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徹底臣服
南唐榮光:我李煜不止是詞帝 作者:窗外淩霄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63章 徹底臣服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寓情於景,曾經滿目繁華、金碧輝煌的王宮,如今在錢俶眼中,到處是斑駁與衰敗。
原來,青瓦之上,早已經長滿了衰草。
原來,台階之下,早已經有了老鼠洞。
原來,林木之間,早已棲身不少害蟲。
他身形佝僂,依靠著廊欄,眼神空洞,癡呆呆的模樣,從日出到日落。
期間,打發走了全部侍衛、宮婢,沒必要讓人守著,偌大的王宮,就是一座牢籠。
恍惚間,一件衣衫披在了肩膀上,茫然迴頭,竟是孫王妃。
“瑤妹?”
“王上,暮夜將至,天寒傷身,還是迴宮去吧。”
“王上?倒是不錯,李煜封我一個江都國王……”
孫王妃蛾眉低垂,她知道,如何勸慰都沒用,隻是哀憐地依偎在錢俶身邊,不忍去看他鬢間的白發。
一朝階下囚,一夜盡白頭!
“瑤妹,那件事情辦妥了嗎?”
孫王妃點頭:“一切順利。”
“李煜有何反應?”
“暫無消息。”
“唉。”錢俶歎口氣:“一天了,還無動靜,看來是李煜是想不了了之。”
那件事情,指的就是讓錢瀟芙(小九兒)趁著李煜醉酒、前去侍寢。
錢俶倒不是害怕,這沒什麽可害怕的,無論成與不成,占便宜的都是李煜,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說是“臣子一片侍奉之心”。
送你個女人,還要怪罪嗎?
孫王妃緩聲說道:“王上勿憂,再說,這件事征得李從謙、徐鉉等人同意。”
“瑤妹,你是如何跟他們二人說的?”
“直言不諱,希冀與大唐皇室結親,兩家合一,消除顧慮。”
“他們二人,是何態度?”
“伊始,徐鉉猶豫不決,李從謙滿口同意,隨後,兩人親自送菡萏去了。”
“李從謙是李唐皇子,冊錢塘王,治理杭州,他自然希望兩家結為連理、從此交好。”
孫王妃道:“此事,唐將鄭彥華、桂卿也知曉,王上,寬心吧。”
錢俶仍存憂慮:“隻怕,我等先行後問,讓李煜感到被人裹挾、逼迫,反倒弄巧成拙了。”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這兩句話,源自《論語》——曆史上的孫太真是大才女,不僅熟讀《論語》,更躬身踐行,崇節儉、性仁德——意思就是,接受吳越亡國的事實吧,你我都是大唐的臣子,李煜能夠徒步前來拜見,已經是很有禮節的了。
那麽,身為臣子,就應該體現真誠。
錢俶苦笑,什麽君臣?隻能算是“顧全體麵的囚犯”罷了。
匆忙腳步之聲,打破沉悶氛圍。
“王兄!”
“延世?你終於來了!”
錢俶驚起,緊張地問:“這都一天了,李……大唐皇帝對菡萏滿意嗎?”
錢弘億走得急,一邊喘氣,一邊擺手。
孫王妃一驚:“不滿意?!”
“王兄,王妃,不用擔心!”
錢弘億長吐一口氣,胸口稍微平穩,從懷中拿出三份文書。
“聘書、禮書、應書,一應俱全!”
“同意納妃?”
“不錯,大唐皇帝還說,九兒溫良賢淑、實乃佳配,他一刻也離不開,又因當下局勢,所以三書齊送、一切從簡。”
孫王妃心細:問道:“九兒?是誰?”
“便是菡萏,皇帝念她是九公主,所以起了這麽個……愛稱。”
“延世,依你看,皇帝對菡萏……有幾分真心?”
