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合一章節, 一次發出現讓書友看完算了, 後麵一天隻有一更了, 字數跟之前的兩更是一樣的。)
除了寧夏屯墾邊防督辦, 薑立還有一個45軍的編製, 南京隻是給了薑立一個編製,至於軍晌需要45軍在寧夏通過屯墾自籌, 一毛錢都別想南京那邊接濟, 軍械, 彈藥更是別想了。 不過必須得承認有中央承認的正統名義辦事會方便很多, 至少此時西北的馬家軍拒絕薑立進入寧夏便是不合道義與法統的。
不過在進軍寧夏之前,薑立對軍隊作出了一番調整。
“軍座到, 起立!” 隨著士兵的通報聲, 在場所有人都紛紛站起, 看著門口身著中將軍服的將立大步走進來。
“下麵宣布新的人事任命, 也是對進入寧夏的戰事作出布置。”
“ 國民革命軍第45師具體編製如下。 軍長是我, 副軍長兼參謀長 馮占海。 炮兵總兼鄒作華。 航空處長 高誌航。”
“混成1旅旅長趙毅。 混成2旅旅長張治邦。 混成3旅旅長王鐵漢, 寧夏暫編1旅, 旅長馬壯, 暫編~≧,2旅,旅長李國飛。 暫編3旅, 旅長趙鐵樹。 暫編4旅旅長江文浩。暫編5旅旅長任建國。 炮兵1旅旅長肖維國。 騎兵1旅旅長周大富。 騎兵2旅旅長徐勝。 騎兵3旅旅長 楊耀峰。”
按照薑立對45軍的編製, 一個混成旅是連成三個步兵團, 一個騎兵團。 一個炮營在內的將近8300人的編製。 一個暫編旅是兩個步兵團。 一個騎兵營。一個炮營在內5200人。 一個騎兵旅2000餘騎兵。 而特種隊, 坦克教導隊, 45軍警衛團的4000編製算上, 此時45軍已經突破6萬人。 而黃顯聲原來的兩個警備旅已經再次改編成寧夏, 青海警署總隊。 算上警備旅, 兵力則超過了7萬。這樣薑立管軍, 黃顯聲管警隊, 算是牢牢的把握住了青海。 寧夏未來的武裝力量。
“相信大家現在也聽出來了, 第45軍現在還沒有師一級的編製, 看上去有點不像話。 現在45軍的工作千頭萬緒, 但也不至於忙到這點時間都沒有 , 一句話,不管是暫編旅,還是混成旅, 或者是騎兵旅, 誰的表現最突出, 誰就先升格成師。 西北馬軍家現在雲集寧夏, 打垮了馬家軍。 青海, 西寧就是我們立足抗日的基地。 雖然我們從奉天城撤退下來了, 但並不是戰敗, 日軍在奉天打得並不比我們出色,我們不缺優秀的指揮官, 同樣也不缺無畏的戰士, 我們缺乏的隻是一個穩定的後方, 缺乏的是支援。 我說過, 總有一天, 會帶著所有人打迴奉天, 而這一切, 就從寧夏開始, 奪取寧夏,青海, 擴軍備戰! ”
“進軍寧夏, 擴軍備戰!”馮占海, 張治邦, 趙毅等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臉色狂熱地道。
薑立肅然地看著眼前這些人, 熟悉的麵孔。 從晚清以來湧現出無數大大小小的勢力, 很多地方軍閥, 很多地皇帝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熱血過, 有股敢於玩命的氣勢, 包括熱河那個已經失去了雄心的湯老虎, 年輕的時候同樣是敢打敢殺的人 , 可為什麽這些人一旦得勢之後便被榮華富貴 被穩定腐蝕了原本的雄心? 因為人都有惰性, 一旦失去了目標之後, 便會被隨之而來的充滿誘*惑的生活所侵蝕。
至少現在眼前的這群人大都是最為摯誠的愛國之士, 現在迫於形勢, 薑立還不能立即引入紅色勢力, 對這些將士做思想工作。 以免提前跟蔣委員長對抗, 將寶貴的力量浪費在內耗中。 但哪怕是進入西北, 也要時刻提醒著眼前的事業不過是剛開始, 一切服務的宗旨是將日寇驅逐出中華。 讓這些將軍們能最大限度的將這股熱血持續的燃燒下去。
楊耀峰同其他一眾旅長一起喊著同樣的口號, 從這些旅長的目光當中, 楊耀峰可以看到他們對薑立一種狂熱而崇敬的態度。 一個能統禦部下到如此程度的人是他所未見過的, 至少寧夏的馬鴻賓還差得遠, 這一戰, 馬家軍必敗!
