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可笑的種姓製度
帶著古人們看華夏曆史 作者:北郡的前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那麽為什麽這個女博主會如此囂張呢,或者說是什麽給了他看不起華夏人的底氣?】
【這是因為這個女人是一個高種姓,似乎是屬於“刹帝利”。】
【用最普通的話來說就是貴族,在白象國內部的確是可以高高在上,因此她認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需要尊重她的身份,所以才會在華夏如此肆無忌憚。】
【但她不知道的是,白象國的那套種姓製度也就在他們國內有用,出了國她就算個屁。】
【而且這個種姓製度本來就是一道枷鎖,雅利安人用來統治白象國的枷鎖罷了。】
“種姓製度?就是奴隸和貴族的意思唄?”
“這倒是沒什麽稀奇的,不過後世的世界不是已經不再有奴隸了嗎?”
聽到所謂的貴族,嬴政那是直接秒懂。
不過這白象國隻有奴隸和貴族,難道沒有貧民嗎?
【所謂的種姓製度一共分為四階。】
【第一階是婆羅門:這是白象的最高階層,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階是刹帝利: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征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階則是吠舍:是普通的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
【第四階則是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被納入種姓的的第五階層:達利特,又被稱作“賤民”,他們多從事最低賤的職業,而賤民在白象國根本不算人,甚至就連他們的影子都不能碰到別人。】
【雖然白象國官方在名義上是已經廢除了種姓製度,但是這種骨子裏尊卑依舊牢牢地刻在內心深處,絲毫不能夠動搖。】
“這不就元朝時的“四等人製度”嗎,最尊貴的是蒙古人,然後是色目人。”
“漢人和南人的等級最低,處處受到那些韃子的欺淩!”
看到白象國的種姓製度,朱元璋那是熟悉的很。
按照後世的話怎麽說來著,淨是些封建糟粕就該盡早抹除幹淨。
而劉備則是有些不太理解的問道:“這個雅利安人又是怎麽迴事?”
“似乎前三類貴族和平民都是那個雅利安人,而第四類最低賤的卻是土著居民?”
聽到劉備的疑問,曹老板直接就開始了說教:“這有什麽難理解的,不就是外來者入侵奴役了本地人,然後搞了一套種姓製度來統治他們唄?”
“話說這白象國可真夠弱的,本土都被攻占過多少次了,數得上的有雅利安人一次,王玄策一次,帶英一次,還要算上後世的華夏。”
“嘖嘖嘖,真是誰去都能揍他們一頓。”
說到這裏,曹老板那是一臉的不屑,就這種垃圾還裝什麽高貴。
【也有人說了,那為什麽低種姓的人不去冒充高種姓的人呢?】
【反正隻要裝得像根本不會露餡。】
【那隻能說想的實在太簡單了,因為他們根本不是一個人種,高種姓的是雅利安人,屬於白種人。】
【而低種姓則是當地土著的後代,麵色黝黑,身材相對矮小。】
【可以說隻要看上一眼就能大概分辨出對方的人種,所以去冒充高種姓基本不可能成功。】
(感謝黃巢,不然我們說不定也得有種姓製度。)
(對,雖然沒有那麽直觀,但是肯定存在。)
(說的現在就不存在一樣?)
(至少你屬於公民,有自己的人權和尊嚴,而不是白象那邊被人奴役。)
(沒錯,那邊好像在餐廳低種姓的服務員是要跪著給高種姓服務的。)
【而之所以會有這種種姓製度,根本原因便是因為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人,意為“出身高貴的人”】
【根據傳統觀點,在大概公元前1500年~2000年左右,由於天氣發生變化,雅利安人從今天烏拉爾山南部開始不斷遷徙。】
【其中一部分變進入白象國的範圍,並且成功的擊敗了當地的土著達羅毗荼人,占領了白象國。】
【之後便將宗教帶入了白象國,又用種姓製度對其進行管理,當然了最初的種姓製度或許與現在有所區別,但本質是不變的。】
【不過即便是當年的雅利安人,恐怕也不會想到這套製度居然可以在白象國施行了數千年吧。】
“那這白象國人不反抗嗎?”
“對啊,就像陳勝吳廣那樣喊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嗬嗬,說不定有人喊了,然後成為了統治者後繼續用這套製度管理百姓。”
“好像說的也沒有毛病哈!”
“對啊,這種事世界上不管哪裏都一樣的。”
而更多的古人們雖然對這套製度能夠使用這麽久感到十分驚奇,但想了想其實也沒毛病。
說句不好聽的,要是他們當上了那裏的皇帝,估計也會繼續用這套製度。
【這是因為這個女人是一個高種姓,似乎是屬於“刹帝利”。】
【用最普通的話來說就是貴族,在白象國內部的確是可以高高在上,因此她認為在世界任何地方都需要尊重她的身份,所以才會在華夏如此肆無忌憚。】
【但她不知道的是,白象國的那套種姓製度也就在他們國內有用,出了國她就算個屁。】
【而且這個種姓製度本來就是一道枷鎖,雅利安人用來統治白象國的枷鎖罷了。】
“種姓製度?就是奴隸和貴族的意思唄?”