問完了,後悔了。
政治聯姻,談什麽“真心”?孫王妃有些悲戚。
菡萏雖不是她親生的,卻是從小養大的,其生母去世的早,自幼不得寵愛,之所以“黏人”,一多半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豈料,錢弘億笑意盈盈,說道:“王妃不必擔憂,大唐皇帝對小九兒,真是好得誇張了。”
一五一十,將早膳時看到的情景,描述給孫王妃聽,簡直“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的感覺。
孫王妃尚且存疑,錢俶卻不再懷疑了,他看了禮書。
禮書,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迎娶聘禮與數量——
金器一百,玉器三百,銀器五百,銅錢二十五萬緡,彩錦一千匹,雜色布料三千匹,車輦五駕,六畜七百……最重要的是,聘禮當中有“白鵝一對”。
錢俶清楚,以白鵝為聘禮,是南唐迎娶皇後的規格!
當然,李煜不可能讓吳越九公主作為皇後,但至少也是貴妃(正一品),足可見重視!
“無憂矣,無憂矣!”
錢俶佝僂的腰身,迅速挺直了,手捧禮書、來迴踱步。
“王上……”
“吩咐下去,收拾行李,準備前往徽州封地!”
錢俶說著,將禮書交給孫王妃,她看了也是吃驚不小。
“延世,你也準備吧。”
錢弘億一愣,說道:“王兄,弟就不去了。”
“什麽?”
“皇帝冊封我為衣錦王,掌管衣錦軍。”
“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太炸裂了,比禮書的信息還炸裂!
“大唐皇帝讓你掌握兵權,為何?”
“因為,惟溍。”
錢俶眸子一動,周身上下,迅速彌漫一股君王之氣,他敏銳地察覺到一絲陰謀。
“惟溍是大唐皇帝肯定之人,為何還要防範?難道,一切皆為表象,自始至終,都沒有信任錢氏王族。”
“王兄,此事與您、王妃無關,也與王族無關。”
“與誰有關?”
“太夫人之弟,王兄之舅。”
“吳延福!”
直唿親娘舅的姓名,恨意彌漫,若是吳延福聽從調令,第一時間支援杭州,結局走向、或有不同。
“正是。唐軍截獲的情報,表明兩人有所關聯,但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錢俶切齒:“好,真好。”
看來,李煜奉勸自己的話,都是真的。
錢惟溍倒沒有造反的膽子,但是,從中作梗、阻滯援軍,慫恿吳延福“劃錢塘江而治”的膽子有,而且很大。
李煜發現了,也不能治罪,因為錢惟溍的做法,是將自己私人利益與南唐國家利益捆綁一起。
吳延福占據越州、明州、台州等地,自立為王。
錢惟溍守在杭州,安心地做自己的“忠順王”。
南唐方麵,短時間不會麵臨軍事反撲,巴適。
唯有錢俶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想明白這一切,錢俶又頹然地坐下,戲謔地說:“我真是養了個好兒子。”
其實吧,也沒怎麽養。
“王兄,要走也不急於一時,待到九兒婚禮之後,再走不遲。”
“可以嗎?”
“當然,大唐皇帝親自交代的,王兄、王妃是要接受拜禮的。”
拜禮?誰敢啊!
“不必了吧。”
錢弘億一咬牙,真誠說道:“王兄,兩國之爭,不累王族家人者少之又少,臣弟覺得,大唐皇帝如此禮遇,實屬難得了。”
見錢俶不語,錢弘億又說道:“王妃,大唐皇帝封號,明日就會傳達。”
“我的封號?”
“是。冊賢德順睦夫人!”
錢俶、孫王妃同時“啊”了一聲,不可置信。
為啥呢?五代十國一百多年裏,對於封號主要是采取邑號、美名、官品的形式。
婦人沒有官職、爵位,主要通過“美名”來封號,如莊惠、賢懿等美好字眼。
那麽,如何體現出級別差異呢?看美名的字數。
當時,大部分美名的字數就兩個,而李煜一下子給了四個,賢德順睦。
夠重視了吧!