…………..
“主席, 楊廠長請你去清溪亭一起飲茶賞雪。” 幕僚張梅遠正好從門口過來, 客套了一下傳話的角色。這楊廠長是蘭州士紳的領袖楊思, 又是甘肅鑄幣廠廠長, 在蘭州是個非常有地位的人, 哪怕之前雷馬事變, 雷中軍扣押甘肅省主席馬鴻賓, 在事變前, 雷中田也見過楊思,征詢過楊思的意見。楊思也因為雷中軍未成事, 威信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因此和現在新任的省主席套近乎。
“不去了, 現在國內亂作一團, 哪有勞什子心情看雪景 , 薑立從奉天一撤, 整個東三省再無阻擋日軍之力,坐視日軍進攻, 未能團結一致抗日, 更無一兵一卒北上支援。這南京當真是糊塗透頂! ” 邵力子此時心情仍然憤懣不平, 918事變爆發之後, 邵力子唿籲停止內戰, 擴軍準備抗戰, 可他一個文人對軍界沒有什麽影響力又如何能成事? 若非沒有可靠的軍隊, 南京恐怕也不會任命他來甘肅任這個省主席。
“ 主席, 原奉天省省長藏式毅求見。” 外麵管家一路快步走來, 小聲說道。
“藏式毅? 這個節骨眼上來蘭州? 倒也難為他了, 帶他去大廳。” 邵力子說著, 向大廳走去。
張梅遠聽後心裏一驚。 之前馬鴻賓可是派人過來請邵力子周旋。 讓薑立不要進寧夏 。邵力子連見都沒見, 隨便派個人將其打發了。 現在一聽藏式毅要來, 居然想也沒想就直接去了, 用屁股想都知道邵力子對馬家軍與薑立之間的態度, 薑立兵強馬壯, 雖然南京隻給了薑立一個45軍的編製, 但比起陝西楊虎城的17路軍也不遜色分毫, 如果再有邵力子的支持。 難道這西北的天要變了?
“久聞藏省長在奉天城經營有方, 我這甘肅現在可是一窮二白之地, 光臨寒舍, 招待不周之處還請見諒。” 邵力子一路走上來, 臉上掛著絲笑意, 向藏式毅抱拳道。
“ 奉天地理位置優越,又有老帥打下的基礎, 藏某不過是拾人牙慧, 何功之有。 再說藏某現在不過是背井離鄉之人, 邵主席這般說倒真是讓藏某汗顏啊。” 藏式毅歎了口氣說道。 在奉天時財政狀況雖差, 但這段時間指揮數十萬人的西遷。 他可真是快愁白了頭。
“算我說錯話了,不過你是失去了家園的人, 我在這蘭州名義上說得好聽是省主席, 實際上西北這地方軍閥林立, 中央軍一時間根本無力將觸角伸到甘肅來, 也是個空架子, 倒是跟奉久兄同病相憐了。 不知奉久兄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邵力子向藏式毅告了一聲罪然後又問道。
“9月18日, 東北劇變, 邵主席一介文人肯站出來為東北鳴不平, 號召全國統一抗日, 東北上下無不感激涕零, 孤軍與日軍力戰數月, 奉天城化作廢墟, 不支而退。 倉惶西撤, 舉目無親, 知道邵主席是古道熱腸之人, 特地求上門來請邵主席念在奉天抗日的份上, 搭一把手, 則奉天上下, 感激不盡!”