“這倒是沒什麽稀奇的,不過後世的世界不是已經不再有奴隸了嗎?”
聽到所謂的貴族,嬴政那是直接秒懂。
不過這白象國隻有奴隸和貴族,難道沒有貧民嗎?
【所謂的種姓製度一共分為四階。】
【第一階是婆羅門:這是白象的最高階層,主要是僧侶貴族,擁有解釋宗教經典和祭神的特權以及享受奉獻的權利,主教育,負責壟斷文化教育和報道農時季節以及宗教話語解釋權。】
【第二階是刹帝利:軍事貴族和行政貴族,婆羅門思想的受眾,他們擁有征收各種賦稅的特權,主政軍,負責守護婆羅門階層生生世世。】
【第三階則是吠舍:是普通的雅利安人,政治上沒有特權,必須以布施和納稅的形式來供養前兩個等級,主商。】
【第四階則是首陀羅:絕大多數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屬於非雅利安人,由伺候用餐、做飯的高級傭人和工匠組成,是人口最多的種姓。被認為低賤的職業。】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不被納入種姓的的第五階層:達利特,又被稱作“賤民”,他們多從事最低賤的職業,而賤民在白象國根本不算人,甚至就連他們的影子都不能碰到別人。】
【雖然白象國官方在名義上是已經廢除了種姓製度,但是這種骨子裏尊卑依舊牢牢地刻在內心深處,絲毫不能夠動搖。】
“這不就元朝時的“四等人製度”嗎,最尊貴的是蒙古人,然後是色目人。”
“漢人和南人的等級最低,處處受到那些韃子的欺淩!”
看到白象國的種姓製度,朱元璋那是熟悉的很。
按照後世的話怎麽說來著,淨是些封建糟粕就該盡早抹除幹淨。
而劉備則是有些不太理解的問道:“這個雅利安人又是怎麽迴事?”
“似乎前三類貴族和平民都是那個雅利安人,而第四類最低賤的卻是土著居民?”
聽到劉備的疑問,曹老板直接就開始了說教:“這有什麽難理解的,不就是外來者入侵奴役了本地人,然後搞了一套種姓製度來統治他們唄?”
“話說這白象國可真夠弱的,本土都被攻占過多少次了,數得上的有雅利安人一次,王玄策一次,帶英一次,還要算上後世的華夏。”
“嘖嘖嘖,真是誰去都能揍他們一頓。”
說到這裏,曹老板那是一臉的不屑,就這種垃圾還裝什麽高貴。
【也有人說了,那為什麽低種姓的人不去冒充高種姓的人呢?】
【反正隻要裝得像根本不會露餡。】
【那隻能說想的實在太簡單了,因為他們根本不是一個人種,高種姓的是雅利安人,屬於白種人。】
【而低種姓則是當地土著的後代,麵色黝黑,身材相對矮小。】
【可以說隻要看上一眼就能大概分辨出對方的人種,所以去冒充高種姓基本不可能成功。】
(感謝黃巢,不然我們說不定也得有種姓製度。)
(對,雖然沒有那麽直觀,但是肯定存在。)
(說的現在就不存在一樣?)
(至少你屬於公民,有自己的人權和尊嚴,而不是白象那邊被人奴役。)
(沒錯,那邊好像在餐廳低種姓的服務員是要跪著給高種姓服務的。)
【而之所以會有這種種姓製度,根本原因便是因為雅利安人入侵。】
【雅利安人,意為“出身高貴的人”】
【根據傳統觀點,在大概公元前1500年~2000年左右,由於天氣發生變化,雅利安人從今天烏拉爾山南部開始不斷遷徙。】
【其中一部分變進入白象國的範圍,並且成功的擊敗了當地的土著達羅毗荼人,占領了白象國。】
【之後便將宗教帶入了白象國,又用種姓製度對其進行管理,當然了最初的種姓製度或許與現在有所區別,但本質是不變的。】
【不過即便是當年的雅利安人,恐怕也不會想到這套製度居然可以在白象國施行了數千年吧。】
“那這白象國人不反抗嗎?”
“對啊,就像陳勝吳廣那樣喊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嗬嗬,說不定有人喊了,然後成為了統治者後繼續用這套製度管理百姓。”
“好像說的也沒有毛病哈!”
“對啊,這種事世界上不管哪裏都一樣的。”
而更多的古人們雖然對這套製度能夠使用這麽久感到十分驚奇,但想了想其實也沒毛病。
說句不好聽的,要是他們當上了那裏的皇帝,估計也會繼續用這套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