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李泰和薛仁貴的共同話題
大唐:開局拯救小兕子 作者:天使的畫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祭祖儀式很快就開始了。
先是劉弘基帶著家族所有成員對著祖宗牌位行三拜九叩大禮。
行完大禮後,劉弘基開始給祖宗念悼詞,同時說明從去年到現在的家族大事。
其中重點說的是,劉弘基被李世民重新任命為左驍衛大將軍,以及前軍大都督,劉仁實任典軍校尉。
最重要的是,劉君邛被陛下提拔為工部侍郎,池陽縣男,並於本月四月二十七日迎娶大唐嫡長公主長樂公主。
並把迎娶長樂公主的聖旨放到祖宗牌位之前,以顯示家族榮耀。
念度完一切之後,小廝們端來幾壇酒,進入祠堂,來到祖宗牌位兩側,給酒碗裏麵倒滿酒。
然後,就是上香飲酒的流程。
除了小孩,其餘人,都先點燃香,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一將香插入在排位前的大鼎裏麵,再到小廝那裏領酒水。
把酒端到祖宗牌位前,一飲而下,再行叩首禮。
所有人上完香,喝完酒,行完禮,七八個小廝抬著供品進入祠堂。
現在供桌之上擺上素菜,再擺上葷菜。素菜擺放在供桌的左邊,葷菜則擺放在右邊。以此表達對祖先的尊重和感謝之情?。
擺完供品,劉弘基帶著族人再次跪下,劉弘基高聲向先祖許願:“望先祖保佑我們池陽劉家所有族人,今年人丁興旺,高朋滿座,官運亨通,鵬程萬裏,萬事如意。”
喊完之後,所有人再次磕頭行禮。
本來還有安放神位的步驟,但是劉家祠堂已經從大唐開國之時就已經立好了,而且這些年,老劉家也沒什麽人去世,去世之人也在前些年安放好了,所以今年是無需安放神位了。
至此,劉家的祭祀先祖大禮就完成了。
一頓折騰下來,差不多花了一個半時辰。
本來還要去掃墓的,但是劉家祖墳在池陽,也沒時間迴去,因此隻得祠堂內部完成祭祖。
祭祀完成,劉家家族就離開祠堂,統一到正堂大廳裏麵休息,交流聊天。
劉君邛則成了家族成員的重點聊天對象。
誰叫劉君邛這貨,已經成為李世民的寵臣了呢,小小年紀就做到工部侍郎了,而且還成了嫡長公主駙馬,前途不可限量。現在不來攀關係,什麽時候來?刷個臉熟,以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未嚐不可。
劉君邛雖然不喜歡應酬,但是這時候你來個高冷範,那以後再家族中就不要做人了,傳到外麵也會被人說閑話,所以,劉君邛硬著頭皮也要陪著笑臉與這些親戚交流。
直到中午,幾十號人坐滿整個正堂庭院,開始吃席。
劉君邛又是被一頓敬酒轟炸,要不是劉弘基給劉君邛擋酒,劉君邛這一下午就不要想爬起來。