藏式毅向邵力子施了一禮說道, 有求於人, 必然禮下。 藏式毅要請邵力子幫忙, 好話自然一籮筐一籮筐地往外灑。 不過這也看對什麽人, 事實上邵力子在民族大義上確實算一個態度十分開明的。 如果是對馬家那樣的土皇帝, 藏式毅也拉不下這個臉麵。
“怕是要讓奉久兄失望了, 之前馬鴻賓尚有一師之眾入蘭州, 省主席號召之力亦不出蘭州附近八縣之地, 結果還被雷中軍囚禁, 鬧了偌大個笑話。 敗走寧夏老巢。 邵某不過一介文人, 手手無一兵一將, 政令不過局束在蘭州附近三四縣而已。” 邵力子苦笑一聲道。
“ 邵主席過於自謙了, 藏某一路行來, 蘭州附近民眾對於邵主席最近之政舉頗為讚賞。 自奉天大戰之後, 東東北大學失去了原來的支柱,馮庸大學亦難以為繼。 近四千師生流離失所。 所幸黃司令與薑軍長是有遠見之人, 寧願讓軍隊節衣縮食, 也要擠出經費讓兩所學校繼續維持下去, 現在重建學校的經費雖然已經有了著落, 然四處戰亂,數千學子無立錐之地, 即便是到了平津一帶亦直麵日軍炮火威脅之下, 終難免顛跛流離之苦。 西北雖然貧苦, 然相比東北, 華北一帶亦算平靜。 藏某與黃司令, 薑軍長反複商量, 數遍西北, 也唯有邵主席有能力施以援手, 還望邵主席為東北數千學子計, 為東北實業計, 不吝支持。 ” 藏式毅起身又對邵力子施禮懇請道。
“ 奉久兄, 黃司令, 薑軍長有意在蘭州重建東北大學?”
邵力子無比動容地說道, 他是文人, 對於大學的投入也遠較一般人更清楚, 東北大學之前便以規模宏大聞名全國。單是建校資金怎麽也得三四百萬上下, 建成學校之後, 一年便要消耗至少一百幾十萬元。 這些錢對於以前的東北來說, 自然不算多。 但對於一家失去地盤的勢力,軍隊來說, 還能有如此行徑, 怎麽不讓人為之心折? 這樣的消耗足以讓這支軍隊維持相當長的時間了。
“準確來說, 是將東北大學, 馮庸大學合並, 一起重建。說起來藏某一把年紀, 倒也從未如此佩服過一個年輕人, 當初少帥舍棄東北, 各地方軍隊紛紛噤若寒蟬, 出走奉天。 藏某也一度心灰意冷, 是薑軍長無數次身先士卒, 與日本人拚殺在一線。 也是薑軍長數日夜未曾合眼, 東奔西走, 拉扯援軍, 與日軍浴血廝殺。 而後上萬日軍兵臨奉天城外, 奉天兵微將寡,局勢一度危如累卵。數千學生紛紛要求投軍參戰, 也是薑軍長力排眾議,孤軍奮戰, 也不讓一個學生上戰場, 隻為給民族教育界留下一些成果不被夭折。 後進之輩尚且有如此赤子之心, 藏某豈能不為東北保留最後一絲元氣奔波。 ” 藏式毅頗為感慨地說道。
“好好好, 難得藏省長不辭寒苦, 奔波數千裏, 更難得薑軍長, 黃司令一介軍人卻如此深明大義。 邵某豈有推辭之理! ” 聽到熱血處, 邵力子亦拍案而起。不過很快邵力子又不無擔憂地說道,“ 重建東北大學,耗資甚巨, 如果再加上奉天那邊奔波過來的實業, 這般財富必然讓人垂涎三尺, 邵某雖有心相助, 一旦禍起, 可未必能維持局麵。”
“這點邵主席盡管放心, 若有宵小之徒, 薑軍長手下近十萬大軍能力敵日軍, 自然也能鏟除這些民族敗類。” 藏式毅語氣堅定地說道, 親眼見識過奉天大戰, 藏式毅對薑立手底下帶出來的這支軍隊充滿了信心,這是一支在士氣, 戰力上全麵超越往日東北軍的新軍。