“延世,我想要覲見大唐皇帝。”
“臣弟安排。”
錢弘億慢慢退出,他意識到,王兄這次是徹底臣服了。
寥落古行宮,宮花寂寞紅。
寓情於景,曾經滿目繁華、金碧輝煌的王宮,如今在錢俶眼中,到處是斑駁與衰敗。
原來,青瓦之上,早已經長滿了衰草。
原來,台階之下,早已經有了老鼠洞。
原來,林木之間,早已棲身不少害蟲。
他身形佝僂,依靠著廊欄,眼神空洞,癡呆呆的模樣,從日出到日落。
期間,打發走了全部侍衛、宮婢,沒必要讓人守著,偌大的王宮,就是一座牢籠。
恍惚間,一件衣衫披在了肩膀上,茫然迴頭,竟是孫王妃。
“瑤妹?”
“王上,暮夜將至,天寒傷身,還是迴宮去吧。”
“王上?倒是不錯,李煜封我一個江都國王……”
孫王妃蛾眉低垂,她知道,如何勸慰都沒用,隻是哀憐地依偎在錢俶身邊,不忍去看他鬢間的白發。
一朝階下囚,一夜盡白頭!
“瑤妹,那件事情辦妥了嗎?”
孫王妃點頭:“一切順利。”
“李煜有何反應?”
“暫無消息。”
“唉。”錢俶歎口氣:“一天了,還無動靜,看來是李煜是想不了了之。”
那件事情,指的就是讓錢瀟芙(小九兒)趁著李煜醉酒、前去侍寢。
錢俶倒不是害怕,這沒什麽可害怕的,無論成與不成,占便宜的都是李煜,實在不行的話,還可以說是“臣子一片侍奉之心”。
送你個女人,還要怪罪嗎?
孫王妃緩聲說道:“王上勿憂,再說,這件事征得李從謙、徐鉉等人同意。”
“瑤妹,你是如何跟他們二人說的?”
“直言不諱,希冀與大唐皇室結親,兩家合一,消除顧慮。”
“他們二人,是何態度?”
“伊始,徐鉉猶豫不決,李從謙滿口同意,隨後,兩人親自送菡萏去了。”
“李從謙是李唐皇子,冊錢塘王,治理杭州,他自然希望兩家結為連理、從此交好。”
孫王妃道:“此事,唐將鄭彥華、桂卿也知曉,王上,寬心吧。”
錢俶仍存憂慮:“隻怕,我等先行後問,讓李煜感到被人裹挾、逼迫,反倒弄巧成拙了。”
“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
這兩句話,源自《論語》——曆史上的孫太真是大才女,不僅熟讀《論語》,更躬身踐行,崇節儉、性仁德——意思就是,接受吳越亡國的事實吧,你我都是大唐的臣子,李煜能夠徒步前來拜見,已經是很有禮節的了。
那麽,身為臣子,就應該體現真誠。
錢俶苦笑,什麽君臣?隻能算是“顧全體麵的囚犯”罷了。
匆忙腳步之聲,打破沉悶氛圍。
“王兄!”
“延世?你終於來了!”
錢俶驚起,緊張地問:“這都一天了,李……大唐皇帝對菡萏滿意嗎?”
錢弘億走得急,一邊喘氣,一邊擺手。
孫王妃一驚:“不滿意?!”
“王兄,王妃,不用擔心!”
錢弘億長吐一口氣,胸口稍微平穩,從懷中拿出三份文書。
“聘書、禮書、應書,一應俱全!”
“同意納妃?”
“不錯,大唐皇帝還說,九兒溫良賢淑、實乃佳配,他一刻也離不開,又因當下局勢,所以三書齊送、一切從簡。”
孫王妃心細:問道:“九兒?是誰?”
“便是菡萏,皇帝念她是九公主,所以起了這麽個……愛稱。”
“延世,依你看,皇帝對菡萏……有幾分真心?”