好在今次大席裏麵的各種食物,是除了住在夔國公府的主要人員外,其餘人都還沒嚐過的美食,讓大家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食物上了。
加上高度酒第一次出現在大席之間,把一堆酒鬼都喝趴下了。
若非如此,劉弘基就算海量,也會擋不住酒的。
最後,大家將滿桌子菜給一掃而空,大唿痛快。
酒終人散,
送走家族之人離開後,劉君邛才得以解脫。
劉弘基被喝得醉醺醺的,已經被薑氏扶著迴房休息了。
劉君邛,則迴到自家院子,喝了杯醒酒湯,睡了一個時辰就醒來了。
醒來之後,就趴在桌子上開始寫《白蛇傳》後半部分,一口氣寫了差不多三萬字,直到晚上乏了才停筆睡覺。
劉君邛今日就沒有進宮了,就算進宮也找不到人。
因為隴右李家在李淵的獻陵進行了一次更加宏大的祭祀活動,兩千多人一起祭祀,壯觀無比。
而且今次李家祭祀的主持儀式的人由以前固定的李世民,變成了李承乾。
這表明了,李承乾已經成為隴右李家家主繼承人的事實。
今年清明節還有一個巨大的變化,那就是以往長安,洛陽等地差不多一年人祭祀或者掃墓之後,都去寺廟裏麵再去燒香拜佛。
而今年大量的佛寺被搗毀,隻有洛陽的淨土寺沾了了玄奘的光還保留著。
而淨土寺今年清明節一個香客都沒有,餓得裏麵的和尚各個跟皮包骨似得,就靠著百畝地養著裏麵的二十幾個和尚。
這些個和尚,連廟門都不敢出去,生怕出門就被人活活打死。
。。。。。
次日,劉君邛起了個大早,吃完早飯後,繼續寫《白蛇傳》,一直寫到早上十點半。
薛仁貴就來劉君邛書房找他了。
薛仁貴對劉君邛說到:“君邛,中午我們要去芙蓉園參加魏王的宴請了。”
劉君邛一拍腦袋:“哎呀,我寫小說寫得太投入了,差點把這事給忘了。”
劉君邛放下筆,起身道:“走,我們現在就出發。”
薛仁貴問道:‘額,那啥,我們空著手去嗎?不帶點什麽嗎?’
劉君邛說道:“把自己帶上就可以了,都救了他命了,他還想要什麽?再說李泰那小子,你在他麵前越卑微他越看不上你,你越是有本事,人家還會趕著巴結你呢。”
薛仁貴也就笑了笑,反正你麵子大,你說了算,我前幾天還是個平頭老百姓,可不能跟你比。
兩人離開書房,直奔馬廄,牽著各自的馬匹,就離開夔國公府,往芙蓉園而去。
來到芙蓉園大門,這裏的看守十分嚴密,估計是因為這幾天國泰劇院在此表演皮影戲,觀眾太多,所以增加了大量的防衛部隊。
劉君邛上前與守衛士兵通報之後,士兵立刻跑進芙蓉園。
約半刻鍾後,李泰乘坐轎輦匆匆前來。
李泰下輦之後,挺著個大肚子,快步跑向劉君邛和薛仁貴。
薛仁貴和劉君邛躬身抱拳道:“見過魏王。”
李泰連忙握住劉君邛的手道:“君邛,你我兄弟也,行什麽禮啊。”
李泰再看看劉君邛身邊這個大漢,帶著微笑的對薛仁貴說道:“想必這位壯士就是救下本王的薛仁貴,薛壯士吧。”
薛仁貴道:“迴魏王,小子正式薛禮薛仁貴。”
李泰笑道:“哈哈,果然容貌甚偉,之前,本王沒來得及與薛壯士道謝,你不會埋怨本王吧?”