“如此, 也好。”邵力子想了一下, 他這個靠南京才當上甘肅省主席的人一旦與南京之外的力量走得太近是什麽結果邵力子很清楚, 恐怕很快他的新調令便會過來, 不過也無所謂了, 他現在也就外表光鮮而已, 頂著個甘肅省主席的頭銜, 手下無軍, 政令不出蘭州, 能有個什麽用? 還不如趁著在位置上做點實事。 更何況馬家軍在西北一支獨大, 相當排外, 南京就未必不樂意看到馬家軍與薑立全麵起衝突的機會。 左右雙方是要打起來的, 從心底邵力子自然是更偏袒薑立這一方。
聽聞邵力子答應, 藏式毅鬆了口氣, 向邵力子再三道謝後, 放下了心頭大石, 藏式毅如同虛脫了一般癱在椅子上,享受這丟掉重負之後難得的輕鬆。 一路西行, 看管著幾十萬人, 輜重, 器械。 壓在藏式毅身上的擔子不比打一場大戰更輕鬆。 他還正值春秋鼎盛之跡, 也不由感到吃力, 要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子, 恐怕非得被活活累死不可。 這下好了, 東北大學找到了落腳之地, 那些辦實業的機械, 除了一部分跟著薑立去寧夏, 還有一些相當重要的恐怕都要遷到蘭州來。 原本打算是去陝北的, 藏式毅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蘭州, 眼下既然有了更好的選擇, 未來的兵工廠等重工業自然也就選擇安放在蘭州附近了。 眼下他能做的都能做了, 剩下的就看薑立的了,隻要打敗了馬家軍,甘肅便也是唾手可得!(未完待續。。)
除了寧夏屯墾邊防督辦, 薑立還有一個45軍的編製, 南京隻是給了薑立一個編製,至於軍晌需要45軍在寧夏通過屯墾自籌, 一毛錢都別想南京那邊接濟, 軍械, 彈藥更是別想了。 不過必須得承認有中央承認的正統名義辦事會方便很多, 至少此時西北的馬家軍拒絕薑立進入寧夏便是不合道義與法統的。
不過在進軍寧夏之前,薑立對軍隊作出了一番調整。
“軍座到, 起立!” 隨著士兵的通報聲, 在場所有人都紛紛站起, 看著門口身著中將軍服的將立大步走進來。
“下麵宣布新的人事任命, 也是對進入寧夏的戰事作出布置。”
“ 國民革命軍第45師具體編製如下。 軍長是我, 副軍長兼參謀長 馮占海。 炮兵總兼鄒作華。 航空處長 高誌航。”
“混成1旅旅長趙毅。 混成2旅旅長張治邦。 混成3旅旅長王鐵漢, 寧夏暫編1旅, 旅長馬壯, 暫編~≧,2旅,旅長李國飛。 暫編3旅, 旅長趙鐵樹。 暫編4旅旅長江文浩。暫編5旅旅長任建國。 炮兵1旅旅長肖維國。 騎兵1旅旅長周大富。 騎兵2旅旅長徐勝。 騎兵3旅旅長 楊耀峰。”
按照薑立對45軍的編製, 一個混成旅是連成三個步兵團, 一個騎兵團。 一個炮營在內的將近8300人的編製。 一個暫編旅是兩個步兵團。 一個騎兵營。一個炮營在內5200人。 一個騎兵旅2000餘騎兵。 而特種隊, 坦克教導隊, 45軍警衛團的4000編製算上, 此時45軍已經突破6萬人。 而黃顯聲原來的兩個警備旅已經再次改編成寧夏, 青海警署總隊。 算上警備旅, 兵力則超過了7萬。這樣薑立管軍, 黃顯聲管警隊, 算是牢牢的把握住了青海。 寧夏未來的武裝力量。
