了。”
信州靖安使桂卿順著手指方向,遙遙看去,半座山都是彩旗,時不時騰起狼煙。
“杭州不是長洲,想要突然發難,不可能的。”
陳冠侯說道:“山上之敵,意圖‘黃雀在後’,讓我軍投鼠忌器,桂將軍,我看兵分兩路,一路上山、一路入城!”
“陳節度,你不在城外安營紮寨?”
“夜泊城外,就是眾矢之的,你我稍作休息之後,各自行事。”
杭州,我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