薛仁貴迴答道:“豈敢,豈敢,魏王當時受到驚嚇,最應當休息才是。”
劉君邛不耐煩道:“好了,我說惠褒,還有仁貴,你們都是我的朋友,這麽客套做什麽?隨便點行不?惠褒我跟你說,仁貴乃豪爽之人,與他相交定然錯不了。”
李泰聞言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君邛說得有道理,那以後我也叫你仁貴吧。你以後對我也隨便點,叫我李泰,或者惠褒都可以。”
薛仁貴也笑起來道:“哈哈!以後我還是叫您魏王吧,這不是不願與魏王親近,而是擔心別人說我們尊卑不分。”
李泰點頭道:“也行,隻要我們自己明白即可。”
劉君邛對李泰說道:“惠褒,飯食今日可要準備多些喲,仁貴可是幾天前快活樓的食神哦,飯菜不夠,仁貴可吃不飽呢。”
李泰大驚:“哎呀,你就是幾日前狂吃五十人份食物的食神啊,太好了,走走走,現在就去宴會,你我同為美食愛好者,肯定會有很多共同話題。”
先是劉弘基帶著家族所有成員對著祖宗牌位行三拜九叩大禮。
行完大禮後,劉弘基開始給祖宗念悼詞,同時說明從去年到現在的家族大事。
其中重點說的是,劉弘基被李世民重新任命為左驍衛大將軍,以及前軍大都督,劉仁實任典軍校尉。
最重要的是,劉君邛被陛下提拔為工部侍郎,池陽縣男,並於本月四月二十七日迎娶大唐嫡長公主長樂公主。
並把迎娶長樂公主的聖旨放到祖宗牌位之前,以顯示家族榮耀。
念度完一切之後,小廝們端來幾壇酒,進入祠堂,來到祖宗牌位兩側,給酒碗裏麵倒滿酒。
然後,就是上香飲酒的流程。
除了小孩,其餘人,都先點燃香,然後按照先後順序一一將香插入在排位前的大鼎裏麵,再到小廝那裏領酒水。
把酒端到祖宗牌位前,一飲而下,再行叩首禮。
所有人上完香,喝完酒,行完禮,七八個小廝抬著供品進入祠堂。
現在供桌之上擺上素菜,再擺上葷菜。素菜擺放在供桌的左邊,葷菜則擺放在右邊。以此表達對祖先的尊重和感謝之情?。
擺完供品,劉弘基帶著族人再次跪下,劉弘基高聲向先祖許願:“望先祖保佑我們池陽劉家所有族人,今年人丁興旺,高朋滿座,官運亨通,鵬程萬裏,萬事如意。”
喊完之後,所有人再次磕頭行禮。
本來還有安放神位的步驟,但是劉家祠堂已經從大唐開國之時就已經立好了,而且這些年,老劉家也沒什麽人去世,去世之人也在前些年安放好了,所以今年是無需安放神位了。
至此,劉家的祭祀先祖大禮就完成了。
一頓折騰下來,差不多花了一個半時辰。
本來還要去掃墓的,但是劉家祖墳在池陽,也沒時間迴去,因此隻得祠堂內部完成祭祖。
祭祀完成,劉家家族就離開祠堂,統一到正堂大廳裏麵休息,交流聊天。
劉君邛則成了家族成員的重點聊天對象。
誰叫劉君邛這貨,已經成為李世民的寵臣了呢,小小年紀就做到工部侍郎了,而且還成了嫡長公主駙馬,前途不可限量。現在不來攀關係,什麽時候來?刷個臉熟,以後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也未嚐不可。
劉君邛雖然不喜歡應酬,但是這時候你來個高冷範,那以後再家族中就不要做人了,傳到外麵也會被人說閑話,所以,劉君邛硬著頭皮也要陪著笑臉與這些親戚交流。
直到中午,幾十號人坐滿整個正堂庭院,開始吃席。
劉君邛又是被一頓敬酒轟炸,要不是劉弘基給劉君邛擋酒,劉君邛這一下午就不要想爬起來。
好在今次大席裏麵的各種食物,是除了住在夔國公府的主要人員外,其餘人都還沒嚐過的美食,讓大家把更多的心思放在食物上了。
加上高度酒第一次出現在大席之間,把一堆酒鬼都喝趴下了。