“相信大家現在也聽出來了, 第45軍現在還沒有師一級的編製, 看上去有點不像話。 現在45軍的工作千頭萬緒, 但也不至於忙到這點時間都沒有 , 一句話,不管是暫編旅,還是混成旅, 或者是騎兵旅, 誰的表現最突出, 誰就先升格成師。 西北馬軍家現在雲集寧夏, 打垮了馬家軍。 青海, 西寧就是我們立足抗日的基地。 雖然我們從奉天城撤退下來了, 但並不是戰敗, 日軍在奉天打得並不比我們出色,我們不缺優秀的指揮官, 同樣也不缺無畏的戰士, 我們缺乏的隻是一個穩定的後方, 缺乏的是支援。 我說過, 總有一天, 會帶著所有人打迴奉天, 而這一切, 就從寧夏開始, 奪取寧夏,青海, 擴軍備戰! ”
“進軍寧夏, 擴軍備戰!”馮占海, 張治邦, 趙毅等所有人都站了起來, 臉色狂熱地道。
薑立肅然地看著眼前這些人, 熟悉的麵孔。 從晚清以來湧現出無數大大小小的勢力, 很多地方軍閥, 很多地皇帝年輕的時候也曾經熱血過, 有股敢於玩命的氣勢, 包括熱河那個已經失去了雄心的湯老虎, 年輕的時候同樣是敢打敢殺的人 , 可為什麽這些人一旦得勢之後便被榮華富貴 被穩定腐蝕了原本的雄心? 因為人都有惰性, 一旦失去了目標之後, 便會被隨之而來的充滿誘*惑的生活所侵蝕。
至少現在眼前的這群人大都是最為摯誠的愛國之士, 現在迫於形勢, 薑立還不能立即引入紅色勢力, 對這些將士做思想工作。 以免提前跟蔣委員長對抗, 將寶貴的力量浪費在內耗中。 但哪怕是進入西北, 也要時刻提醒著眼前的事業不過是剛開始, 一切服務的宗旨是將日寇驅逐出中華。 讓這些將軍們能最大限度的將這股熱血持續的燃燒下去。
楊耀峰同其他一眾旅長一起喊著同樣的口號, 從這些旅長的目光當中, 楊耀峰可以看到他們對薑立一種狂熱而崇敬的態度。 一個能統禦部下到如此程度的人是他所未見過的, 至少寧夏的馬鴻賓還差得遠, 這一戰, 馬家軍必敗!
…………..
“主席, 楊廠長請你去清溪亭一起飲茶賞雪。” 幕僚張梅遠正好從門口過來, 客套了一下傳話的角色。這楊廠長是蘭州士紳的領袖楊思, 又是甘肅鑄幣廠廠長, 在蘭州是個非常有地位的人, 哪怕之前雷馬事變, 雷中軍扣押甘肅省主席馬鴻賓, 在事變前, 雷中田也見過楊思,征詢過楊思的意見。楊思也因為雷中軍未成事, 威信受到了一定的打擊, 因此和現在新任的省主席套近乎。
“不去了, 現在國內亂作一團, 哪有勞什子心情看雪景 , 薑立從奉天一撤, 整個東三省再無阻擋日軍之力,坐視日軍進攻, 未能團結一致抗日, 更無一兵一卒北上支援。這南京當真是糊塗透頂! ” 邵力子此時心情仍然憤懣不平, 918事變爆發之後, 邵力子唿籲停止內戰, 擴軍準備抗戰, 可他一個文人對軍界沒有什麽影響力又如何能成事? 若非沒有可靠的軍隊, 南京恐怕也不會任命他來甘肅任這個省主席。
“ 主席, 原奉天省省長藏式毅求見。” 外麵管家一路快步走來, 小聲說道。
“藏式毅? 這個節骨眼上來蘭州? 倒也難為他了, 帶他去大廳。” 邵力子說著, 向大廳走去。
張梅遠聽後心裏一驚。 之前馬鴻賓可是派人過來請邵力子周旋。 讓薑立不要進寧夏 。邵力子連見都沒見, 隨便派個人將其打發了。 現在一聽藏式毅要來, 居然想也沒想就直接去了, 用屁股想都知道邵力子對馬家軍與薑立之間的態度, 薑立兵強馬壯, 雖然南京隻給了薑立一個45軍的編製, 但比起陝西楊虎城的17路軍也不遜色分毫, 如果再有邵力子的支持。 難道這西北的天要變了?