問完了,後悔了。
政治聯姻,談什麽“真心”?孫王妃有些悲戚。
菡萏雖不是她親生的,卻是從小養大的,其生母去世的早,自幼不得寵愛,之所以“黏人”,一多半原因是缺乏安全感。
豈料,錢弘億笑意盈盈,說道:“王妃不必擔憂,大唐皇帝對小九兒,真是好得誇張了。”
一五一十,將早膳時看到的情景,描述給孫王妃聽,簡直“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心怕碎了”的感覺。
孫王妃尚且存疑,錢俶卻不再懷疑了,他看了禮書。
禮書,最重要的內容就是迎娶聘禮與數量——
金器一百,玉器三百,銀器五百,銅錢二十五萬緡,彩錦一千匹,雜色布料三千匹,車輦五駕,六畜七百……最重要的是,聘禮當中有“白鵝一對”。
錢俶清楚,以白鵝為聘禮,是南唐迎娶皇後的規格!
當然,李煜不可能讓吳越九公主作為皇後,但至少也是貴妃(正一品),足可見重視!
“無憂矣,無憂矣!”
錢俶佝僂的腰身,迅速挺直了,手捧禮書、來迴踱步。
“王上……”
“吩咐下去,收拾行李,準備前往徽州封地!”
錢俶說著,將禮書交給孫王妃,她看了也是吃驚不小。
“延世,你也準備吧。”
錢弘億一愣,說道:“王兄,弟就不去了。”
“什麽?”
“皇帝冊封我為衣錦王,掌管衣錦軍。”
“此話當真?”
“千真萬確!”
太炸裂了,比禮書的信息還炸裂!
“大唐皇帝讓你掌握兵權,為何?”
“因為,惟溍。”
錢俶眸子一動,周身上下,迅速彌漫一股君王之氣,他敏銳地察覺到一絲陰謀。
“惟溍是大唐皇帝肯定之人,為何還要防範?難道,一切皆為表象,自始至終,都沒有信任錢氏王族。”
“王兄,此事與您、王妃無關,也與王族無關。”
“與誰有關?”
“太夫人之弟,王兄之舅。”
“吳延福!”
直唿親娘舅的姓名,恨意彌漫,若是吳延福聽從調令,第一時間支援杭州,結局走向、或有不同。
“正是。唐軍截獲的情報,表明兩人有所關聯,但具體情況、不得而知。”
錢俶切齒:“好,真好。”
看來,李煜奉勸自己的話,都是真的。
錢惟溍倒沒有造反的膽子,但是,從中作梗、阻滯援軍,慫恿吳延福“劃錢塘江而治”的膽子有,而且很大。
李煜發現了,也不能治罪,因為錢惟溍的做法,是將自己私人利益與南唐國家利益捆綁一起。
吳延福占據越州、明州、台州等地,自立為王。
錢惟溍守在杭州,安心地做自己的“忠順王”。
南唐方麵,短時間不會麵臨軍事反撲,巴適。
唯有錢俶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想明白這一切,錢俶又頹然地坐下,戲謔地說:“我真是養了個好兒子。”
其實吧,也沒怎麽養。
“王兄,要走也不急於一時,待到九兒婚禮之後,再走不遲。”
“可以嗎?”
“當然,大唐皇帝親自交代的,王兄、王妃是要接受拜禮的。”
拜禮?誰敢啊!
“不必了吧。”
錢弘億一咬牙,真誠說道:“王兄,兩國之爭,不累王族家人者少之又少,臣弟覺得,大唐皇帝如此禮遇,實屬難得了。”
見錢俶不語,錢弘億又說道:“王妃,大唐皇帝封號,明日就會傳達。”
“我的封號?”
“是。冊賢德順睦夫人!”
錢俶、孫王妃同時“啊”了一聲,不可置信。
為啥呢?五代十國一百多年裏,對於封號主要是采取邑號、美名、官品的形式。
婦人沒有官職、爵位,主要通過“美名”來封號,如莊惠、賢懿等美好字眼。
那麽,如何體現出級別差異呢?看美名的字數。
當時,大部分美名的字數就兩個,而李煜一下子給了四個,賢德順睦。
夠重視了吧!
“延世,我想要覲見大唐皇帝。”
“臣弟安排。”
錢弘億慢慢退出,他意識到,王兄這次是徹底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