若非如此,劉弘基就算海量,也會擋不住酒的。
最後,大家將滿桌子菜給一掃而空,大唿痛快。
酒終人散,
送走家族之人離開後,劉君邛才得以解脫。
劉弘基被喝得醉醺醺的,已經被薑氏扶著迴房休息了。
劉君邛,則迴到自家院子,喝了杯醒酒湯,睡了一個時辰就醒來了。
醒來之後,就趴在桌子上開始寫《白蛇傳》後半部分,一口氣寫了差不多三萬字,直到晚上乏了才停筆睡覺。
劉君邛今日就沒有進宮了,就算進宮也找不到人。
因為隴右李家在李淵的獻陵進行了一次更加宏大的祭祀活動,兩千多人一起祭祀,壯觀無比。
而且今次李家祭祀的主持儀式的人由以前固定的李世民,變成了李承乾。
這表明了,李承乾已經成為隴右李家家主繼承人的事實。
今年清明節還有一個巨大的變化,那就是以往長安,洛陽等地差不多一年人祭祀或者掃墓之後,都去寺廟裏麵再去燒香拜佛。
而今年大量的佛寺被搗毀,隻有洛陽的淨土寺沾了了玄奘的光還保留著。
而淨土寺今年清明節一個香客都沒有,餓得裏麵的和尚各個跟皮包骨似得,就靠著百畝地養著裏麵的二十幾個和尚。
這些個和尚,連廟門都不敢出去,生怕出門就被人活活打死。
。。。。。
次日,劉君邛起了個大早,吃完早飯後,繼續寫《白蛇傳》,一直寫到早上十點半。
薛仁貴就來劉君邛書房找他了。
薛仁貴對劉君邛說到:“君邛,中午我們要去芙蓉園參加魏王的宴請了。”
劉君邛一拍腦袋:“哎呀,我寫小說寫得太投入了,差點把這事給忘了。”
劉君邛放下筆,起身道:“走,我們現在就出發。”
薛仁貴問道:‘額,那啥,我們空著手去嗎?不帶點什麽嗎?’
劉君邛說道:“把自己帶上就可以了,都救了他命了,他還想要什麽?再說李泰那小子,你在他麵前越卑微他越看不上你,你越是有本事,人家還會趕著巴結你呢。”
薛仁貴也就笑了笑,反正你麵子大,你說了算,我前幾天還是個平頭老百姓,可不能跟你比。
兩人離開書房,直奔馬廄,牽著各自的馬匹,就離開夔國公府,往芙蓉園而去。
來到芙蓉園大門,這裏的看守十分嚴密,估計是因為這幾天國泰劇院在此表演皮影戲,觀眾太多,所以增加了大量的防衛部隊。
劉君邛上前與守衛士兵通報之後,士兵立刻跑進芙蓉園。
約半刻鍾後,李泰乘坐轎輦匆匆前來。
李泰下輦之後,挺著個大肚子,快步跑向劉君邛和薛仁貴。
薛仁貴和劉君邛躬身抱拳道:“見過魏王。”
李泰連忙握住劉君邛的手道:“君邛,你我兄弟也,行什麽禮啊。”
李泰再看看劉君邛身邊這個大漢,帶著微笑的對薛仁貴說道:“想必這位壯士就是救下本王的薛仁貴,薛壯士吧。”
薛仁貴道:“迴魏王,小子正式薛禮薛仁貴。”
李泰笑道:“哈哈,果然容貌甚偉,之前,本王沒來得及與薛壯士道謝,你不會埋怨本王吧?”
薛仁貴迴答道:“豈敢,豈敢,魏王當時受到驚嚇,最應當休息才是。”
劉君邛不耐煩道:“好了,我說惠褒,還有仁貴,你們都是我的朋友,這麽客套做什麽?隨便點行不?惠褒我跟你說,仁貴乃豪爽之人,與他相交定然錯不了。”
李泰聞言哈哈大笑:“哈哈哈,好!君邛說得有道理,那以後我也叫你仁貴吧。你以後對我也隨便點,叫我李泰,或者惠褒都可以。”
薛仁貴也笑起來道:“哈哈!以後我還是叫您魏王吧,這不是不願與魏王親近,而是擔心別人說我們尊卑不分。”
李泰點頭道:“也行,隻要我們自己明白即可。”
劉君邛對李泰說道:“惠褒,飯食今日可要準備多些喲,仁貴可是幾天前快活樓的食神哦,飯菜不夠,仁貴可吃不飽呢。”
李泰大驚:“哎呀,你就是幾日前狂吃五十人份食物的食神啊,太好了,走走走,現在就去宴會,你我同為美食愛好者,肯定會有很多共同話題。”