“久聞藏省長在奉天城經營有方, 我這甘肅現在可是一窮二白之地, 光臨寒舍, 招待不周之處還請見諒。” 邵力子一路走上來, 臉上掛著絲笑意, 向藏式毅抱拳道。
“ 奉天地理位置優越,又有老帥打下的基礎, 藏某不過是拾人牙慧, 何功之有。 再說藏某現在不過是背井離鄉之人, 邵主席這般說倒真是讓藏某汗顏啊。” 藏式毅歎了口氣說道。 在奉天時財政狀況雖差, 但這段時間指揮數十萬人的西遷。 他可真是快愁白了頭。
“算我說錯話了,不過你是失去了家園的人, 我在這蘭州名義上說得好聽是省主席, 實際上西北這地方軍閥林立, 中央軍一時間根本無力將觸角伸到甘肅來, 也是個空架子, 倒是跟奉久兄同病相憐了。 不知奉久兄遠道而來所為何事?” 邵力子向藏式毅告了一聲罪然後又問道。
“9月18日, 東北劇變, 邵主席一介文人肯站出來為東北鳴不平, 號召全國統一抗日, 東北上下無不感激涕零, 孤軍與日軍力戰數月, 奉天城化作廢墟, 不支而退。 倉惶西撤, 舉目無親, 知道邵主席是古道熱腸之人, 特地求上門來請邵主席念在奉天抗日的份上, 搭一把手, 則奉天上下, 感激不盡!”
藏式毅向邵力子施了一禮說道, 有求於人, 必然禮下。 藏式毅要請邵力子幫忙, 好話自然一籮筐一籮筐地往外灑。 不過這也看對什麽人, 事實上邵力子在民族大義上確實算一個態度十分開明的。 如果是對馬家那樣的土皇帝, 藏式毅也拉不下這個臉麵。
“怕是要讓奉久兄失望了, 之前馬鴻賓尚有一師之眾入蘭州, 省主席號召之力亦不出蘭州附近八縣之地, 結果還被雷中軍囚禁, 鬧了偌大個笑話。 敗走寧夏老巢。 邵某不過一介文人, 手手無一兵一將, 政令不過局束在蘭州附近三四縣而已。” 邵力子苦笑一聲道。
“ 邵主席過於自謙了, 藏某一路行來, 蘭州附近民眾對於邵主席最近之政舉頗為讚賞。 自奉天大戰之後, 東東北大學失去了原來的支柱,馮庸大學亦難以為繼。 近四千師生流離失所。 所幸黃司令與薑軍長是有遠見之人, 寧願讓軍隊節衣縮食, 也要擠出經費讓兩所學校繼續維持下去, 現在重建學校的經費雖然已經有了著落, 然四處戰亂,數千學子無立錐之地, 即便是到了平津一帶亦直麵日軍炮火威脅之下, 終難免顛跛流離之苦。 西北雖然貧苦, 然相比東北, 華北一帶亦算平靜。 藏某與黃司令, 薑軍長反複商量, 數遍西北, 也唯有邵主席有能力施以援手, 還望邵主席為東北數千學子計, 為東北實業計, 不吝支持。 ” 藏式毅起身又對邵力子施禮懇請道。
“ 奉久兄, 黃司令, 薑軍長有意在蘭州重建東北大學?”
邵力子無比動容地說道, 他是文人, 對於大學的投入也遠較一般人更清楚, 東北大學之前便以規模宏大聞名全國。單是建校資金怎麽也得三四百萬上下, 建成學校之後, 一年便要消耗至少一百幾十萬元。 這些錢對於以前的東北來說, 自然不算多。 但對於一家失去地盤的勢力,軍隊來說, 還能有如此行徑, 怎麽不讓人為之心折? 這樣的消耗足以讓這支軍隊維持相當長的時間了。
“準確來說, 是將東北大學, 馮庸大學合並, 一起重建。說起來藏某一把年紀, 倒也從未如此佩服過一個年輕人, 當初少帥舍棄東北, 各地方軍隊紛紛噤若寒蟬, 出走奉天。 藏某也一度心灰意冷, 是薑軍長無數次身先士卒, 與日本人拚殺在一線。 也是薑軍長數日夜未曾合眼, 東奔西走, 拉扯援軍, 與日軍浴血廝殺。 而後上萬日軍兵臨奉天城外, 奉天兵微將寡,局勢一度危如累卵。數千學生紛紛要求投軍參戰, 也是薑軍長力排眾議,孤軍奮戰, 也不讓一個學生上戰場, 隻為給民族教育界留下一些成果不被夭折。 後進之輩尚且有如此赤子之心, 藏某豈能不為東北保留最後一絲元氣奔波。 ” 藏式毅頗為感慨地說道。
“好好好, 難得藏省長不辭寒苦, 奔波數千裏, 更難得薑軍長, 黃司令一介軍人卻如此深明大義。 邵某豈有推辭之理! ” 聽到熱血處, 邵力子亦拍案而起。不過很快邵力子又不無擔憂地說道,“ 重建東北大學,耗資甚巨, 如果再加上奉天那邊奔波過來的實業, 這般財富必然讓人垂涎三尺, 邵某雖有心相助, 一旦禍起, 可未必能維持局麵。”
“這點邵主席盡管放心, 若有宵小之徒, 薑軍長手下近十萬大軍能力敵日軍, 自然也能鏟除這些民族敗類。” 藏式毅語氣堅定地說道, 親眼見識過奉天大戰, 藏式毅對薑立手底下帶出來的這支軍隊充滿了信心,這是一支在士氣, 戰力上全麵超越往日東北軍的新軍。
“如此, 也好。”邵力子想了一下, 他這個靠南京才當上甘肅省主席的人一旦與南京之外的力量走得太近是什麽結果邵力子很清楚, 恐怕很快他的新調令便會過來, 不過也無所謂了, 他現在也就外表光鮮而已, 頂著個甘肅省主席的頭銜, 手下無軍, 政令不出蘭州, 能有個什麽用? 還不如趁著在位置上做點實事。 更何況馬家軍在西北一支獨大, 相當排外, 南京就未必不樂意看到馬家軍與薑立全麵起衝突的機會。 左右雙方是要打起來的, 從心底邵力子自然是更偏袒薑立這一方。
聽聞邵力子答應, 藏式毅鬆了口氣, 向邵力子再三道謝後, 放下了心頭大石, 藏式毅如同虛脫了一般癱在椅子上,享受這丟掉重負之後難得的輕鬆。 一路西行, 看管著幾十萬人, 輜重, 器械。 壓在藏式毅身上的擔子不比打一場大戰更輕鬆。 他還正值春秋鼎盛之跡, 也不由感到吃力, 要是五六十歲的老頭子, 恐怕非得被活活累死不可。 這下好了, 東北大學找到了落腳之地, 那些辦實業的機械, 除了一部分跟著薑立去寧夏, 還有一些相當重要的恐怕都要遷到蘭州來。 原本打算是去陝北的, 藏式毅也是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來蘭州, 眼下既然有了更好的選擇, 未來的兵工廠等重工業自然也就選擇安放在蘭州附近了。 眼下他能做的都能做了, 剩下的就看薑立的了,隻要打敗了馬家軍,甘肅便也是唾手可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